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4)
- 格式:doc
- 大小:13.00 KB
- 文档页数:2
中小学必背飞花令诗词-(春、月、风、花、山、江、人、日、动物、颜色、数字)飞花令是古人喝酒时用来助兴的一种文字游戏,得名于唐代诗人韩翃《寒食》中的“春城无处不飞花”。
飞花令属于雅令,需要参与的人有诗词基础,行令时首选诗和词,也可用曲。
为大家汇总了中小学常用字和词的飞花令。
(一)飞花令-春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4.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6.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8.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10.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11.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1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4.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15.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16.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7.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18.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9.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20.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二)飞花令-月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4.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5.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6.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7.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8.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9.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0.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11.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12.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13.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14.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5.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16.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三)飞花令-风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专题10古诗词的默写(解析版)课标与教材对古诗文名句的积累是高度重视的,其相关要求是:记诵默写所学课文中的古诗文名句;背诵默写课标规定的古诗文篇或段;记诵教材附录中的古诗词名句。
名句名篇的考查仍以课本上的名句名篇为主,兼考课外知名度高的名句或名篇。
文体上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内容上侧重于思想性、教育性和审美性。
考纲规定、必背篇目为复习记忆重点。
最重要的是唐宋近体诗中的“名句名篇”和先秦诸子散文中的“名句名篇”。
选句内容一般隶属下面四种情况:(1)揭示人类社会及事物发展规律的句子(即富有哲理性的句子);(1)抒发爱国情怀、崇高理想、坚强意志、广阔胸怀的句子;(3)描写优美意境的名句;(4)反映以德治国、传统美德、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名句。
【2019年题组】1.【2019届中考湖南郴州卷】古诗文默写。
(1)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3)陆游的《游山西村》中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含着生活哲理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过多少往事,仿佛还在昨天。
有过多少朋友,仿佛还在眼前。
”岁月如歌,初中三年美好时光转瞬即逝,正如孔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论语>十二章》中的文句填写)【答案】(1)千树万树梨花开(2)曲径通幽处(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默写。
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此题根据上下文进行默写,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
(1)千树万树梨花开(重点字:梨)(2)曲径通幽处(重点字:径、幽)(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重点字:村)(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重点字:逝)2.【2019届中考湖南衡阳卷】根据要求填空(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登幽州台歌》)(2)范仲淹在《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词句中借写守边将士饮酒来表现他们因远离家乡和功业未立而生发的惆怅之情。
部编语文八年级下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同步训练一、填空1、下列诗句与其代表的季节分别是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C、柳挂九衢丝,花飘万家雪。
()D、枯荷叶底鹭鸶藏,金风荡,飘动花香。
()2、请说出下列诗人的诗号。
A、李白____ 李贺____ 王维____B、王勃____ 白居易____ 杜甫____3、被苏轼称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谁?()4、猜诗中涉及的人物典故:(1)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2)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5、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下面每句话,都会想起一个名句。
