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风险分析与应急措施

施工风险分析与应急措施

施工风险分析与应急措施

1-1施工风险分析

本工程施工风险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方面施工施工安全风险,第二方面是施工管理风险。根据本工程为提升改造工程特点,施工风险主要涉及以下内容:第一、施工安全风险包括:高空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突发停电、食物中毒、防风雪、车辆伤害、火灾、爆炸等。

第二、施工管理风险包括:居民协调、劳动力减员、机械设备不够、交叉施工影响、成品保护等。

1-2施工应急措施

要保证每个关键节点都按期完成,必须按照工期保证措施认真执行,狠抓落实,才能确保本工程的顺利进行。

然而由于施工生产中影响进度的因素纷繁复杂,如设计变更、技术、资金、机械、材料、人力、水电供应、气候、组织协调等等,仍不可避免会出现在某阶段暂时性的工期滞后,为了防止一步落后,步步落后的现象发生,保证目标总工期的实现,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和克服上述影响进度的诸多因素,为此,提出以下具有针对性的赶工措施。

1-2-1技术措施

1-2-1-1首先必须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和作业班长熟悉施工图纸,优化施工方案,为快速施工创造条件;并制定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工艺及技术保障措施,提前做好一切施工技术准备工作,从而保证严格按审定的进度计划实施。

1-2-1-2积极引进、采用有利于保证质量和加快进度的新技术、新工艺,在本工程中除采用常用的商品混凝土以外。为加快工程进度,保证工程质量。

1-2-1-3落实施工方案,在发生问题时,及时与设计、甲方、监理沟通,根据现场实际,寻求妥善处理方法,遇事不拖,及时解决,加快施工进度。

1-2-1-4施工面积大的有利条件是作业面宽敞,在保证足够劳动力的前提下,采用平面分区、分段流水交叉作业施工的管理模式,每个区段中合理组织、流水作业。主体施工时,各个作业区同时组织钢筋、模板、砼三个作业组,一项工序紧跟一项工序向前推进,做到充分利用施工面,又均衡施工,互不干扰。

1-2-1-5建立准确可靠的现场质量监督网络,加强质检控制,保证施工质量,

做好成品保护措施,减少不必要的返工、返修,以质量保工期,加快施工进度。

1-2-1-6施工班组人员多,所以每道工序施工前必须做技术质量交底,制定详细而实施性强的保证各工序顺畅衔接,减少窝工,提高工效。

1-2-1-7科学合理管理工程施工进度

编制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按照进度计划要求控制工期目标,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对施工进度中遇到和发现的一些问题,及时研究协调。工程进度实行周未检查,每周召开工程例会。通过例会制度落实每天进度,实行动态管理,随时调整计划,及时确定对策,使进度计划确实能指导生产并真正付诸实施。

1-2-2经济措施

1-2-2-1落实实现进度目标的保证资金,根据施工实际情况编制月进度报表,工程款做到专款专用,使之合理分配于人工费、材料费等各个方面,项目部财务定期检查核实,从资金上保证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1-2-2-2签订并实施关于工期和进度的经济承包责任制,包括项目部与管理人员及班组,乃至作业班组与工人个人之间的责任状。

1-2-2-3建立并实施关于工期和进度的奖惩制度,实行奖惩制度是项目管理上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的具体体现,层层兑现。在全体参施人员中牢固树立质量争第一、进度更要第一的思想,通过对目标实现与否的重奖重罚增强项目部所有人员的责任心与积极性。

1-2-2-4特殊时期还需考虑人工紧张劳动力增加费、停水停电机械租赁费等的资金储备。

1-2-3组织保证措施

1-2-3-1项目部直接管理该工程的作业队,设立项目作业队管理班子,负责本作业队的施工组织管理工作,并接受项目经理部的领导。

1-2-3-2对本工程实施项目经理负责制,对工程行使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实施、监督六项基本职能,选择成建制的,能打硬仗的,承担本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任务,负责工程建设的全过程管理工作和对该工程的组织领导和重大问题的协调。

1-2-3-3根据业主的使用要求及各工序施工周期,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形成各分部分项工程在时间上、空间上充分利用而紧凑搭接,打好交叉作业仗,从

而缩短工程的施工工期。

1-2-3-4建立由项目经理、各部门主管、技术负责人、施工员组成的施工工期全面管理小组,针对主要影响工期的工序进行动态管理。实行PDCA循环,找出影响工期的原因,决定对策,不断加快工程进度。

1-2-3-5在实行项目管理的基础上,在工程施工中采用工序管理的模式,并根据我项目部的ISO9001的《程序文件》、《项目管理规范》、《质保手册》制订项目部的贯标具体内容,对项目中实行全过程管理。

1-2-3-6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施工管理人员和现场操作人员的积极性,利用责、权、利相结合的班组目标责任承包制,使目标管理与工人的利益相结合。

1-2-3-7在结构施工时,砌体及时跟上,尽可能组织交叉施工。

1-2-4制度保证措施

1-2-4-1建立生产例会制度,每星期五开一次工程例会,检查上一次例会以来的计划落实情况,布置下一次例会前的计划安排,对于拖延进行计划的工作内容进行分析,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计划的完成。

1-2-4-2定期举行与监理、建设单位、设计、专业分包单位、质监等部门的联席办公会议,及时处理施工中的问题。

1-2-4-3采用施工进度总计划与月、周计划相结合的各级网络计划进行施工进度计划的控制和有效动态管理控制,在施工生产中抓主导工序、找关键线路,组织流水交叉作业,做好劳动力组织调动和协调工作,通过施工网络节点控制目标的实现来保证各控制点工期目标的实现,做到重点突出,兼顾全局,紧张有序,忙而不乱。

1-2-4-4下达到班组和分包单位的施工计划均以1天计,并有奖惩措施,对各项节点工期重点控制,凡发生不正常情况则须在人员、材料和机械设备等诸要素上及时调整。

1-2-4-5在施工组织计划策划时,各施工程序建立严格的布控措施,建立快捷的衔接制度。

1-2-4-6健全项目部的内部管理制度,明确管理人员和岗位职责,特别是工作程序和各工种、班组之间的工序衔接制度。

1-2-5组织协调措施

1-2-5-1建立施工项目进度实施和控制的组织系统及,实行以总承包项目经理为首的施工调度中心,掌握施工动态,协调内部各专业工种之间的工作,注意后续工序的准备,布置工序之间的交接,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促成各专业几近同步地完成各自的施工任务。

1-2-5-2订立进度控制工作制度,在施工中,定期检查,随时监控施工过程的信息流,实现连续、动态的全过程进度目标控制,比照计划,分析进度执行情况,及时调整人力、物力、资金及机械的投入量。

1-2-5-3落实各层次进度控制人员的具体任务和工作职责,实行节日期间不停工,双休日、端午节等国定假日实施轮休,合理安排班组工作作息,以经济嘉奖作为鼓励,重点部位进行不间断连续施工,主要施工人员日夜值班,采用二班或三班工作制。

1-2-5-4加强于各专业班组的沟通:在每周举行工程管理例会上,要求各专业工种的班组长参加,对本周未完成任务的原因进行分析,对本周存在的施工难点、各专业工种之间施工作业面的冲突及相互干扰等问题进行协调解决,确定下周的施工计划安排。

1-2-6合同措施

1-2-6-1以合同形式保证工期进度的实现,首先是保持总进度控制目标与合同总工期相一致,其次为分包合同的工期与总包合同的工期相一致。

1-2-6-2供货、供电、运输、构件加工等合同规定的提供服务时间与有关的进度控制目标一致。

1-2-6-3以上各种合同一经签订,便具有法律效力,明确各自在本工程中所应承担的义务,若有违反追究其违约的法律责任。

1-2-7赶工阶段施工人员保证措施

1-2-7-1集中我单位优势兵力,调集技术业务精、素质高、有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的施工队伍,配备足够的各专业施工劳动力,加强外协劳动力管理。

1-2-7-2进场后即组织实施本工程的管理人员机构,工程开工前即做好进场的准备,调配经验较丰富和操作水平较高的施工作业班组、施工员和质安员等组成强有力的施工队伍。

1-2-7-3为实现以上目标,经我单位内部研究决定,施工管理人员及施工作

业人员全部采用三班倒的原则进行施工。

1-2-7-4对进场后的劳动力进行优化组合,实行轮班制,保证停人不停工。

1-2-7-5农忙时季:在秋收时节,项目部将采取有效的经济手段和其他措施,动员农村职工在农忙季节坚守岗位,确保工程正常进展。

1-2-8赶工阶段材料保证措施

1-2-8-1根据施工进度计划要求,进行工料分析制订物资材料进场计划,组织好材料供应,确保材料供应准确及时。增配模板、钢管等周转材料,拉大作业层面,提高工效。加大材料采购、运输管理力度,抓紧、抓好机械设备的保养维护,避免发生缺料停机造成的停工、窝工。

1-2-8-2抓好结构件制作施工的质量、工期,保证按施工进度要求,如期交付安装。8.3钢筋、水泥、砂石及早联系,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各项材料计划表,按计划分批进场,适应施工进度的需要,并根据计划落实各种工程材料、成品半成品等材料货源,以保证其相应的运作周期。

