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用地、建设参考指标
- 格式:ppt
- 大小:627.50 KB
- 文档页数:4
《江苏省教育系统建设用地指标》一、基本规定第1.1条为了加强教育系统建设用地的科学管理,改善教学工作条件,促进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适应教育系统发展的需要,制订教育系统建设用地指标。
第1.2条教育系统项目的规划建设,必须执行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坚持勤俭办学,切实提高教学科研用房的利用率,科学合理、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良田好地。
第1.3条新校区的建设用地,应根据土地的类别和所需数量,进行多方案的比较确定,在初步设计文件中,应提出节约用地的措施,从技术、经济方面论证用地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学前教育建设用地指标第2.1条学前教育的用地包括建筑占地、室外活动场地、绿化及道路用地,建筑系数< 30 %。
第2.2条学前教育的建筑容积率》0.6,绿地率w 30%。
有条件的学校要结合活动场地铺设草坪,尽量扩大绿化面积。
第2.3条学前教育用地指标一般不超过表 2.1的规定。
三、初等教育建设用地指标第3.1条初等教育用地主要由建筑用地、体育运动场地、绿化科技用地等组成。
第3.2条初等教育的建筑容积率》0.7,绿地率w 30%。
绿化科技用地应集中设置,其人均用地指标》1.5 m2。
第3.3条初等教育用地指标一般不超过表 3.1的规定。
四、中等教育建设用地指标第4.1条中等教育的建筑容积率》0.7,绿地率w 30%。
第4.2条中等教育用地指标一般不超过表 4.1的规定。
五、高等教育建设用地指标第5.1条本用地指标中未包括起伏较大不适于进行建筑的山地以及河流、池溏、湖泊等,除农场、林场、牧场、树木园、生物实习园外的各种专门实习用地,规模较大的学校的垃圾转运场等。
第5.2条普通高等学校在工程的规划与建设中必须科学合理、节约用地,尽量集中紧凑地进行布置,在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适当提高建筑层数与建筑覆盖率。
教室、图书馆、实验科研用房、教工宿舍、学生宿舍等项建筑的平均层数不低于 4.5层,建筑系数》23.5%; 食堂、风雨操场、会堂、仓库及一些生活福利附属用房的平均层数不低于 1.5层,建筑系数> 31.5 %。
普通中小学校建设用地标准根据国家教育部门规定,普通中小学校建设用地标准是指学校规划建设用地的基本要求,包括学校用地的总量、功能分区、场地布局等内容。
学校建设用地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障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不同方面对普通中小学校建设用地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学校建设用地的总量是学校规划建设的基础。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普通中小学校建设用地总量应符合学校规模和功能的需要。
一般来说,中小学校建设用地总量应根据学校规模和功能设置确定,包括教学用地、生活用地、体育用地等。
在规划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学校未来发展的需要,确保学校用地总量满足学校规模和功能设置的要求。
其次,学校建设用地的功能分区是学校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
根据学校的不同功能需求,学校建设用地应划分为教学区、生活区、活动区、体育区等不同区域。
教学区应包括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等教学设施;生活区应包括学生宿舍、教师住房等生活设施;活动区应包括操场、游泳池、篮球场等活动场所;体育区应包括体育馆、健身房等体育设施。
各功能分区之间要合理布局,便于学生和教师的日常生活和教学活动。
此外,学校建设用地的场地布局也是学校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
场地布局要考虑学校的整体规划和各功能区域之间的联系,保证各功能区域之间的便捷交通和合理利用。
同时,要合理安排绿化空间和景观设计,提高学校的环境质量,营造适宜的学习和生活氛围。
总之,普通中小学校建设用地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改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建设用地标准的合理制定和严格执行,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管理者和规划设计者的共同努力,以确保学校用地的合理利用和有效管理,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希望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管理者能够高度重视学校建设用地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中小学用地土地使用标准建筑容积率最大0.8,楼层数最多为三层,生均建筑面积按15平米(各种用房)估计,需要的最少土地面积应满足:学生人数*15/2.0(平均楼层数)/0.7(容积率)。
如果学生人数是1000人,则建筑占地面积应不小于10714平方米(约合16亩)。
我国针对土地使用出台了许多政策,对于不同性质的土地,国家规定了它的使用标准。
教育用地与商业、娱乐用地等的标准必然是不同的。
