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2
考点7 强、弱电解质的判断【考点定位】本考点考查强、弱电解质的判断,提升对电解质概念及电解质电离理论的理解,涉及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弱电解质的判断及实验证明。
【精确解读】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非电解质:在熔融状态或水溶液中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电解质:溶于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自身电离成阳离子与阴离子)的化合物.可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而只有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时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后才能导电.离子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某些共价化合物也能在水溶液中导电,但也存在固体电解质,其导电性来源于晶格中离子的迁移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强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中几乎完全发生电离的电解质,弱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不完全发生电离的电解质.强弱电解质导电的性质与物质的溶解度无关.强电解质一般有:强酸强碱,活泼金属氧化物和大多数盐,如:碳酸钙、硫酸铜.也有少部分盐不是电解质;弱电解质(溶解的部分在水中只能部分电离的化合物,弱电解质是一些具有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一般有:弱酸、弱碱,如;醋酸、一水合氨(NH3•H2O),以及少数盐,如:醋酸铅、氯化汞.另外,水是极弱电解质。
3.弱电解质的判断方法(以盐酸和醋酸为例):(1)通过测定同浓度、同体积的溶液的导电性强弱来鉴别实验:等体积、浓度均为0。
5mol•L—1的盐酸和CH3COOH溶液的导电性实验表明,盐酸的导电能力比CH3COOH溶液的导电能力大得多.因为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是由溶液里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的大小决定的.规律1:同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溶液,酸越弱,其溶液的导电能力越弱;(2)通过测定同浓度溶液的pH大小来鉴别实验:在常温下,用pH试纸的测定0.1mol•L-1的盐酸和CH3COOH溶液的pH,盐酸的pH为1,CH3COOH溶液的pH 约为3.这就表明盐酸是完全电离的强酸,CH3COOH是部分电离的弱酸;规律2:同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溶液,酸性越弱,溶液的pH越大.若两种酸溶液的pH相同,酸越弱,溶液的浓度越大;(3)通过比较同浓度、同体积的溶液与同一种物质反应的速率快慢来鉴别实验:分别用3.25g锌与体积都为200mL、浓度都为1mol•L—1的盐酸和CH3COOH溶液反应,观察到锌与盐酸反应剧烈,产生H2的速率快,锌很快反应完;锌与CH3COOH溶液反应慢,产生H2的速率缓慢,锌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才消耗完.这表明盐酸是强酸,CH3COOH是弱酸.规律3: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酸,酸越弱,其c (H+)越小,反应速率越慢(4)通过测定同浓度的酸所对应的钠盐溶液的pH大小来鉴别实验:在常温下,用pH试纸测定0。
高中化学强弱电解质口诀(原创实用版)目录1.强弱电解质的定义与区别2.高中化学中常见的强电解质3.高中化学中常见的弱电解质4.强弱电解质的判断方法5.学习高中化学强弱电解质的重要性正文一、强弱电解质的定义与区别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程度的不同,我们可以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完全或几乎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常见的强电解质包括强酸、强碱和大多数盐类。
例如,硫酸、盐酸、硝酸、高氯酸、氢溴酸、氢碘酸、钾、钠、钙、钡的氢氧化物,以及大多数盐类等。
弱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常见的弱电解质包括弱酸、弱碱和一些盐类。
例如,醋酸、碳酸、硅酸、磷酸等弱酸,氨水、氢氧化铝等弱碱,以及醋酸铅、氯化汞等一些盐类。
二、高中化学中常见的强电解质在高中化学中,我们常常接触到许多强电解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强电解质:1.强酸:硫酸、盐酸、硝酸、高氯酸、氢溴酸、氢碘酸等。
2.强碱:钾、钠、钙、钡的氢氧化物等。
3.大多数盐:除了乙酸铅、氯化汞等外,几乎所有的盐类都属于强电解质。
三、高中化学中常见的弱电解质在高中化学中,我们同样会学习到许多弱电解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弱电解质:1.弱酸:醋酸、碳酸、硅酸、磷酸等。
2.弱碱:氨水、氢氧化铝等。
3.一些盐:醋酸铅、氯化汞等。
