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铝业清洁生产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63.00 KB
- 文档页数:2
目次前言 (iv)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规范性技术要求 (1)5 数据采集和计算方法 (3)6 标准的实施 (4)清洁生产标准铅电解业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铅电解业企业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
本标准将铅电解业企业清洁生产指标分为五类,即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产品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和环境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铅电解生产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以及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也适用于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等环境管理制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469 铅锭GB/T 16157—1996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HJ/T 425 清洁生产标准制定技术导则《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6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清洁生产 cleaner production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3.2 清洁生产标准cleaner production standard指依据生命周期分析原理,从生产工艺与装备、资源能源利用、产品、污染物产生、废物回收利用和环境管理六个方面,对行业的清洁生产水平给出阶段性的指标要求,指导企业清洁生产和污染的全过程控制。
注:引自HJ/T 425清洁生产标准制定技术导则。
3.3 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pollutants generation indicators(before end-of-pipe treatment)即产污系数,指单位产品生产(或加工)过程中,产生污染物的量(末端处理前)。
电解铝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电解铝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1. 介绍电解铝行业是我国的重要行业之一,但其生产过程中会带来一定的环境污染问题。
科技论坛1概述电解铝的相关企业在成产和经营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应用能力,在技术研发工作中也做到了优先的特点。
现如今,清洁生产工艺的不断发展,为电解铝的运行质量提供了较大的契机。
环境效益也是电解铝生产过程中体现比较明显的方面。
2生产工艺分析对于电解铝来说,在其生产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熔盐来实现电解。
铝电解在生产的过程中主角要是以氧化铝和氟化盐为主要的材料。
其中,直流电的主要来源是整流电。
将所用材料应用到电解槽中,通过预焙阳极导入所需的直流电,在相对比较强大的高温下进行。
作为电解质中大的氧化铝成分,在经过化学反应之后会逐渐被分解,呈现出一定的金属状态,其中,实验所用的电解槽主要是以阳极和阴极两个方面为主。
其中阳极的所用碳块在经过组装之后才在电解槽中应用,所以,阳极碳块的科学性比较高。
不仅如此,在实际的生产中,如果存在着残极的现象,需要尽快在电解槽中拆卸,将其送到装组的车间进行处理。
铝结构的导杆需要按照组装的特点以及科学的工艺来进行,并且保证铝电解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直流电的形式来进行,所以,需要整流和母线的串联结构有机结合,保证电解槽功能的高效性。
在电解槽工作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液态铝的现象,如果压缩空气就会造成严重的负压现象。
要根据压缩空气的状况来将其送到相应的生产车间,同时将液态铝和其他成分进行混合处理。
在此过程中,需要按照产品的牌号以及调配的要求来进行处理,同时要对其进行合理地浇筑。
在完成之后需要对铸造的成品进行检测和验证,如果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就可以被送入到成品的位置,如果其质量没达标就需要进行重新的生产和加工。
可见,这一流程比较复杂,在进行的过程中还需要对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提供较高的要求,否则就会对生产的流程产生严重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其中一个生产环节出现了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流程的顺利进行,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生产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慎重仔细。
3主导生产工艺流程资源消耗3.1生产工艺与设备要求对于生产工艺和设备要求两个方面来说,具体的数据以及相关的参数等可以从表1中得到。
铝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简介清洁生产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环境减排和经济效益提升的生产方式。
铝行业作为重要的基础材料生产行业,在清洁生产方面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为了推动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成为必要。
目的铝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是全面评估铝生产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为企业提供改进方案和借鉴经验,推动铝行业向高效、环保方向发展。
