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应用测试点及使用说明 v1.2
- 格式:xlsx
- 大小:53.47 KB
- 文档页数:61
sosotest使用手册
sosotest是一个自动化测试工具,用于运行和管理测试用例,
生成测试报告并提供测试结果。
下面是sosotest的使用手册:
安装和配置:
1. 从sosotest官方网站下载安装包,并安装到你的计算机上。
2. 启动sosotest并设置工作目录,选择你想要存储测试用例和
测试报告的文件夹。
创建测试用例:
1. 在sosotest中创建一个新的测试套件。
2. 在测试套件中创建一个新的测试用例。
3. 编写测试用例的步骤,并设置期望的结果。
4. 可选地,添加变量和断言。
运行测试:
1. 选择要运行的测试套件。
2. 确定要运行的测试用例。
3. 点击运行按钮开始测试。
生成报告:
1. 运行完测试后,sosotest将自动生成一个测试报告。
2. 查看测试报告以获取详细的测试结果和错误日志。
其他功能:
1. 通过sosotest内置的功能和插件,扩展测试套件和测试用例。
2. 调试测试用例,定位错误的源头。
3. 自动化执行测试用例,节省时间和工作量。
4. 与版本控制工具(如Git)集成,方便团队协作和代码管理。
这只是sosotest的基本使用手册,更多详细的功能和操作,请
参阅sosotest的官方文档或官方论坛。
USAU V100R001 5D503远程培训调测指导书--短消息应用V1.2拟制:Drafted by: 田通日期:Date:2007/03/17审核:Reviewed by: 张海燕日期:Date:审核:Reviewed by: 日期:Date:批准:Approved by: 日期:Date:目录第1章课程说明 (1)课程介绍 (1)课程目标 (1)参考资料 (1)第2章上机任务说明 (3)第3章实验室组网环境介绍 (4)3.1 组网图 (4)3.2 版本介绍 (4)3.3 软件位置 (5)3.4 数据规划 (5)3.4.1 SMC (5)3.4.2 BAM服务器 (5)3.4.3 MSC(即MSOFTX3000) (5)3.4.4 HLR (5)3.4.5 USAU (6)3.4.6 测试手机 (7)第4章USAU的BAM服务器程序安装 (8)第5章USAU硬件数据配置 (9)5.1 相关概念 (9)5.2 硬件配置流程 (10)5.3 硬件数据配置说明 (10)5.3.1 添加机架 (11)5.3.2 添加机框 (11)5.3.3 添加单板 (11)5.3.4 打开E1端口 (12)5.3.5 配置时钟 (13)5.3.6 设置从那条线路上提取时钟 (14)5.3.7 MEM板配置 (15)第6章USAU局数据配置 (16)6.1 参数说明 (17)第7章USAU程序、数据加载 (19)7.1 修改软开关 (19)7.2 STR CRC (21)第8章USAU MTP层数据配置 (23)8.1 增加目的信令点 (23)8.2 增加信令链路集 (26)8.3 增加信令链路 (26)8.4 增加路由 (30)第9章USAU SCCP层数据配置 (31)9.1 ADD SCCP DPC (31)9.2 ADD SCCP SSN (32)9.3 ADD SCCP GT (33)9.3.1 增加USAU GT (33)9.3.2 增加MSC GT (35)9.3.3 增加MS GT (36)9.3.4 增加HLR GT (39)9.4 SCCP TEST (39)第10章USAU 软件参数、模块参数、公共参数配置 (41)10.1 TCAP对话号相关参数介绍 (41)10.2 其它参数介绍 (45)第11章USAU数据备份与恢复 (46)第12章常用调测方法介绍 (47)12.1 查看链路状态 (47)12.1.1 通过命令行查看 (47)12.1.2 通过跟踪信令链路测试消息(SLT signal link test)查看 (48)12.2 查看目的信令点状态 (51)12.3 软自环 (52)12.4 硬自环 (54)12.5 信令消息跟踪与分析 (54)12.5.1 Sccp部分 (59)12.5.2 TCAP部分 (62)12.5.3 MAP部分 (63)第13章系统告警的查看 (66)第14章使用脚本配置usau数据 (68)第15章业务调测 (71)第1章课程说明课程介绍本教材适用于新员工实验室环境搭建和远程培训使用,偏重于实验室环境搭建,目的是使大家能够按照本文档能够将数据业务培训机房usau测试环境调通,对现场开局不具有指导意义,现场开局需要更具体的文档,请参考随版本一起发布的随机资料。