四、强弱电解质的判断方法在化学学习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判断强弱电解质:1.判断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完全电离的为强电解质,部分电离的为弱电解质。
2.观察电解质的溶解性:强电解质通常易溶于水,而弱电解质则不易溶于水。
3.分析电解质的反应性: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剧烈,而弱电解质则反应较缓慢。
五、学习高中化学强弱电解质的重要性掌握高中化学中的强弱电解质对于我们理解化学反应、判断物质的性质和溶液的酸碱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化学电解质的性质化学电解质是指在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电离产生离子的物质。
根据电解质分子或离子的性质,电解质可以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本文将对化学电解质的性质进行探讨。
一、强电解质强电解质是指在溶液中完全电离产生离子的物质,例如氯化钠(NaCl)、硫酸(H2SO4)等。
其主要性质如下:1. 电离度高:强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够完全电离,生成的离子数量与溶质的物质量成正比。
这种高度电离的特性使强电解质在电解过程中导电能力强,能够较快地将电流传导至电极。
2. 导电性好:由于强电解质溶液中存在大量离子,因此其溶液能够良好地导电。
当两个电极通过强电解质溶液连接时,阳极吸引阴离子,而阴极则吸引阳离子,从而形成电流的流动。
3. 不反应性强:强电解质通常不容易与水或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因为其离子已经相对稳定。
在溶液中,强电解质的离子与水分子溶剂作用力较弱,几乎不存在水解或离子交换的现象。
二、弱电解质弱电解质是指在溶液中只有一小部分电离产生离子的物质,例如乙酸(CH3COOH)、氨水(NH3)等。
其主要性质如下:1. 电离度低:与强电解质相比,弱电解质只有一小部分分子能够电离为离子。
这种低电离度使得弱电解质的溶液中离子浓度较低,不利于电流的传导。
2. 导电性差:由于弱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较低,导电性较差。
弱电解质在电解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的离子,因此在导电能力上远不及强电解质。
3. 反应性强:由于弱电解质的电离度较低,其分子与溶液中其他物质易发生反应。
在溶液中,弱电解质的离子与溶剂或其他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较弱,容易发生水解、中和或配位反应。
结论:化学电解质的性质主要由其电离度和电导率来决定。
强电解质具有高电离度、良好的导电性和较弱的反应性;而弱电解质则具有低电离度、较差的导电性和较强的反应性。
深入了解电解质的性质可以为我们理解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制、酸碱中和反应等提供重要的基础知识。
强弱电解质的判断方法
强弱电解质是指在溶液中能完全或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物质。
判断一个物质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可以通过以下方法:
1. 寻找物质的化学式:强酸、强碱和某些无机盐通常是强电解质,而大多数有机物和一些较弱的无机盐通常是弱电解质。
2. 观察物质的电离程度:强电解质在溶液中会完全电离,而弱电解质只会部分电离。
可以通过电离度来判断,电离度越高的物质越可能是强电解质。
3. 测定电导率:强电解质具有高电导率,而弱电解质具有较低的电导率。
可以通过测量溶液的电导率来判断物质的电离程度。
4. 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可以用来判断物质是否是强酸或强碱。
对于强酸,指示剂会发生明显的酸碱指示颜色变化;而对于弱酸或弱碱,则指示剂的颜色变化较弱或不明显。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只能作为初步判断的依据,具体的判断还需结合其他实验数据和化学性质综合考虑。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归纳在化学的世界里,有一种现象让人又爱又恨,那就是电解质。
听上去高大上,其实就是指那些能在水中分解成离子的物质。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就像是两位性格迥异的朋友,一个热情似火,一个温柔腼腆。
强电解质就像是在派对上那种超级活跃的人,一到场就能把气氛炒热。
它们在水里几乎完全 dissociate,像是将自己一分为二,变成各种正负离子,瞬间成为超级导电的小能手。
想象一下,像氯化钠(就是食盐啦)、硫酸和氢氧化钠这些家伙,一碰到水就像是见了老朋友,立马开怀大笑,完全不客气。
无论是海水里的咸味,还是电池里的神奇,它们都能让电流流动得飞快,真是电解质界的“风云人物”。
反观弱电解质,它们就像是那种在聚会上比较腼腆的朋友,可能不太想跟大家攀谈。
它们在水中分解得比较少,比如醋酸和氨水。
这些小家伙一旦放到水里,才只会小心翼翼地释放出一部分离子,剩下的大部分还是安安静静待着,根本不想参与热闹。
它们就像是那些在朋友圈默默点赞,却从不发言的朋友。
虽然它们的电导率比强电解质低,但是它们却能在某些场合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像是把酸碱中和的化学反应搞得有声有色。
许多时候,弱电解质在生活中也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像我们常用的醋,虽说味道酸酸的,却也是厨房的必备良品,真是给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
