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生
- 格式:pptx
- 大小:1.75 MB
- 文档页数:68
喜欢教育家魏书生的理由
我喜欢教育家魏书生,有很多理由。
首先,魏书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对教育事业的贡献不可忽视。
作为一名教育家,他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始终将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目标。
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积极探索教育改革的路径,为教育事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次,魏书生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让他备受尊敬。
他始终坚信每个学生都有无限的潜力,只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关爱,就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他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还注重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他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困扰和需求,并积极提供帮助和支持。
最后,魏书生的教育理念和智慧启迪了无数教育工作者。
他提出了很多有深刻意义的教育观点和方法,对教育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主张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他还强调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非仅仅追求分数的取得。
这些理念不仅对学生的成长有益,也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使教育变得更加人性化和有意义。
总的来说,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魏书生的思想和贡献为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他的关心和爱护让学生深受鼓舞,他的教育理念和智慧启迪了无数教育工作者。
因此,我对他充满敬意和喜爱。
学习魏书生心得体会(31篇)篇一:学习魏书生如何当好班主任心得体会今天,我又有幸听了魏书生的讲座《如何当好班主任之班级管理民主化》,他那朴素幽默的谈话却犹如年长的老师给我们谈工作心得,传授工作方法与经验。
听了他的讲座,我意识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
魏书生有一句话说的真好,班级管理要快乐点,轻松点,效率高点,一靠民主,二靠科学。
他说:"普通学生能做的班委不做;班委能做的班长不做;班长能做的班主任不做。
"这样分工到位,责任到人,各司其职,使身兼两个班班主任的魏书生竟发出轻松无事可做的感慨!多令人羡慕啊。
关于管理班级民主化,魏书生一共讲了四点:一是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为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服务,老师要和学生互相和谐;二是建立互助的关系,老师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生帮助老师学会教书,学会管理班级,坚信,每位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你得力助手,你也是每个学生的助手;三是发展学生的人性和个性,人都有向善、向美、向真的一面,人格上尊重,情感上感化,生活上关心。
我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为学生服务,并根据学生的能力。
年龄以及起点。
给予全方位的服务。
作为老师,作为班主任,我应锻练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充分展示孩子各方面的天赋,把孩子当成真正的小主人,让他们从小事做。
南充市南部县大桥小学勾余波“我们要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快节奏、高效率地多做平平凡凡、实实在在的事情,让我们享受到为国家、为人民、为集体、为亲人尽到责任的快乐。
”——魏书生今天我们在海口昌茂花园学校共同欣赏了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的专题讲座,题目是《如何当好班主任》,这是班主任不可不听的讲座,他告诉我们当好班主任的奥妙,听魏书生的报告、读魏书生的文章,如同聆听一位智者的心灵独白,举手投足、字里行间无不感受到他质朴的人格魅力与务实的工作作风,如品香茗、如嚼菜根。
具体心得体会如下:首先,魏书生教育思想的总体框架是:一个核心――育人,以及由此生成的素质观、人才观、质量观、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和学生观。
魏书生基本信息简介及社会给予的评价魏书生:男,1950年5月4日,河北交河县人。
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
1968年参加工作,在教育领域内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先后荣获了“全国劳动模范”、“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
魏书生——在中国教育界是个响当当的重量级人物,也是一个谜一样的人物。
他只有初中学历,靠自学和实践从一个农村中学教师成为一名全国闻名的教育改革家。
他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辽宁省特级教师,功勋教师,因成绩卓著,6次与邓小平同志合影,9次受到江泽民同志接见,在全国有38项社会兼职,先后当选为中共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代表……热爱三尺讲台,在担任学校校长兼党总支书记期间,甚至在走上盘锦市教委主任兼党组书记领导岗位以后仍然兼课,一年有几个月出外讲学,学生成绩依然在全市名列前茅。
