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花青素,吸收,代谢
- 格式:ppt
- 大小:1.27 MB
- 文档页数:21
原花青素在化妆⽅⾯的应⽤及保健功能!原花青素在化妆⽅⾯的应⽤及保健功能!原花青素,简称PC,是植物中⼴泛存在的⼀⼤类多酚类化合物的总称,其低聚物:低聚原花青素(OPC)是⽬前国际上公认的清除⼈体内⾃由基有效的天然抗氧化剂。
⼀般为红棕⾊粉末,⽓微、味涩,溶于⽔和⼤多有机溶剂。
研究表明蓝莓叶提取物原花青素可阻⽌丙肝病毒复制。
⼀般为葡萄籽提取物或法国海岸松树⽪提取物。
原花青素(葡萄籽提取物)是⼀种新型⾼效抗氧化剂,具有很强的体内活性。
⼀、原花青素化妆应⽤在⽪肤⽅⾯,原花青素具有独特的化学和⽣理活性,在护肤品中起到多重作⽤,如抗衰⽼、抗紫外线、抗辐射、增⽩、保湿等,对多种因素造成的⽪肤⽼化都有独特的功效。
1、抗皱作⽤皱纹的产⽣是⼀个复杂的现象,从⽣理⾓度上看,主要涉及到⽪肤蛋⽩质和结缔组织的交联和降解两类反应。
原花青素的抗皱作⽤基于它能维护胶原的合成;抑制弹性蛋⽩酶;协助机体保护胶原蛋⽩和改善⽪肤的弹性;改善⽪肤的健康循环。
从⽽避免或减少皱纹的产⽣。
美国开发出含低聚原花青素的Dermaopc 产品。
其具有抑制损坏⽪肤健康的酶,维持⽪肤完好,预防⽪肤皱纹,⽪肤松弛及相关的⽪肤衰⽼,免疫辅助剂使⽪肤恢复或增强免疫功能,使表⽪细胞和⾎管得以修复,保护⽪肤健康循环的功效。
科学实践证实,原花青素和胶原粘合在⼀起,能使⽪肤年轻化、健康化、细胞富有活⼒,能恢复其伸展性和弹性,帮助机体免受太阳辐射损伤、改善关节等连接处的弹性、改善⾎液循环等。
且对于含纤维结构的蛋⽩质有很好的保护作⽤。
2、防晒美⽩作⽤已报道的防晒美⽩化妆品⼤多是油性的产品,对⽪肤有局部刺激性,甚⾄有致癌作⽤。
因⽽从天然产物中筛选具有紫外线吸收作⽤的⽔溶性的防晒美⽩剂具有重要意义。
低聚原花青素是纯天然、⽔溶性的,且在280nm处有较强的紫外吸收性。
可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可将⿊⾊素的邻苯⼆醌结构还原成酚型结构,使⾊素褪⾊;可抑制因蛋⽩质氨基和核酸氨基发⽣的美拉德反应,⽽抑制了脂褐素、⽼年斑的形成。
原花青素的特点(1)原花青素(OPC)不属于中药、西药原花青素的提取物从最初的松树皮纯度40%、葡萄牙籽80%到莲科植物98%,这些是过去中药的药典上没有记载的新品种,是利用高科技手段水提取法获得的生物制剂,是中药的升华、中药的进步的产物,属于一种独立的药物体系。
生物制剂大家并不陌生,过去天花、鼠疫、霍乱都是运用生物制剂防治。
为人类创造了许多奇迹,生物制剂具有用量小作用大的特点,因为不属于中药、西药,所以服用时可以百无禁忌,可以多喝水、喝茶,可以与其它任何中药、西药联合应用不起反作用,反而增效,无毒副作用。
(2)原花青素抗氧化能力强,可以在血液内产生“臭氧”——新鲜纯净的氧气,来摧化分解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溶脂、排脂、降脂。
传统西药以扩张血管为主,中药以活血化瘀为主,溶得快,但因你每天生存在这个受污染的环境中,空气、水、食品每天都摄入,形成的栓子斑块更快,所以造成治疗过程是反反复复,总也不能根治,化学药品西药在治疗的同时会将有益菌、有害菌统统杀死,西药不分敌我,中药也是如此,只不过中药的毒副作用相对西药少一些罢了。
例如草原上老鼠横行,放老鼠药使老鼠产生了耐药性还死了老鼠的天敌,现在人们已经意识到了生态平衡的问题,什么都有天敌,事间万物一物降一物,地球上的空气净化需要绿色植物同阳光产生光和作用释放氧气,净化地球的环境,那么人体小环境因为空气、水、食品的污染问题,产生动脉粥样硬化,肉蛋类高脂肪的摄入造成血脂、血糖、血压偏高,脂类物质沉淀在血管壁上阻断了血管壁吸收氧份和营养造成血管无法新陈代谢变硬变脆,发生破裂出血,如脑出血、胃出血等。
血液污染了身体内因吸烟酗酒,大量运动造成的内伤血管内皮细胞的破损吸收了污染的血液造成细胞的突变癌变。
人体离不开氧,抢救病危的人需要输氧,OPC原花青素可以产生人体需要的氧气就可以摧化分解血液中的污染,像粮食蔬菜中残留的化肥农药、熟食制品中防腐剂、色素添加剂,大量服用中西药的毒害,OPC原花青素都可以分解,从而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
原花青素
1外观
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外观一般为深玫瑰红至浅棕红色精制粉末,低聚物无色至
浅棕色,但因为葡萄籽种类、来源不同,所以在外观、色泽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2鞣性
原花青素能与蛋白质发生结合。
一般情况下,结合是可逆的。
原花青素一一蛋白
