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海市综合交通年度报告_摘要_
- 格式:pdf
- 大小:640.22 KB
- 文档页数:5
上海市综合交通调查报告上海市第四次全市性综合交通调查一、上海市四次全市性综合交通调查介绍城市交通是上海市民和社会各界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
为科学制订全市交通战略和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交通矛盾,1986年、1995年、2004年和2009年,市政府先后组织开展了四次全市性的综合交通调查,持续更新综合交通基础数据,内容涉及人员出行、车辆出行、货物运输、道路交通、公共交通、车辆停放、交通信息、交通环境等方面,以及有关的城市基础信息。
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揭示交通发展内在规律,更新和优化交通预测模型,应用最新调查成果开展综合交通规划、交通专项规划和热点问题研究,这些成果在本市交通规划、建设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1986年第一次综合交通调查为做好首轮综合交通规划的编制工作,市政府于1986年进行了首次大规模的综合交通调查,也是国内城市首次开展的综合性交通调查。
为上海市建立了比较全面的交通数据基础,开发了本市交通模型,是世界银行在上海贷款所承认的唯一的交通信息库。
为编制第一轮综合交通规划,内环高架等市政建设的前期研究,以及政府争取世界银行贷款、亚洲开发银行贷款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分析结果,促进了城市建设的发展。
(2)1995年第二次综合交通调查为适应城市新一轮发展要求,市政府组织开展了第二次全市交通大调查,专门成立了交通调查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调查工作的执行。
通过调查更新了原有调查数据,适应了城市发展的要求,掌握的信息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当时的交通状况。
调查数据为新一轮上海城市总体规划、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上海城市交通发展白皮书等的编制以及上海重大市政工程建设的前期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数据,为城市建设方方面面的科学决策奠定了基础。
还于1997年开始了一年一次的小样本交通调查,实现对交通数据的常年维护与更新。
(3)2004年第三次综合交通调查更新了城市交通基础数据和交通模型,编制了《上海综合交通发展战略(2006-2020)》、《十一五”综合交通规划》,同时为城市近期建设规划、世博交通规划、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等战略性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持,并为虹桥枢纽等重大工程前期研究提供了定量分析依据。
2015年上海市地区⽣产总值(GDP)统计数据⼀、综合2015年全年实现上海市⽣产总值(GDP)24964.99亿元,⽐上年增长6.9%(见图1)。
其中,第⼀产业增加值109.78亿元,下降13.2%;第⼆产业增加值7940.69亿元,增长1.2%;第三产业增加值16914.52亿元,增长10.6%。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上海市⽣产总值的⽐重为67.8%,⽐上年提⾼3.0个百分点。
按常住⼈⼝计算的上海市⼈均GDP(⽣产总值)为10.31万元。
⾄2015年末,全市常住⼈⼝总数为2415.27万⼈。
其中,户籍常住⼈⼝1433.62万⼈,外来常住⼈⼝981.65万⼈。
全年常住⼈⼝出⽣18.19万⼈,出⽣率为7.52‰;死亡12.28万⼈,死亡率为5.07‰;常住⼈⼝⾃然增长率为2.45‰。
全年户籍常住⼈⼝出⽣10.38万⼈,出⽣率为7.25‰;死亡11.5万⼈,死亡率为8.03‰;户籍常住⼈⼝⾃然增长率为-0.78‰。
全市户籍⼈⼝平均期望寿命达到82.75岁。
其中,男性80.47岁,⼥性85.09岁。
图1 2011-2015年上海市⽣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在上海市⽣产总值中,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2045.56亿元,⽐上年增长7.2%;⾮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2919.43亿元,增长6.7%。
⾮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上海市⽣产总值的⽐重为51.8%,⽐上年提⾼0.1个百分点。
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3746.02亿元,⽐上年增长4.5%。
其中,制造业增加值1673.49亿元,下降0.1%;服务业增加值2072.53亿元,增长8.7%(见表1)。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上海市⽣产总值的⽐重为15.0%。
表1 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指标绝对值(亿元)⽐上年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3746.02 4.5制造业1673.49-0.1服务业2072.538.7全年经⼯商登记新设⽴各类市场主体29.67万户,⽐上年增长8.0%,其中,内资企业(不含私营企业)6009户,减少6.2%;外商投资企业8824户,增长15.7%;私营企业23.95万户,增长13.6%;个体⼯商户4.17万户,减少14.1%。
上海市综合交通年度报告1. 引言上海市作为中国的经济、金融、科技中心,交通发展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对上海市综合交通年度发展进行全面分析和总结,以便更好地了解上海市交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2.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海市在过去一年持续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城市的交通运输提供了更好的支持。
