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八课财政与税收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1
- 格式:doc
- 大小:66.00 KB
- 文档页数:6
第8课时财政与税收一、选择题1.(2016北京丰台期中,23)2016年我国将财政支出与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更好地结合起来。
下列旨在改善民生的财政措施有( )①中央财政对城镇保障房建设投入1522亿元②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③试点营业税改增值税,降低个税起征点并逐步取消重复征税④以按月人均提高10%的标准,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2.(2016北京高考压轴题,33)为了给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行减税政策,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
提高财政赤字率的积极意义是( )①发挥财政作用,刺激社会总需求②扩大有效供给,防范金融风险③扩大财政支出,积极财政政策加力增效④通过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供应量合理充裕,降低社会融资成本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3.(2016北京怀柔模拟,32)“挤进效应”最早是由加拿大经济学家迈克尔·帕金在其所著的《经济学》一书中提出来的。
所谓“挤进效应”是指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能够诱导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增加,从而带动产出总量或就业总量增加的效应。
下列将会产生“挤进效应”的举措有( )①国家增发国债,加大财政补贴②降低税率,提高征税起征点③国家增发纸币,加快货币流通④降低利率,降低居民储蓄率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2016北京顺义模拟,10)针对上图中的经济形势,以下措施合理的是( )①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需求增长②紧缩性财政政策→抑制需求增长③减少财政性支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④推进市场化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与创造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2016北京大兴一中质检,32)财政转移支付是指一国政府为了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或财政平衡制度。
要加大对民族省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关键是要增加财政收入。
在我国当前情况下,增加财政收入的合理措施是( )A.大幅度提高税率B.大力发展实体经济C.提高职工工资水平D.扩大资本市场规模6.(2018北京朝阳期末,21)通常情况下,经济发展会呈现出周期性特点(如下图所示)。
财政与税收新人教版必修1一、单项选择题1.国家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形,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
以下对财政收支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①财政赤字不利于经济的发展②财政收入越多越好,所以,要争取更多的盈余③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属于收支平衡④财政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属于收支平衡A.①②B.③④C.①③ D.②④解析:选B 财政收支完全相等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存在,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财政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都属于收支平衡,③④正确;财政赤字或财政盈余是否有利于经济发展,要根据具体的经济状况而定,不能简单地认为财政赤字或财政盈余好或者不好,所以①②错误。
故选B项。
2.xx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4 306亿元,比xx同期增长9.8%。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3 483亿元,同比增长15.8%。
其中教育支出15 346亿元,增长17.2%;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 272亿元,增长10.3%;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8 623亿元,增长18.2%。
由此可见( )①我国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②财政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③合理的财政支出能够增加财政收入④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支柱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选C 题目中,xx上半年我国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15 346亿元,增长17.2%;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 272亿元,增长10.3%;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8 623亿元,增长18.2%。
由此可见财政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也表明了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支柱。
故②④入选。
①错误,题目中体现的是财政政策,不是货币政策。
③错误,合理的财政收入能够增加财政支出。
故选C项。
3.李克强总理多次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对于财政资金要“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决不允许财政资金长年趴在账上呼呼大睡”。
这说明( )①财政盈余并不是越多越好②财政资金必须得到充分运用③财政赤字不利于经济持续发展④财政收支要保持完全相等的最佳状态A.①③ B.②④C.①② D.③④解析:选C 财政盈余过多,意味着财政资金被闲置,没有得到充分运用,因此,财政盈余并不是越多越好,①当选;“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有利于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②当选;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促进经济发展,③错误;财政收支完全相等的情况几乎不存在,④错误。
