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十大王牌军
- 格式:doc
- 大小:75.00 KB
- 文档页数:7
国民革命军十大杂牌之粤军粤军在中国近代史上发挥了扭转乾坤的功效,孙文以广东一省割据一方,进窥中原,十年之内而统一寰宇,定鼎金陵,这是近史上旳奇谭。
近代史上的粤军其实相当落后而杂乱。
在八国联军之后,清廷以袁世凯统筹新军,算是中国陆军正式迈入现代化。
在袁中堂练成近畿六镇之后,清廷更以各省分别负责编练新军,要完成卅六镇新式国防军的规模。
各省分练的新军在编制,操法与干部选用上均向袁中堂的北洋六镇看齐,部队编制要完全采泰西编组方式,部队操练一律用洋操,部队干部则多用新式军事专门学堂学生。
新军的编练完全与各省原有的绿营旧军不同。
不过各省在编组新军上纷纷遇到一个难题:新军的干部要用新式学堂的学生,而这些新式学堂却正是反清思想的大本营!所以清廷倾举国之力,在十年之内编练出来的新军竟都成为辛亥年间反清革命的主力。
辛亥武昌起事,各省新军纷纷起而反抗清廷。
在袁大总统建政之后这些新军首领为各省军头,袁大总统采远交近攻策略,逐一削平这些方兴未艾的割据势力,不幸壮志未酬,斋志以没。
在袁大总统病逝之后中国陷入长达十年的军阀割据,这些军阀多半以省为割据单位,并多渊源于该省的新军。
与大多数省份不同,广东在清朝灭亡之后的割据势力渊源于该省的旧军。
因为在宣统年间新军屡次动乱,所以两广总督对新军非常不放心,干脆收了新军的子弹剌刀以免生变。
广东的防务仍由传统的巡防营担任主力。
巡防营是传统的绿营与洪杨之乱时期成立的勇营两种部队的混合体。
这种部队的干部与士兵由原有的绿营与勇营选拔,编制仍是传统的勇营模式,部队以一个“营”为战术单位,这个营有较现代步兵连略小的三个“哨”,全营有官兵300人。
各省视需要再合数营为一“路”,路设统领。
这种编制的用意是作为各省守护地方的武装。
用民国时代的术语,巡防营等于保安团队,新军则等于国军。
巡防营与新军的最大差异在于人员的素质。
各省新军在编练的时候都取法袁中堂练新军的不二法门,所有士兵要从农村重新招募而不用原有的勇营人员,以免新军沾染旧军的习气。
《红日》读后感_2400字“战争的硝烟还未散尽,被战火烧的已经残破不堪可看上去却依旧鲜艳的红旗高高地插上了孟良崮的峰顶。
山下,一片欢声雷动,士兵们高举着枪杆,庆祝着战争的胜利。
”脑海中的画面最终定格在了这里,看完了《红日》,心情久久不能恢复平静,心中仿佛有一团熊熊的火焰,在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而燃烧,在为那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精神而燃烧!《红日》是一部以解放战争为背景,堪称中国军事文学创作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的书籍。
书中由我军军长沈振新率领的一支英雄部队串起,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在涟水、莱芜、孟良崮三次战役。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孟良崮之战。
在这场战役中,号称国民党十大王牌军之一、五大主力之首、虎贲御林的第七十四师几乎全军覆灭!“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处遁”。
从中,我体会到了解放军们的勇敢,也感受到了共产党人舍生取义的精神。
中国共产党,一个多么响亮的名字,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她永远是中国人民最坚强的后盾,永远是最闪亮的那颗星星。
