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出入登记表

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出入登记表

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出入登记表

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出入登记表

涉密信息系统集成场所等保密要害部位管理

涉密信息系统集成场所 等保密要害部位管理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涉密信息系统集成场所等保密要害部位管理 1 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文明确了我公司保密要害部位的定义、确立、保密工作要求、进入人员的管理和保密监督。 本文适用于我公司保密要害部位的保密管理。 2 引用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1989年5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办法》(1990年5月25日起施行) 3 定义 保密要害部位:我公司科研生产和经营管理工作过程中,经常或大量涉及秘密级以上(含秘密级)国家秘密、涉密人员多的部位及集中存放、保管秘密级以上国家秘密载体的场所,涉及秘密级以上国家秘密的研制、生产、试验场所。我公司涉密部位位置。 4 保密要害部位的确立 确立保密要害部位应当力求准确,并遵循最小化原则。 保密要害部位的确立,由保密办公室根据实际情况向保密委员会申报,申报时填写“保密要害部位确定申报表”。

保密办公室协同保密要害部位建立健全档案。档案内容应包括保密要害部位确定申报表、人员情况、涉密事项、防范措施、保密管理规定以及保密检查情况等方面的材料。 保密室主要负责公司日常保密管理,与涉密文件相关的市场营销活动及产品涉密部分的设计管理工作;调试检验室主要用于产品生产时的涉密环节,如总装调试、检验工作及半成品和成品的保密管理工作。 5 保密要害部位的保密工作要求 一般要求 保密要害部位由主管公司领导负责,定期研究和部署保密工作。 保密要害部位以及各保密要害部位所属部门的主要领导是本部位的第一责任人,要结合部位的保密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保密规定,将保密工作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并报保密办公室备案。 针对保密要害部位业务工作中涉及国家秘密的各个环节,按照保密资格认证标准的要求,须配备完善可靠的安全保密设施、设备,严格落实各涉密环节的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

保密要害部门部位采取防护措施

保密要害部门部位采取防 护措施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保密要害部门部位采取防护措施 一、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保密管理坚持“谁主管、谁 负责”的原则,建立人防、物防、技防综合防护体系,做到 严格管理、责任到人、严密防范、确保安全。 二、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应配备文件粉碎机、铁质密码 文件柜等保密办公设备。根据实际需要安装电子监控、防盗、报警等保密安全装置。 三、加强计算机系统的保密管理,明确区分涉密与非涉 密计算机,涉密计算机必须完全与互联网、局域网和其它公 共信息网络物理隔离,并采取身份认证、传输加密等保密防 范措施。 四、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确因工 作关系需经本单位领导同意后,才能借阅有关资料和进行公务活动。 五、保密机构领导小组负责: (一)、确定本机关的保密要害部门、部位; (二)、组织制定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保密管理制度和防范措施; (三)、与保密要害部门、部位主要负责人签订保密责任书;

(四)、组织协调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工作人员进行保密教育培训; (五)、定期检查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保密技术防范情况,针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不留后患。 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在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工作: (一)、受过刑事责任追究的; (二)、受过党纪政纪记过以上处分的; (三)、有严重违反保密法规记录的; (四)、未通过涉密资格审查的; (五)、社会上临时聘用的; (六)、其他经保密工作部门认定不适宜的。 七、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工作人员范围由本机关确定,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工作人员名单须报区保密局备案。 八、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工作人员,上岗前须接受保密 教育和培训;在岗接受保密教育和培训的时间,每年累计不 得少于3个工作日。 九、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工作人员与单位负责人签订保 密责任书。

保密要害部门保密管理制度

保密要害部门(部位)保密管理制度 根据《中共中央保密工作委员会办公厅、国家保密局关于保密要害部门、部位保密管理的规定》精神,结合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安全管理是保密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要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安全目标管理,落实安全保密工作责任制;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在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工作:①受过党纪政纪记过记过以上处分的;②有严重违反保密法规记录的;③配偶为非中国公民的;④未通过涉密资格审查的;⑤社会上临时聘用的;⑥其他经保密工作部门认定不适宜的; 三、在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醒目位置,应张贴岗位责任制和保密管理制度。 四、保密要害部门(部位)不准无关人员随便出入,不准随意采访、拍照、录相等,不准开展与其工作无关的活动。 五、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应配备符合保密标准要求的安全隔离防护设备和设施,如加装防盗门、防盗窗、防盗报警系统等。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应配备带有密码锁的铁皮文件柜,存放涉及国家秘密的一切图文资料、声像制品等。 六、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计算机应严格执行有关保密安全管理规定;用于采集、处理、储存国家秘密的计算机,

须配备相应的计算机安全隔离防护软件及设施,绝对不允许上互联网。 七、要害部门(部位)所在范围内涉及到的保密文件、资料等涉密物品要妥善保管,未经负责人审批,不得将其带出要害部位。 八、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工作人员必须政治坚定、忠于职守、精通业务,严格遵守各项保密规章制度;要害部门(部位)的每位涉密人员应遵守保密工作岗位责任制。 九、选调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先审查,后使用,并征求学校保密委员会的意见,经保密部门培训合格后,凭证上岗。保密岗位不得聘用临时工。各部门、单位要经常对本单位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工作人员进行保密教育,定期考核,对不宜继续留在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工作的,要及时调离。 十、各有关部门或单位要对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保密工作应经常进行检查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存在泄密隐患而未进行整改的单位和个人,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造成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将追究法律责任,同时追究单位主管领导的责任。