1-2-8-3现场分别建立足够大的各种建材及周转材料储备仓库、堆场,防止灾害天气影响供货中断,保证工程正常施工。

1-2-8-4随时了解材料供应动态,对缺口物资要做到心中有数,并积极协调,如对工程进度产生影响时,要提出调整局部进度计划和有效的补救措施,使总进度计划得以顺利实施。

1-2-8-5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要求,需业主、设计认可的材料、设备,在采购前提供样品及时确认,缩短不必要的非作业时间。

1-2-9赶工阶段机械投入保证措施

1-2-9-1各阶段机械设备配备说明:

以正常施工情况为基础,为加快工程进度,仍需相应增加大量的机械设备。

1-2-9-2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编制施工机械设备的进场计划,包括机械设备的检修、租赁及预购设备等,施工过程必须做好机械设备的保养及维修管理工作,确保其机械设备能按时正常投入生产,

1-2-9-3协助甲方组织好设备供应,抓好进入现场设备的管理、保护,组织好甲供材料的接收和复验。

1-2-9-4现场施工机械设备由专人负责操作,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作业。

项目部组织技术精良的维修班组,严格按照机械操作规程及保养制度来进行保养和维修,保证其正常运转,充分发挥机械优势,确保工程的机械完好率达到90%以上,利用率达到95%以上。在机械首次使用前做好调试,施工间歇期,做好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防止在施工中出现故障,影响工期。

1-2-9-5施工时可能会遇到断电或电压不足,在施工现场配备120KW发电机组,随时备用。

1-2-10赶工阶段的安全保证措施

1-2-10-1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为确保本工程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我单位将建立健全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组成由项目经理部有关管理人员参加的领导机构,具体负责现场安全生产的日常管理工作。

1-2-10-2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组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技术、安质部部长

组员:由分包单位负责人和各专业技术负责人、质安负责人组成

1-2-10-3安全文明生产责任制

1、本项目建立安全文明施工责任体系如下:

2、通过以上体系层层负责,责任到人,并与本项目违约罚款挂钩,同时也建立达到基本目标时的奖励制度,使整个项目部为实现安全、文明施工的基本目标而奋斗。

3、目标层层分解,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制,横向到职能部门,纵向到班组,一级保一级层层抓落实。

4、广泛开展安全文明工地建设活动,适时开展“安全月”、“安全周”活动,使安全生产经常化、群众化、制度化。

5、坚持项目部每月、工程队每半月、班组每周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每天班前交底、班后总结,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6、搞好教育培训,增强全员安全意识,提高全员安全素质。

7、按项目部有关规定进行奖惩。

8、项目部安全工作主要职责:

安全主任全面负责安全事宜,及时制定安全方案并下发安全交底,将安全思想贯彻人心、责任到人。

1-2-10-4工程重点部位安全防范措施

1、夜间施工措施

(1)申办夜间施工许可证,夜间施工不超过甲方及有关部门所规定的时间标准。

(2)保证夜间施工有足够的照明,并安排专门电工跟班,随时排除电线路及机械故障,尽量减少噪声。

(3)严格按规范施工,特别是制定严格的安全制度,确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4)合理安排夜间施工的工序,实行三班制连续施工。

1-2-11工程赶工质量保证措施

1-2-11-1质量方针

为实现本工程的质量,我单位将落实并实施以下的措施,以措施、行动保证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1-2-11-2质量保证措施

1、组织保证

保证管理机构人员到位,各司其职,落实施工质量责任制度。

2、采购物资质量保证

项目经理部材料负责人负责物资统一采购、供应与管理,并根据ISO9002质量标准和企业物资<采购手册>,对所需采购多和分供方供应的屋子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和控制,主要采取的措施如下:

(1)严格执行进货检验制度。材料员负责对所采购的设备材料进行验证或复检,填写进货检验记录表,保证用于施工的产品质量符合标准及可满足图纸、规范和合同的要求。

(2)全部材料进场均按照规定向监理公司报验,报验合格通过后方可使用。

(3)对于业主提供的产品材料,严格执行本单位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中的<顾客提供产品控制程序>。本单位对顾客提供产品实施的进货验证、检验、试验。

3、技术保证

我方将严格执行国家、建设部颁发的、于本工程有关的法规、规程、标准、规定以及合同、设计文件和产品技术文件上的施工、质量要求进行施工,在技术规范上保证工程质量。

4、施工机具及计量器具有效性保证

(1)技术负责人按施工工艺计量网络、质量检测计量网络图配齐计量器具。

(2)国家规定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必须100%按时送检,其他计量器具也应按时送检。

(3)技术管理部的机具管理组定期对所持有的全部机具进行保养维修,保证机具的有效性。

1-3安全应急措施

安全应急预案的方针与原则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保护人员安全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方针,贯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持续改进”的原则。更好地适应法律和经济活动的要求;给企业员工的工作和施工场区周围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环境;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防止因应急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实现应急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

安全应急策划

1-3-1-1应急预案工作流程及目的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施工工艺的实际情况,认真的组织对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特制定本项目发生紧急情况或事故的应急措施,开展应急知识和应急演练,提高现场操作人员应急能力,减少突发事故造成的损害和不良影响。

为了在发生突发性事故时,各级职能部门能做到反应迅速,忙而不乱,发挥整体救灾效能,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损失,保障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尽快恢复正常生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要求,津滨轻轨项目经理部,特编制此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3-1-2突发事件风险分析和预防

为确保正常施工,预防突发事件以及某些预想不到的、不可抗拒的事件发生,事前有充足的技术措施准备、抢险物资的储备,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国家财产和经济损失,必须进行风险分析和预防。

1、发事件、紧急情况及风险分析

根据本工程施工特点及复杂的地质情况,在辩识、分析评价施工中危险因素和风险的基础上,确定本工程重大危险因素是起重吊装、物体打击、高处坠落等。在工地已采取机电管理、安全管理各种防范措施的基础上,还需要制定起重吊装等应急方案。

2、突发事件及风险预防措施

从以上风险情况的分析看,如果不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不仅给施工造成很大的影响,而且对施工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

(1)重吊装、挖掘机开挖、模板支设、等风险较大的施工过程中设置专门的安全人员实行全过程的跟踪管理。

1-3-1-3应急资源分析

1、应急力量的组成及分布:机关有关部门负责人、项目部成员。

2、应急设备、物资准备:现场灭火器、医疗设备、救护车辆充足,药品齐全,各施工小分队配有对讲机。

3、上级救援机构:单位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地方可用的主要应急资源是救护车。

4、领导机构职责:

施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时,负责指挥工地抢救工作,向各抢救小组下达抢救指令任务,协调各组之间的抢救工作,随时掌握各组最新动态并做出最新决策,第一时间向110、119、120、分单位救援指挥部、当地政府安监部门、公安部门求援或报告灾情。平时应急领导小组成员轮流值班,值班者必须住在工地现场,手机24小时开通,发生紧急事故时,在项目部应急组长抵达工地前,值班者即为临时就援组长。

5、指挥控制组职责:

服从领导小组命令,在施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时,负责指挥工地抢救工作,向各抢救小组下达抢救指令任务,协调各组之间的抢救工作,最大限度控制事故

发生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

6、通讯联络组职责:

(1)接到事故报告,紧急通知各相关部门。

(2)及时向上级部门上报事态;通知各小组成员及时进入紧急抢救状态。

7、消防抢险组职责:

(1)发生火灾后立即拨打119报警,同时通知有关部门领导;

(2)接到报警后,迅速奔赴火灾现场切断现场电源后进行灭火,控制火势蔓延,灭火后要认真检查,防止死灰复燃;

(3)迅速将离火源较近的易燃易爆和其他物品转移到安全地方。

8、治安保卫组职责:

(1)负责工地的安全保卫,支援其他抢救组的工作,保护现场。

(2)负责事故可能危及地区人员的疏散和撤离。

(3)防止和处理事故现场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

9、事故抢险组职责:

采取紧急措施,尽一切可能抢救伤员及被困人员,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10、应急抢修组职责:

(1)实施抢险抢修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并不断加以改进。

(2)寻找受害者并转移至安全地带。

(3)在事故有可能扩大进行抢险抢修或救援时,高度注意避免意外伤害。

(4)抢险抢修或救援结束后,直接报告最高管理者并对结果进行复查和评估。

11、医疗救护组职责:

(1)在外部救援机构未到达前,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抢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伤部位受感染等);

(2)使重度受害者优先得到外部救援机构的救护;

(3)协助外部救援机构转送受害者至医疗机构,并指定人员护理受害者。

12、保护疏导组职责:

(1)设置事故现场警戒线、岗,维持工地内抢险救护的正常运作;

(2)保持抢险救援通道的通畅,引导抢险救援人员及车辆的进入;

(3)及时疏导危险区域内人员到安全隔离区域。

13、车辆运输组职责:

(1)确保应急抢险过程中使用车辆的调度;

(2)负责提供抢救中使用机械设备;

(3)负责抢险物资的车辆运输

14、后勤保障组职责:

(1)负责交通车辆的调配,紧急救援物资的征集及人员的餐饮供应。

(2)统一指挥后勤保障队伍;

(3)指挥疏散事故影响区域的人员;

(4)筹措调集应急救援所需的交通工具、器材和通信设备;

(5)承办指挥部交办的其它工作。

15、善后处理组职责:

(1)负责事故发生后对伤员的医疗救护管理工作;

(2)配合事故调查组做好调查取证工作;

(3)做好对伤者本人及家属的抚恤等善后工作。

16、设备提供组职责:

