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种子检验的内容与种子标准化
- 格式:ppt
- 大小:86.50 KB
- 文档页数:11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品种质量品种纯度鉴定在农业生产中,种子的质量和品种纯度鉴定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种子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作物的生长发育,品种纯度鉴定则关系到作物的生长品质和产量。
为了确保种子的质量和品种纯度,农业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种子检验规程,以保障农作物的良好生长和产量。
1.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1.1 种子外观检查在进行种子检验时,首先需要对种子的外观进行检查。
外观检查包括种子的大小、形状、颜色等特征。
通过外观检查可以初步判断种子的质量,但不能完全代表种子的内在品质。
1.2 种子发芽率检查种子的发芽率是衡量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
发芽率高的种子意味着其萌发能力强,可以更好地保证作物的生长。
在种子检验过程中,需要对种子进行发芽率检查,以确定其生长能力。
1.3 种子纯度检查种子纯度检查主要是为了确定种子的种属和品种。
通过种子纯度检查可以排除掺杂种子或杂交种子,确保种子的品种纯度。
2. 品种质量种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高质量的种子能够保证作物有更好的生长发育状态,提高产量和质量。
种子的品质是农业生产中必须要重视的一个环节。
只有购买到高质量的种子才能保证作物的顺利生长和丰收。
3. 品种纯度鉴定品种纯度鉴定是指对种子的种属和品种进行鉴定,以确定其种属和品种的纯度。
只有保证种子的品种纯度,才能保证作物的生长品质和产量。
在品种纯度鉴定过程中,需要排除掺杂种子和杂交种子,确保种子的纯度。
总结回顾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对于保证种子的质量和品种纯度鉴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综合评估种子的外观、发芽率和纯度,可以确保购买到高质量和纯度的种子,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种子基础。
品种质量和品种纯度鉴定也是保障作物生长品质和产量的重要措施,在农业生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种子的质量和品种纯度鉴定是保障农作物生长和产量的重要保障。
在种子生产、购买和使用过程中,农民和种植户应当严格根据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进行种子的质量和品种纯度鉴定,确保购买到符合要求的种子。
种子检验的概念,及内容种子检验的概念与内容一、种子检验的概念种子检验是指对种子进行质量检测和检验,以保证种子的质量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种子检验是种子管理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确保种子的品质、纯度和萌发率等,以提高种子的种植效果和增加农作物产量。
二、种子检验的内容种子检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外观检验外观检验是通过目视观察种子外观的形状、颜色、大小和外表等特征,以判断种子的外观质量。
外观检验主要包括种子的完整性、颜色是否一致、大小是否均匀等。
2. 杂质检验杂质检验是指对种子中的杂质进行筛查和分离。
种子中的杂质包括其他植物种子、不完整的种子、土壤颗粒等。
杂质检验的目的是排除杂质对种子质量的影响,以提高种子的纯度。
3. 湿度检验湿度检验是测定种子中的湿度含量。
湿度对种子的保存和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湿度过高容易导致种子变质,湿度过低则容易导致种子失去活力。
通过湿度检验,可以掌握种子的保存条件和保鲜措施。
4. 萌发率检验萌发率检验是判断种子发芽潜力和品质的重要指标。
通过种子的浸泡、培养和观察,可以获得种子的萌发率。
萌发率检验的结果可以评估种子的活力和生长潜力,以指导种植工作。
5. 疫病检验疫病检验是对种子中潜在的病原菌和病毒进行检测。
种子携带疫病病原体可能导致农作物的疾病传播和减产。
通过疫病检验,可以筛查出患病种子,以减少病害发生。
6. 品种纯度检验品种纯度检验是通过形态、遗传等方法鉴别种子的品种纯度。
