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版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模板)
- 格式:doc
- 大小:4.60 MB
- 文档页数:59
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CoP Control Plan(为满足CNCA—02C—023:2008 规则对生产一致性控制的要求)生产厂:版本号:1 发布日期:二零一一年五月六日目录第一章生产一致性控制的文件化规定第二章产品涉及的标准及相关部件、过程的控制规定第三章整车 COP 试验设备、人员的控制要求第四章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申报、变更和执行的要求第五章制造商对发生生产不一致情况的处理规定第六章对已出售产品出现不一致情况的处理规定第七章制造商对分级管理的思路及采取的可靠性验证措施第一章生产一致性控制的文件化规定我公司严格按照GB/T 19001-2008标准来实施质量管理,并且每年都通过ISO 9001质量体系认证审查,这证实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质量能力得到有效保证。
结合《CNCA-02C-023:2008机动车辆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的规定要求,我们还制定了《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检验验证控制程序》、《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控制程序》、《认证标志管理控制程序》、《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管理程序》等程序文件来保证批量生产认证产品的结构及技术参数和型式试验样品的一致性。
现将我公司3C一致性控制流程阐述如下:一、研发部负责认证产品的设计开发、标准化管理及技术管理,具体按照《文件控制程序》、《设计开发控制程序》、《设计和开发验证控制程序》、《设计和开发验证控制程序》、《整车定型试验控制程序》及《认证产品变更控制程序》等文件的规定要求,提出本公司适用的标准列表、关键零部件登记表、车型技术参数表。
二、采购部负责关键零部件、原材料的采购控制,确保一致性要求,具体按《采购控制程序》和《供应商管理控制程序》有关规定进行。
三、品质部负责对外购关键零部件、原材料的进货检验进行严格控制,确保一致性符合要求,具体按《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检验验证控制程序》和《来料检验控制程序》的规定要求执行。
四、制造部负责本公司的关键工序制造,制定相应的作业指导书,具体按照《生产过程控制程序文件》的规定要求执行。
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为满足CNCA—02C—023:2008 规则对生产一致性控制的要求)本《生产一致性计划》适用认证产品XXXXXXX 车型系列(涵盖如下CCC 证书)申请编号:证书编号:产品名:称生产厂:版本号Version No.: 车型系列Vehicle Type: 发布日期Release Date:目录第一章生产一致性控制的文件化规定第二章产品涉及的标准及相关部件、过程的控制规定第三章整车 COP 试验设备、人员的控制要求第四章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申报、变更和执行的要求第五章制造商对发生生产不一致情况的处理规定第六章制造商对产品不一致的追溯处理措施第七章制造商对分级管理的思路及采取的可靠性验证措施第八章适用多个车型系列及不在同一装配现场时的说明第一章生产一致性控制的文件化规定制造商为有效控制批量生产的认证产品的结构及技术参数和型式试验样品的一致性所制定的文件化的规定。
总体上描述控制计划的内容、制造商为保证生产一致性所采取的手段和方法以及控制计划本身作为文件化的规定在编制执行方面的具体要求。
(实际上也是总体质量计划的概念,阐述企业从设计开发、采购、生产制造到销售服务全过程中的产品一致性控制过程,应将 CCC规定和企业现有质量体系文件结合(可引用)表述,后几章的内容也在此章节有表述。
)第二章产品涉及的标准及相关部件、过程的控制规定制造商按照车型系列并对应实施规则中各项标准制定的产品必要的试验或相关检查的内容、方法、频次、偏差范围、结果分析、记录及保存的文件化的规定。
以及按照各项标准识别关键部件、材料、总成和关键制造过程、装配过程、检验过程并确定其控制要求。
对于不在工厂现场进行的必要的试验或相关检查以及控制的关键部件、材料、总成和关键制造过程、装配过程、检验过程,应在计划中特别列出,并说明控制的实际部门和所在地点。
认证标准中对生产一致性控制有规定的项目,工厂的控制规定不得低于标准的要求。
按照本车型系列应满足的标准为技术主线,对影响标准符合性的关键部件、关键过程以及必要的检验和检查进行控制。
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CoP Control Plan(为满足CNCA—02C—023:2008 规则对生产一致性控制的要求)本《生产一致性计划》适用认证产品改装车型系列(涵盖如下CCC 证书)生产厂: 深圳中集专用车有限公司版本号:V ersion No.车型系列Vehicle Type:发布日期:Release Date:目录第一章生产一致性控制的文件规定第二章产品涉及的标准及相关部件、过程的控制规定第三章整车COP试验设备、人员的控制要求第四章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申报、变更和执行的要求第五单制造商对发生生产不一致情况的处理规定第六章制造商对产品不一致情况的追溯处理措施第七章制造商对分级管理的思路及采取的可靠性验证措施第八章适用多个车型系列及不在同一装配现场时的说明第一章生产一致性控制的文件规定1 、目的为了确保本公司生产的产品满足国家强制性标准和技术法规的要求,其型式及主要结构、参数与定型样车的一致性,特制定和颁布本控制计划(以下称计划)。
