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能力测试焓差法制冷量和制热量的手工测量计算
- 格式:docx
- 大小:74.58 KB
- 文档页数:5
空气焓差法计算制冷量根据焓差法测量制冷能力原理,用焓差法测定时,就是在被测空调器的进、出口气流中设置干、湿球温度计,并在空调器出风口装设风量测量装置。
空调器进口空气参数由空气再处理设备,或房间空调设备控制,以维持室内工况。
待工况稳定后,即可对空调器的进、出口空气参数及通过空调器的风量进行测定。
国家标准GB/T7725-1996给出的制冷量的计算公式为:12()(1)L I I Q X υ⋅-=⋅+ (1) 式中:Q ——空调器制冷量,kW ;I 1——空调器室内侧回风空气焓值,kJ/kg (干空气);I 2——空调器室内侧送风空气焓值,kJ/kg (干空气);L ——空调器室内侧测点的风量,m 3/s ;υ——测点处湿空气比容,m 3/kg ;X ——测点处空气绝对湿度,kg/kg (干空气)。
上述5个参数均不是直接测量量,它们需要通过直接测量量:蒸发器进风干球温度、蒸发器进风相对湿度、蒸发器出风干球温度、蒸发器出风相对湿度、冷凝器进风干球温度以及大气压力计算得出。
①水蒸气的饱和压力Ps (Pa )由经验公式可得温度t (℃)对应的水蒸气饱和压力Ps 为:3816.44133.332exp 18.3036227.02S P t ⎧⎫=⨯-⎨⎬+⎩⎭ (2) 由式(2)可求出蒸发器进风温度TE1、蒸发器出风温度TE2分别对应的水蒸气饱和压力P S 1、P S 2,单位为Pa 。
②水蒸气的分压力P V (Pa )若已知相对湿度ϕ,则水蒸气的分压力P V 为:V S P P ϕ=⨯ (3) 由式(3)可求出蒸发器进风相对湿度FE1、蒸发器出风相对湿度FE2分别对应的水蒸气分压力P V 1、P V 2,单位为Pa 。
③含湿量X (kg/kg (干空气))未饱和空气和饱和空气的含湿量均可由下式计算:0.622V VP X P P =- (4) 由式(4)可求出蒸发器进风含湿量X1、蒸发器出风含湿量X2,单位为kg/kg (干空气)。
车用空调压缩机的制冷量与制热量测试与分析车用空调压缩机是汽车空调系统中的重要组件,通过压缩与膨胀的循环作用,实现车内空气的制冷与制热。
对于车用空调压缩机的制冷量与制热量的测试与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其性能表现,为车辆空调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提供参考。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车用空调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车用空调压缩机通过压缩工质(一般为制冷剂),使其温度和压力升高,然后将高温高压的气体送入冷凝器中,通过传热与散热,使气体冷却并凝结成液体。
接着,液态制冷剂经过干燥器和膨胀阀,变为低温低压的制冷剂,然后进入蒸发器,在与车内空气交换热量的同时蒸发,吸热使车内空气温度降低。
最后,汽车空调系统中的风扇将冷却好的空气吹到车内,实现制冷过程。
在测试车用空调压缩机的制冷量与制热量时,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1. 热容测试方法:这种方法通过测量空调系统中制冷剂的温度变化和流量来计算制冷量与制热量。
首先,需要安装合适的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来监测制冷剂的温度和流量。
然后,在不同工况下记录并分析制冷剂的温度变化和流量,通过计算制冷剂的热容量,得出制冷量和制热量的数值。
2. 实际工况测试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在实际使用的车辆上进行测试,记录汽车空调系统在不同外界温度和工作状态下的制冷量和制热量。
为了获得准确的测试结果,需要选择不同的工况,例如不同车速、不同室外温度、不同风扇档位等,并进行测试与分析。
3. 数值模拟方法: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可以较为准确地模拟车用空调压缩机工作时的制冷量和制热量。
通过建立合适的数值模型,可以模拟空气流动、传热和膨胀过程,从而得到制冷量和制热量的数值结果。
在进行车用空调压缩机的制冷量与制热量测试与分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测试环境的控制:为了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在合适的实验室环境中进行测试。
