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工程电子教案第三章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98.00 KB
- 文档页数:6
物流工程电子教案一、课程简介1.1 课程名称:物流工程1.2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1.3 学时安排:64学时1.4 学分:4学分1.5 适用对象:物流工程专业本科生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1)了解物流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掌握物流系统的设计、优化和管理技术;(3)熟悉现代物流技术发展趋势和应用。
2.2 能力目标:(1)具备物流工程项目的分析、设计和实施能力;(2)具备物流系统的运营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3)具备物流行业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2.3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职业道德;(2)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和持续学习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国际化视野。
三、教学内容3.1 物流工程基本概念(1)物流的概念与功能(2)物流工程的内涵与目标(3)物流系统及其组成3.2 物流系统设计(1)物流系统设计的原则与流程(2)物流设施与设备的选择(3)物流节点的设计与布局3.3 物流系统优化(1)物流系统优化的方法与技术(2)物流网络的优化(3)物流运输方案的优化3.4 物流项目管理(1)物流项目的类型与特点(2)物流项目的策划与管理流程(3)物流项目的风险与控制3.5 现代物流技术及应用(1)物流信息技术及应用(2)物流自动化技术及应用(3)物流电子商务及应用四、教学方法4.1 讲授法:通过理论讲解,使学生掌握物流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4.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物流工程的实际应用。
4.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4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物流企业,了解物流工程的实际运作。
五、教学评价5.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参与度等,占总评的40%。
5.2 期中考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考查学生对物流工程基础知识的掌握,占总评的30%。
5.3 课程设计:学生分组完成物流工程案例设计,占总评的20%。
物流方案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 12120602402 课程性质:物流实务方向 课 时:36学 分:2开课学期:7 先修课程:现代物流概论 适用专业:物流工程课程简介: 《物流方案设计》是淮南师范学院物流工程本科专业开设的一门物流实务方向课。
本课程内容 系统全面、深度适中,并且既兼顾到理论、原则的阐述,也兼顾到具体物流方案设计问题。
本课程 的设置培养物流工程学生的物流方案的具体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此外, 学生可以学习大量的案例,在学习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案例分析加深理解本课程的内容。
一、 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是为物流工程专业物流方案设计理论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一些物 流方案设计的思想及设计原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方法,从而为学生以后毕业工作与学习奠定 了一定的基础。
并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学习工业物流方案规划、商业物流方案策划、区域物流方 案设计、物流园区规划与设计等具体的物流方案设计方法。
物流方案设计是应用性很强,涉及面较 广的课程,应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必要的案例讨论、动手设计、课余作业等,启迪学生的思维,了 解物流运作与现场管理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二、 课程重点、难点本课程的重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掌握物流方案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物流方案设计原理。
2. 熟知物流物流系统规划与方案设计。
3. 掌握工业物流方案策划与设计,商业物流方案设计与应用。
4. 掌握区域物流方案设计与应用,物流园区规划方案设计,物流项目的招标与投标。
三、整体课时分配章节序号章节名称理论 学时实验 学时第一章 第一章物流方案概述 2第二章 第二章物流方案设计原理 3 1 第三章 第三章物流系统规划与方案设计 3 2 第四章 第四章工业物流方案策划与设计 2 3 第五章第五章商业物流方案设计与应用 2 3 弟八早第六章区域物流方案设计与应用 2 3 第七章第七章物流园区规划方案设计23第八章第八章物流项目的招标与投标 2 3 总计18 18 四、课程内容安排第1章物流方案概述1.1物流方案1.2物流方案的种类、内容及特点第2章物流方案设计原理2.1物流方案的初步设计2.2物流方案的详细设计2.3物流方案设计主要成果2.4物流方案设计应用案例第3章物流系统规划与方案设计3.1物流系统设计3.2运输与配送方案设计3. 3 S集团产成品国内分拨运输方案设计实例3. 4 L公司运输与配送方案设计实例3. 5仓储方案设计3. 6 S集团仓储整合方案设计实例第4章工业物流方案策划与设计4.1工业物流方案特点4.2工业物流方案策划设计原理4.3某制造企业物流方案策划书4.4工业物流方案设计应用案例第5章商业物流方案设计与应用5.1商业物流方案5.2商业物流方案设计5.3商业物流方案设计应用案例第6章区域物流方案设计与应用6.1区域物流方案概述6.2区域物流方案设计6.3区域物流方案设计应用案例第7章物流园区规划方案设计7.1物流园区规划方案概述7.2物流园区规划方案设计内容7.3物流园区规划方案设计实例第8章物流项目的招标与投标8.1物流项目的招标8.2物流服务项目投标8.3物流服务招投标关键文件板g旋南伸北是院五、教材与学习资源()参考教材:王清斌:物流方案设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版()参考书目:1、唐少麟:物流方案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第1版2、周兴建:物流案例分析语方案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年,第1版六' 先修课程要求及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本课程的先修课:现代物流概论它们是本课程的学习基础。