本计划是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定了产品一致性所涉及的相关过程、产品、人员及检测设备等要素的控制方法及程序。
2、适用范围本计划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所有车型的生产一致性控制3、职责3.1质量控制部负责协同相关部门制定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并负责计划的修订、发布以及计划实施的监督管理。
3.2物料部负责按本计划控制关键零部件的供应商。
3.3制造部负责按本计划控制关键工序。
3.4质量控制部负责按本计划要求控制关键零部件及强检项目的符合性并保存控制记录。
3.5技术中心负责产品一致性设计开发和技术文件的编制。
3.6技术中心负责生产一致性保证计划书的申报、变更及备案。
4、强检项目影响因素的识别质量控制部组织相关部门识别影响强检试验项目的关键零部件、关键质量特性及关键工序,编制强检项目影响因素表。
各部门根据强检项目影响因素表中的内容制定控制措施。
5 控制措施5.1关键零部件供采购控制5.1.1物料部执行《采购管理程序》,编号:SCV-QP-08,并按照关键零部件《合格供方名单》的配套厂家签订质量技术协议及产品供货合同。
目录第一章生产一致性控制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产品涉及的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产品关键原材料、过程、成品检验的控制项目规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试验设备、人员的控制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申报、变更和执行的规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制造商对产品存在不一致情况时的追溯、处理和恢复规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引用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表一汽车内饰件关健关键原材料一致性控制项目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表二汽车内饰件关键工序质控点一致性控制项目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表三汽车内饰件COP一致性控制项目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生产一致性控制总则1、目的为保证本公司批量生产的汽车内饰件产品符合强制性产品认证的规定, 确保汽车内饰件产品的结构型式及技术参数与型式试验样品一致性。
以及本公司批量生产的认证产品持续满足实施规则规定的各项标准及技术法规要求。
加强对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 以下简称认证标志) 的统一管理。
2、范围本计划书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汽车内饰件产品( 型号详见表1) 生产一致性控制的全过程。
表 13、各相关部门职责3.1 质量负责人: 负责认证产品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运行的全面工作。
3.2 办公室:3.2.1 负责对《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运行过程进行监控。
3.2.2 负责按年度总结产品和关键原材料质量控制实施情况。
3.3 技质部:3.3.1负责编制《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 并组织相关部门总结年度实施情况及编写《汽车内饰件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执行报告》。
3.3.2 负责控制计划变更管理。
3.3.3 负责与产品质量控制相关检验设备的使用和管理, 负责按照周期鉴定计划进行计量检定及校准。
生产控制计划模板篇一: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模板)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目录生产一致性控制的文件规定产品涉及的标准及相关部件、过程的控制规定整车COP试验设备、人员的控制要求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申报、变更和执行的要求制造商对发生生产不一致情况的处理规定制造商对产品不一致情况的追溯处理措施第一章1 、目的生产一致性控制的文件规定为了确保本公司认证产品能满足国家强制性产品3C认证,生产一致性审查要求和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确保公司生产的批量产品与型式试验合格认证产品的一致性控制,以使认证产品持续符合认证要求,特制定和颁布本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以下称计划)。
本计划是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定了产品一致性所涉及的相关过程、产品、人员及检测设备等要素的控制方法及程序。
2、适用范围涵盖车型型号:XXXXXXXXXXXXXXXXXXXXX 3、职责公司常务副总负责文件有效版本的审批,批准发布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