控制室内温度、湿度等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2. 数据的准确采集与分析:在进行测试时,需要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空气焓差法计算公式以空气焓差法计算公式为标题,介绍空气焓差法的原理和应用。
一、引言空气焓差法是一种常用的热力学计算方法,通过计算空气在进出口温度差条件下的焓差,来确定空气的能量变化。
本文将详细介绍空气焓差法的原理和应用。
二、空气焓差法原理空气焓差法是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能量守恒原理。
根据热力学的理论,空气在经历温度变化时,其焓值也会发生变化。
焓是物质的热力学性质之一,代表了单位质量物质所具有的能量。
空气在不同温度下的焓值可以通过热力学表或计算软件获得。
空气焓差法的计算公式如下:ΔH =Cp * ΔT其中,ΔH表示空气焓差,Cp表示空气的定压比热容,ΔT表示空气的进出口温度差。
四、空气焓差法的应用1. 空调系统能量计算:空气焓差法可以应用于空调系统的能量计算。
通过测量空气进出口温度差和空气流量,结合空气焓差法计算公式,可以准确计算出空调系统的能量变化。
2. 空气加热系统设计:在空气加热系统的设计中,空气焓差法可以用来确定空气加热器的热负荷。
通过测量进出口空气的温度差和流量,结合空气焓差法计算公式,可以确定所需的加热功率。
3. 燃烧过程分析:在燃烧过程的分析中,空气焓差法可以用来计算燃气的理论燃烧温度。
通过测量燃气和空气的进口温度和流量,结合空气焓差法计算公式,可以得到燃气的理论燃烧温度,为燃烧过程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五、空气焓差法的优缺点空气焓差法作为一种常用的热力学计算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 简单易用:空气焓差法的计算公式简单明了,使用方便。
2. 精度较高:在合理范围内,空气焓差法可以提供较高的计算精度。
3. 应用广泛:空气焓差法在空调、加热系统设计以及燃烧过程分析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
然而,空气焓差法也存在一些缺点:1. 假设限制:空气焓差法假设空气为理想气体,并忽略了一些实际情况,如湿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2. 系统复杂性:在实际应用中,空气焓差法的计算需要考虑多个参数和变量,涉及到系统的复杂性。
A2房间空调器性能测试(焓值法空调试验装置) A2.1检测方法说明1)根据GB/T7725-1996房间空调器性能测试要求,选择焓值法空调试验装置。
2)测试原理:焓值法空调试验台是通过测试间环境工况调节系统使放置被测空调器的测试间的温度和湿度达到相关标准规定的稳定值,然后对空调器的送风参数、回风参数以及循环风量进行测量,用测出的风量与送风、回风焓差的乘积确定空调器的制冷能力。
3)按照焓差法的测试原理,将空调器送风口与空调测量装置相接,空调器的安装要象正常安装情况一样,使空调器正常运行。
4)测试对象:标准空调样机型号为KC -50。
5)检测设备:焓值法空调试验台。
6)数学模型()()n na a W Vh h q +-=1'21φ式中:φ―空调器室内侧总制冷量,W ;q―空调器室内测点的风量,m 3/s ;1a h ―空调器室内回风空气焓值,J/kg ; 2a h ―空调器室内送风空气焓值,J/kg ; nV'―喷嘴处空气比容,m 3/kg ;n W ―喷嘴处的绝对湿度,kg/kg 。
考虑到条件波动对制冷量的影响较大,所以将模型转化为:()()e n n a a W Vh h q φφ++-=1'21 式中:e φ—环境波动的影响量,W 。
7)灵敏系数:()()32'21'11096.51⨯-=+--=∂∂=n na a nW Vh h q V c φ()()3'212107.241⨯=+-=∂∂=n n a a W V h h qc φ()()32'21310833.41⨯-=+--=∂∂=n na a n W Vh h q W c φ()24.01'14=+=∂∂=n na W Vq h c φ()24.01'25-=+-=∂∂=n n a W Vq h c φ16=∂∂=ec φφA2.3标准不确定度1)喷嘴处空气比容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1u 喷嘴处空气比容nV',由热力学公式,mRT pV =可以推出:()nn np t V15.273055.287'+=其中n t :表示喷嘴前的风温,℃;n p :表示喷嘴前的压力,Pa 。
空调制作各个计算公式在空调制作过程中,我们需要用到一些计算公式来帮助我们确定空调的制冷量、风量、能耗等参数。
本文将介绍空调制作过程中常用的各个计算公式,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空调制作的原理和方法。
