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基础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1.26 MB
- 文档页数:47
第一章机车检查给油基本知识一、机车检查基本方法顺序检查、不错不漏,姿势正确、步伐不乱;锤分轻重、目标明确,耳听目视、仔细周到;测试工具、运用自如,手触鼻嗅、灵活熟练。
机车检查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种:(一)锤检法:锤检法分为锤击、锤触、锤撬。
1、锤击:锤击是靠检查锤敲击零部件时发出的音响及手握锤柄的振动感觉来判断螺栓的紧固程度或部件是否发生断裂,锤击适用于14mm以上的各紧固螺栓、弹簧装置以及适宜用锤击判别的容易发生断裂的部件。
使用锤击检查时应根据螺栓的大小,部件的状态和位置,用力适当,掌握好“轻重缓急”,不可用力过大,以免损伤部件,不准锤击带有压力的管接头以及摩擦工作面和光洁度较高的部件,14mm及其以下的螺栓、螺钉禁止锤击。
2、锤触:锤触主要适用于一些较细的管子和卡子,以及一些脆弱部件,也适用于14mm及其以下的螺栓、螺钉,视其是否松缓或裂损。
3、锤撬:用锤柄或锤尖拨动、撬动一些零部件的跳动量、横动量及间隙等。
(二)手检法:手检法分为手动、手触。
1、手动:对不适宜锤检的部件应用手动检查。
手动包括:晃、拍、握、拧。
适用于较细的螺钉、管接头、各种阀门及仪表、电器等。
采用“晃动看安装、手拧看松漏”的方法,视其是否松缓、泄漏、安装不牢固等现象,判断各油、水、风管路中阀门的正确位置。
2、手触:主要适用于检查有关部件的温度、管路的振动、高压油管的脉冲等。
在运行中不能进行手触温度检查的部件,应在停车后马上进行,手触时应先用手指感觉温度,再用手背判断温度,同时应避免烫伤及碰伤。
手背触及部件表面的持续时间与相应的温度可参照下表:(三)目视法:在使用锤检和手检的同时也要进行目视,做到手、眼、锤、灯配合协调,动作一致。
对各仪表指针的位置,检验日期的确认,各紧固件螺栓平垫及弹簧垫片状态,油水管路的漏泄程度,各油、水位的确认,电机火花等级的判定等均需要进行目视。
本检查程序中“目视”方法一律未加说明。
电机火花等级的判定可参照下表:机车直流牵引电动机在正常运行时的火花等级,根据国家标准规定不超过1.5级。
九年级内燃机知识点总结归纳内燃机是一种利用燃料在燃烧室内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运动,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内燃机广泛应用于交通工具和工业机械中,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动力来源之一。
在九年级的学习中,我们接触了一些关于内燃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的知识,下面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
一、内燃机的分类1.按工作循环分:四冲程内燃机、两冲程内燃机。
2.按燃料类型分:汽油机、柴油机。
3.按供油方式分:化油器供油内燃机、喷油器供油内燃机。
二、内燃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内燃机主要由进气系统、燃油供给系统、燃烧室、排气系统和传动系统组成。
1.进气系统:主要由进气道、进气门和空气滤清器等组成,作用是将空气引入燃烧室。
2.燃油供给系统:汽油机采用化油器供油,柴油机采用喷油器供油,其作用是将燃料供给燃烧室。
3.燃烧室:是燃料燃烧和产生高温高压气体的区域。
4.排气系统:由排气门、排气管和消声器等组成,作用是将废气排出。
5.传动系统:将活塞运动转化为机械能,推动车辆或工作机械。
三、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过程四冲程内燃机是指通过四个活塞行程来完成一个循环的内燃机。
其工作过程包括进气冲程、压缩冲程、工作冲程和排气冲程。
1.进气冲程:活塞向下运动,气门开启,汽缸内减压,燃料混合气经过进气门进入汽缸。
2.压缩冲程:活塞向上运动,气门关闭,燃料混合气被压缩成高压气体,体积变小,压力上升。
3.工作冲程:活塞继续向上运动,达到最高位置时,火花塞产生火花,点燃燃料混合气,产生燃烧,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转化为机械能。
4.排气冲程:活塞到达底死点位置时,排气门开启,高温废气经过排气门排出汽缸。
四、内燃机的性能指标1.功率:内燃机输出的有效功率,分为额定功率和最大功率。
2.扭矩:内燃机输出的转矩,表示内燃机工作能力。
3.燃油消耗率: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燃油量,是衡量内燃机燃油经济性的指标。
4.排气量:内燃机在一个工作循环内的气缸容积,单位为升。
NO.05005 秘密内燃机教案总参第一通信总站二ОО一年八月批准人:内燃机教学提要课目:内燃机基础知识目的:通过学习,了解内燃的构造,掌握其工作原理内容:一、内燃机的基础知识二、内燃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三、内燃机的名称和型号编制规定方法:理论讲解时间:45分钟地点:训练教室要求:认真听讲,做好笔记,严格遵守课堂纪律教学对象:技术军官器材保障:投影仪1部教学进程教学准备 2分钟1.清点人数2.引子:上节课讲了交、直流配电,本节课讲内燃机工作原理3.宣布教学提要教学实施 40分钟一、内燃机的基础知识(一)概述将燃料燃烧时所放出的热能转称成机械能的机器称为热力机。
