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类建设项目用地指标(试行)豫国土资发(2006)86号.docx
- 格式:docx
- 大小:102.95 KB
- 文档页数:20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关于印发《深圳市宗地地价测算规则(试行)》的通知正文:----------------------------------------------------------------------------------------------------------------------------------------------------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关于印发《深圳市宗地地价测算规则(试行)》的通知(深规土〔2013〕12号)各有关单位:《深圳市宗地地价测算规则(试行)》已经市政府五届七十四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2013年1月8日深圳市宗地地价测算规则(试行)第一条为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规范我市地价测算工作,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深圳实际,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我市行政区域范围内,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进行的宗地地价测算。
第三条本规则所称基准地价,是按照商业、办公、住宅、工业等四种用途,土地使用年限按商业40年、办公40年、住宅70年、工业30年,在设定的土地利用状况及开发条件下的土地使用权区域平均价格。
我市基准地价主要适用于招拍挂出让产业用地底价确定及经批准办理土地有偿使用手续的行政划拨用地、历史用地、国有企业改制用地的地价测算。
第四条基于基准地价标准及其修正体系的宗地地价按照以下公式测算:宗地地价=∑基准地价×建筑面积×适用类型修正系数-土地开发程度扣减项第五条宗地地价涉及修正系数的,按照以下规则测算:(一)基准地价修正系数包括建筑类型、土地使用期限、容积率、产业发展导向、地下空间、商业楼层、临时及短期利用修正系数。
具体修正数值按照本规则附表1、2、3、4、5、6、7、8执行,不涉及或不符合上述修正项的,缺省修正系数为1。
(二)涉及产业发展导向地价修正的,产业主管部门依据《深圳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导向目录》出具产业分类的证明文件。
十七类建设项目用地指标(试行)一、高等教育建设用地指标(依据建筑设计资料集第3册,教职工住宅用地占校园总的28-30%)扣除教职工住宅用地,对豫国土资发〔2004〕184号文件进行修订)说明:1.校园总用地包括校舍用地、体育用地和成片绿地。
2.校舍建设用地包括教育建筑用地和学生宿舍、生活用地,但不包括教职工住宅用地,教职工住宅依据国家规定应社会商品化。
二、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含职业中专)建设用地指标(参照:国家教委、国家计委〔87〕教基字008号文件)说明:1.校园总用地包括校舍用地、体育用地和成片绿地。
2.校舍建设用地包括教育建筑用地和学生宿舍、生活用地,但不包括教职工住宅用地,教职工住宅依据国家规定应社会商品化。
三、城市幼儿园建设用地指标(依据:国家教委、建设部〔88〕教基字108号文件)说明:1.校幼儿园用地面积包括建筑占地、室外活动场地和绿化及道路用地。
2.本指标不包括教职工住宅用地,教职工住宅应社会商品化。
四、普通中小学校园建设用地指标(参考指标)普通中小学校园用地包括建筑用地、体育场所用地、绿化用地和勤工俭学用地,用地生均面积如下表:说明:1.表中未计入学生宿舍和生活用地,初中、完中、高中宿舍和生活用地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住宿生均用地面积应控制在4--5平方米。
学生住宅积率应为0.9。
2.表中未计入教职工住宅用地,教职工住宅依据国家规定应社会商品化。
五、党政机关办公建设用地指标(参考指标)(依据:国家计委投资〔1999〕2250号文件)(一)建设等级与面积指标1.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等级分为三级一级办公用房,适用于中央部(委)级机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机关,以及相当于该级别的其他机关。
二级办公用房,适用于市(地、州、盟)级机关,以及相当于该级别的其他机关。
三级办公用房,适用于县(市、旗)级机关,以及相当于该级别的其他机关。
2.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包括:办公室用房、公共服务用房、设备用房和附属房。
十七类建设项目用地指标(试行)一、高等教育建设用地指标(依据建筑设计资料集第3册,教职工住宅用地占校园总的28-30%)扣除教职工住宅用地,对豫国土资发〔2004〕184号文件进行修订)说明:1.校园总用地包括校舍用地、体育用地和成片绿地。
2.校舍建设用地包括教育建筑用地和学生宿舍、生活用地,但不包括教职工住宅用地,教职工住宅依据国家规定应社会商品化。
二、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含职业中专)建设用地指标(参照:国家教委、国家计委〔87〕教基字008号文件)说明:1.校园总用地包括校舍用地、体育用地和成片绿地。
2.校舍建设用地包括教育建筑用地和学生宿舍、生活用地,但不包括教职工住宅用地,教职工住宅依据国家规定应社会商品化。
三、城市幼儿园建设用地指标(依据:国家教委、建设部〔88〕教基字108号文件)说明:1.校幼儿园用地面积包括建筑占地、室外活动场地和绿化及道路用地。
2.本指标不包括教职工住宅用地,教职工住宅应社会商品化。
四、普通中小学校园建设用地指标(参考指标)普通中小学校园用地包括建筑用地、体育场所用地、绿化用地和勤工俭学用地,用地生均面积如下表:说明:1.表中未计入学生宿舍和生活用地,初中、完中、高中宿舍和生活用地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住宿生均用地面积应控制在4--5平方米。
学生住宅积率应为0.9。
2.表中未计入教职工住宅用地,教职工住宅依据国家规定应社会商品化。
五、党政机关办公建设用地指标(参考指标)(依据:国家计委投资〔1999〕2250号文件)(一)建设等级与面积指标1.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等级分为三级一级办公用房,适用于中央部(委)级机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机关,以及相当于该级别的其他机关。
二级办公用房,适用于市(地、州、盟)级机关,以及相当于该级别的其他机关。
三级办公用房,适用于县(市、旗)级机关,以及相当于该级别的其他机关。
2.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包括:办公室用房、公共服务用房、设备用房和附属房。
河南省城镇房地产产权产籍管理实施细则正文:---------------------------------------------------------------------------------------------------------------------------------------------------- 河南省城镇房地产产权产籍管理实施细则(豫建房[1991]26号1991年11月4日河南省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厅)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镇房地产产权户籍管理,依法保护房屋所有权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建设部第七号令《城市房屋产权产籍管理暂行办法》及国家的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河南省境内所有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行政区域内所有的房屋。
即全民、集体、私人和人民团体(含宗教房产)所有的房屋,均需按照规定,办理房屋产权登记手续,核发产权所有证。
第三条全省各级房地产管理部门,是各级人民政府对城镇房地产产权产籍实行行政管理、业务指导、检查监督的主管部门。
各级产权产籍监理部门具体负责房屋产权登记发证、产权转移监证、房屋测绘和房地产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城市房屋产权管理第四条城市房屋产权取得、转移、变更和它项权利的设定,均应依照《河南省房地产产权产籍管理实施细则》的规定,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房屋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房地产主管部门申请登记,经审查确权后,发给房屋所有权证。
房屋所有权证是房屋产权的合法凭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涂改和伪造。
房屋所有权证如有遗失,应及时向房屋产权监理部门报失,经审查确认,及时登报声明作废,补发新证。
