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控制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3
篇一:社会控制第十五章社会控制本章的教学目的:让学生掌握社会控制的涵义、特征及其类型,了解社会控制重点:社会控制的含义和特征,主要类型;让学生了解有关越轨行为的各种理第一节:社会控制概述一、什么是社会控制?社会问题得以孳生的重要原因就在于社会处于失控、脱序状态,即社会失去控制,脱离正常秩序轨道。
社会失控就会产生大量的越轨犯罪行为。
社会生活的有序化,意味着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必须依据一些传统的和公认的规则调整自己的行为,籍以避免冲突和敌对状态,社会必须运用社会的力量经常阻止、改变、和约束一些社会成员的行为和活动,惩戒制裁那些危害他人和社会的越轨与犯罪行为,奖励和表彰维护社会秩序的行为,所有这些社会运行过程就是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这一社会学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学家e·a·罗斯在1909年《社会控制》一书提出来的。
一般意义的定义:社会控制是指社会或组织(主要是国家)为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运用社会的力量影响、约束和规定社会成员思想和行为的手段二、社会控制的一般特征1、普遍性。
社会秩序是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前提。
社会秩序的形成和维护需要有效的社会控制。
2、统一性。
任何社会为了和谐发展都必须有统一的意志和规则来约束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的行动,不允许各行其是,它以统一的规则和要求瓦解社会成员间的冲突,没有统一的社会控制,社会必然混乱。
3、阶级性。
社会控制形式集中反映在社会生活中居统治地位的社会集团的意志和思想,可以说,社会控制本质上是统治阶级的意志。
4、强制性。
对私有制产生以来的社会矛盾冲突、违规行为都具有强制惩戒和管制的性质。
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被统治群体的剥夺,对不遵从社会秩序和制度安排的个体限制或剥夺,尤其是对反社会分子严加控制。
因而具有很大的强制性。
5、多重性。
社会控制的手段具有多重性。
6、社会控制的闭环性:社会控制系统是具有反馈回路的闭环控制系统。
三、社会控制的功能1、维护现存的社会秩序,促使人们行为制度化。
第五篇控制第十五章控制有效的管理者应该始终督促他人,以保证应该采取的行动事实上已经在进行,保证他人应该达到的目标事实上已经达到。
——斯蒂芬〃P〃罗宾斯第一节概述控制是管理过程循环的最后一环,通常认为,管理工作始于计划的制定,然后是组织和领导计划的实施,但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由于组织所处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是难以预测到的,例如,竞争对手策略的改变、供应商竞争格局的变化、消费者喜好的转移、重要目标市场所在地的自然灾害的爆发以及本组织内部人员的变动等。
这些都将对组织目标和计划的实现产生较大影响,所以,并非高层管理者把组织的目标和计划确定以后,交给相应的部门去执行,到时候组织目标就实现了。
本章的内容就是关于管理着如何通过管理的控制职能,来保证组织目标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得以实现。
一、控制的概念人类的行为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人类在实施行为的过程中为实现自己的目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的调整自己的行为,向着目标前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控制好时间,控制好工作或学习的速度,控制开支等,即我们必须随时注意自己手中所进行的事件的实际状态。
如果这种状态和我们事先的预期不一致,就必须采取适当措施,进行纠正,以保证目标的实现。
在组织的管理过程中,控制的含义同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控制概念没有质的区别。
只是日常生活中的控制一般指比较具体的事物,而管理学中的控制一般指对组织运行状态的控制。
所谓控制是监督组织各方面的活动,保证组织实际运行状况与计划要求保持动态适应的过程。
我们可以从来两个方面来理解控制的概念:一是按照计划标准衡量计划的完成状况,针对出现的偏差情况采取校正措施,以确保计划得以顺利实施,也就是“纠偏”,这是传统意义上的狭义的理解;二是在纠偏的同时还包含着在必要时修改计划标准,以使计划更加适合实际情况,这是现代意义上的广义的理解。
从广义的角度来看,控制可以说既是一个管理工作过程的终结,又是一个新的管理工作过程的开始。
为准确把握控制职能的含义,我们还需要把控制与计划职能联系起来。
