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金属材料
- 格式:pdf
- 大小:1.05 MB
- 文档页数:9
化学高中金属材料教案
主题:金属材料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金属材料的基本特性、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一、导入
介绍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基本概念
1. 金属的性质:电导率高、导热率高、延展性好、硬度大等。
2. 金属离子的结构和性质。
3. 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别。
三、金属的制备方法
1. 金属的提炼:介绍熔融还原法、电解法等制备金属的方法。
2. 金属的精炼:介绍物理精炼和化学精炼的方法。
四、金属的应用技术
1. 金属材料在建筑、交通、航空航天等行业的应用。
2. 金属材料的制作工艺和加工技术。
五、实验教学
设计与金属材料相关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践了解金属的一些基本特性和应用。
六、课堂讨论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对金属材料的认识和想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七、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对金属材料的理解和掌握。
八、课堂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金属材料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鼓励学生深入了解金属材料。
高一必修一金属材料知识点一、金属的基本性质金属是一类具有良好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的物质。
金属的常见性质包括:金属具有良好的塑性和延展性,可以通过锻造、拉伸等方式加工成各种形状;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可以用于电线、电器和散热器等领域;金属具有良好的磁性,可以用于制造磁铁。
二、金属的结构金属的晶体结构通常是由一些金属离子或金属原子组成的。
金属晶体结构的特点是:金属晶体中的正离子或金属原子排列紧密而有序;金属晶体中的正离子或金属原子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形成自由电子。
三、金属的热加工金属的热加工是指通过加热和塑性变形的方式来改变金属的形状和性能的过程。
常见的金属热加工方式包括:锻造、轧制、拉伸等。
锻造是指将金属材料加热至一定温度后进行冲压、锤击或挤压等力学加工的过程;轧制是指通过辊轧机将金属材料压延成板材、线材或其他形状的过程;拉伸是指将金属材料加热至一定温度后,通过拉拔的方式将金属材料延长成丝材。
四、金属的合金合金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固溶体或组合物。
合金的产生可以提高金属的硬度、强度、耐热性和耐腐蚀性等性能。
常见的金属合金包括:铜合金、钢铁合金等。
合金的制备可以通过熔炼、铸造和淬火等方式得到。
五、金属的腐蚀与防护金属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生腐蚀。
腐蚀是指金属表面在化学或电化学作用下,逐渐被破坏和腐蚀的过程。
常见的金属腐蚀方式包括:氧化腐蚀、电化学腐蚀等。
为了防止金属腐蚀,可以采取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物理方法包括镀层、喷涂和热浸镀等;化学方法包括阴极保护和缓蚀剂等。
六、金属断裂与损伤金属在受到外力作用下会出现断裂和损伤。
金属的断裂有韧性断裂、脆性断裂和疲劳断裂等。
韧性断裂指金属在一定载荷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并最终断裂的过程;脆性断裂指金属仅发生极小或无可见塑性变形而迅速断裂的过程;疲劳断裂指金属在反复载荷作用下逐渐出现裂纹并最终断裂的过程。
为了减少金属断裂和损伤,可以采取增加材料的韧性、改变金属的显微组织和提高金属的强度等方式。
高一化学钠铁镁铝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性质、组成、构造、变化和相互关系的科学。
在高中化学中,钠(Na)、铁(Fe)、镁(Mg)和铝(Al)是常见的金属元素。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四种金属元素的知识点。
一、钠(Na)1. 基本性质钠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在常温下非常活泼。
它的熔点较低,约为98摄氏度,热稳定性较差,容易氧化。
2. 化合物钠与氧、氯等元素形成多种化合物。
其中最常见的是氯化钠(NaCl),即食盐。
钠还与氧形成氧化钠(Na2O)等化合物。
3. 应用钠在工业上广泛应用,主要用于金属制品的冶炼、合成橡胶和塑料的生产等。
二、铁(Fe)1. 基本性质铁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它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并且能够吸附磁性。