物流及设施规划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物流及设施规划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对物流及设施规划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1.了解物流及设施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掌握设施规划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熟悉物流及设施规划的最新发展动态。
4.能够运用设施规划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5.具备物流及设施规划的基本操作技能。
6.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物流及设施规划和管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物流及设施规划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3.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持续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物流及设施规划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设施规划的实际操作。
1.物流及设施规划基本概念:物流及设施规划的定义、目的和意义。
2.物流及设施规划原理:设施规划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
3.物流及设施规划方法:设施规划的常用方法,如流程图、PERT图、CPM图等。
4.物流及设施规划实际操作:设施规划的实际操作步骤和技巧。
5.物流及设施规划最新发展动态:现代物流及设施规划的最新发展动态和趋势。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物流及设施规划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1.教材:选择一本适合本课程的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推荐一些与课程相关的参考书,供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
3.多媒体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形式,丰富教学手段。
4.实验设备:准备必要的实验设备,供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物流系统规划和设计实验报告院系:研究生部专业:物流工程班级:1543班学生姓名:李林伟学号:1508524089任课老师:周三元2015年11月25日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关键词:SLP ABC 从至表一,实验目的掌握几种布局的方法,了解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的含义及程序和设施系统布置设计要素与模式,掌握物流设施布置规划的分析方法与技术,学会物流设施布置方案的评价与选择。
二,实验步骤(1)原始数据采集在物流分析之前,必须搜集完备所研究的系统范围内有关的原始数据,并弄清物料的种类、性质和数量,因为物料数量与特征它决定了物料装运的程序和方法。
同时,只有将物料归类,才能使物流系统分析简化。
(2)计算物流量,对物料进行分类。
找到一个标准,将各种物料经过折算都变成标准的倍数或系数,即折算成统一量,将会使分析和计算大为简化。
这个折算成的统一量就称为当量物流量。
当量物流量是按照规定标准修正和折算的运输量。
在实际工作中物料通常按可运性的物理特征进行分类,其分类依据是外形尺寸、重量、形状、损坏可能性、状态、数量、时限等七种主要因素。
(3)绘制P-Q图,进行ABC分析。
其中P代表物料种类,Q代表物流量(当量物流量)。
根据每一种物料Pi(i=l,2…,n)其对应点Qi,即可画出由直方图表示的P-Q图对P-Q图进行ABC分类,一般A类物料占总品种数的5%-10%,物流量占70%以上;B类物料占总品种数的20%左右,物流量占20%左右;C类物料占总品种数的70%以上,其物流量仅占5%-10%左右。
上述百分比不是绝对的。
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以及管理的重点也按ABC分类进行。
这样做可以抓住重点,有利于分析与设计的进行。
必要时,可忽略C类物料。
(4)绘制工艺流程图在品种多且批量较大的情况下,将各种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汇总在一张表上,就形成多种产品工艺过程表,在这张表上各产品工艺路线并列绘出,可以反映出各个产品的物流路径。
(5)物流连线图通常用简单几何要素图形如圆或菱形等表示工作单位,如各种车间、仓库、车站等,然后工作单位之间用线连起来就表示各条物流路线,然后再用连线多少,线的颜色、线外旁注等表示物流量、物流起止点、流向等,但也不能将此物流的特性和参数全都表达清楚,只能大体说明问题。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报告09 级物流工程专业 0905051 班级柴油机机油泵厂布局与优化目题姓名史接见学号090505125同组成员王国栋王琼王双官王毅指导教师张霖2012年09 月 6 日前言《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主要是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如何分析、发现现有生产企业布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善的工作能力,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完成工厂布置设计工作而进行的一次基本训练对设施的规划和进行合理的物流分析,达到降低成本,获得更高的利润目的。
本小组的实习地点是在潍坊华瑞机油泵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机油泵,有两款产品:柴油机机油泵、转子式机油泵。
生产部门分为机加车间、冲压车间、装配车间及产品试验室等。