负责对应急救援过程中使用的抢险设备进行紧急调运,确保抢险工作顺利进行。

应急知识培训:

应急小组成员在项目安全教育时必须附带接受紧急救援培训。伤员急救常识、灭火器材使用常识、各类重大事故抢险常识等。务必使应急小组成员在发生重大事故时能较熟练地履行抢救职责。

17、培训内容:

(1)使用和器材维护技术培训:对各类器材的使用,组织员工培训、演练,教会员工人人会使用抢险器材。仓库保管员定时对配置的各类器材维修保护,加强管理。抢险器材平时不得挪作他用,对各类防灾器具应落实专人保管。

(2)每半年对应急抢险人员和相关人员进行一次应急知识、应急器材使用培训和演练(伤员急救常识、灭火器材使用常识、抢险救灾基本常识等)。

(3)加强宣传教育,使全体施工人员了解应急、自救常识。

安全应急响应

1-3-1-4报警与通知

事故发生后,第一现场人员立即向现场主要负责人报告,现场主要负责人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启动应急救援预案,通知各专业应急小组进入应急状态。

1-3-1-5报警

由现场负责人根据事故类型打电话报警,火警电话119、急救电话120。

1-3-1-6事故报告

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立即将事故发生情况向上级领导汇报,并逐级上报,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3-1-7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

A、综合应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

2、专项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如高空坠落、物体打击等事故)、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是综合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按照应急预案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制定,并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专项应急预案应制定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

3、现场处置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现场处置方案应具体、简单、针对性强。现场处置方案应根据风险评估及危险性控制措施逐一编制,做到事故相关人员应知应会,熟练掌握,并通过应急演练,做到迅速反应、正确处置。

1-3-1-8应急工作原则

总原则:项目突发事件应急工作要坚持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方针,及时发现,快速反应,严格处置,减少损失。

1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项目部统一领导和指挥突发事件的应急工作;各施工队按合同依据项目应急预案对自己范围内应急工作负责,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应急处置工作。根据突发传染病疫情级别,对突发疫情的应急实行分级管理。

2快速反应,高效运转。项目部、施工队和各应急小组要做好突发事件的各项应对准备工作,储备充足的急救设施设备、材料和资金。根据需要建立应急预备队,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和应急演练。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要做出迅速反应,采取果断措施,及时控制和扑灭疫情。

3预防为主,群防群控。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方针,加强突发事件的监测和预警预报,加强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同时,加强急救知识的宣传,提高全项目参与人员防范意识,依靠广大员工,动员项目一切资源,做到群防群控。

1-3-1-9应急领导小组及职责

为了在实施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的救援工作时,尽量减少事故的危害,保障项目员工和周边人员的人生健康和安全、项目财产安全和周边单位财产安全、特成立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总指挥的职责: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启动。负责事故应急行动期间各单位的运作协调,按照应急预案合理部署应急策略和事故现场指挥者协同工作,保证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完成。

事故现场指挥者(由项目经理担任)的职责:负责对事故现场的控制,协调应急队员的救援工作,识别危险物质及存在的潜在危险并对事故现场进行分析,执行有效的应急操作,保证应急行动队员的个人安全,并负责事故后的现场清除工作,保持与总指挥的联络。

公共关系代表(由项目副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担任)职责:负责在发生紧急情况时与新闻媒体和法律人员及其他事故应急者保持联系。

支持人员(由负责资料和经过培训的医疗人员担任)职责:在事故应急期间,接受事故指挥者的调遣,提供各类应急所需的技术支持和医疗支持。如负责伤员的治疗、救护,并回答医疗方面的问题。

信息管理人员(由机械员担任)职责:负责接受事故报警信息,并在事故应

急期间向事故应急者提供他们所需的信息,负责各应急小组之间的通讯联系,设置专线电话。

2、应急处置组织机构

以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为基础,成立应急反应指挥部,下设应急处置工作小组、应急处置技术组、应急处置监测组、应急处置物资设备组、应急处置保卫组。应急处置工作组24小时值班,接到应急通知迅速组织应急处置组、应急处置突击队赶到现场进行抢险救援。

(1)应急救援工作小组

组长:由主管本项目的单位副经理担任

副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

成员: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安全项目经理

职责:负责现场的应急援救工作的指导、协调。

(2)应急处置技术小组

组长:由项目总工担任

副组长:由技术部经理担任

成员:技术部、质量部相关人员

职责:担任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的技术处置,从技术方面提供处置意见。

(3)应急处置监测小组

组长:由测量工程师担任

成员:测量员

职责:担任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的监测工作。

(4)应急处置物资设备组

组长:由物资部经理担任

成员:材料工程师

职责:担任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的物资设备的供应。

(5)应急处置保卫小组

组长:由综合办公室主任担任

成员:工地保安人员

职责:负责对受安全威胁的人员进行疏散到安全地带,确保无受安全威胁的

人员后,再对受安全威胁的财产实施转移。

(6)应急处置突击队

队长:工程部经理担任

成员:各专业工程师、班组长、义务消防队员

职责:担负施工现场各类重大事故的处置任务。

(7)医疗救护队

队长:由单位医务室主任担任

成员:相关医疗救护人员

职责:负责紧急情况下受伤人员的初步救护工作。

(8)义务消防队

队长:由主管工长担任

成员:经过消防相关知识、灭火器材使用培训的人员组成

职责:负责本项目各工地可能出项的初起火灾的扑救。

1-3-1-10预防与预警

1、危险源管理

按照分析出的重大危险源专门编制详细的专项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当发生险情时,立即启动对应应急预案。

当出现突发情况如:突发人员伤亡、突降暴雨等情况时应立即起动应急预案。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或驻地发生无法预料的需要紧急抢救处置的危险时,应迅速逐级上报,次序为现场、办公室、抢险领导小组、上级主管部门。由综合办公室收集、记录、整理紧急情况信息并向小组及时传递,由小组组长或副组长主持紧急情况处置会议,协调、派遣和统一指挥所有车辆、设备、人员、物资等实施紧急抢救和向上级汇报。

2、预警行动

预警行动是在紧急情况发生时,为及时营救人员、疏散撤离现场、减缓事故后果和控制灾情而采取一系列抢救援助行动。一旦事故发生时,应及时调动并合理利用应急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物资资源投入行动;在事故现场,针对事故的具体情况选择应急对策和行动方案,从而能及时有效地使伤害和损失率降到最低程度和最小范围。

(1)应急援救行动的优先原则

A、员工和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优先;

B、防止事故扩散优先;

C、保护环境优先。

如果事故仍在进一步扩大,相关人员的生命受到威胁,但对救援人员的进入也存在很大的生命威胁,则决不允许盲目采取救援行动,避免伤亡事故进一步扩大。要采取万无一失的措施或方案实施救援行动。

(2)事故发生区

事故现场、项目负责人或安全主管部门应采取以下行动:

1)掌握情况。必须掌握的情况有:事故发生的时间与地点;种类、强度;已知的危害方向;事故现场伤亡情况;现场人员是否已安全撤离;是否还在进行抢险活动;有无火灾与爆炸伴随;现场风的方向、风速;事故危及项目外的可能性。

2)报告与通告。在掌握事故情况,并判明或已经发现事故危及项目外时,应立即向有关单位和部门报告:报告负责本项目的业主和业主代表;报告本系统直接领导部门;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及情况的紧急程度,按预案的紧急级别发出警报。

3)组织抢救与抢险。制止危害扩散的最有效的措施是消除事故源,制止事故扩散。同时,因本单位最熟悉事故设施和设备的性能,懂得抢险方法,必须组织尽早抢救与抢险。要迅速集中力量和未受伤的岗位员工,投入先期抢险,包括:抢救受伤人员和在危险区的人员,组织经培训过的医务人员抢救伤员,并将伤员转移至安全地带;停止设备运转、灭火、隔离危险区域等;清点撤出人员数量,组织本单位人员撤离危险区;组织力量为前来应急救援的队伍创造条件。

(3)应急指挥中心

1)值班人员的行动:记录事故发生区域报告的基本情况;按预案规定,通知指挥部所有人员到达集中地点,并规定时限;根据情况的危急程度,或按预案规定通知各应急救援组织做好应急出动准备。

2)应急救援工作小组的行动:根据事故发生区报告的情况,指示安全技术人员进行危害估算;会同专家咨询组判断情况,研究应急行动方案,并向总指挥提出建议。其主要内容是:事故危害后果及可能发展趋势的判断,应急的等级与

规模;按总指挥的指令调动并指挥各应急救援组投入行动。

(4)应急级别划分

本工程应急级别划分为三级:

一级—预警,最低应急级别,可以控制的异常事件或容易被控制的事件。

二级—现场应急,属于中间应急级别,不会超出项目界限。外部人员和财产不会受到事故的影响。这种级别表明项目内人员已经不能或不能立即控制事故,需外部援助(如消防、医疗单位的援助)。

三级—全体应急,这是最严重的紧急情况,表明事故已扩散到项目外。根据不同事故类型和外部人群可能受到的影响,可决定安全避难或疏散。同时需要医疗和其他机构的人员支持。

3、报警系统和通告程序

(1)报警系统

项目部所有人员的电话必须24小时开机,确保在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能保持联络通畅,保证应急援救工作及时。办公室张贴紧急事故对外联络表。

报警救助电话须知:说明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基本情况和已采取了些什么措施,以便救援人员事先做好应急准备。

