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中区重要景观详细规划(DOC11页)
- 格式:doc
- 大小:887.50 KB
- 文档页数:16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设计方案本规划获得“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设计方案征集”第一名简报内容• 规划背景 • 空间规划设计说明 • 交通规划 • 市政设施规划 • 规划项目一览表规划背景• 规划背景 • 规划范围 • 规划内容和要求 • 现状条件分析规划背景2001年,北京申办2008年第29届奥林匹克 运动会的承办权取得成功,奥运成为中国 向世界展示自我的一个大好机会,而奥运 会主会场的设计,就成为展现自身的平 台,其规划设计成为举足轻重的一个环 节。
为充分体现中国文化同奥运文化的融合, 体现时代精神,并积极配合奥运使用的要 求,在延续申奥时期奥运主会场的选址基 础上,北京市奥委会委托首都规划委员 会,于2002年进行了“北京奥林匹克公园 规划设计方案征集” ,对北京第29届奥 运会的主会场进行进一步的方案探讨。
在这次国际方案征集中,由我公司——天 津华汇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同美国Sasaki公 司合作完成的设计——“人类文明成就轴 线”从50多个方案中脱颖而出,获得第一 名,并成为进一步深化设计的蓝本。
规划范围奥林匹克公园总规划用地约1135 公顷,其中森林公园680公顷,奥 运中心区用地405公顷,中华民族 园及部分北中轴路用地50公顷。
规划内容包括景观规划、功能布 局规划、交通规划、市政概念规 划、地下空间规划等,这些规划 内容要适应奥运会赛时和城市长 远发展的要求。
规划内容和要求奥林匹克公园是北京四个主要奥运赛场中 的主体赛场,规划设计内容包括中轴线、 森林公园、元大都遗址公园、奥运中心 区。
其中奥运中心区北区包括会展博览设 施、文化设施、商业服务设施、运动员 村、地下停车设施、集中公共绿地和广场 以及体育设施:8万人国家体育场,1.8万 人国家体育馆,1.5万人国家游泳中心, 奥林匹克公园射箭场等,奥运中心区南区 包括原有亚运会体育设施、新建网球中心 和曲棍球场。
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是要考虑奥运会的建 设和城市长远发展相结合;延续和发展城 市中轴线,体现文化内涵;体现“绿色奥 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宗旨。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背景简介】一、南北两区打造中国最大城市园林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总面积680公顷,比颐和园与圆明园的面积之和还大,分为南北两区。
其中公园南区面积为380公顷,进行了挖湖堆山的大面积景观设计和改造,建有主山、主湖。
全部建造完成后的南区形成左急右缓,山环水绕的东方特色园林景观,同时,占地33公顷的奥运村北区(又称“国际区”)和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三个临时比赛场馆--网球中心、射箭中心、曲棍球场也建在森林公园南区西部。
二、公园核心景区--“仰山”“仰山”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内的主山,海拔86.5米,相对高度48米,位于五环路南侧、北京城中轴线上,是公园的核心景区。
“仰山”的建设是利用鸟巢、水立方等周边场馆建设以及公园挖湖产生的土方堆筑完成,填方总量约500万立方米。
“天境”位于森林公园的“仰山”峰顶,这里高48米,海拔86.5米,为森林公园的最高点。
登临“天境”向南可以看到公园主湖--“奥海”的全景,并且俯瞰鸟巢、水立方,北望北园全景,远眺燕山山脉,是全园的最佳观景地点。
三、“奥海”与“仰山”辉映“奥海”位于“仰山”南侧,与“仰山”主峰相映,形成极具中国特色的山水景观。
作为整个奥林匹克公园龙形水系的龙头部位,“奥海”也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主湖景区,面积达到24公顷,是森林公园中最为自然灵动之所在。
四、“朝花”“夕拾”台景色怡人“朝花台”和“夕拾台”分别位于“天境”的东西两侧,两个平台面积都有约百余平方米,站在平台上可以俯瞰主湖和奥运中心区景观。
五、“天元”:水中的观景平台“天元”景区是从“仰山”南侧余脉伸入“奥海”水面形成的一个直径20米的圆形滨水广场。
六、“林泉高致”景致迷人“林泉高致”叠瀑位于“仰山”的西南余脉,景区环境相对幽静,设有三潭两峰,景区蜿蜒曲折,全长约370米。
七、生态廊道连接南北两区外形酷似大型过街天桥,桥上种植乔木、灌木、野花等各种植被,而且还有可供电瓶车穿梭的主路和供游人漫步游览的林间栈道……这座横跨北五环路,位于中轴线上的生态廊道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园和北园之间人车通行的重要联络通道。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竖向规划设计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作为城市绿肺,为市民提供了宝贵的绿色空间。
本文将重点探讨公园的竖向规划设计,以呈现一个更加和谐、可持续的生态环境。
竖向规划设计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合理地利用空间资源,竖向规划为公园创造了多层次、立体化的景观。
这些景观不仅使游客能够欣赏到公园的美丽景色,同时也为野生动物提供了栖息地,有助于生态平衡的维护。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竖向规划设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空间布局、建筑设计和交通组织。
在空间布局方面,公园充分利用地形,将山地、森林和水体等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景观结构。
同时,通过设置生态廊道和绿化隔离带,公园实现了自然与城市的有机融合。
在建筑设计中,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协调。
公园内的建筑物多采用绿色建筑材料,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建筑风格也力求与周边环境相一致,以实现视觉上的和谐。
在交通组织方面,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采用人车分流的交通模式,为游客提供了安全、舒适的游览环境。
