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美丽的小兴安岭
- 格式:doc
- 大小:122.50 KB
- 文档页数:14
美丽的小兴安岭作文美丽的小兴安岭作文(精选20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
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丽的小兴安岭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丽的小兴安岭作文篇1欢迎你们来到小兴安岭。
这里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欣赏它吧!春天,在森林里有活泼可爱、小巧玲珑的梅花鹿。
有刚刚吐出嫩芽的枝条,还有融化了的冰雪汇成的小溪……夏天,工人门前的草地上长满了野花,有红的、白的、黄的、紫的……各种颜色都有,各种种类都有。
真像一个大花坛!秋天,有酸甜可口的山葡萄,有又香又脆的榛子,小兴安岭的山上不光有这些东西,而且还有很多名贵药材,如珍贵的药材——人参。
如果大家去了,可以带一些回去送给亲朋好友。
冬天,雪又松又软,在那里很冷,人们穿的都不是棉袄,而是兽皮袄,有的时候还会没过膝盖。
啊!小兴安岭的一年四季,景人,特产丰富,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美丽的小兴安岭作文篇2在燕尾洲公园和婺剧院的婺江上有一座缠绕着的桥,叫八咏桥,又叫彩虹桥,是俞孔坚大师创建的。
夜晚,它像一条五彩的绸缎铺在江面,迎接着散步的人们。
春天,桥边的柳树抽出细长的枝条,吐出一点点嫩绿的芽苞,为彩虹桥添了点绿。
彩虹桥呢,则在一边欢迎着赏花的人们。
有时开心了还会露出很多颜色的笑脸,有红的,黄的,橙的。
光彩夺目,花花绿绿。
夏天,柳树枝条长的更长了,叶子也长的更密了。
有的人把枝条折下来,编成花环戴在头上,还有的人编起来戴在桥头。
呵呵~可能是应为太热了吧!一到晚上,大家都会出来纳凉,有的在桥上散步,有的在河边跳舞,也有的把彩虹桥当做背景在拍照。
彩虹桥好像明白了大家的心事,在夜空中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秋天,柳树的叶子枯黄了,还有的飘落下来。
彩虹桥上积满了枯枝和落叶,一阵风吹过,叶子马上从桥上落下来,掉在江面上。
【导语】《美丽的⼩兴安岭》是⼀篇优美的写景⽂章,以季节变化的顺序,介绍了我国东北⼩兴安岭⼀年四季的美丽景⾊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好河⼭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部编版⼩学三年级上册语⽂第20课《美丽的⼩兴安岭》课⽂原⽂ 我国东北的⼩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桦、栎树……⼏百⾥连成⼀⽚,就像绿⾊的海洋。
春天,树⽊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
⼭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汇成⼩溪,淙淙地流着。
溪⾥涨满了春⽔。
⼩⿅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喝⽔,有的侧着脑袋欣赏⾃⼰映在⽔⾥的影⼦。
夏天,树⽊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早晨,雾从⼭⾕⾥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的浓雾⾥。
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样的⾦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花坛。
秋天,⽩桦和栎树的叶⼦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
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
这时候,森林向⼈们献出了酸甜可⼝的⼭葡萄,⼜⾹⼜脆的榛⼦,鲜嫩的蘑菇和⽊⽿,还有⼈参等名贵药材。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
树上积满了⽩雪。
地上的雪厚厚的,⼜松⼜软,常常没过膝盖。
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
紫貂和⿊熊不得不躲进各⾃的洞⾥。
紫貂捕到⼀只野兔当美餐,⿊熊只好⽤⾆头舔着⾃⼰⼜肥⼜厚的脚掌。
松⿏靠秋天收藏在树洞⾥的松⼦过⽇⼦,有时候还到枝头散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
⼩兴安岭⼀年四季景⾊诱⼈,是⼀座美丽的⼤花园,也是⼀座巨⼤的宝库。
【篇⼆】部编版⼩学三年级上册语⽂第20课《美丽的⼩兴安岭》教案 教学要求: 1.在读中品词品句,体会作者⽤词的准确、⽣动。
2.初步认识⼩兴安岭的美丽富饶,教育学⽣热爱⼤⾃然。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 体会⼩兴安岭⼀年四季的美和学习积累语⾔,是学习本课的重点;引导学⽣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读,感受⼩兴安岭的美丽,是教学的难点。
《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文主题总结和生字解读一、本文的主旨这篇课文描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二、文章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1段):总写小兴安岭是绿色的海洋。
第二部分(2~5段):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了小兴安岭的景物和物产。
