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剂小结
- 格式:ppt
- 大小:601.00 KB
- 文档页数:26
常用地21种光引发剂特性介绍光引发剂是一种可以通过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的物质。
它们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光敏材料、光固化、光催化等。
以下是常用的21种光引发剂特性的介绍。
1.苯甲酰丙分子式:C9H8O,能够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单自由基,适用于光聚合反应。
2. 大比类酮(Benzoin Ether):C14H12O2,可以产生苯甲基自由基和二苯甲基自由基,常用于紫外线固化反应。
3.三苯基硼和二苯基硼:能够产生苯基自由基,常用于紫外线固化反应。
4.苯基二硫化硒:能够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自由基,常用于聚合反应。
5.苯基二硫化硫:能够产生自由基,适用于紫外线聚合反应。
6.三苯甲基自由基发生剂:能够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三苯甲基自由基,常用于聚合反应。
7.苯并噻吩:能够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自由基,适用于光感应硬化反应。
8.巴比妥酮:能够通过紫外线激活产生自由基,常用于光固化反应。
9.苯并光→8苯并噻吩(BBOT):常用于紫外线感光材料以及喷墨打印机。
10.1-苯基-2-甲基-2-丙烯酸单酰胺:适用于紫外线感光材料。
11.1-羟基环己基苯并三嗪:能够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自由基,适用于光感应聚合反应。
12.苯基甲醚类:具有强烈的紫外线吸收能力,适用于激光感光材料。
13.苯基胺类:具有吸收紫外线能力,可用于光聚合反应。
14.苯甲酰亚胺和二甲氨基甲酸酯:可通过紫外线照射生成自由基,适用于光固化反应。
15.苯乙酒香豆素和香豆素酮:能够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自由基,适用于光固化反应。
16.1-苯基-2-甲基二氮盐酮类: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自由基,适用于光固化反应。
17.吲哚类化合物:在紫外线照射下可以产生自由基,常用于光聚合反应。
18.吡咯类化合物:能够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自由基,适用于光固化反应。
19.邻苯二酚和间苯二酚:能够通过紫外线激活产生自由基,适用于光聚合反应。
20.苯胺类:能够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自由基,适用于光固化反应。
常用的21种光引发剂特性介绍光引发剂,也称为光敏剂,是一种能够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的物质。
在光照下,光引发剂能够引发光化学反应,从而在化学合成、涂料、油墨、药品、电子材料等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以下是常用的21种光引发剂的特性介绍:1.苯酮类光引发剂:具有吸收UV光区域能力强、活性高的特点,应用广泛。
2.针状三唑酮类光引发剂:具有高活性、较大吸收范围和光稳定性好的特点。
3.酰脲类光引发剂:具有吸收UV光和近紫外光区域的特点,对测量能量要求较高。
4.苯恶啉类光引发剂:结构稳定,吸收紫外光和可见光区域的能力大,活性高。
5.二芴基含光引发剂:吸收紫外光区域的能力强,光解稳定性好。
