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北京大学公共卫生考研参考书、历年真题、报录比、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分数线
- 格式:pdf
- 大小:429.07 KB
- 文档页数:33
2015北京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考研参考书、历年真题、报录比、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分数线一、专业介绍“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在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及抗器官纤维化的原理研究、方剂生物效应的现代理论基础研究中医脉象现代生物学基础研究、针刺镇痛机理研究等方面形成了学科研究的特色。
脑病病因病机、心脑损伤与器官纤维化的中医治法、脉诊与舌象现代生物学基础、针刺镇痛机理、方证关联理论的现代研究等已深入到细胞、基因水平,且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就。
九五期间,获国家级奖励2项、部局级奖励6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主编教材8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研究论文435篇;提出了具有中西医结合基础特色的多个理论假说,且已纳入七年制、研究生教育及教材中;指导研制通络救脑注射液、参仙升脉液等中药制剂,为企业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基础)。
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中西医结合的一级学科,复旦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北京中医药大学、河北医科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华中科技大学国家重点学科。
1、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硕士研究生应加强政治理论课程学习,积极参加班级及所在教研室和学院组织的公益劳动等活动。
2、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得低于30学分(包括教学实践),其中须完成规定必修课。
除外语课外,一般规定20课内学时(实验课40学时)为一学分,教学实践为2学分。
3、课程设置分必修课及选修课两大类,凡考试有两门(含两门)以上课程不及格,或一门课补考仍不及格,不得申请学位。
2、二、2015北京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系所名称基础医学院招生总数77~80系所说明本院招生计划70%为推荐免试。
专业代码第三位是“5”为专业学位研究生。
导师信息见本院网页()。
招生专业:中西医结合基础(100601)人数:1研究方向01.中西医结合药理学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3306西医综合456三、2015北京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考研参考书01《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下卷)商务印书馆02《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读》上册洪谦商务印书馆03《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读》陈启伟北京大学出版社04《存在主义哲学资料选集》(上)熊伟商务印书馆05《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06《新现代西方哲学》刘放桐人民出版社07《现代西方哲学新篇》赵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08《现象学运动》施皮格伯商务印书馆09《西方哲学通史》(第一卷)赵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10《西方哲学史》梯利美商务印书馆50元01中国现代哲学史张文儒郭建宁北京大学出版社02中国现代哲学史教学资料选编许全兴陈战难北京大学出版社03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第6,7卷04毛泽东哲学思想精髓北京大学出版社05中国哲学史(上下册)中华书局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编(复印版)06中国哲学资料选辑中华书局(上下册)北大哲学系中哲教研室编07中国哲学史(1-4册)任继愈人民出版社08中国哲学史(上下册)肖捷夫李锦全人民出版社(复印版)09中国哲学大辞典方克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01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下册)西哲教研商务印书馆02中国哲学史(1-4册)任继愈人民出版社03基督教哲学1500年赵敦华人民出版社04中国哲学史(上下册)肖捷夫李锦全人民出版社(复印本)05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06中国哲学大辞典方克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宗教学通论新篇吕大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宗教学是什么张志刚北京大学出版社宗教社会学孙尚扬北京大学出版社基督教会史沃尔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基督教哲学1500年赵敦华人民出版社基督教与明末儒学孙尚扬东方出版社东正教布尔加科商务印书馆作者:布尔加科夫当代东正教神学思想张百春上海三联书店伊斯兰教概论金宜久青海人民出版社伊斯兰哲学沙宗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佛学概论姚卫群宗教文化出版社。
2015北京大学病原生物学考研参考书、历年真题、报录比、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分数线一、专业介绍《病原生物学》是一部由景涛所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类专著。
其中对各种与医学相关的病原生物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系统阐述了其生物学性状、传播与流行规律、临床检验方法、防治原则等内容。
病原生物学是基础医学下设的二级学科,部分院校可颁发理学学位。
病原生物学是研究与疾病有关的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立克次体、衣原体等)和寄生虫(包括原虫、蠕虫、医学节肢动物)的生物学规律、致病机理及其与宿主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是基础医学中极为重要的学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人类生活的改善和和行为方式的改变以及环境、气候的变化,人类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谱”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加上病原体对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和新的病原体因子的发现,人类仍面临着与病原生物斗争的严峻挑战。
病原生物学是一门独立的医学基础课,不但与生物学有密切关系,而且与其它医学基础密切相关。
近年来,新的病原生物及新发感染病的不断出现,对全球医学及相关基础研究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同时,随着现代生物学技术的完善和渗透,极大地推动了病原生物研究及其相应临床工作的发展,并由此产生了许多新的诊断治疗病原疾病的理论和技术。