同时,公园还设置了生态停车场和自行车道,鼓励游客采用绿色出行方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根据前期的研究和规划,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竖向规划设计方案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可行性和实用性兼备的措施。
例如,在空间布局方面,公园可进一步优化景观结构,增设多功能活动区,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在建筑设计中,可以考虑增加绿色屋顶和墙面的比例,以提高建筑物的能源效率。
在交通组织上,可以进一步完善步行系统和自行车道网络,方便游客出行。
总结来说,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竖向规划设计通过合理利用空间资源,实现了自然与城市的有机融合,为游客提供了安全、舒适的游览环境。
通过不断优化景观结构、注重绿色建筑设计以及完善交通组织等多方面的措施,公园竖向规划设计成为了创造可持续的绿色空间的典范。
未来,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将继续努力,通过竖向规划设计提升公园的生态环境和游憩体验,为市民带来更多福利。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设计解读让我们把时间追溯到2007年3月,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项目荣获第五届意大利托萨罗伦佐国际风景园林奖(TorsanlorenzuoInternationalPrize)城市绿色空间类奖项的一等奖。
该奖是由国际建筑师协会(UIA)、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认可的国际风景园林奖,这是我国作品第一次获此殊荣。
12月,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项目荣获北京市第十三届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
而后的2008年,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项目再次荣获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太地区风景园林规划类的总统奖(一等奖)。
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认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21世纪世界显著成就之一,是在大都市中完全人工建造的大型城市公园,其大胆的、富有挑战性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成为耀眼的亮点。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距离北京市民最近的森林公园,占地面积680公顷,有10个北海公园那么大。
位于北京南北中轴线的北端,奥林匹克公园的北区,是目前北京市最大的城市公园,被称作第29届奥运会的后花园。
一、生态战略下的人文成果“通往自然的轴线”理念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的灵魂。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磅礴大气的自然生态系统延伸了北京古城中轴线,使这条代表城市历史、承载古老文明的轴线完美地消融在自然山水园林之中,以丰富的生态系统、壮丽的自然景观诠释着“通往自然的轴线”理念。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秉承了中华文明优秀而深厚的传统,以中国传统山水格局为特色,以地域文化和场地特色为根基,形成开阔豁朗的景观控制体系,重点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中国传统造园境界;山水错落、负阴抱阳的山水空间具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人文意境;绵延山水,跌宕起伏,凸显“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气魄,表达人与自然相生共荣的和谐;“龙形水系”,取“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文化含义,将中国龙图腾传向世界。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闪耀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光芒,使“通往自然的轴线”理念不仅仅体现在空间概念上,更具有历史人文意义,成为对中国传统文化浓缩而精确的总结。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位于北京市市区北部,城市中轴线的北端,是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核心区域,集中了奥运项目的大部分主要比赛场馆及奥运村、国际广播电视中心等重要设施。
其中,南部是奥林匹克中心区,集中了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等重要场馆;北部规划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占地约680hm2,将成为一个以自然山水、植被为主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地带,成为北京市中心地区与外围边缘组团之间的绿色屏障,对进一步改善城市的环境和气候具有举足轻重的生态战略意义。
作为奥林匹克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最大的公共公园,森林公园的景观规划与景观设计备受社会各方瞩目(图1)。
与历届奥运会奥林匹克公园选址不同的是,北京城市的传统中轴线将贯穿整个奥林匹克公园。
北京城被称为人类历史上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杰作。
天坛、天安门广场、紫禁城、景山,贯穿了北京城中轴线的始终,气势磅礴,形成了城市建造史上最伟大的轴线。
中国历史上的大规模城市规划多采用规则式棋盘状布局,体现了对秩序的追求;而城市的园林部分多采用自然式空间格局,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表达了对自然的尊重。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在满足奥运会场馆功能基础上,给予北京城中轴线新的延伸——北部森林公园,将使这条举世无双的城市轴线完美地消融在自然山林之中。