财政与税收①是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手段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③是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保障④能促进经济的平稳运行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解析:此题考查财政的作用。
根据材料中的“中央财政按照每村每年150万元的标准,计划‘十三五’期间在全国建成6000个美丽乡村”信息可知,这体现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故①③符合题意;④虽然是财政的作用,但在材料中未体现,故排除;财政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故②错误。
故选B。
答案:B5.2017年第三季度中国经济产业景气指数比第二季度微降0.2点,呈现波动回落态势。
针对这一形势,政府应该采取的对策是( )A.甲 B.乙C.丙 D.丁解析:中国经济产业景气指数比第二季度微降,适应积极的财政政策,应增加财政支出。
只有D项符合题意。
答案:D考点三税收及其种类6.2017年11月,A服装厂接到某公司一批文化衫订单,为此花1170元(含增值税170元)购买了布料,加工生产完后直接卖给客户,与客户签订的合同规定服装价款是3000元(不含税)。
A服装厂完成订单应交的增值税为(服装厂是税率为17%的一般纳税人)( ) A.170元 B.340元C.510元 D.311.1元解析:增值税是只对增值额交税,(3000-1000)×17%=340元。
答案:B7.《税收的自述》中有这样几句诗句:“不要忘记我是税收,财富的聚集,/有我,才有了花园广场、学校社区,/处处荡漾着欢声笑语……/不要忘记我是税收,建设的主力,/有我,才有了快捷的公交、方便的超市,/处处流淌着幸福的甜蜜。
”诗句告诉我们( )①税收在民生建设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②我国税收的性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③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④税收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A.①② B.①④C.②④ D.①③解析:“有我,才有了花园广场、学校社区”,“有我,才有了快捷的公交、方便的超市”体现了①②;③④与材料无关。
第8课财政与税收[考点展示]1.财政收入与支出:财政收入的构成;税收与财政的关系;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支出;财政支出的构成;财政收支平衡。
2.财政的作用: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财政与宏观调控;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
3.税收及其种类:税收;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的种类;税收的作用。
4.依法纳税:纳税人;负税人;依法纳税。
■主干构建自主落实•财S 要来蔼税收—关健怵现财政的作用1—财政收入与支出一L国家税收一促进①社会公乎、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促琏②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国民经舒③平穩运行厂财政收人的构成:④税收收人、利润收入、⑤债务收人以及苴他收人—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3主要是迫经济发展水平和⑦分配政策⑧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⑨杜会保障支出蟻务支出—财政支出的拘成」财政收支平衡:财政收人等于支出•或略有盈余,或略有赤字厂税收的含文厂⑩强制性—⑪无偿性—⑫固定性基本特征-主要税种:增值税和⑬个人所得税筹集⑭财政收人的基本形式⑮调节经薪{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国凉实现⑯经轩监督的重要手段厂纳税人’現法规定的⑰宜接鱼有纳現义务的单垃和个人—负税人您实际或⑲越承担税欷的单位和个人—依法纳晚是公民的⑳基本义务—违反税法的行为:㉑偷税、欠税、㉒骗税'抗税1-作用1-依法纳税一核心考点一财政及其作用■知识点整合罄合芳点夯实基础-- ------------------------------------------------------------------------------------------------ \---------------------1.财政收入与支出(1)财政:国家的收入与支出就是财政,财政收入与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
⑵财政收入、支出及其关系提醒财政盈余并非越多越好,财政赤字也并非一定不好,只要在可控范围内,就是合理的。
2 .财政的地位、作用(1)地位: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381 49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4 306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税收收入80 074亿元,同比增长10.9%。
这表明( )①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②税收是实现国家职能的物质保证③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④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B。
根据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收收入的增长可以看出,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①④当选。
材料未涉及税收的作用和分配政策,②③不符合题意。
2.李克强总理多次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对于财政资金要“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决不允许财政资金长年趴在账上呼呼大睡”。
这说明( )①财政盈余并不是越多越好②财政资金必须得到充分运用③财政赤字不利于经济持续发展④财政收支要保持完全相等的最佳状态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解析:选C。
财政盈余过多,意味着财政资金被闲置,没有得到充分运用,因此,财政盈余并不是越多越好,①当选;“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有利于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②当选。
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促进经济发展,③错误;财政收支完全相等的情况几乎不存在,④错误。
3.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建立覆盖全部国有企业、分级管理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制度,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该比例提高到30%,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这一举措( )①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②表明我国财政收支出现赤字③是财政保障民生的具体体现④必将减少国有企业利润收入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解析:选B。