讲清楚事故发生的具体位置。

说明报救者单位、姓名(或事故地)的电话,以便救护车(消防车、警车)找不到地方时随时电话联系。

获取进一步信息,确认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

通话后派出人员在现场外等候接应,清除现场道路上障碍,以便救护车能及时进行救护。

应急行动级别

(2)通告程序

一旦由项目人员、操作人员或警卫人员发现紧急情况,要立即用电话通知信息管理人员,确定应急级别,临时担任项目应急总指挥,向项目应急总指挥、管理层和项目外机构(业主、业主代表、监理工程师)通报,项目总指挥接到汇报后,按实施程序启动应急反应组织。

根据应急类型、发生时间和严重程度,依照法律、法规和标准必须向项目外

通报。在应急总指挥的指导下,现场联络负责人按应急预案规定行动。

按法律、法规的要求向员工、公众提供有关的活动信息。

新闻发布和事故报告。

向报纸、电台、电视台发布紧急事故和任何人员受伤的消息,只有以下人员有权发布: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

4、保护措施程序

(1)人员、财产保护

项目经理是授权发布疏散项目员工、周边居民指令的负责人。

项目副经理是人生、财产保护的负责人。

当事故危机施工现场人员、财产、周边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时,由总指挥宣布实施保护程序。

人员疏散:由项目副经理组织应急保卫组首先把受到安全威胁的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

人员查点:有安全环保部部长指定警卫人员对疏散人员进行查点。并对查点情况向项目副经理汇报,项目副经理向项目总指挥汇报。

财产疏散:确保无受到安全威胁的人员后,再对受安全威胁的财产实施转移,转移至安全地带。

危险区域进出管制:根据现场危险情况,设立警卫或警告标识,只能由抢险人员进出,确保无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

(2)事故现场保护

第一步:各工区负责人在向安全负责人报告的同时组织人员对现场进行区域围护,保护事故现场不被破坏。

第二步:安全员到达事故现场后,用警示牌和警示带进行进一步保护,确保事故现场不被破坏。

安全员对事故现场实施围护后拍照、摄像、取证。

5、信息发布与公众教育

1、在应急过程中,如有媒体和公众在场,由总指挥或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对媒体和公众发言。

2、负责在发生紧急情况时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工作,接受他们的采访,必要

时负责召开新闻发布会。

3、与安全人员和法律人员及其他事故应急者保持联系。

4、当目前的紧急情况会对周围居民造成危险,指定的通讯负责人应该与当地主管部门、消防部门、卫生部门或环保部门保持联系。周边居民应该得到紧急情况的简单介绍和必要的说明。

1-3-2事故后的恢复程序

1、项目经理是决定事故终止应急、恢复正常秩序的负责人。

2、事故现场由保安人员执勤,事故现场的进入人员:拍照取证人员(包括上级调查人员)。未经授权的任何人员不得进入事故现场,以免破坏事故现场,给调查取证带来困难。

3、应急救援结束后,由项目经理宣布应急救援结束。

4、做好事故处置和善后工作,对受害人或受害单位进行领导慰问或团体慰问。对良性事迹加强报道。

5、严格落实企业《项目管理手册》,推行全面质量、安全管理,认真学习应急预案,以项目经理为中心,将各项目标层层分解,责任到队,责任到人,从单位工程到分部、分项直至工序。

6、健全各组织机构,加强人员管理,建立矩阵管理。完善安全、质量保证体系,健全安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整个项目形成一套严密完整的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各级、各部充分发挥管理的机能、职能和人的作用。

7、依据安全、质量体系有关文件,制定安全、质量检查计划制度,形成安全、质量管理依据,做到“有法可依”。严格实施岗位责任制。

8、做好技术、试验、测量、机械、施工工艺、后勤等各项保证工作。

9、对恢复生产确保资金投入不受阻。

10、确保设计、施工方案可行,符合现场实际情况,可利用现场存有的机械、设备和材料。

11、及时调用后备人员和机械设备,补充到该工区,进行生产恢复,尽快达到生产正常。

抢险结束和生产恢复后,对应急预案的整个过程进行评审、分析和总结,找出预案中存在的不足,并进行评审及修订,使以后的应急预案更加成熟,遇到紧

急情况等能处置及时,将安全、财产损失降低到最底限度。

1-3-3培训和演练

项目开工初期制定生产计划时,同时制定应急预案培训计划。培训方式包括:防火、疏散知识辅导、防火有奖知识问答、灭火器的使用等。要求每名职工有自我保护意识;会正确使用灭火器。

1、目的:保证所有的应急队员都能接受有效的应急培训,使他们熟悉报警、疏散路线、安全躲避场所等。

2、基本任务:锻炼和提高队伍在突发事故情况下的快速抢险堵源、及时营救伤员、正确指导和帮助群众防护或撤离、有效消除危害后果、开展现场急救和伤员转送等应急救援技能和应急反应综合素质,有效降低事故危害,减少事故损失。

3、培训和演练应包括一下内容:

1)基本目标

2)日期、时间和地点

3)参加组织

4)模拟事故

5)事故大约发展阶段

6)对训练和演习进行适当的评价

7)灭火器的使用以及灭火步骤的训练;个人保护措施;对潜在事故的辨识;事故报警;紧急情况下的人员安全疏散等.

4、培训的目标

使应急救援人员熟悉应急反应预案和程序的实施内容与方式;培训他们在紧急预案和程序中分派的任务;使有关人员知道应急反应预案和实施程序的变动情况;让应急反应人员和各级人员保持高度准备性;安全环保部在项目副经理的领导下,以半年为一周期对相关人员进行一次培训并予以记录。

5、演练

日常演练工作由安全负责人(安全总监)负责组织每季度(或半年)进行一次相关应急救援预案演练。

对应急救援人员进行培训,合格者才能上岗。

施工过程危险有害因素控制措施及应急措施

施工过程危险有害因素控制措施及应急措施 1、高处坠落 在施工现场,高处坠落适用于脚手架、平台、陡壁等高于地面两米以上的施工作业场合,也适用于地面作业踏空失足跌入洞、坑、沟、升降口、漏斗等情况。高处坠落事故多是高处作业时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以及使用不合格防护设施所致,如随意拆除、变更防护设施,使用不合格安全带、安全帽,在临边和洞口未设置防护栏及牢固盖板和安全网等。高处坠落事故还是由于现场管理混乱,个人安全意识薄弱,安全培训流于形式,无证作业、违章作业以及麻痹大意所致,如未经培训擅自登高,配备了安全带却不固定,在屋顶和管道等湿滑平台工作时麻痹大意等等。 控制措施: 1、严禁随意拆除、变更防护设施; 2、使用合格安全带、安全帽,在临边和洞口未设置防护栏及牢固盖板和安全网等。 3、加强高现场安全管理,提高个人安全意识薄弱。 4、人员进行危险因素及应急措施安全教育培训。 2、物体打击 物体打击是指由于失控物体的惯性力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如落物、滚石、锤击、碎裂、崩块、砸伤等,但不包括因爆炸引起的物体打击。主要的伤害类型有高空物体坠落,地面作业时硬物、反弹物碰伤、撞击,运转设备的高速部件废除伤人,各类工具使用不当。造成物体打

击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设备设施缺陷,陈旧老化,安全性能差,无法承受突然增加的离心力,加上安全防护装置的不齐全,或损坏失灵等;作业场所防护设施缺乏,临边和洞口防护栏、安全网安装盒设置不到位,材料堆放不符合安全要求和建筑构件搭设未作固定等。 二是未按规定穿戴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冒险进入危险场所;作业时未观察周边环境;高空作业、上层作业或坑内作业中操作方法错误等。三是没有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安全意识淡薄,安全培训流于形式,内容肤浅,不切合实际;各项管理制度不健全,责任制贯彻不到位,安全交底不明确;现场管理混乱作业环境差,施工中立体交叉作业和违章作业等。 控制措施: 1、设备设施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2、设备设施增加安全防护装置。 3、临边和洞口防护栏、安全网安装盒设置防护设施。 4、材料堆放符合安全要求和建筑构件搭作固定等。 5、按照规定穿戴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6、作业时观察周边环境,提前辨识危险因素。 7、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8、进行安全培训流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淡薄。 9、加强现场管理。 3、坍塌

施工风险分析与应急措施

施工风险分析与应急措施 1-1施工风险分析 本工程施工风险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方面施工施工安全风险,第二方面是施工管理风险。根据本工程为提升改造工程特点,施工风险主要涉及以下内容:第一、施工安全风险包括:高空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突发停电、食物中毒、防风雪、车辆伤害、火灾、爆炸等。 第二、施工管理风险包括:居民协调、劳动力减员、机械设备不够、交叉施工影响、成品保护等。 1-2施工应急措施 要保证每个关键节点都按期完成,必须按照工期保证措施认真执行,狠抓落实,才能确保本工程的顺利进行。 然而由于施工生产中影响进度的因素纷繁复杂,如设计变更、技术、资金、机械、材料、人力、水电供应、气候、组织协调等等,仍不可避免会出现在某阶段暂时性的工期滞后,为了防止一步落后,步步落后的现象发生,保证目标总工期的实现,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和克服上述影响进度的诸多因素,为此,提出以下具有针对性的赶工措施。 1-2-1技术措施 1-2-1-1首先必须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和作业班长熟悉施工图纸,优化施工方案,为快速施工创造条件;并制定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工艺及技术保障措施,提前做好一切施工技术准备工作,从而保证严格按审定的进度计划实施。 1-2-1-2积极引进、采用有利于保证质量和加快进度的新技术、新工艺,在本工程中除采用常用的商品混凝土以外。为加快工程进度,保证工程质量。 1-2-1-3落实施工方案,在发生问题时,及时与设计、甲方、监理沟通,根据现场实际,寻求妥善处理方法,遇事不拖,及时解决,加快施工进度。 1-2-1-4施工面积大的有利条件是作业面宽敞,在保证足够劳动力的前提下,采用平面分区、分段流水交叉作业施工的管理模式,每个区段中合理组织、流水作业。主体施工时,各个作业区同时组织钢筋、模板、砼三个作业组,一项工序紧跟一项工序向前推进,做到充分利用施工面,又均衡施工,互不干扰。 1-2-1-5建立准确可靠的现场质量监督网络,加强质检控制,保证施工质量,