2002年,北京市规委组织奥林匹克公园概念设计国际竞赛,美国SASAKI景观设计公司所做方案被选为中标方案。
2003年11月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与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征集活动评选出A01、A02、A04 3个优秀方案。
A02号方案为清华规划设计研究院与美国SASAKI公司合作的方案,主题为“通向自然的轴线”。
2003年12月根据市规划委[2003]943号文《关于奥运森林公园及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征集工作请示批复》的精神,决定由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A02号方案为基础进行深化整合。
2005年4月14日市规发[2005]400号《关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设计方案审查意见的批复》批示原则上通过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设计方案。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项目方案1.项目背景2.规划理念本公园的规划理念是保护自然环境、提供多样化的娱乐设施,同时提供奥林匹克相关的体验和教育活动。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公园,让人们能够了解奥林匹克的历史和价值观,同时也能享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3.设施规划3.1绿地与景观区:公园将建有大片绿地,供人们休闲和活动。
景观区将包括花坛、喷泉、草地、湖泊等元素,用于美化环境和提供观赏的空间。
3.2儿童乐园:为了满足家庭和孩子的需求,公园将建有儿童乐园,包括游乐设施、沙池、秋千等,让孩子们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中玩耍和学习。
3.3自行车道和跑步道:公园将设有专门的自行车道和跑步道,供人们进行运动和健身活动。
这些道路将经过公园中的各个景点,让人们可以在锻炼的同时欣赏美景。
3.4健身设施:公园将设有各种健身设施,如健身器材、体操场和瑜伽区域等。
这些设施将供人们进行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
3.5奥林匹克体验区:公园将设有奥林匹克体验区,包括奥林匹克博物馆、运动场和模拟体验设施等,让人们可以了解奥林匹克的历史和精神,亲身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体验。
4.绿色环保措施4.1智能节能照明系统:公园将使用智能照明系统,通过感应装置来控制灯光的开关和亮度,以减少能源消耗。
4.2太阳能发电:公园的一些设施将采用太阳能发电,包括路灯、充电设备等,用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4.3雨水收集系统:公园将建有雨水收集系统,用于浇灌植物和清洁设施,减少对自来水的需求。
4.4绿色建筑:公园的建筑将采用环保材料和设计,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并在建筑上年建有绿色植物,提高空气质量和美化环境。
5.建设时间和预算本公园的建设时间预计为2年,预算为5000万元。
6.营运和管理通过以上方案,我们希望建立起一个符合奥林匹克精神的森林公园,提供可持续、环保、健康的休闲空间。
这个公园将成为人们了解奥林匹克运动、锻炼身体和欣赏自然景观的理想场所。
希望各方的支持和参与,使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成为城市的绿洲。
2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整体规划方案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整体规划方案1 规划理念中华文明的诠释:人与自然的和谐奥林匹克公园地处城市中轴线北端,总占地面积1135公顷,共分为三个区域,由南至北依次是建成场馆区和预留地、主要场馆和配套设施、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北京的中轴线,从前门、天安门广场、紫禁城至景山,贯穿了北京城。
奥林匹克公园的规划延续了北京中轴线,保持了北京作为历史皇城的特点。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以“通往自然的轴线”为设计主题,用磅礴大气的自然山水园消融北京城市的中轴线,和谐地衔接了现代都市和美丽的大自然。
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为公园中的一山一水增添了气势。
发达的科技以及时代感的融入更使公园熠熠生辉。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采用了叠山理水的设计方法,这是中国传统园林典型的设计手法。
在整个设计山水的过程中,胡洁带领团队和北京林业大学的孟兆桢院士等造园专家一起研究山水的做法。
他们都是中国传统园林最权威的老专家,有了他们的参与,公园的设计更好地体现了中国的特色。
可持续发展的公园:北京的“绿肺”遵循“绿色奥运”的理念,胡洁巧妙地将森林公园设计成北京的“绿肺”和生态屏障:全园种植450公顷绿地,林木覆盖率达到67%,超额完成北京申奥时的承诺(40%~50%);近自然林系统成为植物种源库,全园树木53万余株,其中乔木100余种、灌木80余种、地被102种;全园林木年产氧5208吨,年吸收二氧化碳32吨,年树木滞尘4731吨,是名副其实的“北京绿肺”。
同时,在公园的细节设计上还体现了万物灵长对动物的关爱:公园里建有中国第一座城市内跨高速公路的大型生态廊道和中国第一座雨燕塔。
建成后,这座北京最大的公共公园将成为市民的森林和休憩天堂,也是奥运会为北京留下的一笔宝贵的绿色财富。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也是展示中国环保理念的平台。
它采用了中水净化、近自然林系统、废物资源循环利用、节能建筑等多项生态技术。
仅以水资源的利用为例,就有5种环保技术:中水净化、雨水收集、污水利用、智能化灌溉和生态防渗。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景观设计方案摘要:奥林匹克公园荟萃了50%以上的奥运场馆,是北京市2008年奥运会的核心地区。
