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的乘法口诀(1)
- 格式:docx
- 大小:23.18 KB
- 文档页数:2
课堂教学设计表章节名称5的乘法口诀1学时1课时学习目标教学目标及要求知识技能: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学会口诀,运用口诀熟练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摆一摆、说一说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了解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特征二年级的孩子比较活跃,积极性很高。
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初步知道5的乘法口诀,并比较熟练地用口诀求积要求学生开动脑筋巧记口诀,并结合所学知识多加练习教学难点根据图意独立写出乘法算式,并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历。
多交流,多讨论。
教学教具多媒体课件、每个学生准备25个小圆片教学1、复习旧知学生完成2、探究5的乘法口诀观察:两面有多少个?能列加法算式吗?5+5=10能列乘法算式吗?2×5=10或5×2=10如果再添一面呢?学生自己列算式。
(1)根据乘法算式编出乘法口诀1×5=5或5×1=5,为了今后计算方便,我们把这两个算式编成一句口诀:一五得五1引导学生观察2、学生摆圆片3、学生编口诀4、把你的方法给同桌说一说。
环节解释口诀:一五得五表示1乘5或5乘11等于5,我们习惯把较小的数放在前面。
那么谁能根据2×5=10和5×2=10来编一句口诀?让学生根据后面的算式编成乘法口诀,并说给自己的同桌听。
板书: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3、巩固练习4、拓展性练习板书设计5的乘法口诀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课后反思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在得出结果的同时,进一步理解了乘法的含义,并为编制相关的乘法口诀,打下了基础。
进一步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体验口诀编制的过程,明确口诀的来源,加深对口诀的理解。
5的乘法口诀教案1教材说明:本课题选取于苏教版第三册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
在这一单元中,学生已经学习了1-4的乘法口诀,积累了编制乘法口诀的部分经验,这为新课学习奠定了基础。
设计理念:课前先复习1-4的乘法口诀,熟悉口诀的排列规律;然后通过组织数手指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在该活动中逐步编出5的乘法口诀;最后通过相关练习巩固强化。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能理解每一句口诀的意义;2、能够熟练应用它们进行口算,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数感。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5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理解每一句口诀的含义。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引新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1-4的乘法口诀,你能全背出来吗,你觉得它们好背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乘法口诀,你有信心学好吗?二、探索新知1、师伸出一只手,说:你们知道有几个手指吗?生答:5个师:你知道这是几个5吗,你能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吗?生:1个5,乘法算式是:1×5=5或5×1=5师:你能根据这两个算式编出一句口诀吗?指名学生汇报。
随学生的回答板书:1个51×5=5或5×1=5一五得五2、师伸出两只手,说:你们知道是几个几吗?能写出乘法算式吗?指名汇报,2个52×5=10或5×2=10学生齐说口诀:二五一十,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个52×5=10或5×2=10二五一十3、编制口诀“三五十五”,“四五二十”师;刚我们已经编出了前两句口诀,接下来你能与你的同桌用伸手指的方法编出下两句吗?学生活动,教师穿插指导。
同桌两人派代表汇报探索结果,随学生的汇报板书:3个53×5=15或5×3=15三五十五4个54×5=20或5×4=20四五二十4、师生合作学习。
师伸出一只手,随机找两位学生各伸出双手,让其他学生数出一共有几个5?学生集体汇报,集体说出最后一句口诀。
5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教材31—32页例8及做一做,练习九1、2、3题.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理解5的乘法日诀的产生.2.初步掌握5的乘法口诀.(二)能力训练点1.能正确而比较熟练地运用5的乘法口诀求积.2.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三)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推理、敏捷思维的能力和学习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掌握5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根据图意独立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教具、学具的准备投影仪及相应出示题目,乒乓球图,1-4的乘法口诀表,磁性小黑板及5根小棒,学生每人准备10根小棒.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口算并说出所用的乘法口诀2×3 4×4 3×1 1×23×3 2×4 4×1 2×22.齐背1~4的乘法口诀.二、探究新知1.导入课题:我们复习了1~4的乘法口诀有哪几句呢?5的乘法口诀有哪几句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5的乘法口诀.2.出示准备题:每次加5,把得数填在空格里(1)析题:每次加5,也就是后一格比前一格多1个5,第一个格是1个5,后面格子应分别是几个5相加呢?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强化每个格是几个5,并书写.1个5 2个5 3个5 4个5 5个5(2)学生独立完成准备题,教师在空格处填全数字,放在黑板左侧.引导学生根据准备题完整表述一下图的含义.学生表述:1个5是5,2个5相加的和是10,……或表述为5是1个5,10是2个5的和,…….[通过准备题的教学,强化学生对几个5相加是几的感知,抓住知识的衔接点,为学习5的乘法口诀做好准备.]3.教学例8:(1)学习口诀:一五得五.教师出示一袋乒乓球图,指导学生看懂图意.引导学生说出:图上画得是乒乓球,一袋,有5个.教师提示,引导学生说出:有1袋乒乓球,是1个5,列乘法算式是5×1=5,编出乘法口诀是,一五得五.