工程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安全风险与应对措施

工程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安全风险与应对措施 近年来,工程施工领域发生了许多不幸的事故,这些事故不仅对施工现场的工人造成了伤害,也对整个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在工程施工中,安全问题变得至关重要。本文将探讨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风险以及应对措施。 1. 高处作业风险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高空作业是一个高风险的环节。工人经常需要在高处进行操作,如搭建脚手架、进行外墙装修等。高处作业的不慎操作可能导致工人摔落,造成严重伤害甚至死亡。 为了有效应对高处作业风险,施工单位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1 提供合适的安全防护设施。例如,在高楼建筑的外墙上设置安全网或者安全围栏,保护工人的人身安全。 1.2 要求工人佩戴安全带。工人在高处作业时,必须佩戴安全带,确保在发生意外摔落时能够被及时拦截。 1.3 加强工人的安全培训。工人必须接受高处作业的培训,学习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 2. 电气安全风险 在工程施工中,电气设备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但不正确的使用和操作可能会引发安全风险。电气事故常常发生于电线老化、电工疏忽或设备故障等原因。 保障电气安全的应对措施包括: 2.1 定期检查电线和设备。为了预防电线老化和设备故障,施工单位应定期检查电气设备和线路,及时更换老化和故障的部件。

2.2 加强对电工的培训。电工必须接受严格的培训,学习正确的操作方法和防 范措施,确保在操作电气设备时的安全。 2.3 设置合适的电气保护装置。在电气系统内部设置保险丝、熔断器等装置, 以便在电流过载或短路时及时切断电源,减少电气事故的发生。 3. 机械操作风险 在工程施工中,各类机械设备的操作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机械操作不当可能 会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如设备故障或误操作。 为了降低机械操作风险,以下措施应被采取: 3.1 提供安全可靠的机械设备。购买和使用具有相关证书和合格标志的机械设备,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 3.2 训练和指导工人。施工单位应对工人进行机械设备操作培训,确保他们了 解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事项,能够正确操作。 3.3 定期检查和维护机械设备。机械设备必须经过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 常工作,减少故障概率。 总之,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风险是无法忽视的。权衡各种潜在风险,采取 相应的应对措施,将有效地保护工人的安全。施工单位应该加强对工人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从而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同时,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和标准,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可靠,为建设一个安全的社会做出贡献。

施工风险分析与应急措施

施工风险分析与应急措施 一、项目风险预测与防范 (一)技术与环境方面的风险预测 1、地质地基条件。业主提供的地质资料和地基技术要求资料有时与实际出入很大,处理异常地质情况或遇到其他障碍物都会增加工作量和延长工期。 2、水文气象条件。主要表现在异常天气的出现,如台风、暴风雨、雪、洪水、泥石流、塌方等不可抗力的自然现象和其它影响施工的自然条件,都会造成工期的拖延和财产的损失。 3、设计变更或变更图纸供应不及时。设计变更会影响施工安排,从而带来一系列问题;设计变更图纸供应不及时,会导致施工进度延误,造成承包人工期推延和经济损失。 (二)经济方面的风险预测 1、要素市场价格。要素市场包括劳动力市场、材料市场、设备市场等,这些市场价格的变化,特别是价格的上涨,直接影响着工程承包价格。 2、金融市场因素。金融市场因素包括存贷款利率变动、货币贬值等,也影响着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3、资金、材料、设备供应。主要表现为业主供应的资金不及时,供应商原材料供应不及时。 4、国家政策调整。国家对工资、税种和税率等进行宏观调控,都会给施工企业带来一定风险。 (三)工程风险的防范对策 1、加强合同的风险管理 工程合同既是项目管理的法律文件,也是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据。项目的管理者必须具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学会从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的角度研究合同的每一个条款,对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有全面深刻的了解。 2、通过工程索赔将风险转化为利润 工程索赔是一种权利要求,其根本原因在于合同条件的变化和外界的干扰。

工程索赔贯穿项目实施的全过程,重点在施工阶段。比如工程量变化、设计有误、加速施工、施工图变化、不利自然条件或非乙方原因引起的施工条件的变化和工期延误等。 3、利用合同形式进行风险控制 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实际,适当选择计价式合同形式,完善合同内容,降低工程的合同风险。 4、计量风险的防范 在项目投标阶段,对影响项目目标的重大风险进行预测,在投标报价前,分析政治、经济状况;在编标报价阶段,要熟悉招标文件,做好现场勘查,在单价和总价中考虑风险因素;除进行工程、设备、人身事故等保险外,还应通过保险机制减轻风险损失。 二、事故应急预案 (一)触电事故应急预案 1、预防措施 (1)现场用电设备、线路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设置安装。 (2)设专业电工现场检查维护,电工需持证上岗。 (3)对进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重点对用电设备操作人员,包括炊事员、住宿人员。 2、应急措施 (1)当发生触电事故时,现场人员首先要尽快切断电源,并立即向应急小组汇报或拨打120。 ①应急小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根据现场严重程度做相应处理。 ②救护人员千万不要用手直接去拉触电的人,防止发生救人触电事故。 (2)脱离电源的方法 ①如果开关或按钮距离触电地点很近,应迅速拉开开关,切断电源,如果是夜晚,应准备充足照明,以便进行抢救。

施工风险分析与应急措施

施工风险分析与应急措施 概述 在进行施工项目时,会伴随着各种风险与挑战。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是一个需要重视和预防的重要问题。对于施工风险的准确分析和科学应对,能够保障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效率性,从而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本文将对施工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急措施,以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施工风险分析 1. 人员伤害风险 在施工现场,由于工作人员操作不当、缺乏安全意识等原因,容易发生人员伤害事故。例如,高处坠落、机械设备操作不当等。为了降低人员伤害风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使用安全保护设备,如安全帽、安全带等; •严格遵守施工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2. 建筑材料失效风险 在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的失效可能导致施工质量下降、工期延误等问题。要降低建筑材料失效风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严格选材,选择质量可靠的建筑材料; •对建筑材料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妥善保管建筑材料,避免受潮、震动等影响; •定期检查建筑材料的使用状况,及时更换老化或失效的材料。 3. 自然灾害风险 自然灾害是无法预测和避免的,但可以通过合理的应急措施来减轻其对施工过程的影响。常见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暴雨、台风等。面对自然灾害的风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在施工前进行地质勘察和风险评估,选择合适的施工区域;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建造防汛设施、加固建筑物结构等; •设立紧急疏散通道和避难场所,以确保工人的安全;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应急措施 无论施工中出现什么风险,都需要及时采取应急措施,以减少损失和影响。以下是常见的应急措施: 1.紧急疏散:发生火灾、爆炸等危险情况时,及时疏散工人,并向相关 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2.救护处理: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及时送往医院; 3.应急队伍:建立专门的应急队伍,负责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4.储备物资:储备足够的应急物资,如急救药品、消防器材等; 5.应急通道:设置合理的应急通道,方便人员疏散; 6.与相关部门合作:与消防、应急管理等部门建立紧密联系,及时获得 相关指导和支持。 结论 施工风险分析与应急措施的制定对于确保施工项目的安全性和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学的风险分析,可以预防和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各类风险与事故,并通过合理的应急措施来应对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施工单位应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不断完善应急预案,以确保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

施工各阶段风险控制及应急措施

一、施工前期风险控制及应急措施 在施工前期,主要风险包括土地准备、环境评估、设计规划等方面。为了确保施工顺利进行,我们需要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1. 土地准备阶段: - 风险:可能存在土地污染、地基不稳等问题。 - 应急措施: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土地勘察和土质测试,如果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并调整施工计划。 2. 环境评估阶段: - 风险:环境评估不达标将会影响后期施工。 - 应急措施:提前进行环境评估,并与相关部门进行交流,确保符合施工要求。 3. 设计规划阶段: - 风险:设计不合理、施工图纸存在错误等问题。 - 应急措施:加强设计审查,确保施工图纸准确可靠,避免后期因设计问题导致的风险。 二、施工过程中风险控制及应急措施 1. 施工人员安全:

