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会计等式与解析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317.00 KB
- 文档页数:1
会计基础内容第三章知识点:会计等式会计等式会计等式是反映会计要素之间平衡关系的计算公式,它是各种会计核算方法的理论基础。
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企业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一)会计恒等式这是最基本的会计等式。
资产和权益(包括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实际是企业所拥有的经济资源在同一时点上所表现的不同形式。
资产表明的是资源在企业存在、分布的形态,而权益则表明了资源取得和形成的渠道。
资产来源于权益,资产与权益必然相等。
(二)经济业务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1.对“资产=权益”等式的影响(1)资产与权益同时等额增加(2)资产方等额有增有减,权益不变(3)资产与权益同时等额减少(4)权益方等额有增有减,资产不变2.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式的影响(1)资产和负债要素同时等额增加(2)资产和负债要素同时等额减少(3)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同时等额增加(4)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同时等额减少(5)资产要素内部项目等额有增有减,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不变(6)负债要素内部项目等额有增有减,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不变(7)所有者权益要素内部项目等额有增有减,资产和负债要素不变(8)负债要素增加,所有者权益要素等额减少,资产要素不变(9)负债要素减少,所有者权益要素等额增加,资产要素不变在实际工作中,企业每天发生的经济业务要复杂得多,但无论其引起会计要素如何变动,都不会破坏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亦即会计等式的平衡)。
(二)收入-费用=利润企业经营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收入,实现盈利。
企业在取得收入的同时,也必然要发生相应的费用。
通过收入与费用的比较,才能确定企业一定时期的盈利水平。
广义而言,企业一定时期所获得的收入扣除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后的余额,即表现为利润。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收入不包括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固定资产盘盈、出售无形资产收益等,费用也不包括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自然灾害损失等,所以,收入减去费用,并经过调整后,才等于利润。
会计第三章等式与复式记账-图文2022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教纲辅导教材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第一节会计等式一、会计等式的含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权益其中“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之间的基本关系,通常把这个等式称为会计等式,也称为会计平衡公式。
这是最基本的会计等式,也称之为会计恒等式。
二、经济业务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例】2022年1月2日,A企业收到所有者追加的投资500000元,款项存入银行。
这项经济业务使银行存款增加了500000元,即等式左边的资产增加了500000元,同时等式右边的所有者权益也增加500000元,因此并没有改变等式的平衡关系。
【例】2022年1月10日,A企业用银行存款归还所欠B企业的货款20000元。
这项经济业务使A企业的银行存款即资产减少了20000元,同时应付账款即负债也减少了20000元,也就是说等式两边同时减少20000元,等式依然成立。
【例】2022年1月15日,A企业用银行存款80000元,购买一台生产设备,设备已交付使用。
这项经济业务使A企业的固定资产增加了80000元,但同时银行存款减少了80000元,也就是说企业的资产一项增加一项减少,增减金额相同,因此资产的总额不变,会计等式依然保持平衡。
【例】2022年1月28日,由于资金周转困难,A企业向银行借入100000元直接用于归还拖欠的货款。
这项经济业务使企业的应付账款减少了100000元,同时短期借款增加了100000元,即企业的负债一项减少一项增加,增减金额相同,负债总额不变,等式仍然成立。
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等式两边会计要素变动的方式可以总结归纳为以下四种类型:1.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等式两边金额同时增加,增加金额相等,变动后等式仍然保持平衡。
2.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等式两边金额同时减少,减少金额相等,变动后等式仍然保持平衡。
3.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等式左边即资产内部的项目此增彼减,增减的金额相同,变动后资产的总额不变,等式仍保持平衡。
201年会计从业考试《会计基础》第三章会计等式考点归纳解析会计基础是会计从业考试中的重要考点之一,而会计等式是会计基础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会计基础》第三章中,会计等式是一个重要的考点,下面将对该考点进行归纳解析。
会计等式是会计核算的基础,也是财务状况表的核心。
会计等式的本质是告诉我们公司的资产是由哪些资源构成的,以及这些资源是如何由何方提供给公司的。
会计等式的核心内容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个等式反映了公司财务状况的基本关系。
首先,会计等式告诉我们一个公司的资产是由哪些资源构成的。
资产是一个公司拥有的、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
在会计等式中,资产是等式左边的部分,它代表公司拥有的资源,如现金、存货、应收账款、设备等。
资产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是指能够在一年内转化为现金或相对快速地消耗的资源,如现金、存货、应收账款等;非流动资产是指一年内不能转化为现金的资源,如房地产、设备等。
其次,会计等式告诉我们这些资产是由何方提供给公司的。
根据会计等式,这些资源来自两个方面,即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负债是公司欠他人的债务,可以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流动负债是指一年内到期需要偿还的负债,非流动负债是指一年内不需要偿还的负债。
所有者权益是指公司所有者对公司的所有权,包括股东投资、利润留存等。
最后,会计等式告诉我们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金额应该等于资产的金额。