主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2.1 高速公路上海市高速公路网络进一步完善,增加了多个新的高速公路出入口。
这极大地提高了城市的交通流动性,方便了市民的出行。
2.2 地铁系统上海市地铁系统继续扩大,新开通了数条地铁线路。
地铁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市民提供了快速、便捷的出行方式。
2.3 公交系统上海市公交系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新增了多条公交线路和公交站点。
这使得公交系统更加覆盖城市各个角落,方便市民的出行需求。
3. 交通拥堵情况尽管上海市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交通拥堵问题仍然存在。
主要原因包括:3.1 车辆增加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汽车保有量的增长,上海市的车辆数量逐年增加,导致道路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
3.2 道路瓶颈上海市某些地区的道路瓶颈问题仍然存在,这些瓶颈点经常发生交通拥堵,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不便。
3.3 交通管理不善一些违章行为和不规范的交通管理也是导致交通拥堵的原因之一。
相关部门应加强交通管理,提高交通秩序。
4. 交通安全状况上海市在交通安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4.1 交通事故数量尽管上海市交通事故数量下降了一定程度,但仍然居高不下。
相关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强交通安全宣传和教育,提高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
4.2 道路交通标志一些道路交通标志老旧、模糊不清,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应加强对道路交通标志的维护和更换工作,确保市民的出行安全。
5. 未来发展趋势为了进一步促进上海市的交通发展,未来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5.1 交通智能化引入智能交通技术,如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和智能导航系统,提高交通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减少交通拥堵问题。
2015年上海公交和出租车行业分析报告2015年5月目录一、国企改革东风唤醒公交活力 (3)1、出租车公司的业务结构与经营环境正在发生变化 (3)(1)内部变化 (3)(2)外部变化 (4)2、出租车领域将会率先改革 (4)(1)运营权市场化,牌照价值提升,行业并购将会规模发生 (5)(2)定价权市场化,有助于应对成本压力 (6)(3)互联网化 (6)二、国企改革:激励释放经营活力,亦存在资产置换可能 (7)1、激励释放经营活力 (7)2、资产置换亦有可能 (7)(1)公交资产置换案例研究:巴士股份 (8)(2)申通地铁与巴士股份的“同”:公益性 (9)(3)申通集团资产注入的难度较大 (10)①资产规模过于庞大,目前资产证券化率过低 (10)②未上市资产股权结构相对复杂 (10)③集团资产盈利情况较弱 (11)(3)壳为他用:从更广阔角度思考国资证券化率提高 (13)①申通地铁 (13)②出租车公司 (13)三、迪士尼开园将成为强催化剂 (14)四、相关公司 (15)一、国企改革东风唤醒公交活力1、出租车公司的业务结构与经营环境正在发生变化公交行业上市公司大部分从事客运业务(如出租车及城市轨道交通),具有一定的公益属性,近年来受人工、燃油等成本上涨影响,业绩表现疲弱,长期市场关注度偏低。
尽管2014 年由迪士尼概念引发了上涨行情,但我们认为除此之外,行业本身存在强烈变化。
(1)内部变化非车辆营运业务占比大幅上升。
经过多年发展,部分公交企业特别是上海本地公交企业基本面发生了较大变化,这体现为主营收入与利润结构性变化;2014 年年报数据看,强生控股、锦江投资、大众交通汽车营运收入占比分别为45%、55%及58%,毛利占比分别为35%、79%及58%。
汽车营运业务在强生控股中的占比最低。
除车辆运营外,强生经营旅游及汽车服务业务,锦江投资经营汽。
2007年度报告一、城市发展与交通需求全市人口总量1975万,同比增长2.8%,其中流动人口160万。
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0297亿元,同比增长12%。
2006年全市交通设施投资310.26亿元,同比增长18%。
汽车保有量109.5万辆,同比增长11%,其中私人汽车50.2万辆,同比增长23%。
全市非机动车注册量1227万辆,同比增长7%,其中电动自行车187.6万辆,同比增长38%。
全市人员出行总量4465万人次/日,同比增长4%。
其中公共交通方式占23.5%,个体机动方式占18.4%,非机动车方式占29.3%,步行占28.8%。
全市机动车交通量约9600万自然车公里/日,同比增长8.4%。
中心城内,机动车交通量主要集中在浦西地区,约占中心城机动车交通总量的77%。
二、道路交通道路与公路设施2006年全市道路总长14619公里,同比增加2392公里,增长20%。
全市道路面积214.9平方公里,同比增长2.6%;车行道面积160.4平方公里,同比增长2.5%。
经营性停车设施2006年全市共有经上海市城市交通管理局审核登记的经营性停车场(库)1554个,车位18万个,车位数同比增长7%。
2006年经营性停车场(库)全年累计停车11905万车次,经营车辆停放收入14.827亿元。
道路交通运行状况上海市中心城快速路系统总体运行状况一般,内环线内(含内环)的高架段和外环线西南段出现不同程度的拥挤或拥堵,在一些立交和越江桥隧断面附近甚至出现严重拥堵。
早高峰时段,进出内环线的高架道路交通向心现象比较明显。
晚高峰时段,进出内环线的高架道路交通存在离心现象,但双向差异不如早高峰明显。
内环线内主要干道总体服务水平一般,浦西与浦东差异明显。
浦西地区“三横三纵”主干道平均服务水平均处于拥挤状态,西纵更是出现拥堵情况。
中心城157个交叉口调查结果显示,100个拥挤;52个较拥挤;5个畅通。