- 风险:施工人员在高空作业、机械作业等环节存在安全风险。 - 应急措施:严格执行施工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教育培训,设置安全警示标识,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2. 施工材料质量: - 风险:使用劣质材料会影响工程质量。 - 应急措施:严格把关材料采购渠道,加强对材料质量的检测验收,及时发现问题材料并进行替换,确保施工质量。 3. 施工现场管理: - 风险:施工现场混乱、管理不到位会引发安全问题。 - 应急措施:建立健全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规范施工作业流程,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检查,督促整改存在的安全隐患。 三、竣工验收阶段风险控制及应急措施 1. 工程质量验收: - 风险:工程质量不达标。 - 应急措施: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工程验收,确保工程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2. 安全环保验收: - 风险:未通过安全环保验收将影响后期使用和运营。

施工风险分析与应急措施

第一章施工风险分析与应急措施 第一节重大危险源的识别 一、危险源的识别 总承包项目部成立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小组,负责组织管辖范围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辨识与评价工作。施工现场的危险源与环境因素由项目总工组织进行辨识,填写危险源辨识评价表,根据评价结果编制危险源清单,制定控制措施,并报单位安全和环境主管部门。 1、危险源辨识的范围 (1)在进行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评价时应考虑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及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在对某一活动进行危险源辨识时,考虑伤人、伤己、被他人伤三种情况。 (2)从准备到交付的整个施工生产过程及其所有相关活动。 (3)所有进入作业场所、办公场所的人员的活动。 (4)作业场所、办公场所内的所有设备和设施(内部的和外部提供的)。 (5)所有的办公区域及与产品生产相关的附属辅助作业场所。 2、危险源风险评价 (1)对识别的每一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当情况发生变化时,重新进行评价,并根据重新评价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2)风险评价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专家经验判断等方法。不同方法评价结果不一致时,按高风险等级控制 (3)针对重大危险源制定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并予以实施。目标应具体可行,满足法规和相关方要求,并尽可能予以量化,便于考核。 (4)对一般危险源编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规划”,确定具体的控制措施。 二、对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方法 1、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 2、制定管理程序; 3、培训与教育;

4、制定应急预案; 5、加强现场监督检查; 6、保持现有措施。 三、风险控制措施计划评审 1、计划的控制是否使风险降低到可容许水平; 2、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源; 3、是否是投资效果最佳的解决方案; 4、受影响的人员如何评价计划的预防措施的必要性的可行性; 5、计划控制措施是否会被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第二节意外事故紧急处理 一、现场意外事故处理 1、工地突发因重伤、死亡事故,项目部必须立即组织抢救人员,保护现场,并以最快方式向公司安全监督部门和省安全监督站报告简要情况。 2、如认定重伤的死亡事故,由项目部负责保护事故现场,绘制事故现场平面图、立体图、并提供有关资料。 3、由经理部安全填写事故快报。 4、各级人员认真配合上级和政府主管部门人员勘察现场,开展事故调查。 5、重伤调查事故由项目经理部组织事故调查组,并在10天内提出事故报告报公司安全监督站。 6、轻伤事故由安全调查分析并报告。 7、机械事故报工程管理部,因机械事故伤及人员的,报机械部门的同时报公司安全监督站。 8、经理部发生重伤事故,主管安全生产工作经理要采取组织会议等多种方法通报事故经过、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吸取教训,强化安全生产管理,预防同类事故重复发生或其他事故的再发生。 9、如事件发生在夜间,须由经理部夜间值班人员紧急上报经理部有关人员。 二、工伤事故的应急处理

施工风险分析与应急措施

第一节施工风险分析与应急措施 一、空位偏斜 1、引起原因: 施工承台不稳定、钻机支撑不牢固、地质构造不均匀等因素引起钻机整体或钻头在钻孔过程中发生偏斜,导致出现偏孔现象。 2、处理措施: ①、因钻机倾斜造成的应先移开钻机,加固施工范围内的地基或加大钻机的支撑面积,将钻孔回填至原地面,待地层静置稳定后重新开始钻孔。 ②、因地质构造不均匀引起的,先分析清楚地质情况,而后采用适当的回填材料将钻孔回填至计算确定的高程处,静置一段时间致使沉降稳定后恢复施工。 二、串浆及护筒脱落 1、引起原因: 由于护筒埋植过浅及护筒四周回填质量不好、受地面水流及孔内泥浆的浸泡等因素引起的护筒失去稳定、脱落。 2、处理措施: ①、出现地表串浆情况,应立即停止钻孔,将钻机移位并回填至施工承台顶,待回填层稳定后,重新进行护筒的埋设并将护筒埋设到原地面以下,重新进行开钻。 ②、出现护筒脱落应立即停止钻孔,将钻机移开,采取相应措施处理。由于地面流水引起的可先排除流水,在原地面上填一层黏土使地面干燥、不渗漏,而后重新安装护筒(作好护筒背后填筑)恢复钻孔施工。 三、串孔 1、引起的原因 相邻的桩位同时施工及地质情况复杂,有暗沟、地穴等因素造成。 2、处理措施 ①、严禁相邻的两桩位同时施工,应交叉进行施工。 ②、因地质原因出现串孔应移开钻机,采用砖渣黏土及黏土+片石等回填料进行回填,待回填沉降稳定后再进行钻机就位,进行施工。 四、卡钻 1、引起原因: 钻孔经过岩层分界面时相邻岩层强度差别较大、操作中未及时根据地质情况调整钻头的行程等原因引起的。 2、处理措施:由于机械故障导致钻头在浓泥浆中滞留时间过长造成的钻头无法提升现象,应采取插入高压水管置换泥浆的方法进行处理。 五、缩孔 1、引起原因: 缩孔是在饱和性粘土、淤泥质黏土及流砂等条件下造成的,特别是流塑性状态的土层中会出现这种特有现象,其原因是此类地层含水高、塑性大,钻头经过后钻孔壁回缩,从而导致钻孔的直径小于设计的桩直径。 2、处理措施:

工程施工现场常见安全风险分析与对应措施

工程施工现场常见安全风险分析与对应措 施 一、施工现场常见安全风险分析 1. 高处坠落:在施工过程中,工人需要在高处作业,存在高处 坠落的风险,这可能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物体打击:在施工现场,存在许多杂物、工具和建筑材料, 这些物体可能会受到外力的影响而脱落,给施工人员造成打击伤害。 3. 电气触电:施工现场使用大量的电气设备,存在电气触电的 风险。不正确的维护和操作可能导致电气事故和人员伤亡。 4. 施工设备事故:施工现场经常使用各种大型机械设备,如果 操作不当或设备故障会导致工人受伤或被压。 5. 火灾爆炸:施工现场存在明火和易燃物质,如果火源控制不 当或者烟尘积聚,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 和财产损失。

二、对应措施 1. 高处坠落:提供防护设施,如安全网、安全带等,确保工人 在高处作业时的安全。并进行高空作业培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 2. 物体打击:施工现场应建立严格的物料存放管理制度,定期 检查材料、工具和设备的稳固性。同时,工人应穿戴安全帽等个人 防护装备。 3. 电气触电: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电气设备操作规范,定期进 行设备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 电气安全培训。 4. 施工设备事故:对施工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严格按照 操作规程操作设备,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并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 措施,如警示标识、防护栏等。

5. 火灾爆炸:施工现场应设立专门的消防器材和设施,如灭火器、喷淋系统等。同时,定期开展安全培训,提高工人的火灾防范 意识,加强火灾隐患排查。 三、总结 工程施工现场存在多种安全风险,对应的措施需要全面、科学 地考虑,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安全和财产安全。除了以上提到 的安全风险和对应措施外,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施工项目和环境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措施,加强管理和监督,确保施工现场的安 全生产。

施工场地常见安全风险分析与对应措施

施工场地常见安全风险分析与对应措施 1. 前言 在施工现场,由于复杂的工作环境和高风险的作业任务,施工场地安全风险成为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为了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顺利进行,我们需要对施工场地常见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和防止事故的发生。 2. 常见安全风险分析 2.1 高处作业风险 高处作业是施工现场常见的作业任务,包括搭建脚手架、在高楼外墙进行施工等。高处作业存在以下安全风险: - 人员从高处坠落 - 材料或工具从高处坠落 - 脚手架倒塌 2.2 电气安全风险

施工现场普遍存在大量的电气设备和配线,电气安全风险主要包括: - 触电 - 电气设备故障引发火灾 2.3 物料搬运风险 施工现场常常需要搬运大量重物,物料搬运风险主要包括: - 人员被物料砸伤 - 物料滑落或倾斜导致人员受伤 3. 对应措施 3.1 高处作业风险防控措施 - 对高处作业人员进行培训,掌握相关安全技能和操作规程; - 搭建可靠的脚手架,并加固脚手架的结构稳定性; - 佩戴安全帽、安全带和防滑鞋等个人防护装备; - 设置防护网或警示标志,确保材料和工具不会掉落。

3.2 电气安全风险防控措施 - 配备合格的电气设备,确保设备质量和可靠性; - 定期进行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 建立电气工作票制度,明确电气作业流程和安全措施; - 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设备,如绝缘手套、绝缘鞋等。 3.3 物料搬运风险防控措施 - 进行物料搬运前的风险评估和计划,确定合理的搬运方案; - 对搬运人员进行培训,掌握正确的搬运姿势和方法; - 使用合适的搬运工具,如手推车、吊具等,减少人工搬运; - 在需要时使用安全带、安全网等保护措施来防止物料滑落。 4. 结论 通过对施工场地常见安全风险的分析,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和控制这些风险。然而,施工安全的工作不能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需要实践中的落实和监督。只有全面贯彻施工安全的各项措施,才能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顺利进行。

