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10.00 KB
- 文档页数:3
《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19世纪三四十年代以英国宪章运动为代表的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前提、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共产党宣言》;19世纪七十年代初的巴黎公社等主要历史史实。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马克思、恩格斯选择为人类谋福利作为自己职业的高尚情操和巴黎公社的战斗精神都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值得继承发扬。
教学重点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本课的难点:一是英国宪章运动中的核心内容“工人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二是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源。
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多媒体课件1课时新授课巴黎公社相关多媒体、图片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2)导入新课:以课前提示导入新课。
播放《国际歌》或师生一起唱《国际歌》导入。
3)讲授新课:一、英国宪章运动在讲解第一目英国宪章运动时,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四个问题。
第一,宪章运动的起因。
工业革命过程中,工人面对很差的待遇,不断进行反抗,最初是直接对准机器。
此时用多媒体、幻灯或小黑板等方式出示一段关于卢德运动的资料,让学生参与感受到工人的最初斗争形式,为后面的宪章运动内容作铺垫。
因为由学生自己理解得出的结论,不仅印象深刻,而且还培养了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方法和答题习惯。
第二,宪章运动的中心内容,争取普选权,有机会参与国家管理是如何提出的?可用同样手段出示两则材料。
一则是英国宪章运动内容提出的主要过程;另一则是与此同时法国里昂两次工人运动的斗争口号。
两则同时期不同斗争方式的展示,可以帮助学生搞清楚三个问题,即:与卢德运动相比,英国工人阶级斗争水平有了提高;与法国里昂工人起义相比,表明此时工人运动水平都开始进入了自觉时期;而英国宪章运动采取的请愿集会方式则表明英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水平较法国发达的多。
第三,宪章运动的性质。
可引导学生阅读书中的小字和插图部分内容来理解这场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性质,也正是由于它的群众性和政治性,英国议会进行了改革,工人的斗争要求基本上实现。
《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要点:19世纪30、40年代欧洲三大独立工人运动;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革命活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及作用。
2.能力要求:通过讲述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使学生认识:科学社会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是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于历史需要,又服务于历史需要,从而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早期革命活动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具体的、生动的革命理想教育。
使学生从革命导师身上得到一些做人的启迪。
3.情感培养目标: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终生从事革命活动创立马克思主义及其对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的讲述,培养学生全面深入认识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和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二、本课重点和难点重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难点:一是英国宪章运动中的核心内容“工人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二是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
三、【讲授新课】【导入新课】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撰写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公开发表。
从此以后,这部著作和两位作者的名字就深深地镌刻在人类思想史和革命的丰碑上,历久弥新,永不磨灭。
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问世已经150多年了。
150多年来,没有哪一本书传播得如此广泛,如此深入人心,没有哪一本书对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并且继续产生着如此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部纲领性文献,它的问世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树起了一面旗帜,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它给呻吟在资本主义重压下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指明了争取解放的道路,它有如黑夜里的灯火,大旱中的甘霖,立即不胜而走,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用多种文字在各国传播开来。
可以说,对于这部著作的意义和价值,无论怎样评价都不会过分。
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学案教学目标:1、掌握:英国宪章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前提、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共产党宣言》;巴黎公社。
2、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3、积极参与、努力进取,通过本课学习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学习方法:1、认真阅读教材,掌握基础知识,把知识点在书上标注清楚。
2、把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标注出来,以备学习讨论中与小组共同完成。
小锦囊:理清知识脉络,弄清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掌握本部分历史的关键。
工业革命的开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中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工人运动兴起,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工人斗争的实践经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巴黎无产阶级通过斗争夺取了政权,建立了巴黎公社,即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巴黎公社。
Ⅰ、教材助读:一、英国的宪章运动:1、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背景:19世纪上半期,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开始了革命。
随着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越来越富有,工人的待遇却越来越差。
目的:19实际三四十年代,广大工人为改善条件、提高积极进行斗争。