指标体系划分为了全面评价铝行业的清洁生产水平,可以将指标体系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生产资源利用效率这一方面主要关注铝行业在生产过程中对资源的利用效率。
指标包括: - 能源消耗指标:单位产能所需的能源消耗量,如电力、燃气等。
- 原材料利用率:单位产能所需的原材料消耗量,如铝矾土、氧化铝等。
- 水资源利用率:单位产能所需的水资源消耗量,如淡水、海水等。
2. 环境污染物排放这一方面评估铝行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指标包括: - 大气污染物排放:单位产能所排放的大气污染物量,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 水污染物排放:单位产能所排放的水污染物量,如重金属、化学物质等。
- 固体废弃物排放:单位产能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量,如废渣、废泥等。
3. 生产过程优化这一方面关注铝行业在生产过程中的优化措施。
指标包括: - 生产工艺改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降低能耗、提高产能和产品质量。
- 设备更新换代:更新老化设备,提高设备的效率和降低排放。
-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将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实现循环利用。
指标权重设置为了对不同指标的重要性进行衡量,需要对指标进行权重设置。
权重设置可以由相关专家、学者通过层次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确定,确保权重分配合理、客观公正。
指标评价方法通过收集企业生产数据和现场检测数据,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指标评价: - 数据统计分析:对企业生产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计算各项指标的数值。
- 环境监测:对企业的大气排放、水排放、固废排放等进行现场监测。
铝电解供料净化车间技术标准1. 引言为了确保铝电解供料净化车间的正常运行,提高产品质量,保护环境,制定了本技术标准。
本标准旨在规范铝电解供料净化车间的设计、设备选型、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以最大程度地减少铝电解生产中的污染物排放,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与稳定。
2. 设计要求2.1 建筑设计要求•车间布局合理,满足生产流程和设备摆放的需要。
•车间设有良好的通风系统,确保室内空气质量符合标准。
•车间地面要采用耐酸碱、耐磨损、易清洁的材料。
•车间应设有适宜的照明设备,确保操作人员的工作安全。
2.2 设备选型要求•选择具有高效过滤功能的气体净化设备,以减少铝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排放。
•选择高效的废气处理设备,对有害气体进行有效处理,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选用质量可靠、节能高效的供料设备,确保供料准确稳定。
3. 工艺流程铝电解供料净化车间的工艺流程如下:3.1 原料储存与供应•原料应储存于专用储罐中,并设有密封设备,防止氧化。
•原料供应要稳定,定期按需检查、采购和补充。
3.2 过滤与净化•将原料通过过滤器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杂质和固体颗粒。
•通过气体净化设备对原料进行净化处理,去除其中的有害气体。
3.3 调理与配比•根据产品的要求,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对原料进行调理与配比,确保供料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配料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流量和温度,以避免因温度过高或过低导致配料不准确或产生故障。
3.4 运输与供料•通过输送设备将净化后的原料送入电解槽。
•控制供料速度和供料头的位置,确保供料均匀,避免产生溅射和浪花现象。
4. 操作规范为确保铝电解供料净化车间操作的安全和稳定,制定以下操作规范:4.1 人员要求•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持有相应的操作证书。
•操作人员必须穿着防护服和安全帽,戴好防护眼镜和口罩。
•操作人员不能擅自更改操作参数和配方,如需更改必须经过相关人员批准。
4.2 设备操作•操作人员必须对设备操作流程熟悉,按照操作手册操作设备。
电解铝行业清洁生产工艺研究摘要: 目前我国与电解铝行业相关的大部分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在不断进步,不断发展。
大幅度提高了自身的经济实力,能够普及应用科学技术。
所以也提高了技术研发工作效率。
电解铝行业如果想要实现清洁生产,那核心手段就是要采用比较先进的清洁生产工艺。
由于清洁生产工艺在不断发展,所以电解铝行业的运行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关键词:电解铝;清洁生产;生产工艺1、电解铝行业的生产工艺概述电解铝在生产过程中想要实现电解主要靠的就是熔盐。
铝电解在生产过程里主要是靠氧化铝和氟化盐作为主要材料进行。
其中,整流电是直流电的主要来源。
然后把所用的材料用到电解槽里,通过预焙阳极导入所需要用的直流电,最后再比较强的高温中进行。
在电解质中,氧化铝的成分比较大,在进行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后就会被逐渐的分解,最后呈现出来的是一种金属状态。
实验中用到的电解槽是有阳极和阴极两个方面,阳极所用的碳块儿必须要在经过组装后才能够使用到电解槽当中,所以阳极炭块的科学性非常的高。
在我们的实际生产当中,有时会出现残极现象,一旦出现这种状况,则需要以最快的速度在电解槽中拆除,然后送到组装车间马上进行相对的处理。
铝结构的导杆必须要按照组装的特点和目前科学的工艺来进行。
还要必须保证铝电解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的是直流电。
需要整流和母线的串联结构能够进行有机结合。
以此来保证电解槽功能能够高效运转[1]。
电解槽在日常的工作当中,非常容易出现液态铝现象。
如果压缩了空气,就会出现一种非常严重的现象,那就是负压现象。
所以要根据压缩空气的实时状况梦到相应的组装生产车间,将液态铝和别的成分进行混合处理。