中小学作为基础教育中重要的一环,中小学用地土地使用标准必然是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
下面就由小编为您提供相关的内容供大家了解。
▲一、中小学建设规模和用地指标参考标准。
1、普通高中:学校规模最小不宜小于18个班,最大不宜超过60个班,班额50人左右。
人均占地面积不宜小于30平方。
示范性高中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可根据情况相应增加用地面积。
2、初级中学:学校规模最小不宜小于12个班,最大不宜超过36个班,班额50人左右。
人均占地面积不宜小于24平方。
示范性高中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可根据情况相应增加用地面积。
3、小学:学校规模最小不宜小于6个班,最大不宜超过36个班,班额45人左右。
人均占地面积不宜小于22平方。
示范性高中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可根据情况相应增加用地面积。
4、学校要有与规模性适应的体育运动场地。
高级中学一般应有400米标准环形跑道;初中一般应有300以上环形跑道;小学应有200米以上环形跑道。
条件不具备的现有初级中学最低应有不少于6道的100米直跑道。
有条件的学校可根据需要,增加建设体育馆或风雨操场、游泳池等其他体育设施。
5、校园环境要有一定比例的绿地。
人均绿地面积应在1平方米以上。
▲二、各种性质的土地的使用年限规定1、土地使用年限最高70年据市国土部门有关人士介绍,土地使用年限是从开发商取得该地块的土地使用证之日开始计算,即国家首次出让该地块的时间。
根据1990年5月19日开始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确定:2、住宅用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商品房用地):全国统一执行的土地使用年限为70年;3、工业用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工厂、工业区):全国统一执行的土地使用年限为50年;。
一级二级三级12班600人18班900人24班1200人30班1500人6班270人12班540人18班810人24班1080人30班1350人校园面积不少于(万平方米)3.8 3.8 3.83333 2.23 2.23 2.23 2.23 2.230.25参照《关于切实做好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教育布局规划的指导意见》(闽教发〔2010〕57号)生均校园用地(平方米/人)25252524222120242220181815生均校舍面积(平方米/人)109.5910.398.789.38.97.67.1 6.59不包括寄宿、食堂面积生均体育用地(平方米/人)101010 3.3 3.3 3.3 3.3 2.3 2.3 2.3 2.3 2.32生均食堂使用面积(平方米/人)0.90.90.90.90.90.90.9 1.03 1.03 1.03 1.03 1.03生均宿舍使用面积(平方米/人)3333333 2.4 2.4 2.4 2.4 2.4 1.8生均绿化科技用地(平方米/人)2222222 1.5 1.5 1.5 1.5 1.52生均教学用房面积(平方米/人)7.077.077.078.227.267.07 6.397.647.6 6.14 5.79 5.22生均行政用房面积(平方米/人)0.910.910.91 1.180.990.910.850.950.940.790.730.68普通教室(每间面积*间数)67*2467*2467*2467*1267*1867*2467*3061*661*1261*1861*2461*3054*N幼儿园的N代表班数,如果寝室与活动室合一,面积应为90平方米梯形教室/合班教室(平方米)22022022011015019023070100130160190仪器标本准备室(每间面积*间数)43*843*843*823*423*523*623*761*161*161*186*186*1物理实验室(每间面积*间数)96*496*496*496*196*196*296*2化学实验室(每间面积*间数)96*496*496*496*196*196*196*1生物实验室(每间面积*间数)96*396*396*396*196*196*196*186*186*186*186*286*2音乐教室(每间面积*间数)75*175*175*173*173*173*173*173*173*173*273*273*2140*1幼儿园音体活动室可以合一美术教室(每间面积*间数)96*196*196*196*196*196*196*186*186*186*186*186*10.740.740.890.80.74①一级达标高中要求有独立的实验楼,达标高中要求至少配备1间相应的多媒体演示系统②生物实验室,小学指自然教室套教未包含学生宿舍、食堂,初、高中宿舍面积按5平方米/寄宿生,食堂按1.5平方米/就餐生;小学宿舍面积按4平方米/寄宿生,食堂按1.72平方米/就餐生生均生活服务用房(平方米/人)0.74参照文件总体要求参照《福建省义务教育校舍建设标准(试行)》(闽教发〔2007〕113号)①高中参照《福建省达标高中评估标准(试行)》(闽教基〔2007〕42号);②初中、小学参照《关于开展“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与评估》(闽教综〔2009〕54号)0.710.720.750.670.620.6中小学建设规划标准汇总表(样2)学校类别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备注第 1 页,共 2 