协调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华传统文化、奥林匹克公园建设与北京长远发展的关系,运用高新技术和体现生态学思想、满足公众活动的需求是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设计必须考虑的基本内容。
本方案以中轴线的回转和荷花主题统领整个设计过程,体现对场所精神的尊重,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追求。
1.引言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北京市内城市中轴线的北端,是为第29界奥运会而规划的一处大型体育设施集中建设场地。
它的规划用地共1,135公顷(不包括穿过规划用地中部的五环路、四环路和辛店村路)。
其中包括了680公顷的森林公园和405公顷的奥运中心区。
2.规划设计原则第29界奥运会在中国的举办对中国及世界都有重要的意义。
奥林匹克公园的规划设计既要充分体现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建设出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体育设施,又要考虑到北京城市整体发展需要,充分向世人展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 **的基本宗旨。
项目组归纳规划设计标书中提出的5点规划设计指导思想,制定了以下两项规划的基本原则:尊重场所精神这里的场所既指奥林匹克公园的选址地,也包括第29界奥运会的选址地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北京。
充分了解北京城市和被开发土地的自然与文化的双重特质,使新的土地使用内容趋利避害、因势利导地发展成为本方案的基本目标。
体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奥林匹克公园除了服务于第29界奥运会和残奥会外,还是未来北京从事体育、文化教育、科学普及、展览、休闲、观光活动为一体的城市公共活动中心。
将生态和人的活动整合到奥林匹克公园和城市设计中,是实现北京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环节,因而也是本方案的基本目标。
3.规划原则在设计中的具体体现尊重场所精神的设计经过对奥林匹克公园的选址现场的反复考察和对当地文化的仔细研究,我们提炼出四点对秉存场地文脉和特色的要素:植被、水系、古迹、轴线。
3.1.1 植被(1)B区农田、树木的保留。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水系规划说明1 规划背景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奥林匹克公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奥运中心区重要的景观背景。
其规划设计既要保证奥运赛时活动的需求,又要符合建设一个多功能生态区域的长期目标的需要。
中国传统园林艺术中的叠山理水,要求掌握山水构成的规律,把握山水的客观形貌和特点。
只有掌握了山水构成的规律、形态,才能创作出生动感人、典型化的山形与水系。
水得地而流,地得水而柔。
山水结合,才能组成完整的自然景观。
真实的自然山水就是以山水为骨架的自然综合体。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山水方案构建山和水的组合。
经过对颐和园、北海等传统园林山形水系的研究,森林公园的山水组合最终定为“山环水抱、起伏连绵、负阴抱阳、左急右缓,左峰层峦逶迤、右翼余脉蜿蜒、环顾龙湖胜景”的模式。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水系统设计就是结合现场的地形水系条件,因地制宜地做出的“龙湖”——龙形水系。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不仅是变幻莫测的神物,更是炎黄子孙的祖先。
没有一种图案可以如同龙纹一般代表着中国这个古老神秘的国家。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龙”是司水的神明。
腾云驾雾、排云布雨,龙与水相互依存。
唐代陶渊明曾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除了龙,没有一种神物能与水如此的相容。
此次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设计方案被命名为“通往自然的轴线”,在这里,北京城的城市中轴线将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
在利用中国传统园林手法构建的自然山林前,龙形的蜿蜒水系,沿着城市的轴线向北盘卧。
银色的波光如同银龙的鳞甲在绿色的山林间熠熠生辉。
2 场地现状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园内水面包括3部分:一是湖泊,主要分布在南区的洼里公园和碧玉公园内,水面面积约,其中主湖面积22hm2,现状洼里湖公园湖面,现状碧玉公园湖面;二是河道(渠),水面面积约36hm2,主要包括清河导流渠、仰山大沟、北区园内小河等;三是规划湿地,水面面积为8hm2。
规划基址北边界为清河,清河导流渠自西北向东南穿过园区,另在公园东部有近南北向伸展的仰山大沟。
北京园林/第25卷,总第89期/2009(3)作者简介:朱小地/男/1964年生/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张果/男/1970年生/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工程师。
第29届奥运会在中国的举办对中国及世界都有重要的意义。
奥林匹克运动会发展到今天,已经不是单纯的体育竞技的一次盛会,而逐渐演变成全世界人民的一次狂欢,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就为这狂欢提供了场所。
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是一个城市,甚至是一个国家的形象展示,同时公园的建设也是区域环境改善和城市发展的契机。
1项目概况北京奥林匹克公园选址位于北京市区北部,城市中轴线的北端,分为三个区域:北端是680hm 2的森林公园;中心区315hm 2,是主要场馆和配套设施建设区;南端114hm 2是已建成场馆区和预留地。
奥林匹克公园的规划将着眼于城市的长远发展和市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使之成为一个集体育竞赛、会议展览、文化娱乐和休闲购物于一体,空间开敞、绿地环绕、环境优美,能够提供多功能服务的市民公共活动中心。
奥林匹克公园是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心脏,容纳了44%的奥运会比赛场馆和为奥运会服务的绝大多数设施。