测试软件操作手册版本:v1.0目录1.测试软件的安装 (4)1.1.配置要求 (4)1.2.安装 (4)1.3.启动 (4)1.4.卸载 (4)2.测试软件操作说明 (5)2.1.主窗口 (5)2.2.打开主站卡 (6)2.3.添加从站 (7)2.4.功能选择 (8)2.4.1.一类主站功能 (8)2.4.1.1.下装主站参数集 (8)2.4.1.2.保存参数 (8)2.4.1.3.进入数据交换 (9)2.4.1.4.读从站输入数据 (9)2.4.1.5.写从站输出数据 (9)2.4.1.6.读从站诊断 (10)2.4.1.7.设置主站操作模式 (10)2.4.1.8.读取主站状态表 (10)2.4.1.9.读数据交换列表 (10)2.4.1.10.读诊断列表 (11)2.4.1.11.Mark (11)2.4.1.12.全局控制 (11)2.4.1.13.停止数据交换 (12)2.4.1.14.写寄存器值 (12)2.4.1.15.读寄存器值 (12)2.4.1.16.读统计计数器 (12)2.4.1.17.清统计计数器 (12)2.4.1.18.删除从站 (13)2.4.1.19.复位 (13)2.4.1.20.读取总线参数 (13)2.4.1.21.读活动站表 (13)2.4.2.二类主站功能 (13)2.4.2.1.二类主站读主站诊断 (13)2.4.2.2.上载参数到二类主站 (14)2.4.2.3.下载参数到一类主站 (14)2.4.2.4.激活总线参数 (16)2.4.2.5.激活/解除激活从站参数 (16)2.4.2.6.二类主站检查组态 (17)2.4.2.7.二类主站读从站诊断 (17)2.4.2.8.二类主站读输入数据 (17)2.4.2.9.二类主站读输出数据 (17)2.4.2.10.二类主站读组态数据 (18)2.4.2.11.二类主站修改从站地址 (18)2.4.2.12.二类主站数据交换 (18)2.4.2.13.二类主站设置从站参数数据 (19)2.4.2.14.二类主站全局控制 (19)2.4.2.15.获取状态机状态 (19)2.4.2.16.获取固定代码 (20)2.5.关闭主站卡 (20)1.测试软件的安装1.1.配置要求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 98/2000/XP最低配置:CPU:奔腾II 400Mhz;内存:64MB;显示卡:标准VGA,增强色显示模式以上;硬盘:300M安装空间,剩余空间200M以上;CD-ROM驱动器:倍速以上;其它设备:键盘、鼠标。
《金仓数据库应用技术》实验操作手册北京人大金仓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电话*************版本号:V1.2目录实验(一):KingbaseES数据库的安装配置及启动停止 4 任务1:图形界面方式安装 4任务2:命令行方式安装 5任务3:启动和停止数据库服务 6任务4:展示KingbaseES数据库主要功能组件8实验(二):SQL语句方式与图形界面方式的创建实现12任务1:SAM数据库创建13任务2:SAM数据库中创建SCOT模式13任务3:表的创建14任务4:利用SQL语句向以上各表中插入数据16实验(三):数据备份与数据还原19任务1:KingbaseES数据库的数据备份(图形界面方式) 19 任务2:KingbaseES数据库的数据备份(命令行方式) 23 任务3:KingbaseES数据库还原(图形界面方式) 23任务4:KingbaseES数据库还原(命令行方式) 24实验(四):表空间扩展实验 24任务1:准备工作(问题出现) 25任务2:解决方案一(增加数据文件) 25任务3:解决方案二(增加数据文件的大小) 26实验(五):SQL语句的查询实现 26任务1:利用SQL语句进行单表查询27任务2:利用SQL语句进行多表查询27任务3:利用SQL语句进行子查询28任务4:分页查询29任务5:查询强化训练30实验(六):权限授予与权限传播34任务1:授权与回收34实验(七):用户权限管理案例37任务1:用户对表的操作权限。
37任务2:用户权限的级联回收。
38思考题(01):一个用户同时具有几个用户授予的权限,但其中一个用户回收它的权限,它是否仍然具有其它用户授予的权限? 40思考题(02):权限的授予是否会产生循环授权? 40实验(八):角色权限管理案例40任务1:一个用户含有多个角色,只有当前角色生效。
41任务2:角色的级联回收。
42任务3:角色的授予不会产生循环授权。
43实验(九):数据的完整性44任务1. 实体完整性44任务2. 参照完整性。
AN0101应用笔记EFT测试操作手册版本:V1.2广芯微电子(广州)股份有限公司/AN0101条款协议条款协议本文档的所有部分,其著作产权归广芯微电子(广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芯微电子)所有,未经广芯微电子授权许可,任何个人及组织不得复制、转载、仿制本文档的全部或部分组件。
本文档没有任何形式的担保、立场表达或其他暗示,若有任何因本文档或其中提及的产品所有资讯所引起的直接或间接损失,广芯微电子及所属员工恕不为其担保任何责任。
除此以外,本文档所提到的产品规格及资讯仅供参考,内容亦会随时更新,恕不另行通知。
1. 本文档中所记载的关于电路、软件和其他相关信息仅用于说明半导体产品的操作和应用实例。
用户如在设备设计中应用本文档中的电路、软件和相关信息,请自行负责。
对于用户或第三方因使用上述电路、软件或信息而遭受的任何损失,广芯微电子不承担任何责任。
2. 在准备本文档所记载的信息的过程中,广芯微电子已尽量做到合理注意,但是,广芯微电子并不保证这些信息都是准确无误的。
用户因本文档中所记载的信息的错误或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广芯微电子不承担任何责任。