三、公共交通2006年全市公共交通系统年日均客运量达1257万乘次,同比增加13万乘次/日,增长1.1%。
2015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2015年上海政府工作报告全文2015年1月25日在上海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上海市市长杨雄作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上海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
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过去一年,我们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上海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全力以赴深化改革开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全面开展。
修订出台2014版负面清单,推进外商投资管理、境外投资管理和商事制度改革,落实新一轮31项对外开放措施,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
实施“先入区、后报关”、“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等一批监管新措施,启动实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管理制度,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有效运行。
推出自由贸易账户、人民币境外借款等金融创新举措,设立一批面向国际的要素市场,完善金融风险防范机制,以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开放为目标的金融改革有序推进。
建立六项基础性制度,加强开放环境下的专业监管,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初步形成。
实施自贸试验区条例。
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制度,为全国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了新途径、积累了新经验。
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深化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率先实施市场监管体制改革,推进集成电路产业链保税监管、融资租赁兼营商业保理、再制造产业发展等创新试点。
深化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把铁路运输、邮政和电信业纳入试点范围。
上海市交通年度报告1. 引言上海作为中国最繁忙的城市之一,其交通状况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上海市交通的年度报告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了解上海市交通的发展趋势和改进方向。
2.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2.1 高速公路网络上海市的高速公路网络在过去一年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和改进。
新建的高速公路连接了市区及周边地区,提高了交通运输效率和便利性。
2.2 地铁网络上海地铁网络也在过去一年中继续扩大。
新开通的地铁线路进一步增强了城市的交通容量,并提高了市民的出行便利度。
此外,地铁站点的改造和设施的升级也为乘客提供了更加舒适的出行环境。
2.3 公共交通上海市的公共交通系统在过去一年中持续发展。
公交车辆的数量和频率得到了增加,减少了市民的等待时间。
公交车站点的改善和公交车辆的环保措施也进一步提升了公共交通的质量。
3. 交通拥堵与疏导3.1 交通拥堵情况尽管上海市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交通拥堵问题仍然存在。
在高峰时间段,特别是工作日的早晚高峰,许多主要道路和交叉口仍然面临严重的交通拥堵。
3.2 交通拥堵疏导措施为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上海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疏导措施。
例如,优化信号灯控制系统,提高交通信号灯的智能化程度,以实现更加精确的交通调度。
此外,还引入了交通导航系统,帮助司机选择最佳路线,减少拥堵情况。
4. 交通安全4.1 交通事故统计上海市过去一年的交通事故数量有所下降。
这得益于交通法规的加强和交通安全意识的提高。
然而,交通事故仍然存在,并且交通事故的伤亡和财产损失仍然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4.2 交通安全措施为了提高交通安全性,上海市政府加强了交通执法力度,严厉处罚交通违法行为。
此外,还增加了交通巡逻员的数量,加强对交通安全的监督和管理。
教育宣传活动也得到了加强,提高了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
5. 公共自行车系统上海市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在过去一年中继续发展。
公共自行车站点的数量得到了增加,并且覆盖了更多的地区。
市民通过借用公共自行车来解决短途出行需求,减少了对私家车的依赖,推动了城市的低碳出行理念。
1、上海市四次全市性综合交通调查介绍城市交通是上海市民和社会各界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
为科学制订全市交通战略和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交通矛盾,1986年、1995年、2004年和2009年,市政府先后组织开展了四次全市性的综合交通调查,持续更新综合交通基础数据,内容涉及人员出行、车辆出行、货物运输、道路交通、公共交通、车辆停放、交通信息、交通环境等方面,以及有关的城市基础信息。