热力机可分为外燃机和内燃机两大类。
所谓内燃机,就是将燃料和空气组成的可燃混合气在气缸中燃料产生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动力装置,有的将其俗称为发动机。
内燃机是随着工业的发展而出现的。
1876年德国人奥托创造了能够实际应用的电点火、四冲程,以煤气作燃料的内燃机。
1883年英国人司派尔在奥托内燃机的基础上试制成功了汽油机。
1897年德国人狄塞尔成功的制造了第一部柴油机。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又制造了二冲程内燃机。
内燃机通常可按下述方法来分类。
按使用的燃料分:汽油机、柴油机和煤气机。
按气缸数目分:单缸机、双缸机和多缸机。
按冲程方式分:四冲程和二冲程。
按着火方式分:风冷式和水冷式。
按进步方式分:自然吸气式和增压式。
按汽缸排列形式分:直列式、V式、星形式、对置式等。
按转速分:高速内燃机(额定转速在1000r/min以上),中速内燃机(额定转速750~1000r/min)、低速内燃机(额定转速在750r/min以下)。
不管内燃机如何分类,除目前出现的转子内燃机外,一般来说它们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大同小异。
(二)内燃机的基本构造内燃机通常由曲轴连杆机构、配气机构、供油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起动装置等组成,一般称两大机构、四大系统。
二、内燃机制的基本工作原理内燃机要把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变机械能必须经过进气、压缩、燃烧膨胀和排气四个过程。
《内燃机》知识清单一、内燃机的定义与工作原理内燃机是一种通过燃料在气缸内燃烧产生热能,并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动力机械。
其工作原理基于热力学的基本定律。
首先,燃料和空气的混合物被吸入气缸,然后在压缩冲程中被压缩,使得混合物的温度和压力升高。
接下来,火花塞点火(对于汽油机)或者在高温高压下自行燃烧(对于柴油机),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
这些气体膨胀推动活塞做功,通过连杆和曲轴将直线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最终输出机械能。
二、内燃机的分类1、按燃料类型分汽油机:以汽油为燃料,通常应用于小型汽车、摩托车等。
柴油机:以柴油为燃料,多用于卡车、大型客车、工程机械等。
2、按气缸排列方式分直列式:气缸呈直线排列,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V 型:气缸呈 V 形排列,缩短了发动机的长度,常用于中高级轿车。
W 型:可以看作两个 V 型发动机的组合,结构更加紧凑,但制造工艺复杂。
3、按冷却方式分水冷式:通过冷却液在气缸周围的水道中循环来散热。
风冷式:利用空气直接冷却气缸。
三、内燃机的主要部件1、气缸体与气缸盖气缸体是内燃机的基本框架,容纳活塞和气缸。
气缸盖则封闭气缸顶部,上面安装有气门、火花塞或喷油嘴等部件。
2、活塞与连杆活塞在气缸内做往复运动,通过连杆与曲轴相连。
3、曲轴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输出动力。
4、气门机构控制进气和排气,包括气门、气门弹簧、凸轮轴等。
5、燃油系统汽油机:包括油箱、油泵、喷油嘴等,将汽油雾化喷入气缸。
柴油机:由油箱、高压油泵、喷油器等组成,以高压喷射柴油。
6、点火系统(汽油机)产生高压电火花,点燃汽油与空气的混合物。
7、润滑系统减少零件之间的摩擦和磨损,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转。
8、冷却系统防止发动机过热,保持在适宜的工作温度。
四、内燃机的性能指标1、功率表示发动机做功的快慢,单位为千瓦(kW)或马力(hp)。
2、扭矩反映发动机输出的转矩大小,单位为牛·米(N·m)。
3、燃油消耗率衡量发动机的经济性,通常以每千瓦小时消耗的燃料量来表示。
九年级物理内燃机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学习中,内燃机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以下是九年级物理内燃机的一些主
要知识点:
1. 内燃机的概念:内燃机是一种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直接转化为机械能的热机,燃
料在密闭燃烧室中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通过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化为机械能。
2. 内燃机的分类: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两种类型。