3. 对于因使用本文档中的广芯微电子产品或技术信息而造成的侵权行为或因此而侵犯第三方的专利、版权或其他知识产权的行为,广芯微电子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文档所记载的内容不应视为对广芯微电子或其他人所有的专利、版权或其他知识产权作出任何明示、默示或其它方式的许可及授权。
4. 使用本文档中记载的广芯微电子产品时,应在广芯微电子指定的范围内,特别是在最大额定值、电源工作电压范围、热辐射特性、安装条件以及其他产品特性的范围内使用。
对于在上述指定范围之外使用广芯微电子产品而产生的故障或损失,广芯微电子不承担任何责任。
5. 虽然广芯微电子一直致力于提高广芯微电子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但是,半导体产品有其自身的具体特性,如一定的故障发生率以及在某些使用条件下会发生故障等。
此外,广芯微电子产品均未进行防辐射设计。
第三方软件测试标准(暂定)1. 引言1.1.编写目的本文档作为该系统测试的测试标准,内容关系到本次系统测试可能涉及到的测试内容和测试技术解决方案。
1.2.系统概述略2. 测试描述2.1.测试范围与内容我方(北京圆规创新公司)对XX公司“XX”项目进行测试,保证使用方的功能正确,保证系统核心模块的稳定和安全,为项目的验收提供参考。
以此,本计划列出了在此次功能测试过程中所要进行的内容和实施的方案及测试资源的安排,作为测试活动的依据和参考。
本次测试的对象为XX公司“XX”项目,测试范围为:略。
本次测试的主要内容有功能测试(含容错测试)、易用性测试。
2.2.测试依据本次测试所依据的文档包含开发方提供的《需求规格说明书》、《操作手册》、《用户手册》,《维护手册》,《设计文档》等相关开发文档。
并依据IT行业项目的通用标准,包括功能测试标准、缺陷标准、易用性标准。
对于项目的易用性标准,原则上由测试方提出易用性问题修改的建议,由开发方对测试方提交的问题进行确认。
3. 测试解决方案我公司针对用户方提出的测试要求,根据以往项目的实际经验,撰写测试技术解决方案。
该解决方案包含了本次系统测试可能涉及到的测试类型,并分别介绍不同测试类型的内容和相关标准。
3.1.系统功能测试实施系统功能测试,完成对被测系统的功能确认。
采用黑盒测试方法,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和用户手册,将功能点转换为功能测试需求,根据测试需求编写测试用例,保证所有功能点必须被测试用例覆盖。
测试用例的编写采用基于场景的测试用例编写原则,便于以使用者的角度进行测试。
用例设计上兼顾正常业务逻辑和异常业务逻辑。
测试数据的选取可采用GUI测试,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错误推测、比较测试等测试方法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数据的组合,一般以等价类划分和边界值法为主。
3.1.1.系统功能项测试对《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所有功能项进行测试(列表);3.1.2.系统业务流程测试对《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典型业务流程进行测试(列表);3.1.3.系统功能测试标准➢可测试的功能点100%作为测试需求(如未作为测试需求,必须在测试计划中标注原因并通知用户方负责人);➢测试需求100%被测试用例覆盖;➢测试用例100%被实施(如未实施,在测试报告中标注未测试的原因并通知用户方负责人);➢含有一类缺陷的系统不建议上线发布(缺陷严重等级见附录,需确认);➢含有二类缺陷的系统不建议上线发布(缺陷严重等级见附录,需确认);➢含有三类缺陷10个以上不建议上线发布(缺陷严重等级见附录,需确认);➢权限矩阵测试覆盖率100%。
XXX系统第三方测评报告建设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监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承建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试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录1.范围 (2)1.1.系统概述 (2)1.2.文档概述 (2)1.3.术语和缩写词 (2)2.引用文档 (2)3.被测软件的基本概况 (2)4.测试方法和测试工具 (3)4.1.测试方法 (3)4.2.测试工具 (3)5.系统安装与配置测试 (3)5.1.测试范围与目的 (4)5.2.测试环境与测试辅助工具的描述 (4)5.2.1.网络拓扑图 (4)5.2.2.硬件环境 (4)5.2.3.软件环境 (4)5.2.4.测试环境与实际环境的比较 (4)5.3.测试用例与结果 (4)6.系统功能测试 (5)6.1.被测试对象的介绍 (5)6.2.测试范围与目的 (5)6.3.测试环境与测试辅助工具的描述 (5)6.3.1.网络拓扑图 (5)6.3.2.