6.噻吩类光引发剂:吸收波长范围宽,活性高,适用于聚合反应。
7.芴类光引发剂: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和活性,适用于高强度的紫外光聚合反应。
8.苯并二噻吩类光引发剂:具有吸收紫外光和可见光的能力,适用于水性涂料等领域。
9.二芳硝酰胺类光引发剂:活性高,对紫外光和可见光的吸收能力强。
10.转色酮类光引发剂:光化学反应速率快,吸收可见光范围广。
11.嘧啶胺类光引发剂:激发能力强,对紫外光和可见光有较高的吸收。
12.三甲基芳基胺类光引发剂:吸收可见光和紫外光的能力强,具有高活性。
13.光致消除剂:可通过吸收光能并产生高能物质来去除有机物。
14.脱硫化剂:通过光照将含硫的有机物转化为无硫的化合物。
15.光致引发剂:在光照下引发无机或有机反应。
16.光敏墨水:将光敏剂溶于墨水中,通过光照使墨水产生呈色或消除反应。
17.光致表面处理剂:通过光敏剂对表面进行处理,使其具备特定的性能或表现。
18.光致染料:在光照下通过光敏剂对染料进行还原或氧化反应。
19.光致聚合剂:通过光敏剂引发聚合反应,实现光引发聚合。
20.光致释放剂:在光照下释放出一定物质,如气体或溶解物。
21.光致交联剂:在光照下引发交联反应,改变物质的性质和结构。
总而言之,光引发剂具有吸收特定波长光能的能力,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从而引发特定的光化学反应。
常用的21种光引发剂特性介绍常用的21种光引发剂特性介绍光引发剂1.光引发剂-11732-羟基-甲基苯基丙烷-1-酮2-Hydroxy-2-methyl-1-phenyl-1-propanoneCAS NO.: 7473-98-5分子量:164.2分子式:C10O2H12外观:无色至淡黄色透明液体含量:99%min沸点:105-115 °C挥发份:0.1% max溶解性:溶于单体,不溶于水灰份:0.1% max透光率(10 克1173/100 毫升甲苯):425 纳米-99% ; 500 纳米-99%吸收波长:244nm ; 278nm ; 322nm用途:一种高效率、不黄变的紫外光引发剂。
对于不饱和聚酯体系和多官能团单体的UV固化体系,具有低气味、非黄变、色彩稳定性好等特点。
能很方便地与其他光引发剂进行复配。
建议添加量1-4%。
包装:20公斤净重/塑料桶2.光引发剂-1841-羟基环已基苯基甲酮CAS NO.: 947-19-3分子量:204.3分子式:C13H16O2外观:白色结晶粉末含量:99%min熔点:44-48 ° C挥发份:0.2%max灰份:0.1%max |用途:是一种高效的自由基I型非泛黄光引发剂,用于UV聚合单官能或多官能团聚合丙烯酸盐单体和低聚体。
用于清漆、塑料涂料、木材涂料、粘合剂、平版印刷油墨、丝网印刷油墨、柔印油墨、电子产品包装:20 ;50 公斤净重/纤维板桶储运:保持密封,在低温、干燥条件下保存。
3.光引发剂-907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基-1-丙酮CAS NO.: 71868-10-5分子式 C15H21NO2S分子量:279外观:白色粉末含量:99%min熔点:72-75 ° C挥发份:0.25%max灰份:0.1%max吸收波长 231,307nm透光率(10 克907/100 毫升甲苯):425 纳米>80%; 500 纳米 >90%用途:高效光引发剂用于紫外固化体系,能使其长期不泛黄和延长储存。
光引发剂介绍一. TPO (2,4,6(三甲基苯甲酰基) 二苯基氧化膦)淡黄色粉末,有效吸收峰值为350-400nm,一直吸收至420nm 左右,是一种高效的自由基(Ⅰ)型光引发剂,它的吸收峰较偏长,经光照后可生成苯甲酰和磷酰基两个自由基,都能引发聚合,因此光固化速度快,它还具有光漂白作用,且具有低挥发,由于其具有很宽的吸收范围,可广泛用于各类UV固化涂层。
因其优秀的吸收性能,使得它特别适用于有色体系和膜层厚的固化领域。
同时它在白高钛白颜料的UV体系中能完全固化,且涂层不黄变,后聚合效应低,无残留。