利润收入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①正确;“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体现了财政保障民生的作用,③正确。
第8课时财政与税收一、选择题1.(2017河北石家庄复兴中学10月月考,13)在应对经济新常态过程中,国家财政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税收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但过高的税收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制约财政收入的增长。
对税收与财政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高水平的税收,更有利于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②财政收入影响经济发展,与税收之间相互制约③增加财政收入,要以税收不损害经济活力为限④充足的税收,才能保证财政支撑经济持续发展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2.(2018湖北宜昌期中联考,12)下表列出了2016年我国财政收支的部分数据,据此得出的推断合理的有( )①营业税和车辆购置税收入的减少是财政赤字出现的根本原因②增值税与营业税的变化可能是由于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后,形成收入转移③国家更重视民生与科技发展,对教育事业重视远远不够④车辆购置税同比下降可能是由于当年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实施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的优惠政策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2017河北邯郸第一次模拟,4)为实现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M市管好用好扶贫资金,对不同的地区采用不同的方式扶贫:对有劳动能力的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实施扶贫搬迁,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
M市取得了良好的扶贫效果。
由此可见( )①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调控国民经济运行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③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的物质保障④财政资金是实现精准扶贫和脱贫的关键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2017湖南师大附中入学摸底考试,9)2015年12月21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重视确保经济稳定增长,加大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进一步强化经济托底政策。
财政政策既能托底经济增长,也有利于解决经济发展包括“产能过剩”在内的中国经济的问题。
其发挥作用的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①经济建设支出增加——社会总供给增加——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国家经济增长②降低创新型企业税收标准——企业税负减轻——研发投入增加——企业实现转型③银行降低存贷款利率——企业融资成本减轻——研发投入增加——企业从供给低端迈向中高端④政府加大公共服务投入——公共产品和服务总需求增加——提供公共产品的企业生产扩大——公共需要得到更好满足,实现经济社会发展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5.(2018河南南阳一中8月考,23)2017年3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 912亿元,同比增长12.2%。
财政与税收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8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今年赤字率拟按2.6%安排,比去年预算低0.4个百分点,财政赤字2.38万亿元。
这是两年来首次下调财政赤字率,2016年、2017年全国财政预算安排的赤字率均为3%。
前两年我国财政赤字率较大是因为( )A.我国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B.我国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的压力增大C.我国的经济下行压力增大D.我国增加经济建设支出,抑制总需求【答案】C【解析】财政赤字是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
前两年我国财政赤字率较大是因为我国的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刺激总需求,C符合题意,其他选项均是错误的,排除。
2.2017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2 567亿元,比上年增长7.4%。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3 330亿元,同比增长7.7%。
其中教育支出30 259亿元,增长7.8%;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 367亿元,增长6.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4 812亿元,增长16%;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4 600亿元,增长9.3%。
由此可见( )①我国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②财政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③合理的财政支出能够增加财政收入④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支柱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财政对公共预算的支出可知财政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支柱,故②④入选。
①错误,题目中体现的是财政政策。
③错误,财政收入的增加能增加财政支出的比例。
3.2018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实现经济增长预期目标。