根据你的理解,任选其中两句,填在横线上。
陶渊明那朵菊花温暖了宁静深远的峰峦。
李白的愁情汇成了滔滔江水。
杜甫的雄心量出了泰山的高度。
刘禹锡的乐观幻化成千帆竞发、生机勃发的图景。
苏轼矫健弯弓、梦想射下天上星座。
李清照憔悴如风中的一株黄花。
(1)(2)二、选择1、下列诗句中哪一项是正确的?()A、兴尽晚回舟,误入莲花深处。
B、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C、兴尽晚回舟,误入荷花深处。
2、下列选项中的哪一项和古代“快递员”的辛苦生活有关?()A、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甲路云和月。
B、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C、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3、“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佳节”本意指的是哪个节日?()A、清明B、中秋C、重阳4、“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中的“陈王”是谁?()A、陈胜B、曹植C、陈叔宝5、某诗词名句,已为成语,用来比喻某种力量或势力无可挽回的没落,它是以下哪一句?()A、黄鹤一去不复返B、流水落花春去也C、无可奈何花落去6、这是一首打乱顺序的绝句,请调整顺序:( )A.杨柳青青着地垂B.借问行人归不归C.杨花漫漫搅天飞D.柳条折尽花飞尽三、综合运用1.古诗就像一朵罕见的奇葩绽放在文坛上,散发着迷人的芬芳,吸引着我们前去观赏。
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一、课文知识点:1.主题中心:本文主要讲述了豆荚成熟裂开后,五粒豆飞到广阔世界中所经历的不同生活。
重点描写第五粒豆的神奇经历,它落进顶楼窗子下一个长满青苔的裂缝里,慢慢发芽、开花,带给病床上的小女孩生机和活力。
赞扬了第五粒豌豆,告诉我们要脚踏实地,积极努力地创造价值。
2.课文重点:(1)本文的作者是丹麦的安徒生。
(2)文中第一粒豌豆想要飞向广大的世界里,第二粒豌豆想要飞进太阳里,最后一粒豌豆落到一块旧板子上,正好钻进一个长满了青苔的裂缝里。
能看出第一粒豌豆和第二粒豌豆自高自大,第三粒豌豆和第四粒豌豆满足现状,最后一粒豌豆随遇而安,为住在顶楼里的小姑娘带来快乐。
(3)五粒豌豆的结果是:第一、三、四粒豌豆粒豌豆被鸽子吃掉了,第二粒豌豆落到了水沟里,第五粒豌豆开出了粉红色的豌豆花。
(4)豆荚里一共有五粒豌豆,其中第五粒豆最了不起,因为它让生病的小女孩看到了希望,恢复了健康。
从中我明白了平凡的人生也能创造出非凡的成就。
3.课后习题:第三题:伴随着豌豆苗的成长,为什么小女孩的病人就慢慢好了呢?和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因为在豌豆发芽、长叶、爬藤、开花的过程中,给生病的小女孩带来了无限愉悦、生机和活力,小女孩在豌豆顽强生长的启示下,获得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1.主题中心:本文主要讲述了科学家通过反复研究,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受此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使其能够在夜间安全飞行。
告诉我们研究生物可以对人类的发明创造有所启示。
2.课文重点:(1)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
从雷达的荧火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2)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
雷达天线就像蝙蝠的嘴,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发出的超声波,荧光屏就像蝙蝠的耳朵。
(3)蝙蝠从嘴里发出超声波,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受到启示,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呼风唤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意思呼风唤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成语源于古代的诗词,形容春风来临时,梨花盛开的景象。
它的意思是形容某种力量或者能力突然出现,带来巨大的影响和改变。
那么,为什么这句成语会用来形容某种力量或者能力突然出现呢?我们可以从自然界的角度来解释这个问题。
春天是大自然的一个重要季节,它标志着冬天的结束和新生命的开始。
在寒冷的冬季过后,春风的吹拂带来了温暖和活力。
当春风吹过时,大地上沉睡的万物开始苏醒,树木抽出新芽,花朵盛开,草地变绿。
就像这句成语中描述的一样,春风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能量,让大自然焕发生机。
类似地,有时候在人类社会中也会出现一些突如其来的力量或者能力,它们会像春风一样改变现状,给人们带来新的希望和机遇。
这种力量或者能力可以是一个人的创造力、智慧和领导能力,也可以是一个社会团体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当这种力量或者能力突然出现时,它们往往会带来积极的变化,改变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方向。
比如,历史上有很多伟大的领袖和改革家,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呼唤了社会的风雨,改变了世界的格局。
他们的出现就像一夜之间春风吹来,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
他们的影响力就像梨花一样,让千千万万的人受益。
呼风唤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些科技和创新的突破。
在现代社会,科技的进步和创新的推动往往能够带来巨大的变革。
当一项新的技术或者创新突然出现时,它也像春风一样迅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
例如,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互联网出现之前,人们的信息交流和获取相对较为困难。
但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智能手机的出现,信息的传播和获取变得更加便捷和快速。
这种改变就像春风吹来一样,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和机遇。
总结起来,呼风唤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成语形容了一种力量或者能力突然出现,带来巨大的影响和改变。
这种力量或者能力可以是个人的创造力和领导能力,也可以是社会团体的凝聚力和影响力,甚至可以是科技和创新的突破。