看我这本书,我觉得我们这一代该做次好好地反省。
如今如此幸福的生活,是伟大的共产党人出生入死换来的,流了那么多血,牺牲了那么多生命,我们难道不该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吗?反观现在的学生们,上了大学之后,似乎只记得吃喝玩乐,完全没有高三时那种拼搏的精神。
面对挫折,也少了份勇气。
不是哭哭啼啼,就是选择自杀。
革命先辈们那种坚强、拼搏的精神去了哪里?还有现在弥漫全国的考公务员热,多少人挤破了脑袋要往里钻。
为什么?因为公务员待遇好,工作又轻松。
这正好对上了现在年轻人的胃口。
现在的年轻人怕吃苦,都希望过上好的日子。
他们真应该好好学习学习共产党人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我们经历了改革开放,加入世贸组织,进入信息化时代。
我们有过胜利,但也同时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作为接班人的我们,我们怎能以这样的面貌去接过前辈手上的旗帜。
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努力学习,树立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
国民革命军第7军-“钢7军”国军杂牌军中的王者之师——“钢7军”第7军就是大名鼎鼎的“广7军”,号称“钢7军”! 是李宗仁白崇禧的看家部队,既是桂系部队中王牌中的王牌,也是国军中的精锐.擅长山地作战,以近战夜战出名,战斗力相当强,战术也很灵活.北伐时在著名的“贺胜桥战役”中与叶挺独立团并肩血战,大败吴佩孚精锐之师.吴佩孚用尽全力,大刀队共砍下7颗团长2颗旅长的头,吴也手刃几名逃兵。
但总挡不住北伐军的冲锋。
到下午,杀红了眼的桂系第7军竟齐向吴军枪声最密集处冲锋。
面对着凶悍不惧死的敌人,吴军终于大溃。
几万人竟对督战队发起反冲锋,一哄而过,夺路逃命。
吴佩孚的副官也在乱军中被打死。
吴佩孚,这位直系领袖,常胜将军。
到这个时侯,他的政治生命也终于走到了尽头。
在另一场著名的“龙潭战役”中,也是这个第7军拼死连续猛烈冲锋,不惜伤亡惨重攻占南京城制高点栖霞山,然后发起反击,以少胜多,把背水一战的数万孙传芳亡命大军压迫于八卦洲及其以东地区聚歼,血战七天七夜,杀的孙传芳六万大军尸横遍野,大败而逃,孙传芳从此退出中国政治舞台. “广7军”也从此享誉全国.抗战中第7军先后参加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后长期驻守大别山地区.解放战争中与解放军多次交手互有胜负,1946年7月泗县战役,华野山东部队将第7军的172师(1937年该部一个团参加桂林的出桂抗日阅兵仪式,号称“桂军之花”)包围在泗县城里,打了二天,华野损失惨重,第7军的171师也突破阻击逼近泗县,内外夹攻,华野不得不撤围.其中华野核心主力之一的鲁南第8师遭受重大损失,22团(原为鼎鼎大名的铁道游击队)伤亡过半.从此第7军中便流传着“钢军硬,共军不敢碰一碰”.国军中一直就流传着“川军滇军黔军是只羊,湘军是头狼,桂军是虎又是狼!”的谚语.桂系部队除非有切肤之痛,一般也不会主动向解放军邀战,因为蒋介石一直就视桂系为其心腹大患,也是地方实力派中唯一没有被其征服的,而桂系的支柱就是以第7军为首的十余万桂系部队,如果桂系部队和解放军血拼,蒋嫡系部队和桂系部队一直以来也不和,蒋嫡系部队是很难施以援手的.当刘邓大军挺进到大别山后,固然避开了蒋系军队,但对桂系的利益有直接威胁,白崇禧立即亲自指挥以第7军整编第46师整编第48师等桂系部队为主的30多个旅围攻。
