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一课时)
- 格式:pptx
- 大小:9.80 MB
- 文档页数:21
20.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一课时【课前预习】1.读:读通课文三遍以上。
2.划:把课后要认要写的生字在文中用横线划出,每个拼读三遍。
(多次出现的只划第一处)3.写:参考书后《笔画名称表》和《常用偏旁表》,自学本课新笔画、新偏旁和生字笔顺,书空课后田字格中的3个生字(边书空,边说出笔画名称)。
【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识字方法,能正确认读“侧、欣、乳、剑、梢、显、材、眠、库、浸、膝”10个生字,会写“脑、袋、严、实、挡、视、线、坛、显、材、软、刮、库”14个生字。
2.通过圈关键词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读关键字词,感受小兴安岭春季的美丽景色,并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1.通过圈关键词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读关键字词,感受小兴安岭春季的美丽景色,并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读关键字词,感受小兴安岭春季的美丽景色,并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用具】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
观看地图,感知祖国美。
师:同学们,我们祖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的地方数不胜数。
(出示地图)在我国东北有一个著名的林区——小兴安岭。
(教师简单介绍见教参,学生补充。
)——课件出示图片欣赏。
让我们随课文走进小兴安岭。
齐读课题。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地图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以及概况,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更好为下文学习做铺垫。
二、新授。
探究一:读通课文,初知四季美1.自由读书,自主识字请同学们自己轻声读课文(课件出示要求),要求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开始读书吧!2.(课件出示生字)生自由拼读,小老师带读,师隐去拼音读。
3.检查词语,读准字音(1)巩固:白桦、淙淙、嫩绿、涨满、蘑菇、脑袋、葱葱茏茏、当美餐、乳白色、没过膝盖、宿舍、又松又软等。
20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并掌握生字词,了解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 生字词的学习和掌握。
2. 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3. 小兴安岭的自然环境和物产的了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并掌握生字词,了解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
2. 教学难点:对小兴安岭的自然环境和物产的理解和信息整合。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小兴安岭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并掌握生字词。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小兴安岭的自然环境和物产的理解。
4. 探究学习: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深入了解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
板书设计1. 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2. 重点词语:小兴安岭、美丽、景色、物产3. 提问:小兴安岭为什么美丽?小兴安岭有哪些丰富的物产?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熟记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小兴安岭的短文,描述其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
3. 收集更多关于小兴安岭的资料,与同学分享。
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部分,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 图片和视频展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小兴安岭四季变化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小兴安岭的自然美,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