第十五章控制方式与方法1.什么是经营控制?常见的经营控制方式有哪些?答:经营控制是指管理者对组织中的人、财、物等各方面资源运用状况和成效的控制。
在经营控制中,常见的经营管理控制方式有:(1)资金控制。
管理控制中最广泛运用的一种方法就是财务控制。
财务控制通过对一个组织中资金运动状况的监督和分析,对组织中各个部门、人员的活动和工作实施控制。
财务控制主要致力于资金的合理运用和增值。
(2)时间控制。
对时间进行控制的目的是使组织对其实现目标过程中的各项工作作出合理的安排,以求按期实现组织目标。
(3)数量控制和质量控制。
常用的质量和数量控制方法是统计分析法,即通过对以前发生的情况的数字统计分析,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4)安全控制①人身安全控制。
人身安全控制的核心是控制各种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
②财产安全控制。
组织中的各种财产是组织各项工作得以开展的物质保证,对于组织中的各种物资要进行妥善的保管。
③资料安全控制。
各种文件、资料、档案、数据库,都是组织过去历史、商业情报和组织知识的记录,对于组织工作和各类问题的处理极为有用。
因此,组织中的各级人员都要加强资料的安全控制。
(5)人员行为控制控制工作从根本上来说是对人的控制,在员工行为控制中经常用到的控制方法是规章制度和各种工作表现鉴定方法。
(6)信息控制任何组织的活动在现实中一般表现为三种运动方式: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
信息流可以表现为各种文件、指示、合同、制度、报告等。
信息流一方面伴随着物流和资金流的运动而产生,另一方面又对物流和资金流的方向、速度、目标起着规划和调节的作用,使之按一定的目的和规则运动。
通过掌握和控制信息,就可以掌握和控制物流和资金流的情况,分析物流和资金流的运动规律,从而实现对物流和资金流的控制。
2.常见的经营控制方式的控制目的各是什么?答:常见的经营控制方式包括:资金控制、时间控制、数量和质量控制、安全控制、人员行为控制和信息控制。
(1)资金控制。
I U R =第十五章探究电路实验一、探究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 (控制哪个物理量不变,改变哪个物理量,观察哪个物理量,得出什么结论)导体的长度,导体的横截面积,导体的材料结论:导体的电阻的大小与很截面积成反比,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导体的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成反比,导线越长,电阻越小导体的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有关总结上述三条结论:R lSρ= 另外电阻还跟导体的温度有关。
实验二、探究电流跟哪些因素有关1、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控制哪个物理量不变,改变哪个物理量,观察哪个物理量,得出什么结论) A :保持电压不变时,研究电流随电阻的变化如何保持电压不变---来回调节滑动变阻器,保持电阻两端电压不变得出结论: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
B :保持电阻不变时,研究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如何在一个电路中改变电压---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电阻两端电压 得出结论:保持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总结上述两条结论可以得出:图象表示:注意:1、电流、电压、电阻的“同一性”R U I =串联并联 电流I=I 1=I 2 I=I 1+I 2 电压 U=U 1+U 2 U=U 1=U 2电阻R=R 1+R 212111R R R =+ 三者关系 I=U/R I=U/R电流与电压的分配关系1122U R U R = I=I 1=I 2 1221I R I R = U=U 1=U 2探究电路电阻概念定义: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符号:R ,单位:欧姆,符号Ω影响电阻的因素导体的长度 导体的横截面积 导体的材料 导体的温度变阻器原理: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种类滑动变阻器 电阻箱 在电路中作用:改变电流,改变电压欧姆定律实验: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如何控制电阻上的电压不变 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如何改变电阻上的电压 内容: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I=U/R 注意:电阻不受电流和电压的影响 应用 伏安法测电阻 电阻的串并联 串联:R=R 1+R 2并联:12111R R R =+ 家庭 用电 家庭组成:进户线、地线、电能表、闸刀开关、熔断器、家用电器、插座等安全用电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触电事故:一定强度的电流流过人体所引起的伤害事故。