国民党陆军各个军战斗力排名第一档次:五大王牌、71军、52军新1军74新6军5军71军18军52军第二档次:能得拿出手经得起打的部队8军(李弥)10军(方先觉)7军(广西的一号牌)1军(胡宗南的一号牌)2军(李延年王凌云)13军(汤恩伯的一号牌)54军(陈诚的二号牌)西北30军、42军(孙连仲系统)82军(马步芳)4军(薛岳家底)35军(傅作义)西北59军、77军(宋哲元系统)14军(卫立煌家底)青年军201师、204师、206师、207师第三档次:其他部队中有一些战斗力的(有的派系的各个军之间有差异,只取该派系的平均水平)85军(汤恩伯的二号牌)92军(李仙洲)陈诚(75、79、87、94、99)青年军其他师(202、203、205、208、209)100军(李天霞)广西(31、46、48、84)回(11、81、K5)胡宗南(16、27、36、76、80、90、91)西北刘汝明(68军)没有划分归类系统的25军(黄百滔)、6军(甘丽初)、前66军(张轸)、后66军(宋瑞轲)、40军(庞炳勋)、15军(刘茂恩)等;第四档次:其他部队中战斗力较弱的(占国民党军队的绝大多数)广东(62、63、64、65、66)湖南(28、70、73)西北韩复渠残余(12、55、56,最后压缩成55)西北石友三(69军)云南(58、60、93)东北(49、51、53、57、67、K2)陕西杨虎城的残余(12、38、96,最后只有38)四川(番号很多,内部还可以分好几派)山西(番号也很多)上面没有划分归类系统的3军、9军、89军、97军、新5军等;第五档次:安抚旧北洋或地方势力的临时组合;新兵17军、22军、26军、39军等;所有暂编军,应该说第一、第二档次是反映某个军的名次,第三、第四档次只是整个派系(地方)的平均水准。
这里讨论的是军(整编师)这级建制,青年军的师含有旅建制,属于军级,所以在讨论范围内。
暂22师只是师级,不在讨论范围。
国军⼗⼤主⼒王牌军国军⼗⼤主⼒王牌军第⼀名: 74军, 编制:3个整旅(师)⼋年抗战中⼏乎打遍华中战场所有硬仗,⽽且多以主⼒使⽤,战功彪炳。
从淞沪会战开始,1937年的南京战役,1938年兰封会战,武汉会战,1939年南昌会战,长沙会战,冬季攻势,1940年第⼆次长沙会战,1941年上⾼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战1942年浙赣会战,1943年鄂西会战,⼏乎是马不停蹄,席不暇暖。
国民党在抗战时期有陆海空军武功状之设,为对部队团体之最⾼褒扬,该军即独得四轴。
第74军在1940年以最新装备进⾏整编,改为所谓的攻击军,直属军事委员会,作为各⼤战场的紧急预备队。
⽇军对这⽀国军中的王牌部队深为畏敬,并以“三五部队”称之。
链⽔之战重创***王牌部队王必成部.虽然最早被***歼灭,可***上了五个第⼀流的15万主⼒部队围攻,⽽且⽛齿也蹦松了,⽽这时候的整编74师早已不是抗战时的那个74军了。
双⽅损失接近1:1。
⽐起另外“五⼤主⼒”的另外四个被歼灭时的表现强多了去,不愧第⼀主⼒。
第⼆名: 新6军, 编制:3个整旅(师)印缅远征驻印军主⼒。
抗战中国装备最好的两个军之⼀(另1个是新1军)。
新6军的⾻⼲班底为原属第5军的新编22师和原属18军的14师(参加了罗店⾎战),新22师在编⼊新6军之前还是5军的主⼒,昆仑关的胜利也有新22师的汗马功劳。
42年底,5军回国新22师留印(当时⾪属于新1军,军长郑洞国),换装美式装备,在兰姆伽整军经武,刻苦训练,在整个缅甸反攻战役中,新22师给⽇军的王牌18师团毁灭性打击,攻克⼋莫、南坎、芒市,打通了遍染鲜⾎的滇缅公路。
作为驻印军的主⼒,新6军异域扬威,在第⼀次滇缅作战失败后,⼏经曲折与磨难,在印度的蓝姆伽重获新⽣,在异国⼟地上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国威、军威,赢得了世⼈的尊重、赞扬,新6军成为⾸批进驻南京的部队。