质结合反应是其最具特征性的反应之一。
3溶解性
低聚原花青素易溶于水、醇、酮、冰醋酸、乙酸乙酷等极性溶剂,不溶于石油醚、
氯仿、苯等弱极性溶剂中。
高聚原花青素不溶于热水但溶于醇或亚硫酸盐水溶液,
这一点相当于水不溶性单宁,习惯上称为“红粉”。
聚合度更大的聚合原花青素不
溶于中性溶剂,但溶于碱性溶液,习惯上又称为“酚酸”。
4紫外吸收特性
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水溶液的紫外最大吸收波长为278nm。
因其分子中所含的
苯环结构,在紫外光区有很强的吸收。
可起到“紫外光过滤器”的作用,在化妆品
中可开发研制防晒剂。
图1为原花青素分子结构
通常将2~4聚体称为低聚原花青素(Procyanidolicoligomer,OPC),五聚体以上
的称为高聚体(Procyanidolicpolymers,PPC)。
现在发现多种植物中含有原花青素,被提取的植物包括葡萄、英国山楂、花生、银杏、日本罗汉柏、北美崖柏、蓝莓和黑豆等。
葡萄籽是葡萄酿酒的主要副产品,且它在葡萄皮渣中占65%,其内多酚类物质含量可达5%~8%,在这些多酚物质中,原花青素含量最高,可达80%~85%。
花青素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的核、皮或种籽等部
位。
图2为原花青素常见来源植物蓝莓。
原花青素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摘要: 原花青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多酚化合物。
原花青素有很强的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活性、防治心血管疾病、抗癌、抗高血压、降血脂、降血糖等,已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等领域。
本文将对其生理活性进行综述。
关键词: 原花青素; 生物活性;原花青素是一种由黄烷-3- 醇单体缩合而成的聚多酚类物质, 因在酸性介质中加热可产生相应的花色素而得名[1~2]。
原花青素是极具发展前景的天然植物提取物,在植物界中广泛存在, 对它的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国内外研究均证实其具有优越的抗氧化活性、酶抑制活性、血管保护活性、抗炎活性、抗辐射及抗肿瘤活性等。
原花青素的生物活性强、自然来源丰富、可通过饮食摄取,对人体健康和疾病防治有重要作用。
1 抗氧化活性原花青素含有多个酚性羟基,在体内被氧化后释放出H+ ,它能竞争性地与自由基及氧化物结合,从而保护脂质不被氧化,阻断自由基链式反应[3]。
原花青素具有极强的抗氧化活性,是一种良好的氧游离基清除剂和脂质过氧化抑制剂,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和自由基清除功能[4]。
实验证实原花青素及其代谢产物的自由基清除活性一般强于VC和VE[5]。
高峰等[6]证实原花青素可使人血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下降4.80%,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升高2.3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力升高2.45%,并且能显著降低CCl4中毒小鼠肝脂质过氧化损伤,表明原花青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2 防治心血管疾病2.1 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表明,原花青素能显著降低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的发生率和持续时间,同时显著降低血清谷草转氨酶( GOT)的释放,还可保护心肌组织中GSH-Px 的活性;减少心肌梗死时心肌细胞磷酸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的释放,减少心肌梗死的面积,促进缺血再灌注后心脏收缩功能的恢复,且能显著增加Na + -K + -ATPa1 亚基的表达,对缺血再灌注后的心肌具有保护作用[8]。
收稿2009-02-04修定 2009-03-05资助国家“863”计划(2006AA10Z110)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1237)。
*通讯作者(E-mail: chaiyourong1@163.com; Tel: 023-68250744)。