2. 基本结构铁的原子核中含有26个质子和中子,电子排布为2-8-14-2。
3. 氧化反应铁在空气中容易氧化,形成氧化铁。
常见的氧化铁有赤铁矿(Fe2O3)和磁铁矿(Fe3O4)。
4. 应用铁是制造钢铁的主要原料,广泛用于建筑、机械、交通工具等领域。
三、镁(Mg)1. 基本性质镁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比重轻、延展性好、导电性能强,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
2. 化合物镁与氧、氯等元素形成多种化合物。
其中最常见的是氧化镁(MgO),常用作建筑材料。
3. 应用镁在工业上广泛应用,如制造航空器、汽车、光学仪器等。
四、铝(Al)1. 基本性质铝是轻质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和热传导性,同时还有一定的耐腐蚀性。
2. 氧化反应铝表面易生成一层氧化铝膜,这层膜能够防止铝继续氧化。
3. 应用铝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用于建筑、包装、交通工具等。
综上所述,钠、铁、镁和铝是高中化学中常见的金属元素。
通过学习它们的基本性质、化合物以及应用,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元素的特点和用途。
这些知识点的掌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为日后深入学习化学和工程技术奠定基础。
高一化学金属材料笔记以下是高一化学金属材料部分的笔记,供您参考:一、金属的通性1. 物理性质:金属光泽、导电、导热、延展性。
2. 化学性质:金属与氧、酸、盐的反应。
二、金属的分类1. 轻金属:如钠、镁、钾等,特点为密度较小,硬度较低。
2. 重金属:如铜、铁、铅等,特点为密度较大,硬度较高。
3. 过渡金属:如铬、锰、铁等,特点为有多个化合价,且易形成配合物。
三、金属的氧化1. 氧化数:表示氧化程度的数值。
2. 氧化产物:金属与氧反应后的产物。
3. 金属的氧化性与还原性:金属的氧化性越高,其还原性越低;反之亦然。
四、金属的冶炼1. 热还原法:如用C、CO等还原剂还原金属氧化物,如炼铁。
2. 热分解法:如加热分解HgO得到Hg。
3. 电解法:如电解熔融的Al2O3得到Al。
4. 湿法冶金:利用溶液中的化学反应进行金属提取和精炼。
五、合金1. 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非金属)熔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2. 性质:硬度大、熔点低、色泽美观等。
3. 分类:按成分可分为钢和生铁;按制造方法可分为铸铁和锻铁。
4. 应用:广泛用于建筑、机械、汽车、电子等领域。
六、金属的腐蚀与防护1. 电化学腐蚀:金属与电解质溶液接触,发生原电池反应而受到腐蚀。
防止方法有涂层保护、牺牲阳极法等。
2. 化学腐蚀:金属与非电解质直接接触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钢铁与酸反应。
防止方法有涂层保护等。
3. 合金腐蚀:合金中的不同组分之间发生电化学腐蚀或化学腐蚀。
防止方法有选择适当的合金成分、涂层保护等。
有关高一化学金属知识点整理化学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他能让你产生一个新的世界,寻找更美好的东西,尤其是金属物质。
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借鉴,下面小编精心准备了高一化学金属知识点整理内容,欢迎使用学习!高一化学金属知识点整理一、金属活动性Na>Mg>Al>Fe。
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液反应而得到H2。
三、A12O3为两性氧化物,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都既可以与强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也可以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四、Na2CO3和NaHCO3比较碳酸钠碳酸氢钠俗名纯碱或苏打小苏打色态白色晶体细小白色晶体水溶性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使酚酞变红易溶于水(但比Na2CO3溶解度小)溶液呈碱性(酚酞变浅红)热稳定性较稳定,受热难分解受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CO2↑+H2O与酸反应CO32—+H+HCO3—HCO3—+H+CO2↑+H2OHCO3—+H+CO2↑+H2O相同条件下放出CO2的速度NaHCO3比Na2CO3快与碱反应Na2CO3+Ca(OH)2CaCO3↓+2NaOH反应实质:CO32—与金属阳离子的复分解反应NaHCO3+NaOHNa2CO3+H2O反应实质:HCO3—+OH-H2O+CO32—与H2O和CO2的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CO32—+H2O+CO2HCO3—不反应与盐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Ca2++CO32—CaCO3↓不反应主要用途玻璃、造纸、制皂、洗涤发酵、医药、灭火器转化关系六、.合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的特点;硬度一般比成分金属大而熔点比成分金属低,用途比纯金属要广泛。