页一级二级三级12班600人18班900人24班1200人30班1500人6班270人12班540人18班810人24班1080人30班1350人参照文件中小学建设规划标准汇总表(样2)学校类别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备注体育器材室(每间面积*间数)63*163*163*163*163*163*163*1音乐器材室(每间面积*间数)21212123*123*123*123*123*123*123*123*123*1美术器材室(每间面积*间数)21212123*123*123*123*123*123*123*123*123*1计算机教室(每间面积*间数)96*296*296*296*196*196*196*186*186*186*186*286*2语言教室(每间面积*间数)96*296*296*296*196*196*296*286*186*186*186*186*1心理咨询室(每间面积*间数)18*118*118*118*118*118*118*118*118*118*1科技活动室(每间面积*间数)18*418*418*418*218*318*418*518*118*218*318*4通用技术实践室(每间面积*间数)96*296*296*296*196*196*296*286*186*186*186*286*2小学、初中指劳动技术教室卫生保健室(每间面积*间数)14*314*214*214*114*114*214*214*114*114*114*214*214*1体育活动室/馆(平方米)10001000100070010001300130030670670670670基本要求初、高中不少于300平方米学生阅览室(平方米)34034034018126134042070120170220270基本要求1.5平方米/座,根据具体生数设置座位数:一级达标高中按12%,二、三级达标按10%,初中按8%,小学按5%多媒体教室(每间面积*间数)96*296*296*2地理教室(每间面积*间数96*196*196*1历史教室(每间面积*间数)96*196*196*1生物园(平方米)300300300地理园(平方米)300300300厕所(平方米)192192192104149192235459213316620315*N幼儿园要求每班均要1间,N 为班数说明:高中以基本办学规模24班计算,一级、二级、三级达标在校舍建设标准上并无特别区别,只有一级达标要求独立的实验楼;卫生室使用面积一级要求不少于40平方米,二、三级要求不少于28平方米;其他区别在软件管理上:实验仪器一、二级要求每人一组,而三级可以两人一组;计算机网络一级达标要求覆盖整个教学活动场所,而二、三级只要求覆盖专用教室、教育管理场所;体育器材一、二级要求选配按40%,三级按30%;图书馆管理一级要求按I 类要求,二、三级按Ⅱ要求;食堂管理一、二级要求按B 级要求,三级按C 级要求;还有师资、财产管理等①高中参照《福建省达标高中评估标准(试行)》(闽教基〔2007〕42号);②初中、小学参照《福建省义务教育校舍建设标准(试行)》(闽教发〔2007〕113号)与《关于开展“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与评估》(闽教综〔2009〕54号)③幼儿园参照《城市幼儿园建筑面积定额(试行)》(88)教基字108号配套教学用房和部分生活用房要求第 2 页,共 2 页。
十七类建设项目用地指标(试行)一、高等教育建设用地指标(依据建筑设计资料集第3册,教职工住宅用地占校园总的28-30%)扣除教职工住宅用地,对豫国土资发〔2004〕184号文件进行修订)类别名称建设规模(人)体育用地㎡/生校舍建设用地㎡/生成片绿地㎡/生校园总用地㎡/生综合大学师范、政法、财经、外语、艺术院校>5000 9 25 5 39 1000--5000 12 28 5 45 <1000 12 32 5 49工业、农业、林业、医、药类学校>5000 9 37 5 41 1000--5000 12 30 5 47 <1000 12 33 5 50体育类院校>2000 16 41 5 64500--2000 25 48 5 78说明:1.校园总用地包括校舍用地、体育用地和成片绿地。
2.校舍建设用地包括教育建筑用地和学生宿舍、生活用地,但不包括教职工住宅用地,教职工住宅依据国家规定应社会商品化。
二、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含职业中专)建设用地指标(参照:国家教委、国家计委〔87〕教基字008号文件)类别名称建设规模(人)体育用地㎡/生校舍建设用地㎡/生成片绿地㎡/生校园总用地㎡/生工、农、林业、医、药类中专学校<1500 12 25 5 42 1500--5000 10 24 5 39 >5000 9 21 5 35师范、政法、财经、外语、艺术学校<1500 12 22 5 39 1500--5000 10 20 5 33 >5000 9 19 5 33说明:1.校园总用地包括校舍用地、体育用地和成片绿地。
2.校舍建设用地包括教育建筑用地和学生宿舍、生活用地,但不包括教职工住宅用地,教职工住宅依据国家规定应社会商品化。
三、城市幼儿园建设用地指标(依据:国家教委、建设部〔88〕教基字108号文件)规模(人)用地面积(㎡/生)500以下15500以上13说明:1.校幼儿园用地面积包括建筑占地、室外活动场地和绿化及道路用地。
中小学规模与生均校园占地面积、生均校舍建筑面积标准
(1)中小学生均校园用地面积标准单位:平方米
准;如果学校规模(班级数)还达不到表中所列最低规模,则使用最低班级规模的面积标准。
2、九年一贯制学校和完全中学的生均校园占地面积标准按对应的小学、初中或高中的规模标准执行,判断学校面积是否达标以总面积是否够用为准,即九年一贯制学校和完全中学达标的最小校园用地面积为小学、初中或高中的学生数乘以对应的生均校园用地面积标准之和。
(
2)中小学生均校舍建筑面积标准单位:平方米
注:1、学校规模(班级数)如不在本表之列,则套用低一班级规模的面积标准;如果学校规模(班级数)还达不到表中所列最低规模,则使用最低班级规模的面积标准。
2、九年一贯制学校和完全中学的生均校舍建筑面积标准按对应的小学、初中或高中的规模标准执行,判断学校面积是否达标以总面积是否够用为准,即九年一贯制学校和完全中学达标的最小校舍建筑面积为小学、初中或高中的学生数乘以对应的生均校舍建筑面积标准之和。
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学校建设用地、学校校舍建设标准)说明:表中红色加下划线部分为按照《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补充规定》(教基字〔〕号)调整后的名称和数据,请照此标准施行。