这是因为公司的所有权益主要来自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公司通过借贷或由所有者投资来获得资金,这些资金用于购买资产,形成公司的经营基础。
因此,会计等式中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了公司财务状况的基本关系。
在会计等式的运用中,会计人员可以通过调整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金额来实现财务状况的变动。
比如,公司通过借贷来获得资金购买设备,这时会计等式中资产和负债都会发生变化,资产增加,负债也相应增加;又比如,公司盈利后将一部分利润留存在公司内部用于再投资,这时会计等式中资产和所有者权益都会发生变化,资产增加,所有者权益也相应增加。
2017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考点及例题:会计等式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第一节会计等式会计等式是反映会计要素之间平衡关系的计算公式,是各种会计核算方法的理论基础。
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产权关系和基本财务状况)资产和权益之间就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即资产不能离开权益而存在,权益也不能离开资产而存在;没有无权益的资产,也没有无资产的权益。
权益代表资产的来源,而资产则是权益的存在形态,二者实际上是企业资本这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或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因此二者之间客观上存在着必然相等的关系。
即从数量上看,有一定数额的资产,必然有同等数额的权益;反之,亦然。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从任何一个时点来看,资产与权益之间永远保持着这种数量上的平衡关系。
资产=权益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最基本的会计等式,通常称为第一会计等式;实际上反映了企业资金的相对静止状态,故也称为静态会计等式;会计的基本等式,也是复式记账法、试算平衡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基础,在会计核算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二、收入-费用=利润(特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与相应的收入和费用之间的关系)收入减去费用,经过调整后,才等于利润。
第二会计等式,动态会计等式。
三、全部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第三会计等式【例题·单选题】下列属于静态会计等式的是( )。
A.收入-费用=利润B.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D.资产=负债+所有者者权益+(收入-费用)『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属于静态会计等式。
【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会计等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最基本的会计等式,表明了会计主体在某一特定时期所拥有的各种资产与债权人、所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B.“收入-费用=利润”这一等式动态地反映经营成果与相应期间的收入和费用之间的关系,是企业编制利润表的基础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说明了企业经营成果对资产和所有者权益所产生的影响,体现了会计六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D.企业各项经济业务的发生并不会破坏会计基本等式的平衡关系『正确答案』BD『答案解析』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表明了会计主体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的各种资产与债权人、所有者之间的静态关系,体现了会计三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1、企业交易或事项多种多样,但是从引起的增减变动情况来看,不外乎四种类型:1、资金进入企业2、资金占用形态的变化3、资金权益的变化4、资金退出企业。
1、【复式记账法的3个特点:】1、以会计基本等式为依据:复式记账法是以会计基本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2、记录完整:要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账户中进行记录3、便于查账3、资产类会计科目: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特殊资产类科目】:贷增借减,如:累计折旧、存货跌价准备、累计摊销等4、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会计科目: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5、成本类账户: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6、损益类账户:(收入类和费用类)会计科目期末通常没有余额。
(转到本年利润)7、【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1、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在借贷记账法下,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公式为: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2、余额试算平衡法:按照“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恒等式平衡又分为期初余额平衡和期末余额平衡两类。
【在编制试算平衡表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必须保证所有会计科目的余额均已记入试算平衡表。
2、如果试算平衡表借贷不相等,肯定会计科目记录有错误,应认真查找,直到实现平衡为止。
3、发生额与余额试算平衡,不一定说明账户记录绝对正确。
例如:1、漏记某项交易或事项,将导致本期借贷双方的发生额等额减少,但借贷仍然平衡。
2、重记某项交易或事项,将导致本期借贷双方的发生额等额虚增,但借贷仍然平衡。
3、某项交易或事项记错有关账户,借贷仍然平衡。
4、颠倒记账方向,也不会影响借贷平衡关系5、借方或贷方发生额中,偶然一多一少相互抵消,仍然不影响平衡。
8、【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的关系】总分类科目与其所属明细分类科目在总金额上应当相等。
【联系】(1)反映的经济业务的内容相同;(2)登记账簿的原始依据相同。
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第一节会计等式第二节复式记账第一节会计等式答疑编号:NODE00820500030100000101会计等式,又称会计方程式或会计平衡式:用数学方程式表示的会计要素之间的等量关系。
答疑编号:NODE00820500030100000102一、静态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1.最基本的会计等式;2.资产和权益(包括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实际是企业所拥有的经济资源在同一时点上所表现的不同形式。