忽如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意思1.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哇塞,这不就是说突然之间好像春风吹来了,然后一下子好多树都像开满了梨花那样嘛!就好比你一直盼着下雪,结果某天早上一睁眼,哇,外面全白了,那场景,可不就是这种感觉嘛!2. 嘿,“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不就是形容变化超级快超级突然嘛!就像你一直觉得自己普普通通的,突然有一天被人发掘,一下子出名了,那可不就是这种惊喜的感觉嘛!3.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意思不就是像夜晚突然来了一阵春风,然后那些树就像开满梨花一样美嘛!比如说你之前一直过得平平淡淡的,突然遇到了特别美好的事情,不就跟这一样嘛!4. 哎呀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不就是说那种突然的、让人惊喜的变化嘛!就好像你一直很沮丧,突然有一天遇到了一个特别棒的朋友,给你带来了好多快乐,不就是这种感觉嘛!5. 你们看哈,“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不就是讲突然之间的美妙景象嘛!好比你一直期待能看到美丽的烟花,结果有一天晚上毫无预兆就看到了一场绚丽的烟花秀,那就是这种惊喜呀!6. 哈哈,“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不就是说像突然来了春风,那些树一下子就变得很不一样嘛!就像你一直以为自己没什么特别的,突然在某个场合大放异彩,那感觉,不就像诗里说的嘛!7. 哟呵,“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不就是突然的惊喜嘛!就好比你一直想要一件东西,都快不抱希望了,突然有一天就出现在你面前了,那可不就是这种奇妙的感觉嘛!8. 你们想想,“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不就是那种很突然很让人惊讶的变化嘛!就像你一直很怕水,突然有一天学会了游泳,那感觉多神奇呀!9. 哎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意思就是说一下子变得很不一样了嘛!好比你一直觉得生活很平淡,突然有一天发生了好多有趣的事情,不就是这样嘛!10. 哼,“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不就是说那种一下子的美好嘛!就像你一直心情很不好,突然有一天所有烦恼都消失了,不就像诗里说的这样嘛!我的观点结论就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诗特别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突然的、令人惊喜的变化和美好景象。
七年级名言警句积累1、咏雪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2、歌颂母爱的名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冰心《荷叶母亲》)3、印度诗人泰戈尔名言:(1)如果错过太阳你流了泪,那么你也会错过群星了。
(2)如果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的话,真理也要被关在门外了。
(3)天空虽不曾留下痕迹,但我已飞过。
4、关于理想信念的名句:(1)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计,无志者只有千难万难。
(2)只要沿着江河走,就一定能发现大海。
(大海:比喻理想。
)(3)生活中没有理想的人,是可怜的人。
(俄国:屠格涅夫)(4)勤劳一日,可得一夜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意大利:达芬奇)5、关于读书的名言:(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2)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高尔基(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高尔基(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5)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古谚)6、关于四季的诗文:关于春的诗文: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咏柳》)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惠崇《春江晚景》)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南宋志南和尚《绝句》)关于夏天的诗文: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关于秋天的诗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7、朱自清散文《春》中名句: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句是初冬的早晨,小明走出家门,看到满树的雪枝,不禁感慨。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用夸张的笔墨描写沙漠寒冰纵横的景象,烘托诗人的离愁别绪。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诗句是,选取人物的居住、睡眠、穿衣等生活场景表现了天气寒冷。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诗句是写朋友离去后,诗人仍驻足远望其中的景象,令人回味无穷。
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诗句是从动静结合的角度反映了塞外的奇寒,在视觉上突出了红白映衬的色彩。
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千树万树梨花开”,写出边塞雪的奇丽景象;古人常用“梨花”来形容人或事物。
如白居易《长恨歌》中“梨花一枝春带雨”,写出杨贵妃的楚楚动人。
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两句为送别战友设置了一个壮阔苍凉的背景,目光由近及远,从身边的衣被、弓甲放眼雪中的边塞大漠。
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诗人先从正面描写了早晨起来看到的奇丽雪景,接着又选取一些日常活动从侧面来表现天气的寒冷,如写睡眠时“狐裘不暖锦衾薄”,拉弓训练“将军角弓不得控”。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诗句是初冬的早晨,小明走出家门,看到满树的雪枝,不禁感慨。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夸张的笔墨描写沙漠寒冰纵横的景象,烘托诗人的离愁别绪。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诗句是,选取人物的居住、睡眠、穿衣等生活场景表现了天气寒冷。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诗句是写朋友离去后,诗人仍驻足远望其中的景象,令人回味无穷。
