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L-1、BSL-2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范围
- 格式:doc
- 大小:100.50 KB
- 文档页数:11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及其防护等级附件1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及其防护等级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家对病原微生物实行分类管理、对生物安全实验室实行分级管理原则。
依据《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卫生部〔2005〕15号),将病原微生物分成四类,一类至四类危害性逐步减低。
一、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将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防护水平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分别用BSL-1、BSL-2、BSL-3、BSL-4表示仅从事体外操作的实验室的相应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用ABSL-1、ABSL-2、ABSL-3、ABSL-4表示包括从事动物活体操作的实验室的相应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其防护要求参照《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规定。
三级、四级实验室实行国家认可制度,一级和二级实验室实行备案管理制度。
病原微生物实验从事的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及其相应的防护等级见表一、表二。
5表一: 病毒类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防护等级实验活动所需生物安全实验室级别病原微生病毒未经培养灭活材料无感染性材料的物危害程培养的感染材的操作操作度料的操作第一类 BSL-3、4 BSL-3* BSL-2 BSL-1 第二类 BSL-3 * BSL-2 BSL-1 BSL-1 第三类 BSL-2 BSL-2 BSL-1 BSL-1 第四类 BSL-1 BSL-1 BSL-1 BSL-1 注:“*”表示部分第一、二类病原微生物按《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或卫生部规定可以在BSL-2操作。
表二:细菌、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类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防护等级实验活动所需生物安全实验室级别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大量活菌样本非感染性材料的操作检测操作第二类 BSL-3* BSL-2 BSL-1第三类 BSL-2 BSL-2 BSL-1注:“*” 表示部分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按《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或卫生部规定可以在BSL-2操作。
生物实验室等级划分标准生物实验室作为进行生物科学研究和实践的重要场所,其安全性和科学性至关重要。
为了规范生物实验室的管理和运行,各国在实验室等级划分上有着一定的标准。
本文将介绍生物实验室等级划分的标准以及对应的要求。
一、BSL-1级实验室BSL-1级实验室(Biosafety Level 1)是最基本的生物实验室等级,适用于对人类和环境没有或仅有极低风险的微生物研究。
这类实验室一般用于教学实验或非危险微生物的日常操作。
以下是BSL-1级实验室的标准和要求:1. 实验室空间要求:BSL-1级实验室应有足够的空间容纳实验设备和工作区,并设置洗手设施和安全防护装备。
2. 入场要求:进入BSL-1级实验室前需完成基本的实验室安全培训,戴上实验室服和个人防护装备。
3. 微生物要求:在BSL-1级实验室中,只允许处理无病原性的微生物,如培养基中无传染性或致病性微生物。
4. 操作要求:操作人员需要遵循基本的实验操作规范,如洁净的操作台面、无食物和饮品进入实验区域等。
二、BSL-2级实验室BSL-2级实验室适用于处理可引起疾病的微生物或处理遗传材料的实验室。
这类实验室相较于BSL-1级实验室在安全性和操作要求上有更高的要求。
以下是BSL-2级实验室的标准和要求:1. 实验室空间要求:BSL-2级实验室应有适当的安全通风系统、泄漏控制设备和事故应急装置。
2. 入场要求:进入BSL-2级实验室前需接受系统的安全培训并通过考核,掌握识别和处置常见生物危险的能力。
3. 微生物要求:在BSL-2级实验室中,处理的微生物具有中等危险性,如处于传播途径中的微生物。
4. 操作要求:BSL-2级实验室的操作要求更为严格,要求操作人员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并在操作过程中遵循消毒、灭菌等措施。
三、BSL-3级实验室BSL-3级实验室适用于处理严重致病性的微生物,如需要高致病性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和实验。
这类实验室在安全性和操作控制上有更为严格的要求。
兽医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分类(2005年版)凡涉及微生物及其提取物或基因工程产物操作的实验室,根据对病原微生物不同种类的生物安全要求。
实验室的设计、设施也有所不同。
目前国际公认的微生物实验室分为生物安全(biosafety level,BSL)1至4级。
其中BSL-1最低,BSL-4最高。
BSL-1~4俗称P1~4。
BSL-1实验室可从事已知不会对健康成人造成危害、但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和环境可能有微弱危害的、有明确特征的微生物实验工作。
实验室与建筑物中的一般通道不隔开,一般在试验台上操作,不要求使用或经常使用专用封闭设备。
