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电子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55.52 KB
- 文档页数:6
药剂学教案教研组:药学授课教师:蒋丽授课对象:13级药剂1、2班早节一、绪论授课方式理论课内容(一)概述授课时数2学时授课周次第1周第1次目的与要求知识目标:术语。
能力目标:德育目标:掌握药剂学的含义、药物制剂的重要性及分类、药剂学常用学生能够分析药物剂型对药效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
重点:药剂学的含义、药物制剂的重要性及分类、药剂学常用术语。
难点:药物制剂的重要性的理解。
导入新课:以欣弗案件引出药剂学的重要性。
2006年7月24日,青海西宁部分患者使用欣弗”后,出现胸闷、心悸、心慌等临床症状,青海药监局第一时间发出紧急通知,要求该省停用。
随后,广西、浙江、黑龙江、山东等省药监局也分别报告,有病人在使用该注射液后出现相似临床症状。
主要用途:扁桃体炎、化脓性中耳炎、鼻窦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炎等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也可出现肝肾功能异常•药品流向:销往全国26个省区市,安徽最多…违规灭菌造出害人“欣弗”: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2006年6月至7月生产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欣弗)生产工艺改变如下图:啾弗1•事件造成9人死亡广西—严走木良丘疳的有口例四川一1名总上注胡话般砸-I住帕鬣3巨&J砂那青型咒亡湖—二崑腳笔立灭电左1若老人因住蜥T非吒亡—谒女孰1名老人忌附鱷后死匕-冋峠门氐凱尺C审時哎广竄-—1悯辽宇址象币女子麵肩国嫌死巴—浙江«■1若W耳的男建110IJ】人旦和「化耳号氏亡讲授新课:一、介绍本章节学习内容(一)概述(二)药剂学的发展与任务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设计调剂学(医院):根据医师处方和临床需要,合理调配药物,并指导患者正确用药的技术和理论。
(二)药剂学的分支学科物理药剂学:是应用物理化学的原理、方法和手段研究药剂学中有关剂型工业药剂学:是研究制剂工业生产的基本理论、工艺技术、生产设备和质量管理的科学。
中职药剂学教案教案目标:1.了解药剂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一些基本的药剂制剂方法;3.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1.药剂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药剂制剂方法的掌握和应用。
教学难点:1.药剂学的一些复杂概念和原理的理解;2.药物的制剂方法的实际操作。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实验器材和药品;3.教学参考书籍。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忆一些已学过的药剂学的知识,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步骤二:讲解药剂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0分钟)通过课件和教师讲解,介绍药剂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包括药剂学的定义、分类、研究内容等。
步骤三:介绍药剂制剂方法(15分钟)通过示意图和实验演示,向学生介绍一些常见的药剂制剂方法,如固体制剂、液体制剂、半固体制剂等,并讲解制剂方法的选择原则和实际应用。
步骤四:进行实验操作(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制剂方法进行实验操作,例如制备一种口服液体制剂。
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并鼓励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总结实验结果和经验。
步骤五:小结和讨论(10分钟)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互相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适当的指导和评价,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
步骤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的作业,例如撰写实验报告、查阅相关资料等,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药剂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掌握了一些常见的药剂制剂方法。
然而,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实验操作的时间较短,学生对实际操作可能仍然存在一些困惑。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实验操作的时间,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样,在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案例分析和问题解答的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教案
课程:药剂学授课班级:2004级任课教师:何文
教案
课程:药剂学授课班级:2004级任课教师:王军
教案
课程:药剂学授课班级:2004级任课教师:王军
教案
课程:药剂学授课班级:2004级任课教师:何文
教案
课程:药剂学授课班级:2004级任课教师:何文
教案
课程:药剂学授课班级:2004级任课教师:郭咸希
教案
课程:药剂学授课班级:2004级任课教师:郭咸希
教案
课程:药剂学授课班级:2004级任课教师:郭咸希
教案
课程:药剂学授课班级:2004级任课教师:郭咸希
教案
课程:药剂学授课班级:2004级任课教师:郭咸希
教案
课程:药剂学授课班级:2004级任课教师:何文
教案
课程:药剂学授课班级:2004级任课教师:郭咸希
教案
课程:药剂学授课班级:2004级任课教师:何文
教案
课程:药剂学授课班级:2004级任课教师:何文