说到这里,有没有觉得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差异就像是生活中的两种选择?有些人喜欢轰轰烈烈,追求刺激,觉得强电解质的表现就像是一场酣畅淋漓的篮球赛,瞬间点燃激情。
而有些人则喜欢安静,欣赏那种细水长流的感觉,弱电解质的表现就像是在小溪边静静流淌,给人一种宁静的美感。
生活就是如此多姿多彩,正是这些不同的选择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丰富。
如果你去超市,随便拿起一瓶饮料,你可能就能发现这些电解质的身影。
很多运动饮料中就加入了强电解质,让你在运动后迅速补充体液,恢复活力。
想象一下,刚打完一场球,满身大汗,喝上一口那清凉的饮料,哇!瞬间就像打了一针强心剂,神清气爽,真是太爽了!而有些饮料则可能含有弱电解质,这些看似低调的成分,实际上却能在体内悄无声息地发挥作用,帮助我们维持健康的体液平衡。
【要点精解】一、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1.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区别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相同点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都能电离,都能导电,与溶解度无关 不同点键型 离子键或极性键 极性键电离程度 完全 部分 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用等号电离方程式用可逆号电解质在溶液中粒子形式 水合离子 分子、水合离子离子方程式中表示形式离子符号或化学式化学式2.常见的强、弱电解质 (1)强电解质:①强酸:HCl 、H 2SO 4、HNO 3、HClO 4、HBr 、HI 、HMnO 4… ②强碱:NaOH 、Ca (OH )2、Ba (OH )2、KOH 、RbOH … ③大部分盐:Na 2CO 3、BaSO 4、AgCl 、KNO 3… (2)弱电解质:①弱酸:如H 2S 、H 2CO 3、CH 3COOH 、HF 、HCN 、HClO 等。
氢氟酸(HF )是具有强极性共价键的弱电解质;H 3PO 4、H 2SO 3从其酸性强弱看属于中强酸,但仍属于弱电解质。
②弱碱:NH 3·H 2O ,多数不溶性的碱[如Fe(OH)3、Cu(OH)2等]、两性氢氧化物[如Al(OH)3、Zn(OH)2等]。
③少部分盐:如HgCl 2,HgBr 2等。
④水:是由强极性键构成的极弱的电解质。
二、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1.影响电离平衡的外界条件(1)浓度: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
在稀释溶液时,电离平衡向右移动,而离子浓度一般会减小。
(2)温度:温度越高,电离程度越大。
因电离是吸热反应。
(3)同离子效应:在某电解质溶液中,加入含有某一相同离子的另一电解质,会抑制电解质的电离。
如在醋酸溶液中加入醋酸钠或盐酸,均会抑制醋酸的电离。
(4)能反应的离子:加入能与电解质电离出来的离子发生反应的另一物质,会促进电解质的电离。
2.对CH3COOH H++CH3COO-的电离平衡,小结如下:条件变化平衡移动电离度K离子数目离子浓度加热正向移动增大增大增多增大稀释正向移动增大不变增多减小加冰醋酸正向移动减小不变增多增大加盐酸逆向移动减小不变H+增多CH3COO-减少加醋酸钠逆向移动减小不变H+减少CH3COO-增多说明:电离平衡属于化学平衡,受外界条件如温度和浓度等的影响,其规律遵循勒夏特列原理。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1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定义种类本质区别相同点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和水等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自身能否发生电离均为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多数有机化合物、非金属氧化物(水除外)和氨气等深化理解(1)化合物是电解质的本质必须是化合物本身电离出离子,而不是与水反应的产物电离。
例如SO2、SO3、NH3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它们与水反应后生成的H2SO3、H2SO4、NH3·H2O 电离所致,并非自身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SO2、SO3、NH3为非电解质,而H2SO3、H2SO4、NH3·H2O是电解质。
(2)电解质本身不一定导电,如NaCl晶体,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石墨;非电解质不导电,但不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如金刚石。