公司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文件编写和修订的总体策划、协调及审核。
公司各职能部门负责编写和修订与本部门相关的技术和管理文件。
物控部负责按本计划控制关键零部件的供应商管理。
制造部负责按本计划控制关键工序。
品管部负责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的检验和监督执行。
品管部负责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的编写和申报、变更及备案的执行。
技术部负责产品一致性设计开发和技术文件的编制。
综合管理部负责对人力资源的控制。
4、强检项目影响因素的识别品管部组织相关部门按照各项标准识别关键工序、材料、总成和关键制造过程、装配过程、检验过程并确定其控制要求。
认证标准中对生产一致性控制有规定的项目,公司的控制规定不得低于标准的要求。
5、控制措施关键零部件供应商采购控制详见程序文件《采购控制程序》;关键零部件控制详见程序文件《进货检验制度》;关键过程控制详见程序文件《生产过程控制程序》;成品检验详见程序文件《进货检验制度》;检测设备的控制详见程序文件《设施/设备管理控制程序》;关键岗位人员的控制涉及强检项目符合性的相关人员为关键岗位人员,包括:技术人员、采购人员、检验员、关键工序操作人员、内审员等。
关于控制计划执行报告的编制要求(参考)1.控制计划执行报告总的要求2.控制计划执行报告是企业在每年的监督审核前一个月, 向认证机构提交的一份“关于企业3.如何实施3C认证产品一致性控制的自查报告”。
获证企业应按实施规则CNCA-02C-023:2008附件6的要求, 表述最近一个监督周期的企业获证产品的生产和执行控制计划的情况。
执行报告应对照企业申报的控制计划, 逐项说明生产一致性控制所进行的工作和重要变更, 对于发生的生产不一致情况应重点说明其原因、处理及追溯结果、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以利于认证机构对企业每年的监督提出审核方案, 因此, 控制计划执行报告应有相关人员签字和盖章。
具体内容及要求:2.1控制计划执行报告的名称企业控制计划执行报告的名称至少应含: 企业名称、年度和控制计划执行报告字样, 如: “XXX汽车有限公司2012年度控制计划执行报告”。
现在个别企业提交的控制计划执行报告, 名称为:生产一致性计划执行报告, 内容中全是“我公司….”字样, 从头到尾, 看不出是哪家企业, 上面也没有联系电话。
中心没法处理。
2.2控制计划执行报告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2.2.1首先应概述企业一年来的情况, 如企业的发展或变化情况、3C管理体系的运行及获证产品的生产情况(可按证书列表分别表述)等。
2.2.2说明获证产品的结构及技术参数和型式试验样品的一致性控制和变化情况(针对实施规则附件6的2.1条要求表述)2.2.3说明获证产品的COP检查、关键件零部件及材料和关键过程的变化及执行情况(逐项说明生产一致性控制所进行的工作和重要变更), 是否按企业申报的控制计划表实施, 是否保了留相关记录(针对实施规则附件6的2.2条要求表述)。
如COP检查是否按计划实施其例行检验和定期的确认检验、关键零部件是否按计划实施进货检验和相关控制、关键过程的控制是否计划实施、在执行中有何变化等。
2.2.4说明检查设备及人员的管理情况, 是否有变化, 是否按规定实施, 并保留了相关记录(针对实施规则附件6的2.3条要求表述)。
C C C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编写提纲机动车辆类(汽车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CNCA-02-023:2008)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编制提纲(参考)2009年7月一、基础知识※有关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的相关内容1、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作为企业生产一致性审查环节中重要的文件资料,对于企业控制好已获证批产车产品的一致性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也是企业在通过工厂生产一致性审查的重要文件资料。
2、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是企业提交认证申请时,必须提供给认证机构的资料。
根据规定,(1)企业产品换证——对于在2008年7月1日前已经获证的制造商,生产一致性审核最晚应在2011年7月1日前完成;(2)新申请认证车型——对已获证企业新申请认证的新的车型系列生产一致性审核最晚应在2011年7月1日前完成;(3)新工厂——随申请时提交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并开展生产一致性审核。
3、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的主要内容:1 )制造商为有效控制批量生产的认证产品的结构及技术参数和型式试验样品的一致性所制定的文件化的规定;2 )制造商按照车型系列并对应实施规则中各项标准制定的产品必要的试验或相关检查的内容、方法、频次、偏差范围、结果分析、记录及保存的文件化的规定。
以及按照各项标准识别关键部件、材料、总成和关键制造过程、装配过程、检验过程并确定其控制要求。
对于不在工厂现场进行的必要的试验或相关检查以及控制的关键部件、材料、总成和关键制造过程、装配过程、检验过程,应在计划中特别列出,并说明控制的实际部门和所在地点。
认证标准中对生产一致性控制有规定的项目,工厂的控制规定不得低于标准的要求。