硬件环境 (5)6.3.3.软件环境 (5)6.3.4.测试环境与实际环境的比较 (5)6.4.测试用例与结果 (5)6.5.测试数据统计与结论 (6)6.5.1.测试数据统计 (6)6.5.2.测试结论 (7)7.系统性能与稳定性测试 (7)7.1.被测试对象的介绍 (7)7.2.测试范围与目的 (7)7.3.测试环境与测试辅助工具的描述 (7)7.3.1.网络拓扑图 (7)7.3.2.硬件环境 (7)7.3.3.软件环境 (7)7.3.4.测试环境与实际环境的比较 (7)7.4.测试用例与结果 (8)7.4.1.测试用例一: (8)7.4.2.测试用例二: (9)7.5.测试数据统计与结论 (9)7.5.1.测试数据统计 (9)7.5.2.测试结论 (9)8.信息安全性测试[可选] (9)9.可靠性测试[可选] (9)10.测试结果综合评价 (10)11.附录1:BUG清单 (10)12.附录2:测试过程数据摘要 (11)1.范围1.1.系统概述1.2.文档概述1.3.术语和缩写词2.引用文档3.被测软件的基本概况对测试对象(构件、应用程序、系统等)及其目标进行简要说明。
使用指南N32WB03x SDK使用指南简介此文档的目的在于让使用者能够快速熟悉N32WB03x系列蓝牙SOC芯片的开发套件以及Keil MDK-ARM的相关设定,以减少开发前期的准备时间,降低开发难度目录简介 (1)1 SDK/开发固件文件目录结构 (3)1.1 FIRMWARE (3)1.2 MIDDLEWARE (3)1.3 UTILITIES (4)1.4 PROJECTS (4)2 项目配置与烧录 (6)2.1编译环境安装 (6)2.2固件支持包安装 (6)2.3编译环境配置 (6)2.4编译与下载 (7)2.5BLE工程目录结构 (7)3 MEMORY分配 (9)3.1F LASH分配 (9)3.2RAM (9)4 系统时钟 (10)4.1不带蓝牙协议栈例程 (10)4.2蓝牙例程 (10)5 版本历史 (11)6 声明 (12)1SDK/开发固件文件目录结构SDK 目录下是一个以固件库版本命名的文件,其中包含四个子文件夹:1.1firmware◼CMSIS:微控制器软件接口标准,是Cortex-M处理器系列的与供应商无关的硬件抽象层,CMSIS提供了内核与外设、实时操作系统和中间设备之间的通用接口。
⚫包含了用来访问内核的寄存器设备的名称定义,地址定义和配置函数。
该接口包括调试通道定义。
⚫提供片上所有外设的定义,包括所有外设寄存器头文件、启动文件、系统初始化模板文件。
◼n32wb03x_std_periph_driver:芯片外设的标准驱动函数,包括.c 的源文件和.h 的头文件。
用户可移植到项目中,快速完成对某个外设模块的使用。
1.2middleware中间层固件,主要如下两个目录:◼Third_Party⚫FreeRTOS: FreeRTOS相关库◼Nationstech⚫ble_library: 蓝牙BLE相关库◆ns_ble_stack: ble蓝牙协议栈头文件◆ns_ble_profile: ble profile库源码◆ns_library: ble程序其他库源码,包含log,sleep和timer等1.3utilities工具软件目录,里面主要包含:◼dfudfu固件升级相关工具软件目录和调用这些工具的bat脚本⚫Image:使用bat脚本生成的bin文件和用于DFU演示的bin文件⚫JLink:烧录工具⚫Keys:用于生成dfu升级bin的密匙⚫NSAndroidUtil:DFU测试APK⚫NSUtil:串口升级工具软件和源码1.4projectsProjects目录包含开发板目录,开发板目录下包含:◼bsp:包含调试串口打印功能的log函数,用于外设例程在调试过程答应各种调试信息。
PLC控制系统设计规范沈阳创思达科技有限公司2QJ/CSD-2010前言本规范旨在为便于设计、校对和审核人员查阅,规范产品设计,提高产品质量,对于设计、生产、调试的流程和要求,请严格按技术部作业指导书执行。
在本规范为初稿,希望大家结合生产实践提出了修改意见,不断完善资料,提高产品质量。
本规范使用部门:沈阳创思达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部。
本规范归口部门:沈阳创思达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部。
目录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 .............................................................................................................................................................................4 控制系统设计基础 .....................................................................................................................................................5 常用图形符号 .............................................................................................................................................................6 常规现场仪表 ............................................................................................................................................................. 