魏书生是个平凡的人,但有着不平凡的境遇,干着不平凡的事业。
他之所以事事比他人做得好,首先取决于他崇高的精神境界。
他出生在新中国诞生后的1950年,由于十年“文革”,初中毕业后失去了读高中、入大学的机会,18岁上山下乡,19岁曾在小学当民办教师,21岁进工厂,28岁起到中学任教。
在工厂工作期间因在批林批孔运动中说过孔子的好话和“文革”的坏话,而被打成“准反革命”,挨过批斗,受到诬陷,魏书生经历了不堪回首的艰难岁月,至今他每天胸前仍然戴着周恩来“为人民服务”的像章,大概与这段刻骨铭心的生活不无关系。
魏书生不仅是个大度的人,还是一个豁达的人。
他的豁达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境遇观,二是苦乐观。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听到有人抱怨自己的运气不佳,境遇太差,往往把成败归咎于客观条件,而忽视了主观能动性,魏书生则与别人大有不同。
记得他在一次演讲中说:人不要埋怨境遇。
命运把你放在皇家花园,你应该长成参天大树;命运把你甩到千山的石头缝中,你应该紧紧地抓住大地,依然生机勃勃,郁郁葱葱。
魏书生简历魏书生 - 人物简介1950年5月4日,出生于河北省交河县。
1956年随父母迁居沈阳。
1957年就读于沈阳和平区砂山一校。
1963年小学毕业,考入沈阳市三十二中学读初中。
1965年接触了对他此后生活发生重大影响的两本哲学书籍《辩证唯物主义纲要》、《哲学讲义》。
1966年初中毕业。
由于“文革”开始,失去了升入高中读书的机会。
1968年到辽宁省盘锦地区新建农场当下乡知识青年。
1969年受上级指派在新建农场的红旗小学教书。
1971年被招工到盘锦电机厂工作,任政工干事。
1972年撰写专著《谈改造世界观》(未出版)。
1973年撰写专著《谈工作方法》(未出版)。
被评为厂级领导接班人。
197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因其尊孔及否定文化大革命受到批判,被工厂停职审查达一年之久。
1978年2月到当地的盘锦盘山县三中做语文教师,半年后被任命为教导处主任。
1979年3月开始第一轮教改实验,成果显著;12月在营口地区语文教研会上宣读论《作文教学改革》反映强烈。
1980年撰写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开发智力资源》发表于《辽宁教育》杂志。
1981年2月,被辽宁省政府授予“优秀班主任”称号;为《文科教学参考》杂志写作专栏文章。
1982年5月,写作论文《初中“推普”五题》,6月,被中共辽宁省委和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9月,中共盘山县委和县政府联合发出《关于在全县教育系统开展向魏书生同志学习的决定》1983年5月,被教育部、全国教育工会授予“五讲四美、为人师表”先进个人称号;12月,被辽宁省政府授予“五讲四美先进个人”称号,同月赴京参加全国中语年会其教改报告受到与会专家学者一致好评,其影响开始波及整个中国教育界。
这一年,还陆续写作了《教给差生自学语文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人《研究学生心理,提高教学效率》、《既教作文,又教做人》、《育人先知人》、《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智力初读》等一系列文章。
1984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7月,在大连召开的全国中语会上,重点推广了魏书生的教书育人经验;8月,中共辽宁省委和省政府联合作出《关于开展向魏书生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并授予他“特级教师”称号。
魏书生的几个教育故事魏书生的几个教导故事一、找优点张天是个违纪大王,以前的教师都让他烦透了。
面向这样的坏主儿,魏教师该怎么治呢这天班会课,魏教师给大家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找优点”。
其次天,本子交上来后,魏教师一查,果真没有张天的。
魏教师把张天请到办公室,问:“张天啊,你乍没交本子呢?”张天没有吱声。
“怎么,遗忘找了?”张天挠了挠头说:“教师,我没有优点。
”“怎么没有优点?我已经看出你有好几个优点了。
”魏教师笑着说。
“教师,我真没有优点,全是缺点。
”张天把头低了下来。
魏教师摸了摸张天的头,说:“那这样吧,你回去再找找,明天来告知我。
”第三天,张天如约来到魏教师办公室。
他不好意思的对魏教师说:“教师,我找到了,可惟独一个——我心眼好。
”“心眼好,这是很大的优点啊。
”魏教师兴奋地说,“而且,你不止心眼好,你能遵照教师的叮咛,回去仔细找了,这不也是优点么?还有,你十分诚实,有一说一,这也是优点。
还有……”魏教师连着帮张天找了好几个优点。
“教师,”张天脸有点红,“我没有你说的那么多优点。
”听到这里,魏教师话锋一转,郑重地说:“张天啊,你惟独七八个优点,不像有些学生有几十个优点,他们任凭丢掉一个优点没关系,可你丢不起啊。
优点越少就越要珍惜,你说是不是?”张天懂事地点点头。
自此以后,张天就像换了个人似的。
慢慢地,他的优点越来越多,而他的学习成果也一点点升起来了。
期末考试,张天门门功课都及格了。
魏教师教的语文,他居然考了80多分。
古人云: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魏教师可谓深谙其中真谛。
对于像张天这样的后进生,魏教师没有排斥,更没有放弃,而是戴上了“放大镜”,协助他们寻觅自身的闪光点,进而去放大这些闪光点。
魏教师用激励唤起张天们的自信,用自信来促进他们的成长。
《学记》中有句话:“教也者,长其善而救其失者也。
”教导,最难的是怎样去转化后进生,让这些后进生也能渐渐地前行。
这就需要教师们要学会“长其善”,如此方能“救其失”。
魏书生简介
魏书生,男,汉族,1950年5月4日出生于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交河镇。
中国高教学会学习科学分会会长,首届中国十大青年。
1968年参加工作,197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等殊荣。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大代表,第十届辽宁省政协常委。