集团公司保密要害部门部位保密管理暂行办法

公司保密要害部门部位 保密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中共中央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国家保密局关于保密要害部门、部位保密管理的规定》(厅字〔2005〕1号)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保密委员会印发的《关于确定集团公司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及保密重点单位的通知》(油密〔2008〕1号)精神,依照国家有关保密法律法规和集团公司有关保密规定,结合集团公司保密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包括以下含义: (一)保密要害部门是指机关、单位日常工作中产生、传递、使用和管理较多国家秘密、公司商业秘密和工作秘密的内设部门; (二)保密要害部位是指机关、单位内部制作、存储、保管较多国家秘密、公司商业秘密和工作秘密载体的专门场所。 第三条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保密管理,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管理职责,界定涉密岗位,做到严格管理、责任到人、严密防范、确保安全。第四条确定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原则是:严格标准,规范程序,全面衡量,突出重点。 (一)涉及以下事项的,可确定为保密要害部门: 1.涉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中国石油及所属企业的重大活动安排以及重要讲话、批示等事项; 2.涉及国家能源政策、对外能源合作及石油天然气业务外事活动中的重大事项;3.涉及公司重大决策及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事项; 4.涉及公司重大油气发现及重大工程建设的重要事项; 5.涉及公司政策研究、规划计划、财务管理及资本运营中的重要事项; 6.涉及重大科研项目与技术应用中的重要事项; 7.涉及公司国际贸易、投资与合作项目的重要事项; 8.涉及海外油气重大勘探开发和工程建设项目的重要事项;

档案管理规定

档案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档案管理,规范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收集、保管和利用各类档案资料,为公司经营管理服务,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的档案是指公司在各项工作中形成的、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各种文字、统计报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第三条档案工作是公司的一项基础工作,是维护公司合法权益、防范金融风险、记载历史真实面貌、保证各项工作正常运转的必要手段。 第四条公司档案管理实行“集中管理、分层保管”的原则。公司设档案室,配专职档案管理员;各部室设置档案柜,配专兼职档案管理员。 第五条公司所有内设机构和全体员工都有保护档案的义务和责任。 第六条档案资料的收集、审核、修整、整理、移交、归档须列入有关人员岗位职责,部室负责人对档案工作负有领导责任。档案工作落实情况须写入所有内设机构和全体员工的工作总结与工作安排并纳入公司绩效考核。 第二章公司档案管理 第一节归档内容 第七条归档内容 凡是能够反映公司经营活动状况、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资料,均应移交公司档案室集中管理。归档内容详见《公司归档文件一览表》(见附件一)。 公司档案室保管的一级门类档案分为文书档案、会计档案、业务档案、科技档案、声像档案、实物档案六类。 第二节归档时间 第八条经办人员应随时将办理完毕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资料移交给部室兼职档案员,并做好交接记录;公司档案管理员每周五集中接收各部室档案管理员移交的归档资料,具体规定如下:(一)文书档案 合同(协议)、贷款时效、判决书、调解书等重要文书,必须于公司用印后2日内移交公司档案室。因合作方的原因,材料不能及时返回,最迟不得超过7个工作日归档,最迟时限以公司档案员工作时间内接收并签字确认为准。特殊情况不能及时归档的,必须提交书面说明(样表见附件),由经办人、部室负责人、分管总裁、公司审批人签字,报给相关考核部门。 收发文、总裁办公会议记录(纪要)、专业委员会会议记录(纪要)等资料,秘书于次年3月31日前移交公司档案室。

涉密信息系统集成场所等保密要害部位管理

涉密信息系统集成场所等保密要害部位管理 1 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文明确了我公司保密要害部 位的定义、确立、保密工作要求、进入人员的管理和保密监督。 本文适用于我公司保密要害部位的保密管理。 2 引用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1989年5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办法》(1990年5月25日起施行) 3 定义 保密要害部位:我公司科研生产和经营管理工作过程中,经常或大量涉及秘密级以上(含秘密级)国家秘密、涉密人员多的部位及集中存放、保管秘密级以上国家秘密载体的场所,涉及秘密级以上国家秘密的研制、生产、试验场所。我公司涉密部位位置。 4 保密要害部位的确立 确立保密要害部位应当力求准确,并遵循最小化原则。 保密要害部位的确立,由保密办公室根据实际情况向保密委员会申报,申报时填写“保密要害部位确定申报表”。