第三部分(6段):总写小兴安岭是美丽的大花园、巨大的宝库。
三、《美丽的小兴安岭》生字解析1、我会写脑nǎo(脑袋、电脑、呆头呆脑)袋dài(脑袋、袋子、口袋)严yán(严格、严厉、严严实实)实shí(虚实、实实在在、实力)挡dǎng(挡住、挡路、不可阻挡)视shì(视线、电视、视而不见)线xiàn(视线、线条、一线生机)坛tán(花坛、天坛、酒坛)显xiǎn(显得、明显、大显神通)材cái(药材、器材、大材小用)软ruǎn(又松又软、柔软、软和)刮guā(刮过、刮风、刮目相看)库kù(宝库、库存、四库全书)2、我会认兴xīng(兴旺、小兴安岭、兴师问罪)侧cè(侧着、侧身、侧面)欣xīn(欣赏、欣喜、欣欣向荣)浸jìn(浸渍、沉浸、浸透)乳rǔ(乳汁、乳白色、乳臭未干)剑jiàn(利剑、长剑、刻舟求剑)梢shāo(树梢、末梢、喜上眉梢)舍shè(宿舍、房舍、旅舍)膝xī(膝盖、膝下、护膝)临lín(临时、来临、临危不惧)3、多音字:xīng(兴奋)sù(宿舍)兴xìng(高兴)宿xiǔ(一宿)xiù(星宿)4、近义词:美丽—漂亮融化—消融欣赏—观赏苍翠—青翠名贵—珍贵诱人—迷人5、反义词:融化—冻结名贵—低廉巨大—微小四、词语解释:欣赏: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情趣。
葱葱茏茏:形容草木苍翠茂盛的样子。
严严实实:食物之间结合得紧,没有空隙。
利剑:锋利的剑。
20《美丽的小兴安岭》(一)富饶美丽的大兴安岭大兴安岭是我国最长的山脉之一,长约1700公里,最高海拔约2000米。
林区面积达22万平方公里,年产木材300多万立方米,是我国四大木材生产基地之首。
大兴安岭地处我国高纬度地区,气候较寒冷。
许多树木不宜在这里生存,所以树种比较单纯。
但这里夏季多雨,日照时间长。
在大兴安岭的峰(蛮峦)沟壑(hè)中,到处是由高大的落叶松构成的林海。
在茫茫林海中还生长着针叶樟子松、阔叶树、白桦、栎、杨、水曲柳、红柳等树木。
大兴安岭的落叶松是一种高大的落叶乔木。
www.它的木质坚硬,耐腐,可以用于建筑、桥(梁粱)、矿山、铁路等建设上。
它的树皮还可以提取烤胶。
在林区众多的植物中,杜香、蔷薇、榛子、山丁都是人造板的好原料。
黄芪、柴胡、沙参都是极好的药(才材)。
各种野花遍布山岭。
大兴安岭的动物种类也是繁多的大型的珍贵动物有黑熊棕熊驼鹿梅花鹿珍贵的毛皮动物有水獭(tǎ) 紫貂雪兔鸟类有一百多种其中飞龙是珍禽中的佼佼者。
大兴安岭地下的矿藏也相当丰富。
已探明的有:黄金、铅、锌、铍等。
茫茫大兴安岭,满山遍野都是宝。
美丽富饶的大兴安岭多么令人向往和自(豪毫)啊!1.给短文的第五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2.划掉括号里不合适的字。
3.大兴安岭林区主要有哪些树木?4.短文写出了大兴安岭的哪几类动物?5.填空。
短文通过介绍大兴安岭的植物、和 ,说明大兴安岭 ,表达了作者。
(二)风光独特的哈尔滨哈尔滨以风光独特而闻名,吸引着海内外的游客。
哈尔滨的夏季风景秀丽,气候凉爽。
水波如带的松花江,由西向东缓缓地流过市区北部。
碧水长桥给城市平添了无限风采,沿江五十里长堤被装点成全国罕见的带状公园。
江中的太阳岛,碧水环抱,是避暑的胜地。
哈尔滨的冬季比夏季更具魅力。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城披银装,树开“梨花”的冰雪奇观,使她更加壮丽。
每年一度融冰雪艺术和冰雪体育为一体的冰雪节,使她更加迷人。
冰灯游园会有十七个景点、千余件冰雕作品组成,构成一座巍峨壮观、气势宏伟的冰灯艺术大观园。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美丽的小兴安岭》的课文笔记以下是一篇关于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美丽的小兴安岭》的课文笔记:一、课文背景《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描写中国东北小兴安岭美丽自然风光的文章。
通过对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生动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二、课文内容1.文章开头:简要介绍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引出下文。
2.春天:描写小兴安岭春天的景色,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小溪淙淙地流着,小鹿在溪边散步。
3.夏天:描绘小兴安岭夏天的繁茂景象,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4.秋天:描写小兴安岭秋天的丰收景象,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
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
5.冬天:描绘小兴安岭冬天的雪景,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
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常常没过膝盖。
三、重点句子解析1.“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这句话用“抽出”和“长出”两个动词,生动地描绘了春天树木生机勃勃的景象。
2.“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
”这句话通过描写树木的繁茂和枝叶的密集,表现了夏天小兴安岭的茂盛景象。
3.“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
”这句话通过对比不同树木叶子的颜色变化,展现了秋天小兴安岭的五彩斑斓。
4.“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