第五条房屋产权转移时,该房屋所占有的土地使用权应同时转移。
第六条根据国务院78号令《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规定,凡拆迁的房屋,应提前15天到房屋产权监理部门办理房屋注销手续,领取拆迁许可证。
未经批准,不得拆除。
第七条房屋所有权因下列原因转移、变更时,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三个月)办理登记换(发)证手续。
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镇江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正文:---------------------------------------------------------------------------------------------------------------------------------------------------- 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镇江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镇政发〔2015〕4号各辖市、区人民政府,镇江新区、“三山”景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企事业单位:《镇江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镇江市人民政府2015年1月11日镇江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政府投资管理,防范政府债务风险,提高政府投资效益,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政府投资项目是指市级财政直接投资或部分使用下列资金进行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财政预算安排的建设资金;政府地方债、利用国债以及需财政资金归还的融入资金;采用PPP、BOT、TOT方式筹集的资金;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赠款;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缴收入;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政府性资金。
国家、省级补助资金按照相关管理规定执行。
第三条政府投资项目包括新建、扩建、改建、维护改造、装饰等各类基本建设项目。
第四条政府投资主要用于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经济和社会领域,包括公共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以及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科技进步等。
第五条建立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召集,发改、财政、国资、住建、审计、监察、规划、国土、环保、金融办等部门组成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制度,负责研究、协调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重大事项。
联席会议日常工作由发改部门负责。
技师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技师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技师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 项目背景 (1)1.1.1 项目名称 (1)1.1.2 项目承办单位 (1)1.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1)1.2 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 (1)1.2.1 研究依据 (1)1.2.3 研究原则及范围 (3)1.3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3)1.4 项目概况 (6)1.4.1 建设地点 (6)1.4.2 项目定位、办学规模及专业设置 (6)1.4.3 项目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7)1.4.5 项目建设期限 (7)1.4.6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7)1.5 结论和建议 (8)1.6 主要技术经济数据 (9)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10)2.1 项目建设背景 (10)2.1.1 宏观背景分析 (10)2.1.2 xx市技师学院新校区项目的提出与发展 (11)2.2 xx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2)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14)2.4 xx市技师学院基本情况 (17)技师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三章项目定位、办学规模及专业设置 (20)3.1 项目定位 (20)3.2 办学规模 (20)3.2.1 xx市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发展规划 (20)3.2.2 办学规模 (21)3.2 专业设置 (21)第四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25)4.1 项目选址 (25)4.1.1 场址选择原则 (25)4.1.2 项目用地政策及学校规划总用地面积 (25)4.1.3 项目建设场址的选择 (26)4.1.4 项目建设地址及土地基本情况 (26)4.1.5 土地使用权获得方式 (27)4.2 自然条件分析 (27)4.2.1 地形、地貌条件 (27)4.2.2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气象、地震条件 (28)4.3 公共配套及建材供应条件 (29)4.3.1 公共配套设施条件 (29)4.3.2 建材供应条件 (30)第五章工程规划设计方案 (31)5.1 项目建设总体方案的选择 (31)5.1.1 项目建议书阶段总体建设方案 (31)5.1.2 项目现阶段提出的总体建设方案 (31)5.1.3 项目总体建设方案的选择 (31)5.2 总体规划设计 (33)5.2.1 规划设计依据 (33)5.2.2 设计指导思想 (33)5.2.3 规划设计原则 (34)5.2.4 规划设计理念 (34)技师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5.2.5 空间结构布局 (34)5.2.6 功能分区 (36)5.2.7 道路交通组织 (38)5.2.8 景观绿化系统 (38)5.3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41)5.3.1 校舍建筑内容及生均面积指标 (41)5.3.2 项目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42)5.3.4 总平面设计指标 (43)5.4 建筑设计 (43)5.4.1 设计依据 (43)5.4.2 主要校舍建筑 (44)5.4.3 新增主要建筑设计及功能设置 (45)5.4.4 各类校舍用房建筑面积合规性分析 (51)5.5 结构设计 (52)5.5.1 设计依据 (52)5.5.2 设计标准 (52)5.5.3 结构方案 (53)5.6 给排水工程设计 (54)5.6.1 设计依据 (54)5.6.2 给水系统设计 (55)5.6.3 排水系统设计 (56)5.6.4 消防系统设计 (57)5.7 电气工程设计 (58)5.7.1 设计依据 (58)5.7.2 强电工程 (59)5.7.3 弱电工程 (62)5.8 通风空调及燃气工程设计 (66)5.8.1 设计依据 (66)5.8.2 设计参数 (67)5.8.3 通风系统 (67)5.8.4 空调采暖系统 (68)技师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5.8.5 燃气工程设计 (68)5.9 环境卫生系统设计 (69)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 (70)6.1 环境现状 (70)6.2 项目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70)6.3 污染因素分析 (70)6.3.1 项目施工期环境影晌因素 (70)6.3.2 项目运营期环境影响因素 (71)6.4 污染治理措施 (71)6.4.1 项目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71)6.4.2 项目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 (72)6.4.3 治理措施及预期效果分析 (73)6.5 环境影响评价 (73)第七章消防与安全 (75)7.1 消防 (75)7.1.1 设计依据 (75)7.1.2 室外消防设施 (75)7.1.3 室内消防措施 (75)7.2 安全卫生 (78)7.2.1 危害因素 (78)7.2.2 安全卫生措施 (78)7.3 人民防空工程 (79)7.4 抗震设计 (79)7.4.1 设计依据 (79)7.4.2 抗震设计 (79)第八章节能 (81)8.1 设计依据与原则 (81)8.1.1 设计依据 (81)8.1.2 相关标准及规范 (81)技师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8.1.3 设计原则 (82)8.2 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82)8.2.1 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 (82)8.2.2 综合能耗估算 (82)8.3 节能措施 (83)8.3.1 建筑节能 (83)8.3.2 其他节能措施 (83)8.3 节水 (84)8.4 能源管理 (84)第九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86)9.1 机构设置 (86)9.2 劳动定员 (86)9.3 人才保障措施 (87)第十章项目组织管理及实施计划 (88)10.1 项目组织管理 (88)10.2 项目实施计划 (88)10.3 项目建设期限及分期实施方案 (89)第十一章项目招投标方案 (90)11.1 招标范围与组织形式 (90)11.2 招标程序及要求 (91)11.3 投标程序及要求 (91)11.4 开标与评标 (92)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94)12.1 投资估算 (94)12.1.1 估算说明 (94)12.1.2 估算依据 (94)12.1.3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估算依据 (95)12.1.4 工程建设费用 (95)技师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2.1.4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及预备费 (96)12.1.4 投资估算 (96)12.2 资金筹集 (97)第十三章经济及社会效益分析 (98)13.1 经济效益分析 (98)13.2 社会效益分析 (98)第十四章结论与建议 (100)14.1 结论 (100)13.2 建议 (101)第一章总论1.1 项目背景1.1.1 项目名称技师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1.1.2 项目承办单位项目承办单位:xx市技师学院项目负责人:1.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编制单位:资格等级:工程咨询资格证编号:发证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2 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1.2.1 研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3、《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4、《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5、《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6、原劳动部、财政部《关于规范技师学院管理的有关工作的通知》(劳社厅发〔2006〕30号);7、人社部《技工学校设置标准(试行) 高级技工学校设置标准(试行)技师学院设置标准(试行)》(人社部发〔2012〕8号)、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2012);8、《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9、《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豫政〔2014〕75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攻坚二期工程的意见》(豫政〔2014〕48号);10、《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市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总体方案的通知》(豫政〔2012〕14号)11、河南省国土资源厅、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十七类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试行)的通知》(豫国土资发(2006)86号);12、《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3、《xx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14、《xx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焦政文〔2012〕77号)、《xx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焦政文〔2015〕27号);15、《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16、《xx市技师学院新校区总体规划方案》;17、《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18、财政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人社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教〔2013〕84号);19、xx市发改委、国土局、规划局、环保局、水务公司、供电公司、燃气公司等部门关于项目的批复文件及项目供水、供电、供气证明材料;20、项目单位提供的与项目有关的基础资料;21、可研编制合同。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河南省保障性住房建设导则(试行)的通知正文:----------------------------------------------------------------------------------------------------------------------------------------------------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河南省保障性住房建设导则(试行)的通知(豫建〔2012〕78号)各省辖市、直管县(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委)、规划局、房产管理局(中心),各有关单位:为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设水平,现将《河南省保障性住房建设导则(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执行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及时与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系。
二〇一二年四月二十五日附件河南省保障性住房建设导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指导保障性住房建设,依据国家和省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建设导则(以下简称《导则》)。
第二条本《导则》是河南省保障性住房规划、设计和建设的重要标准,是编制、评估和审批保障性住房项目的重要依据,是对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管的尺度。
第三条本《导则》适用于全省新建、改建、配建保障性住房工程。
本《导则》所称保障性住房包括: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廉租住房等。
第四条保障性住房应按照建设节能、省地、环保型住宅的要求,积极推广应用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安全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第五条保障性住房应贯彻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注重规划、设计的深度,倡导精细化设计。
第六条保障性住房应严格工程投资和造价管理,履行项目基本建设程序,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加强质量和安全监管,严格执行分户验收制度,确保工程质量。
第二章选址与规划第七条保障性住房建设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及住房建设规划的要求,保障居住者的基本生活条件和环境。