保密办公室协同保密要害部位建立健全档案。档案内容应包括保密要害部位确定申报表、人员情况、涉密事项、防范措施、保密管理规定以及保密检查情况等方面的材料。 保密室主要负责公司日常保密管理,与涉密文件相关的市场营销活动及产品涉密部分的设计管理工作;调试检验室主要用于产品生产时的涉密环节,如总装调试、检验工作及半成品和成品的保密管理工作。 5 保密要害部位的保密工作要求 一般要求 保密要害部位由主管公司领导负责,定期研究和部署保密工作。 保密要害部位以及各保密要害部位所属部门的主要领导是本部位的第一责任人,要结合部位的保密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保密规定,将保密工作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并报保密办公室备案。 针对保密要害部位业务工作中涉及国家秘密的各个环节,按照保密资格认证标准的要求,须配备完善可靠的安全保密设施、设备,严格落实各涉密环节的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 涉及保密要害部位的工程项目建设,须同步考虑保密防护措施,要与基本建设同计划、同预算、同建设、同验收。 详细要求

档案管理规章制度

档案工作岗位责任制 一、分管档案工作的领导职责 1、组织本单位档案工作的宣传、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上级关于档案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的活动。 2、加强对本单位档案工作的领导,将档案工作纳入本单位的整体发展计划,列入本单位议事日程,督促分管部门按上级和本单位档案部门要求做好应做的工作。 3、关心档案工作和档案室的建设与发展,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支持,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和困难,改善工作条件,使档案工作与局各项工作协调发展。 二、档案人员职责 1、贯彻实施《档案法》等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2、对各有关处室形成的各种材料的收集、整理、立卷和归档进行监督和指导。 3、负责收集出国考察人员应当归档的有关材料和照片,收集领导同志外出开会的发言材料和带回的带有密级的材料。 4、负责管理本单位各种门类和载体的档案,维护档案的完整、准确与安全,并为本单位各项工作的需要提供服务。 5、按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档案工作统计材料。 6、按规定向档案馆移交应进馆的档案。 三、兼职档案人员职责 1、坚持平时整理。根据本单位不同种类文件材料的形成特征,制定案卷类目,合理分类存放,便于利用和归档。 2、负责本单位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保管和整理归档工作,保证归档文件材料完整、准确、系统。 3、归档案卷做到组卷合理,页号编写准确,案卷目录清楚,案卷标题简明扼要。 4、保管好本部门应归档的案卷,注意文件材料的安全和保密。 5、主动接收本单位档案员的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按规定时间向档案室移交。

6、积极参加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档案工作水平。 7、按档案室要求对档案进行分类、整理、编目,并编制检索工具。 8、按归档时间向档案室提供档案目录和统计年报表。 文件、材料收集归档制度 一、收集归档范围 本机关在各项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或者上级和下级送来的与本机关关系很密切的文件材料(包括公文、电报簿册、书信、会议、电话记录、图纸、登记表、报表、名册、奖品、照片、录音带、录像带等,下同)都属收集归档范围,应按规定的范围、时间和要求交本部门资料员或综合档案室归档。 (一)本级文件 1、各种代表会议、工作会议、专业会议、各级干部会议的会议记录、会议纪要。 2、工作计划、规定、方案、安排、总结、小结、汇报、简报、通报、通知。 3、各种综合的或专题的调查、检查、考察等报告。 4、向上级请示,与其他单位的来往文书,对下级的指示、批复、通知。 5、各项决定、决议、规定、标准、规范、条例、办法、制度、守则、要求。 6、各级领导的报告、讲话、发言稿或提纲、记录。 7、反映生产、基建、科研设备、工艺情况底图、蓝图及文字材料。 8、各种报表、名册、登记表、簿册、数据、凭证。 9、反映本机关、本地区重要活动的照片、录音带、录像带。 10、电报、重要电话记录、机关工作日记。 11、年鉴、大事记、基础数字汇编、基本情况综合。 12、本机关制发的奖状、奖证、奖章、奖旗、奖品。 13、有关房产、财产、物资、档案、债权、捐赠等的凭证,发放各种证明、证件存根。 14、已故人员资料。 15、重要的人民来信及处理材料。 16、本机关编辑、出版的书刊、资料样板。

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管理制度流程

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管理制度第一条涉及国家秘密的机关、单位的保密工作机构要依据本系统和其他有关业务部门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确定本机关、单位的保密要害部门(部位),报本机关、单位的主管领导批准,并将有关情况报保 密领导小组。 第二条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范围 (一)业务工作中经常产生或涉及机密级以上国家秘密(含机密级)的 部门(部位); (二)专门从事制作、传递和经管国家秘密文件、资料档案的部门(部 位); (三)专门管理传递、储存、处理国家秘密的设备的部门(部位); (四)负责生产、存放、保管、运输属于国家秘密的产品的部门(部 位)。 第三条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保密工作要求 (一)由主管领导负责,定期研究和布置保密工作; (二)建立保密工作岗位责任制; (三)经常进行保密教育和保密检查; (四)结合业务工作中涉及国家秘密的各个环节,制定严格的保密防 范措施,并组织实施; (五)备有必要的保密设备和设施; (六)定期向保密领导小组报告保密工作情况。 第四条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保密监督和管理

(一)机关、单位对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保密工作要进行检查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及时向保密领导小组汇报; (二)机关、单位应把好保密要害部门(部位)人员的调配关,对不适宜要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工作的人员及时调离; (三)保密领导小组要督促、指导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制定保密防范 措施,并监督实施; (四)保密领导小组应会同办公室指导各部门重点抓好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工作人员的保密教育,负责组织必要的保密培训; (五)保密领导小组要对要害部门(部位)的保密工作要进行指导和检 查监督。 第五条本制度由公布之日起实施。 2017年1月9日