其中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是整个公园的核心部分,在中心区内布置有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及国家会议中心等赛时比赛场馆,20余万m 2的地下商业建筑面积,以及庆典广场、下沉花园、龙形水系等景观设施。
2总体设计奥林匹克公园座落在老北京城的中轴线上,与北京古城遥相呼应,也成为了现代北京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城的起源在于城市中轴线,北京城的发展也系于城市中轴线。
700多年前,忽必烈营建元大都时,即在什刹海东侧画一南北中轴线与其相切,由此确定了城市位置。
明灭元后,中轴线向南延伸,及至16世纪修筑北京外城,终于形成了7.8km 长的北京城市中轴线。
现在的北京市区即以明清的北京城为基础,向外扩展而形成的。
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位于明清北京的中心———故宫的正北方向,明清的北京以故宫为中心,中轴线是旧城的重要特色,奥林匹克公园正是其中轴线向北的高潮区,这条通向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轴线延续了北京的中轴线,也延续了北京的人文与历史。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作者:胡洁、吴宜夏、吕璐珊、刘辉摘要: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围绕“通往自然的轴线”理念展开规划设计,将“城市的绿肺和生态屏障、奥运的中国山水休闲后花园、市民的健康森林和休憩自然”作为设计目标,以丰富的自然生态系统、壮丽的传统山水园林景观终结这条举世无双的城市中轴线,力求达到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现代景观建造技术、环境生态科学技术的完美结合,为奥运会服务,为市民百姓营造休闲乐土。
关键词: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通往自然的轴线人文绿色科技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位于奥林匹克公园的北部,城市中轴线的北端,占地680公顷,是奥林匹克中心区的重要景观背景,是北京市最大的公共公园,因此,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景观规划与设计备受社会各方瞩目。
2002年,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组织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设计方案征集活动,美国SASAK景观设计公司所提交的方案荣获一等奖。
2003年11月,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与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征集活动评选出A01、A02、A04 3个优秀方案,A02号方案为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美国SASAK景观设计公司合作的方案,主题为“通往自然的轴线”。
2003年12月,根据市规划委[2003]943号文《关于奥运森林公园及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征集工作请示批复》的精神,决定由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A02号方案为基础进行深化整合。
2005年10月27日,北京市委常委原则上批准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最终方案。
1.规划设计理念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以“通往自然的轴线”为规划设计理念,奥林匹克中心区代表着现代城市,而森林公园则代表着自然式空间格局,磅礴大气的自然生态系统赋予了北京古城中轴线新的延伸,使这条代表城市历史、承载古老文明的轴线完美地消融在自然山水园林之中,以丰富的生态系统、壮丽的自然景观诠释“通往自然的轴线”理念。
作为“北京”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其规划设计理念中必然包含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LH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一个开放的大型公共休闲空间,位于城市中心,氛围活跃,是一个集休闲、健身、休闲的综合性场所。
公园的景观规划设计应该注重环境保护、景观美化和人文互动的结合,以创造一个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公共空间。
首先,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景观规划设计中,应注重环境保护。
保护自然环境是创建可持续发展的公园的重要方面。
保留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原有的植被,恢复和保护水体,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是必要的。
这样可以保持公园的生态平衡,提供宜人的氛围,吸引更多的居民和游客。
其次,景观美化是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目标。
通过合理的园林布局、植被配置和景观元素的安排,可以创造出一个美丽的空间。
公园内的花坛、草坪、湖泊等景观元素应该选择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植物,并注重色彩的丰富性和层次感。
此外,适当的景观照明设计可以增加公园的夜间魅力,同时也考虑到节能环保的原则。
最后,人文互动应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关键考虑因素之一、为了吸引人们的参与和使用,公园应该提供不同的功能空间,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例如,设置宽敞的广场供人们聚集和交流,设立健身器材和运动场地,提供儿童游乐设施和户外表演场所等。
此外,公园还可以结合奥林匹克主题进行设计,设置奥林匹克历史展览,举办运动比赛和文化活动,以增加公园的互动性和活力。
总之,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景观规划设计应注重环境保护、景观美化和人文互动的结合。