项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项城市农村闲置废弃低效集体建设用地土地整理复垦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项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6.12.25•【字号】项政办〔2016〕83号•【施行日期】2016.12.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项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项城市农村闲置废弃低效集体建设用地土地整理复垦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项政办〔2016〕83号各镇人民政府、办事处,市政府有关部门:现将《项城市农村闲置、废弃、低效集体建设用地土地整理复垦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6年12月25日项城市农村闲置、废弃、低效集体建设用地土地整理复垦工作实施办法(试行)为盘活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开发利用管理的若干意见》(豫政〔2011〕27号)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经市政府研究,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农村闲置、废弃、低效集体建设用地土地整理复垦工作。
为确保工作顺利推进,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以农民自愿为前提,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以守住耕地红线为根本,遵循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通过农村闲置、废弃、低效集体建设用地整理复垦,保护耕地,合理布局建设用地空间。
二、总体目标将全市范围内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扩展边界以外的农村闲置、废弃、低效集体建设用地实施整理复垦,通过土地增减挂钩平台促进土地资源节约、合理和高效利用,提升土地资源的综合承载能力。
三、实施步骤(一)实施主体。
各镇为农村闲置、废弃、低效集体建设用地实施整理复垦工作的主体,采取自行整理复垦、自愿复耕的方式,实施土地整理复垦工作,负责对本辖区范围内的土地整理复垦工作进行统筹安排。
(二)申报地块。
各镇根据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专项规划,合理确定农村闲置、废弃、低效集体建设用地(包括空心村、废弃工矿用地、废弃砖瓦窑场等)整理复垦地块。
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送审稿)濮阳市人民政府二○○九年七月目录引言 (1)第一章规划背景 (1)第一节濮阳市概况 (1)第二节上轮规划实施成效 (2)第三节土地利用概况 (3)第四节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6)第二章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 (10)第一节指导思想与原则 (10)第二节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 (11)第三章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 (16)第一节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16)第二节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18)第三节优化产业集聚区空间 (26)第四节合理调控中心城区土地利用 (28)第四章加强耕地保护与基本农田建设 (29)第一节耕地保护 (29)第二节基本农田保护 (31)第三节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 (33)第五章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37)第一节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37)第二节集约节约城镇工矿建设用地 (38)第三节积极推进农村居民点整治 (39)第四节加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41)第六章土地利用重大工程 (44)第一节保障重大工程建设用地 (44)第二节土地整理复垦与开发 (45)第七章区域土地利用调控 (47)第一节土地利用综合分区 (47)第二节土地利用分区管制 (48)第三节县乡土地利用规划调控 (51)第八章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 (53)第一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原则 (53)第二节土地生态功能分区 (54)第三节重点生态建设工程 (56)第九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58)第一节建立完善、规范的规划体系 (58)第二节强化规划实施管理机制 (59)第三节加强规划技术管理保障 (61)第四节强化规划经济调节手段 (62)第五节加强规划实施制度建设 (62)第六节提高规划社会保障能力 (63)附表 (64)附表12005年土地利用现状 (64)附表2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 (65)附表3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 (66)附表4建设用地指标 (66)附表5农村居民点用地指标 (67)附表6近期新增建设用地及补充耕地指标 (67)附表7园地指标 (68)附表8林地指标 (68)附表9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69)附表10濮阳市重点建设项目 (71)附表11濮阳市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重点项目 (73)附表12新农村建设规划 (7482)引言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更好地统筹区域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保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市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濮阳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各地国有土地(建设用地)公开出让后规划设计条件变更管理规定国有建设用地出让后,规划设计条件发生变更是经常发生的。
这也是当前国土管理和规划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国家层面,在《城乡规划法》第43条对规划条件变更做了原则性规定,但住建部对规划设计条件变更的管理没有一个统一的操作程序。
各地形成了不同的管理方式。
以下罗列了江苏省南京市、宿迁市,福建省厦门市,浙江省瑞安市,安徽省蚌埠市、江西省的具体管理规定。
南京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后规划条件变更管理规定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市规划局拟定的《南京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后规划条件变更管理规定》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一○年一月二十日南京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后规划条件变更管理规定(市规划局 2010年1月)第一条为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后规划条件的变更,加强对规划条件变更的管理,根据《城乡规划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规划条件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组成部分,是规划管理部门实施规划管理的依据,建设项目的实施必须严格遵守规划条件,一般不得变更。
第三条本市市区范围内,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尚未领取该项目全部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之前,确需对规划条件进行变更的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规划条件除法律法规规定可以变更的外,其他的调整均视为规划条件的变更。
根据变更内容的不同,分为核心内容变更和一般内容变更。
