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灌肠法共47页
- 格式:ppt
- 大小:2.89 MB
- 文档页数:60
(1)肥皂⽔或盐⽔落⽯出灌肠①备好灌肠筒⼀套,像胶管和玻璃接管全长120厘⽶、肛管、⾎管钳或⽊夹、亦可⽤球形简易灌肠器(球⼀头插肛门,⼀头接灌肠液);0.1%-0.2%肥皂⽔或⽣理盐⽔(1000毫升温开⽔加⾷盐碱地9克),⽤量:成⼈每次500-1000毫升,⼩⼉根据年龄酌减,200-500毫升左右,溶液温度39-41℃,或以放在⼿前臂内测不烫为宜;②嘱患者排尿后,取左侧卧位,双膝屈曲,臀下垫橡胶单及⼤尿布,如患者肛门失去控制能⼒可取仰卧位,臀下放便盆;③将盛有灌肠液的灌肠筒挂于输液架上,液⾯距肛门40-60厘⽶,若⽤灌肠球,直接按压球部就可吸液与灌肠,则不需挂架,肛管前端蘸肥皂⽔润滑,放出少量液体,排出管内⽓体,⽤⾎管钳或⽊夹夹紧,将肛管轻轻插⼊肛门内10-15厘⽶,松开⽊夹,使溶液缓缓流⼊;④如溶液流⼊受阻,可稍移动肛管,如患者有便意,应将灌肠筒适当放低,并嘱患者深呼吸,以减轻腹压;⑤待溶液将要灌完时,夹住橡胶管,⽤卫⽣纸包住肛管拔出,擦净肛门,嘱患者平卧尽可能妒忍耐5-10分钟以上再排便;⑥清洁所有⽤物,肛管消毒备⽤。
(2)⼩量溶液灌肠常⽤溶液有:①“1、2、3”溶液:50%硫酸镁30毫升,⽢油60毫升,温开⽔(38℃)90毫升;②油剂:⽢油、温开⽔各50毫升,多⽤于⽼年、体弱、⼩⼉或孕妇,润滑肛管前端,⽤1次性20毫升注射器吸取溶液,连接肛管,排⽓后,夹住肛管,轻轻插⼊肛门内10-15厘⽶,松开肛管,将溶液缓缓注⼊,注完后再夹紧肛管,取下注射器重新吸取溶液再连接肛管后注⼊,如此反复,直到将溶液注完后,再注⼊温开⽔5-10毫升,夹住肛管,⽤纸包住肛管拔出,嘱患者忍耐10-20分钟再排便。
洗净肛管,消毒备⽤。
灌肠技术
(⼀)⽬的
1.为⼿术、分娩或者检查的患者进⾏肠道准备。
2.刺激患者肠蠕动,软化粪便,解除便秘,排除肠内积⽓,减轻腹胀。
3.稀释和清除肠道内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4.灌⼊低温液体,为⾼热患者降温。
(⼆)实施要点
1.评估患者:
(1)询问、了解患者的⾝体状况、排便情况。
(2)向患者解释灌肠的⽬的,取得患者的配合。
2.操作要点:
(1)核对医嘱,做好准备,保证灌肠溶液的温度适宜。
(2)携物品⾄患者旁,帮助患者取左侧卧位,为患者遮挡。
(3)按照要求置⼊肛管,置⼊合适长度后固定肛管,使灌肠溶液缓慢流⼊并观察患者反应。
(4)待溶液将要灌完时,夹紧肛管,拔出肛管放⼊弯盘内。
(5)灌肠完毕,嘱患者平卧,忍耐10-20分钟后再排便并观察⼤便性状。
3.指导患者:
(1)灌肠过程中,患者有便意,指导患者做深呼吸,同时适当调考,试⼤站收集低灌肠筒的⾼度,减慢流速。
(2)指导患者如有⼼慌、⽓促等不适症状,⽴即平卧,避免意外的发⽣。
(三)注意事项
1.对急腹症、妊娠早期、消化道出⾎的患者禁⽌灌肠;肝性脑病患者禁⽤肥皂⽔灌肠;伤寒患者灌肠量不能超过500毫升,液⾯距肛门不得超过30厘⽶。
2.对患者进⾏降温灌肠,灌肠后保留30分钟后再排便,排便后30分钟测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