汽油机使用汽油作为燃料,而柴油机使用柴油作为燃料。
3. 内燃机的工作循环:内燃机工作循环包括吸气、压缩、燃烧推进和排气四个过程。
吸气阶段,活塞从缸底部往上移动,将外部空气吸入燃烧室;压缩阶段,活塞向下运
动将空气压缩;燃烧推进阶段,燃料喷入燃烧室并点燃,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推
动活塞向下运动;排气阶段,活塞再次上升,将废气排出。
4. 内燃机的构造部分:内燃机主要包括缸体、活塞、曲轴、连杆、气门和点火系统等
部件。
5. 内燃机的性能参数:内燃机的性能参数包括功率、转速、扭矩和热效率等。
功率表
示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转速表示活塞往复运动的频率,扭矩表示内燃机输出的转矩
大小,热效率表示燃料转化为有用功的比例。
6. 内燃机的应用:内燃机广泛应用于汽车、摩托车、机械设备等领域,是现代工业和
交通运输的重要动力来源。
以上是九年级物理学习中关于内燃机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学习这些知识可以帮助理解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内燃机简介摘要内燃机的出现为汽车的发展提供了基础,给世界带来了现代物质文明。
本文简单介绍了内燃机的发展历程、常用工作指标、总体构造,以及内燃机的工作原理,使大家能对与我们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内燃机有个初步认识。
内燃机是近代工业文明发展的产物,以其简单、经济取代了蒸汽机,通过科学家的不断研究,内燃机已经成为现代交通运输工具的主要动力。
关键词:内燃机,发展历史,工作指标,总体构造,工作原理一、绪论内燃机是热机的一种,能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机械能。
一般的实现方式为,燃料与空气混合燃烧,产生热能,气体受热膨胀,通过机械装置转化为机械能对外做功。
内燃机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汽车、船舶、飞机、火箭等的发动机基本都是内燃机,其最常见的例子即为车用汽油机与柴油机。
广义上的内燃机不仅包括往复活塞式内燃机、旋转活塞式发动机和自由活塞式发动机,也包括旋转叶轮式的燃气轮机、喷气式发动机等,但通常所说的内燃机是指活塞式内燃机。
区别于外燃机,内燃机的燃烧气体同时也是工作介质,比如汽油机中,汽油燃烧后的气体直接推动活塞做功。
与此相对,燃料不作为工作介质的热机则称为外燃机,比如蒸汽机的工作介质(蒸汽)并不是燃料。
二、内燃机的发展历史活塞式内燃机起源于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用火药爆炸获取动力的研究,但因火药燃烧难以控制而未获成功。
1801年,法国化学家菲利浦·勒本研制成以煤气和氢气为燃料的内燃机。
1824年,卡诺(Sadi Camot)发表了热力机的基本理论——卡诺原理。
之后人们又提出过各种各样的内燃机方案,但在十九世纪中叶以前均未付诸实用。
直到1860年,法国的莱诺伊尔(Lenoir)模仿蒸汽机的结构,设计制造出第一台实用的煤气机,从而结束了只有外燃机——蒸汽机作为动力机构的历史,开始了以内燃机为主的动力机械及工程时代。
Lenoir的煤气机运转平稳,但由于没有压缩过程,其热效率仅有4%左右。
1862年,法国科学家罗沙(Beau De Rochse)对内燃机热力过程进行理论分析之后,提出了等容燃烧的四冲程循环工作原理,这是一次认识上的飞跃,一直沿用至今。
热机(基础)【学习目标】1、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知道常见的热机——内燃机工作过程及其在历史、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实例;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3、通过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进一步认识热机效率的概念。
【要点梳理】知识点一、内能的利用两种方式:加热、做功。
要点诠释:1、利用内能来加热内能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直接用它来加热物体。
如:生火煮饭、生火取暖。
利用内能加热的过程,内能并没有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只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2、利用内能来做功内能的另一个重要应用就是用它来做功。
如:气体膨胀对外做功。
热机就是利用内能做功的机器。
它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知识点二、热机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发动机统称为热机。
热机常见种类有蒸汽机、内燃机、汽轮发动机、喷气发动机,等等。
要点诠释:1、内燃机及其工作原理(1)内燃机:内燃机是热机的一种,内燃机在气缸里燃烧燃料,通常为汽油或柴油。
(2)内燃机的工作原理。