退休前曾任盘锦市教育局局长、党委书记,现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分会会长,台州书生中学校长,粤港澳大湾区百人讲师团荣誉团长。
魏书生和学生们的故事魏书生啊,那可是教育界的一位传奇人物,他和学生们之间有着数不清的有趣又感人的故事呢。
就说他班上有个特别调皮捣蛋的学生,叫小辉。
这小辉啊,上课的时候就像屁股上长了刺儿似的,坐都坐不住。
一会儿揪揪前排女生的辫子,一会儿又在桌子底下搞他的“小发明”,把文具拆得七零八落。
别的老师见了他都直摇头,可魏书生不这么想。
有一天,魏书生把小辉叫到办公室。
小辉心里可害怕了,想着这次肯定要被狠狠批评一顿。
没想到啊,魏书生笑着对他说:“小辉呀,我听说你手可巧了,那些文具到你手里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都能变成新花样。
”小辉一听,有点懵,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魏书生接着说:“咱班的劳动工具啊,老是坏,你看你能不能发挥你的特长,给咱当个‘劳动工具小管家’,专门负责维修这些东西呀?”小辉眼睛一下子就亮了,他觉得自己终于被老师重视了,而且这事儿他还特别乐意干。
从那以后啊,小辉可忙乎了,上课也不捣乱了,就盼着下课去捣鼓那些劳动工具。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他还学会了珍惜东西,成绩也慢慢有了进步呢。
还有一次,学校组织大扫除。
魏书生的班级负责打扫操场的卫生区。
那操场可大了,垃圾又多,学生们一开始都有点犯愁。
魏书生就站在那儿,不紧不慢地说:“同学们啊,咱们今天来玩个游戏。
你们看这操场就像一个大战场,那些垃圾就是敌人,咱们分成几个小分队,看哪个小分队消灭的敌人最多。
”学生们一听,来了劲儿。
大家拿着扫帚、簸箕就像战士拿着武器一样,冲了上去。
在打扫的过程中,魏书生也没闲着,他一边和学生们一起打扫,一边给大家讲着笑话,整个劳动场面那叫一个热火朝天。
操场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学生们还都意犹未尽呢。
魏书生对待学生的作业也有他独特的方式。
有个学生叫小美,她写作文总是愁眉苦脸的,觉得自己没什么可写。
魏书生就对小美说:“小美啊,你看咱们每天的生活就像一个装满宝藏的盒子,里面有各种各样好玩的事儿。
你早上吃的那碗香喷喷的面条,路上看到的那只调皮的小狗,课间和同学们玩的跳皮筋,这些都是宝藏啊,都可以写进作文里。
魏书生基本信息简介及社会给予的评价魏书生:男,1950年5月4日,河北交河县人。
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
1968年参加工作,在教育领域内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先后荣获了“全国劳动模范”、“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
魏书生——在中国教育界是个响当当的重量级人物,也是一个谜一样的人物。
他只有初中学历,靠自学和实践从一个农村中学教师成为一名全国闻名的教育改革家。
他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辽宁省特级教师,功勋教师,因成绩卓著,6次与邓小平同志合影,9次受到江泽民同志接见,在全国有38项社会兼职,先后当选为中共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代表……热爱三尺讲台,在担任学校校长兼党总支书记期间,甚至在走上盘锦市教委主任兼党组书记领导岗位以后仍然兼课,一年有几个月出外讲学,学生成绩依然在全市名列前茅。
魏书生是个平凡的人,但有着不平凡的境遇,干着不平凡的事业。
他之所以事事比他人做得好,首先取决于他崇高的精神境界。
他出生在新中国诞生后的1950年,由于十年“文革”,初中毕业后失去了读高中、入大学的机会,18岁上山下乡,19岁曾在小学当民办教师,21岁进工厂,28岁起到中学任教。
在工厂工作期间因在批林批孔运动中说过孔子的好话和“文革”的坏话,而被打成“准反革命”,挨过批斗,受到诬陷,魏书生经历了不堪回首的艰难岁月,至今他每天胸前仍然戴着周恩来“为人民服务”的像章,大概与这段刻骨铭心的生活不无关系。
魏书生不仅是个大度的人,还是一个豁达的人。
他的豁达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境遇观,二是苦乐观。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听到有人抱怨自己的运气不佳,境遇太差,往往把成败归咎于客观条件,而忽视了主观能动性,魏书生则与别人大有不同。
记得他在一次演讲中说:人不要埋怨境遇。
命运把你放在皇家花园,你应该长成参天大树;命运把你甩到千山的石头缝中,你应该紧紧地抓住大地,依然生机勃勃,郁郁葱葱。
班主任工作漫谈魏书生引言班主任作为学校中的要角之一,承担着组织、指导和管理班级学生的工作。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和心得。
他对学生的关心和悉心指导,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学习和成长的典范。
一、学生的心理关怀魏书生老师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在班主任工作中注重学生的心理关怀。
他会定期与每位学生交流,倾听他们的困惑和烦恼。
他用耐心和关怀的态度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并鼓励他们坚持学习和成长。
作为班主任,魏书生老师清楚地了解每位学生的个性和需求。
他会定期组织心理辅导活动,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和生活压力。
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他不仅能够了解学生的情绪和心理状态,还能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帮助和支持。
二、学习与成长的指导除了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魏书生老师还非常重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长。