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诗句是从动静结合的角度反映了塞外的奇寒,在视觉上突出了红白映衬的色彩。
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出边塞雪的奇丽景象;古人常用“梨花”来形容人或事物。
古诗中运用想象的句子有很多,例如:
1.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里用春天梨花盛开比喻冬天雪花漫天飞舞的壮美景象。
2.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运用了夸张手法,将瀑布的壮观表现得淋漓尽致。
3.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通过想象描绘了风雨中飘零的花瓣,营造出春夜的凄凉之感。
4.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通过想象描绘了中秋明月的美景,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5.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白居易《琵琶行》)运用了比喻手法,将琵琶声比喻为珠玉落在玉盘上的声音,表现了琵琶声的清脆动人。
这些句子通过运用想象,丰富了诗歌的意境和表现力。
忽如一夜春风来全诗诗意及赏析忽如一夜春风来全诗诗意及赏析忽如一夜春风来出自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全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2),胡天八月即飞雪(3)。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4),狐裘不暖锦衾薄(5)。
将军角弓不得控(6),都护铁衣冷难着(7)。
瀚海阑干百丈冰(8),愁云惨淡万里凝(9)。
中军置酒饮归客(10),胡琴琵琶与羌笛(11)。
纷纷暮雪下辕门(12),风掣红旗冻不翻(13)。
轮台东门送君去(14),去时雪满天山路(15)。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16)。
【注释】(1)歌:古诗的一种体裁。
武判官:姓武的判官,作者友人。
判官,官职名,协助节度使处理公事的文职官员。
归京:从当时作者所在的轮台回到京都长安。
(2)白草:西北边境所生长的一种牧草,秋天变白,枯而不萎。
(3)胡天:指塞北边境一带的天气。
(4)珠帘:缀有珍珠的幕帘。
罗幕:用绫罗一类丝织品制成的帷幕。
(5)狐裘:狐皮制成的袍子。
锦衾:锦缎做的被子。
(6)角弓:用兽角装饰的弓。
不得控:拉不开。
控,拉。
(7)都护:唐时在边地四周设置了六大都护府,府中各置都护一人,是镇守边疆的最高长官。
这里的都护和上句中的将军,都泛指边地军事将领。
铁衣:铠甲。
着:穿。
(8)瀚海:大沙漠。
阑干:纵横的样子。
百丈冰:形容冰层很厚。
(9)愁云:阴沉密布的云层。
惨淡:阴暗沉闷。
凝:聚。
(10)中军:古时军队分上、中、下或左、中、右三军,中军为主帅亲自率领的部队。
这里借指主帅的营帐。
饮:设宴欢送。
归客:即武判官。
(11)胡琴、琵琶、羌笛:都是当时少数民族乐器。
这里指席问演奏的各种乐器。
(12)辕门:军营门。
古代行军住宿时,围车成营,将两车的车辕相向竖起,作为营门。
(13)掣:牵引、拉动。
冻不翻:指红旗在风雪中结了冰,风卷不动。
(14)轮台:唐时北庭都护府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东北米泉县。
(15)天山:即今新疆中部的天山山脉。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原文及翻译《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原文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翻译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
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嫌单薄。
将军都护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着。
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
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也无法牵引。
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
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注释(1)武判官:名不详。
判官,官职名。
唐代节度使等朝廷派出的持节大使,可委任幕僚协助判处公事,称判官,是节度使、观察使一类的僚属。
(2)白草:西域牧草名,秋天变白色。
(3)胡天:指塞北的天空。
胡,古代汉民族对北方各民族的通称。
(4)梨花:春天开放,花作白色。
这里比喻雪花积在树枝上,像梨花开了一样。
(5)珠帘:用珍珠串成或饰有珍珠的帘子。
形容帘子的华美。
罗幕:用丝织品做成的帐幕。
形容帐幕的华美。
这句说雪花飞进珠帘,沾湿罗幕。
“珠帘”“罗幕”都属于美化的说法。
(6)狐裘(qiú):狐皮袍子。
锦衾(qīn):锦缎做的被子。
锦衾薄(bó):丝绸的被子(因为寒冷)都显得单薄了。
形容天气很冷。
(7)角弓:两端用兽角装饰的硬弓,一作“雕弓”。
不得控:(天太冷而冻得)拉不开(弓)。
控:拉开。
(8)都(dū)护:镇守边镇的长官此为泛指,与上文的“将军”是互文。
铁衣:铠甲。
难着(zhuó):一作“犹着”。
2024北京初三一模语文汇编诗歌鉴赏一、诗歌鉴赏(2024北京西城初三一模)阅读《十五从军征》,完成下面小题。
十五从军征《乐府诗集》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1.根据你的理解,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十五从军征》用两个数字“十五”“八十”写出了主人公从军时间久,用一组问答表现了主人公由① 到的心情,用四种事物“ ”“雉”“谷”“葵”描绘了主人公家中的景象。
2.“泪”是诗歌中的常见意象,捕捉这个意象,有助于理解诗歌中的不同形象。
请根据你对下面作品的理解,完成表格。
(2024北京朝阳初三一模)阅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完成下面小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3.根据你的理解,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这首词上片由“挑灯看剑”写起,描述。
下片首先描写战斗场面,继而直抒胸臆,“ ”一句,凝聚着作者万千感慨。
4.这首词处处扣着“壮”来写,风格雄壮。
结合画线句中体现“壮”的形象,简要说说你的理解。