品种纯度检验的目的是确保种子的品种纯净,避免杂交和突变对种子质量的影响。
总结种子检验是保证种子质量和纯度的重要环节。
通过外观检验、杂质检验、湿度检验、萌发率检验、疫病检验和品种纯度检验等内容,可以确保种子的质量,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种子检验的结果可以为种植者提供科学、准确的种子购买和种植指导。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在世界粮食进出口中占据一席之地,农作物种子质量的好坏是决定农作物生长发育的根本,只有保证种子质量才能保障农作物实现高产,为农民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为此,必须严格把控种子质量检验工作,对种子质量检验项目的内容和管理进行深入分析,以保障农作物种子质量,为广大农民谋福利,为国计民生作贡献。
关键词:农作物种子;质检;内容;管理文章编号:1005-2690(2020)05-0033-01中图分类号:S572文献标志码:A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项目内容及管理吴灵军(平凉市种子站,甘肃平凉744000)1种子质量检验的作用农作物种子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着农作物的生长基础,决定着农作物的长势,保证其产量,种子质量检验也是农业生产的根本和农民经济的基本保障,在我国大力发展农业种植的背景下,对农作物种子检验工作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因此,必须加强对农作物种子的把控,确保市场销售的种子质量,实现农业高产。
种子质量的优劣可以按照土地适用性、产量可靠性及经济效益性3个方面进行考察,同时满足以上3个指标才能够培育出优良种子。
土地适应性是指农作物种子在不同的土壤土质中的生长效果,需提供农作物在不同环境下的不同生长情况数据;产量可靠性是指在种植农作物的时候,通过试验和种植经验进行长势预估,以此保证农作物的正常产量;经济效益性是种子的价值体现,保障作物能够正常发芽生长,为国家和农民带来经济收益,保证种植户的辛勤劳动得到应有的回报。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对高质量种子的培育技术也日渐成熟,在大力发展机械化种植的趋势下,更多新型高产、抗虫害能力强的种子陆续被研发出来,但是由于其种植条件苛刻,无法满足土地适应性,不能实现全面推广,还需要进行种子优化改良,因此,种子质量检验工作成为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关键。
2种子质量检验内容种子质量检验项目主要包括种子净度、种子纯度、种子含水率、种子发芽率4个方面,通过对以上4个方面检测分析种子,能够从根本上发现问题种子,及时调整和优化种子培育方案,为农民提供高产优质种子。
名词解释:种子检验是指应用规定的程序(科学、先进和标准的方法)对种子样品的质量指标进行分析、鉴定,判断其质量优劣,评定其利用价值的活动。
种子检验规程是国家各级政府部门或企业颁布有关种子质量检验的方法、步骤、结果计算等的规定。
具有统一性、可重复性、公众认可性和准确性。
扦样:是指按照规定,从一个种子批,扦取规定数量的有代表性的送验样品供检验之用的过程。
种子批:是指形态上一致的一批规定数量的种子。
试验样品:由送验样品中分出一定量种子,供检验种子品质的个别项目用的样品。
种子生活力:指种子发芽的潜在能力或种胚具有的生命力,亦指活种子所占的百分数,常用TTC法鉴别。
种子活力(vigor)——指决定种子和种子批在发芽和出苗期间活性强度及该种子特征的综合表现 (1997年,ISTA)在广泛的田间条件下,种子迅速整齐萌发并长成正常幼苗的潜在能力 (美国官方种子检验协会)发芽力: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发芽并长成正常植株的能力净度分析:测定供检种子样品不同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和种子样品混杂物特性,据此推测种子批的组成。
吸胀损伤:有些种子本身种皮较薄,蛋白质含量高吸水力强,吸胀速率快,物质外渗加剧,细胞膜无法修复而出现更多损伤。
吸胀冷害:有些作物干燥种子短时间在零度以上低温吸水,种胚会受到伤害,再转移到正常条件下也无法正常发芽成苗。
育种家种子:指育种家育成的遗传性状稳定的品种或亲本的最初一批种子,可用于进一步繁殖原种。
原种:用育种家种子繁殖的第一至三代种子或按原种生产技术规程生产的达到原种质量标准的种子。
大田用种:供大面积生产使用的种子。
临界水分:种子的结合水达到饱和程度并将出现游离水时的水分含量。
品种品质是指与遗传特性有关的品质(即种子内在品质),可用真、纯两个字概括。
播种品质是指种子播种后与田间出苗有关的品质(也即种子外在品质),可用净、壮、饱、健、干五个字概括。
标准:由有关各方根据科学技术成就与先进经验,共同合作起草,一致或基本上同意的技术规范或其他公开文件。