燃料在气缸里燃烧时生成高温高压的燃气,用来推动活塞做功。
活塞通过连杆使内燃机的飞轮转动,从而带动其他机械转动。
(3)内燃机的四个冲程,活塞在气缸内往复运动,从气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做一个冲程,汽油机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的不断循环来保证连续工作的。
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汽缸内的活塞往复两次,曲轴转动两周。
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燃气对外做功,其他三个冲程都是靠飞轮惯性完成的。
一个工作循环有两次能量转化,在压缩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在做功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汽轮发动机:包括蒸汽轮机和燃气轮机两种,通过高温高压的水蒸气或燃烧燃料产生的燃气推动一系列涡轮叶片旋转,从而带动发电机或其他大型机械工作。
4、喷气发动机:空气从喷气发动机的前部进入,并被涡轮机压缩。
压缩空气进入燃烧室与燃料混合后燃烧,高温高压燃气向后部喷射产生推动力。
它们的工作过程可归纳为进气、压缩、燃烧、排气。
内燃机热机效率和环境保护(基础)【要点梳理】要点一、内燃机1.热机:将燃料燃烧时释放的内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装置,被称为热机。
2.内燃机:燃料直接在发动机气缸内燃烧产生动力的热机,叫内燃机。
内燃机中最常见的是汽油机和柴油机。
(1)汽油机①汽油机的构造:气缸、活塞、连杆、曲轴、进气门、排气门、火花塞。
②汽油机的工作过程:吸气、压缩、做功、排气。
a.吸气冲程。
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由气缸最上端向下运动,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从进气门被吸入气缸。
当活塞运动到最下端时,进气门关闭。
b.压缩冲程。
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由气缸的最下端向上运动,燃料混合物被压缩,气缸内温度升高,气压增大。
c.做功冲程。
在压缩冲程结束后,火花塞产生电火花,点燃燃料混合物。
燃料混合物剧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并通过连杆驱使曲轴转动。
d.排气冲程。
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从气缸最下端向上运动,把废弃排出气缸,为下一个循环做好准备。
(2)柴油机①柴油机的构造:气缸、活塞、连杆、曲轴、进气门、排气门、喷油嘴。
②柴油机的工作过程:吸气、压缩、做功、排气。
a.吸气冲程。
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由气缸最上端向下运动,空气从进气门被吸入气缸。
当活塞运动到最下端时,进气门关闭。
b.压缩冲程。
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由气缸的最下端向上运动,燃料混合物被压缩,气缸内温度升高,其温度超过柴油的燃点。
c.做功冲程。
在压缩冲程结束后,由喷油嘴向气缸内喷射雾状的柴油,这些柴油在气缸内高温的空气中剧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并通过连杆驱使曲轴转动。
d.排气冲程。
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从气缸最下端向上运动,把废弃排出气缸,为下一个循环做好准备。
要点诠释:(1)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工作原理:汽油或柴油在气缸里燃烧时生成高温高压的燃气,用来推动活塞做功。
活塞通过连杆使内燃机的飞轮转动,从而带动其他机械转动。
(2)活塞在气缸内往复运动,从气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做一个冲程。
内燃机油基础知识(总6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内燃机油是发动机的“血液”,在发动机各摩擦表面中担负着润滑、清洁、冷却、防锈等重要作用。
正确选用内燃机油能保证汽车正常可靠行驶,减少零件磨损、节省燃油消耗、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
因此,使用者应了解内燃机油的作用、规格牌号,并正确掌握其使用方法。
1 内燃机油的分类目前,美国润滑油的API性能分类法和SAE黏度分类法已被世界各国所公认和广泛采用,我国也参照该两种润滑油的分类方法制定了GB/T7631.3-1995《内燃机油分类》和GB/T14906一94《内燃机油黏度分类》两项国家标准,相应制定了我国内燃机油的质量分类法和黏度分类法。
1.1质量等级由于现在发动机压缩比、转速、功率等不断提高,为使内燃机油能满足使用要求,因此,在以精制的矿物油、合成油为基础油中添加各种不同的添加剂,用以提高机油的高温清净性、低温分散性、抗磨性、抗氧抗腐性、抗泡沫性等,根据加入添加剂的品种、数量的不同形成不同的质量级别。