选择该课题有利于我们对所学习的知识更加准确的应用到实践上来,从而能更加牢固的掌握专业知识,已达到学有所用、学有地用,进而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首先我们小组明确了课程设计的目的,任务及设计的相关工作组成,确认每一部分的重要性,工作强度,进行了合理的划分。
把课程设计工作分为现场调研、物流分析、作业单位非物流关系分析、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分析等四大重要部分,现场调研由王双官王琼(090505127)、(090505128)负责,物流分析由史接见(090505125)、王毅(090505131)负责,作业单位非物流关系分析由王国栋(090505126)、王毅(090505131)负责,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分析由史接见(090505125)、王琼(090505127)负责,其他四大任务之外的工作由王双官负责。
四大部分完成后小组五人汇总讨论进行进一步优化,以求本设计进一本完善。
从接到任务书进行现场调研开始,到最终的实际完成小组成员通力合作,发挥团队精神,由于小组成员知识水平有限,希望辅导老师能够多加指点。
人员分工情况:课程设计任务书史接见现场调研王双官王琼物流分析王毅史接见作业单位非物流关系分析王国栋王毅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分析王琼史接见车间的平面布置史接见王国栋方案的评价与选择王双官一、课程设计任务(一)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是《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配套的实践环节之一,是在完成课程理论教学基础上,指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的实践操作过程。
《物流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1.引言物流工程是工业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主干专业课程,是工业工程学科中公认的重要研究领域和分支之一。
特别是其中的设施规划与设计着重研究工厂总平面布置、车间布置及物料搬运等内容,其目标是通过对工厂各组成部分相互关系的分析,进行合理布置,得到高效运行的生产系统,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工厂作为一个生产系统是由人员、设备、技术等多种因素所构成,整个系统的效益即总投入与总产出之比应尽可能达到最高水平。
因此,工厂布置设计就是一项多因素,多目标的系统优化设计课题。
由于社会需要的多样性,生产不同产品工厂的模式必然存在着差异,这就给工厂布置设计带来了难题。
系统布置设计(SLP)方法提供了一种以作业单位物流与非物流的相互关系分析为主线的规划设计方法,采用一套表达力极强的图例符号和简明表格,通过一套条理清晰的设计程序进行工厂布置设计。
这种方法为设施设计人员与生产管理人员广泛采用,实践效果良好。
系统布置设计不是一种严密的设计理论,而是一套实践性非常强的设计模式和规范的设计程序。
学习和掌握系统布置设计方法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直接参与设计工作。
2. 课程设计的目的物流工程课程设计是课程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完成工厂布置设计工作而进行的一次基本训练。
其目的是:(1)能正确运用工业工程基本原理及有关专业知识,学会由产品入手对工厂生产系统进行调研分析的方法。
(2)通过对某工厂布置设计的实际操作,熟悉系统布置设计方法中的各种图例符号和表格,掌握系统布置设计方法的规范设计程序。
(3)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学会如何编写有关技术文件。
(4)通过课程设计,初步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
3. 给定条件当地现有一叉车修理厂,占地面积为16000m2,厂区南北长为200m,东西宽80m,所处地理位置如图1所示。
该厂职工人数为300人,计划改建成年产60000套液压转向器的生产厂,需要完成工厂总平面布置设计。
物流工程电子教案一、课程简介1.1 课程定位物流工程是一门研究物流系统设计、运营管理以及物流技术等方面的学科,旨在提高企业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物流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解决物流问题的能力。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理解物流工程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作用;(2)掌握物流系统的设计方法和运营管理策略;(3)熟悉现代物流技术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操作技巧;(4)具备一定的物流项目策划和实施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物流工程概述(1)物流工程的定义与发展历程;(2)物流工程的特点与作用;(3)物流工程的基本构成要素。
2.2 物流系统设计(1)物流系统设计的含义与原则;(2)物流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3)物流系统设计的方法与技巧。
2.3 物流运营管理(1)物流运营管理的基本概念;(2)物流运营管理的方法与策略;(3)物流运营管理的现代化手段。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2 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运用PPT等软件,直观展示物流工程的相关内容;(2)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3)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观物流企业,亲身感受物流工程的实际应用。
四、课程考核与评价4.1 考核方式课程考核分为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两部分,其中过程考核占60%,期末考核占40%。
4.2 过程考核(1)课堂参与度:包括发言、提问等,占总分的10%;(2)小组讨论:包括组内讨论、组间交流等,占总分的10%;(3)案例分析报告:占总分的15%。
4.3 期末考核(1)物流工程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物流系统设计与管理的相关知识;(3)实际案例分析。
五、教学进度安排5.1 第一周:物流工程概述(1)物流工程的定义与发展历程;(2)物流工程的特点与作用;(3)物流工程的基本构成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