核心内容变更是指对城市规划实施或公共利益产生重大影响、涉及土地市场公平公正性等的变更;一般内容变更是指核心内容变更以外的变更。
第五条规划条件的变更应当以经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或者其他规划为依据,并符合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规范的要求,不得影响国家利益和公众合法权益。
第六条规划条件核心内容变更的,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一)因城市规划调整或修编造成地块发展条件变化的;(二)因城市基础设施、公益性公共设施建设需要导致已出让用地的大小及相关建设条件发生变化的;(三)国家、省、市有关政策发生变化的;(四)省、市政府同意变更的。
河南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通知的意见正文:---------------------------------------------------------------------------------------------------------------------------------------------------- 河南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通知的意见(豫政〔2006〕70号)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以下简称《通知》)是中央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
为把《通知》精神落到实处,现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加强土地调控的重要意义《通知》从当前宏观调控的实际需要出发,针对土地管理特别是土地调控中出现的影响经济平稳运行的一些突出问题,从调整利益机制、完善责任制度和健全法律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深化改革、从严管理的具体措施。
这是继《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之后的又一个严格土地管理的重要文件,是当前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的坚定决心,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省是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既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任务,又肩负着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使命,保护耕地和保障建设用地的任务十分艰巨。
近年来,我省积极顺应国家宏观调控,认真贯彻落实严格土地管理的各项政策措施,在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需求、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查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是,一些地方依法管地、依法用地意识仍比较淡薄,粗放利用和闲置浪费土地的现象比较突出,未批先占、“以租代征”、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侵害群众土地合法权益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我省正常的土地管理秩序。
限制用地项目目录新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年本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发布实施《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的通知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发布实施《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发展改革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和发展改革委: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精神,依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9号)和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土地供应政策,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了《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以下分别简称《限制目录》和《禁止目录》)。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本通知的规定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设项目。
二、凡列入《限制目录》的建设项目,必须符合目录规定条件,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投资管理部门方可办理相关手续。
三、凡列入《禁止目录》的建设项目或者采用所列工艺技术、装备、规模的建设项目,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投资管理部门不得办理相关手续。
四、凡采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明令淘汰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或者生产明令淘汰产品的建设项目,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投资管理部门一律不得办理相关手续。
五、《限制目录》和《禁止目录》执行中,国务院发布的产业政策和土地资源管理政策对限制和禁止用地项目另有规定的,按国务院规定办理。
六、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根据宏观调控需要,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土地供应政策,适时修订《限制目录》和《禁止目录》。
各地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在符合本《限制目录》和《禁止目录》的前提下,制定本地的限制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
新密市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土地整治项目管理,促进土地整治工作规范、健康、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土地开发整理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发〔2003〕363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暂行办法的通知》(豫政办〔2009〕124号)等法律法规及郑州市有关土地整治项目管理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市级专项资金及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自筹资金安排的土地整治项目,主要指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和使用新增费开展的基本农田整治项目(以下简称“项目”)。
第三条项目的实施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并成立由市政府领导和发展改革、国土资源、财政、城乡规划、农业农村、林业、水务、交通运输、教育体育、卫生、电业等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土地整治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整治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新密市国土资源局。
第四条市整治办公室、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具体负责项目管理和实施工作,市国土资源局为全市土地整治的业务主管部门,市政府有关部门按各自职能分工做好项目的资金投入、技术指导和施工管理等工作。
使用新增费进行的基本农田整治项目由市国土资源局承担实施。