3 )制造商对于上述第2条涉及的产品试验或相关检查的设备和人员的规定和要求。
4)制造商对于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变更、申报与执行的相关规定。
5)制造商在发现产品存在不一致情况时,如何落实在认证机构的监督下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尽快恢复生产的一致性的相关规定。
6)制造商在发现产品存在不一致情况时,所采取的追溯和处理措施的规定。
机动车辆类(汽车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CNCA-02-023:2008)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编制提纲(参考)2009年7月一、基础知识※有关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的相关内容1、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作为企业生产一致性审查环节中重要的文件资料,对于企业控制好已获证批产车产品的一致性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也是企业在通过工厂生产一致性审查的重要文件资料。
2、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是企业提交认证申请时,必须提供给认证机构的资料。
根据规定,(1)企业产品换证——对于在2008年7月1日前已经获证的制造商,生产一致性审核最晚应在2011年7月1日前完成;(2)新申请认证车型——对已获证企业新申请认证的新的车型系列生产一致性审核最晚应在2011年7月1日前完成;(3)新工厂——随申请时提交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并开展生产一致性审核。
3、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的主要内容:1 )制造商为有效控制批量生产的认证产品的结构及技术参数和型式试验样品的一致性所制定的文件化的规定;2 )制造商按照车型系列并对应实施规则中各项标准制定的产品必要的试验或相关检查的内容、方法、频次、偏差范围、结果分析、记录及保存的文件化的规定。
以及按照各项标准识别关键部件、材料、总成和关键制造过程、装配过程、检验过程并确定其控制要求。
对于不在工厂现场进行的必要的试验或相关检查以及控制的关键部件、材料、总成和关键制造过程、装配过程、检验过程,应在计划中特别列出,并说明控制的实际部门和所在地点。
认证标准中对生产一致性控制有规定的项目,工厂的控制规定不得低于标准的要求。
3 )制造商对于上述第2条涉及的产品试验或相关检查的设备和人员的规定和1要求。
4)制造商对于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变更、申报与执行的相关规定。
5)制造商在发现产品存在不一致情况时,如何落实在认证机构的监督下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尽快恢复生产的一致性的相关规定。
6)制造商在发现产品存在不一致情况时,所采取的追溯和处理措施的规定。
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编制目的:一、适用范围车型系列:二、执行的标准(仅供参考,可添加删除)企业为实施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所执行和涉及的主要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CA-02C-023:2008机动车辆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汽车产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2.GB/T1332-91载货汽车定型试验规程3.GB/T15089-2001 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4.GB/T9417-1988 汽车产品型号编制规则5.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6.GB16735-2004 道路车辆 - 车辆识别代号(VIN)7.QC/T 453-2002厢式运输车8.GBl589-2004 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9.GB/T12673-1990 汽车主要尺寸测量方法10.QC/T584-1999汽车底盘产品质量检验评定方法11.GB11567.1-2001汽车和挂车侧面防护装置要求12.GB11567.2-2001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装置要求13.GB4785-2007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CA-02C-058:2005汽车外部照明及光信号装置产品15.GB17509-2008汽车和挂车转向信号灯配光性能16.GB5920-2008汽车及挂车前位灯、后位灯、示廓灯和制动灯配光性能17.GB15235-1994汽车倒车灯配光性能18.GB18099-2000汽车及挂车侧标志灯配光性能19.GB11564-2008机动车回复反射器CA-02C-056:2005机动车回复反射器产品CA—02C—067: 2005机动车辆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车身反光标识产品)22.GA 406-2002 车身反光标识23.GB15741-1995汽车和挂车号牌板(架)及其位置24.GB/T 