1946年远赴东北,进东北后所向⽆敌,多次以⼀个团⼤败东野⼀个军,威远堡门进攻击败3纵,沙岭防守完胜4纵,沙后所⼤败2纵4师。
国民党十大王牌军队1.攻击王牌军---第2军:第2军前身为北伐时蒋介石兼任军长的国民革命军第1师,蒋鼎文、李延年、王凌云、陈克非等先后担任该军军长。
第2军以善于攻击驰名。
2. 广西狼兵---第7军:第7军号称钢军,是桂系李宗仁、白崇禧的看家部队,不但是桂军王牌中的王牌,也是国军中的精锐。
擅长山地作战,以近战夜战出名,战斗力极强,战术灵活,作战彪悍。
3. 精锐种子军---18军:第18军建军较早,实力最大,名将最多,是国军老牌劲旅,成名于军阀混战,壮大于围剿红军,建功于抗日烽火,兵败于淮海战场。
18军先后出了5个一级上将,4个参谋总长,两任海军司令,1个空军司令,1个联勤总司令,20多个军长,为各军输送人才。
4. 攻守双料军---25军:第25军是从杂牌打出的王牌军,能攻善守,将领凶悍,是国军内战主力,火力强大凶猛。
5. 铁甲机械军---第5军:第5军是中国第一支机械化部队,全部美式装备,是嫡系中的王牌,国军五大主力之一,指挥官几乎全是黄埔系毕业,兵员素质高,火力强大。
6. 魔头乱世军---第8军:第8军是中国远征军主力之一,半美式装备,战斗力强大。
7. 新锐实力军---新1军:新1军是国军五大主力之一,官兵文化水平高,将领强悍,有“天下第一军”的美誉,但军中派系争斗厉害。
8. 虎贲御林军---74军:第74军以傲、狠、悍出名,战斗意志,战斗力,纪律性在国军中首屈一指,能打硬仗恶仗,攻击能力极强,号称五大主力之首。
9. 杂牌强悍军---35军:第35军历经百战,攻守兼备,是著名的抗日常胜军。
10. 野战凶悍军---52军:第52军既打日军,也打共军,既会攻击,也会逃跑,既会吹牛,也会斗狠,是战火中打出来的王牌。
国民党十大杂牌军之西北军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冯玉祥是一个重要的、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他从一个小兵,升至一级陆军上将。
他虽然身居高位,却始终保持平民本色。
他原是北洋直系将领,却倒戈相向,自成一派。
他曾反共又亲共。
他曾联蒋又反蒋。
他从一个典型的旧军人,最终转变成一位民主的斗士。
冯玉祥的西北军,曾是中国近、现代军阀混战中最强大的一支武装力量,其最盛时有大大小小五十多个军的番号,但中原大战后全部瓦解,余部皆为蒋所收编。
谈到中国近代军阀,不可能不提及冯玉祥及其冯系军事集团。
冯玉祥,字焕章,原籍安徽省巢县,1882年11月6日出生于直隶青县兴集镇。
父亲冯有茂是淮军中职位低下的哨官。
冯玉祥少时家境贫寒,只读了一年零三个月私塾。
十一岁时,为了挣得每月三两三钱的饷银,在他父亲所在的营中补了兵。
他本名冯基善,冯玉祥这个名字,是补兵时管带随手给他写上的,以后就一直沿用了下来。
1896年他十四岁时,正式入营当兵,参加过修筑大沽口炮台的劳役。
熬到二十岁那年,他才作为教习,每月拿四两八钱饷银,担任喊口令的任务。
这时,他看到袁世凯的新建陆军在教练、装备等方面比旧式军队先进,于是,他抛弃了通过苦练得来的教习职位,投靠新军。
到新军以后,冯玉祥由于体格魁梧强健,声如洪钟,加上勤学苦练,颇得上司赏识,不久便升任副目、正目,三年后便升至哨长(排长)。
不久,他与协统(旅长)陆建章的内侄女成婚,得到陆的提拔,1911年升任北洋军第二十镇的管带(营长)。
1911年前后,冯玉祥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后,冯玉祥与军中的革命军官王金铭、施从云等一起,发动了滦州起义。