BSL-2实验室与BSL-1相似,适用于那些对人及环境有中度可能危害的微生物实验工作。
其不同点在于:工作人员要经过操作病原因子的专门培训,并由能够胜任的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和管理;工作时限制外人进入实验室;某些产生传染性气溶胶或溅出物的工作要在生物安全柜或其他封闭设备内进行;对污染的锐器采取高度防护措施。
凡从事微生物基因的操作,均需在BSL-2实验室进行。
BSL-3实验室供处理危险病原体使用,适用于可以通过吸入途径引起严重的或致死性疾病病原体的实验工作,例如从事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和艾滋病研究或检测的实验室BSL-3实验室的实验人员在处理病原体方面要经专门培训,并由有关专家进行监督管理。
传染性材料的所有操作均要在生物安全柜或其他物理防护设施内进行,工作人员要穿适宜的防护服。
BSL-3实验室要经过专业的设计和建造。
BSL-4实验室有造成气溶胶感染和危及生命的病原微生物,如埃波拉病毒、尼帕病毒等研究的实验室,必须达到BSL-4的安全水平。
BSL-4实验室对防止微生物扩散到环境中有特殊的工程和设计要求。
每一名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处理病原微生物方面均要有特殊和全面的培训;要具有法定资格的科学家监督管理。
实验室主任要严格控制进入实验室的人员。
实验室均应是毒力的建筑物或是建筑物内的隔离区。
要实施特殊的实验室安全工作细则。
生物安全实验室分级在现代科学研究和医疗领域中,生物安全实验室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这些实验室用于进行涉及生物样本、病原体和其他生物材料的研究、检测和实验工作。
为了确保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生物安全实验室被分为不同的级别,每个级别都有特定的要求和标准。
一、生物安全实验室分级的背景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对生物安全的需求日益增长。
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等,可能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分级体系,有助于规范实验操作,降低生物安全风险。
二、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分级目前,生物安全实验室通常分为四个级别,即 BSL-1、BSL-2、BSL-3 和 BSL-4。
1、 BSL-1 实验室BSL-1 是最低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适用于对人体和环境危害较小的微生物研究。
在这类实验室中,通常处理的是已经明确特性且不太可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
实验室的设施和防护要求相对较简单,不需要特殊的通风系统和防护装备。
实验人员只需遵循基本的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如洗手、戴手套等。
2、 BSL-2 实验室BSL-2 实验室适用于处理对人体和环境具有中等危害的微生物。
例如,一些常见的病原体如沙门氏菌、乙型肝炎病毒等的研究可以在BSL-2 实验室中进行。
这类实验室需要配备更严格的防护设施,如生物安全柜、良好的通风系统和消毒设备。
实验人员需要接受更专业的培训,并穿着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口罩和护目镜。
3、 BSL-3 实验室BSL-3 实验室用于处理对人体和环境具有高度危险的微生物,如炭疽杆菌、结核分枝杆菌等。
这些病原体可能通过吸入或直接接触而导致严重的疾病甚至死亡。
因此,BSL-3 实验室的设计和设施要求非常严格。
实验室通常是密封的,具有负压通风系统,以防止病原体泄漏到外部环境。
实验人员需要穿着特殊的正压防护服,并经过严格的培训和健康监测。
4、 BSL-4 实验室BSL-4 是最高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用于处理对人体和环境具有极度危险的病原体,如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等。
生物安全等级生物安全等级是指对生物实验室进行分级管理,以保障实验室内工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防止生物材料泄漏或意外事故发生的一种管理制度。
生物安全等级的划分主要是根据病原微生物的危害程度、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和疾病的严重程度等因素来确定的。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生物安全等级分为四级,分别是BSL-1、BSL-2、BSL-3和BSL-4。
BSL-1级实验室主要用于进行对人体无害的微生物的基础研究,如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等。
在这类实验室中,通常只需要基本的实验室设施和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室外套和手套等。
工作人员需要接受基础的生物安全培训,以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地处理实验室中的微生物,并且能够保证实验室的基本安全。
BSL-2级实验室则用于进行对人体有一定危害性的微生物的研究,如流感病毒和莱姆病螺旋体等。
这类实验室需要更加严格的实验室设施和个人防护装备,如生物安全柜和防护面罩等。
工作人员需要接受更加专业的生物安全培训,以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地处理实验室中的微生物,并且能够保证实验室的安全性。
BSL-3级实验室用于进行对人体具有较高传染性和致病性的微生物的研究,如结核菌和登革病毒等。
在这类实验室中,需要更加严格的实验室设施和个人防护装备,如密闭式生物安全柜和全套防护服等。
工作人员需要接受更加专业和系统的生物安全培训,以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地处理实验室中的高致病性微生物,并且能够保证实验室的高度安全性。