18411-2001道路车辆产品标牌25.QC/ T 484-1999 汽车油漆涂层26.QC/ T 625 -1999汽车用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27.QC/T589-1999厢式汽车产品质量检验评定方法28.GB/T 9969.1-2008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总则CA 2001年第1号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管理办法30.JB/T 5943-1991 工程机械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31.GB 15084-2006 机动车辆后视镜的性能和安装要求32.GB/T700-2006碳素结构钢33.GB/T708-2006冷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34.GB/T709-2006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三、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表(一)本公司对该车型系列依据照所识别出的各项标准针对公司车辆生产所需关键部件、材料、总成和关键制造、装配过程、检验过程并确定其控制要求,依据照以下计划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并保证批量生产的认证产品的生产一致性。
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CoP Control Plan目录第一章生产一致性控制的文件规定第二章产品涉及的标准及相关部件、过程的控制规定第三章整车COP试验设备、人员的控制要求第四章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申报、变更和执行的要求第五单制造商对发生生产不一致情况的处理规定第六章制造商对产品不一致情况的追溯处理措施第七章制造商对分级管理的思路及采取的可靠性验证措施第八章适用多个车型系列及不在同一装配现场时的说明第一章生产一致性控制的文件规定1 、目的为了确保本公司认证产品能满足国家强制性产品3C认证,生产一致性审查要求和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确保工厂生产的批量产品与型式试验合格认证产品的一致性控制,以使认证产品持续符合认证要求,特制定和颁布本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以下称计划)。
本计划是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定了产品一致性所涉及的相关过程、产品、人员及检测设备等要素的控制方法及程序。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经认证机构确认通过认证的产品3、职责3.1公司总经理负责文件有效版本的审批,批准发布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
3.2公司质量负责人负责文件编写和修订的总体策划、组织、协调、编制及审核。
3.3公司各职能部门负责编写和修订与本部门相关的技术和管理文件。
3.4生产综合部负责按本计划控制关键零部件的供应商。
3.5生产综合部、分厂负责按本计划控制关键工序。
3.6质检部负责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的检验和监督执行。
3.7技术开发部负责产品一致性设计开发和技术文件的编制。
3.8技术开发部负责生产一致性保证计划书的申报、变更及备案。
3.9行政部负责对人力资源的控制。
4、强检项目影响因素的识别质检部组织相关部门按照各项标准识别关键工序、材料、总成和关键制造过程、装配过程、检验过程并确定其控制要求。
认证标准中对生产一致性控制有规定的项目,工厂的控制规定不得低于标准的要求。
5、控制措施5.1关键零部件供采购控制详见程序文件(LNZQ-QP-09D)中的采购控制程序及供应商管理程序;5.2关键零部件控制详见程序文件(LNZQ-QP-18C)中的关键零部件和材料的验证程序及确认检验程序;5.3关键过程控制详见程序文件(LNZQ-QP-10C)中的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程序;5.4成品检验详见程序文件(LNZQ-QP-17C)中的过程和产品的监视测量及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程序5.5检测设备的控制详见程序文件(LNZQ-QP-14C)中的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5.6关键岗位人员的控制5.6.1涉及强检项目符合性的相关人员为关键岗位人员,包括:技术人员、采购人员、检验员、关键工序操作人员、内审员等。
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质量保证和产品的法规符合性)2009年10月30日申请人: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生产厂家:岐阜车体工业株式会社[目录]1.岐阜车体工业(株)和丰田汽车(株)的关系2.公司概况及组织机构2.1 公司概况2.2 质量保证方针2.3 涉及质量保证的主要组织机构及其职责2.4 生产设施3.质量保证体系3.1 质量保证的基本思路3.2 质量保证体系3.2.1 策划、设计阶段3.2.2 生产准备阶段3.2.3 量产阶段3.3 规定3.4 变更管理4.文件管理4.1 规定类文件的管理4.2 质量文件的管理4.2.1 图纸4.2.2 整车检查标准4.2.3 作业要领书4.3 GB、CCC实施规则的获取和管理5.采购零部件的管理5.1 供应商的选择5.2 供应商的质量保证5.3 进货及进货检查6.工序管理6.1 工序的完善和维护6.2 生产指示系统6.3 标准作业6.4 重要部位的管理7.检查(由供应商进行的检查、完工检查及抽样检查)7.1 由供应商进行的检查7.2 完工检查7.3 抽样检查8.测量仪器的管理8.1 仪器管理概要8.2 可追溯系统9.不良品的管理9.1 不良品的识别和隔离9.2 不良品的修理9.3 整改措施9.4 市场处置10.产品的管理(采购物品的保管)11.质量记录12.公司内部审核13.培训和统计方法14.控制计划的变更管理15.控制计划执行报告1.岐阜车体工业(株)和丰田汽车(株)的关系岐阜车体工业(株)(以下简称GI)于2007年10月成为丰田车体(株)(以下简称TY)的子公司。