种⼦检验知识点名词解释:种⼦检验是指应⽤规定的程序(科学、先进和标准的⽅法)对种⼦样品的质量指标进⾏分析、鉴定,判断其质量优劣,评定其利⽤价值的活动。
种⼦检验规程是国家各级政府部门或企业颁布有关种⼦质量检验的⽅法、步骤、结果计算等的规定。
具有统⼀性、可重复性、公众认可性和准确性。
扦样:是指按照规定,从⼀个种⼦批,扦取规定数量的有代表性的送验样品供检验之⽤的过程。
种⼦批:是指形态上⼀致的⼀批规定数量的种⼦。
试验样品:由送验样品中分出⼀定量种⼦,供检验种⼦品质的个别项⽬⽤的样品。
种⼦⽣活⼒:指种⼦发芽的潜在能⼒或种胚具有的⽣命⼒,亦指活种⼦所占的百分数,常⽤TTC法鉴别。
种⼦活⼒(vigor)——指决定种⼦和种⼦批在发芽和出苗期间活性强度及该种⼦特征的综合表现 (1997年,ISTA)在⼴泛的⽥间条件下,种⼦迅速整齐萌发并长成正常幼苗的潜在能⼒ (美国官⽅种⼦检验协会)发芽⼒:种⼦在适宜条件下发芽并长成正常植株的能⼒净度分析:测定供检种⼦样品不同成分的重量百分⽐和种⼦样品混杂物特性,据此推测种⼦批的组成。
吸胀损伤:有些种⼦本⾝种⽪较薄,蛋⽩质含量⾼吸⽔⼒强,吸胀速率快,物质外渗加剧,细胞膜⽆法修复⽽出现更多损伤。
吸胀冷害:有些作物⼲燥种⼦短时间在零度以上低温吸⽔,种胚会受到伤害,再转移到正常条件下也⽆法正常发芽成苗。
育种家种⼦:指育种家育成的遗传性状稳定的品种或亲本的最初⼀批种⼦,可⽤于进⼀步繁殖原种。
原种:⽤育种家种⼦繁殖的第⼀⾄三代种⼦或按原种⽣产技术规程⽣产的达到原种质量标准的种⼦。
⼤⽥⽤种:供⼤⾯积⽣产使⽤的种⼦。
临界⽔分:种⼦的结合⽔达到饱和程度并将出现游离⽔时的⽔分含量。
品种品质是指与遗传特性有关的品质(即种⼦内在品质),可⽤真、纯两个字概括。
播种品质是指种⼦播种后与⽥间出苗有关的品质(也即种⼦外在品质),可⽤净、壮、饱、健、⼲五个字概括。
标准:由有关各⽅根据科学技术成就与先进经验,共同合作起草,⼀致或基本上同意的技术规范或其他公开⽂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日期】2000.07.08•【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四号]•【施行日期】2000.12.01•【效力等级】法律•【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种植业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四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于2000年7月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0年12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二000年七月八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2000年7月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种质资源保护第三章品种选育与审定第四章种子生产第五章种子经营第六章种子使用第七章种子质量第八章种子进出口和对外合作第九章种子行政管理第十章法律责任第十一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种质资源,规范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经营、使用行为,维护品种选育者和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种子质量水平,推动种子产业化,促进种植业和林业的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经营、使用、管理等活动,适用本法。
本法所称种子,是指农作物和林木的种植材料或者繁殖材料,包括籽粒、果实和根、茎、苗、芽、叶等。
第三条国务院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分别主管全国农作物种子和林木种子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分别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农作物种子和林木种子工作。
第四条国家扶持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和选育、生产、更新、推广使用良种,鼓励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经营相结合,奖励在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和良种选育、推广等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科教兴农方针和种植业、林业发展的需要制定种子发展规划,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财政、信贷和税收等方面采取措施保证规划的实施。