API发动机润滑油等级分类API是American Petroleum lnstitute“美国石油工程学会”的缩写。
通过APl测试认证的油品可以在机油瓶身标打上API的双环标志,它区分机油等级标准主要依据油品的低温流动性、高温清净性,扩散过滤性,氧化稳定性、耐磨耗性,防腐蚀及防锈性,触媒兼容性以及环保要求。
API发动机油分为两类:“S”系列代表汽油发动机用油;“C”系列代表柴油发动机用油;当“S”和“C”两个字母同时存在,则表示此机油为汽柴通用型。
如“S”在前,则主要用于汽油发动机。
反之,则主要用于柴油发动机。
目前汽油机油共有SA、SB、SC、SD、SE、SF、SG、SH、SJ、SL、SM这11种等级,以SM等级为最新。
其中:SA 1930 年代初期,纯矿物油,不含添加剂。
内燃机基本知识内燃机是把燃料燃烧的化学能转变成热能,然后又把热能转变成机械能的机器,并且这种能量转换过程是在发动机气缸内部进行的。
一、内燃机的分类和基本构造1. 分类内燃机的分类方法很多,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把内燃机分成不同的类型,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内燃机是怎样分类的。
(1) 按照所用燃料分类内燃机按照所使用燃料的不同可以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图1-1-1)。
使用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称为汽油机;使用柴油机为燃料的内燃机称为柴油机。
汽油机与柴油机比较各有特点;汽油机转速高,质量小,噪音小,起动容易,制造成本低;柴油机压缩比大,热效率高,经济性能和排放性能都比汽油机好。
(2) 按照行程分类内燃机按照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所需的行程数可分为四行程内燃机和二行程内燃机(图1-1-2 )。
把曲轴转两圈(720°),活塞在气缸内上下往复运动四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内燃机称为四行程内燃机;而把曲轴转一圈(360°),活塞在气缸内上下往复运动两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内燃机称为二行程内燃机。
汽车发动机广泛使用四行程内燃机。
(3) 按照冷却方式分类内燃机按照冷却方式不同可以分为水冷发动机和风冷发动机(图1-1-3)。
水冷发动机是利用在气缸体和气缸盖冷却水套中进行循环的冷却液作为冷却介质进行冷却的;而风冷发动机是利用流动于气缸体与气缸盖外表面散热片之间的空气作为冷却介质进行冷却的。
水冷发动机冷却均匀,工作可靠,冷却效果好,被广泛地应用于现代车用发动机。
(4) 按照气缸数目分类内燃机按照气缸数目不同可以分为单缸发动机和多缸发动机(图1-1-4)。
仅有一个气缸的发动机称为单缸发动机;有两个以上气缸的发动机称为多缸发动机。
如双缸、三缸、四缸、五缸、六缸、八缸、十二缸等都是多缸发动机。
现代车用发动机多采用四缸、六缸、八缸发动机。
(5) 按照气缸排列方式分类内燃机按照气缸排列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单列式和双列式(图1-1-5)。
九年级物理内燃机知识点物理中“路程-时间”图像是学习运动力学图像和其他图像的基础。
初中物理是为高中物理、大学物理打基础的。
下面是我整理的九年级物理内燃机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九年级物理内燃机知识点1、内燃机及其工作原理:将燃料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为内能,又通过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按燃烧燃料的不同,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柴油机等。
(1)汽油机和柴油机都是一个工作循环为四个冲程即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的热机。
(2)一个工作循环中只对外做一次功,曲轴转2周,飞轮转2圈,活塞往返2次。
(3)压缩冲程是对气体压缩做功,气体内能增加,这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4)做功冲程是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这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5)汽油机和柴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活塞做功,其它三个冲程要靠飞轮的惯_完成。
(6)判断汽油机和柴油机工作属哪个冲程应抓住两点:一是气阀门的开与关;二是活塞的运动方向。
(7)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不同处。