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揭示交通发展内在规律,更新和优化交通预测模型,应用最新调查成果开展综合交通规划、交通专项规划和热点问题研究,这些成果在本市交通规划、建设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1986年第一次综合交通调查为做好首轮综合交通规划的编制工作,市政府于1986年进行了首次大规模的综合交通调查,也是国内城市首次开展的综合性交通调查。
为上海市建立了比较全面的交通数据基础,开发了本市交通模型,是世界银行在上海贷款所承认的唯一的交通信息库。
为编制第一轮综合交通规划,内环高架等市政建设的前期研究,以及政府争取世界银行贷款、亚洲开发银行贷款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分析结果,促进了城市建设的发展。
(2)1995年第二次综合交通调查为适应城市新一轮发展要求,市政府组织开展了第二次全市交通大调查,专门成立了交通调查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调查工作的执行。
通过调查更新了原有调查数据,适应了城市发展的要求,掌握的信息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当时的交通状况。
调查数据为新一轮上海城市总体规划、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上海城市交通发展白皮书等的编制以及上海重大市政工程建设的前期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数据,为城市建设方方面面的科学决策奠定了基础。
还于1997年开始了一年一次的小样本交通调查,实现对交通数据的常年维护与更新。
(3)2004年第三次综合交通调查更新了城市交通基础数据和交通模型,编制了《上海综合交通发展战略(2006-2020)》、《十一五”综合交通规划》,同时为城市近期建设规划、世博交通规划、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等战略性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持,并为虹桥枢纽等重大工程前期研究提供了定量分析依据。
2015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交通运输部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交通运输行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狠抓改革攻坚,推动转型升级,实现了“十二五”圆满收官,为“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基础设施(一)铁路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1万公里,比上年末增长8.2%。
其中,高铁营业里程超过1.9万公里,西部地区营业里程4.8万公里、增长10.1%。
路网密度126公里/万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9.5公里/万平方公里。
其中,复线里程6.4万公里、增长12.5%,复线率52.9%、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电气化里程7.4万公里、增长12.9%,电化率60.8%、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
(二)公路年末全国公路总里程457.73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1.34万公里。
公路密度47.68公里/百平方公里,提高1.18公里/百平方公里。
公路养护里程446.56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97.6%。
全国等级公路里程404.63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4.55万公里。
等级公路占公路总里程88.4%,提高1.0个百分点。
其中,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57.49万公里,增加2.92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12.6%,提高0.3个百分点。
各行政等级公路里程分别为:国道18.53万公里(其中普通国道10.58万公里)、省道32.97万公里、县道55.43万公里、乡道111.32万公里、专用公路8.17万公里,比上年末分别增加0.61万公里、0.69万公里、0.23万公里、0.81万公里和0.14万公里。
全国高速公路里程12.35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16万公里。
其中,国家高速公路7.96万公里,增加0.65万公里。
全国高速公路车道里程54.84万公里,增加5.28万公里。
全国农村公路(含县道、乡道、村道)里程398.06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9.90万公里,其中村道231.31万公里,增加8.85万公里。
2015年上海市综合交通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
【期刊名称】《交通与运输》
【年(卷),期】2015(031)006
【摘要】一、城市发展与交通需求1.常住人口2 426万人,同比增长1.4%2014年全市常住人口2 426万人,同比增加11万人,增长0.5%(图1)。
其中,常住外来人口996.4万人,同比增加6.4万人,增长0.6%。
备注:常住人口包括常住户籍人口和常住外省市人口。
其中,常住户籍人口不包括离开上海半年以上本市户籍人口,但包括出国人口和户口待定人口。
常住外省市人口指离开户籍所在地半年以上人口。
【总页数】5页(P7-11)
【作者】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上海市综合交通2013年度报告(摘要)
2.2014年上海市综合交通年度报告(摘要)
3.上海市综合交通2012年度报告(摘要上)
4.数说2018上海综合交通——上海市综合交通年度报告摘要
5.数说2020年上海综合交通——上海市综合交通发展年度报告摘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