教案
课程:药剂学授课班级:2004级任课教师:何文
教案
课程:药剂学授课班级:2004级任课教师:何文。
电⼦教案——药剂学1药剂学课程教案课题第⼀章绪论课时2课时总课时102 授课时间90分钟检查签名⽬的及要求1、了解药剂学的任务及发展,及GMP的概念及药剂安全的重要性。
2、掌握药剂学的概念、药物剂型的分类、特点、术语及其含义。
重点药剂学的任务及发展,及GMP的概念及药剂安全的重要性难点药剂学的概念、药物剂型的分类、特点、术语及其含义课型教法教具教学步骤与教学过程学法指导1、⾃我介绍2、讲述药剂学的概念:(1)定义: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处⽅设计、基本理论、⽣产技术、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的综合性技术学科。
包括制剂学和调剂学⼆部分。
(2)制成剂型的⽬的:⽚剂胶囊颗粒供⼝服⽤药;软膏⽤于⽪肤⽤药;针剂⽤于注射⽤药。
同⼀种药物可制成多种剂型。
3、药剂学的任务:(1)研究药剂学的基本理论和⽣产技术,(2)开发新剂型和新技术,(3)研究和开发新辅料,(4)研制中药新剂型,(5)研究和开发制剂的新机械和新设备,(6)⽣物技术药物制剂的研究与开发。
4、药物剂型的分类:(1)按形态:液体剂型、固体剂型、半固体剂型、⽓体剂型。
(2)按分散系统分类:溶液型、胶体溶液型、乳剂型、混悬型、⽓体分散型、固体分散型。
(3)按⽤药途径:(1)经胃肠道给药剂型,(2)⾮经胃肠道给药剂型。
5、药剂学常⽤术语:药品,新药,辅料,制剂,剂型,假药,劣药。
有下列情况之⼀的药品,按劣药论处:(1)未表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
(2)不注明或者更改⽣产批号的。
(3)超过有效期的。
(4)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的。
(5)擅⾃添加着⾊剂、防腐剂、⾹料、矫味剂及辅料的。
(6)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规定的。
6、药剂学发展。
7、GMP:“GMP”是英⽂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for Drugs的缩写,是“药品⽣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英⽂。
教后记布置作业书后习题,⼤家如果有问题可以写在作业后。
药剂学课程教案检查签名课题第⼆章液体制剂课时8课时总课时102 授课时间360分钟第⼀节概述⽬的及要求重点熟悉液体制剂的分类,常⽤溶剂,常⽤附加剂的类型难点掌握液体制剂的特点和质量要求课型教法教具教学步骤与教学过程学法指导1、液体制剂的概念:药物分散于适宜介质中制成的液体形态的药剂,可供内服或外⽤。
课程名称:药剂学授课对象:药学专业学生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药剂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常用药物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检测技术。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4. 提高学生对药物制剂的认识,为今后从事药学工作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一、药剂学基本概念1. 药剂的定义和分类2. 药剂的制备方法3. 药剂的质量控制二、常用药物制备实验1. 药物溶解度实验2. 药物崩解度实验3. 药物稳定性实验三、药物制剂的质量检测1. 药物含量测定2. 药物杂质检查3. 药物微生物限度检查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介绍药剂学的定义和重要性。
2. 阐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二、药剂学基本概念1. 讲解药剂的定义和分类,举例说明。
2. 介绍药剂制备的基本方法,如溶解、混合、成型等。
三、常用药物制备实验1. 演示药物溶解度实验的操作步骤,讲解实验原理。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一、药物稳定性实验1. 讲解药物稳定性实验的操作步骤,讲解实验原理。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二、药物制剂的质量检测1. 讲解药物含量测定、杂质检查和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和原理。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三、总结与讨论1.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问题,教师解答。
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和熟练程度。
2. 学生对药剂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1. 教材:《药剂学》2. 实验设备:药物溶解度测定仪、崩解度测定仪、稳定性试验箱、含量测定仪等3. 实验材料:常用药物、溶剂、指示剂等。
教学 目标 (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案)学前诊断:学生对乳浊液型液体药剂的制备方法有一定了解。
重点:乳浊液型液体药剂的制备方法。
难点:制备乳浊液型液体药剂的操作要点及判断初乳的形成。
课时、课型:2学时、实验课 教学资源:实验教材、药品、实验器材。
教学进程:I 组织教学:安定课堂教学秩序n 检查预习:提问 m 达标教学:实验需用药品与物品: 液体石蜡、阿拉伯胶、95%乙醇、氢氧化钙溶液、花生油、苏丹川、 亚甲兰、显微镜、载玻片、回收瓶。
测 评 与 反 馈(一)实验前需配制溶液:氢氧化钙溶液配制 1000ml(二)实验内容1、液状石蜡乳的制备【处方】液状石蜡 6ml 阿拉伯胶 2g纯化水 适量共制15ml【制备方法】(1)干胶法:将阿拉伯胶分次加入液状石蜡中研匀,加纯 化水4ml 研至发出劈啪声,即成初乳。
再加纯化水适量研匀,使成 15ml即得。
(2) 湿胶法:取纯化水 4ml 置乳钵中,加2g 阿拉伯胶粉研成胶浆。
再 分次加入6ml 液状石蜡,边加边研磨至初乳形成。
再加纯化水至 15ml,搅匀即得。
【操作要点】(1 )选用内壁粗糙的乳钵。
若用干胶法制备,乳钵应干燥。
(2 )干胶法制备时按油:胶:水比例一次加入水,并顺一个方向研磨。
(3) 若用湿胶法制备时,胶浆可直接在乳钵中制备。