第五条项目的确定和管理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切实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二)坚持以土地综合整治为重点;(三)坚持土地整理复垦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四)坚持维护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五)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实现数量、质量和生态管护相统一;(六)坚持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第六条项目实施要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制、公告制、竣工验收制及建后管护制等制度。
第七条市政府对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的土地整治工作严格按照有关制度进行督查考核,落实奖惩兑现,实施责任追究。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公布日期】2022.08.09•【字号】•【施行日期】2022.08.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有关委、厅、局: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内蒙古自治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细则(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2022年8月9日内蒙古自治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细则(试行)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项目立项和实施第三章项目验收和指标入库第四章指标确认和交易第五章调剂资金使用和管理第六章监督管理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自然资源部财政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关于印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渡期内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管理办法〉的通知》(自然资发〔2021〕178号)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土地综合整治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继续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在过渡期内(2022年-2025年),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所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是指各旗县(市、区)在保障自身发展用地指标需求的前提下,依据国土空间规划、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和年度变更调查成果,通过对农村建设用地拆旧复垦安置,产生的节余建设用地指标(以下简称节余指标)。
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是在省际充分协商的基础上经自然资源部同意后实施节余指标跨省域交易的行为,实施范围为自治区原深度贫困旗县及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旗县。
节余指标跨县域调剂是在自治区范围内经自然资源厅同意后实施节余指标跨县域交易的行为,实施范围为全区所有旗县(市、区),优先保障原贫困旗县及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旗县指标调剂。
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06年本)(第一至第十类项目在规定的条件下不得用地)一、农林项目1. 单线5万立方米/年以下的高中密度纤维板项目2. 单线3万立方米/年以下的木质刨花板项目3. 1000吨/年以下的松香生产项目二、煤炭项目1. 单井井型低于下列规模的煤矿项目:山西、陕西、内蒙古30万吨/年;东北及华北、西北其他地区、河南省15万吨/年;其他省区9万吨/年;开采极薄煤层3万吨/年三、电力项目1. 除西藏、新疆、海南等小电网外,单机容量在30万千瓦及以下的常规燃煤火电机组发电项目2. 除西藏、新疆、海南等小电网外,发电煤耗高于300克标准煤/千瓦时的常规发电机组,发电煤耗高于305克标准煤/千瓦时的常规空冷发电机组发电项目四、石油、天然气和化工项目1. 10万吨/年以下聚酯装置2. 7万吨/年以下聚丙烯装置(连续法及间歇法)3. 10万吨/年以下丙烯腈装置4. 10万吨/年以下ABS树脂装置(本体连续法除外)5. 60万吨/年以下乙烯装置6. 800万吨/年以下常减压炼油装置7. 50万吨/年以下催化裂化装置、40万吨/年以下连续重整装置、80万吨/年以下加氢裂化装置、80万吨/年以下延迟焦化装置8. 20万吨/年以下聚乙烯装置9. 20万吨/年以下乙烯氧氯化法聚氯乙烯装置、12万吨/年以下电石法聚氯乙烯装置10. 20万吨/年以下苯乙烯装置(干气制乙苯工艺除外)11. 10万吨/年以下聚苯乙烯装置12. 22.5万吨/年以下精对苯二甲酸装置13. 20万吨/年以下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14. 10万吨/年以下己内酰胺装置15. 20万吨/年以下乙烯法醋酸装置、10万吨/年以下羰基合成法醋酸装置16. 100万吨/年以下氨碱装置17. 30万吨/年以下联碱装置18. 20万吨/年以下硫磺制酸装置、10万吨/年以下硫铁矿制酸装置19. 1000吨/年以下铅铬黄生产线20. 5000吨/年及以下氧化铁红颜料装置21. 2.5万千伏安以下(能力小于4.5万吨)及2.5万千伏安以上环保、能耗等达不到准入要求的电石矿热炉项目22. 5000吨/年以下的电解二氧化锰生产线23. 15万吨/年以下烧碱装置24. 2万吨/年以下氢氧化钾装置25. 单线2万吨/年以下或有钙焙烧铬化合物生产装置26. 单套1万吨/年以下无水氟化氢(HF)生产装置(配套自用和电子高纯氟化氢除外)27. 单套反应釜6000吨/年以下、后处理3万吨/年以下的F22生产装置(作为原料进行深加工除外)28. 2万吨/年以下的(甲基)有机硅单体生产装置29. 8万吨/年以下的甲烷氯化物生产项目(不包括为有机硅配套的一氯甲烷生产项目)30. 8万吨/年及以上、对副产的全部四氯化碳没有配套处置设施的甲烷氯化物生产项目31. 300吨/年以下皂素(含水解物)生产装置(综合利用除外)五、钢铁项目1. 180平方米以下烧结机项目2. 有效容积1000立方米以下或1000立方米及以上、未同步配套煤粉喷吹装置、除尘装置、余压发电装置,能源消耗、新水耗量等达不到标准的炼铁高炉项目3. 公称容量120吨以下或公称容量120吨及以上、未同步配套煤气回收、除尘装置,能源消耗、新水耗量等达不到标准的炼钢转炉项目4. 公称容量70吨以下或公称容量70吨及以上、未同步配套烟尘回收装置,能源消耗、新水耗量等达不到标准的电炉项目5. 800毫米以下热轧带钢(不含特殊钢)项目6. 25万吨/年及以下热镀锌板卷项目7. 10万吨/年及以下彩色涂层板卷项目8. 2.5万千伏安以下、2.5万千伏安及以上环保、能耗等达不到准入要求的铁合金矿热电炉项目(中西部具有独立运行的小水电及矿产资源优势的国家确定的重点贫困地区,单台矿热电炉容量≥1.25万千伏安)9. 直径550毫米以下及2万吨/年以下的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生产线10. 5万吨/年以下炭块、4万吨/年以下炭电极生产线六、有色金属项目1. 单系列10万吨/年以下规模粗铜冶炼项目2. 单系列5万吨/年及以下规模铅冶炼项目3. 单系列10万吨/年以下规模锌冶炼项目4. 4吨以下的再生铝反射炉项目5. 10万吨/年以下的独立铝用炭素项目6. 1万吨/年以下的再生铅项目七、黄金项目1. 日处理金精矿50吨以下的独立氰化项目2. 日处理矿石100吨以下,无配套有采矿系统的独立黄金选矿厂项目3. 日处理金精矿50吨以下的火法冶炼项目4. 处理矿石5万吨/年以下的独立堆浸场项目(青藏高原除外)5. 日处理岩金矿石50吨以下的采选项目6. 处理砂金矿砂20万立方米/年以下的砂金开采项目八、建材项目1. 日熔化量500吨以下普通浮法平板玻璃生产线2. 100万平方米/年及以下的建筑陶瓷砖生产线3. 50万件/年以下的隧道窑卫生陶瓷生产线4. 新建日产1500吨及以下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5. 2000万平方米/年以下的纸面石膏板生产线6. 500万平方米/年以下的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生产线,聚乙烯膜层厚度在0.5毫米以下的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生产线7. 15万平方米/年以下的石膏(空心)砌块生产线、单班年生产能力2.5万立方米以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以及单班年生产能力15万平方米以下混凝土铺地砖固定式生产线、5万立方米/年以下人造轻集料(陶粒)生产线8. 10万立方米/年以下的加气混凝土生产线9. 3000万标砖/年以下的煤矸石、页岩烧结实心砖生产线10. 5000吨/年以下岩(矿)棉生产线九、机械制造项目1. 