他积极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并监督他们的学习进度。
他会组织学习小组,促进同学们之间的学习互助和合作。
魏书生老师善于发现学生的问题,他会耐心地与学生沟通,找出问题的原因,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他还会鼓励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学术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三、家校合作的重要性魏书生老师非常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
他意识到只有与家长密切合作,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他会定期与家长开展家庭访问,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
同时,他也会定期邀请家长参加班级会议和家长会,与家长交流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情况。
他会向家长介绍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帮助。
通过与家长的密切合作,魏书生老师成功地打造了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四、班级管理的艺术魏书生老师的班级管理有着自己的一套方法和经验。
他注重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尊重、团结合作。
他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并倡导班级良好的行为规范和学习氛围。
他在班级管理中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他鼓励学生参加班级活动和社团组织,提供给学生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不仅可以提高自身能力,还可以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魏书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魏书生是一位明代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以儒家思想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修养,强调“以人为本”。
2. 倡导“启发式教育”,即通过启示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方式,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3. 提倡“亲师互动”的教育方式,即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关注学生的心理和成长,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和问题。
4. 认为学习应该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5.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重视个性差异和发展潜能。
在教育方法方面,魏书生主张:
1. 采用“以状师固”的方法,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灵活掌握教育技巧,有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2. 引导学生掌握“辩证思维”和“德育智育并重”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思考和创新。
3. 通过实践教学和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关注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其自我发展和成长。
浅议魏书生六步教学法的优缺点【摘要】魏书生六步教学法是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六个步骤来引导学生学习。
其优点包括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促进知识的积累。
这种教学法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过分依赖教师指导、可能导致学生思维僵化以及不适用于所有学科。
魏书生六步教学法有其优点和缺点,教师在应用时需要谨慎权衡,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魏书生六步教学法、优点、缺点、学习兴趣、知识积累、教师指导、思维僵化、学科适用性、总结。
1. 引言1.1 介绍魏书生六步教学法魏书生六步教学法是一种教学方法,由教育学家魏书生提出并实践推广。
该教学法共包括六个步骤,分别是:导入、扩展、练习、概念升华、拓展应用和课程评价。
通过这六个步骤,教师可以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帮助他们建立知识体系,提升学习效果。
在导入阶段,教师通过引发学生兴趣的方式,引入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扩展阶段则是在引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之更加全面。
练习阶段则是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其能力。
在概念升华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升其认知水平。
拓展应用阶段则是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的课程评价阶段则是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价,促进其自我反思和提高。