第十五章控制方法一、单项选择题1、收入预算的主要内容是(B)A.现金预算B.销售预算C.生产预算D.库存预算2、用于增加品种,完善产品性能或改进工艺的研究与开发支出属于(D)A.收入预算B.现金预算C.资产负债预算D.资金支出预算3、预算的实质是(A)A.用统一的货币单位为企业各部门的各项活动编制计划B.使管理者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C.比较不同时期的活动效果D.比较不同部门的经营绩效4、(B)是企业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
A.速动比率B.流动比率C.负债比率D.赢利比率5、(C)反映了企业经营效率的高低和各种资源是否得到了充分利用。
A.财务比率B.负债比率C.经营比率D.盈利比率6、(A)主要核对企业财务记录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A.外部审计B.管理审计C.内部审计D.全面审计7、下列属于事前控制的是(C)A.驾驶员驾驶汽车行驶B.建筑工地上的检查C.财务预算D.适度控制二、多项选择题1、控制的方法包括(ABCD)A.监督或分析下属依循组织线路传递的工作报告B.预算控制和比率分析C.盈亏控制及审计控制D.现场巡视和网络控制2、预算的种类包括(ABCD)A.收入、支出预算B.现金预算C.资金支出预算D.资产负债预算3、支出预算一般包括(ACD)A.直接材料支出B.现金支出C.直接人工支出D.附加费用支出4、财务比率最常用的有(ABCD)A.流动比率B.速动比率C.负债比率D.赢利比率5、常用的经营比率有(BCD)A.流动比率B.库存周转率C.固定资产周转率D.销售收入与销售费用比率6、根据审查主体和内容的不同,可将审计分为(ACD)A.外部审计B.全面审计C.内部审计D.管理审计三、判断题1、分预算必须用统一的货币单位来衡量,而总预算则不一定。
(╳)2、现金预算不仅包括那些实际包含在现金流程中的项目,还包含赊销所得的应收款。
(╳)3、资金支出预算涉及好几个阶段。
是长期预算。
(√)4、现金支出预算是对企业会计年度末的财务状况进行预测。
第十五章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和调节控制第十五章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和调节控制一:填空题1.生物体内的代谢调节在三种不同的水平上进行,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代谢途径的终产物浓度可以控制自身形成的速度,这种现象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
3.连锁代谢反应中的一个酶被激活后,连续地发生其它酶被激活,导致原始信使的放大。
这样的连锁代谢反应系统,称为________________系统。
4.酶对细胞代谢的调节是最基本的代谢调节,主要有二种方式: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5.高等生物体内,除了酶对代谢的调节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对代谢的调节。
6.生物合成所需的基本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小分子前体。
7.不同生物大分子的分解代谢均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将大分子降解为较小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将不同的小分子转化为共同的降解产物________________;经________________完全氧化。
8.构通糖、脂代谢的关键化合物是________________。
9.不同代谢途径可以通过交叉点代谢中间物进行转化,在糖、脂、蛋白质及核酸的相互转化过程中三个最关键的代谢中间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10.真核生物DNA的复制受到三个水平的调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调控。
11.遗传信息的表达受到严格的调控,包括________________即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发生变化,和________________即随细胞内外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第十五章“市场营销计划、组织、执行和控制”练习题一、名词解释市场营销计划目标利润计划法最大利润计划法市场营销组织管理宽度职能性组织产品型组织结构型组织矩阵型组织市场营销计划控制年度计划控制盈利能力控制效率控制市场营销计划:在研究目前市场营销状况,分析企业所面临的主要机会与威胁、优势与劣势以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财务目标与市场营销目标、市场营销战略、市场营销行动方案以及预计损益表的确定和控制。