虽然人们在生物医学领域内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人类疾病也发生着改变,由于很多疾病目前没有效果良好的治疗方法,并且疾病的治疗费用与预防费用相比呈几何级数上升,卫生事业将步入预防保健的时代。
这就为病原生物学专业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该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新的研究领域。
二、2015北京大学病原生物学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系所名称基础医学院招生总数77~80系所说明本院招生计划70%为推荐免试。
专业代码第三位是“5”为专业学位研究生。
导师信息见本院网页()。
招生专业:病原生物学(100103)人数:5研究方向01.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病原学、分子病毒学及流行病学02.HCV的病毒免疫学研究03.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分子生物学04.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和防治05.病毒性肝炎病原学及肝癌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3306西医综合456三、2015北京大学病原生物学考研参考书01《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下卷)商务印书馆02《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读》上册洪谦商务印书馆03《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读》陈启伟北京大学出版社04《存在主义哲学资料选集》(上)熊伟商务印书馆05《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06《新现代西方哲学》刘放桐人民出版社07《现代西方哲学新篇》赵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08《现象学运动》施皮格伯商务印书馆09《西方哲学通史》(第一卷)赵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10《西方哲学史》梯利美商务印书馆50元01中国现代哲学史张文儒郭建宁北京大学出版社02中国现代哲学史教学资料选编许全兴陈战难北京大学出版社03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第6,7卷04毛泽东哲学思想精髓北京大学出版社05中国哲学史(上下册)中华书局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编(复印版)06中国哲学资料选辑中华书局(上下册)北大哲学系中哲教研室编07中国哲学史(1-4册)任继愈人民出版社08中国哲学史(上下册)肖捷夫李锦全人民出版社(复印版)09中国哲学大辞典方克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01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下册)西哲教研商务印书馆02中国哲学史(1-4册)任继愈人民出版社03基督教哲学1500年赵敦华人民出版社04中国哲学史(上下册)肖捷夫李锦全人民出版社(复印本)05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06中国哲学大辞典方克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宗教学通论新篇吕大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宗教学是什么张志刚北京大学出版社宗教社会学孙尚扬北京大学出版社基督教会史沃尔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基督教哲学1500年赵敦华人民出版社基督教与明末儒学孙尚扬东方出版社东正教布尔加科商务印书馆作者:布尔加科夫当代东正教神学思想张百春上海三联书店伊斯兰教概论金宜久青海人民出版社伊斯兰哲学沙宗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佛学概论姚卫群宗教文化出版社。
2015北京大学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考研参考书、历年真题、报录比、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分数线一、专业介绍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属于生物学下设的一个二级学科,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机体的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及其规律的学科,分子生物学是以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为中心,以数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为基础,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过程的活动规律。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和最活跃的学科。
(1)随着生命科学与技术的迅速发展,具有高技术的生物学相关专业人才短缺。
生物科学成为科学发展的前沿,媒体宣传的热点,商业投资的方向,公共关心的话题。
重视生物学,发展生物学,依托生物学,已经成为政府决策部门以及科学领域中的关注的焦点。
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应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理论与技术,以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研究为核心,围绕国家与地区发展目标开展生物工程与技术的科学研究及产业化。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和方法不断为生命科学各领域广泛运用,使其越来越成为生命科学各领域研究的基础,在促进科技与经济发展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相关的专业性人才短缺,会有更好的就业前景。
(2)学科的重要性决定了此学科未来的就业前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一门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
它是一门新兴学科,是其它医学基础学科发展的基石。
由于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向医学基础各学科的渗透,从而不断产生新的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
因此,分子生物学已成为当代生命科学发展的主流,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它将是生命科学乃至自然科学领域内的核心科学之一。
特别是基因组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后,正深入到后基因组学时代,通过功能基因组学和比较基因组学的研究,对基因、细胞、遗传、发育、进化和脑功能的探索正在形成一条主线,随之而来的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结构生物学、计算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系统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也将在生命科学中成为重要角色,而实现这一系列研究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人才,因此为此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