7控制柜(箱)设计 .........................................................................................................................................................8 安装施工设计 .............................................................................................................................................................9 接地设计 ..................................................................................................................................................................... 10控制系统生产 ............................................................................................................................................................. 11现场安装施工.............................................................................................................................................................. 12FAT和SAT试验 .........................................................................................................................................................13 PLC软件设计 ............................................................................................................................................................ 附录1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 附录2 安全区域划分 .................................................................................................................................................... 附录3 电气装置防爆标志和温度组别......................................................................................................................... 附录4 测控点清单I/O表编制方法............................................................................................................................... 附录5 设备材料清单编制方法 ....................................................................................................................................4QJ/CSD-20101范围本规范针对PLC控制系统及相关的仪表而制订。
无线应变传感器测量系统由无线传感器节点、网关、BeeNet网络协议、BeeData计算机采集处理软件组成。
无线应变传感器节点使用简单方便,极大地节约了测试中由于反复布设有线数据采集设备而消耗的人力和物力,无线数字信号传输方式消除了长电缆传输带来的噪声干扰,整个测量系统具有极高的测量精度和抗干扰能力。
无线传感器节点可以组成庞大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支持上千个测点同时进行大型结构试验。
广泛应用于桥梁、建筑物、飞机、船舶、车辆、起重机械等结构静力测试,疲劳测试,载荷实验等。
节点结构紧凑,体积小巧,由电源模块、采集处理模块、无线收发模块组成,封装在PPS 塑料外壳内。
节点每个通道内置有独立的高精度120-1000Ω桥路电阻和放大调理电路,可以方便地由软件自动切换选择1/4桥,半桥,全桥测量方式,兼容各种类型的桥路传感器,比如应变,载荷,扭距,位移,加速度,压力,温度等。
节点同时支持2线和3线输入方式,桥路自动配平。
采集的数据既可以实时无线传输至计算机,也可以存储在节点内置的2M 数据存储器,保证了采集数据的准确性。
节点的空中传输速率可以达到250K bps ,有效室外通讯距离可达300 m 。
节点设计有专门的电源管理软硬件,在实时不间断传输情况下,节点功耗仅30mA ,使用内置的可充电电池,可连续测量十几个小时。
如果选择带有USB 接口的节点,您既可以通过USB 接口对节点充电,也可以快速地把存储器内的数据下载到计算机里面。
无线网关负责把接收到的无线数据通过计算机接口传输至计算机进行存储,分析处理。
网关系列提供USB 、以太网、GPRS/CDMA ,既可以接入本地计算机,也可以通过INTENET/其他无线网络进行远程传输。
BeeNet 网络协议是必创科技公司基于802.15.4标准自主研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
传感器节点可组成自组织、自恢复多跳传感器测量网络,支持点对点,星型,线型,树型等多种网络拓扑结构,同一网络可支持65535个传感器节点。
测试工具的使用说明概述:测试工具是软件测试过程中的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它能够帮助测试人员提高测试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测试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测试人员更好地利用测试工具进行测试工作。
一、测试工具的分类测试工具按照功能和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缺陷管理工具:用于记录和跟踪软件缺陷的工具,例如JIRA、Bugzilla等。
2. 自动化测试工具:用于自动执行测试脚本和生成测试报告的工具,例如Selenium、Appium等。
3. 性能测试工具:用于模拟大量用户并测试系统性能的工具,例如JMeter、LoadRunner等。
4. 安全测试工具:用于检测软件安全漏洞和弱点的工具,例如Nessus、Metasploit等。
5. 静态代码分析工具:用于对源代码进行静态检查和分析的工具,例如SonarQube、CodeSonar等。
二、使用测试工具的步骤1.选择合适的测试工具:根据测试需求和目标选择合适的测试工具,确保工具的功能、性能和稳定性满足要求。
2.安装和配置工具:根据测试工具的安装和配置指南进行安装和配置,确保工具能够正常运行。
3.学习和理解工具的使用方法:阅读测试工具的官方文档和用户手册,学习和理解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
4.准备测试环境:根据测试工具的要求,配置并准备好测试环境,例如安装必要的软件、配置网络等。
5.编写测试脚本:对于自动化测试工具,需要编写测试脚本用于执行测试任务。
依据测试用例和需求,编写测试脚本并保存。
6.执行测试脚本:使用测试工具加载并执行测试脚本,观察测试过程中的输出和错误信息,并进行必要的调试和修改。
7.分析测试结果:根据测试工具生成的测试报告和日志,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风险。
8.修复问题并重新测试: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通知开发人员进行修复,并重新执行测试脚本,验证问题是否已经解决。
9.记录和维护测试工具:记录测试工具的使用情况、问题和解决方案,并进行相关的维护工作,确保测试工具的可用性和稳定性。
sosotest使用手册(原创版)目录1.SOSO 测试简介2.SOSO 测试的安装与配置3.SOSO 测试的使用方法4.SOSO 测试的维护与升级5.SOSO 测试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正文一、SOSO 测试简介SOSO 测试是一款功能强大、易于使用的软件测试工具,旨在帮助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高效地完成软件测试任务。
该工具集成了多种测试功能,如自动化测试、性能测试、兼容性测试等,可满足不同场景下的测试需求。
二、SOSO 测试的安装与配置1.下载 SOSO 测试软件:访问 SOSO 测试官方网站,下载最新版本的软件安装包。