原花青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功能基因和代谢工程赵文军, 张迪, 马丽娟, 柴友荣*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 重庆400716Biosynthetic Pathway, Functional Genes and Metabolic Engineering of ProanthocyanidinsZHAO Wen-Jun, ZHANG Di, MA Li-Juan, CHAI You-Rong *College of Agronomy and Biotechn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6, China提要: 原花青素(PA)广泛分布于高等植物中, 与农作物的多种品质性状密切相关。
虽长期受到关注, 但其生物合成途径和主要功能基因的解析则是近年来随着拟南芥等植物突变体研究的深入才取得突破的。
PA经公共苯丙烷-核心类黄酮-原花青素复合途径而合成, 先后涉及12个关键酶(PAL、C4H、4CL、CHS、CHI、F3H、F3’H 、DFR、LDOX/ANS、LAR、ANR、LAC)的催化反应和3种转运蛋白(GST、MATE、ATPase)的胞内转运, 并有6种转录因子(WIP-ZF、MYB、bHLH、WD40、WRKY、MADS)参与调控PA的合成与积累。
这些基因在拷贝数、表达特征、蛋白亚细胞定位、蛋白互作、突变体表型等方面具有显著特点。
PA的代谢工程在牧草品质改良、农产品脱涩、油菜黄籽材料创新、葡萄和葡萄酒品质改良、茶多酚分子育种、作物抗病虫性提高、新型作物拓展等方向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目前仅在少数方向有所启动, 更待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
原花青素的研究进展原花青素是一种由黄烷-3-醇单体缩合而成的天然生物类黄酮物质,是一种聚多酚类的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其生物活性极强。
本文主要从原花青素的化学结构、生物活性、分析方法及应用等方面的进行介绍,系统地为原花青素下一步的研究及应用提供思路和参考。
标签:原花青素;化学结构;生物活性;分析方法;应用原花青素(procyanidins),又名缩合鞣质,缩合单宁,是花青素类物质的缩合物,主要存在于蔬菜、花卉及水果的果核及果皮中。
原花青素具有极强的生物活性,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和保健品等领域里。
本文主要从原花青素的化学结构、生物活性、分析方法及应用等方面的进行介绍,系统地为原花青素下一步的研究及应用提供思路和参考。
1.原花青素的化学结构原花青素是一种由黄烷-3-醇单体缩合而成的天然生物类黄酮物质,是一种聚多酚类的化合物。
根据原花青素的聚合程度可分为单倍体、寡聚体和多聚体。
其中单倍体是构成原花青素最基本的结构单元,常见的原花青素单倍体有:儿茶素、表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表阿夫儿茶精,其化学结构见图1。
寡聚体是由2-10个单倍体聚合而成的,该成分为原花青素中研究最多的一类。
多聚体由10个以上的单倍体聚合而成,一般以混合物的形式存在。
2.原花青素的生物活性2.1抗氧化活性原花青素具有极强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活性,其作用机制是原花青素的分子结构中的多个酚羟基释放出H+,竞争性地和自由基结合从而保证机体不被氧化。
其自由基清除活性远高于同等含量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是人类目前发现的活性最强的自由基清除剂之一。
2.2抗肿瘤活性原花青素是通过抗氧化、抗炎、调节信号分子的表达促进肿瘤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生长来达到抗肿瘤目的的。
原花青素对于多种肿瘤细胞都具有显著的杀伤作用,对于多种致癌剂在启动及促癌阶段都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原花青素可有效促进癌细胞的凋亡并提高机体免疫的作用,有研究证明了原花青素可以诱导人类乳癌细胞的凋亡。
原花青素(Procyanidins,PC)是植物王国中广泛存在的一大类多酚类化合物的总称,起初统归于缩合鞣质或黄烷醇类,随着分离鉴定技术的提高和对此类物质的深入研究与深刻认识,现已成为独树一帜的一大类物质并称之为原花青素。