由丰田汽车(株)(以下简称TMC)委托TY、TY进而委托GI生产的车辆,均使用丰田品牌,且全数向TMC(TY)交货。
同时,GI所生产的车辆经办理与TMC工厂所生产的车辆同样的手续后,开展出口及销售业务,最终作为TMC的车辆提供给用户。
对外的质量保证责任由TMC承担,产品的赔偿、对客户要求的应对、对政府部门的应对等业务均由TMC负责处理。
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CoP Control Plan(为满足CNCA—02C—023:2008 规则对生产一致性控制的要求)文件编号:JN.ZJ/QW 10-13本《生产一致性计划》适用车型系列(涵盖如下CCC 证书)序号证书编号型号/规格系列代号商标或标识1 2011011101492512 JNJ7132Q\JNJ7151Q H 众泰牌22011011101462499 JNJ7151\JNJ7132\JNJ7151TH 众泰牌32012011101521023 JNJ7153\JNJ7163\JNJ7153Q\JNJ7153FZ300 众泰牌生产厂:湖南江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版本号: C/1 车型系列: Z200HB(H)/Z300系列发布日期: 2013年11月1日目录第一章生产一致性控制的文件化规定第二章产品涉及的标准及相关部件、过程的控制规定第三章整车COP 试验设备、人员的控制要求第四章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申报、变更和执行的要求第五章制造商对发生生产不一致情况的处理规定第六章制造商对产品不一致的追溯处理措施第七章制造商对分级管理的思路及采取的可靠性验证措施第八章适用多个车型系列及不在同一装配现场时的说明第一章生产一致性控制的文件化规定目的为保证工厂汽车产品批量生产过程满足法规生产一致性的要求,生产过程各个环节得到有效控制,整车产品综合性能指标与型式认证产品一致。
针对关键件的采购,公司制定《供方选择/评定控制程序》 JN.ZJ/QP 07 对关键件供方的选择进行控制,制定《采购控制程序》 JN.ZJ/QP 08对关键件的采购和进货检验进行控制,确保关键零部件的一致性。
生产过程按《生产运作控制程序》 JN.ZJ/QP 09 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JN.ZJ/QP 19 进行控制,确保批产车辆结构及技术参数与认证样车保持一致,同时也与申请资料上的结构与技术参数保持一致。
关键件采购、车辆生产及检验过程发现不符合一致性的情况,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JN.ZJ/QP 15、《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JN.ZJ/QP 18 和《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JN.ZJ/QP 10 执行。
标题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编制审核批准XXXXXX有限公司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一、概述1.目的:为了有效控制批量生产的认证产品的结构和技术参数与型式试验样品的一致性,使认证产品满足持续生产能力,特制定其控制计划,依据本计划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2.适用范围:低温液体运输半挂车和低温液体运输车生产所需关键部件和材料采购、制造、装配及检验过程。
车型系列:1、低温液体运输半挂车2、低温液体运输车3.引用的标准企业为实施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所执行和涉及的主要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CNCA-02C-023:2008《机动车辆类(汽车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二、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详见下表:标题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编制审核批准NO 项目依据标准1.关键零部件、材料检测2.关键工序控制3.整车检测1.零部件2. 适用标准和件号(图号)3供应方式4.供应商产品控制方法1.工序名称2.生产控制要求3.质量控制地点4.质量控制要求(含文件及记录)1.生产检测地点2.生产检测要求3.质量检测地点4.质量检测要求1 车辆识别代号VINGB16735-20044、5、6、7、8、9车辆识别代号VIN码GB16735-2004道路车辆车辆识别代号(VIN)本公司质控部门按车辆识别代号VIN编制规则确定标识位置与标识方法生成VIN码。
打印VIN码VIN代号直接打印在半挂车右侧(车前进方向),底架大梁前半部分的腹板上,字高:10mm,字深:0.4mm。