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美化园区环境,创造多样化的功能空间,将有利于提升公园的吸引力和使用率。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将成为城市中心一个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公共空间,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与中心区景观设计方案简介--龙之舞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与中心区景观设计方案简介龙之舞冯斐菲石晓冬摘要:“舞”是我们规划设计方案的主题,“龙之舞”代表了我们规划设计方案最主要的形态意向。
通过地形营造、形态意向、中轴线节奏、植物的色彩、景观体验、生态思想以及人文精神等创意,使规划设计的奥运公园,成为融汇北京众多美丽景观的庆典舞台。
关键词:风景园林;奥运设施;规划设计;龙之舞文章编号:1000-6664(2004)02-0009-04中图掷嗪牛?U986文献标识码:ADance of DragonFENG Fei-fei, SHI Xiao-dongAbstract:The theme of this plan is dance. It is the most important conformation intent of the precept. Through the originality of terrain construction, conformation intent, rhythm of central axis, plants color, landscape experience, ecology idea and human spirit, the planned Olympic park will be a celebration stage fusing all the scenes.Key words:Landscape Architecture; Olympic Facilities; Planning and Design; Dance of Dragon内容创意一:山水之舞———地形营造遵循现状地形挖湖堆山,形成山环湖、溪绕山的景致。
所造水型按“龙形”疏理,形成系统,使之成为北京活跃,宜人的滨水场所;所堆山型宛若“龙形”,将军都山脉自然地融入森林公园、融入中轴、融入城市。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18景介绍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要场馆之一,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地区,总面积约为680公顷。
作为奥运会的遗产,这个公园以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大量游客。
公园内有18个主要景点,每个景点都有独特的特色和魅力。
让我们来逐一介绍这些景点。
1.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主景区:这是公园的核心区域,占地约300公顷。
这里有各种各样的花卉和植物,绿树成荫,空气清新,是休闲散步和欣赏自然风光的好地方。
2. 亚运森林公园:这是公园内最大的一个景区,面积约为200公顷。
公园内有众多的植物和花卉,形成了一个迷人的森林景观,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3. 水上乐园:这是公园内的一个水上游乐区域,有各种水上游乐设施,适合家庭和孩子们一起玩耍和度过愉快的时光。
4. 自然生态园:这是一个展示自然生态环境的区域,有各种野生动物和植物,游客可以近距离观察和学习它们的生活习性。
5. 奥运文化广场:这是一个展示奥运文化的区域,有奥运会的历史展览和各种文化活动,游客可以了解奥运会的发展和精神。
6. 奥运主题花坛:这是公园内的一个花坛区域,以奥运主题为设计,有各种花卉和造型艺术品,给人一种美丽和欢乐的感觉。
7. 奥运主题雕塑:这是公园内的一个雕塑艺术区域,有各种以奥运主题为灵感的雕塑作品,展示了艺术与体育的结合。
8. 奥运主题广场:这是公园内的一个广场区域,有各种文化活动和表演,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各种精彩的演出和表演。
9. 奥运主题湖泊:这是公园内的一个湖泊区域,湖水清澈,周围有各种植被和景观,游客可以在湖边散步或乘船游览。
10. 奥运主题步道:这是公园内的一个步道区域,沿途有各种景观和雕塑,适合散步和锻炼身体。
11. 奥运主题健身区:这是公园内的一个健身区域,有各种健身器材和健身场所,游客可以在这里锻炼身体。
12. 奥运主题餐厅:这是公园内的一个餐饮区域,有各种美食和特色菜品,游客可以品尝到各种美味的食物。
2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整体规划方案
摘要:本文旨在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提供一个总体的规划方案。
这个
方案将考虑到森林公园的整个局面,以及保护环境和优化公共资源使用,
同时改善公园的空气质量和景观以满足公众需求的要求。
此外,本方案还
将重视景观建设,确保尊重当地文化,满足游客的需求,鼓励创新,并协
助活动组织者和公园管理者在经营及管理公园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和关键作用。
一、森林公园的功能:
1.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环境保护:为保护当地森林资源,实现社会、
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将制定相应政策,阻止森林破坏,对森林资源有
效保护,尽可能利用森林资源对环境友好,提高绿色水景和自然环境质量。
2.促进文化交流,加强文化教育:森林公园要不断推广和宣传森林文化,以及森林资源的保护,利用森林公园中历史文化和自然文化等资源,
加强公众文化素养教育,推行森林观光旅游,刺激森林公园文化的发展,
构建环境友好的森林公园。
3.加强公园空气质量控制:防止和控制公园的空气污染,落实空气质
量管理措施,完善和维护空气污染控制网络。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18景介绍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位于中国北京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商铺区342号,占地约680公顷。