1. 制冷量计算公式。
空调的制冷量是指空调在单位时间内从室内空气中吸收的热量,通常用单位为千瓦(kW)来表示。
制冷量的计算公式为:Q = m c Δt。
其中,Q为制冷量,单位为千瓦;m为空气的质量,单位为千克;c为空气的比热容,单位为kJ/(kg·℃);Δt为空气的温度变化,单位为℃。
2. 风量计算公式。
空调的风量是指空调在单位时间内送风的体积,通常用单位为立方米/小时(m³/h)来表示。
风量的计算公式为:V = A v。
其中,V为风量,单位为m³/h;A为送风口的面积,单位为平方米;v为送风口的风速,单位为米/秒。
3. 能耗计算公式。
空调的能耗是指空调在工作过程中消耗的电能,通常用单位为千瓦时(kWh)来表示。
能耗的计算公式为:E = P t。
其中,E为能耗,单位为kWh;P为空调的功率,单位为千瓦;t为空调的运行时间,单位为小时。
4. 制冷剂流量计算公式。
在空调制作过程中,需要确定制冷剂的流量,以确保空调的制冷效果。
制冷剂流量的计算公式为:m = Q / (h1 h2)。
其中,m为制冷剂的流量,单位为千克/小时;Q为制冷量,单位为千瓦;h1为制冷剂的入口焓值,单位为kJ/kg;h2为制冷剂的出口焓值,单位为kJ/kg。
5. 制冷剂冷凝量计算公式。
制冷剂冷凝量是指制冷剂在冷凝器中冷凝的量,通常用单位为千克/小时(kg/h)来表示。
制冷剂冷凝量的计算公式为:G = m x。
其中,G为制冷剂冷凝量,单位为kg/h;m为制冷剂的流量,单位为千克/小时;x为制冷剂的干度,为无量纲。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在空调制作过程中,需要用到各种计算公式来确定空调的制冷量、风量、能耗等参数。
这些计算公式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空调的制作原理,还可以指导我们在实际操作中进行准确的计算和设计。
中小型冷库制冷设备使用焓差法进行性能测试的实验研究发布时间:2021-10-18T05:22:39.297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19期作者:杨虹[导读]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小型冷库制冷设备常用的几种性能测试方案杨虹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珠海 519070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小型冷库制冷设备常用的几种性能测试方案,并对采用空气焓差法测试冷凝机组和冷风机的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空气焓差法测试冷凝机组搭配冷风机在冷库中使用的性能,更能反映制冷设备系统运行的真实状态。
关键词:冷凝机组;冷风机;焓差法;实验研究1、引言容积式制冷压缩冷凝机组(下文统称为冷凝机组)和制冷用空气冷却器(下文统称为冷风机)搭配使用,具有降温速度快,可维护性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中小型冷库等场合。
冷凝机组作为外机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搭配不同的末端进行制冷,比如搭配冷风机用于农副产品的加工、预冷,搭配排管用于肉类的快速冻结,搭配销售陈列柜用于商超、便利店等场合;冷风机作为其中的一种末端形式得到广泛应用。
冷凝机组和冷风机执行不同的测试标准(冷凝机组执行国标GB/T 21363,冷风机执行国标GB/T 25129),性能测试采用不同的方法,控制工况也不一致。
这就导致冷凝机组、冷风机搭配使用时,很难准确选型,并且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匹配度低,经常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2、冷凝机组性能测试方法冷凝机组性能测试包括名义工况和最大负荷运行工况的测试,按照GB/T 21363,采用第二制冷剂量热器法、二次流体量热器法、干式制冷剂量热器法、吸入制冷剂蒸气流量计法、水冷冷凝器法和制冷剂液体流量计法等其中的任意一种试验方法进行试验。
以第二制冷剂量热器法为例:3、冷风机性能测试方法冷风机测试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以制冷剂为介质,供液方式采用直接蒸发式的冷却器,主侧采用校准箱量热计法,辅侧采用制冷剂流量计法进行校核试验。
(2)以液体载冷剂为介质,无相变的冷却器,主侧采用校准箱量热计法,辅侧采用液体载冷剂法进行校核试验。