常识了解:19世纪30、40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法国的里昂工人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和英国的宪章运动。
2、英国宪章运动英国宪章运动的目的:工人们要求取得,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
英国宪章运动的时间:;运动的政治纲领:运动的特点:是一场、的运动。
宪章运动中工人最想获得什么权利?。
宪章运动的性质:。
宪章运动的意义:也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开始显示出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①经济条件;②理论基础;③阶级基础;④实践基础。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及组成部分:标志: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起草的纲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九年级世界近代史第六单元《无产阶级的斗争和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的第一课。
主要讲述了工业革命以后,无产阶级发展壮大起来,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增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开始与资产阶级作斗争,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成为指导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强大思想武器。
本课内容上承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是理解十月革命的重要思想基础。
主要讲述了三个知识点:宪章运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
二、课程标准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
三、学习目标了解宪章运动的大体经过,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掌握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间标志和伟大意义,掌握巴黎公社与《国际歌》之间的联系。
通过本课学习,要使学生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了解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甚至为后来的十月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的高尚情操和首创精神,树立为共产主义努力奋斗的理想。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难点:巴黎公社的失败原因历史意义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马克思1999年,先是由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教授们发起,就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的“千年第一思想家”这一命题进行了校内的征询、推选。
投票结果是马克思位居第一,而被习惯公认第一的爱因斯坦却屈居第二。
随后,英国BBC广播公司,又以同一命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一个月。
汇集全球投票的结果,仍然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
——《世界历史》教师:在世纪之交,人们回望过去的千年,马克思被一致推举为“千年第一思想家”。
马克思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思想怎样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改变了社会的面貌,让今天的人们心中充满了敬意?让我们共同走进工业革命以后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了解马克思生活的时代,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
《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诞生》教学设计[课程标准](1)简述宪章运动的基本史实,了解欧洲早期工业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斗争中提出的基本要求。
(2)讲述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概述《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
(3)讲述“五月流血周”和创作国际歌的主要过程,感受巴黎公社的革命精神。
[教材分析]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国际工人运动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之下,欧洲的资本主义发展迅速,相应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系列弊端也暴露出来,经济危机就是其中之一;同样在工业革命之后,伴随着工业无产阶级的诞生,独立的工人运动也在兴起,无产阶级也提出了自己在政治方面的一些主张,但是这种工人运动都相继以失败而告终;同一时期的时代思潮为社会主义。
这三个方面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准备了历史条件。
在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密切合作之下,批判地继承前人优秀的文化成果,结合具体的实践活动,创造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
马克思主义诞生,其标志性的事件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本课主要讲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激化后,在英国爆发了宪章运动(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出现了巴黎公社革命,它们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对世界而言影响非常深远。
[学情分析]初中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初步的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且学生已经从中学各科学习中对马克思有所了解,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习。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阅读资料、观看图片等,使学生了解和掌握19世纪三四十年代以英国宪章运动为代表的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前提、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共产党宣言》;19世纪七十年代初的巴黎公社等主要历史史实。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英国宪章运动的原因、目的和意义。
②能够说出马克思、恩格斯创建革命理论、指导工人运动的基本史实。
③理解《共产党宣言》发表的重要历史意义④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原因和基本过程,认识其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分析宪章运动和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及巴黎公社革命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阅读和分析《共产党宣言》等文字材料,培养从历史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