在这一过程里,则需要按照产品的牌号和调配的要求进行处理。
最后就需要对打造的成品进行严格的检测。
检测完成后,如果质量达到了相关标准才可以被送出,如果质量没有达到标准,检查出是哪一环节的问题后再进行重新生产加工。
由此可见,这些流程非常复杂。
所以在生产过程中就需要对专业人员非常高的要求。
铝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提高,清洁生产已经成为了现代工业发展的趋势。
铝行业作为重要的基础材料行业,也需要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针对铝行业的特点和工艺流程,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全面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推进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生产工艺指标生产工艺指标是评价铝行业清洁生产的重要指标之一。
主要包括能源消耗、水资源利用、原材料利用率、废物排放等。
其中,能源消耗是铝行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节能减排和优化生产工艺等方式降低能源消耗,可以有效提高清洁生产水平。
水资源利用是铝行业生产的另一个重要环节,铝行业需要大量的水进行冷却和清洗等操作,因此在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同时,也要加强废水处理,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
第二、环境影响指标环境影响指标是评价铝行业清洁生产的重要指标之一。
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铝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渣等,这些废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不可忽视的。
因此,铝行业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废物的排放,保护环境。
第三、资源利用指标资源利用指标是评价铝行业清洁生产的重要指标之一。
主要包括铝土矿的开采、熔炼和回收利用等。
铝土矿是铝行业的主要原材料,其开采和熔炼过程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铝行业需要加强对铝土矿的科学开采,提高原材料利用率。
同时,对于废旧铝制品的回收利用也是铝行业清洁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
第四、企业管理指标企业管理指标是评价铝行业清洁生产的重要指标之一。
主要包括环境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等。
铝行业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管和控制,同时还需要加强员工的环保意识和技能培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全面的铝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推进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铝行业应该加强技术创新,积极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和设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电解铝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目次前言 (Ⅰ)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评价指标体系 (2)5 评价方法 (7)6 数据采集与计算方法 (9)前言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指导和推动电解铝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制定电解铝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本指标体系依据综合评价所得分值将企业清洁生产水平分为三级,Ⅰ级为国际清洁生产领先水平;Ⅱ级为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Ⅲ级为国内清洁生产一般水平。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评价指标体系将适时修订。
本指标体系起草单位:本溪市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渤海大学负责起草。
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提出。
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解释。
1适用范围本指标体系规定了电解铝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
本指标体系将清洁生产指标分为六类,即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和能源消耗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产品质量指标和清洁生产管理指标。
指标体系适用于电解铝电流强度≥160KA以上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也适用于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环保领跑者等环境管理制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 18597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21346 电解铝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25465 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T 23331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HJ 617 企业环境报告书编制导则YS/T 285 铝电解用预焙阳极《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试行稿)(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3年第33号公告)《关于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条款的决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 2013年第21号)《铝行业规范条件》(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3年第36号公告)3 术语和定义《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试行稿)所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标体系。