小学部分小学体育场地配备标准说明:(1)田径场内设足球场和1~2个沙坑(长5~6米,宽2.75~4米,助跑道25~45米)。
(2)每6个班设臵一个篮排球场,篮排球场设臵比例为2:1,原则上不设在田径场内。
注:体育用地增加:12个班以下规模的学校,田径场地及跑道、篮(排)球场、室外乒乓球区(台)均按12个班标准要求设臵。
普通小学校园规划建设用地面积说明:(1)表3-2依据学校校舍建筑面积标准和体育、绿化用地标准测算而成。
其面积不含校园四周代征土地面积。
(2)表中建筑用地不含学生宿舍等生活用房和选配功能室等建筑用地面积。
普通小学校舍建筑面积标准说明:(1)本表按照校舍建筑平面利用系数(K值)0.6计算,小学平房校舍建筑平面利用系数(K值)按0.8计算。
(2)表中建筑面积不含学生宿舍等生活用房和选配功能室等建筑面积。
附件1:注:1、语言实验室调整为选配。
2、综合电教室更名为多功能教室,与多媒体教室、农远教室合用。
3、机动教室、科技活动室为补充规定中新增校舍。
4、体育活动室24班以上调整为必配,面积为300平方米。
初中部分普通初级中学各类体育活动用地面积标准说明:(1)田径场内设1~2个沙坑(长5~6米,宽2.75~4米,助跑道25~45米)。
(2)每6个班设臵一个篮排球场,篮排球场设臵比例为2:1,原则上不设在田径场内。
(3)补充规定中,18个班以下田径场按18个班标准要求设臵,篮(排)球场按每6个班1片、室外乒乓球区(台)按每3个班1个设臵。
各种规模的学校其田径场均应设臵100米直跑道。
(2)本表校园占地面积不含选配功能室、寄宿生食堂、餐厅、宿舍、自行车存放用地等占地面积。
普通初级中学校舍建筑面积标准说明:(1)本表校舍建筑的平面利用系数(K值)按0.6计算,平房校舍建筑的平面利用系数(K值)应按0.8计算。
中小学用地标准中小学用地标准是指根据国家规定和相关教育政策,对中小学校用地面积、布局和环境要求所做的规定和标准。
合理的中小学用地标准不仅能够满足学校教学、生活和活动的需要,还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中小学用地标准应包括校舍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的规定。
校舍建筑面积应该充分考虑到学校的教学、办公和生活设施的需求,尽量减少浪费空间,合理布局,满足学校的日常教学和管理需要。
同时,用地面积的规定也应该考虑到学校的扩建和发展需求,保证学校有足够的用地面积进行教学和活动。
其次,中小学用地标准还应包括对学校周边环境的要求。
学校周边环境应该安静、整洁、安全,远离污染源和危险物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此外,学校周边应该有足够的绿化带和活动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休闲和户外活动场所。
再次,中小学用地标准还应考虑到学校的交通便利性。
学校应该位于交通便利、交通安全的地方,方便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出行,减少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
此外,学校周边应该有足够的停车场和校车接送点,方便家长接送孩子和校车的停靠。
最后,中小学用地标准还应包括对学校设施和设备的要求。
学校应该配备齐全的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包括教室、实验室、图书馆、食堂、体育馆等,保证学生有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同时,学校还应该配备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和安全设施,保障学生的信息安全和人身安全。
总之,中小学用地标准是保障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保障。
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和相关标准,合理规划和利用学校用地,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
同时,学校还应该加强对用地标准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学校用地的合理利用和保障学生的权益。
中小学用地标准中小学用地标准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教育部门的要求,对中小学用地的规划和建设所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和要求。
合理的中小学用地标准,不仅可以保障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秩序,还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
因此,中小学用地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中小学用地标准应该包括学校用地的总体规划和布局。
根据学校的规模和办学层次,合理确定学校用地的总面积和各功能区的分布。
例如,学校应该设立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体育场馆、学生宿舍等功能区,并合理划分各功能区的用地面积,以满足学校的教学和生活需要。
其次,中小学用地标准还应包括学校建筑的规划和设计要求。
学校的建筑应该符合国家的相关建筑规范,保证建筑的安全、环保和舒适性。
同时,要求学校建筑的布局合理,结构稳固,设施完善,满足教学和生活的需要。
此外,还应该注重学校建筑的美学设计,营造出适宜学习和生活的环境。
另外,中小学用地标准还应包括学校的安全设施和绿化环境的规划要求。