(4 )判断初乳的形成:油水不分层、粘度增加、颜色变白、可听到劈啪 声。
(5)初乳形成后,方可加纯化水至全量。
2、石灰搽剂的制备 【处方】 氢氧化钙溶液5ml花生油5ml【制备方法】取氢氧化钙溶液与花生油置试管内混匀,用力振摇至初乳 生成即得。
【操作要点】(1)量油的量器应干燥。
(2)可在小量筒内配制。
(3 )两 液混合时,应先将油加入,再加入氢氧化钙溶液。
3、乳剂类型的鉴别(1)染色法:其鉴别结果记录在表内。
亚甲蓝乳剂类型注:色素尽量少加并不外洒。
(2 )稀释法:取试管两支,分别加入液状石蜡乳剂和石灰搽剂各1滴,加水约5ml,振摇或翻转数次,观察是否能混匀。
药剂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药剂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技能,了解各类药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要求。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识别和选择合适的药物剂型,掌握药物制剂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职业道德素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各类药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要求,药物制剂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
2.难点:不同药物剂型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要求,实际应用中药物制剂的合理选择和使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药物剂型,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剂型的制备方法和应用范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详细介绍药剂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技能,包括药物剂型的分类、制备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同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3.课堂练习: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药物制剂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4.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课堂活动。
2.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等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通过实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药物制剂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
2.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和思考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评价方式:采用平时成绩、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综合素质。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教学资源:提供相关的药剂学教材、参考书、课件等资源,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2.教学工具:使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等工具,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结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药剂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技能,了解各类药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要求。
课程名称:药剂学授课对象:药学专业本科生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药剂学的基本概念和范畴。
2. 掌握药剂学的基本原理和药物制剂的基本类型。
3. 了解药物制剂的制备过程和质量控制要点。
4. 培养学生对药剂学知识的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一、药剂学概述1. 药剂学的定义和范畴2. 药剂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3. 药剂学与临床医学、药理学的关系二、药物制剂的基本类型1. 固体制剂:片剂、胶囊剂、丸剂等2. 液体制剂:溶液剂、悬浮剂、乳剂等3. 半固体制剂:软膏剂、凝胶剂等4. 气体制剂:气雾剂、吸入剂等三、药物制剂的制备1. 制备工艺流程2. 原料选择与处理3. 制备方法与设备4. 质量控制要点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药剂学吗?2. 引导学生回顾药剂学的基本概念和范畴。
二、药剂学概述1. 讲解药剂学的定义和范畴。
2. 介绍药剂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3. 分析药剂学与临床医学、药理学的关系。
三、药物制剂的基本类型1. 讲解固体制剂、液体制剂、半固体制剂、气体制剂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展示各类制剂的图片,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第二课时一、药物制剂的制备1. 讲解制备工艺流程,包括原料选择与处理、制备方法与设备。
2. 介绍常见的制备方法,如粉碎、混合、制粒、压片等。
3. 强调质量控制要点,如无菌操作、稳定性和安全性等。