2.安装 SOSO 测试:运行安装包,按照安装向导的提示进行操作,即可完成安装。
3.配置 SOSO 测试:安装完成后,需要对 SOSO 测试进行一些基本配置,如设置测试环境、选择测试工具等。
三、SOSO 测试的使用方法1.创建测试项目:在 SOSO 测试中,需要先创建一个测试项目,然后添加测试用例。
2.编写测试用例:根据被测软件的功能,编写相应的测试用例,包括输入数据、操作步骤和预期结果等。
3.运行测试用例:在 SOSO 测试中运行测试用例,查看测试结果。
4.查看测试报告:测试完成后,SOSO 测试会生成详细的测试报告,包括测试结果、测试覆盖率等。
四、SOSO 测试的维护与升级1.定期维护:为确保 SOSO 测试的稳定运行,需要定期进行数据备份、软件升级等维护工作。
2.升级 SOSO 测试:SOSO 测试会不定期发布新版本,更新软件功能和修复漏洞。
用户可访问官方网站下载最新版本进行升级。
五、SOSO 测试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1.问题:测试结果不准确解决方法:检查测试用例是否合理,确保被测软件的版本与测试工具匹配。
2.问题:软件无法正常运行解决方法:检查软件安装是否正确,查看系统环境是否满足要求。
使用说明书OPERATION MANUAL线束导通测试系统12第一章线束测试系统1.线束测试台简介1.1概述测试系统主要用于检测各种线束的连接形态,包括其中的直连线的通断、二极管的正反接(未接)、部分回路的电阻电容电感等测试、继电器通断测试、部分回路绝缘耐压测试。
该系统可以记录保存测试数据,该系统主要由测试台、测试系统、测试模块、打印机、音箱及扫描枪等一系列组成。
广泛应用于汽车线束、冰箱及洗衣机等行业。
31.2测试台尺寸1.2.1倾斜式这一类测试比较常规,比较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
目前大部分客用户都是采用这种方式的测试台,此类测试规格有1.2m 、1.8m 、2.4m 、及3.6m;1.2.2平铺式此类测试台体积比较的大,主要用于整车线束,比较的重,但是平铺后操作比较的方便。
此类测试台可根据客户的要求定制。
1.3测试台结构1.3.1材料为钣金,不锈钢面板,铝塑板及铝型材等。
41.3.2主要结构电源开关调压阀和油水分离器测试台面板测试气动模块总弹出开关寻点接口5第二章测试系统配套测试仪简介2.1仪器功能导通(开路,短路)二极管(正反向,未接)端子到位检测垂直度检测气密检测挡片(二次锁)检测继电器打印机语音播报可以配合其它测试项综合测试2.2后面板接口REMOTE :仪器支持两路继电器控制输出,及光耦输出控制,可外接三色灯;RS232:仪器支持两路RS232通讯;SEARCH :寻点接口输出 Foot:外部控制输入6USBHOST:仪器支持U 盘程序升级POWER :电源开关 RUN :系统运行指示灯2.3仪器升级第一步插上U 盘第二步短路FOOT 引脚第三步打开电源,当仪器重新启动后表示仪器升级成功 第四步拔掉U盘7第三章线束测试仪软件介绍3.1登陆界面3.1.1、页面简介当打开该系统后会出现界面,主要用于客户选择登入方式,是否登陆后是否需要硬件自检,以及显示该软件的软件版本号及版权所有,当出现问题后的售后联系方式等。
ZGCC编译性能评测用户态分别进行评测。
在内核态,使用UnixBench分别评测自带原生内核及用ZGCC编译安装的同版本新内核性能,获得数据;在用户态,挑选典型应用,分别ZGCC与GNU GCC编译后运行,使用系统命令top及shell内建命令time测时间及内存消耗,获得数据;对比内核态及用户态数据,得出评测结论。
一. 内核态评测1. 评测说明1.1 工具简介UnixBench是一个类unix(Unix,BSD,Linux)系统的性能评测工具,开源,被广泛用于测试linux系统主机的性能。
如被评测主机为多CPU系统,其默认处理方式是运行两次测试,一次测试系统运行单任务的性能,一次测试系统运行多任务的性能,并分别给出测试结果。
UnixBench的测试结果不仅依赖硬件,还取决于操作系统、库及编译器。
2. 评测步骤下载最新版UnixBench5.1.3并编译,命令如下:root@lyl:/unixbench-5.1.3# lsMakefile pgms README results Run src testdir tmp USAGE WRITING_TESTS root@lyl:/unixbench-5.1.3# vi Makefile# GRAPHIC_TESTS = defined //去掉图形化测试root@lyl:/unixbench-5.1.3# make //编译2.1 原生内核性能评测使用如下命令启动UnixBench:root@lyl:/unixbench-5.1.3# ./Run运行约2小时结束,在results目录下生成2014-12-1-1.html文件,该文件含重要评测结果如下图1及图2:图1 单任务评测结果图2 多任务评测结果由图1及图2知系统运行单任务性能跑分为386.1,系统运行多任务跑分为660.4。
重复以上过程10次,统计评测分数得下表1。