2、燃料的热值(1)燃料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目前人类使用的能量绝大部分是从化石燃料的燃烧中获得的内能,燃料燃烧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燃料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燃烧过程中,储存在燃料中的化学能被释放,物体的化学能转化为周围物体的内能。
(2)燃料的热值①定义:l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用符号“q”表示。
②热值的单位j/kg,读作焦耳每千克。
还要注意,气体燃料有时使用j/m3,读作焦耳每立方米。
③热值是为了表示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在燃烧时放出热量不同而引人的物理量。
它反映了燃料通过燃烧放出热量本领大小不同的燃烧特_。
不同燃料的热值一般是不同的,同种燃料的热值是一定的,它与燃料的质量、体积、放出热量多少无关。
(3)在学习热值的概念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完全燃烧”是指燃料全部燃烧变成另一种物质。
②强调所取燃料的质量为“lkg”,要比较不同燃料燃烧本领的不同,就必须在燃烧质量和燃烧程度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比较。
九年级上物理内燃机知识点物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的是物质和能量的相互关系,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而内燃机作为一种常见的能量转换装置,同样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围绕九年级上物理课程中的内燃机知识点展开,为大家详细解析这一领域的关键概念和原理。
内燃机从广义上讲,就是以内燃循环为基础原理,将燃料在燃烧室内与氧气反应产生化学能,并通过能量转化将其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形式,内燃机可以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两大类。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汽油机的基本原理。
汽油机是以汽油为燃料,采用“吸、压、燃、排”四个工作循环来实现能量转换的一种内燃机。
在汽油机中,燃烧室中的燃油和空气通过活塞的上下往复运动,完成了吸入混合气、压缩混合气、燃烧混合气、排出燃烧产物四个过程。
这四个过程是根据理想化的理论模型——奥托循环来进行描述的。
奥托循环是以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基础的一个理论模型,描述了在活塞往复运动时燃油和空气的变化过程。
在奥托循环中,活塞在其上下往复运动的过程中,通过连杆和曲轴的协同作用把活塞往复运动转化为曲轴的旋转运动,从而产生机械能。
同时,活塞上方是燃烧室,通过火花塞点燃混合气,使其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从而驱动活塞。
在奥托循环中,吸入混合气和压缩混合气两个过程需要消耗能量,而燃烧混合气和排出燃烧产物则是产生能量的过程。
与汽油机不同,柴油机是以柴油为燃料,采用“吸、压、燃、排”四个工作循环来实现能量转换的内燃机。
柴油机的工作原理与汽油机类似,都是通过内燃循环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然而,柴油机在吸入混合气和压缩混合气过程中采用的是压燃式燃烧,即在气缸内先压缩空气,再由喷油器将柴油喷入气缸内,利用高温高压的空气将柴油气化并燃烧。
此外,在学习内燃机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关键的性能参数和相关概念。
比如,气缸的工作容积、压缩比和功率等概念。
气缸的工作容积是指活塞在上下往复运动时所能排空或吸入的空气体积。
高中内燃机知识点总结内燃机是一种利用燃料在燃烧过程中释放的能量来驱动活塞做往复运动,进而驱动机械设备的装置。
作为一种常见的发动机,内燃机在汽车、摩托车、拖拉机等机动车辆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高中物理课程中,内燃机也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主要涉及内燃机工作原理、内燃机的分类、内燃机的循环过程等方面。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关于高中内燃机的知识点。
一、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内燃机一般由气缸、活塞、连杆、曲轴、气门、点火装置、进气系统、排气系统、燃油供给系统等部件组成。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四个基本过程: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