起义失败,王金铭、施从云牺牲,冯玉祥被拘禁,随后被递解回籍。
1912年民国成立后,冯玉祥重被陆建章启用,授任营长。
1914年升任第七师第十四旅旅长。
同年10月,十四旅改为第十六混成旅,冯玉祥任该混成旅中将旅长。
1915年,袁世凯称帝,护国讨袁战争爆发。
当时,冯玉祥率军在四川,归袁世凯的亲信陈宦指挥。
国民党十大王牌军图书封面《国民党十大王牌军》是陈冠任著的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国民党十大王牌军》选择了国民革命军第2军、第7军、第18军、第5军、第25军、第35军、第8军、第74军、新1军和第52军十个军。
且号称“十大王牌军”。
记述它们的征战轨迹和其中发生的人和事。
在国民革命的历史进程中。
国民革命军在打倒军阀、统一四分五裂的中国方面立下大功,在中华民族遭受外族侵略的抗日战争中,责无旁贷地担负起正面战场的抗战责任,打了不少大仗、硬仗,将士们用血肉之躯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的独立。
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战曲。
也奠定了它们在历史上的地位。
书名: 国民党十大王牌军作者: 陈冠任ISBN : 9787509803646类别: 政治军事页数: 514页定价: 49.80 元 出版社: 中共党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10月 装帧: 简装 开本: 16开目录陈冠任,中国现代史、民国史学者,著名畅销书作家,著有《蒋介石玩权术》、《国民党十大王牌军》、《十大王牌军》、《十大常胜军》、《战将》、《猛将》、《中国人民解放军传奇将领纪实》、《荣氏父子》《四代父子五代人的光荣与梦想》等作品。
[1]编辑本段图书目录目录第一章攻击王牌军——第2军第2军前身为北伐时蒋介石亲兼军长的国民革命军第1师。
蒋鼎文、李延年、王凌云、陈克非等先后担任该军军长。
该军兵员充足,全部为美械装备。
国军部队大多守强于攻,第2军以善于攻击驰名。
1.几度风雨,此2军非彼2军/32.深得蒋介石宠信的蒋鼎文/113.“征战”与“兵商”/144.“福将”李延年/215.全师上尉以上军官按连坐法处分/266.王凌云上任,再次远征作战/287.军长是从排长升起来的/348.白崇禧三难第2军/369.“30年一轮回,这是天命”/4010.嫡系王牌军成了解放军的一个师/45第二章“广西狼兵”——第7军第7军号称“钢军”,是桂系李宗仁、白崇禧的看家部队,既是桂军王牌中的王牌,也是国军中的精锐。
擅长山地作战,以近战夜战出名,战斗力相当强,战术也很灵活,作战勇悍,有“广西狼兵”之称。
1.“桂系新三雄”/532.“北伐是广西推动的”/583.龙潭战役立大功/654.内乱:惨遭灭顶之灾/685.“还不如把红军留在江西好呢”/766.“反蒋到底”的宣誓/817.淞沪抗战拼了老本/828.第7军在徐州会战的前前后后/869.打游击靠共产党/9010.“财从天上落”的奇迹/9311.在武汉的“拆台戏”/9612.“我从出道以来都没这样大败过”/9913.李本一被处死/105第三章精锐种子军——第18军第18军建军较早、实力最大、名将最多,是国军老牌劲旅,成名于军阀混战,壮大于“围剿”红军,建功于抗日烽火,兵败于淮海战场。
该军先后产生5个一级上将、4个参谋总长、两任海军总司令、1个空军总司令、1个勤联总司令、20多个军长,为各军出产人才第一,号称“种子军”。