”这句话用“飞舞”和“积满”两个动词,形象地描绘了冬天小兴安岭的雪景。
四、感悟与思考《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通过对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描绘,我仿佛置身于那片美丽的森林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生命力。
同时,我也意识到了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让美丽的自然风光永远留在我们身边。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文原文及教案课文原文美丽的小兴安岭(节选)(一)山脉刚硬高大,森林深沉浩瀚。
站在小兴安岭的东北角上,望向森林辽阔无垠的绿色海洋,你会感到:这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之一。
(二)北祁连山和小兴安岭是中国东北的两大山脉。
南方的祁连山,因地势低平,所以山势渐次升降,云雾缭绕,风景优美。
而小兴安岭则呈东西走向,矗立于东北平原上,山峰蔚为壮观,贯穿东北三省。
每逢初春,这里的山岭在雪的映衬下,宛如被披上了一件皑皑白雪的大衣,极具神韵。
生字词兴安岭、壮观、映衬、神韵、东北课文背景本篇课文主要介绍了中国东北的小兴安岭一片美丽的景象。
通过本篇课文,让学生了解到中国的山山水水也是美丽的,国家的面貌也在不断变化,东北这片土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读准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让学生了解中国东北小兴安岭的位置、特点、风景等。
3.通过对本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祖国各地的美景,增强爱国情感。
教学准备1.课本及课文录音。
2.包括小兴安岭在内的照片或图片。
3.课堂互动环节所需的道具或材料。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教师向学生介绍本篇课文的大意。
(2)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沟通,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对课文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学习重点(1)理解生字词的含义。
(2)掌握小兴安岭的位置、特点、文化、风景等方面的信息。
课文学习(1)让学生听课文录音,同时板书生字词,并帮助学生理解每一个生字词的含义。
(2)逐段讲解和翻译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本篇课文的主题和意境。
练习环节(1)让学生课堂上完成课本上小练习的内容,包括汉字书写、课文的背诵、课文的填空和删减。
(2)运用PPT等多媒体教学工具,给学生展示小兴安岭的风景照片或图片,同时向学生提问,让学生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描述这些风景的美丽。
总结环节(1)通过对小兴安岭风景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祖国各地的美景,增强爱国情感。
(2)让学生完成课堂作业,巩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20美丽的小兴安岭文本分析: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文章,以季节变换的顺序,介绍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与热爱之情。
课文结构清晰,语言优美,也是一篇很好借鉴的习作范例素材。
选编本文的意图是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同时,在感受小兴安岭美丽富饶的同时,还要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尤其是学习第2~5自然段中,作者按照一定顺序进行描写的方法。
这是本单元最后一篇精读课文。
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把握好“教”“扶”“放”的关联与递进,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以自主学习为主的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文字优美、情景交融这一特点,把不同形式的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中,让学生以读促悟,强化理解。
此外,要善于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创设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
教学目标:1.认识“侧、欣”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兴、舍”,会写“脑、袋”等13个生字,会写“东北、红松”等16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长句子,初步体会“抽出”“浸”等词语在表达上的好处。
3.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喜欢小兴安岭的理由。
教学重点:1.了解小兴安岭春、夏、秋、冬不同的景物特点,体会小兴安岭物产的丰富。
2.初步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感受小兴安岭四季不同的美。