BSL-4级实验室则用于进行对人体具有极高传染性和致病性的微生物的研究,如埃博拉病毒和天花病毒等。
在这类实验室中,需要最严格的实验室设施和个人防护装备,如全封闭式生物安全柜和全身防护服等。
工作人员需要接受最为专业和系统的生物安全培训,以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地处理实验室中的极高致病性微生物,并且能够保证实验室的极高安全性。
总的来说,生物安全等级的划分是为了保障实验室内工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防止生物材料泄漏或意外事故发生。
不同级别的实验室对设施、装备和人员培训都有着严格的要求,以确保实验室内的生物材料能够得到安全地处理和研究。
附件1:BSL-1、BSL-2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范围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分级应根据卫生部印发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并结合同一病原微生物不同实验活动进行分类(见表1、表2)。
请各实验室根据卫生部《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及本实验室从事的实验活动进行实验室备案。
一、病毒二、细菌、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附件2:上海市BSL-1、BSL-2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备案登记表附件3:BSL-1实验室基本要求附件4:BSL-2实验室基本要求附件5:附件6:实验室涉及病原微生物检验项目附件7: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责任承诺书(样张)区(县)卫生局:本申请人申请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备案,对于卫生行政部门告知的内容已清楚、全面了解,将认真履行告知的义务,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并郑重作出如下承诺:1、本单位所报备案申请材料中所提交的所有材料是准确的、真实的、有效的。
2、在实验室病原微生物检测工作中,自觉遵守《传染病防治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及相关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技术标准、规范的规定及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管理的要求。
3、建立健全法定代表人责任制,实施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全制度,实行操作人员培训上岗制度4、根据核准的内容从事病原微生物检测工作,不擅自改变病原微生物检测项目范围。
本申请人保证:如违反了国家有关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规范性文件的规定,本申请人将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
承诺人(签章)张三承诺日期:年月日附件8:上海市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备案凭证(样张)(BSL-2)编号:___字第号单位名称:单位地址: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实验室负责人涉及病原微生物操作项目:备注:BSL-2实验室不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活动发证机关(盖章):年月日- 11 -。
微生物生物安全等级(Microbial Biosafety Levels,简称BSL)是用于评估和分类实验室中操作的微生物的一种系统。
这个等级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在实验室环境中处理微生物时,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潜在的生物风险,保护实验室工作者、公众和环境的安全。
目前,微生物生物安全等级一般划分为四个级别,从 BSL-1 到BSL-4。
不同的等级适用于不同危险性的微生物。
以下是每个等级的主要特征:
1. BSL-1(生物安全等级1):
适用于对人类和环境没有明显危害的微生物。
常规实验室条件下进行,通常无特殊设备要求。
2. BSL-2(生物安全等级2):
适用于对人类有一定危害性,但通常可以进行有效控制的微生物。
实验室需要有一定的生物安全设备,如生物安全柜,以防止污染。
3. BSL-3(生物安全等级3):
适用于对人类有严重危害,但通过适当的生物安全操作可以有效控制的微生物。
实验室需要有专门的设施,如密封的实验室房间,空气过滤系统等。
4. BSL-4(生物安全等级4):
适用于对人类具有极高致病性,且目前无有效治疗手段的微生
物。
实验室需要最高级别的生物安全设备和设施,工作者需要穿着全套的防护装备。
BSL 等级的确定是基于微生物的病原性和传播途径,同时考虑实验室中的设施和操作流程。
这种等级制度有助于确保微生物研究在最安全的环境中进行,以最大程度地防止潜在的传染风险。
实验室生物安全级别要求在实验室中进行生物研究和实验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
为了确保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性,实验室需要根据生物安全级别要求进行分类和操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验室生物安全级别的要求。
1. 一级生物安全级别(BSL-1)一级生物安全级别适用于对人体和环境风险较低的微生物的工作,如 E. coli或酿酒酵母等。
实验室要求通风良好,并提供个人保护设备,如实验室外套、手套和护目镜。
在此级别下,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接受相应的培训,并遵守实验室准则和实验操作规范。