施工风险分析与应急措施

施工风险分析与应急措施 8.1 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赋予现场项目经理充分的指挥决策权,所属施工单位必须服从安排,听从指挥,相互协调,紧密配合,在统一调度下按序、按章组织施工。 2、具体措施: (1)、组织措施。加强组织领导,赋予现场项目经理充分的指挥决策权,所属施工单位必须服从安排,听从指挥,相互协调,紧密配合,在统一调度下按序、按章组织施工。选择事业心强、懂业务、善经营、会管理的项目经理,并配备素质高、有经验、年富力强的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项目部,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队伍参加本合同工程的施工。 (2)、机械、物资保障。加强机械设备和人员的投入:对于投标书的承诺必须按足量到位,并根据施工的需要随时增加设备、人员,以保证工程急需。加强材料供应、机械设备管理和财务管理工作。组织好材料供应,做到超前计划,及时采购供应,满足各工点施工需要并有一定量的储备。同时搞好后勤保障工作,加强现场生活、卫生、治安管理。 (3)、施工组织计划保证。早进场,早开工。树立“干”字,立足一个“抢”字,确保一个“好”字。合理编制详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制定详细的工程进度计划,安排确定各项目的施工时间和时限,使每一项目的具体安排、具体方案都在总体计划监控之下。做到总体目标明确、阶段目标分明,上下步调一致。强调计划的严肃性。根据总体工期目标,项目部编制月度计划,施工队要编制旬计划、作业班级计划。做到日保旬,旬保月,确保总体目标的实现。明确考核实施办法,重点抓完成实物工作量,抓形象进度。 (4)、技术保障。加强技术管理,及时核对图纸、复测桩位、材料试验、技术交底。实行技术、测量、试验人员岗位责任制,避免技术差错和返工浪费。抓好工序衔接,把握关键环节。抓住施工黄金季节,迅速掀起大干的高潮。做到前面工序及时提供条件,后面工序按期实施,拉开工作面形成流水作业。

施工中的安全风险分析及对策

施工中的安全风险分析及对策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施工事业也逐渐兴盛起来,但 与此同时,施工过程中所伴随的安全风险也日益凸显。为了确保工人和公众的安全健康,减少事故发生,施工单位必须深入分析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 一、安全风险分析 1. 高空坠落风险:在建筑工地上经常需要进行高空作业,如搭建脚手架、焊接 钢结构等。如果不使用正确的防护措施,就有可能出现坠落事故。 2. 电气火灾风险:电气设备是建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由于短路、过载或设备老化等原因,可能引发火灾。 3. 建筑物倒塌风险:建筑物倒塌是造成伤亡甚至死亡最为严重的施工事故之一。若设计不合理、材料质量差或者现场管理不善,则可能导致建筑物倒塌。 4. 物体打击风险:施工现场存在大量的材料和设备,如果不固定好或摆放不当,就有可能发生物体打击事故。 5. 化学品泄露风险:在一些特殊的施工过程中,如油漆喷涂和化学药剂使用等,如果没有正确的处理措施,有可能导致有害气体或化学品泄露事故。 二、对策措施 1. 加强安全培训:施工公司需要对所有工人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包括高空作业、电气操作、急救知识等。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并确保他们了解应对突发情况的正确做法。 2. 使用防护设备:为了防止高空坠落事故,应该配备合适的防护设备,例如安 全带、网兜等。同时,在电气作业中应注意使用绝缘手套和绝缘鞋。

3. 建立监测系统:为了及时发现建筑物倒塌风险,需要建立完善的结构监测系统。通过传感器和监控设备来检测建筑结构是否存在裂缝或变形,并及时采取修补措施。 4. 加强物体打击防护: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和围栏,确保材料和设备固定 牢固。工人在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严禁物体随意抛掷。 5. 严格管理化学品:对于涉及化学品的施工工序,要求专门负责人员持证上岗。同时,采取正确的操作方法,如合理配置通风设备、穿戴防护服等。 6. 建立应急预案:每个施工单位都应该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种事故发 生时的逃生路线和救援方法。并进行定期演练,让员工熟悉操作流程。 三、安全文化建设 除了以上具体的对策措施外,建立起健康、良好的安全文化也是十分重要的。 只有通过改变员工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才能够真正实现施工中的安全管控。 1. 安全意识教育:引导员工认识到“安全第一”的原则,并灌输这一理念深入到 员工的思想中,形成对安全工作的重视与认同。 2. 安全激励措施:通过建立奖励制度,给予那些积极参与安全培训、自觉遵守 安全规定和发现并整改隐患的员工公正的评价和相应的奖励。 3. 安全监督检查:建立专职或兼职的安全监察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定期进行巡 视和检查,及时指出问题,并要求整改。 4. 安全经验分享:定期组织会议或活动,让各个施工单位分享他们的安全管理 经验和做法。通过交流学习提高整体施工单位的安全水平。 总结 在建筑施工中,安全风险分析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认真分析存在的主要风险,并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可以显著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同时,在进行安全

施工风险分析与应急措施

施工风险分析与应急措施 一、前言 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环节,施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风险和安 全隐患,如火灾、塌方、碰撞、坍塌等,这些安全问题会对工人和公 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还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施工风险的分析和评估以及相应的应急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二、施工风险分析 1. 意外伤害 在施工现场,工人因为佩戴或不当使用安全设备、操作不规范、 无人看护等原因,容易导致梯子、脚手架、吊篮等高处坠落伤人;不 能正确识别和警示现场危险环境、操作错误、未设立固定警戒区等原 因导致的打击、切割、烫伤、尘肺、中毒等伤害;机械设备发生故障、突然停止、电气故障等原因导致的事故。 2. 施工质量问题 施工方案设计不合理、施工工艺不规范、施工材料不符合标准、 工人技能不良、监管不到位等原因,容易导致墙壁开裂、建筑不稳定、水管漏水、电线故障等质量问题。

3. 环境影响 建筑施工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如声音、粉尘、振动、污染等,可能影响到居民、行人等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三、应急措施 1. 意外伤害 在施工现场,应严格要求工人佩戴安全设备,如安全带、头盔、 防护鞋、防护罩等;设立操作规范、警示标识、警戒区等措施;加强 设备维护,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在发生事故时,及时启动紧急救援机制,处理受伤人员并通知相关部门处理事故。 2. 施工质量问题 为保证工程质量,应对施工方案和设计方案进行严格的评审和审查;加强现场管理,做到规范化施工和全过程监管;对施工材料和设 备进行专业的检验和测试;加强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工人素质 和技能水平。 3. 环境影响 建筑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噪声、粉尘、振动等环境污染,必要 时可以采取降噪、防尘、隔离等措施,以减少对公众的影响。在施工 期间,应及时向周边居民、商户等宣传施工计划和安全注意事项,并 及时处理好环境影响问题。

施工中的风险预警与应急措施

施工中的风险预警与应急措施 一、风险预警的重要性 施工过程中存在各种潜在的风险,包括人员伤亡、设备故障、自然灾害等。及时的风险预警可以有效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 二、监测与分析方法 1. 实时监测技术 通过使用传感器、监控摄像头等设备,可以对工地进行实时监测,获取各种数据,如温度、压力、位移等,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数据分析与预测 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施工过程中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可以得到各种风险的预测结果,如设备故障的可能性、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等。 三、常见的施工风险 1. 人员伤亡 施工现场危险因素较多,如高空坠落、电击、噪音等,因此人员伤亡是一种常见的风险。预警与应急措施包括提供安全培训、设置安全警示标志、配备个人防护用品等。 2. 设备故障 施工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存在故障的可能,例如吊车折断、电锤损坏等情况。预警措施可以包括定期维护保养、设备使用前的检查和测试等。 3.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风暴等也是施工中经常面临的风险。预警与应急措施可以包括与当地气象部门合作,及时获取气象预警信息,安排好施工计划,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四、风险预警与应急指挥系统 建立一个完善的风险预警与应急指挥系统是确保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该系统可以由监测设备、数据分析系统和应急响应人员等部分组成,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及时做出应急响应。 五、预案编制与演练 在施工前,应编制详细的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预案可以包括各种风险的应急处理流程、应急队伍的组成与协调方式等。演练活动可以提高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使应急措施能够快速有效地实施。 六、风险防范与控制 除了及时预警和应急处理之外,风险的防范和控制也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在高空作业时应设置安全防护网,定期检查设备的使用状况,合理安排作业流程等。 七、施工方与政府的合作 在风险预警与应急措施方面,施工方与政府应该密切合作。政府应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监督,协助施工方开展风险预警与应急措施工作,同时施工方也要积极配合政府的相关要求。 八、案例分析 以某大型建筑工程为例,当初施工方根据风险预警系统的数据分析结果,及时发现了一处支撑结构出现问题的情况,并立即进行了应急处理,避免了一次重大事故的发生。

施工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施工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引言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存在着各种施工风险。施工风险是指对施工项目的实施过程和结果产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造成损失的情况。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必须对施工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来降低施工风险的发生。 一、施工风险分析 1.自然风险: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涝和台风等,对施工工程有可能造成严重的破坏和损失。 2.技术风险:施工工艺和技术中的缺陷或错误,可能导致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3.管理风险:施工管理方面的不足,如进度管理、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等,可能导致项目延期、质量不达标和成本超支。 4.法律风险:由于法律法规的变化或不合规的操作,可能导致法律纠纷和诉讼。 5.市场风险: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施工项目的利润可能发生变化,影响项目的可行性和投资回报率。 二、施工风险应对措施 1.自然风险的应对措施: (1)在项目策划阶段,进行地质勘察和气象调查,确保项目选址和建设过程中的风险可控。