原花青素主要分布在葡萄、银杏、大黄、山楂、小连翘、花旗松、日本罗汉柏、白桦树、野草莓、海岸松、甘薯等植物中,但研究发现葡萄籽提取物中原花青素的含量最高。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对数十种植物的原花青素低聚体和高聚体进行了生物、药理活性的研究,发现原花青素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具有抗氧化、抗肿瘤、保护心血管等多种生物学活性。
1原花青素抗氧化性与结构的关系原花青素呈粉末状,易溶于水、乙酸、乙醇、丙酮等溶剂。
原花青素由不同数量的儿茶素或表儿茶素结合而成,最简单的是儿茶素、表儿茶素或儿茶素与表儿茶素形成的二聚体,此外还有三聚体、四聚体等直至十聚体。
按聚合度的大小,通常将二~四聚体称为低聚体,将五聚体以上的称为高聚体。
在各类原花青素中,二聚体分布最广,研究最多,是最重要的一类原花青素。
原花青素之所以表现很强的抗氧化作用,由于B环上具有相邻二酚羟基广泛的电子非定域化,使得相应的氧化形式另外获得稳定状态。
另外,在其高分子结构中,几个与O原子邻位的二羟酚基使得原花青素充分与金属离子(Fe(III),Cu(II),Al(III)及蛋白结合,络合作用的贡献在于阻止了催化自由基反应的金属离子的活性,这是原花青素具有营养和生物学价值的主要特征[1]。
黄烷间的连接类型(C4与C6结合,C4与C8结合)对原花青素捕获自由基抗氧化有很大影响,提示原花青素在水溶液中所采取的构象不同影响了它们的亲水特性,因而影响了它们与水相和脂质相中过氧化氢的相互作用[2]。
二聚体中,因两个单体的构象或键结合位置的不同,可有多种异构体,已分离鉴定的8种结构形式分别命名为B1~B8,其中,B1~B4是由C4→C8键合,B5~B8由C4→C6键合。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原花青素
一、引言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可以用于测定物质的吸收光谱,其中原花青素是一种常见的天然色素,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在原花青素分析中的应用。
二、原花青素的特性
原花青素是一种天然色素,广泛存在于植物、水果和蔬菜中。
它具有紫色或蓝色的颜色,是一种强烈的天然色素。
原花青素的分子结构中含有苯环和吡咯环,这些环结构使得原花青素具有吸收紫外和可见光的能力。
三、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的原理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它基于物质对紫外和可见光的吸收特性进行分析。
在分析原花青素时,可以使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来测定其吸收光谱。
原花青素在紫外和可见光区域都有吸收峰,其中最大吸收峰位于紫外区域,波长为280nm左右。
四、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在原花青素分析中的应用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可以用于测定原花青
素的含量。
在分析原花青素时,可以使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来测定其吸收光谱。
通过测定原花青素在280nm处的吸光度,可以计算出其浓度。
此外,还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样品的吸光度值来确定原花青素的含量。
五、结论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可以用于测定原花青素的含量。
通过测定原花青素在280nm处的吸光度,可以计算出其浓度。
此外,还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样品的吸光度值来确定原花青素的含量。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在原花青素分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
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哈尔滨150001作者简介:赵艳(1974-),女,河北盐山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食物中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