也可用于透明涂层,对于低气味要求的产品尤其适合。
在丙烯酸酯UV体系,尤其是有色的涂层中,通常需要和胺或丙烯酰胺配合使用,同时和其他光引发剂复配,以达到体系的彻底固化。
本品的使用应根据实际实验的结果,建议添加量为0.5-4%(w/w)。
二.TPO-L (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膦酸乙酯)淡黄色液体,有效吸收峰值为273,370nm,是一种高效的自由基Ⅰ型液体光引发剂,固化速度非常快,适宜用于低黄变性、低气味的配方体系,因其具有较为广泛的吸收范围也可用于固化含有的白色颜料的UV体系。
为提高表面的固化效果,经常与其它光引发剂共同使用,例如: 184, 1173以及二苯甲酮等。
TPO-L的建议使用浓度0.3-5%(w/w)。
9三.907 (2-甲基-1-[4-甲硫基苯基]- 2-吗啉基-1-丙酮)白色至微黄色结晶粉末,有效吸收峰值231,307nm,是一种高效的自由基(Ⅰ)型光引发剂,其具有极高的吸收性,大多数情况下应用在有色体系深层固化领域,与ITX并用效果极佳,建议添加量为2-6(w/w)。
四.ITX(2异丙基硫杂蒽酮(2、4异构体混合物)黄色结晶粉末,有效吸收峰值258,382nm, 高效的自由基(Ⅱ)型光引发剂, 经激发三线态必须与助引发剂叔胺配合,形成激基复合物发生电子转移,得电子形成引发活性很高的胺烷基自由基和无引发活性的硫杂蒽酮,从而引发低聚物和活性稀释剂进行交联。
1引发剂(initiator)是指能引发单体进行聚合反应的物质。
不饱和单体聚合活性中心有自由基型、阴离子型、阳离子型和配位化合物等,目前在胶黏剂工业中应用最多的是自由基型,它表现出独特的化学活性,在热或光的作用下发生共价键均裂而生成两个自由基,能够引发聚合反应。
引发剂在胶黏剂和密封剂的研究和生产中作用很大,丙烯酸酯溶剂聚合制备压敏胶,醋酸乙烯溶剂聚合制造建筑胶和建筑密封胶,合成苯丙乳液、乙丙乳液、V AE乳液、丁苯胶乳、氯丁胶乳、白乳胶等,接枝氯丁胶黏剂,sBs接枝胶黏剂,不饱和聚酯树脂交联固化,厌氧胶固化,快固丙烯酸酯结构胶黏剂固化等,都必须璃用引发剂。
引发剂可以直接影响聚合反应过程能否顺利进行,也会影响聚合反应速率,还会影响产品的储存期。
2引发剂种类很多,在胶黏剂中常用的是自由基型引发剂,包括过氧化合物引发剂和偶氮类引发剂及氧化还原引发剂等,过氧化物引发剂又分为有机过氧化物引发剂和无机过氧化物引发剂。
有机过氧化物引发剂有机过氧化合物的结构通式为R—O—O—H或R—O—O—R,R为烷基、酰基、碳酸酯基等。
.有机过氧化合物分为如下6类(1)酰类过氧化物(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月桂酰)。
(2)氢过氧化物(异丙苯过氧化氢、叔丁基过氧化氢)。
(3)二烷基过氧化物(过氧化二叔丁基、过氧化二异丙苯)。
(4)酯类过氧化物(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过氧化叔戊酸叔丁基酯).(5)酮类过氧化物(过氧化甲乙酮、过氧化环己酮)。
(6)二碳酸酯过氧化物(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己酯)。
有机过氧化物的活性次序为:二碳酸酯过氧化物>酰类过氧化物>酯类过氧化物>二烷基过氧化物>氢过氧化物。
无机过氧化物引发剂无机过氧化合物因溶于水,多用于乳液和水溶液聚合反应,主要为过硫酸盐类,如过硫酸钾、过硫酸钠、过硫酸铵,其中最为常用的是过硫酸铵和过硫酸钾。
偶氮类引发剂偶氮类引发剂有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属低活性引发剂。
光引发剂主要有自由基光引发剂和阳离子光引发剂两大类。
1.自由基光引发剂按结构特点,自由基光引剂可大致分为羰基化合物类、染料类、金属有机类、含卤化合物、偶氮化合物及过氧化合物。
按光引发剂产生活性自由基的作用机理的不同,自由基光引发剂又可分为裂解型自由基光引发剂和夺氢型自由基光引发剂两种。