2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1)教材P56·实验3-1酸0.1 mol/L盐酸0.1 mol/L醋酸pH 1 >1导电能力强较强与镁条反应的装置实验现象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反应平缓,产生少量气泡实验结论Mg与盐酸的反应速率大,而与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的反应速率小,表明相同物质的量浓度时,盐酸中的c(H+)较大,说明在水溶液中,HCl易电离,CH3COOH较难电离;②由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与醋酸的pH、导电能力及与活泼金属反应的剧烈程度可知,在稀溶液中,HCl完全电离,CH3COOH只有部分电离(2)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及比较强电解质弱电解质概念在水溶液中能够全部电离的电解质称为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有部分电离的电解质称为弱电解质电离过程不可逆过程,全部电离可逆过程,部分电离水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水分子及由水电离出的H+和OH-不计)只有电离出的阴、阳离子,不存在电解质分子既有电离出的阴、阳离子,又有电解质分子化合物类型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电离方程式(举例)KNO3===K++NO-3,H2SO4===2H++SO2-4CH3COOH H++CH3COO-,NH3·H2O NH4++OH-共同特点在水溶液中均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3)强、弱电解质的分类名师提醒(1)强弱电解质的划分依据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
强弱电解质的判断方法
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能够产生离子的化合物,它们在维持生命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解质可以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两种,它们在水溶液中的离解程度不同,因此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判断。
下面将介绍强弱电解质的判断方法。
首先,我们来看强电解质的判断方法。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完全离解成离子,因此其电导率非常高。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测量水溶液的电导率来判断其是否为强电解质。
一般来说,电导率超过一定数值的溶液可以被认定为强电解质。
其次,对于弱电解质的判断方法。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离解成离子,因此其电导率相对较低。
我们可以通过测定溶液的电导率,并将其与强电解质的电导率进行对比来判断其是否为弱电解质。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溶液的电离度来判断其是否为弱电解质,电离度越低,则溶液中的弱电解质含量越高。
除了电导率和电离度的方法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溶液的酸碱性来判断其是否为强弱电解质。
一般来说,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呈酸性或碱性,而弱电解质则呈中性。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酸碱指
示剂来测试溶液的酸碱性,从而判断其中的电解质性质。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判断溶液中的电解质性质。
通过合理的判断方法,我们可以准确地区分强弱电解质,为实验和生产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总之,强弱电解质的判断方法包括电导率、电离度和酸碱性等多种途径,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判断。
通过准确判断电解质的性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化学反应和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高中常见电解质1. 什么是电解质?电解质是指能够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物质。
它们在水溶液中会分解成带电的离子,从而使溶液具有导电性质。
电解质的分解过程称为电离。
2. 电解质的分类电解质可以分为两类: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2.1 强电解质强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物质,能够产生大量的离子。
常见的强电解质包括:•酸:如盐酸(HCl)、硫酸(H2SO4)等;•碱:如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钾(KOH)等;•盐:如氯化钠(NaCl)、硝酸铵(NH4NO3)等。
2.2 弱电解质弱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只部分电离的物质,产生的离子数量较少。
常见的弱电解质包括:•部分电离的酸:如乙酸(CH3COOH)、碳酸(H2CO3)等;•部分电离的碱:如氨水(NH3·H2O)等。
3. 高中常见电解质3.1 酸酸是指能够产生氢离子(H+)的物质。
高中化学中常见的酸有:•盐酸(HCl):是一种无色、刺激性气味的强酸,可以与金属反应产生盐和氢气;•硫酸(H2SO4):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强酸,可以与金属反应产生盐和氢气;•硝酸(HNO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强酸,可以与金属反应产生盐和氢气;•醋酸(CH3COOH):是一种无色液体,呈醋味,属于弱酸。