焓差法计算空调制冷制热除湿量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空调作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家电设备,其在调节室内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空调的制冷、制热和除湿能力是评估其性能优劣的关键指标。
然而,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准确计算空调的制冷、制热和除湿量并不简单,需要依赖一定的计算方法和理论基础。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围绕焓差法计算空调的制冷、制热和除湿量展开讨论。
首先会介绍该方法在计算制冷量时的理论基础和具体计算方法,并探讨其应用与限制。
接下来,将深入分析焓差法在计算制热量时的原理,并详细说明相应的计算过程,同时给出实际应用案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方法。
最后,我们将重点关注焓差法在计算除湿量方面的应用,并阐述除湿原理、评估除湿效果的指标以及提高除湿效率的方法。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焓差法计算空调制冷、制热和除湿量的介绍和分析,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该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通过对焓差法计算模型的全面探讨,读者可以更好地评估空调性能,并为实践应用提供相关建议。
最终,我们期望能够提高相关从业人员对于空调性能计算方法的认识,促进空调行业的科学发展。
2. 焓差法计算空调制冷量2.1 理论基础焓差法是一种常用的计算空调制冷量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根据空气经过蒸发器前后的热量变化来计算制冷量。
蒸发器是空调中实现制冷效果的主要部件,当空气通过蒸发器时,其中的潜热被吸收,使得周围环境温度降低,从而达到制冷效果。
2.2 计算方法焓差法计算空调制冷量的基本公式为:Q = m * (h1 - h2)其中,Q表示制冷量,m表示空气的质量流率,单位为kg/s;h1和h2分别表示进入蒸发器前和后的空气焓值,单位为J/kg。
要进行焓差法计算,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测量或获得以下参数:- 空气流经过蒸发器前后温度差Δt(摄氏度);- 空气进入和离开蒸发器前后相对湿度RH(%);- 空气进入和离开蒸发器前后绝对湿度ω(kg/kg干空气)。
精心整理七、焓差法制冷量和制热量的手工测量与计算1.1说明用本节所介绍的方法进行测量记录与计算是一种简化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非常实用。
它可以用来对制冷量和制热量进行初步计算,也可对电脑输出的结果进行大致上的校核。
1.2制冷量、制热量试验数据记录表试验系统在额定制冷工况条件下或额定制热工况条件下运行稳定后,应每隔5分钟记录一次数据,整个试验过程1.3采用采用1.4ho—1.4.2制冷量计算制冷量按公式(4)计算:Qr=1234.5QA.△h+QL(W) (4)式中:Qr—实测额定制冷量(W)QA—实测循环风量值(M3/S),由式⑴~(2)得。
△h—实测进出风焓差值(KJ/Kg),由式(3)得。
QL—风量测量装置的漏热量(W),由式⑿得。
1.4.3性能系数(COP值)性能系数按公式(3)计算:Qr—1.5QA—ta2ta1QL—1.6qL′=Qr′-1234.5qA·△h(W)(7)式中:qL′—风量测量装置目前试验的漏热量WQr′—在国家检测中心检定的样机制冷量WqA—实测循环风量M3/s,由式⑴~(2)得出△h—实测进出风焓差值KJ/Kg由式(3)得由标准样机校定的风量测量装置漏热系统K:K=qL′/(ta1-ta2) (W/℃)(8)式中:K—由标准样机校定的漏热系数W/℃ta1—被试空调器(机)室内侧进风温度℃ta2—被试空调器(机)室内侧出风温度℃1.6.2由加热检定装置校定的漏热系数K按国家标准GB7725制造加热检定装置。
在额定制热量工况条件下由检定装置校定的漏热量为qL′=Qh′-1147.71qA(ta1-ta2) (W) (9)该条件下校定的风量测量装置漏热系数K为K=qL′/(ta1-ta2) (W/℃)(10)K—ta1ta2。
室外侧房间
室内侧房间
1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主要设备布置图
1-室内侧蒸发器2-室内侧电加热器3-室内侧加湿管4-室内侧循环风机5-室外侧循环风机6-室外侧加湿管7-室外侧电加热器8-室外侧蒸发器9-室外侧前加热器10-被测机室外机11-被测机室内机12-混合箱