档案馆档案库房安全管理规程

档案馆档案库房安全管理规程 为加强档案库房安全管理,确保档案安全,依据档案法律法规及有关标准规范,制定本规程。 一、总则 1.档案库房安全管理应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和“坚固实用、安全防范、科学管理、方便利用”的原则。 2.档案馆库房建筑应符合《档案馆建设标准》、《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 3.档案库房应保持相对独立,与工作用房、阅览室应进行隔离。 4.档案馆应明确档案库房安全管理分管领导,落实专人负责库房安全管理。 二、制度建设 5.档案馆应建立档案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库房安全责任人,制定库房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档案入库、库内档案整理和保管、各类设施设备配置与使用、库房环境保护、档案出库、消防安全、特藏室管理、档案利用、温湿度监测、应急预案等制度,明确工作内容、流程和要求。 6.建立档案库房安全工作责任制,明确主体责任、主要责任和相关责任,将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纳入岗位职责,实行岗位考核,开展安全培训。建立应急队伍并每年开展应急演练。 7.违反档案库房安全管理制度的,应严肃问责。 三、设施配置与使用 8.档案库房应设立门禁系统。档案库房出入口等重要区域应安装门禁系统。门禁系统应当具备目标识别和授权、出入记录保存等功能,可设定出入等级,限制非授权人员出入。

9.档案库房应安装火灾自动报警和消防灭火系统。火灾报警系统应具备火灾报警功能,具备自动和手动两种方式启动消防功能。消防灭火系统装置应符合消防有关规定。消防设施配置的规格、数量、类型、位置、维修保养符合要求。 10.档案库房应安装视频监控系统。档案库房四周、大门、库房内、过道等关键部位应安装监控探头,避免出现监控盲区和死角。重要区域或面积较大的区域使用多个探头或使用带有云台的探头。在夜间不具备灯光照明的区域,应使用带红外的探头。有异常情况,探头能够自动校对、自动捕捉,具备发现非法侵入即刻报警功能。已录制的监控视频应具备查询复核回放功能。视频图像画面清晰,视频图像资料保存期不少于3个月。 11.档案库房应安装温湿度调控设备,并建立温湿度自动检测控制系统,定时测量。要求库内温度控制在14℃-24℃、相对湿度控制在45%-60%范围内,温度每昼夜波动幅度不超过±2℃,湿度每昼夜波动幅度不超过±5%,特殊载体库房应按有关规定控制温湿度。温湿度调控设备应具备实时记录以及统计等功能。温湿度信息资料保存不少于3年,每年要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 12.档案库房变配电设施、供电线路符合规范要求,库房照明灯具符合要求,电器设备操作安全规范。库区内电梯运行安全,按规定定期做好安检维保,并做好记录。 13.库房给排水管网设计施工符合规范,管道畅通,无锈蚀、渗漏现象。每月检修1次并做好检修记录。 14.密闭的档案库房应安装有通风设施。通风设施应根据档案库房内外温湿度情况适时开启,并做好通风设施使用记录。 15.档案库房内档案柜、架排列整齐有序,应避免阳光直射,便于通风,便于档案的搬运和取放。

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管理制度

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管理制度 第一条涉及国家秘密的机关、单位的保密工作机构要依据本系统和其他有关业务部门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确定本机关、单位的保密要害部门(部位),报本机关、单位的主管领导批准,并将有关情况报保密领导小组。 第二条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范围 (一)业务工作中经常产生或涉及机密级以上国家秘密(含机密级)的部门(部位); (二)专门从事制作、传递和经管国家秘密文件、资料档案的部门(部位); (三)专门管理传递、储存、处理国家秘密的设备的部门(部位); (四)负责生产、存放、保管、运输属于国家秘密的产品的部门(部位)。 第三条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保密工作要求 (一)由主管领导负责,定期研究和布置保密工作; (二)建立保密工作岗位责任制; (三)经常进行保密教育和保密检查; (四)结合业务工作中涉及国家秘密的各个环节,制定严格的保密防范措施,并组织实施; (五)备有必要的保密设备和设施;

(六)定期向保密领导小组报告保密工作情况。 第四条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保密监督和管理 (一)机关、单位对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保密工作要进行检查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及时向保密领导小组汇报; (二)机关、单位应把好保密要害部门(部位)人员的调配关,对不适宜要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工作的人员及时调离; (三)保密领导小组要督促、指导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制定保密防范措施,并监督实施; (四)保密领导小组应会同办公室指导各部门重点抓好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工作人员的保密教育,负责组织必要的保密培训; (五)保密领导小组要对要害部门(部位)的保密工作要进行指导和检查监督。 第五条本制度由公布之日起实施。 2017年1月9日 .