教学难点:1.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把景物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2.围绕自己喜欢的季节里特有的景物,介绍小兴安岭。
3.读写结合,仿照本课的写作顺序和作者观察描写的方法仿写练笔。
课时安排:2课时1.认识“侧、欣”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兴、舍”,会写“脑、袋”等13个生字,会写“东北、红松”等16个词语。
2.梳理课文层次及主要内容,初步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景和丰富的物产。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树立保护森林的意识。
引导学生运用掌握的方法合作交流,疏通疑难。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图片,教师解说激趣。
导语:各位小游客,最近的一个星期里,我们先是饱览了天门山的壮丽景观,见识了西湖“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妩媚风情,欣赏了月夜洞庭湖的清丽风姿;随后,我们又去探访了美丽可爱的西沙群岛,在五光十色的海水里嬉戏,和有趣的海底生物交谈,在海岛上和许许多多的海鸟共舞;紧接着,我们回到既美丽又整洁的海滨小城歇了歇脚。
今天这一站的目的地是美丽的小兴安岭。
它位于我国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林业基地。
请大家做好准备,带着一路上的好心情,去找一找旅途中的新发现吧。
2.出示课题。
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对小兴安岭进行介绍。
小兴安岭小兴安岭在黑龙江省中北部,山势平缓,长约400千米,是我国重要的林区之一。
林中主要树种有红松、沙松、白桦、水曲柳、云杉等。
森林中有梅花鹿、紫貂、黑熊和东北虎等珍稀动物。
林地上生长着人参及其他珍贵的药材。
东北三宝东北三宝有“新三宝”和“老三宝”之说。
“新三宝”指的是人参、貂皮、鹿茸;“老三宝”指的是人参、貂皮、乌拉草。
人参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被誉为“百草之王”,是驰名中外、老幼皆知的名贵药材。
貂皮具有“风吹皮毛毛更暖,雪落皮毛雪自消,雨落皮毛毛不湿”三大特点,素有“裘中之王”的美称,在国外被称为“软黄金”。
3.播放介绍小兴安岭的视频,引导学生感知小兴安岭的“美丽”。
4.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观看感受。
教师相机评价。
5.再读课题,导入新课。
过渡:各位小游客,通过刚才的视频,大家已经对我们祖国的这块宝地有了初步的印象。
现在,让我们进入小兴安岭,去亲身感受一下它的美丽吧!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1.出示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1)在课文中圈出本课的生字,并自己根据拼音熟读生字。
(2)标出段落序号。
(3)通过和同学讨论或者借助学习工具,学习文中不熟悉的词语。
2.认读生字词,正音辨形。
(1)同桌互读圈出的词语,互相评价、纠正。
(2)互相说一说怎样才能更好地记住这些字。
(3)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
集体评议、正音、辨形。
(4)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及笔画,示范书写重点字,指导生字书写。
◆书写指导:[袋]“代”右半部分的斜钩要向外伸展,给“衣”的点让出空间。
“衣”的横短而斜,撇、捺要舒展,竖提在竖中线稍左处,要短而直,使整个字重心稳定。
[线]注意左窄右宽。
右边部分的斜钩作为主笔要有力、舒展,两横也要略向右上斜,撇要穿插到左边绞丝旁的下方。
[软]“车”的最后一笔横变成提,“欠”的最后一笔捺要写得舒展。
(5)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1)标出段落序号。
(2)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小兴安岭的?把重点词句画下来。
(3)试着给课文划分层次,想想自己为什么这么划分,归纳出各层次的主要内容。
2.汇报自学成果,集体交流。
(1)指名学生汇报画出来的词句,明确课文是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来介绍小兴安岭的。
(2)指名学生汇报划分的层次和归纳的内容。
◆结构梳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写小兴安岭像绿色的海洋。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介绍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景。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总结点出小兴安岭是花园,也是宝库。
(3)指名读第1自然段。
思考:为什么说小兴安岭像“绿色的海洋”?体现了小兴安岭的什么特点?明确:“数不清”“几百里连成一片”,概括交代了小兴安岭的特点——树木繁多、森林面积大。
(4)指名读第6自然段。
思考:这一段又体现了小兴安岭的什么特点?依据前两篇课文的学习经验,这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明确:除了是“绿色的海洋”,小兴安岭又是“美丽的大花园”“巨大的宝库”。
这一段是对全文的总结。
(5)教师小结,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小结:这篇课文的结构清晰,开头先概括交代了小兴安岭的树多,然后描写了小兴安岭四个季节不同的景色,最后总结小兴安岭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全文运用的是“总—分—总”的结构。