下列能体现积极财政政策传导路径的是( )①适度提高财政赤字率→扩大国债发行规模→投资增加→刺激经济增长②上调增值税税率→企业税负减轻→生产扩大→促进实体经济发展③扩大信贷规模→降低贷款成本→投资、消费需求增加→拉动经济增长④加大民生支出力度→稳定社会预期→消费需求增加→拉动经济增长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①④能体现积极财政政策传导路径,正确且符合题意;上调增值税税率,企业的税负会加重而不是减轻,②错误;扩大信贷规模属于货币政策而不是财政政策,应排除③。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1.(2017·江西九校联考)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发展的预期目标是6.5%左右,增速较去年放缓,经济运行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
因此,政府要采取积极有力的宏观政策加以应对。
下列符合这一要求的政策有( )①扩大国债的发行规模,增加赤字,加大基础设施建设②上调存贷款利率,控制社会融资规模③积极推进营改增,增加税收收入④保持货币供应量和信贷稳定增长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B 本题考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根据题意国家要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①④正确;上调存贷款利率,是紧缩的货币政策,不选②;增加税收收入,是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并且营改增的推进会影响财政收入,故不选③。
2.受经济下行压力持续、政策性减收效应的影响,财政收入形势严峻,近年我国财政收入增长放缓。
这说明( )①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是紧密联系的②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③国家要履行职责必定要有财力上的保证④我国的税收收入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A 本题考查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导致财政收入形势严峻,说明经济发展影响财政收入,①符合题意;政策性减收使得财政收入形势严峻,说明分配政策影响财政收入,②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财政与国家履行职责的关系,也没有涉及税收问题,③④与材料无关。
3.(2017·福建泉州二模)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改革财政支农投入机制,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支持地方财政建立风险担保补偿基金,鼓励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设立各类农业农村发展投资基金。
上述举措有利于( )①发挥市场的作用,增加农业农村的资金投入②推动农村金融创新,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③拓宽农村投资渠道,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④整合农村生产要素,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A 本题考查财政支出。
财政投资和社会资本共同助力农村发展,既发挥了财政的作用,又发挥了市场的作用,有利于为农村发展注入资金,有利于推动农业农村发展,①②符合题意;材料没有直接涉及农民投资、农业生产经营成本问题,③④与材料无关。
4.(2017·四川成都四模)2017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今年财政预算安排要突出重点、有保有压,加大力度补短板、惠民生。
决不允许增加“三公”经费,挤出更多资金用于减税降费,坚守节用裕民的正道。
对此政策理解正确的是( )①加大了短期资本流动压力,导致股市波动频繁②增加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有利于稳增长、保民生③统筹财政资金和盘活存量资金,调整优化支出结构④实施结构性改革,维护我国金融安全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C 本题考查财政支出及其作用。
财政支出,用于补短板、惠民生,②符合题意;突出重点、有保有压,优化了支出结构,③符合题意;题中做法与股市波动无关,排除①;财政政策不同于金融政策,④与材料无关。
5.(2017·河北石家庄质检)在世界经济周期、中国的债务周期、新产业培育周期等多重周期叠加的背景下,近年来我国的宏观经济出现了增长乏力的迹象。
对此,我国政府加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这一政策所带来的预期传导效应是( )①对企业结构性减税→产品价格下降→提高消费水平→促进经济增长②增发国债→提高财政赤字率→投资需求增加→刺激经济发展③存款准备金率下降→企业融资成本降低→激发企业创新活力→转变企业发展方式④存贷款利率下降→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平稳运行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D 本题考查财政收支及其作用、货币政策。
积极财政政策的特点是增支减收,发行国债、提高赤字率,增加支出有利于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发展,②符合题意;利率下调,有利于降低存款愿望、提高贷款愿望,从而增加货币流通量、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④符合题意;结构性减税,主要效果是提高企业利润空间和生产积极性,排除①;存款准备金率下降,对融资成本没有影响,排除③。
6.(2017·四川德阳模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下中国经济领域的一个热词,所谓“供给侧”就是侧重供给,强调要从供给端入手,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促进经济的发展。
下列举措最符合这一调控新思路的是( )A.降低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B.改善消费预期,发挥需求对生产的调节作用C.增发100亿元的政府债券,扩大财政赤字的规模D.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实行企业所得税减免的优惠政策解析:D 本题考查税收与财政。
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实行企业所得税减免的优惠政策,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产品结构升级,D符合题意;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有利于缓解企业融资压力,有利于扩大投资需求,A不符合题意;B、C都是扩大需求的措施,不符合题意。
7.(2017·安徽宣城二调)2017年,我国进一步对中小微企业实行“放水养鱼”的减税清费政策:一是可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政策优惠的小微企业范围,其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二是科技型企业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50%提高至75%,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可将更多研发费用在税前扣除。