矿务集团关于保密要害部门 部位保密管理的规定

矿务集团关于保密要害部门、部位保密管理的规定 矿务集团关于保密要害部门、部位保密管理的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保密管理,依据上级保密委要求及有关法律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集团公司部室及所属单位(以下简称部门、单位)。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保密要害部门是指部门、单位日常工作中产生、传递、使用和管理绝密级或较多机密级、秘密级国家和企业秘密的内设机构。保密要害部位是指部门、单位内部集中制作、存储、保管国家、企业秘密载体的专门场所。 第四条保密要害部门、部位要严格按照标准和程序确定,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严格管理、责任到人、严密防范、确保安全。 第五条各级保密机构要加强对保密要害部门、部位保密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第二章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确定 第六条部门、单位的内设机构和场所,符合本规定第三条的,应确定为保密要害部门和保密要害部位。 涉及国家、企业秘密较多的矿处级以上领导人员办公场所,应确定为保密要害部位。 第七条集团公司管理部室以及经营承包处室、中介机构的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由各部门、单位确定,报集团公司党委保密委办公室确认。 基层单位部门及所属单位的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由基层单位各部门、单位确定,报所在单位保密办确认,并报集团公司党委保密委保密办备案。确定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应按照标准和程序从严掌握。 第八条各部门、单位应根据情况变化适时对保密要害部门、部位作出调整,并按照本规定第八条要求报相应保密工作部门确认或备案。 第三章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相关职责 第九条保密要害部门、部位所在部门、单位保密委或保密办的职责是: (一)负责确定和调整本部门、单位的保密要害部门、部位;

保密要害部门保密管理制度

保密要害部门保密管理制度 根据《中共中央保密工作委员会办公厅、国家保密局关于保密要害部门、部位保密管理的规定》精神,结合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保密要害部门的安全管理是保密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要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安全目标管理,落实安全保密工作责任制; 第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在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工作: 1、受过党纪政纪记过记过以上处分的; 2、有严重违反保密法规记录的; 3、配偶为非中国公民的; 4、未通过涉密资格审查的; 5、社会上临时聘用的; 6、其他经保密工作部门认定不适宜的。 第三条在保密要害部门的醒目位置,应张贴岗位责任制和保密管理制度。 第四条保密要害部门不准无关人员随便出入,不准随意采访、拍照、录相等,不准开展与其工作无关的活动。 第五条保密要害部门应配备符合保密标准要求的安全隔离防护设备和设施,如加装防盗门、防盗窗、防盗报警系统等。保密要害部门应配备带有密码锁的铁皮文件柜,存放涉及国家秘密的一切图文资料、声像制品等。 第六条保密要害部门的计算机应严格执行有关保密安全管理规定;用于采集、处理、储存国家秘密的计算机,须配备相应的计算机安全隔离防护软件及设施,绝对不允许上互联网。

第七条要害部门所在范围内涉及到的保密文件、资料等涉密物品要妥善保管,未经负责人审批,不得将其带出要害部位。 第八条保密要害部门工作人员必须政治坚定、忠于职守、精通业务,严格遵守各项保密规章制度;要害部门的每位涉密人员应遵守保密工作岗位责任制。 第九条选调保密要害部门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先审查,后使用,并征求学校保密委员会的意见,经保密部门培训合格后,凭证上岗。保密岗位不得聘用临时工。各部门、单位要经常对本单位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工作人员进行保密教育,定期考核,对不宜继续留在保密要害部门工作的,要及时调离。 第十条各有关部门或单位要对保密要害部门的保密工作应经常进行检查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存在泄密隐患而未进行整改的单位和个人,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造成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将追究法律责任,同时追究单位主管领导的责任。

档案室管理实施细则.doc

档案室管理实施细则 档案室管理实施细则该如何制定呢?下文是我收集的档案室管理实施细则,欢迎阅读! 档案室管理实施细则一 一、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做好档案室的管理工作,落实防盗、防火、防光、防高温、防潮、防尘、防虫、防鼠等措施。 二、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坚持值日值班制度,坚持每天下班前检查门窗是否关好,电源开关是否关闭。对所保管的案卷,半年进行一次抽查,年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严禁在档案室抽烟、吐痰。外来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档案室。 三、新接收的档案资料,必须经过严格核查和消毒处理后才能进库上架 四、值班人员必须做好档案室内外温湿度记录,做好温湿度的调节工作(标准温度为摄氏14—24℃,相对湿度为45%—60%)。 五、档案室设施要经常进行检查,坏了要及时报告或维修,保证各项设施完整正常。 六、保持档案室的清洁卫生,坚持做到每周一小扫,每月一大扫。 档案室管理实施细则二 一、档案室是单位存放各类档案的保密重地,实行专人管理,

非档案室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 二、档案室应落实"三铁一器"措施,确保铁门、铁窗、铁柜的安全牢固,监视器的正常运行。 三、要有足够的合乎要求的档案装具,档案不得随意堆放。柜架摆放位置应与墙壁保持10厘米以上的距离,每行柜架间距不小于60厘米(密集架除外)。 四、档案室应配备防火、防盗、防虫、防潮、防尘、防强光、防高温、防霉等设备,并相应地做好"八防"工作。 五、档案室内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严禁堆放易燃物品或与档案无关的物品,对电源、线路、开关插头等要定期检查,发现有火灾隐情应立即报告处理。 六、档案室内要做到现场整洁,档案柜排列科学,通道顺畅。 七、档案室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地安全检查,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及时处理。 八、档案室接收档案要双方当面清点核对,及时登记、编目。日常管理应做到档案、帐薄、检索工具相符。借阅档案要严格办理借阅和注销手续。因利用、整理、复印等原因拆卷的档案,使用后应及时装订。 九、档案室应定期对各类档案进行清点,做好清点记录。档案人员工作变动或出现重大事故应随时清点,并办理交接手续或写出书面报告。 十、档案室在日常工作或检查中发现档案破损、褪色,应及时