教师板书: 5×1=5 一五得五学生齐读第一句口诀.(2)学习口诀:二五一十.教师接着出示第二袋乒乓球图,引导学生说出,现在有2袋乒乓球,是2个5.2个5是多少呢?引导学生观察准备题表格,知道2个5是10.指定学生列出乘法算式,并编出口诀.教师板书: 5×2=10 二五一十教师提示:学生可能编出口诀二五得十,教师首先给予肯定,然后指出乘积等于或大于10时,口诀中都不用“得”字.(3)学习口诀:三五十五.教师出示第三袋乒乓球图,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写出乘法算式,从准备题表格中找出算式得数,编出口诀.教师板书: 5×3=15 三五十五学生齐读前三句口诀,并把第三句乘法口诀,在书上填全.(4)第四、五句乘法口诀,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理解题意,运用知识的迁移类推,学生独立编写并填书.学生汇报时,启发学生口述:图中有4个5,列式为5×4=,从准备题表格里知道4个5是20,所以5×4=20,编出乘法口诀是四五二十;图中有5个5,……编出乘法口诀是五五二十五.教师完成板书: 5×4=20 四五二十5×5=25 五五二十五(5)学生讨论总结5的乘法口诀的特点: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启发学生汇报回答:5的乘法口诀共有5句.每句口诀的前半句都表示几个5,后半句都表示得数,相邻两句口诀的得数间相差5.教师补充提示:得数最后一位上的数字总是5或0.(6)引导学生自由读1~5的乘法口诀,并初步背诵5的乘法口诀.[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铺垫、过渡、讨论,实现了学生独立编口诀的教学目的.通过对口诀特点的归纳,使学生思维逐步深化,为以后学习“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做了铺垫.]三、巩固发展1.师生对口令:三五——十五二五——一十一五——得五五五——二十五四五——二十2.教材31页做一做第1题.教师在磁力黑板上操作、示范、讲解,学生观察并照样子摆出一个五边形.教师指出,这样的图形叫五边形.学生自己再摆一个五边形,并完成题目.3.教材31页做一做2题.这个数的得数,并说出相应口诀,如教师指3,学生回答:5×3=15,三五十五.先集体练习,再指名练习.4.教师用两手五指分别表示几个5,学生根据手势很快说出相应的乘法口诀.5.练习九第3题四、全课小结1.引导学生总结全课内容.2.学生总结不全,教师做补充,完善总结.五、布置作业:练习九1、2题.六、板书设计5的乘法口诀准备题:每次加5,把得数填在空格里.5×1=5 一五得五5×2=10 二五一十5×3=15 三五十五5×4=20 四五二十5×5=25 五五二十五。
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2、53页的例题和练习。
教学目标:1、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2、经历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历,并能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3、通过找规律、归纳口诀,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记忆口诀教学难点: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归纳出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嘛?生:喜欢师:好,现在老师给同学们讲个小故事。
我们都知道《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会七十二变。
有一天,孙悟空遇到了很多的妖怪,一个人打不完。
怎么办呢?聪明的孙悟空拔了一根毫毛,轻轻一吹就变出了五只小猴子。
又拔了一跟,又变出了五只,他连续拔了五根,每根都变出了五只小猴子,把妖怪打的落花流水。
那你知道悟空一共变出了几只猴子呢?生:25只…..20只….师:好,有的同学说25只,有的同学说20只。
那到底是多少只?咱们今天就来学5的乘法口诀解决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5的乘法口诀)二、学习新课(一)、总结算式大家知道2008年的奥运会在哪里举行的吗?哪2008年的奥运会的吉祥物又是什么?有几个呢?老师带来了福娃卡片,想看吗?师:“一张卡片上有几个福娃?”生:有5个。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
这是几个5?生:1个5。
师:1个5 用我们刚刚学习的乘法该怎么计算呢?生:1乘5等于5。
5乘1等于5。
课件出示:1×5=5 5×1=5师:看来同学们被老师的问题难道了。
那现在请注意听讲,一个五用乘法算式就表示成为(教师板书)1×5=5或5×1=5。
这里你1表示的是一个福娃,5表示的是五个福娃,也就是说一张卡片上有五个福娃。
你能根据这两个算式编成一句话吗?学生尝试说后,教师说明:1个5还是5,我们就说“一五得五”“一五”指什么?“五”指什么?这个时候有的同学就有疑问了,为什么不能说成五一得五呢?在我们的乘法口诀里规定,较小的数字写在前面,较大的数字写在后面。
《5的乘法口诀》评课稿从教学目标上看,本节课突出了一个“明”字,既知识和技能,数学能力,情感与态度。
目标明确具体,关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且在课堂教学中能紧紧围绕制定的目标展开教学,符合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理念。
二、从教学内容上看,本课抓住了一个“准”字,既教学重点,难点确立准确,教师在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都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三、从教学程序和教学思路上,本节课体现了一个“清”字,整个课堂教学结构设计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
同时,韩老师教态亲切自然,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热烈,较好地完成了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
在张老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其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与熏陶。
在教学时,整个课堂教学无不体现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了孩子明天的生存与发展出发来组织课堂教学,整堂课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求得知识的同时,也获取了如何学习的方法与能力。
使情感得到了升华。
《5的乘法口诀》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编写乘法口诀的开端,也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其地位尤为重要。
在小学阶段,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