文章编号:100120580(2006)0120110202 中图分类号:X 1711 文献标识码:A【综 述】原花青素生物学作用研究进展赵艳(综述),吴坤(审校) 原花青素(procyanidins ,proanthocyanidins )是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一大类多酚类聚合物的总称,为双黄酮的衍生物,由不同数目的黄烷醇聚合而成。
它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主要存在于植物的果实、种子、花和外皮中,也存在于某些饮料(茶叶、啤酒)、蔬菜、水果和粮食中。
近年来研究发现,原花青素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与人类的生活和健康密切相关,在营养、医药、保健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1~3〕。
本文就近几年来原花青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概 述1961年,德国K arl 等从英国新鲜山楂的乙醇提取物中首次分离出2种多酚聚合物;1967年,美国Joslny 等又从葡萄皮和葡萄籽中分离出4种多酚聚合物。
由于这些多酚聚合物在酸性溶液中均可加热生成花青素,故称为原花青素。
最简单的原花青素是儿茶素、表儿茶素或儿茶素与表儿茶素形成的二聚体,此外还有三聚体、四聚体直至十聚体。
按聚合度的大小,通常将二~四聚体称为寡聚体(procyanidolic oligomers ),将五聚体以上的称为高聚体(procyanidolic polymers )。
根据缩合键位不同,又可将原花青素聚合物分为A 、B 、C 、T 、D 等几类。
目前已鉴定出20余种不同的原花青素,其中二聚体是最重要的一类原花青素,而三聚体C1在自然界中含量最为丰富。
研究发现,葡萄籽与松树皮的提取物中原花青素的含量最高。
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含有80%~85%的原花青素、5%的儿茶素和表儿茶素、2%~4%的咖啡酸等有机酸〔4〕,这些复杂的成分共同起到抗氧化作用,具有高度的生物利用率。
原花青素(Procyanidins,PC)是植物王国中广泛存在的一大类多酚类化合物的总称,起初统归于缩合鞣质或黄烷醇类,随着分离鉴定技术的提高和对此类物质的深入研究与深刻认识,现已成为独树一帜的一大类物质并称之为原花青素。
原花青素主要分布在葡萄、银杏、大黄、山楂、小连翘、花旗松、日本罗汉柏、白桦树、野草莓、海岸松、甘薯等植物中,但研究发现葡萄籽提取物中原花青素的含量最高。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对数十种植物的原花青素低聚体和高聚体进行了生物、药理活性的研究,发现原花青素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具有抗氧化、抗肿瘤、保护心血管等多种生物学活性。
1原花青素抗氧化性与结构的关系原花青素呈粉末状,易溶于水、乙酸、乙醇、丙酮等溶剂。
原花青素由不同数量的儿茶素或表儿茶素结合而成,最简单的是儿茶素、表儿茶素或儿茶素与表儿茶素形成的二聚体,此外还有三聚体、四聚体等直至十聚体。
按聚合度的大小,通常将二~四聚体称为低聚体,将五聚体以上的称为高聚体。
在各类原花青素中,二聚体分布最广,研究最多,是最重要的一类原花青素。
原花青素之所以表现很强的抗氧化作用,由于B环上具有相邻二酚羟基广泛的电子非定域化,使得相应的氧化形式另外获得稳定状态。
另外,在其高分子结构中,几个与O原子邻位的二羟酚基使得原花青素充分与金属离子(Fe(III),Cu(II),Al(III)及蛋白结合,络合作用的贡献在于阻止了催化自由基反应的金属离子的活性,这是原花青素具有营养和生物学价值的主要特征[1]。
黄烷间的连接类型(C4与C6结合,C4与C8结合)对原花青素捕获自由基抗氧化有很大影响,提示原花青素在水溶液中所采取的构象不同影响了它们的亲水特性,因而影响了它们与水相和脂质相中过氧化氢的相互作用[2]。
二聚体中,因两个单体的构象或键结合位置的不同,可有多种异构体,已分离鉴定的8种结构形式分别命名为B1~B8,其中,B1~B4是由C4→C8键合,B5~B8由C4→C6键合。
原花青素的结构及其组成单元1.2 原花青素的主要性质原花青素在热酸条件下能够生成红色的花青素,此性质可用于原花青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结构中具有较多的羟基,具有较大的极性,使其能够很好的溶解于水、甲醇、丙酮、乙醇等极性溶剂而不溶解于苯、氯仿、石油醚等非极性物质。