(2024北京房山初三一模)阅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完成下面小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5.根据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全诗以雪为主线。
开篇通过“白草折”为飞雪出场作铺垫;接着运用比喻,以“① ”写出边塞雪景的奇丽;然后通过“不得控”“冻不翻”等细节表现出① ;最后通过“雪满天山路”表明雪地难行,又借“① ”一句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送别之情。
与气候天气有关的诗词句一、有关天气与气候的诗句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天气反映了冷风过境时先刮风后降水(雪)的天气变化特征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气侯反映了气温垂直分布的特点,正是因为气温随地势的上升而降低(地势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这一特点,才造成了山上、山下的桃花花期早迟不一这种地理现象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天气说明在同一时刻,不同的地方天气是不相同的。
也是对流雨的极好写照,从诗句中我们能体会对流雨的特点是:降水强度大,范围小,历时短等。
4.“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气候是说我国南方和北方气候差异大,二月时,江南已经鲜花满枝,而其它地方却十分寒冷。
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气侯是说我国春季普遍存在着气温回升快,降水少的情况。
6.“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天气是说四川巴山地区因受地形的影响,常常形成夜雨的天气。
7.“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气候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8.“五月天山雪,开花只有寒。
” ---天气一是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的道理,二是说明天山海拔高。
9.“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
”----天气说明我国春季气温多变、不稳定的特点。
10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气候是说玉门关位于我国的非季风区,温暖湿润的夏季风很难到达这里。
“春风”可理解为夏季风,我国西部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夏季风的影响小,干旱少雨。
11.“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反映了我国南方气候因受来自太平洋暖湿气流影响春暖雪融,山色翠绿如洗的美景。
1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枯藤老树和小桥流水分别是对西部干燥景观和江南湿润景观的对比写照。
13.“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诗句是我国新疆一带温带大陆性气候早晚温差大的真实写照。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理解性默写汇编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写塞外风狂雪早(借自然景物写凄凉寒冷景象)的句子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2.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风见雪,造成别开生面的开阔雄奇氛围的诗句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开篇奇崛,未及白雪而先传风声,写出飞雪之精神的两句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4.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胡天八月即飞雪”一句写出了雪下得早,“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以比喻、夸张的手法写出了雪下得广。
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咏雪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6.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比喻冬雪,洋溢着积极乐观情感的句子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7.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描写边地天气变化急剧。
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岑参送别归京友人,写轮台八月飞雪,写树挂银白,恍如春日梨花的一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9.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胡天八月飞雪的情景。
10.初冬的早晨,小明走出家门,看到满树的雪枝,不禁感慨:(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名句回“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1.我国信息产业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很快,颇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那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之势。
12.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里,作者运用想象的手法描写景,设喻新颖的句子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两句,用比喻的手法描写了北国突降大雪时树木皆白的景色1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用新奇贴切的比喻描写出雪后奇丽的景色。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赏析题2019.1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全诗赏析: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下简称《白雪歌》)可以说是唐代诗歌中的一朵奇葩。