资产表明的是资源在企业存在、分布的形态,而权益则表明了资源取得和形成的渠道。
资产来源于权益,资产与权益必然相等。
(资产=权益)3.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是复式记账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4.无论经济业务引起会计要素如何变动,都不会破坏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
答疑编号:NODE00820500030100000103(1)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等式两边金额同时增加,增加金额相等,变动后等式仍保持平衡。
(资产与权益同时等额增加)【例1】1月2日,A企业收对到所有者追加的投资80万元,款项存入银行。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200 =100 +100① +80=+80(2)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等式两边金额同时减少,减少金额相等,变动后等式仍保持平衡。
(资产与权益同时等额减少)【例2】1月10日,A企业用银行存款归还所欠B企业货款4万元。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200 =100 +100② -4 =-4答疑编号:NODE00820500030100000104(3)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等式左边即资产内部的项目此增彼减,增减的金额相同,变动后资产的总额不变,等式仍保持平衡。
(资产内部有增有减)【例3】1月15日,A企业用银行存款6万元购买一台设备。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200 =100 +100③+6 -6 =不变(4)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等式右边负债内部项目此增彼减,或所有者权益内部项目此增彼减,或负债与所有者权益项目之间的此增彼减。
基础会计学 1 总论会计小幽默某公司正在紧张运行中,忽有人大吼一声:都不许动!抢劫! 快把钱交出来!!肃然无声中有人轻拍胸口,松了一口气:“吓死了,我还以为是税局的”一个会计师患了失眠症,于是去找他的医生:“医生,我晚上无法睡着!”医生说:“你有没有试过数绵羊呢?”会计师:“阿!这就是问题所在。
我数绵羊时出了个错,结果花了3个小时的时间想找出这个错误。
”工程师和会计师有三个工程师和三个会计一起去外地开会,上火车时三个工程师买了三张车票,而三个会计师却只买了一张票,工程师很不解,会计师说:“上了车你们就知道了”。
火车刚一开动三个会计师就挤进了一个厕所,列车员开始检票最后走到了厕所外边,她敲了一下门说:“检票”。
然后门开了一个小缝,从里面递出一张车票。
在外地开完会后在返回的时候工程师们觉得会计师们的方法很不错于是也只买了一张车票,而这次会计师一张票也没有买,工程师们又很不解,会计师还是说:“上了车你们就明白了”。
上车之后三个工程师挤进了一个厕所而三个会计师挤进了车厢另一边的厕所,火车开动不久,一个会计师从厕所里走来,来到了工程师们的厕所外面,敲了一下门说:“检票”。
立信会计出版社(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丛书编委会编)深圳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习题集(第六版)(2010年出版)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第一节会计等式12第二节复式记账1 总论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学完本章后,你将掌握:1.理解会计等式2.理解单式记账和复式记账的特点;3.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4.借贷记账法是会计核算特有的方法,是初级会计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我们学习后面各章的基础。
学习目标基础会计学 4 复式记账四、经济业务发生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思考:一个经济业务的发生会对会计基本等式发生影响吗?也就是说这条等式还成立吗?任何经济业务(会计事项)的发生都不会破坏会计恒等式的数量平衡公式(一)经济业务类型P79资产=权益①资产增加,资产减少②资产增加,权益增加③资产减少,权益减少④权益减少,权益增加1、以银行存款购进原材料20 000元。
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试记账会计恒等式:资产=权益=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经济业务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资产表明资源在企业存在,分布的形态;权益则表明资源取得和形成的渠道。
资产来源于权益,资产与权益必然相等。
资产和权益经济业务类型的具体化分为九种情况:1.资产项目之间此增彼减,增减金额相等。
2.负责项目之间此增彼减,增减金额相等。
3.所有者权益项目之间此增彼减,增减金额相等。
4.权益内部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增减金额相等。
5.权益内部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增减金额相等。
6.等式两边同增,资产项目增加,负债项目增加,增加金额相等。
7.等式两边同增,资产项目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增加金额相等。
8.等式两边同减,资产项目减少,负债项目减少,减少金额相等。
9.等式两边同减,资产项目减少,所有者权益减少,减少金额相等。
收入与费用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的关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相互联系的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
复式记账法主要是借贷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的特点:1.对于每一项经济业务,都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账户中进行记录。
2.由于每项经济业务发生后,都是以相等的金额在有关账户中进行记录,因而可据以进行试算平衡,以检查账户记录的是否正确。
复式记账方法包括: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收付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的概念:以“借”、“贷”二字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分别作为账户的左方和右方。
“借”、“贷”是纯粹的记账符号,至于“借”是增加还是“贷”是增加,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及结构。
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每一个账户都分为“借方”和“贷方”,规定账户的左方为借方,账户的右方贷方。
如果借方表示增加,贷方就表示减少,同理贷方表示增加的话,借方就表示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