较多羟基结构也使其成为良好的氢原子给予体,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质。
研究表明,在0 一、·OH、·CH,中,原花青素对0:一·清除能力最好,而且在聚合度2~5之间范围内,随聚合度增加而增加柳。
对其构效关系分析表明,带有没食子酰基的原花青素具有更强的抗氧化活性,二聚体的抗氧化活性均比单体儿茶素的活性强。
c 一c 连接的二聚体比c 一c 连接的二聚体具有更强的抗氧化活性。
原花青素的最大吸收波长在280 nm附近,使其具有较强的紫外吸收能力。
以上的主要性质使原花青素很好的用于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的开发。
13 原花青素产品的安全性美国Creighton大学葡萄籽原花青素研究组与美国环境保护局根据有毒物质控制条例健康效果测试手册协同进行了葡萄籽原花青素萃取物(GSPE)的一系列毒性和生物功效研究。
结果证明GSPE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很好的清除自由基、抗氧化能力【8】。
日本学者Yamakoshi等也采用一系列毒理性试验确证富含原花青素的葡萄籽提取物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完全可以用于功能性食品的开发.2 原花青素的提取方法提取原花青素常用的方法有水提取法、有机溶剂一水提取法和仪器辅助提取法。
葡萄籽中的原花青素物质通常以结合态与蛋白质、纤维素结合在一起fl01,一般不易提出,通常选用有机溶剂或水提取,具有断裂氢键的作用。
同时由于有机溶剂的渗透性较差,一般不单独使用,常需要水作为传质剂。
2.1 水提取法Masquelier~l-嘬早从松树皮中用沸水粗提、乙酸乙酯纯化得到原花青素。
选水作为提取剂,浸提耗时长,温度高,容易造成原花青素的损失。
同时水的极性较大,溶出杂质也较多。
功能性花青素固体饮料(口服液)产品简介一、原花青素与花青素简介原花青素(英文缩写OPC)和花青素(anthocyanins)是一种存在于黑色植物中有着特殊分子结构的酚类黄酮物质,是一种新型高效抗氧化剂,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所发现最强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具有非常强的生理活性。
原花青素与花青素具有相同的功能,原花青素在植物体内可以转化成花青素,由于花青素的分子量更小,因此更易被人体吸收。
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清除人体内自由基最有效的天然抗氧化剂,是生物体内不能合成,生物代谢又必须的生理活性物质。
生理功效:具有强力的抗氧化性;清除自由基;美润肌肤;保护视力;改善体内缺氧;缓解疲劳;减轻过敏反应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功效。
二、原花青素与花青素来源原花青素和花青素主要存在于黑色植物的果实中,果皮和果籽含量占总量的60-70%。
有代表性的黑色果实有:黑果枸杞、黑莓、黑加仑、蓝靛果、黑桑葚果和黑葡萄。
黑果枸杞总黄酮含量4.29g/100g,原花青素3.42 g/100g。
黑莓原花青素580mg/100g,黑加仑原花青素880mg/100g,花青素310mg/100g,蓝靛果花青素523mg/100g,桑葚果原花青素664mg/100g,葡萄干基籽实原花青素平均含量13.19g/100g。
三、工艺技术要点该专利技术是以以上黑果为原料,应用生物酶解技术对果皮和果籽进行酶解,应用高科技方法提取出原花青素和花青素,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经过成型、干燥等方法制造的具有原花青素和花青素功能性的固体饮料和口服液。
1.生物酶解技术的应用(1)“酶”的概念:酶是生物体活细胞产生的,以蛋白质形式存在的一类特殊的生物催化剂,该生物催化剂具有它的专一性。
(2)“酶解”的概念:酶解是应用生物催化剂的专一性对底物(如蛋白质、脂肪、淀粉和纤维素等)细胞壁进行分解,使植物链断裂,大分子聚合物降解为小分子聚合物和单体,但不改变物质的性质。
(3)生物酶解技术:是根据植物细胞壁的构成,利用酶反应所具有高度专一性的特点,选择相应的酶,将细胞壁的组成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质)水解或降解,破坏细胞壁结构,使细胞内的成分溶解、混悬或胶溶于溶剂中,从而达到提取目的。
原花青素测定方法1. 电化学法原理:原花青素易以氢供体的形式捕获其它活泼的自由基形成多酚自由基。