③通过学生对教材有关插图和历史材料的探究学习,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和从历史资料中获取历史信息、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通过讲述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是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历史发展做出的伟大贡献;树立为人类发展谋福利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②通过讲述巴黎公社的革命历程,认识历史是曲折发展的,但社会主义运动时不可阻挡的潮流。
③通过讲述公社社员英勇战斗的故事和学唱《国际歌》,体会革命者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国际歌体现的革命气概,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教学难点】对宪章运动历史意义和巴黎公社革命失败根源的理解。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PPT播放《国际歌》,让学生们会唱这首歌的一起唱,播放完后提问学生这首歌的名字。
这首歌叫《国际歌》,它在世界上传唱了一百多年,在这一百多年里,它激励着世界上不同肤色,不同语言,受压迫的人起来反抗,这首歌是著名的法国工人运动领导者之一欧仁·鲍狄埃为纪念国际工人运动而作的,19世纪的工人运动有什么特点?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二、新课学习(一)英国的宪章运动1.本节内容(1)>>>多媒体课件展示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生活的图片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越来越富有,工人的待遇却很差。
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学习目标1.简述宪章运动史实,了解欧洲早期无产阶级斗争中提出的基本要求。
2.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概述《共产党宣言》的意义。
3.讲述“五月流血周”和创作国际歌的主要过程,感受巴黎公社的革命精神。
二、活动方案活动一了解早期工业无产阶级为争取自己的权利而进行的斗争。
阅读课本106,结合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的商业和运输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资产阶级的经济力量壮大起来,工人阶级却一无所得,政治上处于无权地位。
1836—1837年经济危机情况下,英国政府不顾工人大批失业,使得一部分工人认识到要求得解放,不仅要进行经济斗争,而且必须进行独立的政治斗争。
材料二:宪章运动图片请回答:⑴结合材料一和课本知识说说英国宪章运动的背景?⑵材料二宪章运动中工人运动的斗争形式是什么?这一历史事件的中心内容、性质分别是什么?⑶宪章运动历时12年,为什么会失败?又有何积极影响?活动二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活动,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经过及影响。
预习课本P107-108(上)结合材料回答:材料一:见下图(A)(B)材料二: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
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
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请思考:(1)你了解材料一中人物的哪些事迹或革命活动?他们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是什么?此理论包含哪些内容?(2)请写出材料二的出处、作者、发表时间及文件发表的意义?(3)该著作是为哪一组织起草的革命纲领?材料中的“统治阶级”指什么?(4)想一想,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活动三清楚在科学理论指引下的国际工人运动------巴黎公社运动。
感受巴黎公社的革命精神。
认真阅读课本P108-109并结合提供的材料思考:材料一:1871年3月18日,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于3月28日成立了工人阶级革命政府。
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学习目标】1.简述宪章运动的基本史实,了解欧洲早期工业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斗争中提出的要求。
2.讲述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概述《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
3.讲述“五月流血周”和创作国际歌的主要过程,感受巴黎公社的革命精神。
【重难点】重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难点:一是英国宪章运动中的核心内容“工人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二是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
【自主学习】一、英国的宪章运动(时间:—)1.背景:随着的发展,越来越富有,工人待遇却很差。
19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人斗争的目标:改善,提高。
2.纲领:《》,宪章运动中工人们要求,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管理。
3.性质及地位:宪章运动是世界上。
4.失败原因:由于缺乏的指导,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影响。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背景:由于的矛盾日益显露,一些优秀的思想家在揭露、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同时,开始探索改造社会的方法。
2.产生过程(1)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相会,从此开始了长期的合作。
他们汲取前人的,结合实践,共同创立了。
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2)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起草的纲领《》发表。
3.《共产党宣言》(1)内容:分析了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必然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
(2)意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的诞生。
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三、巴黎公社1.背景:1870年,法国同发生战争。
法国战败,普军兵临巴黎城下。
(普法战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镇压人民。
2.经过(1)年3月,政府军队同巴黎市民武装——发生冲突,导致巴黎工人起义爆发。
(2)不久,人民选举产生了自己的政权——。
(3)5月21日至28日,公社战士同攻入巴黎城内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巷战,这就是著名的“”。
3.意义:巴黎公社是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公社战士在强大的敌人面前表现出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第六单元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发扬光大,须
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哪两种前途?(答:黑暗的前
前途进行了一系列斗争,在历史上留下了值得细细品味的片段。
、这幅图反映的历史事实是什么?(抗战胜利后,在蒋介石的要求下,美国、美国的目的是什么?(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
:既然阻止不了内战的爆发,作为中共中央领导核心的毛泽菇”战术——拖垮敌人;引进“
刘邓大军,他们进攻的方向是大别山。
等地发动进攻,战场主要在解放区内,战略上,敌人进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