因此韩老师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在知识与技能: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及意义。
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会运用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通过摆小棒、编口诀、找规律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以及迁移类推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编写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引导学生找到编写口诀的方法,发现口诀的规律,寻找最佳的记忆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以及学好数学的信心。
这个目标既符合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又符合课程标准的目标。
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不过我觉得“通过摆小棒、编口诀、找规律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以及迁移类推能力。
《5的乘法口诀例1》(教案) 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案的重要性,下面是我为《5的乘法口诀例1》这节课所准备的教案:一、教学内容:我打算用教材中的例1来教授5的乘法口诀。
例1是这样的:给出5个3相加,即3+3+3+3+3,然后引导学生发现这个和就是5乘以3,也就是15。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5的乘法口诀,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的计算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我相信学生对于乘法的概念可能还不是很清楚,所以我会重点解释乘法的意义。
难点则是让学生理解并记住5的乘法口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一些小卡片,上面写着5的乘法口诀,以及一些小玩具,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乘法的意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情景来引入课程,比如说,如果有5个学生,每个人分到一个苹果,那么一共需要几个苹果呢?2. 讲解:我会用例1来讲解5的乘法口诀,让学生明白5乘以3等于15。
3. 练习:我会让学生分成小组,用小卡片进行练习,每个小组轮流出示卡片,其他小组成员要能够迅速回答出卡片上的乘法口诀。
4. 应用:我会让学生用小玩具来进行实际操作,比如说,如果有5个玩具,每个玩具都要分到3个零件,那么一共需要几个零件呢?六、板书设计:我会在黑板上写出5的乘法口诀,以及例1的计算过程。
七、作业设计:1. 6个5相加是多少?2. 7个4相加是多少?答案:1. 6个5相加是30。
2. 7个4相加是28。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呈现我选择了教材中的例1来教授5的乘法口诀,这是因为例1以直观的方式展示了乘法的概念。
通过给出5个3相加,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相同加数的和的增加规律,从而理解乘法的意义。
在呈现教学内容时,我会注意使用清晰的图像和实物,以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乘法口诀。
二、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我设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即让学生掌握5的乘法口诀,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的计算中。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第二课时《5的乘法口诀》教材分析:本课时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中第二课时的《5的乘法口诀》。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乘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习编写口诀的开端,为学习其他的口诀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小学二年级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模仿能力强,好奇心强,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理解一些语句的深层涵义的能力还有所欠缺。
所以在教学中我会进行一些带有模仿性、直观性的练习,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其中蕴含的意义。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经历探索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熟练运用5的乘法口诀求积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学习乘法口诀的意义,感受乘法口诀的简洁美。
(四)核心素养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编制并熟记5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理解每句口诀的意义。
教法与学法:讲授法、引导探究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课件出示加法算式,提问-如何改写乘法算式,点名让同学回答问题2. 揭示课题同学们已经学会了如何将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5 的乘法口诀。
(板书课题)(二)创设情境,探宄新知这幅图片上,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分别是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和妮妮。
现在老师想让大家看一下这幅图片上一共有多少个福娃。
老师:首先,我们来看看,一共分了几组?学生:一共有五组老师:我们再来看看每组上一共有几个福娃?学生:每一组是五个福娃总结:我们就可以说,每增加一组,就增加了五个福娃,要求一共有多少个福娃?我们就用连加的方法先来试一下。
首先,老师给出来了第一个5,第一个5代表的就是第一组福娃的数量,然后求前两组福娃的总和,就再加上一个5,就是10,这是前两组,接下来同学们来说一说前三组的福娃总量应该怎么求?学生1:前三组福娃的总量就是在第二组的基础上再加5,就是15学生2:前四组,就是在15的基础上,再加5,就是20 学生3:前五组的总量,就是在前四组的基础上,再加5,就是是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