作为2024年北京奥运会的主要场地,这片森林公园是北京市最大的城市森林公园,也是中国首个以奥林匹克为主题的森林公园,被誉为北京市的绿肺。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共有18个景点,每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特色。
以下是对其中几个景点的详细介绍:1.奥运广场:奥运广场是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中心区域,也是整个公园的标志性景点。
广场中央有一座雕塑艺术为一体的"奥运圣火塔",寓意着奥运圣火的传递和火炬的灿烂光芒。
广场四周以绿化景观、喷泉和花坛装饰,平时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2.奥运圣火广场:奥运圣火广场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核心景点,是2024年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的终点站。
广场主要由巨大的卵形广场区和华表组成,广场中央竖立着一根敦煌文化特色的"奥运圣火塔"。
在夜晚,塔上的灯光璀璨,美不胜收。
3.奥运圆形运动场:奥运圆形运动场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重要体育设施之一,该场地承办了2024年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射箭、现代五项和橄榄球比赛。
现在,场地对公众开放,人们可以在这里体验射箭、橄榄球等项目,感受奥林匹克的魅力。
4.奥运林:奥运林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主要森林景观区之一,通过人工布置,模拟了北国森林原始景观。
这里有280多种原生树种,数百种野生动物,如鹿、猪、狼等。
在林间,游客可以尽情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5.奥运塔:奥运塔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一大亮点,是仿照中国文化名城古塔的形式而建。
塔高达128米,共有13层。
每层都有展览和观光区,游客可以沿着楼梯一直达到最高层,从这里俯瞰整个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视野极佳。
6.奥运温泉:奥运温泉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特色景点之一,是公园内的主题温泉水上乐园。
这里有大温泉、童温泉、草坪浴场等多种温泉设施,可以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
另外,温泉乐园还提供水上滑梯、水上漂流、亲子游艺等项目,适合家庭、朋友和情侣一同玩乐。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中区重要景观详细规划一、设计原则和出发点此次批准通过的奥林匹克公园规划公园完善了龙形水系,以一条“通向自然的轴线”,将比赛场馆、文化商业设施等组织起来,该轴是北京市中轴线的延伸。
北京城从元朝都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现在的北京市区以明清的北京城为基础,向外扩展而形成的。
奥林匹克公园位于明清北京的中心——故宫的正北方向,明清的北京以故宫为中心,中轴线是旧城的重要特色,奥林匹克公园正是其中轴线向北的高潮区,一条通向自然的轴线延续了北京的中轴线。
也延续了北京的人文与历史。
奥运会期间观众经由奥林匹克公园进入各场馆观看比赛,因此本设计的出发点是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深入设计,创造特色景观,在奥运会期间给观众留下深刻的记忆;在奥运会后成为象纽约中央公园一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公共休闲场所,为周边的物业带来无限的商机。
奥林匹克公园的中轴线长将近4公里,为改变中轴线整体空间超步行尺度,不适合步行游览的特点,总体规划结合公共交通站点(地铁出入口)、体育场馆等主要集散场所的人流扩散方向和扩散半径、就近布置人性尺度的“生活性”空间,穿插于系列“秩序型”空间之间,从而有效缩短步行距离,丰富景观体验。
总体规划将园区内的中轴线划分为三段:民族大道、奥运广场、文化休文化休闲花园奥运广场民族大道闲花园。
此次招投标设计的中心区规划总用地面积315公顷,主要包括中轴线上的奥运广场和文化休闲花园两段和龙形水系东侧的绿地。
希腊雅典奥运会闭幕式的麦穗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奥运会的会徽是红、黄、蓝、绿、黑组成的奥运五环,代表五大洲的人们,在中国圆还有团圆、圆满的意思,正月十五要吃元宵,八月十五要吃月饼。
圆的形状虽然简单,但组合变化却有着深远筑物,堪称得上是一幅巨大的大地景观,高的可以做瞭望塔,矮的可以做遮荫亭,伞面安装太阳能电池,可以产生电能,当太阳升起的时候,中心区内五颜六色的伞象雨后的蘑菇徐徐展开,迎接晨曦的到来,这样的视觉冲击将给与会者留下难忘的印象;设想另外一个场景:当燃烧了18天的奥运圣火即将熄灭的时候,成千上万的小伞象蒲公英一样从主体育场的上空落下,风车般的边飞边盘旋,飞入观众席,告诉大家08年奥运会圆满结束了,散场的时间到了,被此壮观情景感动的观众久久不愿离去,得到小伞观众们激动的将它作为2008北京奥运记忆的收藏。
无论是照片还是纪念品,看到伞型的构筑物就知道是北京奥运,就象雅典奥运会上优胜者头上的橄榄冠一样。
二、总体设计中心区整体主要建筑高度控制在60米以内,用60米宽的中轴线贯穿这个中心区,延续北京中轴线平缓开阔的空间形态。
中区设置了体育、会议、文化、商业、居住、园林广场、道路及公用设施、现状保留设施等类型用地。
中轴线中轴线西侧是规整的树阵,轴东侧景观元素较多,有国家体育场、下沉花园、商业、林地等,景观上较为杂乱,每间隔一百米布置一个景观构筑物,造型为奥运火炬,共29个,代表第29届奥运盛会在顶端用橘红色织物做成火焰的样子,风从构筑物内向上排出,象一排火炬燃烧不熄,在夜晚更加灿烂,可结合照明、电话、信息亭,形成景观的标志物;此外用两列规整的银杏树将视线约束在一定范围内,形成视觉走廊。
在60米宽的中轴线上,两边各保留10米宽的甬路,中间每隔一百米布置40米见方的草地,减少硬质铺装的面积,赛时可用绿化停车场的材料将其覆盖,以利于大量人流通过;赛后上面可以布置雕塑,增加景观。
铺装部每隔还镶嵌了2米宽的天然青石板拼接的铺装,生动富有变化,又不失庄重大方。
在奥运广场采用烧毛花岗岩铺装,经久耐用,以适应大量人流的穿行;中一路以北的文化休闲花园采用彩色的仿古砖铺装,经济环保。
天然材料——青石板铺装宽度也变宽,接近轴线末端时渐变为4米,紧扣“通向自然的轴线”的主题龙脊设计龙型水面以东与湖滨东路之间的绿地,滨水空间铺装和树阵形成横向的肌理,是中轴路纹样的延伸,园路蜿蜒,勾勒出龙脊背的轮廓,整体看去形成龙背鳍的造型。