2臂及以下凿岩台车制造项目2. 3立方米及以下小矿车制造项目3. 直径2.5米及以下绞车制造项目4. 直径3.5米及以下矿井提升机制造项目5. 40平方米及以下筛分机制造项目6. 直径700毫米及以下旋流器制造项目7. 800千瓦及以下采煤机制造项目8. 斗容3.5立方米及以下矿用挖掘机制造项目9. 50马力及以下拖拉机制造项目10. 30万千瓦及以下常规燃煤火力发电设备制造项目(综合利用机组除外)11. 6300千牛及以下普通机械压力机制造项目(数控压力机除外)12. 直径400毫米及以下各种结合剂砂轮制造项目13. 直径400毫米及以下人造金刚石切割锯片制造项目14. 220千伏及以下高、中、低压开关柜制造项目15. 8.8级以下普通低档标准紧固件制造项目16. 100立方米及以下活塞式动力压缩机制造项目17. 20立方米以下螺杆压缩机制造项目18. 56英寸及以下单级中开泵制造项目19. 通用类10兆帕及以下中低压碳钢阀门制造项目十、轻工项目1. 超薄型(厚度低于0.015毫米)塑料袋生产线2. 年加工皮革10万张(折牛皮标张)以下的制革项目3. 生产速度低于1500只/时的单螺旋灯丝白炽灯生产线4. 电子计价秤项目(准确度低于最大称量的1/3000,称量≤15千克)5. 电子汽车衡项目(准确度低于最大称量的1/3000,称量≤300吨)6. 电子静态轨道衡项目(准确度低于最大称量的1/3000,称量≤150吨)7. 电子动态轨道衡项目(准确度低于最大称量的1/500,称量≤150吨)8. 电子皮带秤项目(准确度低于最大称量的5/1000)9. 电子吊秤项目(准确度低于最大称量的1/1000,称量≤50吨)10. 弹簧度盘秤项目(准确度低于最大称量的1/400,称量≤8千克)11. 2万吨/年以下的玻璃瓶罐生产线12. 3万吨/年以下三聚磷酸钠生产线13. 2000吨/年以下牙膏项目14. 100万吨/年以下北方海盐项目;60万吨/年以下矿(井)盐项目;20万吨/年以下湖盐项目十一、党政机关新建办公楼项目1. 中央和地方省级党政机关新建办公楼项目:须经国务院批准2. 省级以下党政机关新建办公楼项目:须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十二、城市主干道路项目1. 用地红线宽度(包括绿化带)不得超过下列标准:小城市和建制镇40米,中等城市55米,大城市70米。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河南省2015年本)的通知正文:----------------------------------------------------------------------------------------------------------------------------------------------------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河南省2015年本)的通知豫政〔2015〕9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布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4年本)的通知》(国发〔2014〕53号)精神,深入推进全省投资体制改革,现发布《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河南省2015年本)》(以下简称《目录》),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企业投资建设《目录》内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须按照规定报送有关项目核准机关核准。
企业投资建设《目录》外的项目,实行备案管理。
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等投资建设的项目,按照《目录》执行。
原油、天然气开发项目由具有开采权的企业自行决定,并报国务院行业管理部门备案。
具有开采权的相关企业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开发利用资源,避免资源无序开采。
二、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制定的发展规划、产业政策、总量控制目标、技术政策、准入标准、用地政策、环保政策、信贷政策等是企业开展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依据,是项目核准机关和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城乡规划、行业管理等部门以及金融机构对项目进行审查的依据。
环境保护部门要根据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对环境影响大、环境风险高的项目严格环评审批,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三、对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船舶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项目,要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各级、各部门不得以其他任何名义、任何方式备案新增产能项目,各相关部门和机构不得办理土地供应、能评、环评审批和新增授信支持等相关业务,并合力推进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各项工作。
电力工程用地用地指标LT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06] 207号)要求,在对建设部、原国家土地管理局颁布的《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1997)进行修订的基础上编制而成。
在标准编制过程中,编制组以全国2000年以后建成投运和在建以及经初步设计审定修改后的燃煤发电厂、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生物质能电厂以及核电厂、变电站和换流站的厂(站)区总平面布置图为主要参考依据,总结了我国火力发电厂、核电厂以及变电站和换流站的厂(站)区总平面布置设计经验,结合实际工程开展了资料收集和数据统计与分析工作,并积极吸收了国外相关建设项目在节约和集约用地方面的最新成果,在广泛征求有关设计、生产、管理等部门和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对主要问题进行了反复修改,最后召开全国性会议邀请有关专家审查定稿。
本标准共分三篇,第一篇为火力发电厂建设用地指标,第二篇为核电厂建设用地指标,第三篇为变电站和换流站建设用地指标,其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合理和节约用地的基本规定以及燃煤、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生物质能电厂厂区建设用地指标和厂外工程建设用地指标,核电厂厂区建设用地指标和厂外工程建设用地指标,变电站和换流站站区建设用地指标等。
与原《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1997)相比,本标准主要有下列变化:(1) 增加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生物质能以及核电厂和换流站厂(站)区建设用地指标的规定。
(2) 增加了各功能区域单项用地指标,并补充了脱硫、脱硝、再生水处理、圆形煤场、汽车运输、直接空冷、间接空冷、排烟冷却塔、超大型冷却塔、海水淡化、900MW和1000MW 机组以及送变电750kV等级变电站、500kV换流站等功能模块用地指标。
(3) 内容更为全面、合理。
本标准第一篇的燃煤、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厂区建设用地指标和第三篇的变电站和换流站站区建设用地指标为强制性指标,必须严格执行。
十七类建设项目用地指标(试行)一、高等教育建设用地指标(依据建筑设计资料集第 3 册,教职工住宅用地占校园总的28-30%) 扣除教职工住宅用地,对豫国土资发〔2004 〕184 号文件进行修订)建设规模体育用地㎡校舍建设用成片绿地㎡校园总用地类别名称(人)/ 生地㎡/ 生/ 生㎡/ 生综合大学师>5000925539范、政法、1000--5001228545财经、外语、0艺术院校<10001232549>5000937541工业、农业、1000--500林业、医、1230547药类学校<10001233550>20001641564体育类院校500--20002548578说明: 1.校园总用地包括校舍用地、体育用地和成片绿地。
2.校舍建设用地包括教育建筑用地和学生宿舍、生活用地,但不包括教职工住宅用地,教职工住宅依据国家规定应社会商品化。
二、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含职业中专)建设用地指标(参照:国家教委、国家计委〔87 〕教基字 008 号文件)建设规模体育用地㎡校舍建设用成片绿地㎡校园总用地类别名称(人)/ 生地㎡/ 生/ 生㎡/ 生<150********工、农、林1500--500业、医、药1024539类中专学校>5000921535<150********师范、政法、1500--500财经、外语、1020533艺术学校>5000919533说明: 1.校园总用地包括校舍用地、体育用地和成片绿地。