第六条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扶持良种选育和推广。
精心整理一.概念1.种子净度:即种子清洁干净的程度,是指种子批或样品中净种子、杂质和其他植物种子组分的比例及特性2.种子活力:指决定种子和种子批在发芽和出苗期间活性强度及该种子特征的综合表现。
3.4.5.分析、6.7.将8.9.供检验样品原始重量的百分率表示。
10.种子纯度:品种个体与个体之间在特征特性方面典型一致的程度,用本品种的种子数占供检验本作物种子数的百分率表示。
二.种子的构造:种皮、胚、胚乳三.种子发育的异常现象:1.多胚现象2.无胚现象3.无性种子种子的败育1.生理不调2.受病虫为害3.营养缺乏4.恶劣的环境条件四.休眠的原因:1.胚休眠2.种皮的障碍3.种皮的机械约束作用4.种皮阻止抑制物质逸出。
五.种子萌发的过程:1.吸胀 2.萌动 3.发芽(胚芽为种子一半时作为发芽的标准)。
六.七.八.九.1.2.3.4.5.的利益6.推行种子标准化和实施种子法的保证十.种子检验内容1.品种品质:真、纯2.播种品质:净、壮、饱、健、干十一.种子检验的分类1.职能:内部检验、监督检验、仲裁检验和委托检验2.检测时期:田间检验、室内检验、小区种植鉴定十二.种子检验的作用:1.把关作用2.预防作用3.监督作用4.检验结果的报告作用1.2.3.4.5.6.7.8.十六.有关检测数据的数字修约1.修约从最大值增减0.1%2.最后结果保留位数:净度分析保留1位小数,发芽试验保留整数,水分测定保留1位小数,品种纯度鉴定保留1位小数,生活力测定保留整数十七.田间检验的目的和作用1.目的是检查田间前茬作物和品种或相近的自生植株;检查田间隔离情况,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外来花粉、串粉污染;检查有无种传病害传染;检查有无有害杂草和异作物混入;检查品种的真实性和测定品种纯度;检查田间生长情况,种子成熟和质量是否正常;计算判断2.十九.净种子大于原来大小一半的破损种子单位1.豆科、十字花科,其种皮完全脱落的种子单位应列为杂质2.即使有胚芽和胚根的胚中轴,并超过原来大小一半的附属种皮,豆科种子单位的分离子叶也列为杂质3.甜菜属复胚种子超过一定大小的种子单位列为净种子,但单胚品种除外4.在燕麦属、高粱属中,附着的不育小花不需除去而列为净种子六.扦样的原则:1.种子批均匀一致2.按照预定的扦样方案3.保证样品的可溯性和原始性4.按照对分递减或随机抽取原则分取样品5.合格扦样员扦样四.检查划分种子批:1.种子批大小(5%)2.种子批处于便于仟样状况3.子批4.。
对种子品质检验的内容与意义
对种子品质检验的内容与意义
种子检验是林木种苗工作中最基础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种子采收、贮藏、调拨时和播种前都必须进行检验,要建立和健全林木种子检验制度,做到有种必检,不检不调,不检不存,不检不播,严把质量关。
种子品质包括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两个方面,其中遗传品质是基本的方面,但是优良的遗传品质只有通过优良的播种品质才能实现。
对种子的遗传品质,根据种子的内部或外部性状很难判别,一般只能强调种子要从遗传性优良的母树上采集,在评判一批种子的品质时,必须搞清它的来源,所以通常所谓的种子品质是指种子的播种品质。
播种品质好的种子,播种后发芽率高,发芽整齐,幼苗生长健壮,出苗率高。
反之,则苗木的质量和数量都会降低。
对林木种子进行品质检验在生产上有如下重要的现实意义:
①、通过种子净度的测定,可以了解种子中杂质的情况,以便清除杂质和精选种子,保证种子贮藏的安全。
②、通过种子发芽能力的测定,可以避免将发芽率很低的种子用于播种而导致育苗失败或浪费育苗成本。
在贮藏期测定发芽力,可以根据发芽力的变化情况来判断贮藏方法是否正确。
/doc/796661964.html
③、通过种子净度、发芽率和千粒重的测定,可以判断各批种子对播种的适用程度,测算合理的播种量,节约使用种子。
④、通过种子含水量的测定,可以了解种子本身含水分的情况,
以便进行干燥处理,使之达到安全含水量,保证贮藏和运输的安全。
⑤、通过种子检验,可以防止病虫害的蔓延和传播。
⑥、在大量的种子检验的基础上,提出各种树种种子划分等级标准。