高一化学金属重难点一、金属材料1、金属材料纯金属(90多种),合金 (几千种)2、金属的物理性质:(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3.2 金属材料思维导图常见考点考点一合金【例1-1】(2022·江苏·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一期末)下列关于合金的叙述正确的是A.铝合金硬度比纯铝小B.生铁是铁碳合金,钢是纯净的铁单质C.硬铝密度小、强度高,常用于制造飞机外壳D.不锈钢和钢都是铁合金,性质完全相同【答案】C【解析】A.合金的硬度比其任一组分都大,铝合金硬度比纯铝大,A错误;B.生铁是铁碳合金,钢的含碳量比生铁低,也是铁碳合金,B错误;C.硬铝密度小、强度高,常用于制造飞机外壳,C正确;D.不锈钢和钢都是铁合金,但其内部结构和组分不同,性质不相同,D错误;故选C。
【例1-2】.储氢合金是一种新型合金。
下列关于储氢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A.储氢合金是一类能大量吸收2H,并与2H结合成金属氢化物的材料B.储氢合金吸收2H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C.储氢合金NaAlH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4D.具有实用价值的储氢合金在室温下吸、放氢的速率快【答案】B【解析】A.储氢合金是一类能够大量吸收氢气,并与氢气结合成金属氢化物的材料.如镧镍合金,它吸收氢气可结合成金属氢化物,故A正确;B.氢气在储存过程中与金属反应生成其他物质,是化学变化,故B错误;C.NaAlH中Na是+1价,Al是+3价,则H为-1价,故C正确;4D.储氢合金储氢量大、吸放氢速率快,所以可用于氢燃料汽车,故D正确;故选:B。
【一隅三反】1.(2022·广西桂林·高一期末)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A.不锈钢B.硬铝C.黄铜D.水银【答案】D【解析】A.不锈钢是铁合金,A错误;B.硬铝是铝合金,B错误;C.黄铜是铜锌合金,C错误;D.水银是金属汞,为金属单质,不是合金,D正确;答案选D。
2.下列关于新型合金材料说法不正确的是A.镧镍合金能大量吸收H2形成金属氢化物,可作储氢材料B.钛合金生物相容性好,强度大,可作人造骨骼C.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两种铁碳合金,生铁的含碳量比钢的含碳量高D.合金的熔点比其成分金属的熔点高【答案】D【解析】A.镧镍合金能大量吸收H2,并与H2结合成金属氢化物,金属氢化物稍稍加热又容易分解,所以可用作储氢材料,故A正确;B.钛合金生物相容性好,强度大,常用作人造骨骼,故B正确;C.生铁是含碳量大于2%的铁碳合金,钢是对含碳量在0.02%~2%之间的铁碳合金的统称,生铁的含碳量比钢高,故C正确;D.合金的熔点比其成分金属的熔点低,故D错误;答案为D。
高一化学金属材料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金属材料的性质和分类。
2. 掌握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学会根据金属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材料。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金属材料的性质和分类。
2.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三、教学难点1. 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
2. 如何根据金属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材料。
四、教学准备1. 收集各种金属材料的实物。
2. 准备相关的PPT课件。
3. 准备实验器材和药品,进行金属性质的实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金属材料的实物,如铁、铝、铜等,引出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应用。
同时,提出问题:金属材料是由什么组成的?它们的性质是怎样的?由此导入新课的教学。
2. 讲解金属材料的性质和分类讲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光泽、硬度、密度、导电性、导热性等。
同时,介绍金属材料的分类,包括黑色金属(如铁、钢)、有色金属(如铝、铜及其合金)等。
3. 实验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进行实验,观察金属的导电性和导热性,通过实验数据和图表,分析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分类之间的关系。
4. 讲解金属的化学性质讲解金属与非金属性物质反应的性质,包括与氧气、酸、盐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现象。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金属腐蚀的现象和过程,进一步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