这一“放水养鱼”政策的实施有利于( )①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②进一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③促进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④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B 减税政策有利于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①符合题意;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可将更多研发费用在税前扣除,有利于促进企业科技研发,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混合所有制经济,没有涉及减少政府干预问题,②④与材料无关。
8.(2017·山东威海二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7年我国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以促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下面传导路径能实现这一目标的是( )①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建立担保机制→促进资本投向农业农村→带动农村经济发展②扩大信息消费→增强服务产业主导作用→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③全面实施营改增→减轻企业税负→增强企业创新研发能力→助推经济转型升级④完善中央财政资金管理→加大创新创业投入力度→促进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拉动经济稳步增长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D 本题考查财政的作用。
③正确分析了营改增的作用,符合题意;财政支持创新创业,有利于促进经济稳步增长,④符合题意;①中“建立担保机制”与题意不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②错误。
9.(2017·山东临沂模拟)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化妆品消费税政策的通知》规定,自2016年11月1日起,化妆品消费税的征收对象调整为“高档化妆品”,税率从30%降至15%,普通化妆品不再征收消费税。
此举( )①是对税收政策的调整,因为税收具有固定性②说明税收具有无偿性,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③有利于引导消费方向,倡导绿色消费的原则④有利于降低经营成本,对爱美的消费者利好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B 本题考查税收的特征与作用。
税收需经国家调整,①符合题意;征税对象减少、税率降低,有利于降低相关消费成本,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税收的无偿性,且减税的效果不是增加财政收入,②不符合题意;化妆品消费与绿色消费无关,排除③。
10.(2017·河南天一大联考)近期,我国正在加速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逐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等统一纳入综合范围征税。
此外,养老、二孩、房贷利息等家庭负担也有望纳入抵扣。
可见,此次个人所得税改革旨在( )①增加国家财政收入②缩小家庭收入差距③促进收入分配公平④保障居民基本生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C 本题考查税收的作用。
征收个人所得税中,纳入抵扣项目,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促进收入分配公平,②③符合题意;“抵扣”会减少国家财政收入,排除①;个人所得税的征收问题,不是为了保障居民基本生活,排除④。
11.(2017·山东泰安二模)营改增是国家结构性减税的重要内容。
李克强总理就全面实施营改增到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考察,检查和部署营改增的工作。
关于全面实施营改增的意义,其合理推导是( )①减少重复征税→促进社会公平→消除社会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②市场发展环境优化→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加就业→社会稳定③服务业获得发展→投资比重增加→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的转型④企业税收支出减少→创新成本降低→设备更新加速→促进科技创新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C 本题考查增值税的作用。
通过“营改增”,可以减少重复征税,但是和促进社会公平无关,排除①;②正确,通过“营改增”,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优化市场发展环境,促进创新,增加就业;营改增全面实施,并非只在服务业中实施,排除③;实施“营改增”可以减少企业税负,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企业创新,故④正确。
12.(2017·四川成都一诊)今年暑假,湖北一高校学生小孟在北京某企业实习,实习结束后拿到约定报酬2 200元,但需交劳务报酬所得税280元。
原来,1980年通过的个人所得税法分列了工资薪金所得税和劳务报酬所得税。
30多年过去了,工薪所得税起征点已由800元增至3 500元,但是劳务报酬所得税800元的起征点、20%的税率却一直沿用至今。
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①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的一切收入都必须交税②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③税收具有固定性,该谁交和交多少是不会变的④劳务报酬所得税起征点多年不改,不利于社会公平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C 本题考查税收的特征、依法纳税、税收的作用。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小孟应纳税,说明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②符合题意;30多年过去了,劳务报酬所得税800元的起征点、20%的税率却一直沿用至今,这不利于社会公平,④符合题意;超过一定量的收入部分才纳税,①错误;税收的固定性,并非不变,③错误。
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央政治局在京召开2017年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对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支持保障力度,增加对“三农”、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节能环保、中小企业、居民消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推动重点领域改革。
(1)上述材料体现财政支出的哪几种形式?(2)结合材料说明财政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解析:第(1)问,考查财政支出形式。
经济发展的投入,需要经济建设支出;对科技、教育的支出,涉及科教文卫事业支出;保障性住房支出,涉及社会保障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