3.2 碱碱是指能够产生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高中化学中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NaOH):是一种无色晶体,易吸湿,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氢氧化钾(KOH):是一种无色结晶或白色颗粒,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氨水(NH3·H2O):是一种无色气味刺激的液体,是弱碱。
3.3 盐盐是由酸和碱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可以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
高中化学中常见的盐有:•氯化钠(NaCl):是一种无色结晶,是食盐的主要成分;•碳酸钠(Na2CO3):是一种无色结晶,常用于软化水和制备碱性溶液;•硝酸铵(NH4NO3):是一种无色结晶,常用作氮肥。
4. 电解质在生活中的应用4.1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是电解质重要的特性之一。
第一节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班级姓名
一、填空题
1、叫电解质,
叫非电解质。
2、叫强电解质,
叫弱电解质。
3、氢氧化钠晶体中(有、没有)离子,它(能、不能)导电,原因
是。
4、液态氯化氢(能、不能)导电,原因是。
5、写出①HF、②H3PO4、③NaHCO3、④CH3COONH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①;
②;
③;
④;
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
6、下列物质是电解质的是 [ B ]
A、硫酸溶液
B、食盐
C、酒精
D、铜
7、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B ]
A、NH3·H2O==NH4++OH-
B、NaHCO3== Na++HCO3-
C、H2S≒2H++S2-
D、KClO3==K++Cl-+3O2-
8、下物质分类组合正确的是[ A ]
A B C D
强电解质HBr FeCl3H3PO4Ca(OH)2
弱电解质HF HCOOH BaSO4HI
非电解质CCl4Cu H2O C2H5OH
9、下列叙述中,能说明某化合物一定是弱电解质的是[ D ]
A、该化合物水溶液不导电
B、该化合物饱和溶液导电能力较弱
C、.该化合物在熔融时不导电
D、该化合物溶于水中发生电离,溶质离子浓度小于溶质分子浓度
10、关于强弱电解质的导电性的正确说法是[ A ]
A、导电能力由离子浓度决定
B、两者的导电有本质区别
C、强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弱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弱
D、导电性强的溶液里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性弱的溶液里自由移动的离子数
目多
11、某固体化合物A不导电,但熔化或溶于水都能完全电离,下列关于A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A为非电解质
B、A是强电解质
C、A是分子晶体
D、A为弱电解质
1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用H=+OH-=H2O表示的有 [ C ]
A、盐酸和氨水反应
B、稀硝酸和氢氧化钾溶液反应
C、碳酸氢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硫酸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13、在KHSO4的稀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存在的离子是[ D ]
A、H+
B、HSO4-
C、SO42-
D、K+
14、把0.05molNaOH固体分别加入到下列100mL液体中,溶液导电性基本不变,该液体
是[ B ]
A、自来水
B、0.5mol/L盐酸
C、0.5mol/L醋酸
D、0.5mol/L氨水
15、有五瓶溶液分别是:①10mL0.60mol· L-1NaOH溶液,②20mL0.50mol·L-1 H2SO4水溶液,
③30mL0.40mol·L-1HCl水溶液,④40mL0.30mol·L-1CH3COOH水溶液,⑤
50mL0.20mol·L-1蔗糖水溶液。
以上各瓶溶液所含离子、分子总数的大小顺序是[ D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①>⑤
D、⑤>④>③>②>①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强酸、强碱都是强电解质
B、可溶性碱都是强电解质
C、不溶于水的化合物都是弱电解质或非电解质
D、能导电的物质都是电解质
17、下列各组溶液间的反应,可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D ]
A、CH3COOH+Na2CO3;CH3COOH+NaHCO3
B、AgNO3+HCl;Ag2SO4+BaCl2
C、BaCl2+Na2SO4;Ba(OH)2+(NH4)2SO4
D、KOH+ CH3COONH4;Ba(OH)2+NH4Cl
三、简答题
18、已知NaCl是强电解质,如何用实验证明NH4Cl是强电解质?
19、用足量Zn与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若要减慢反应速度,又不减少生成氢气的量,可采用什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