2. 二级生物安全级别(BSL-2)二级生物安全级别适用于较高致病性微生物的工作,如肺结核病菌或流感病毒等。
实验室需采用更为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包括密封的实验室工作台和生物安全柜等设备。
实验室工作人员需要接受更加深入的培训,并按照相关规定佩戴防护装备和进行实验操作。
3. 三级生物安全级别(BSL-3)三级生物安全级别适用于对人体造成严重威胁的微生物的工作,如HIV或SARS病毒等。
实验室必须具备严格的隔离设施和实验操作要求,包括空气过滤器和防护服等。
工作人员需要经过更为严格和专业的培训,严格遵守实验室准则,以确保实验室内的安全性。
4. 四级生物安全级别(BSL-4)四级生物安全级别适用于高度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微生物的工作,如埃博拉病毒或天花病毒等。
这些实验室必须具备最高级别的生物安全控制设施和隔离措施,以最大程度地保证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公共安全。
工作人员需要经过全面和严格的培训,并接受定期的健康检查。
总之,实验室生物安全级别要求是确保实验室内生物安全的关键措施。
不同级别的实验室需要采取不同的生物安全措施和操作要求,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实验操作对人员和环境的风险。
实验室工作人员需要接受相应的培训,并按照规定进行实验操作和防护措施。
只有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级别要求的合规性,才能保证实验室研究工作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
生物安全水平分级及其适用范围生物安全是指确保生物材料和生物技术活动在一定的控制和管理下,以预防、控制和减少对人类、动植物和环境的危害的一种综合性管理措施。
为了更好地管理生物安全,国际上普遍采用了一种生物安全水平分级制度。
本文将介绍生物安全水平分级及其适用范围。
生物安全水平分级是根据生物材料的潜在危险性、传播途径和实验操作等因素,将生物实验室和相关活动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从而确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管理要求。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生物安全协会(IBSC)的建议,生物安全水平分级一般分为四级,分别为BSL-1、BSL-2、BSL-3和BSL-4。
BSL-1级适用于对人体和环境几乎没有危害的微生物,例如常见的实验室培养菌株。
在BSL-1实验室进行的实验通常需要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和一般实验室设备,如显微镜、培养箱等。
在这个级别下,主要的安全措施包括个人防护措施(如实验室衣物、手套和眼镜)、实验室操作规范和废物处理等。
BSL-2级适用于对人体有潜在危害但有有效预防和治疗措施的病原体。
在这个级别下,实验室需要具备更高的安全措施和管理要求。
除了BSL-1级的安全措施外,BSL-2级实验室还需要进行更严格的实验室操作和管理,如限制进入、实验室设备的标准化和校准、危险品的储存和处理等。
BSL-3级适用于对人体有严重危害且传播途径多样的病原体。
在这个级别下,实验室需要具备更高级别的安全措施和管理要求。
除了BSL-1、BSL-2级的安全措施外,BSL-3级实验室还需要具备更加严格的实验室操作和管理要求,如空气过滤、压差控制、定期维护和检测等。
此外,实验室人员还需要接受专门的培训和教育,以提高对危险病原体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BSL-4级适用于对人体具有极高危害性且没有有效预防和治疗措施的病原体。
这个级别的实验室通常只在特定的疾病爆发或疫情调查等紧急情况下使用。
BSL-4级实验室具备最高级别的安全措施和管理要求。
除了BSL-1、BSL-2、BSL-3级的安全措施外,BSL-4级实验室还需要具备更严格的实验室操作和管理要求,如全封闭的实验室空间、空气过滤和处理系统、特殊的个人防护设备等。
生物安全实验室分级标准及适用范围1. 引言生物安全实验室(Biological Safety Laboratory, BSL)是进行高度危险生物实验的特殊实验室。
为了保护实验人员、环境和公共安全,国际上制定了一套生物安全实验室分级标准,来评估实验室操作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管理要求。
本文将介绍生物安全实验室分级标准及其适用范围。
2. 生物安全实验室分级标准生物安全实验室根据操作和实验的危险性,一般可分为四个级别:BSL-1、BSL-2、BSL-3和BSL-4。
2.1 BSL-1级实验室BSL-1级实验室适用于对人体、动物和环境没有或只有极低危险的生物材料进行操作的简单实验。
在这个级别的实验室中,主要的安全要求包括:实验人员需遵守标准的实验室操作规程、实验室应具备基本的通风设施、操作室和设备应每日进行清洁和消毒等。
2.2 BSL-2级实验室BSL-2级实验室适用于对一些中度危险的生物材料进行操作的实验。
这类实验材料可能引起疾病,但一般不会对健康的成年人造成严重威胁。
在BSL-2级实验室中,除了满足BSL-1级实验室的要求外,还需要额外的安全措施,如:实验室入口设置为控制区域,实验室人员需进行特殊培训,实验室操作室可以采用负压或者等效操作室等。
2.3 BSL-3级实验室BSL-3级实验室适用于对较高危险的生物材料进行操作的实验。
这类实验材料能够通过空气传播,对实验人员和环境造成潜在的生物威胁。
在BSL-3级实验室中,除了满足BSL-2级实验室的要求外,还需要更严格的安全措施和管理要求,如:实验室人员需接受更高级别的防护装备培训,实验室建筑和设施要具备一定的密闭性和过滤功能等。
2.4 BSL-4级实验室BSL-4级实验室适用于对极高危险的生物材料进行操作的实验。
这类实验材料能够通过空气传播,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并且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在BSL-4级实验室中,除了满足BSL-3级实验室的要求外,还需要更为严格和高级的防护设施,如:实验室建筑要有独立的供气、排气系统,实验室操作人员需戴着压缩空气防护服等。