13-风量测量箱14-调零风机
4
5电气控制分部--------------------实验室供电和控制。
6测试电脑与测试软件-----------用于测试。
三测试工况的控制原理与工况调节技巧
工况控制主要通过冷冻机组的制冷和除湿,加湿器的加湿,发热器的加热来实现。
加热和加湿器的输出是由调节器来调节。
调节器可根据当前测量值与设备设定值之差,按一定的PID控制程序给出输出功率的百分比。
对于加湿器和发热器,控制的回路是:传感器→信号变换器→调节器→功率调节器→设备。
传感器一般是温度或湿度传感器。
信号变换器一般采用混合记录仪,调节器,功率调节器如图所示
工况的调节要根据测试样机的能力大小开启适当的冷机,要求加热、加湿的输出不可过高或过低,在25﹪~80﹪之间工况稳定得较好。
如36机做制冷时。
室内开一个小冷机(2匹),室处开一个大冷机(5匹)。
不同的实验室设计时同一匹数的冷机能力都有所不同,因如各实验室做同一机型时,冷机开启情况都不一样。
四设备运行故障及处理
设备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种故障,以下是焓差能力实验室通用保护与故障的处理方法。
如果实验员安以下方法都无法排除故障要及时通知设备管理员维修。
制热量是指空气调节系统在制热工况下或热水制备系统在单位时间内所提供的热量值的总和,通常以W、kW为单位。
制热量的算法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计算:
1. 通过测量进出风口的温差和风量进行计算:制热量=温差×风量×密度×常数。
这种方法需要使用风量计和温度计等测量设备,测量进出风口的温差和风量,然后代入公式计算制热量。
2. 通过测量水箱内的水温和温差进行计算:制热量=水箱容量×温差×比热容×密度。
这种方法需要使用温度计和水箱等测量设备,测量水箱内的水温和温差,然后代入公式计算制热量。
3. 通过输入功率和能效比进行计算:制热量=输入功率×能效比。
这种方法需要知道空调的输入功率和能效比,然后代入公式计算制热量。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计算制热量,都需要确保测量设备准确可靠,并根据具体的空调设备和使用环境进行修正和调整。
四十、空调器焓差测试知识简介(051期)
一、空调器冷\热量测试原理
焓差法测试原理:在被测空调机组进、出气流中设置干湿球温度计,并在空调机组出风口装设风量测量装置,空调机组出口空气参数由空气再处理设备或房间设备控制,以维持室内的工况,待工况稳定后,即对空调机组进、出口参数及通过机组风量进行测定。
公式:Qo=G*(h1-h2)
二、焓差测试示意图
四十一、空调器焓差测试知识简介(052期)
一、干湿球温度传感器知识简介
1、干湿球温度传感器是根据干湿球温差效应原理制成的测湿传感器.干湿球温度效应是指在潮湿物体表面的水分蒸发而冷却的效应。
冷却程度取决于周围空气的相对湿度、大气压力及风速。
2、若大气压力和风速保持不变,相对湿度越高,物体表面蒸发越慢,潮湿物体表面与周围温差越小。
干湿球温度传感器是将湿度参数转成电信号的装置。
二、什么称之为焓和焓差
1、空气中所含的热量就叫焓,用h=u(内能)+pv(推动功)表示。
2、两种不同空气所含热量的差值就叫做焓差h1-h2。
四十二、空调器焓差测试知识简介(053期)
一、焓差法常见测试项目
常见测试项目有:额定制冷、最大运行制冷、最小运行制冷、额定制热、最大运行制热、凝露及自动除霜等项目。
二、影响制冷、制热偏低的因素
1、高压压力升高。
2、低压压力降低。
3、室内机吹出风量偏低。
4、装机不规范。
5、工况温度是否稳定,工况机各部分是否运行正常。
6、干湿球温度计加水是否到位。
空调能力测试焓差法制冷量和制热量的手工测
量计算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七、焓差法制冷量和制热量的手工测
量与计算
说明
用本节所介绍的方法进行测量记录与计算是一种简化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非常实用。
它可以用来对制冷量和制热量进行初步计算,也可对电脑输出的结果进行大致上的校核。
制冷量、制热量试验数据记录表
试验系统在额定制冷工况条件下或额定制热工况条件下运行稳定后,应每隔5分钟记录一次数据,整个试验过程应记录七次。
原始数据记录表格推荐如附表1。
循环风量测量与计算
试验系统运行稳定后开始进行循环风量测量,首先校正测量装置静压。
调节测量装置辅助风机转速(通过给定变频器频率调节),使静压箱与环境大气压压差为0。
然后测量喷嘴前后静压差,(每5分钟测量一次,如果某次测量结果与上一次有较大差别,应重新校正静压),并做好记录。
风量计算如下:
采用1个Φ100喷嘴*:qA=×10-3√hp (M3/s)(1)
采用1个Φ150喷嘴*:qA=×10-3 √hp (M3/S)(2)
式中:hp—喷嘴前后静压差Pa.