3.朗读美文,交流感受。
(1)同桌合作,你读一段我读一段,直至读完全篇。
调换顺序重读一次。
(2)互相评价,指出读得好的地方或是不太好的地方。
(3)指名朗读各自然段,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读好文中的长句子。
(4)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朗读,试着读出自己的感受。
(5)教师鼓励学生主动分享朗读体会。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1.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表扬学生的课堂表现。
过渡:小兴安岭美在树木,美在四季,美在物产丰富。
那么,在不同的季节,这里的美又会呈现出哪些不同的特点呢?我们刚刚通过朗读,从整体上感受了小兴安岭的美。
下节课,我们再跟随作者的脚步,走进小兴安岭那迷人的四季。
今天这堂课,各位小游客的表现2.引导学生交流分享。
(1)自由交流自己从影视作品或是其他途径知道的小兴安岭的情况。
针对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进行讨论交流。
(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同步巩固练参见“世纪英才丛书——世纪英才好学案”,阅读提升练参见“英才好阅读”丛书)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教师小结指导。
小兴安岭融化侧着欣赏浸在乳白色树梢宿舍显得药材膝盖来临宝库脑袋严严实实挡住视线花坛又松又软刮过2.播放配乐朗诵,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各位小游客请注意,我们刚刚乘坐专列来到了美丽的小兴安岭。
现在,请大家在优美的配乐朗读中,共同领略小兴安岭的无穷魅力。
3.引导学生谈听后感受: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预设:(1)小兴安岭是个美丽的地方,尤其是那里的树木,四季都是那么美。
(2)小兴安岭的动物真可爱呀!它们生活在森林里,一定很快活!人可千万别去打扰啊!(3)小兴安岭太迷人了!不但四季的景色优美,而且物产丰富;既有珍稀的动物,又有珍贵的药材。
难怪作者在最后说:“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小结:是呀!你们真的感受到了小兴安岭的可爱和迷人。
那么,作者的文字到底对我们施了什么魔法,让我们这么有感触呢?今天这堂课,我们要来好好读一读。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一)朗读第1自然段,决定教学指导顺序。
1.学生齐读第1自然段。
预设:引导学生重读“数不清”“连成一片”“绿色的海洋”,体会小兴安岭的树多。
2.教师过渡,出示小兴安岭四季图,根据学生喜欢季节的人数多少定教学顺序。
过渡:读得真好!小兴安岭树木成片,像绿色的海洋,一年四季的景色都很迷人,显示出不同的风情。
(出示四季图片)小游客们,如果让你们自由选择去小兴安岭的时间,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去呢?(学生自由选择)选择春天去的人请举手。
选择夏天的呢?选择秋天去的再举手看看。
最后是想冬天去的游客请举手。
看出来了,大家喜欢的季节并不都相同。
那我们就先从大家最喜欢的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出发吧!(二)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感受春天的生机。
1.学生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
思考:作者在描写春天的景色时,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明确:抓住了树木、积雪、小溪、小鹿来描写。
树木焕发了生机,积雪融化汇成了小溪,小溪涨满了春水,小鹿在溪边散步。
2.引导学生交流:这一段中有哪些词语,或者句子最打动你?3.学生汇报自己喜欢的词句,教师相机点拨重点。
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1)思考:为什么用“抽”字?换为“长”字行不行?预设:运用动作演示的方法了解“抽”的意思,明确“抽”字更能体现树木在春天生长得非常快,十分生动形象。
(2)教师小结,指导朗读。
小结:同学们总结得真棒!你们看“抽”字用得多生动啊。
我们以后在写作的时候也要学学作者,多想着使用一些生动的词语,让我们的表达更准确、更优美。
那你们觉得这句话应该怎么读?(“抽”字要读得干净利落,整句话要读出生机勃发的感觉。
)谁来尝试读一读?(指名几位学生朗读)来,同学们一起读。
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
(1)“汇”字说明了什么?(融化的雪水都往一个方向流淌,“汇”字写出了雪水流淌的动态。
)(2)句中还有一个描写声音的词,是什么词?(淙淙。
)什么意思?(流水发出的轻柔的声音。
)这个词表明水流的什么特点?(细小、轻柔。
)◆词语拓展:形容水流的词语:淙淙、潺潺、汩汩、哗哗、哗啦、叮咚……(3)指导朗读,注意读出轻柔的感觉。
溪里涨满..了春水。
预设:出示春水的图片。
引导学生比较“涨满”“流淌”“贮满”几个词的区别,体会“涨”字使用上的妙处。
“涨”表明冬去春来,包含着一种势态的变化。
“流淌”是一种动态,“贮满”只是一种状态,都没有“变化”的意思。
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俯下身子喝水,有的里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