一、目的为保障电解铝厂员工的身体健康,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电解铝厂所有生产、管理、技术人员及外来人员。
三、卫生管理职责1. 厂长负责全厂卫生管理工作,确保各项卫生措施落实到位。
2.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卫生工作负总责,负责组织实施本部门的卫生工作。
3. 员工应自觉遵守卫生制度,保持工作环境整洁。
四、卫生管理内容1. 工作场所卫生(1)保持工作场所整洁,无杂物、无积尘。
(2)生产设备、工具、原材料等应分类存放,标识清晰。
(3)定期对生产设备、工具、原材料进行清洁、消毒。
(4)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分类收集,按规定进行处理。
2. 人员卫生(1)员工应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剪指甲,不佩戴饰品。
(2)员工应穿着整洁的工作服,不得穿拖鞋、凉鞋进入工作场所。
(3)员工应佩戴安全帽、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用品。
(4)员工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身体健康。
3. 食堂卫生(1)食堂应保持卫生,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2)食堂工作人员应保持个人卫生,穿戴整洁的工作服。
(3)食堂食材应新鲜、卫生,不得使用过期、变质食品。
(4)食堂餐具应进行清洗、消毒,确保食品安全。
4. 住宿卫生(1)员工宿舍应保持整洁,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2)员工应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澡、换洗衣物。
(3)宿舍内不得饲养宠物,不得乱扔垃圾。
五、卫生检查与考核1. 定期组织卫生检查,对卫生工作不达标者进行通报批评,并责令整改。
2. 将卫生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对表现优秀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3. 对卫生工作不力的部门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厂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厂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3. 员工应自觉遵守本制度,共同维护电解铝厂的卫生环境。
铝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铝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是指对铝行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的一套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包括了铝行业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制造,再到废弃物处理,都需要进行评价。
下面将详细介绍铝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1. 原材料采购环节在铝行业的原材料采购环节中,需要考虑的指标包括原材料的来源、采购方式、采购量等。
对于原材料的来源,应优先选择环保型的供应商,避免采购来自非法矿山或者砍伐非法森林的原材料。
采购方式应尽量采用绿色采购方式,如选择可再生资源或者回收资源。
采购量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规划,避免浪费。
2. 生产过程环节在铝行业的生产过程中,需要考虑的指标包括能源消耗、水资源利用、废气排放、废水排放等。
对于能源消耗,应尽量采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
对于水资源利用,应尽量采用循环利用的方式,避免浪费。
对于废气排放和废水排放,应采用先进的治理技术,确保排放达到国家标准。
3. 产品制造环节在铝行业的产品制造环节中,需要考虑的指标包括产品质量、产品寿命、产品回收利用等。
对于产品质量,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生产,确保产品质量达到标准。
对于产品寿命,应尽量延长产品使用寿命,避免过早报废。
对于产品回收利用,应采用循环利用的方式,避免浪费。
4. 废弃物处理环节在铝行业的废弃物处理环节中,需要考虑的指标包括废弃物的分类、处理方式、处理效果等。
对于废弃物的分类,应根据不同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避免混合处理。
对于处理方式,应采用环保型的处理方式,如焚烧、填埋等。
对于处理效果,应确保处理后的废弃物达到国家标准。
铝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是一套全面考虑铝行业生产过程中环境影响的指标体系。
铝行业企业应根据该指标体系进行评价,不断优化生产过程,实现清洁生产。