1.陈诚创军,好事多磨难/1112.“扩军法”/1223.先锋旅和王牌师的惨败,全军损失三分之二/1264.淞沪一战:第18军“打”出2个军长/1325.军长“黄悟我”上任之前改名“黄培我”/1406.宜昌一战,引发惊人“后果”/1417.胡琏“奋争”军长/1498.湘西会战:煮熟的鸭子飞了/1539.“河蚌相争”,“得利渔翁”也不快/15810.前去救援,却陷入天罗地网/16211.死中求生:胳膊没拧过大腿/16712.胡琏“救”第12兵团/169第四章攻守双料军——第25军第25军是从杂牌打出的王牌军。
能攻善守,将领凶悍。
是国军内战主力,配备快速纵队,火力强大、凶猛。
1.两支乌合之众组成第25军/1772.第67军编入第25军/1823.皖南事变的刽子手/1854.“杂牌”如何成“王牌”/1885.末日疯狂:上的欺骗与下的绝望/1956.代理军长的儿子被枪决/2027.“多享几个月的福后,又和我们见面了”/206第五章铁甲机械军——第5军第5军是抗战期间唯一的机械化军,是嫡系中的王牌,号称国军五大主力之一,指挥官几乎都是黄埔毕业生。
部队兵源素质高,火力强大,但指挥官自主能力差。
1.“落难公子”巧遇两“伯乐”/2102.南京保卫战:不怕死的英雄被埋没/2163.世界一流的武器,国军一流的战将/2204.昆仑关一鸣惊人/2245.远征缅甸,4.2万人马只剩下2万/2306.“火烧背阴山,水淹龙陵城”/2407.邱清泉在云南的“武行当”/2418.和谁都搞不来的邱清泉/2449.再次东援黄百韬/25010.从走“下策”到“死守”/25311.军长失踪,副军长赌气/25612.熊笑三的结局/260第六章魔头乱世军——第8军第8军是抗战中远征军的主力之一,为半美式装备,军部有榴炮营,师部有山炮营,团部有战防炮连及迫击炮排,每个战斗单位都配备火焰放射器,火力远比其他部队佳,战斗力强大。
该军在内战中是国军的机动生力军,解放军有“打垮七十三,拖死第八军”的口号。
建国后,少许残部逃出国境,且在西南边境祸害多年。
1.军长第一仗就受到“人生第一次处分”/2642.郑洞国“为人做嫁衣裳”/2663.血战松山/2714.李弥的“疗伤”和短暂的辉煌/2765.“傀儡军长”周开成和全军覆没/2796.李弥的“生死逃亡”/2857.李弥“起义”后又出逃/2908.千里逃窜,还是逃不出命运的绳索/294第七章新锐实力军——新1军新1军为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官兵文化水平高,将领强悍,有“天下第一军”的美誉,代表人物郑洞国、孙立人都是一代强将。
但军种派系争执厉害。
1.从税警总团到远征军/3012.一个团救出英军一个师,一战成为“天下名师”/3073.生死撤退:因抗命早5个月安全到达印度/3114.“婆媳之争”/3135.“亚热带丛林之王”一听新1军的名字转身就逃/3176.第54军“出事”被“送”往国外/3207.异国归来,连马匹都坐飞机/3248.糊涂中转入内战,孙立人与长官“内战”更猛烈/3279.辽西成为了新1军的坟场/33410.暂编53师最后的结局/339第八章虎贲御林军——第74军第74军以傲、狠、悍出名,战斗意志、战斗力、纪律性都是国军中首屈一指,能打硬仗恶仗,攻击能力强,攻守兼备。
该军是国军的一等主力部队,号称五大主力之首。
1.名噪一时的俞济时和王耀武/3442.第74军的主官:两个生意佬/3473.万家岭大捷,任光曾谱写《第74军军歌》/3564.俞济时与王耀武“玩真假”大戏/3615.常德会战:8315人生还83人/3656.雪峰山会战:获得第二面飞虎旗/3707.张灵甫:人兽两性兼具的鬼才悍将/3788.张灵甫的乌鸦嘴和孟良崮自杀/3829.邱维达“重建”第74军/38710.在挣扎中灭亡,军长成了“老敌手”的军事教员/390第九章杂牌强悍军——第35军第35军历经百战,攻守兼备,尤其以“善守城”出名,在抗战中多次痛击日伪军,是著名的抗日常胜军。