5. 实际应用与保护讲解金属材料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根据金属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材料。
同时,强调金属保护的重要性,包括防止腐蚀、采用合金等措施。
6. 课堂练习与思考提供一些习题,让学生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提出一些思考问题,如如何根据金属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材料来制造建筑物、如何处理废旧金属材料等。
7. 总结与作业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金属材料的性质、分类、物理化学性质和应用等。
布置作业,包括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和思考问题,以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学生的学习。
六、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展示、实验演示、习题练习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了解了金属材料的性质和分类,掌握了金属的物理化学性质,并学会了根据金属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材料。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金属材料》知识点总结一、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可分为纯金属和合金。
新型金属材料是具有特殊性能的金属结构材料1、合金(1)概念:合金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2)性能:合金具有不同于各成分金属的物理、化学性能或机械性能①熔点: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金属低②硬度和强度:合金的硬度比各成分金属大(3)易错点:①构成合金的成分不一定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也可以是金属与非金属,合金中一定含金属元素②合金的性质不是各成分金属的性质之和。
合金具有许多良好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在许多方面不同于各成分金属,不是简单加合;但在化学性质上,一般认为合金体现的是各成分金属的化学性质③并非所有的金属都能形成合金,两种金属形成合金,其前提是两种金属在同一温度范围内都能熔化,若一种金属的熔点大于另一种金属的沸点,则二者不能形成合金④合金一定是混合物⑤常温下,多数合金是固体,但钠钾合金是液体2、常见的金属材料(1)金属材料分类①黑色金属材料:铁、铬、锰以及它们的合金②有色金属材料: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及其合金(2) 黑色金属材料——钢铁①生铁:含碳量在2%~4.3%的铁的合金。
生铁里除含碳外,还含有硅、锰以及少量的硫、磷等,它可铸不可煅。
根据碳的存在形式可分为炼钢生铁、铸造生铁和球墨铸铁等几种②钢:含碳量在 0.03%~2%的铁的合金。
钢坚硬有韧性、弹性,可以锻打、压延,也可以铸造。
钢的分类方法很多,如果按化学成分分类,钢可以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两大类。
碳素钢就是普通的钢,碳素钢又可以分为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低碳钢韧性、焊接性好,强度低;中碳钢强度高,韧性及加工性好;高碳钢硬而脆,热处理后弹性好。
合金钢也叫特种钢,是在碳素钢是适当地加入一种或几种,如锰、铬、镍、钨、铜等合金元素而制成的。
合金元素使合金钢具有各种不同的特殊性能,用于制不锈钢及各种特种钢③钢是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合金(3) 有色金属材料——铜和铝①铝及铝合金:Al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纯铝的硬度和强度较小,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通常用作制导线。
金属材料【学习目标】1、认识合金的含义及常见合金2、认识铁合金的组成、性能与应用的联系3、认识铝合金的组成、性能与应用的联系,掌握铝及其氧化铝的性质【主干知识梳理】一、合金的定义及优点1、合金的定义: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和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2、合金与纯金属的性能差异(1)合金的硬度及机械性能一般优于各成分金属(2)合金的熔点一般低于它的各成分金属(3)合金具有各成分金属的化学性质,合金一定是混合物【微点拨】①构成合金的成分不一定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也可以是金属与非金属,合金中一定含金属元素②合金的性质不是各成分金属的性质之和。