学校应该配备完善的安全设施,包括消防设施、应急疏散通道、安全警示标识等,保障学生和教职员工的人身安全。
同时,学校的绿化环境也至关重要,要求学校的绿化率达到一定标准,栽植各类植物,打造美丽的校园环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休闲空间。
最后,中小学用地标准还应包括学校用地的节约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要求。
在用地规划和建设中,要注重节约用地,提高用地利用率,避免盲目扩张和浪费。
同时,要注重学校用地的可持续发展,采取合理的节能环保措施,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学校用地的可持续利用。
综上所述,中小学用地标准的制定对于学校的规划和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合理的用地标准不仅可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还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因此,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该高度重视中小学用地标准的制定和执行,确保学校用地规划和建设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和保障。
教育建筑设置规范要求一教育建筑分级配建表注:①▲为应配建的项目;△为宜设置的项目。
②在国家确定的一、二类人防重点城市,应按人防有关规定配建防空地下室。
二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
各级标准控制规模,应符合表1.0.3的规定。
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表1.0.3三居住区托儿所、幼儿园千人指标四托儿所、幼儿园规模与组成1.幼儿园的规模(包括托幼合建的)见下表2.托儿所规模不超过5个班为宜3.托儿所、幼儿园每班人数托儿所:乳儿班及托小、中班15-20人。
托儿大班21-25人。
幼儿园:小班20-25人,中班26-30人,大班31-35人。
位置选择:四个班以上的托儿所、幼儿园应有独立的建筑基地,并应根据城镇及工矿区的建设规划合理安排布点。
托儿所、幼儿园的规模在三个班以下时,也可设于居住建筑物的底层,但应有独立的出入口和相应的室外游戏场地及安全防护设施。
室外场地规模:一、必须设置各班专用的室外游戏场地。
每班的游戏场地面积不应小于60m²。
各游戏场地之间宜采取分隔措施。
二、应有全园共用的室外游戏场地,其面积不宜小于下式计算值:室外共用游戏场地面积(m²)=180+20(N-1)注:1、180、20、1为常数、N为班数(乳儿班不计)。
五小学参考指标1.入学人数占居住区人口比例:小学10%,中学9.3%2.每班学生:小学每班45人,中学每班50人3.普通中小学规模,小学以12-24班规模为宜(农村可有6班或更小规模),中学以18-24班规模为宜,大中城市人口密集地区,可设30班规模学校。
用地面积、建筑面积。
中小学用地标准中小学用地标准是指为了保障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根据学校规模、教学设施、活动场地等要求制定的一系列用地标准。
合理的用地标准不仅可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还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
因此,中小学用地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中小学用地标准应充分考虑学校规模和教学设施的需求。
根据学校的规模和班级数量,合理规划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等教学设施的用地面积,保证教学设施的布局合理、功能齐全。
此外,还需要考虑学生的活动场地,包括操场、篮球场、足球场等,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促进他们的身体健康发展。
其次,中小学用地标准还应考虑学校的生活设施和配套设施。
学生在学校除了学习外,还需要生活服务设施的支持,比如食堂、宿舍、医务室等。
这些生活设施的用地标准也需要根据学校规模和学生数量来合理规划,保证学生的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同时,学校还需要配套设施,比如停车场、绿化带、消防通道等,这些设施的用地标准也需要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确保学校的安全和便利。
另外,中小学用地标准还应注重环境保护和节约用地。
在规划学校用地时,应充分考虑周边环境,保护周边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同时,还应合理利用用地资源,尽量节约用地,提高用地利用率,减少对土地资源的浪费。
这不仅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还有利于提高学校用地的经济效益。
总之,中小学用地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
合理的用地标准可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改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有关部门和学校管理者应充分重视中小学用地标准的制定和执行,确保学校用地的合理利用,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成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