(1)裂解型自由基光引发剂裂解型自由基光引发剂主要有苯偶姻及其衍生物、苯偶酰衍生物、二烷氧基苯乙酮、α-羟烷基苯酮、α-胺烷基苯酮、酰基膦氧化物。
①苯偶姻及其衍生物:苯偶姻(Benzoin)结构:R=H,—CH3,—C2H5,—CH(CH3)2,—CH3CH(CH3)2,—C4H9苯偶姻(R=H)俗名安息香,又称安息香醚类光引发剂,其引发速度快,成本较低,但热稳定性差,易发生暗聚合,易黄变。
②苯偶酰衍生物:苯偶酰(Benzil)又称联苯甲酰、二苯基乙二酮,可光解产生两个苯甲酰自由基,但效率太低,溶解性不好,一般不作光引发剂使用。
就是最常见的光引发剂Irgacure651,简称651。
有很高的光引发活性,广泛应用于各种光固化涂料、油墨中。
热稳定性优良,合成容易,价格较低,但易黄变,不能在清漆中使用。
③二烷氧基苯乙酮:α,α′-乙氧基苯乙酮(DEAP)结构:R= —C2H5,—CH(CH3)2,—CH(CH3)CH2CH3,—CH2CH(CH3)2DEAP活泼性高,不易黄变,但热稳定性差,价格相对较高,DEAP主要用于各种清漆,也可与ITX等配合用于光固化色漆或油墨中。
④α-羟烷基苯酮α-羟烷基苯酮类光引发剂是目前应用开发最成功的一类光引发剂。
常见的有:Darocure 1173(HMPP)Darocure 2959(HHMP)Darocure 184(HCPK)稳定性非常优良,有良好的耐黄变性,是耐黄变性要求高的光固化清漆的主引发剂,也可与其他光引发剂配合用于光固化色漆中。
其缺点是光解产物中有苯甲醛,有不良气味。
⑤α-胺烷基苯酮α-胺烷基苯酮是一类反应活性很高的光引发剂,常见的有:Irgacure907(MMMP)Irgacure369(BDMB)α-胺烷基苯酮类光引发剂引发活性高,常与硫杂蒽酮类光引发剂配合使用。
引发剂的分类及比较引发剂是乳液聚合的重要组分之一,其种类和用量等影响产品的性能质量。
常用的引发剂有白由基聚合引发剂、阳离子聚合引发剂、阴离子聚合引发剂和配位聚合引发剂。
乳液聚合中常用的为白由基聚合引发剂,它可分为不同种类。
1乳液聚合引发剂的种类1. 1偶氮类引发剂偶氮类引发剂是指分子中含有偶氮基的一类化合物,有偶氮二异丁睛引发剂和偶氮二异庚睛引发剂。
偶氮二异丁睛是常用的引发剂,一般在45 9C-- 65C使用,热分解只产生一种白由基,该引发剂分解为一级反应,比较稳定。
一般在低于80C条件下使用较好,因为超过80C就会激烈分解。
偶氮类化合物作引发剂与过氧化物相比有很多优点,它氧化能力小,在50C — 80C能以适宜的速度分解,其分解速度受溶剂影响较小,无诱导分解,碰撞时也不会爆炸,产品易提纯,价格便宜。
1.2有机过氧类引发剂有机过氧化物分子中存在过氧弱键,可理解为过氧化氢的衍生物。
其中一个氢原子被取代的称氢过氧化物,两个氢被取代的称过氧化物。
该类引发剂按结构与性能特点常分成以下几类。
1. 2. 1氢过氧化物引发剂常见的有异丙苯过氧化氢、叔丁基过氧化氢两种,过氧化氢是过氧化物的母体。
过氧化物分解后,形成两个氢白由基。
该类过氧化物活化能都很高,可用于高温体系中,一般很少单独使用,可与还原剂配合使用构成氧化一还原引发体系,用于室温或低温聚合体系,该类引发剂可按不同方式分解。
1.2.2过氧化二酰类二酰基过氧化物分解时,一般按两步进行,首先分解成酰氧白由基,若单独存在则引发反应,若不单独存在则进一步分解,生成稳定的碳白由基。
苯甲酰(BPO是常见的过氧化引发剂,分子中0-0键的电子云密度大而相互排斥,容易断裂,一般在60- 80C分解。
它第一步均裂成苯甲酰白由基,第二步分解成苯白由基,并放出CO2,但分解不完全。
二酰基过氧化物引发剂活性较高,活性与其结构关系很大。
芳酰类比较稳定,酯酰类活性较大,其 a 一H越少活性越大,不对称二酰过氧化物的活性更高,一般不单独使用。
常用的21种光引发剂特性的介绍光引发剂是一种可以通过吸收光能并转化为化学反应能的物质。
在光引发剂的作用下,光能可以启动化学反应并加快反应速率。
这些光引发剂广泛应用于光化学、荧光材料、医药、有机合成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21种光引发剂的特性。