它既是一首__________ 诗,又是一首__________ 诗,这首诗描绘了当地风雪与严寒,表现了送友惜别的深情。
(2分)边塞诗,送别诗2、这首诗从形式到内容上应属于()(2分)叙事诗送别诗3、本诗作者为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齐名,世称“高岑”。
其诗雄健奔放,想象奇特,色彩瑰丽。
唐岑参高适4、这首诗把与巧妙结合,将塞外雪景写得千姿百态,气象壮阔,衬托了之情。
咏雪送别惜别5、题目中的“”表明了这首诗的体裁。
(1分)答案:6.歌或白雪歌6、诗人将咏雪与_______________ 巧妙结合,全诗以___________ 为线索,生动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 的奇丽风光,抒发了作者因朋友返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4. (1) 送别雪唐代西北边塞冰天雪地而产生的依依惜别之深情7、这首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2分)答案:情景交融。
(2分)8、题目中含有哪些重要信息?主要内容:天气:雪天人物:武判官、诗人事件:送别深层情感:诗人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
9、将诗歌划分为两层,并写出层意(l)前十句为第一层,写咏雪,从不同侧面写雪。
写漫天大雪中边地的壮丽景象。
(2)后八句为第二层.写送别。
写送别武判官的情形,表现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抒发了无限惆怅之情10、这首诗以什么为线索,描绘了哪四幅雪景图。
以“雪”为线索(全文紧扣“雪”,语言明朗优美,节奏跌宕生姿。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数梨花开的意思1.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哎呀,这不就是说好像突然之间春风就呼呼地吹来了嘛,然后那梨树啊就跟被施了魔法一样,一下子全开花啦!就像你一直盼着能中奖,突然有一天真就中了大奖一样惊喜!2. 你想想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不就是说变化来得特别快特别突然嘛,好比你一直觉得自己很普通,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居然有个超厉害的天赋!3.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这意思不就是那种毫无预兆的美好就降临了嘛,就好像你心情很差的时候,突然有人给你送来一大束鲜花!4. 嘿,“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不就是形容那种一下子就变得特别美好的感觉嘛,好比你一直乱糟糟的房间,突然有一天被你收拾得特别整洁漂亮!5. 你们知道不,“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说的就是那种惊喜得让人尖叫的场景呀,就像你一直想要的那件衣服,突然打了很大的折扣被你买到了!6. 哎呀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就是在讲那种瞬间的大转变呀,好比你一直很害怕游泳,突然有一天就学会了还游得特别好!7.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不就是像生活中突然出现的小确幸嘛,就像你走在路上突然看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8. 听好了哈,“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就是那种意外的惊喜呀,好比你随手买的一张彩票居然中了奖!9. 快想想,“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不就是说美好来得很突然嘛,就像你一直觉得自己很孤单,突然有一天遇到了一群特别好的朋友!10. 哇塞,“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就是形容那种一下子变得特别棒的情况呀,好比你一直成绩一般,突然在一次考试中取得了特别优异的成绩!我的观点结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诗就是在表达一种突然而来的、令人惊喜的美好变化,就像生活中那些意想不到的惊喜时刻。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意思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一句描绘春天美景的诗句。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诗句的意思是:突然间,就像一夜之间春风吹来,万千梨树纷纷绽放出洁白的花朵。
这里以梨花的盛开来形容春天的到来,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景色的赞美之情。
这句诗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春天的美景与梨花的盛开相结合,展示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景象。
同时,诗句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也表达了春天来临的突然和迅速,给人以惊喜之感。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和生机勃勃的气息。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4)
前十句写雪景。
起笔即点出边塞风狂雪早:风卷草折似声声入耳,八月飞雪如历历在目。
接着写雪后景色变幻:一夜之间,雪花覆盖了整个大地,特别是千万颗树木上的雪花,好似一夜春风吹开了无数枝的梨花。
这里,以春花喻冬雪,以南国暖色比北方寒景,联想奇特美妙,比喻新颖贴切,使这两句成为历代咏雪诗中的名句。
然后自然转到写军营内的苦寒生活:散、湿承前继写雪飞雪落,冷寒潜袭;后用狐裘不暖、锦衾薄、角弓不得控、铁衣冷难着等语,不仅写出边关将士奇寒难熬的艰苦生活,更从侧面反衬出大雪的酷寒。
最后从纵横交错的空间景象着笔,既写出边塞冰天雪地、阴云重重的自然之景,又用愁、惨两字语带双关,渲染饯别的气氛,感情色彩十分浓烈。
后八句述别情。
先写在中军帐摆设酒宴、演奏边乐欢送即将起程返京的武判官席次间的频频举杯、依依话别都只是在器乐的名称中略略带过,留待读者自己去想象饯别的情形。
饮宴直到薄暮时分才告结束,送出辕门但见大雪纷飞,矗立在军营中的那面醒目的大红旗帜都硬硬地垂落着,在劲风中丝毫不能翻动。
可以想见,旗帜上的冰凌何等厚重,塞外的天气是何等冰寒!而朋友却要在这样严酷的冰天雪地中赶路,怎不叫人担忧?一直送到轮台的东门,前方的天山道路
都已被大雪铺满,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遥望朋友远去的身影,在山回路转中渐渐不见,只看见雪地上留下的一行人马走过的脚印词尽而意不尽,余味绵绵,使人低回不已。
诗以雪为线索,描绘了一幅塞外风雪送客图。
所写的雪景,既从大处落笔,又从细处着墨,为送别作了很好地衬托和铺垫,抒发出了作者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