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分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为了保障公共卫生和生物安全,国际上对病原微生物进行了生物安全分类。
这种分类体系主要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播能力、致病性和对人类及动物健康的危害程度进行评估,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一、BSL-1级BSL-1级是指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风险极低的微生物,常见的如大肠杆菌、酵母菌等。
在BSL-1实验室中,它们的操作要求相对较低,只需基本的实验操作和个人防护措施,如戴手套、实验台面消毒等。
二、BSL-2级BSL-2级是对人类和动物健康有一定风险的微生物,包括一些常见的细菌和病毒,如大肠杆菌O157:H7、乙型流感病毒等。
在BSL-2实验室中,需要采取更高级的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如穿戴实验服、戴面罩、使用生物安全柜等。
三、BSL-3级BSL-3级是对人类和动物健康有较高风险的微生物,包括一些致病性较强的病毒、细菌和真菌,如结核分枝杆菌、丙型肝炎病毒等。
在BSL-3实验室中,需要进行更加严格的生物安全控制措施,如空气过滤、负压操作、密封容器等,以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泄漏和传播。
四、BSL-4级BSL-4级是对人类和动物健康有极高风险的微生物,包括一些高度致病性的病毒,如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等。
在BSL-4实验室中,需要采取最高级别的生物安全控制措施,如全封闭操作、密闭系统、高效过滤等,以确保病原微生物的绝对安全。
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分类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实验人员、动物和公众的安全,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泄漏和传播,以避免疾病的扩散和爆发。
不同级别的实验室有着不同的要求和标准,需要实验人员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规范和防护措施。
除了实验室级别的分类,病原微生物还可以根据其致病性和传播途径进行分类。
一般来说,病原微生物可分为四类:A类、B类、C 类和D类。
A类病原微生物指的是高度致病、易传播的微生物,如埃博拉病毒和马尔堡病毒等。
这类微生物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和致病性,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附件1:
BSL-1、BSL-2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范围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分级应根据卫生部印发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并结合同一病原微生物不同实验活动进行分类(见表1、表2)。
请各实验室根据卫生部《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及本实验室从事的实验活动进行实验室备案。
一、病毒
二、细菌、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
附件2:
上海市BSL-1、BSL-2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备案登记表
附件3:
BSL-1实验室基本要求
附件4:
BSL-2实验室基本要求
附件5:
附件6:
实验室涉及病原微生物检验项目
附件7: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责任承诺书(样张)
区(县)卫生局:
本申请人申请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备案,对于卫生行政部门告知的内容已清楚、全面了解,将认真履行告知的义务,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并郑重作出如下承诺:
1、本单位所报备案申请材料中所提交的所有材料是准确的、真实的、有效的。
2、在实验室病原微生物检测工作中,自觉遵守《传染病防治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及相关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技术标准、规范的规定及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管理的要求。
3、建立健全法定代表人责任制,实施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全制度,实行操作人员培训上岗制度
4、根据核准的内容从事病原微生物检测工作,不擅自改变病原微生物检测项目范围。
本申请人保证:如违反了国家有关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规范性文件的规定,本申请人将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
承诺人(签章)张三
承诺日期:年月日
附件8:
上海市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备案凭证(样张)
(BSL-2)
编号:___字第号单位名称:
单位地址: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实验室负责人
涉及病原微生物操作项目:
备注:BSL-2实验室不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活动
发证机关(盖章):
年月日
-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