1.苯酚类光引发剂:该类光引发剂吸收紫外光,在吸收光能的同时产生激发态,从而启动化学反应。
2.蒽酮类光引发剂:这类光引发剂吸收可见光,具有优异的光化学性能和生物光学应用前景。
3.二酮类光引发剂:该类光引发剂吸收紫外光,激发态的稳定性较高,具有光染料和荧光探针的应用潜力。
4.有机钯光引发剂:这类光引发剂具有较长的寿命,可以在光敏化还原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5.芳香醛酮类光引发剂:该类光引发剂在吸收光能后会产生活性自由基,可用于光敏印刷、光促进的固化等领域。
6.芳香醛醇类光引发剂:这类光引发剂在光解过程中会产生醇和醛基团,可用于光固化反应、聚合反应等。
7.叠氮化合物光引发剂:该类光引发剂可以通过分解产生高能中间体,用于光致发光、荧光标记等。
8.互芳基腙类光引发剂:这类光引发剂的分解产物为亚胺自由基,具有良好的光育性能和良好的光引发能力。
9.片状芳香醛类光引发剂:该类光引发剂具有较高的光敏感性和较长的活性生命,可广泛应用于光化学反应中。
10.阻聚物光引发剂:这类光引发剂在固体体系中可以实现光敏感性能,用于光纤、光固化等领域。
11.高亮度光引发剂:该类光引发剂具有较高的量子产率和较长的寿命,可用于制备高效光敏剂。
12.极化光引发剂:这类光引发剂通过分子极化效应来实现光敏感性能,可用于光固化反应、聚合反应等。
13.聚合物光引发剂:该类光引发剂能够通过与光引发剂固定结合来实现光固化反应。
14.元素有机化合物光引发剂:这类光引发剂具有较高的量子产率和较长的波长范围,可广泛用于光化学反应和光催化反应。
15.天然产物光引发剂:该类光引发剂是从自然界中提取的天然产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光敏性,可用于医药和化妆品领域。
常用的21种光引发剂特性介绍光引发剂是指在光的照射下能够引发光化学反应的化学物质。
它们通常由两个组成部分组成:发光团和敏化剂。
发光团能够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而敏化剂则能够有效地将光能传递给发光团。
光引发剂广泛应用于光敏打印、光敏材料制备、光固化等领域。
下面是对常用的21种光引发剂的特性进行介绍。
1. 苯甲醛-甲醛三聚体(BPB):BPB是一种常用的UV-A光引发剂,其最大吸收波长在365 nm处。
它在紫外线照射下能够引发自由基聚合反应。
2.酮胺光引发剂(KAP):KAP是一类具有酮胺结构的光引发剂,在紫外线照射下能够引发光敏聚合反应。
它们具有较高的光稳定性和较高的光敏活性。
3. 丙烯酰羧酸二酯(Irgacure 2959):Irgacure 2959是一种常用的可见光敏引发剂,其作用波长范围为400-500 nm。
它可以用于无溶剂和低溶剂的光固化体系。
4.唑基苯胺类光引发剂(BAPO):BAPO是一类常用的紫外线光引发剂,其敏化剂部分通常是苯胺类化合物。
BAPO具有较高的单一光化学活性和耐久性。
5. 钛酸酯类光引发剂(TINUVIN):TINUVIN是一类常用的可见光敏引发剂,其作用波长范围在300-400 nm。
TINUVIN具有良好的光稳定性和较高的光敏活性。
6.亚铁碳酸酯类光引发剂(FERROCENYL):亚铁碳酸酯类光引发剂是一类具有亚铁离子的化合物,其可以通过光引发产生自由基,从而引发自由基聚合反应。
7. 二碘苯甲酮类光引发剂(Iodonium):Iodonium是一类常用的紫外线光引发剂,其可以通过光引发产生自由基或离子,从而引发自由基聚合反应或阴离子聚合反应。
8. 苯醌类光引发剂(Benzoin):Benzoin是一类常用的紫外线光引发剂,其可以通过光引发产生苯基自由基,从而引发自由基聚合反应。
9. 芳香性砷类光引发剂(PhotocureAS):芳香性砷类光引发剂是一类可见光敏引发剂,其作用波长范围在400-500 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