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表1 原生内核跑分统计2.2 编译安装新内核性能评测使用如下命令安装ZGCC:root@lyl:/eglibc-deb# dpkg –I * //安装c库root@lyl:/gcc-32# dpkg –I * //安装gcc工具如出现库依赖问题导致部分deb包安装失败,使用如下命令解决:root@lyl:/home# apt-get –f instll //-y即fix,系统自动解决库依赖root@lyl:/home# gcc –E –v -< /dev/null……‘-march=nano’//说明工具链安装成功使用ZGCC工具链编译安装同版本新内核,启动UnixBench,如上重复运行10次,统计3. 数据处理二. 用户态评测1. 评测说明选取典型App,在指定Nano CPU-Ubuntu平台,用Nano gcc与GNU gcc分别编译产生可执行文件,在保证运行环境相同前提下分别运行,测时间及内存相关参数。
安卓用户app性能测试一、响应软件的响应时间和响应速度直接影响到用户的体验度,如果一个软件,迟迟加载不出来,会直接影响到软件的日活、留存。
因此对于一个软件,对响应速度测试是必不可少的。
主要测试点:1、冷启动:首次启动app的时间间隔(只是启动时间,不包括页面加载)2、热启动:非首次启动app的时间间隔(只是启动时间,不包括页面加载)3、完全启动:从启动到首页完全加载出来的时间间隔4、有网启动:从发起跳转,到页面完全加载出来的时间间隔5、无网启动:从发起跳转,到页面完全加载出来的时间间隔(在项目中,主要测试关注点是冷启动,热启动)1.冷启动:首次启动app的时间间隔(只是启动时间,不包括页面加载)测试方法:adb shell am start -W packageName/ActivityName含义:ThisTime: 该Activity的启动耗时;TotalTime: 应用自身启动耗时, ThisTime+应用application等资源启动时间;WaitTime: 系统启动应用耗时, TotalTime+系统资源启动时间获取应用包名和Actively:手机点击app后在电脑cmd输入命令adb shell dumpsys activity recents | findstr “intent={” |findstr "cmp=用户APP测试结果:adb shell am start -W packageName/ActivityName2.热启动:按back按键后再启动adb命令用户APP测试结果:测试标准:冷启动时间不超过1.5s, 热启动不超过1s.二、内存在Android系统中,每个APP进程除了同其他进程共享内存(shared dirty)外,还独用私有内存(private dirty),通常我们使用PSS(私有内存+比例分配共享内存)来衡量一个APP的内存开销。
由于一个移动设备的内存是固定的,如果内存消耗过大就会造成应用卡顿或者闪退,需要对内存进行测试。
DDR用户测试工具使用说明V1.21概述此工具提供专门针对DDR的测试,根据选择的测试文件,可以检测DDR的焊接问题、也可以对DDR进行专项测试。
2界面说明1)选择测试文件点击此按钮,可以选择不同的测试文件。
在工具同目录下“测试文件”目录下,有不同平台命名的文件夹,放着该平台的测试文件,请根据平台选择对应的文件。
详细请参考“测试文件说明V1.2.doc”2)测试选项选中打勾,当有设备插入时,能自动进行测试。
没打勾,每次测试都需要点击按钮来完成测试。
如果没有设备插入,按键变灰,是无法点击。
3)保存测试结果点击此按钮,可以将打印的测试结果保存为一个文件。
3操作步骤1)在工具目录下,执行DDR_UserTool.exe,如下图所示:Win7系统,请右击选择“以管理员身份运行”2)点击按钮,根据不同的平台选择需要的测试文件例如:选择“RK30\1GB DDR3(用1个CS且由1片512M×16bit组成)焊接检测.cfg”。
注意:我们后续更新,只更新测试文件,工具不更新。
3)让机器进入测试状态有几种可能情况:(1)如果机器是刚生产出来的,没有烧写升级过任何软件,那么这种机器已经处于测试状态,可以直接进行第4)步操作。
(2)机器烧写过固件,并且拆机方便。
请按如下流程,使机器进入测试状态A)先把机器断电B)如果机器是Nand Flash启动的,则短路下面4个信号的任意两根如果机器是eMMC/iNand启动的,则把EMMC_CLK短路到GND。
如果机器是SD卡启动的,则把SDMMC_CLK短路到GND。
C)开机,保持上述信号处于短路状态D)开机后,机器就进入测试状态了E)跳到第4)步(3)机器烧写过固件,并且不方便拆机。
要稍微麻烦一点点,也能让机器进入测试状态A)按住机器的Recovery按键(不同项目客户定义不同,请根据客户的定义自己找到按键,一般是音量+按键),开机,进入固件升级模式。
B)运行工具目录下的“免拆机的Loader\RKDevelopTool_Release_Pack_v1.37\ RKAndroidTool.exe”C)点击上图中红色方框的位置,选择不同平台的目录下RKxxLoader(L)_V1.xx.bin文件D)完成后,点击“执行”按钮E)升级成功后,界面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