多个喷嘴测量,风量为每个喷嘴计算风量之和。
制冷量的计算
1.4.1 焓差计算
△h=hi-ho (KJ/Kg)
(3)
式中:△h—被试空调器(机)室内侧进出风焓差
hi—被试空调器(机)室内侧进风焓值(KJ/Kg),由测试所得七次进风的平均湿球温度查下图得。
ho—被试空间调器(机)室内侧出风焓值(KJ/kg),由测试所得七次出风的平均湿球温度查下图得。
1.4.2 制冷量计算
制冷量按公式(4)计算:
Qr= QA.△h+QL (W) (4)
式中:Qr—实测额定制冷量(W)
QA—实测循环风量值(M3/S),由式⑴~(2)得。
△h—实测进出风焓差值(KJ/Kg),由式(3)得。
QL—风量测量装置的漏热量(W),由式⑿得。
1.4.3 性能系数(COP值)
性能系数按公式(3)计算:
P=Qr/Pi
(5)
式中:P—性能系数
Qr—制冷量(W),由公式(4)得
Pi—实测额定制冷量时被试机的总输入功率(W)。
额定制热量的计算
热泵额定制热量按公式(6)计算
Qh=(ta1—ta2)+QL (6)式中:Qh—实测额定制热量(W)
QA—实测循环风量值(M3/S),由式⑴~(2)得。
ta2—被试空调器(机)室内侧出风温度(℃)
ta1—被试空调器(机)室内侧进风温度(℃)
QL—风量测量装置的漏热量(W),由式(15)确定。
风量测量装置漏热量的校定
1.6.1 由标准样机校定的漏热系数K
选择一台质量稳定的样机在国家检测中心平衡环境量热计试验台进行检定,作为标准样机。
在制冷量工况条件下,由标准样机校定的漏热为
qL′=Qr′·△h(W)(7)
式中:qL′—风量测量装置目前试验的漏热量W
Qr′—在国家检测中心检定的样机制冷量W
qA—实测循环风量M3/s,由式⑴~(2)得出
△h—实测进出风焓差值KJ/Kg由式(3)得
由标准样机校定的风量测量装置漏热系统K:
K=qL′/(ta1-ta2) (W/℃)(8)式中:K—由标准样机校定的漏热系数W/℃
ta1—被试空调器(机)室内侧进风温度℃
ta2—被试空调器(机)室内侧出风温度℃
1.6.2 由加热检定装置校定的漏热系数K
按国家标准GB7725制造加热检定装置。
在额定制热量工况条件下由检定装置校定的漏热量为
qL′=Qh′(ta1-ta2) (W) (9)
该条件下校定的风量测量装置漏热系数K为
K=qL′/(ta1-ta2) (W/℃)(10)
1.6.3 漏热量校定
漏热量校定按下面公式进行:
对制冷量试验qL=K/(ta1-ta2) (W)(11)
对制热量试验qL=K/(ta2-ta1) (W)(12)
式中:qL—当前试验风量测量装置漏热量(w)
K—由1.6.1 或项确定的漏热系数(w/℃)
ta1—被试空调器(机)当前试验室内侧进风温度七次测量的平均值(℃)
ta2—被试空调器(机)当前试验室内侧出风温度七次测量的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