还可打印在标牌上,字高:7mm车辆现场根据车辆识别代号VIN编制规则确定标识位置与标识方法检查VIN位置,字高,并核对VIN代号与半挂车生成的VIN是否一致。
检查字体是否清晰可见并拓印。
并满足GB16735-2004道路车辆车辆识别代号的规定。
- -生产现场及试车场根据车辆识别代号VIN编制规则检查VIN位置,字高,并核对VIN代号与低平板半挂车生成的VIN是否一致。
检查字体是否清晰可见并拓印。
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12020年4月19日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2 2020年4月19日文件编号:PT-CCC- -01受控状态: 受控编制:技术质量部审核:批准:XX公司发布版本: A/0版发布日期: .03.1032020年4月19日目录第一章生产一致性控制的文件规定1、目的42020年4月19日1.1为了确保本公司认证产品满足国家强制性产品CCC认证、生产一致性审查要求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确保工厂生产的批量产品与型式试验合格认证产品的一致性控制,以使认证产品持续符合认证要求,特制定和发布本《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
1.2本《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是公司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定了产品一致性所涉及的相关过程、产品、人员及检测设备等要素的控制方法及程序。
2、范围2.1本《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适用于公司生产的汽车内饰件产品。
当新的汽车内饰件产品获得CCC证书时,亦应遵守本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的规定。
2.2本公司已按认证实施规则、实施细则的要求建立了质量保证体系。
3、职责3.1总经理a)领导公司的全面工作;b)向全体职工宣传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c)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d)建立公司组织结构,规定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e)进行管理评审,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f)确保资源的获得;g)指定质量负责人,并授予其相应的职责和权限。
3.2质量负责人a)负责建立满足强制性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的质量体系,确保实施和保持;52020年4月19日。
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
(为满足CNCA—02C—023:2008 规则对生产一致性控制的要求)本《生产一致性计划》适用认证产品XXXXXXX 车型系列(涵盖如下CCC 证书)
申请编号:证书编号:产品名:称生产厂:
版本号Version No.: 车型系列Vehicle Type: 发布日期Release Date:
目录
第一章生产一致性控制的文件化规定
第二章产品涉及的标准及相关部件、过程的控制规定
第三章整车 COP 试验设备、人员的控制要求
第四章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申报、变更和执行的要求
第五章制造商对发生生产不一致情况的处理规定
第六章制造商对产品不一致的追溯处理措施
第七章制造商对分级管理的思路及采取的可靠性验证措施
第八章适用多个车型系列及不在同一装配现场时的说明
第一章生产一致性控制的文件化规定
制造商为有效控制批量生产的认证产品的结构及技术参数和型式试验样品的一致性所制定的文件化的规定。
总体上描述控制计划的内容、制造商为保证生产一致性所采取的手段和方法以及控制计划本身作为文件化的规定在编制执行方面的具体要求。
(实际上也是总体质量计划的概念,阐述企业从设计开发、采购、生产制造到销售服务全过程中的产品一致性控制过程,应将 CCC规定和企业现有质量体系文件结合(可引用)表述,后几章的内容也在此章节有表述。
)
第二章产品涉及的标准及相关部件、过程的控制规定制造商按照车型系列并对应实施规则中各项标准制定的产品必要的试验或相关检查的内容、方法、频次、偏差范围、结果分析、记录及保存的文件化的规定。
以及按照各项标准识别关键部件、材料、总成和关键制造过程、装配过程、检验过程并确定其控制要求。
对于不在工厂现场进行的必要的试验或相关检查以及控制的关键部件、材料、总成和关键制造过程、装配过程、检验过程,应在计划中特别列出,并说明控制的实际部门和所在地点。
认证标准中对生产一致性控制有规定的项目,工厂的控制规定不得低于标准的要求。
按照本车型系列应满足的标准为技术主线,对影响标准符合性的关键部件、关键过程以及必要的检验和检查进行控制。
制造商也可以直接列出所有关键部件和关键工序,并不与标准进行一一挂钩,但要确保所有被识别的标准都得到有效控制,不被遗漏。
对于整车 COP 检验项目的执行,建议企业至少参照附件 1 所给出的项目列表。
企业根据车型系列制订 COP 检验计划,明确检验的依据标准、标准条款、抽样方法、检验频次、检验方法、结果确认等内容,抽取的车型应能覆盖车型系列,认证机构经技术判定并认可后由企业实施 COP 检验。
如企业有异议,也可在提交计划后进行说明。
若最终认证机构和企业没能达成共识,制造商在同意并保证配合认证机构进行产品后续抽样试验复核的前提下,可向认证机构提交确保生产一致性和后续复核措施的保证函,认证机构可接受制造商的 COP 检验计划。
产品适用标准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