邻苯三酚在碱性水溶液中迅速发生自氧化链式反应,产生中间产物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 O 2 ・)。
分子量大的多酚所形成的自由基较为稳定,可以发生偶合,形成聚合的多酚分子,同时发生竟争反应,使继续引发邻苯三酚自由基链式反应的趋势减弱或消失,表现为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能力,且清除能力在一定的条件下与原花青素的加入量有线性关系,并随体系碱度的增大,羟基氢离子电离而增大。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 O 2- )被清除,自氧化链式反应被阻断,反应终止,使邻苯三酚在 - 0. 96V( vs. SCE)的自氧化峰电流减小,故可以做为原花青素的定量测定方法。
试验方法:于5 mL比色管中,加入适量浓度的原花青素贮备液,0. 5 ml 0. 5 mol /L的 Tris- HCI( pH= 8. 33)缓冲溶液,1. 0 mL5. 00 mmol /L邻苯三酚,定容刻度,摇匀。
在 1 min-6 min内,记录扫描电位在(- 0.8)―(- 1. 2V)范围内 - 0. 96± 0. 02V处的二阶导数极谱波。
2. 定量核磁共振法原理:定量核磁共振法以被测成分的特征氢核的共振吸收信号为目标进行分析,分析结果直观且准确性好。
原花青素通常是由表儿茶素及儿茶素通过4→8 位或4→6 位的碳-碳键连接,生成聚合度不同、空间结构十分复杂的混合物。
但每个原花青素分子中只有一个末端单元,并且它的H-4位移变化不明显,因此可以用它来表征样品中原花青素分子的数量。
试验方法:用微量天平精密称取内标物邻苯二甲酸氢钾约10 mg、样品约 40 mg,加入 DMSO-d 6为溶剂 1 mL 使其充分溶解,转移到核磁管中进行1 H谱NMR 分析。
检测条件:5 mm BBO 探头,600.192MHz,谱宽为 12335.5 Hz,脉冲宽度为13 μs,采样时间为17 s,延迟时间为6 s,采样次数为16 次。
人体对原花青素的吸收1. 引言花青素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天然色素,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和保健功能。
原花青素是花青素的初始形式,也是人体摄取的主要形式。
人体对原花青素的吸收和代谢过程对于了解花青素的生物利用率以及其在人体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探讨人体对原花青素的吸收机制、影响因素以及其在人体中的代谢过程。
2. 人体对原花青素的吸收机制人体对原花青素的吸收主要发生在消化道。
原花青素在胃酸的作用下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其中最重要的是糖苷酶的作用。
糖苷酶能够将原花青素分解为糖基和花青素骨架,使其更易于被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
在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原花青素通过被动扩散和主动转运两种方式被吸收。
被动扩散是指原花青素沿着浓度梯度自发地进入细胞内。
主动转运则是通过特定的转运蛋白将原花青素从肠腔中主动地转运进入细胞内。
3. 影响人体对原花青素吸收的因素3.1 食物矩阵食物矩阵是指花青素所处的食物中的其他成分。
研究表明,食物矩阵中的其他成分,如脂肪、蛋白质等,可以影响人体对原花青素的吸收。
脂肪的存在可以增加原花青素的生物利用率,而蛋白质则可能对原花青素的吸收产生一定的竞争作用。
3.2 胃酸和胃酸酶胃酸和胃酸酶是原花青素在胃中被分解和转化的重要因素。
胃酸的分泌和胃酸酶的活性都可能影响原花青素的吸收效率。
胃酸的分泌不足或胃酸酶活性低下可能导致原花青素的吸收不完全。
3.3 肠道菌群肠道菌群是人体肠道中共生的微生物群落。
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对原花青素的吸收和代谢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某些肠道菌群可以分解原花青素,并产生一些代谢产物,如短链脂肪酸等。
这些代谢产物可能对人体健康具有一定的益处。
4. 人体对原花青素的代谢过程在人体内,原花青素主要经过两个代谢途径进行代谢:胆汁酸途径和肠道菌群代谢途径。
胆汁酸途径是指原花青素在肠道中被胆汁酸转化为胆汁酸花青素,然后被吸收入血液循环。
胆汁酸花青素可以通过血液循环被运送到不同的组织和器官,发挥其生物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