靠近湖滨东路布置起伏的微地形,种植大乔木,营造舒适的林下休闲空间,可供周围商务写字楼内的工作人员使用。
水面水体设计龙形水面位于地下商业上部的部分,岸边无下沉花园处全部布置亲水的平台,台阶下设计管道沟,便于检修;水面与下沉花园结合处,部分水面降低至下沉花园平面,湖滨西路架设在交界线上,只满足步行交通的需要。
湖中的梭形浮岛除布置地下商业建筑的采光井、出入口等外,其余位置布置人工湿地系统,就近净化水体,改善水质。
水底防水采用以天然土壤颗粒为主要材料的澎润土防水毯,结合地下商业建筑的抗渗混凝土屋面和屋顶放水,确保商业建筑的防水安全性。
龙形水面靠近森林公园处,无地下商业的部分,岸边种植水生植物以营造自然的气氛。
三、景观节点设计奥运广场中区现有的设施有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和国家体育馆奥运广场位于北四环路和中一路之间,国家体育场和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位于其两边,开闭幕式、田径比赛和游泳、跳水、花样游泳、水球比赛将在此进行,届时这里将有超过10万人经过这里,因此它是奥运会期间观众聚会的主要场所。
规划的奥运广场是包含多元文化和元素,旨在营造出充满活力和热情的场所,让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在此聚会、感受节日气氛,张扬激情,享受奥运精神带来的欢乐。
中轴西侧的树阵在此被打散,零星的三五棵国槐成一排,间距不等,其余大面积是渗水砖铺装,深灰与浅灰变化的横条纹理与中轴线相一致,既满足大量观众停留的需要,又使人通过观察地面而不迷失方向感,从国家体育场延伸过来的斜线上布置玻璃围合的雕塑墙,夜晚被灯光照射而发光,上面记载世界各地人们同中国在体育乃至各方面友好交往的经历,铺装纹理在此产生活跃的变化;树下有小片的草地和条形的坐凳,在盛夏时就好像沙漠中的绿洲,不仅为广场增加活跃的元素,还为人们提供休息的场所。
国槐是北京的市树,种植时选用大规格苗木,弱修剪枝条,就能使它们在奥运期间发挥遮荫蔽日的作用。
奥运公园站位于中一路和辛店村路之间的文化休闲花园,地铁奥林匹克公园站和森林公园站都位于该区,2008年奥运期间单向小时运输能力为2.8万人次/小时。
奥运会期间将有一部分观众经由这里进出各场馆观看比赛。
在解决交通问题的同时,旨在创造活跃的氛围,让人感觉到这里是奥运会的一个重要的出入口,因此我们将该区域中轴线右侧规划为空间开阔且具有吸引力的地方,地铁里的人流通过一个开敞的楔型的大台阶便捷地到达地面,方正的草坪和铺装上布置五颜六色的伞形构筑物和富有想象力的雕塑,给观众以新奇的视觉冲击,让人们的情绪一下就被调动起来,因而留下深刻的印象。
休闲花园大屯路向北在中轴线的西侧布置的树阵宽度没有固定的变化规律,但总趋势是由窄应了“通向自然的轴线”的主题。
结合树阵布置的八个小庭院,从南向北分别围绕戏、酒、茶、雪、风、石、云、林八个主题,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与园林在当代的演绎,反映出传统与现代对话,从人文到自然的过度,再次呼应了“通向自然的轴线”的主题。
森林公园站地铁奥运支线森林公园站在辛店村路南有两个出入口及风亭等,将这些建筑规划在中轴线范围以外,结合秋林物语小游园,中轴线两侧的通道在此处抬高,跨过辛店村路,中间部分向下敞开40米宽的天井,在森林公园南门广场处,东侧通道继续向北延伸,形成空中的观景长廊,是眺望森林公园,回首中轴线的空中平台。
西侧的通道通过台阶,下到南门广场前,正对这里的是一大片自然风格的林地,完整经历了这一通向自然之旅。
四、种植规划奥林匹克公园中轴线区域植物规划以银杏,国槐,栾树,早园竹,小叶白蜡、紫薇,西府海棠、白皮松、油松等植物组成壮观规整的树阵,草坪选用野牛草或冷季型草。
奥林匹克中心区龙形水系东侧植物规划见下表:位置季相落叶乔木常绿乔木辛店村路—北现代春金枝垂柳雪松枫杨西安桧五、建筑小品设计在中心区小品设计中强调功能与美感,考虑人的触觉和人体工程学,贯彻全方位的完整设计理念,突出材料本身的质感和色彩。
在各个方面突出08年北京奥运的特色气息,建筑小品与城市家具的设计语言上,以北京08年奥运会标和奥运五环色彩作为设计元素符号,同时在形式上运用简洁的弧形、圆形等符号,与伞型的构筑物在形式上达到统一。
在不同类别的城市家具中,不断的重复相同的元素符号,形成韵律感和节奏感,使城市家具小品具有一种独特的语言,传递出一种情感,从而达到吸引和感染观众的作用。
六、夜景及环境照明设计建筑空间限定了人的活动形式及范围,而光则通过视觉心理影响人的精神行为。
奥运公园夜晚的照明设计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贯彻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宗旨,运用高科技、节能环保的手段营造热烈的盛典气氛。
奥运会期间这里是灯火的舞台。
是辉煌的夜晚,是难忘的夜晚。
奥运会后这里将成为旅游观光的景点。
2.以人为本,从人的视觉感受出发,营造舒适、安全、健康的夜景灯光环境。
光环境的设计应回归地域审美,讲求“天人合一”,产生亲和力及归宿感,追求恬静静、淡雅和质朴适意。
3.整个公园由南向北反映由城市(大型建筑物如鸟巢)向自然(北侧的森林公园)的过渡,照明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这一点,注意亮度分布以及光源和灯具营造的不同时空的排列。
呼应通向自然的轴线的主题。
4.公园夜间光环境的设计将借助于光影的交错、明暗的分布及色调的变幻,利用点、线、面的结合,展现一幅富有韵律和节奏、动静相宜的画面,建立一种壮观的空间序列,营造一个体验、想象的场所。
点的处理公园内的主要建筑物——如主场、水立方及地铁出入口等主要人流到达处,形成整个公园光照主要的焦点。
散落其中的伞,景观小品,加之与音乐互动的特色光雕塑和水雕塑都将成为局部画面中的兴奋点。
可通过不同的亮度、颜色、层次体现其不同的景观重点,吸引人的视觉注意力,进而引导观众的流向。
线的处理a)中轴路:29个火炬状的构筑物,顶端冒着“火焰”向远处的森林公园延伸,火炬井然有序排列在中轴东侧,配合各种轮廓灯勾勒出中轴线的光带的轮廓。
b)龙形水系边缘利用LED照明勾画龙湖的静态,颜色变化。
c)中轴线及附近穿插着从鸟巢延伸出来的线形玻璃雕塑墙,在夜晚被灯光照亮,表现鸟巢构架向全园的渗透。
面的处理森林公园、水面及湖岸植被的光色将成为画面的底色。
其间灯具的形式及排布应依景而设,并注意整体的空间排布,安排光照亮度的层次,应选用。
a)从奥运广场向北望去,以森林公园为背景,各种颜色和大小的北京伞连成一片,喷射的雾气被射灯照亮,成为激光表演的舞台,无数的激光灯束穿过云雾,在空中舞动。
b)龙形水面水池底部鱼鳞状布置水下灯或者可以折射光线的反射体,随着水面的起伏,龙形水面显出点点的龙鳞,粼粼的波光摇曳,像透明的水晶宫,一条蛟龙仿佛要游出水面;c)中轴线西侧,不同的树阵被密密的罩上不同颜色的满天星灯饰,勾勒出树冠丰满的轮廓,随着激光表演的进行,成片的繁星时明时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