魏书生六步教学法通过系统化的教学流程,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提高学习效果。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适应,使之更好地发挥作用。
2. 正文2.1 优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魏书生六步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其一个显著的优点。
通过六步教学法的实施,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教学设计,使课堂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在引入阶段,教师可以运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图片或视频介绍课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研究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魅力和实用性;在总结阶段,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活动,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并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班主任工作漫谈》:魏书生的观点引言《班主任工作漫谈》是著名教育专家魏书生关于班主任工作的一本著作。
魏书生老师以其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功底,对班主任工作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阐述。
本书旨在梳理魏书生老师在班主任工作方面的主要观点,为班主任们提供一部实用的指南。
魏书生关于班主任工作的主要观点1. 班主任的角色定位魏书生老师认为,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推动者。
班主任不仅是学生学业的辅导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导师。
班主任需要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2. 班主任的工作原则魏书生老师强调,班主任在工作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以学生为本:班主任的工作出发点和服务对象都是学生,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 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权益和个性,尊重学生的差异,倡导个性化教育。
- 引导启发:班主任应发挥引导和启发的作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 家校合作:加强家校联系,共同关心学生的成长,形成教育合力。
3. 班主任的工作方法魏书生老师提出,班主任应采用以下工作方法:- 数据分析:通过对学生成绩、行为等方面的数据分析,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
- 目标管理:设定明确、具体、可量化的班级管理目标,引导学生共同努力。
- 班级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提升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
- 定期反馈:定期总结和反馈班级工作,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4. 班主任的自我提升魏书生老师认为,班主任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具体包括:- 学习专业知识:不断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 提升沟通能力: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与学生、家长和同事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 增强同理心: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扰。
- 自我反思:定期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反思,不断改进和提升。
结语《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全面阐述了魏书生老师关于班主任工作的观点,为班主任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魏书生简介
魏书生是一位杰出的中国作家、诗人、新闻工作者和社会公益家。
出生于1947年的湖南,魏书生曾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曾完成国家教育部关于“中国当代新闻史”的研究,并发表多篇有关新闻史的论文。
魏书生曾在多家新闻机构以及出版机构任职,他的新闻报道作品遍及国内外,如《上海新闻》、《西南新闻》、《中国新闻评论》、《北方新闻》、《国家期刊》等等。
魏书生也曾担任过西南师范大学新闻系教授、四川省新闻学会副主席、中国新闻学会副主席等职务。
此外,魏书生也在新闻出版界,如《新闻研究》、《新闻传播学报》等杂志社和《中国新闻出版社》发表了大量作品,如《中国新闻史》、《新闻研究论文集》、《新闻传播学课程讲义》等,并且担任《新闻研究》编辑部主任职位。
他的新闻研究论文集拥有几十万字,受到了国内外新闻出版界的广泛赞誉。
除此之外,魏书生还有大量优秀的诗歌作品,如《新时代》、《爱国心祖国炎黄》等,受到了众多诗歌爱好者的赞赏。
2008年,魏书生出版了其最新诗集《青春的声音》,并荣获了中文诗歌奖。
魏书生多年来从事新闻以及文学创作,他以其踏实认真的态度、精湛的写作技巧、以及精准的报道风格被誉为新时代的新闻英雄。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