合金具有许多良好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在许多方面不同于各成分金属,不是简单加合;但在化学性质上,一般认为合金体现的是各成分金属的化学性质③并非所有的金属都能形成合金,两种金属形成合金,其前提是两种金属在同一温度范围内都能熔化,若一种金属的熔点大于另一种金属的沸点,则二者不能形成合金④合金一定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点⑤常温下,多数合金是固体,但钠钾合金是液体【即学即练1】1、C919大型飞机采用了大量新型材料铝锂合金。
下列关于铝锂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铝锂合金是铝与锂形成的混合物B.铝锂合金的硬度比锂大C.铝锂合金的熔、沸点比铝低D.铝锂合金耐酸碱腐蚀2、某合金与铁的物理性质的比较如下表所示,还知该合金耐腐蚀、强度大,从以上性能看,该合金不适合做()A3、所谓合金,就是不同种金属(也包括一些金属和非金属)在熔融状态下形成的一种熔合物。
根据下列四种金属的熔、沸点,判断其中不能形成合金的是()A.Cu和Al B.Fe Na二、铁合金: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两种铁碳合金1、生铁(1)生铁的含碳量:2%~4.3%(2)性能及用途:生铁硬度大、抗压,性脆、可以铸造成型,是制造机座、管道的重要材料2、钢:钢是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合金(1)钢的含碳量:0.03%~2%(2)性能及用途:钢有良好的延展性,机械性能好,可以锻轧和铸造,广泛用于制造机械和交通工具等(3)钢根据化学成分,可分为两大类:碳素钢和合金钢②合金钢也叫特种钢,是在碳素钢里适量地加入一种或几种合金元素,使钢的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从而使钢具有各种特殊性能,如强度、硬度大,可塑性、韧性好,耐磨,耐腐蚀等1、下列有关铁和铁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生铁比铁软B .铁有良好的导热性C .钢是铁的合金D .生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2、钢材可以用作桥梁的结构材料是因为它( )A .有良好的导热性B .有一定的机械强度C .不易受空气和水的作用D .有良好的导电性3、钢笔的笔头是合金钢,其笔头尖端是用机器轧出的便于使用的圆珠体。
高一必修一化学铁金属材料知识点在高一必修一化学教材中,铁金属材料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铁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了解铁金属材料的特性和性质对于我们理解其应用和相关技术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介绍一些与铁金属材料相关的知识点。
1. 铁的性质铁是一种丰富的矿物资源,具有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能。
铁材料的韧性和延展性较好,易于加工成各种形状。
此外,铁还具有磁性,可以被磁化或磁化。
这些性质使得铁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机械等领域。
2. 铁的合金铁在自然界中存在的主要形式是氧化铁矿石,为了提取纯铁,必须进行冶炼。
经过冶炼得到的纯铁通常不具备我们所需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因此往往需要通过合金化来改善纯铁的性能。
常见的铁的合金有碳钢、不锈钢等。
3. 铁的氧化物铁与氧气反应会生成不同的氧化物,其中最常见的是铁的三种氧化物:FeO、Fe2O3和Fe3O4。
这些氧化物在铁的锈蚀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铁的氧化性使其容易受到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的腐蚀,形成铁锈。
4. 铁的锈蚀铁的锈蚀是指铁与氧气和水反应产生的氧化铁物质,即铁锈的过程。
铁锈不仅使铁的表面变得粗糙,还会降低铁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
为了保护铁制品,常常需要对其进行防锈处理,如涂覆防锈漆、热浸镀锌等。
5. 铁的磁性铁是一种具有磁性的金属材料。
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铁可以被磁化,并且可以保持一定时间的磁性。
这种特性使得铁被广泛应用于电磁设备和磁储存领域。
6. 铁的使用铁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制造业等各个领域。
在建筑中,铁材料用于梁、柱、桥梁等结构的搭建;在汽车制造中,铁材料用于车身和发动机的制造;在制造业中,铁材料用于机械零部件的制造等。
总结:通过对高一必修一化学中关于铁金属材料的知识点的介绍,我们了解到铁的性质、合金、氧化物、锈蚀、磁性以及其广泛的应用领域等方面的内容。
深入了解铁金属材料的特性和性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同时也为我们学习和探索更多有关金属材料的知识提供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