档案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 一、目的: 规范档案管理工作,使各部门的档案资料得以按类收集、妥善保存。 二、适用范围: 公司档案管理全过程 三、档案整理原则与方法: 1、档案整理原则: 办理完毕的文件、培训资料,其他资料收集齐全,按类编码分类存放,每年3月检查齐全后将资料整理立卷归档。 档案整理方法: (1)、按公司制定的编码分类整理。 (2)、每天要进行清理归档,以免资料堆积。 (3)、每年3月前要对档案整理,销毁不必要保存的材料。 (4)、准确地做好文件索引,以便于查找。 (5)、归档要注意整洁,归档前要先把资料进行分类,可把材料按类别组装入一个代办卷宗,以便要归档时,所有材料都是能随手而得,避免盲目的查找。(6)、案卷厚度一般在1.5公分至3公分为宜,装订前要拆除金属物,做好文件材料的检查,如对破损或褪色的材料,应当进行修补和复制;装订部位过窄或有字迹材料,要用纸加衬边;纸过大的书写材料要按宗卷大小折叠整齐;对字迹难以辨认的材料,应当附上抄件;按宗标题要标明作者、问题或名称,文字要简练、确切,用毛笔或钢笔书写、字迹端正。 (7)、根据卷内文件之间的联系,还要进行系统排列、编号等,档案目录要有:全宗案卷目录、卷内目录组合而成。 (8)、每年对档案的材料的数量、保管等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确保档案的安全。 2、档案室管理规定 (1)、认真贯彻国家对档案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及上级半于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制度,严格执行国家档案局有关档案局工作的有关条例,在总经理的领导下,做好公司档案局工作。

(2)、凡各小区、大厦建设以来在各项工作活动中形成,己办理完毕、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材料是公司工作的真实历史记录,是今后工作考察的主要依据。按国家规定,由档案管理员统一管理,任何人不得据为己有。 (3)、档案管理员要忠于职守,遵守纪律、保守秘密;当档案管理人员或职责有变动时,应填写《档案移交清单》并将档案移交接受人。 (4)、档案室是重要场所,任何无关人员未经许可不得入内。档案室的房门窗要坚固,做好防盗、防火、防潮、防尘、防鼠、防高温、防强光等措施。(5)、保护档案室的一切设施设备,任何人未经许可不得使用及随意翻动。3、档案文件借阅规定 (1)、借阅档案(包括文件、资料、图纸、合同),必须填写《内部文件借阅登记表》后方可借阅;秘密级以上档案文件经领导批准方能借阅。 (2)、目录不给借出,只供在档案室阅; (3)、借阅档案局的人员必须爱护档案,要保证档案的安全与保密,不得擅自涂改、勾画、剪裁、抽取、拆散、摘抄、翻印、复印、摄影、转借或损坏,否则,按反保密法追究当事人责任。 4、档案销毁管理 (1)、档案管理员应每年检查一次所辖范围内的档案资料,将超出保管期限的档案或其他原因需要销毁分类列表,填写《申请档案销毁单》报部门经理审核签认,交回行政管理部。 (2)、行政管理部经理需逐项进行核对,发现不确认项目,应认真查明原因,有必要时,需向总经理请示汇报。 (3)、行政管理部核对清楚,确认后上报总经理。 (4)、总经理认为无误后批示,行政管理部牵头实施档案销毁程序。 (5)、实施档案销毁程序时,参加人员必须包括前台文员、行政管理部经理(或指定责任人)、记录员。销毁过程应做好保密工作,销毁完成后,由记录员写出销毁现场记录填写《文件销毁记录表》,参加人员签字确认整个销毁工作全部完成。 (6)、销毁完成后,档案管理员负责在原有关文件的目录登记栏内注明“己销毁”字样。

要害部门部位保密管理制度

要害部门部位保密 管理制度

迁安益昌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要害部门、部位保密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我公司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管理,根据国家有关保密法规,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确定及变更 第二条确定保密要害部门、部位遵循最少化和最小化原则。 第三条公司内部业务工作中经常或大量涉及机密级、秘密级国家秘密,涉密人员多的部门应确定为保密要害部门。公司内部进行军品研发、集中存储秘密载体的专门场所应确定为保密要害部位。 第四条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确定程序:填写《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审定表》,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后,公司保密委员会依据第二条、第三条的规定讨论批准。 第五条公司已确定的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因内部情况变化需要变更或撤销时,由保密要害部门、部位所在部门提出书面变更或撤销理由,填写《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变更、撤销审批表》,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公司分管保密工作负责人、保密委员会批准后,予以变更或撤销。根据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确定原则,结合公司实际,总经办和研发部确定为公司保密要害部门,保密文档档案室和军品开发办公室确定为公司保密要害部位。 第三章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安全防护 第六条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应具备完善可靠的人防、物防、技防保