《种子检验原理和技术》课程教学大纲(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种子学学时:28 实验学时:10 学分:2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种子检验原理和技术是研究作物种子的特征特性、生理功能和生命活动规律,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一门应用学科,是农学、农师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教学,旨在使学生运用种子学的理论来阐明种子质量检验的技术原理,熟练掌握种子质量检验的操作技术,能在生产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课程教学应力求使学生弄清基本原理,掌握基本内容,熟悉操作规程,能独立解决种子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一章种子检验与种子标准化1、教学内容种子检验的内容和意义;种子标准化的内容和意义;种子检验的方法步骤和程序。
2、教学基本要求掌握种子检验的方法步骤和程序,了解种子检验学科的历史与发展,种子检验与种子标准化内容与意义。
3、重点和难点:重点:种子检验的方法步骤和程序难点:种子检验的方法步骤和程序第二章扦样1、教学内容扦样的目的意义,扦样的方法,混合样品和送检样品的配制。
2、教学基本要求掌握扦样原则和方法步骤,混合样品和送检样品的配制,了解扦样的目的意义。
3、重点和难点:重点:扦样的方法,混合样品和送检样品的配制难点:扦样原则和方法步骤第三章种子净度分析1、教学内容种子净度分析的目的与意义,净度分析的标准,净度分析的方法,其他植物种子数的测定。
2、教学基本要求掌握种子净度分析的概念及方法步骤,了解种子净度分析在实践中得意义及其他植物种子数的测定。
3、重点和难点:重点:种子净度分析的概念及方法步骤难点:种子净度分析的概念及方法步骤第四章种子发芽试验1、教学内容发芽试验的重要意义,种子发芽试验的设备,标准发芽试验的方法,其他发芽方法,快速发芽试验方法及幼苗鉴定。
2、教学基本要求掌握种子发芽试验的方法步骤及幼苗鉴定,了解其他发芽方法和快速发芽试验方法。
3、重点和难点:重点:种子发芽试验的方法步骤及幼苗鉴定难点:正常幼苗和非正常幼苗的标准第四章种子真实性和品种纯度鉴定1、教学内容品种纯度检验在农业生产上的意义,鉴定品种的性状,田间检验,室内检验,田间小区鉴定。
苗圃规划设计书姓名:汤永成学号:1101012班级:11林业二班指导老师:肖亚琼、蒋厚琼日期:2013 年9 月7 日种子品质检验又称种子品质鉴定。
通过种子播种品质的检验,才能判断各批种子的等级标准及实用价值,根据种子质量确定适宜的播种量。
在种子收购、贮藏、调运前进行检查,能够科学地组织种子生产,防止劣质种子向其它地区传播,避免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因此,种子检验工作,是种子经营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环,是实现种子标准化的技术保证。
种子品质检验,应从被检验的种子中取出有代表性的样品,通过对样品的检验来评定种子的质量。
前言 (1)1抽样程序 (5)1.1取样方法 (5)1.2分样方法 (5)1.2.1四分法 (5)1.2.2分样器法 (5)1.3样品的封装寄送和保存 (6)2种子净度的测定 (6)2.1提取测定样品 (6)2.2区分各种成份 (6)2.2.1纯净种子 (6)2.2.2其它植物种子 (6)2.2.3夹杂物 (6)2.3称重 (6)2.4检验样品误差 (6)2.5计算测定结果 (6)2.6确定种批净度 (6)2.7净度分析记录表 (7)2.8误差分析 (7)3种子千粒重的测定 (7)3.1种子重量的测定方法 (7)3.2种子千粒重测定记录表 (8)3.3小结 (8)4含水量测定 (8)4.1称样品盒重(V) (8)4.2提取测定样品 (8)4.3称样品湿重(W) (8)4.4烘干 (8)4.5称样品干重(U) (8)4.6计算测定结果 (8)4.7含水量测定记录表 (9)4.8小结 (9)5发芽率测定 (9)5.1提取测定样品 (9)5.2样品预处理 (9)5.2.1消毒 (9)5.2.2浸种 (9)5.3置床 (9)5.4观察记载与管理 (9)5.4.1定持续时间 (9)5.4.2管理 (9)5.4.3观察和记载 (10)5.4.4区分未发芽种子 (10)5.5计算测定结果 (10)5.6发芽测定记录表1 (10)5.7发芽测定结果表2 (11)5.8小结 (11)6生活力测定 (11)6.1测定样品提取 (11)6.2浸种取胚 (11)6.3溶液的配制 (11)6.4染色 (12)6.5观察记录 (12)6.6结果计算 (12)6.7种子生活力测定记录表 (12)6.8小结 (12)7优良度测定 (12)7.1定方法 (13)7.1.1提取测定样品 (13)7.1.2浸种处理 (13)7.1.3鉴定 (13)1)解剖法 (13)2)挤压法 (13)7.2计算测定结果 (13)7.3确定种子优良度 (13)7.4重新测定 (13)7.5种子优良度测定记录表1 (14)7.6种子优良度测定记录表2 (14)7.7小结 (14)8 种子样品质量检验证书 (15)1抽样程序:一个种子批——初次样品——混合样品——送检样品——测定样品1.1取样方法 取样器法和徒手法按照一批种子的总容器件数,计算应取样品的容器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