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个人与组织的关系 (《组织行为学》PPT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1.87 MB
- 文档页数:2
马工程《组织行为学》教案组织行为学》编写组2020年 2 月第十章个人与组织的关系一、教学目的没有离开组织的个人,也没有离开个人的组织,个人与组织交互影响,形影相伴。
通过本章的学习,帮助学生从个人-组织契合度、组织社会化与个体策略、组织认同与组织承诺、心理契约、组织公民行为等五个方面,理解个人与组织的交互作用及其影响。
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3 课时四、教学重难点1.个人-组织契合度的概念、内容、测量和作用。
2.组织社会化的概念、内容和策略,以及个体社会化策略。
3.组织认同的概念、前因与后果。
4.组织承诺的内涵与作用,以及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组织承诺。
5.心理契约的概念、形成机制和作用机制,了解中国职场中的心理契约。
6.组织公民行为的概念和影响因素,了解中国情境下的组织公民行为。
五、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六、教学内容1.内容摘要第一节介绍了个人-组织契合度的概念、内容、测量和作用。
个人-组织契合度是一种基于个体和组织结合面方面的研究,通过分析两者的拟合程度,揭示决定契合程度高低的原因,以及由此带来的影响。
个人- 组织契合度可分为补足式的契合度和补充式的契合度,个人与组织的价值观形成一致后,对于个人与组织会产生一些有利影响。
第二节介绍了组织社会化的概念、内容、策略以及个体社会化策略。
个体进入组织后,由局外人变成组织成员的过程,就是组织社会化过程。
组织社会化可归纳为四个维度:胜任工作、明确角色、认同文化和融入团队。
在组织社会化过程中,个体既有主动性,又有被动性,组织虽有主导性,但又不具有强制性,因此区分了组织社会化策略与个体社会化策略。
第三节介绍了组织认同与组织承诺。
组织认同概念的核心是持久性和多重性,前因变量主要有组织层面和个人层面的因素,如组织特色,组织声誉,个人任职年限,成员新鲜感等;组织认同能够提升团队凝聚力,提高组织竞争优势,影响个人的组织公民行为与合作意图。
组织承诺是指员工对于特定的组织及其目标的接受和认同程度,以及希望继续作为该组织成员的意愿,主要包括情感承诺、连续承诺和规范承诺三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