障条件,确保国家和企业秘密处于安全状态。 第七条公司规划、新建、改建或修缮的工程项目,应同步考虑保密问题。涉及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周边环境安全问题的,由公司保密委员会指导保密要害部门、部位落实安全保密防范措施。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保密技术防范设施,应与工程项目同计划、同预算、同建设、同验收。 第八条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出入口须安装防盗门窗,在其周边安装防盗报警装置。 第九条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内部使用的涉密通信、计算机信息系统及各类办公设备按照《迁安益昌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涉密通信、计算机信息系统及办公自动化保密管理制度》进行管理。 第十条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内部禁止安装、使用无绳电话、手机和其它无安全保障的通信设备。 第十一条保密要害部门、部位须配备专门存放、保管、销毁涉密文件、资料、各类移动存储介质等国家秘密载体的密码文件柜、碎纸机等安全可靠的设备。 第四章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管理 第十二条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工作人员必须保守国家和公司秘密,维护国家、公司安全和利益,并符合下列基本条件: (一)政治可靠、思想进步、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二)历史清白,社会关系清楚,配偶不得为非中国公民。 第十三条保密要害部门、部位须具备内部管理制度:

06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管理制度

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管理制度 1目的和适用范围 为了加强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管理,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等法律法规及其他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规定了公司内部保密要害部门(位)的保密管理办法。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内部各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管理工作。 2术语 保密要害部门是指公司内部单位日常工作中经常或大量涉及机密级以上国家秘密、涉密人员多的部门。 保密要害部位是指公司内部单位集中制作、存储、保管机密级以上国家秘密载体(含密品、密件)的专门场所,涉及机密级以上国家秘密的研制生产试验场所。3管理内容与方法 3.1要害部门、部位确定原则 3.1.1凡业务工作中经常或大量涉及机密级以上国家秘密的部门,应当确定为保密要害部门。凡集中存放,保管机密级以上国家秘密载体的场所,涉及机密级以上国家秘密的研制生产试验场所,应当确定为保密要害部位。 3.1.2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确定。由公司保密办公室根据公司各单位情况拟定公司的保密要害部门(部位),通知责任单位填报"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审批表" (附件1),由公司保密领导小组审核批准。保密办公室应建立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台帐(附件2) 3.1.3部门主管领导为保密要害部门(部位)保密工作的责任人,部门应加强对保密要害部门 (部位)的管理,建立各项保密规章制度,堵塞泄密漏洞。 3.1.4保密要害部门(部位)须具备完善、可靠的保密防护措施和设施、设备,涉及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工程建设项目须同步考虑保密技术防护措施。 3.1.5存放机密级、秘密级国家秘密载体,须配备密码文件柜,存放绝密级国家秘密载体,须配备密码保险箱。 3.1.6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必须相对封闭,要有安全保密隔离措施,并安装防盗报警装置(下班应开启);无关人员不准进入,外来入员出入必须登记,必要时应配备警卫人员。 3.1.7对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工作人员须先审后用,并要经常进行保密教育和培训,建立保密工作岗位责任制。 3.1.8公司保密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将定期对保密要害部门(部位)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2涉密文件档案管理 3.2.1严格保守秘密,不得将档案材料带出室外或放置它处,以防档案丢失或泄密。 3.2.2认真执行档案的借阅制度,严格履行借阅审批手续,不得任意扩大借阅范围。 3.2.3科技文书档案都应专人保管,库房严禁无关入员进入,非办公时间要将档案库房门关锁。 3.2.4定期清查自己所保管的档案,做到帐、物、卡相符。 3.2.5严格执行销毁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将档案当废纸私自处理或出售。 3.2.6如发现档案丢失,应立即向公司保密领导小组报告,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泄密造成不良后果。

公司保密要害部位保密管理制度

保密要害部位保密管理制度 拟制:---- 审核:---- 批准:---- 2018-02-28发布2018-02-29施行----公司发布 保密要害部位保密管理制度 1 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文明确了本公司保密要害部位的定义、确立、保密工作要求、进入人员的管理和保密监督。 本文适用于本公司保密要害部位的保密管理。 2 引用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1989年5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办法》(1990年5月25日起施行) 3 定义 保密要害部位 本公司科研生产和经营管理工作过程中,经常或大量涉及秘密级以上(含秘密级)国家秘密、涉密人员多的部位及集中存放、保管秘密级以上国家秘密载体的场所,涉及秘密级以上国家秘密的研制、生产、试验场所。我公司保密要害部位为位于一楼的保密室和位于二楼的调试检验室。 4 保密要害部位的确立 4.1 确立保密要害部位应当力求准确,并遵循最小化原则。 4.2 保密要害部位的确立,由保密办公室根据实际情况向保密委员会申报,申报时填写“保密要害部位确定申报表”(见附表一)。 4.3 保密办公室协同保密要害部位建立健全档案。档案内容应包括保密要害部位确定申报表、人员情况、涉密事项、防范措施、保密管理规定以及保密检查情况等方面的材料。 4.4 保密室主要负责公司日常保密管理,与涉密文件相关的市场营销活动及产品涉密部份的设计管理工作;调试检验室主要用于产品生产时的涉密环节,如总装调试、检验工作及半成品和成品的保密管理工作。 5 保密要害部位的保密工作要求 5.1 一般要求 5.1.1 保密要害部位由主管公司领导负责,定期研究和部署保密工作。 5.1.2 保密要害部位以及各保密要害部位所属部门的主要领导是本部位的第一责任人,要结合部位的保密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保密规定,将保密工作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并报保密办公室备案。 5.1.3 针对保密要害部位业务工作中涉及国家秘密的各个环节,按照保密资格认证标准的要求,须配备完善可靠的安全保密设施、设备,严格落实各涉密环节的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 5.1.4 涉及保密要害部位的工程项目建设,须同步考虑保密防护措施,要与基本建设同计划、同预算、同建设、同验收。 5.2 详细要求