1. 进气过程:气缸活塞向下运动,使气缸内的压力降低,气门打开,外界空气通过气门进入气缸。
2. 压缩过程:气门关闭,气缸活塞向上运动,使气体被压缩,温度和压力升高。
3. 燃烧过程:点火装置将火花引燃混合气,混合气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
4. 排气过程:气缸活塞向上运动,将废气排出气缸,气门打开。
以上四个过程便是内燃机工作的基本原理,通过这些过程能够驱动活塞做往复运动,从而产生动力。
二、内燃机的分类1. 按照燃料分类:包括汽油机和柴油机两大类。
汽油机使用汽油作为燃料,柴油机使用柴油作为燃料。
2. 按照工作循环分类:a. 两冲程内燃机:每个活塞在往复运动时,只需要进行进气和压缩、工作和排气的相位各占一次往复运动,即工作循环为两冲程。
b. 四冲程内燃机:每个活塞在做两次往复运动时,需要进行进气、压缩、工作、排气四个基本过程,即工作循环为四冲程。
3. 按照点火方式分类:包括点火式内燃机和压燃式内燃机两种。
点火式内燃机利用高压电弧或高温火花来点燃混合气,而压燃式内燃机则是通过气体高温高压自燃来点燃混合气。
三、内燃机的循环过程根据内燃机的工作原理,不同类型的内燃机有不同的工作循环过程。
在此,我们主要介绍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循环过程。
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循环包括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四个过程。
内燃机油知识 1.内燃机油润滑系统和润滑方式如何?内燃机通常有干式和湿式两种润滑方式。
两种润滑系统工作流程如下:湿式润滑方式是内燃机常用的润滑方式,机油泵从内燃机底部的油底壳中把机油压送到主油道,由主油道输送到主轴承,然后由主轴承再到连杆大端轴承。
由连杆大端轴承甩出的油呈油滴或油雾状,对汽缸、活塞和活塞销进行润滑。
凸轮轴和配气机构是由主油道分流出来的机油进行润滑。
各个部位润滑后的机油自由落下返回发动机油底壳。
对于一些大型、固定的柴油机等的内燃机油则用干式润滑系统,干式润滑系统发动机与机油箱是分开的。
专用一个排油泵,及时将汇集到油底壳的机油送回储油箱。
2. 内燃机油是如何分类的? 内燃机油的分类方法很多,如:按用途分类、按粘度分类、按质量分类等。
按用途分类:汽油机油、柴油机油、船用柴油机油、气体燃料发动机油等。
按粘度分类:0W、5W、10W、15W、20W、25W、20、30、40、50、60。
各粘度级别对应的粘度有一定要求。
按质量等级分类: 汽油机油: SA(废除)、SB(废除)、SC、SD、SE、SF、SG、SH、SJ、SL等。
柴油机油: CA(废除)、CB(废除)、CC、CD、CE、CG-4、CF-4、CH-4等。
S英文字母越往后质量等级越高。
其中英文字母“S”代表汽油机油,“C”代表柴油机油,。
3. 内燃机选用机油的一般原则是什么?对一个用户而言,选用内燃机油时。
首先应选择油品的质量等级,其次选择油品的粘度等级。
质量等级的选择:(1) 要严格按发动机出厂说明书上规定的用油质量等级选油,质量级别应根据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可以选用高于要求的质量等级的油品。
不可选用低于要求的质量等级的油品。
(2) 根据发动机的出厂年代、工作条件苛刻程度选油。
出厂年限较短、压缩比较高的汽油车,可选SG以上汽油,如机油长城吉星(SG)、长城福星(SJ)和金福星(SL)系列油品,出厂年限较长、压缩比较低的汽油车,可选用如长城华星(SF)、SE系列油品。
九年级物理内燃机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内燃机的知识点包括以下内容:
1. 内燃机的基本原理:内燃机通过燃烧燃料产生高温高压气体,利用气体膨胀推动活
塞运动,从而做功。
一般包括四个基本过程: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
2. 内燃机的组成部分:内燃机主要由气缸、活塞、连杆、曲轴、进气和排气系统、点
火系统以及冷却系统等部分组成。
3. 四冲程往复式内燃机:四冲程往复式内燃机包括进气冲程、压缩冲程、燃烧冲程和
排气冲程。
进气冲程进气门打开,活塞向下运动,气缸内充满混合气;压缩冲程进气
门关闭,活塞向上运动,将混合气压缩;燃烧冲程点火后,混合气燃烧膨胀,推动活
塞向下运动;排气冲程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将废气排出。
4. 内燃机的燃料:常用的内燃机燃料有汽油和柴油。
汽油为轻质油品,在较低温度下
易挥发燃烧;柴油为重质油品,相对汽油燃点较高。
5. 点火系统:点火系统用于在燃烧室中提供电火花,点燃混合气。
包括点火塞、点火
线圈、分电器、蓄电池等组成。
6. 排气系统:排气系统用于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包括排气管、消声器等。
7. 冷却系统:冷却系统用于保持发动机温度适宜,防止过热。
一般采用循环冷却方式,通过水泵将冷却液流动起来,带走发动机产生的热量。
8. 发动机效率:发动机的效率指的是发动机输出的功的比例。
理论上,发动机效率可
以达到百分之四十左右,但实际上常常小于这个值。
以上是九年级物理内燃机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