国家已发布的清洁生产标准清洁生产标准制革工业(羊革)-- HJ 560-2010清洁生产标准铜电解业-- HJ 559-2010清洁生产标准铜冶炼业-- HJ 558-2010清洁生产标准宾馆饭店业-- HJ 514-2009清洁生产标准铅电解业-- HJ 513—2009清洁生产标准粗铅冶炼业-- HJ 512—2009清洁生产标准废铅酸蓄电池铅回收业-- HJ 510-2009清洁生产标准氯碱工业(聚氯乙烯)-- HJ 476-2009清洁生产标准氯碱工业(烧碱)-- HJ 475-2009清洁生产标准纯碱行业-- HJ 474-2009清洁生产标准氧化铝业-- HJ 473-2009清洁生产标准钢铁行业(铁合金) -- HJ 470—2009清洁生产标准造纸工业(废纸制浆)-- HJ 468—2009清洁生产标准水泥工业-- HJ 467—2009清洁生产标准葡萄酒制造业-- HJ 452-2008清洁生产标准印制电路板制造业-- HJ 450-2008清洁生产标准合成革工业-- HJ 449-2008清洁生产标准制革工业(牛轻革)-- HJ 448-2008清洁生产标准铅蓄电池工业-- HJ 447-2008清洁生产标准煤炭采选业-- HJ 446-2008关于公布《清洁生产标准电镀行业》(HJ/T314-2006)修改方案的公告-- 科技标准司清洁生产标准淀粉工业-- HJ 445-2008清洁生产标准味精工业-- HJ 444-2008清洁生产标准石油炼制业(沥青)-- HJ 443-2008清洁生产标准电石行业-- HJ/T 430-2008清洁生产标准化纤行业(涤纶)-- HJ/T 429-2008清洁生产标准钢铁行业(炼钢)-- HJ/T 428-2008清洁生产标准钢铁行业(高炉炼铁) -- HJ/T 427-2008清洁生产标准钢铁行业(烧结)-- HJ/T 426-2008清洁生产标准白酒制造业-- HJ/T 402-2007清洁生产标准烟草加工业-- HJ/T 401-2007清洁生产标准平板玻璃行业-- HJ/T 361-2007清洁生产标准彩色显象(示)管生产-- HJ/T360-2007清洁生产标准化纤行业(氨纶)-- HJ/T359-2007清洁生产标准镍选矿行业-- HJ/T 358-2007清洁生产标准电解锰行业-- HJ/T357-2007清洁生产标准造纸工业(硫酸盐化学木浆生产工艺) -- HJ/T 340-2007清洁生产标准造纸工业(漂白化学烧碱法麦草浆生产工艺)-- HJ/T 339-2007清洁生产标准钢铁行业(中厚板轧钢)-- HJ/T 318-2006清洁生产标准造纸工业(漂白碱法蔗渣浆生产工艺)-- HJ/T 317-2006清洁生产标准乳制品制造业(纯牛乳及全脂乳粉) -- HJ/T 316-2006清洁生产标准人造板行业(中密度纤维板)-- HJ/T 315-2006清洁生产标准电镀行业-- HJ/T 314-2006清洁生产标准铁矿采选业-- HJ/T 294-2006清洁生产标准汽车制造业(涂装) -- HJ/T 293-2006清洁生产标准基本化学原料制造业(环氧乙烷/乙二醇) -- HJ/T 190-2006清洁生产标准钢铁行业-- HJ/T 189-2006清洁生产标准氮肥制造业-- HJ/T 188-2006清洁生产标准电解铝业-- HJ/T 187-2006清洁生产标准甘蔗制糖业-- HJ/T 186-2006清洁生产标准纺织业(棉印染)-- HJ/T 185-2006清洁生产标准食用植物油工业(豆油和豆粕)-- HJ/T 184-2006清洁生产标准啤酒制造业-- HJ/T 183-2006清洁生产标准制革行业(猪轻革)-- HJ/T 127-2003清洁生产标准炼焦行业-- HJ/T 126-2003清洁生产标准石油炼制业-- HJ/T 125-2003。
电解铝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目次前言 (Ⅰ)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评价指标体系 (2)5 评价方法 (7)6 数据采集与计算方法 (9)前言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指导和推动电解铝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制定电解铝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本指标体系依据综合评价所得分值将企业清洁生产水平分为三级,Ⅰ级为国际清洁生产领先水平;Ⅱ级为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Ⅲ级为国内清洁生产一般水平。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评价指标体系将适时修订。
本指标体系起草单位:本溪市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渤海大学负责起草。
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提出。
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解释。
1适用范围本指标体系规定了电解铝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
本指标体系将清洁生产指标分为六类,即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和能源消耗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产品质量指标和清洁生产管理指标。
指标体系适用于电解铝电流强度≥160KA以上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也适用于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环保领跑者等环境管理制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 18597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21346 电解铝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25465 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T 23331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HJ 617 企业环境报告书编制导则YS/T 285 铝电解用预焙阳极《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试行稿)(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3年第33号公告)《关于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条款的决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 2013年第21号)《铝行业规范条件》(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3年第36号公告)3 术语和定义《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试行稿)所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