2.校舍建设用地包括教育建筑用地和学生宿舍、生活用地,但不包括教职工住宅用地,教职工住宅依据国家规定应社会商品化。
三、城市幼儿园建设用地指标(依据:国家教委、建设部〔88 〕教基字 108 号文件)规模(人)用地面积(㎡/ 生)500以下15500以上13说明: 1.校幼儿园用地面积包括建筑占地、室外活动场地和绿化及道路用地。
2.本指标不包括教职工住宅用地,教职工住宅应社会商品化。
四、普通中小学校园建设用地指标(参考指标)普通中小学校园用地包括建筑用地、体育场所用地、绿化用地和勤工俭学用地,用地生均面积如下表:学校规模学校类别≤24 班≥30 班完小1817初中2220完中2220高中2220说明: 1.表中未计入学生宿舍和生活用地,初中、完中、高中宿舍和生活用地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住宿生均用地面积应控制在4--5 平方米。
学生住宅积率应为 0.9 。
2.表中未计入教职工住宅用地,教职工住宅依据国家规定应社会商品化。
五、党政机关办公建设用地指标(参考指标)(依据:国家计委投资〔1999 〕 2250 号文件)(一)建设等级与面积指标1.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等级分为三级一级办公用房,适用于中央部(委)级机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机关,以及相当于该级别的其他机关。
二级办公用房,适用于市(地、州、盟)级机关,以及相当于该级别的其他机关。
三级办公用房,适用于县(市、旗)级机关,以及相当于该级别的其他机关。
2.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包括:办公室用房、公共服务用房、设备用房和附属房。
3.各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人均建筑面积指标应按下列规定执行:一级办公用房:编制人员每人平均建筑面积26--30平方米,编制定员超过400人时,应取下限。
二级办公用房:编制人员每人平均建筑面积 20--25 平方米,编制定员超过200人时,应取下限。
三级办公用房:编制人员每人平均建筑面积 16--18 平方米,编制定员超过100人时,应取下限。
寒冷地区办公用房、高层建筑办公用房的人均面积指标可采用使用面积指标控制。
(二)党政机关办公用地容积率控制指标层高容积率多层( 4--6 )≥1.2高层(≥7)≥2.1附属汽车库及高层办公建筑消防水池、水泵房应放入地下室,少占室外用地,尽量增加绿化面积。
说明:党政机关办公用地,应提倡多部门建综合办公楼,以减少对土地的占用量,特别是对市、县(市、区)机关办公房原则上按多部门联建办公楼提供用地。
六、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依据:国家建设部、发计委建标〔2001 〕77 号文件)(一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规模类别和污水处理等级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1.建设规模类别(以污水处理量计)I 类: 50--100万m 3/d;II 类: 20--50万m 3/d;III 类: 10--20万m 3/d;IV 类: 5--10万m 3/d;V 类: 1--5 万 m3/d ;注:以上规模分类含下限值,不含上限值。
2.污水处理级别一级处理(包括强化一级处理):以沉淀为主体的处理工艺:二级处理:以生物处理为主的处理工艺:深度处理:进一步去除二级处理不能完全去除的污染物的处理工艺。
(二)污水处理单位水量的建设用地不应超过下表所列指标生产管理及辅助生产区用地面积宜控制在总用地面积的8%-20% 。
污水厂建设用地指标㎡(m 3/d )建设规模一级污水厂二级污水厂深度处理I 类--0.50--0.40--II 类0.30--0.200.60--0.500.20--0.15III 类0.40--0.300.70--0.600.25--0.20IV 类0.45--0.400.85--0.700.35--0.25V 类0.55--0.45 1.20--0.850.40--0.35说明: 1.建设规模大的取下限,规模小的取上限。
2.表中深度处理的用地指标是在污水二级处理的基础增加的用地;深度处理工艺按提升泵房、絮凝、沉淀(澄清)、过滤、消毒、送水泵房等常规流程考虑;当二级污水厂出水满足特定回用需求或仅需某几个净化单位时,深度处理用地用根据实际情况降低。
(三)污水泵站的建设用地应根据规模等条件确定,不用超过下表所列指标泵站建设用地指标单位:平方米建设规模I 类II 类III 类IV 类V 类2700--4702000--2701500--2001000--150550--1000指标0000说明: 1.表中指标为泵站围墙以内,包括整个流程的构筑物和附属建筑物、附属设施等的用地面积。
2.小于 V 类规模的泵站用地面积按V 类规模指标控制。
七、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依据:国家建设部、发计委建标〔2001 〕213 号文件)(一)堆肥厂的建设规模(根据进场的垃圾量)分类宜符合表 1 的规定建设规模分类表 1(t/d)类型额定日处理能力I 类300--600II 类150--300III 类50--150IV 类≤50注:建设规模分类I、II 、 III 类额定日处理能力含上限值,不含下限值。
(二)堆肥厂建设项目由堆肥厂主体工程设施、配套设施以及生产管理和生活服务设施等构成建设用地堆肥厂建设的用地应符合科学、合理、节约的原则。
堆肥厂建设用地指标应按表 2 所列指标控制。
堆肥厂建设用地指标表 2单位:平方米类型用地指标I 类35000--50000II 类25000--35000III 类15000--25000IV 类≤15000说明: 1.表中用地指标不含堆肥产品深加工处理、堆肥残余物处理用地;2.动态堆肥取下限,静态堆肥取上限;3.I 类堆肥厂可根据实际处理规划酌情增加。
八、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依据:国家建设部、发计委建标〔2001 〕213 号文件)(一)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1.焚烧厂的建设规划,应根据焚烧厂服务范围的垃圾产量、成分特点以及变化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并应根据处理规模合理确定生产线数量和单台处理能力。
焚烧厂建设规划分类与生产线数量宜符合表 1 的规定。
建设规划分类与生产线数量表 1类型额定日处理能力( t/d )生产线数量I 类1200 以上3--4II 类600--12002--4III 类150--6002--3IV 类50--1501--2说明: 1.IV 类中 1条生产线的生产能力不宜小于50 t/d ;2.III 类中 1条生产线的生产能力不宜小于75 t/d ;3.额定日处理量能力分类中,II、III 类含上限值,不含下限值。
2.焚烧厂建设项目由焚烧厂主体工程与设备、配套工程、生产管理与生活服务设施构成。
(二)建设用地焚烧厂的建设用地,应遵守科学合理、节约用地的原则,满足生产、办公的需求,并留有发展的余地。
焚烧厂建设用地指标应按表 2 执行。
建设用地指标表 2单位:平方米类型用地指标I 类40000--60000II 类30000--40000III 类20000--30000IV 类10000--20000注:建设用地指标含上限值,不含下限值。
九、水厂供水设施建设项目用地指标(依据:建设部建标〔 1998 〕14 号文件)1.水厂用地应按规划期给水规模确定,用地控制指标应按表 1 采用,水厂厂区周围应设置宽带不小于10 米绿化地带。
水厂用地控制指标表1建设规模(万 m 3/d)地表水水厂(㎡. d /m 3 )地下水水厂(㎡ . d /m 3 )5--100.70--0.500.40--0.3010--300.50--0.300.30--0.2030--500.30--0.100.20--0.08说明: 1.建设规模大的取下限,建设规模小的取上限;2.地表水厂建设用地按常规处理工艺进行,厂内设置预处理或深度处理构筑物以及污泥处理设施时,可根据需要增加用地;3.地下水厂建设用地按消毒工艺进行,厂内设置特殊水质处理工艺时,可根据需要增加用地;4.本表指标末包括厂区周围绿化带用地。
2.当配水系统中需设置加压泵站时,其位置宜靠近用水集中地区,泵站用地按规划期给水规模确定,其用地控制指标应按表 2 采用,泵站周围应设置宽度不小于 10 米的绿化带,并宜与城市绿化用地相结合。
泵站用地控制指标表 2建设规模(万 m 3/d )用地指标(㎡ . d /m 35--100.25--0.2010--300.20--0.1030--500.10--0.03说明: 1.建设规模大的取下限,建设规模小的取上限;2.加压泵设有大容量的调节水池时,可根据需要增加用地;3.本表指标末包括厂区周围绿化带用地。
十、乡镇集贸市场建设项目用地指标(依据:建设部建标〔 2000 〕79 号文件)(一)乡镇集贸市场类别和规模等级1.乡镇集贸市场的类别,按交易品类分为综合型和专业型市场;按经营方式分为零售型和批发型市场,以及批零兼容性市场;按布局形式分为集中式和分散式市场;按设施类型分为固定型和临时型市场;按服务范围分为镇区型、镇域型和域外型市场。
2.以零售为主的乡镇集贸市场的规模,应按平集日入集人次划分为小型、中型、大型和特大型四级,其规模分级符合表 1 的规定。
批发市场的规模应根据经营内容的实际情况分级。
乡镇集贸市场规模等级表 1集贸市场规模分级小型中型大型特大型≤30003001--100010001--5000> 5000平集日入集人次(二)集贸市场用地1.确定集贸市场的用地规模应以规划预测的平集日高峰人数为计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