它的军力介于中央军与地方军之间。
1.守城名将:从团长到军长/4002.“长城抗日的最后一战”/4053.与德王和鬼子的闪电较量/4104.守太原城:“陈扒皮”升任副军长/4155.铁心跟随“傅先生”/4206.傅作义的两只虎:孙兰峰、董其武/4227.围涞水,战庄疃——痛斩“虎头师”/4298.在新保安的守城战中毁灭/4359.不保留建制,全部改编为解放军/445第十章野战凶悍军——第52军第52军既抗日,也打共军;既会攻击,也会逃跑,既是“倚海剑”,又是“千里驹”;既会吹牛,也敢斗狠,是在战火中打出来的王牌,号称“国军第六大主力”。
1.因长城抗战丢了军番号/4512.“打得最窝”和“亮西边”/4543.台儿庄大战的攻击王牌/4584.战功赫赫的郑洞国竟被逼出第2师/4655.守瑞昌拱卫武汉/4676.湘北练兵的“读书”趣闻/4717.“牛营”、“牛兵”、“牛师”和“鬼子走的妙”/4738.“闲”出事端来,上、中、下都出事儿/4789.初战东北的“兴奋”/48310.血战摩天岭,兵败新开岭/48611.刘玉章上访和撂挑子/49512.死里逃生,第2师毁在自己手里/50413.又一次“敦克尔克大撤退”/510编辑本段各军描述1. 攻击王牌军——第2军第2军前身为北伐时蒋介石亲兼军长的国民革命军第1师。
蒋鼎文、李延年、王凌云、陈克非等先后担任该军军长。
该军兵员充足,全部为美械装备。
国军部队大多守强于攻,第2军以善于攻击驰名。
2. “广西狼兵”——第7军第7军号称“钢军”,是桂系李宗仁、白崇禧的看家部队,既是桂军王牌中的王牌,也是国军中的精锐。
擅长山地作战,以近战夜战出名,战斗力相当强,战术也很灵活,作战勇悍,有“广西狼兵”之称。
3. 精锐种子军——第18军第18军建军较早、实力最大、名将最多,是国军老牌劲旅,成名于军阀混战,壮大于“围剿”红军,建功于抗日烽火,兵败于淮海战场。
该军先后产生5个一级上将、4个参谋总长、两任海军总司令、1个空军总司令、1个勤联总司令、20多个军长,为各军出产人才第一,号称“种子军”。
4. 攻守双料军——第25军第25军是从杂牌打出的王牌军。
能攻善守,将领凶悍。
是国军内战主力,配备快速纵队,火力强大、凶猛。
5. 铁甲机械军——第5军第5军是抗战期间唯一的机械化军,是嫡系中的王牌,号称国军五大主力之一,指挥官几乎都是黄埔毕业生。
部队兵源素质高,火力强大,但指挥官自主能力差。
6. 魔头乱世军——第8军第8军是抗战中远征军的主力之一,为半美式装备,军部有榴炮营,师部有山炮营,团部有战防炮连及迫击炮排,每个战斗单位都配备火焰放射器,火力远比其他部队佳,战斗力强大。
该军在内战中是国军的机动生力军,解放军有“打垮七十三,拖死第八军”的口号。
建国后,少许残部逃出国境,且在西南边境祸害多年。
7 新锐实力军——新1军新1军为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官兵文化水平高,将领强悍,有“天下第一军”的美誉,代表人物郑洞国、孙立人都是一代强将。
但军种派系争执厉害。
8. 虎贲御林军——第74军第74军以傲、狠、悍出名,战斗意志、战斗力、纪律性都是国军中首屈一指,能打硬仗恶仗,攻击能力强,攻守兼备。
该军是国军的一等主力部队,号称五大主力之首。
9. 杂牌强悍军——第35军第35军历经百战,攻守兼备,尤其以“善守城”出名,在抗战中多次痛击日伪军,是著名的抗日常胜军。
它的军力介于中央军与地方军之间。
10 野战凶悍军——第52军第52军既抗日,也打共军;既会攻击,也会逃跑,既是“倚海剑”,又是“千里驹”;既会吹牛,也敢斗狠,是在战火中打出来的王牌,号称“国军第六大主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