保密要害部位管理制度三篇

保密要害部位管理制度三篇 篇一:保密要害部位管理制度 1、保密要害部位的保密管理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人防、物防、技防综合防护体系,做到严格管理、责任到人、严密防范、确保安全。 2、保密委员会负责:①确定和调整本机关的保密要害部门、部位;②组织制定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保密管理制度和防范措施;③与保密要害部位主要负责人签订保密责任书;④组织协调保密要害部位的工作人员进行涉密资格审查和保密教育培训;⑤定期检查保密要害部位的保密技术防范情况,解决存在问题。 3、保密要害部位工作人员范围由本机关确定。保密要害部位工作人员名单须报上级保密部门备案。 4、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在保密要害部位工作:①受过刑事责任追究的; ②受过党纪政纪记过以上处分的;③有严重违反保密法规记录的;④配偶为非中国公民的;⑤未通过涉密资格审查的;⑥社会上临时聘用的;⑦其他经保密工作部门认定不适宜的。 5、保密要害部位工作人员,上岗前须接受保密教育和培训;在岗接受保密教育和培训的时间,每年累计不得少于3个工作日。 6、保密要害部位工作人员与保密委签订保密责任书。保密责任书主要包括:根据涉密程度所应承担的保密责任和义务,保密纪律和其他限制性要求及需要事先告知的事项,奖惩规定等。

7、保密要害部位工作人员脱离涉密岗位的,须签订离岗保密承诺书。同时实行脱密期制度,脱密期限由本机关根据涉密程度确定,一般为6个月至3年。 8、保密要害部位工作人员保密职责情况纳入岗位考核内容。 9、保密要害部位工作人员违反保密规定造成泄密的,应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并调离工作岗位;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10、对未按规定确定保密要害部位,导致重大泄密事件发生的,依照有关规定追究主要领导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11、保密要害部位存在重大泄密隐患或发生泄密事件的,按照领导干部保密责任追究制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档案管理工作手册

档案管理工作手册 一、分管档案工作的局领导职责 1、组织全局性的宣传、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上级关于档案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的活动。 2、加强对局档案工作的领导,将档案工作纳入局的整体发展计划,列入局议事日程,督促分管部门按上级和局档案部门要求做好应做的工作。 3、关心档案工作和档案室的建设与发展,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支持,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和困难,改善工作条件,使档案工作与局各项工作协调发展。 二、局档案员职责 1、贯彻实施《档案法》、《山东省档案条例》等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2、对各有关处室形成的各种材料的收集、整理、立卷和归档进行监督和指导。 3、负责收集出国考察人员应当归档的有关材料和照片,收集领导同志外出开会的发言材料和带回的带有密级的材料。 4、负责管理全局各种门类和载体的档案,维护档案的完整、准确与安全,并为本单位各项工作的需要提供服务。 5、按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档案工作统计材料。 6、按规定向档案馆移交应进馆的档案。 三、分管档案工作的各处(室)领导职责 1、配备具有较好政治业务素质的专(兼)职档案人员,并保持相对稳定。 2、将档案工作纳入本单位的议事日程(每半年研究一次档案工作),帮助专(兼)职档案人员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

3、组织本单位人员学习档案法规,执行局档案工作的规章制度。 4、疏通渠道,严格制度,督促有关人员注意平时各类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积极配合专(兼)职档案人员的归档工作。 5、协同档案室监督、检查本单位文件材料预立卷、整理组卷、归档验收及档案鉴定工作。 6、负责检查本单位专(兼)职档案人员履行档案岗位职责情况。 四、各处、室专(兼)职档案人员职责 1、坚持平时整理。根据本单位不同种类文件材料的形成特征,制定案卷类目,合理分类存放,便于利用和归档。 2、负责本单位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保管和整理归档工作,保证归档文件材料完整、准确、系统。 3、归档案卷做到组卷合理,页号编写准确,案卷目录清楚,案卷标题简明扼要。 4、保管好本部门应归档的案卷,注意文件材料的安全和保密。 5、主动接收局档案员的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按规定时间向档案室移交。 6、积极参加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档案工作水平。 7、按档案室要求对档案进行分类、整理、编目,并编制检索工具。 8、按归档时间向档案室提供档案目录和统计年报表。 文件、材料收集归档制度 一、收集归档范围 本机关在各项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或者上级和下级送来的与本机关关系很密切的文件材料(包括公文、电报簿册、书信、会议、电话记录、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