(2)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工地安全管理,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提高 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3)结合当地地质和气象条件,合理设计工程结构和材料,增加抗震、抗洪和抗风能力。 2.技术风险的应对措施: (1)制定详细的施工技术方案,从施工工艺到施工材料的选择,确保 技术流程的合理性和施工质量的可控性。 (2)引入先进的施工设备和技术,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降低技术风 险的发生概率。 (3)进行技术培训和质量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减少错误和缺陷的发生。 3.管理风险的应对措施: (1)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明确项目目标和进度要求,确保施工过程 的可控性和进度的可控性。 (2)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严格执行施工标准和规范,提高施工质量 和安全的可控性。 (3)制定完善的成本控制措施,确保项目的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4.法律风险的应对措施: (1)深入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确保项目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2)在项目前期,与相关部门和专业律师进行沟通和协商,明确法律 风险点和解决方案。

施工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第一节施工风险分析与应对措施 风险管理是本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工程项目风险是指所有影响该项目目标实现的不确定因素的综合,任何一项工程从项目立项及各种分析、研究、设计、计划等都是基于对未知因素预测之上的,基于正常的技术、管理、组织之上的。而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这些预测的因素有可能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使得原定的方案受到干扰。我们把这些事先不能确定的内部和外部的干扰因素称之为风险。天津西站交通枢纽配套市政工程具有规模大、基坑深、技术新颖、施工时间长、参建单位多、与周边接口复杂等特点,因而本工程施工中风险比较大,在工程实施前编制应急预案和快速反应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第一小节4.2.1 工程项目风险的概念 1 工程项目风险 是指工程项目在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等各个阶段可能遭到的风险。这些风险所涉及的当事人,主要是工程项目的业主/项目法人、工程承包商和工程咨询人/设计人/监理人。 2 风险具备的要素 风险发生的不确定性、风险的后果、风险发生的原因和环境,构成风险的要素,具体见图4.2.1-1所示。 图4.2.1-1 风险具备的要素内容 第二小节4.2.2 工程项目风险分类 1 土建主承建单位的风险

土建主承建是业主的合作者,但在各自的利益上又是对应的双方,即双方既有共同利益,双方各自又有风险;土建主承建单位的行为对业主构成风险,业主的举动也会对承建单位的利益构成威胁;其中土建主承建单位的风险,具体内容见表4.2.1-2所示。 1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概念及特点 1)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概念 是指项目主体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计和风险评价等来分析工程项目的风险,并以此为基础,使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对项目活动涉及风险实行有效的控制,尽量扩大风险事件的有利结果,妥善地处理风险事件造成不利后果全过程的总称。 2)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特点 (1)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必须与该项目的特点相联系,一起考虑,包括项目复杂性、系统性、规模、新颖性、工艺的成熟程度等;项目的类型,项目所在领域;项目所处的地域,如环境条件等。 (2)风险管理需要大量地占有信息、了解情况,要对项目系统及系统环境有十分

施工风险分析与应急措施

施工风险分析与应急措施 为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建筑法》第四十四条和五十一条关于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促进项目部依法加强对建筑安全生产的管理,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伤亡和其他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以及当施工中发生事故时,企业能采取紧急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事故损失,根据《生产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的要求,并结合企业的特点,特制定本项目的建筑施工生产安全重大事故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保证建筑施工生产安全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措施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充分发挥企业在事故应急处理中的重要作用,保障企业、项目、社会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使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至最低程度。 (二)建筑施工的主要特点及事故隐患的分布 建筑施工是一个技术复杂,隐患众多,事故多发的行业,它有与工矿企业明显的不同特点: 1、产品(建筑物、构筑物)形式多样,很难实现标准化。结构、外形多变,施工方法必将随之改变。 2、产品位置固定,生产活动都是围绕着建筑物、构筑物来进行的,这就形成了在有限的场地上集中了大量的工人、建筑材料、设备和施工机具进行作业,而且各种机械设备、施工人员都要随着施工的进展而不停的流动,作业条件随之变换,不安全因素随时可能出现。 3、产品点多、面广,施工流动性大,这给施工管理增加了困难。 4、产品高、大、深,露天高空作业多,施工周期长;施工人员在室外露天作业,工作条件差,危险因素多。 5、建筑结构复杂,工艺变化大,规则性差。每道工序不同,不安全因素也

不同,即使同一道工序由于工艺和施工方法不同,生产过程也不同。而随着工程进度的发展,施工现场的状况和不安全因素也随着变化。 6、手工操作为主,机械化程度低。 可见,建筑施工是一个特殊的、复杂的生产过程,是一个各种因素多变的生产过程,存在的危险因素甚多,因此,建筑业是一个事故多发的行业。据全国伤亡事故统计,建筑业伤亡事故率仅次于矿山行业。 通过对事故的类别、原因、发生的部位等进行的统计分析得知,高处坠落、触电事故、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事故等五种是建筑业最常发生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85%以上,因此,这五种事故称为“五大伤害”。此外,中毒和火灾也是多发性事故,所以,我们在日常生产活动中要加强对以上多发性事故隐患的整治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发生事故。 (三)组织机构的设置和分工 1、成立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1)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公司安全负责人 副组长:项目经理 成员:项目安全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安全员 (2)成立各应急小组 通讯联络组、技术支持组、消防保卫组、抢险抢修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 (3)应急组织的分工职责 项目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负责本项目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一旦发生重大事故或紧急情况时,项目应急指挥小组指挥救援小组负责事故的现场抢救和应急处置及报警工作。

施工危险源分析及应对措施

施工危险源分析及应对措施 施工危险源分析及应对措施 一、危险源的辨识、评价与管理 1、危险源的辨识 建筑施工现场危险源是指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是具有可能意外释放的能量和(或)危险有害物质的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包括各种专项施工)。 1)危险源辨识的依据 各种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是进行危险源辨识的重要依据。为进行危险源辨识,首先应收集与本组织的活动、人员、设施有关的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 2)危险源辨识小组

要做好危险源的辨识,还应组建好辨识小组。辨识小组各专业人员都应有人参与。如安全、消防、动力、电气、设备、土建等专业。这样,辨识时可以尽量将各专业中存在的危险源辨识完全。 3)危险源辨识要求 1)考虑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 2)考虑所有进入施工现场及生活区的人员(包括合同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 3)考虑施工现场及生活区的设施; 4)考虑三种状态:正常(如生产)、异常(如停机检修)和紧急(如火灾)状态; 5)考虑过去出现并一直持续到现在的(如由于技术、资源不足仍未解决的或停止不用但其危险依然存在)、现在的和将来可能出现的危害情况。 4)辨识方法 1)直接经验法

对照有关标准、法规、安全检查表(可以采用《安全性评价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59-99)》)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地评价对象危险性和危害性的方法。经验法是辨识中常用的方法,其优点是简便、易行,其缺点是受辨识人员知识、经验和占有资料的限制,可能出现遗漏。为弥补个人判断的不足,常采取专家会议的方式来相互启发、交换意见、集思广益,使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更加细致、具体。 2)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即应用系统安全工程评价方法的部分方法进行危害辨识。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常用于复杂系统、没有事故经验的新开发系统。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事件树(ETA)、事故树(FTA)等。 5)辨识类别

施工危险源分析及应对措施

施工危险源分析及应对措施 一、危险源的辨识、评价与管理 1、危险源的辨识建筑施工现场危险源是指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是具有可能意外释放的能量和(或)危险有害物质的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包括各种专项施工)。 (1)危险源辨识的依据各种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是进行危险源辨识的重要依据。要进行危险源辨识,首先应收集与本组织的活动、人员、设施有关的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 (2)危险源辨识小组要做好危险源的辨识,还应组建好辨识小组。辨识小组各专业人员都应有人参与。如安全、消防、动力、电气、设备、土建等专业。这样,辨识时可以尽量将各专业中存在的危险源辨识完全。 (3)危险源辨识要求 1)考虑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 2)考虑所有进入施工现场及生活区的人员(包括合同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 3)考虑施工现场及生活区的设施; 4)考虑三种状态:一般(如出产)、异常(如停机检修)和紧要(如火灾)状态;

5)考虑过去出现并一直延续到现在的(如由于技术、资本不足仍未办理的或停止不用但其危险依然存在)、现在的和未来可能出现的危害情况。 (4)辨识方法 1)直接经验法,对照有关标准、法规、安全检查表(可以采用《安全性评价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59-99)》)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地评价对象危险性和危害性的方法。经验法是辨识中常用的方法,其优点是简便、易行,其缺点是受辨识人员知识、经验和占有资料的限制,可能出现遗漏。为弥补个人判断的不足,常采取专家会议的方式来相互启发、交换意见、集思广益,使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更加细致、具体。 2)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即应用系统安全工程评价方法的部分方法进行危害辨识。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常用于复杂系统、没有事故经验的新开发系统。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事件树(ETA)、事故树(FTA)等。 (5)辨识类别 1)根据本企业及施工现场的特点,将危险源产生的变乱或事故分为以下类别:坍塌、物体打击、机械损伤、高处坠落、触电、火灾、爆炸、中毒、粉尘、噪声、振动、车辆损伤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