二、案例分析1.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药物制剂制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 引导学生讨论,提高学生对药剂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课堂小结1. 总结药剂学基础知识,强调重点内容。
2. 鼓励学生课后查阅资料,进一步拓展知识面。
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药剂学基本概念和范畴的理解。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实验操作:通过实验操作,检验学生对药物制剂制备过程和质量控制要点的掌握程度。
备注:1. 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多媒体课件,提高教学效果。
药剂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药物的定义、分类和命名规则;2.掌握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3.熟悉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4.能够合理使用药物,避免药物滥用和误用。
二、教学内容1. 药物的定义、分类和命名规则(1)药物的定义药物是指能够治疗、预防或诊断疾病的化学物质。
(2)药物的分类按照药物的来源,药物可以分为天然药物、半合成药物和全合成药物。
按照药物的化学结构,药物可以分为有机化合物药物、无机化合物药物和生物制品药物。
按照药物的作用方式,药物可以分为激动剂、抑制剂、拮抗剂和替代剂等。
(3)药物的命名规则药物的命名规则主要有通用名称、商品名称和化学名称。
通用名称是指药物的普通名称,如阿司匹林、头孢等。
商品名称是指药物的商标名称,如百多邦、泰诺等。
化学名称是指药物的化学结构名称,如2-氨基-5-氯苯甲酸等。
2. 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1)药物的吸收过程药物的吸收过程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内的过程。
药物的吸收方式有口服、注射、吸入、贴皮等多种方式。
(2)药物的分布过程药物的分布过程是指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
药物的分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药物的脂溶性、离子化程度、蛋白结合率等。
(3)药物的代谢过程药物的代谢过程是指药物在体内被代谢成为代谢产物的过程。
药物的代谢主要发生在肝脏中,也可发生在肾脏、肺、肠道等器官中。
(4)药物的排泄过程药物的排泄过程是指药物从体内排出的过程。
药物的排泄主要通过肾脏、肝脏、肺、肠道等器官完成。
3. 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1)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的作用机制是指药物对于生物体的作用方式和作用部位。
药物的作用机制有多种,如激动剂作用、抑制剂作用、拮抗剂作用等。
(2)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的不良反应是指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
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多种,如过敏反应、毒性反应、副作用等。
4. 药物的合理使用(1)药物的合理使用原则药物的合理使用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合适的药物;2.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3.选择合适的药物剂量;4.选择合适的用药时间;5.避免药物滥用和误用。
药剂学教案2班级药剂授课对象:131、教研组:药学授课教师:蒋丽章节一、绪论授课方式理论课
2内容学时授课时数概述一)(第1授课周次周第1次
知识目标:掌握药剂学的含义、药物制剂的重要性及分类、药剂学常用目术语。
的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分析药物剂型对药效的重要性。
要德育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
求
重点:药剂学的含义、药物制剂的重要性及分类、药剂学常用术语。
重点和难点
难点:药物制剂的重要性的理解。
导入新课:
以欣弗案件引出药剂学的重要性。
2006年7月24日,青海西宁部分患者使用“欣弗”后,出现胸闷、心悸、心慌等临床症状,青海药监局第一时间发出紧急通知,要求该省停用。
随后,广西、浙江、黑龙江、山东等省药监局也分别报告,有病人在使用该注射液后出现相似临床症状。
教主要用途:扁桃体炎、化脓性中耳炎、鼻窦炎、急性支气管炎、慢学
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炎等过
程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也可出现肝肾功能异常…设药品流向:销往全国计26个省区市,安徽最多…
违规灭菌造出害人“欣弗”:
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2006年6月至7月生产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欣弗)生产工艺改变如下图:
1
讲授新课:介绍本章节学习内容一、
概述(一)
药剂学的发展与任务(二) (三)药典与药品标准四)处方((GMP) 五)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二、介绍本次课学习内容: 1、药剂学定义、药剂学的分支学科2 、剂型重要性3 、药物剂型分类4 5、药剂学常用术语三、强调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重点:药剂学的含义、药物制剂的重要性及分类、药剂学常用术语。
难点:药物制剂的重要性的理解。
四、具体内容讲解:(一)药剂学定义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制备)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学科。
药剂学分为制剂学和调剂学。
制剂学(药厂):根据国家药品标准处方或其他有关处方将原料药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