目标利润计划法:最大利润计划法:最大利润计划法要求管理人员确定销售量与营销组合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可利用销售一反应函数(Sales-Response Function)来表示这种关系。
市场营销组织:是指企业内部涉及市场营销活动的各个职位及其结构。
管理宽度:指的是一名主管人员有效地监督、管理其直接下属的人数是有限的。
当超这个限度时,管理的效率就会随之下降。
职能性组织:是按职能来组织部门分工,即从企业高层到基层,均把承担相同职能的管理业务及其人员组合在一起,设置相应的管理部门和管理职务。
产品型组织:是指在企业内部建立产品经理组织制度,以协调职能型组织中的部门冲突。
结构型组织:矩阵型组织:钜阵型组织是一种混合体,是职能型组织结构和项目型组织结构的混合。
它既有项目型组织结构注重项目和客户(业主)的特点,也保留了职能型组织结构的职能特点。
这种结构将职能与任务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既可满足对专业技术的要求,又可满足对每一项目任务快速反应的要求。
市场营销计划控制:是指衡量和评估营销策略与计划的成果,以及采取纠正措施以确定营销目标的完成。
年度计划控制:是指营销人员随时检查营业绩效与年度计划的差异,同时在必要时采取修正行动。
盈利能力控制:就是指企业衡量各种产品、地区、顾客群、分销渠道和订单规模等方面的获利能力,以帮助管理者决定哪些产品或者营销活动应该扩大、收缩或取消。
效率控制:是指企业不断寻求更有效的方法来管理销售队伍、广告、促销和分销等绩效不佳的营销实体活动。
第十五章控制与控制过程1.对控制的理解(填★)控制的概念:指保证实际工作及其结果与计划和目标一致而采取的一切活动。
控制的目的是为了使实施的过程与计划相一致。
控制的手段是“监督”和“纠偏”。
2.控制与计划的异同(选、填★★)(1)计划为控制提供标准,是控制的前提;(2)计划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控制;(3)控制也包含了对计划执行过程中的修订或修改,是提高计划科学性、合理性手段。
3.控制的作用(了解)(1)提高组织工作成果的质量;(2)正视组织环境因素的变化;(3)加快组织产品和服务的更新;(4)提升产品和服务的价值;(5)推动授权和团队工作。
4.控制的必要性(选、简答★★★)(适当谈下自己的理解)(1)环境的变化;(2) 管理权力的分散;(3) 工作能力的差异。
5.对管理突破的理解(选、填★)管理突破是实现控制工作的第二目的,是指通过解决组织的急慢性问题,增强组织素质的有组织的活动过程。
解决急性问题是为了维持现状;解决慢性问题是为了打破现状;各级组织中人们往往只注意解决急性问题而忽视解决慢性问题。
管理突破第一目的是打破现状;控制第一目的是维持现状。
管理突破的步骤:论证必要性;组织落实;进行诊断;治疗过程;克服阻力;在新的水平上控制。
6.控制的基本原理(了解)(1)任何系统都是由因果关系联结在一起的元素的集合,元素之间的这种关系叫耦合。
控制论就是研究耦合运行系统的控制和调节的。
(2)为了控制耦合系统的运行,必须确定系统的控制标准Z。
控制标准Z的值是不断变化的某个参数S的函数,即Z=f(S)。
(3)可以通过对系统的调节来纠正系统输出与标准值Z之间的偏差,从而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7.控制的类型(选、填★★★★★)根据确定控制标准Z值的方法,分为程序控制、跟踪控制、自适应控制、最佳控制;根据控制的侧重点不同,分为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反馈控制:根据主体的不同,分为正式控制和非正式组织控制、自我控制:根据控制的手段不同,分为直接控制、间接控制。
第十五章缓控释制剂(2)第四节注射用缓控释制剂(一)概述微囊(microcapsules):是将固体药物或液体药物做囊心物,外层包裹高分子聚合物囊膜,形成微小包囊微球(microparticles):是指药物分散或吸附在高分子聚合物基质中而形成的微小球状实体微粒制剂特点1)靶向性,通过被动分布、主动靶向性结合或磁性吸引提高药物在体内局部的有效浓度2)缓释与长效性,可减少给药次数,降低血药浓度峰谷波动等,生物降解微球具有长效性能3)栓塞性,微粒直接经动脉管导入,栓塞在肿瘤血管,微粒可直接中断肿瘤给养和载药微粒释放的药物可抑杀癌细胞,起双重抗肿瘤作用4)掩盖药物不良气味,降低局部刺激性5)提高药物的稳定性6)使液态药物固态化缺点:载药量有限,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复杂(二)载体材料囊材的要求:1)性质稳定2)有适宜的释药速率3)无毒、无刺激性4)能与主药配伍,不影响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含量测定5)有一定的强度、弹性及可塑性,能完全包封囊心物6)具有符合要求的黏度、渗透性、亲水性、溶解性等常用:1、天然高分子材料:明胶、阿拉伯胶、海藻酸盐、蛋白类、壳聚糖、淀粉2、半合成高分子材料:羧甲纤维素钠(CMC-Na)、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CAP)、乙基纤维素(EC)、甲基纤维素(MC)、羟丙甲纤维素(HPMC)、羟苯甲纤维素二价酸酯(HPMCCP)3、合成高分子材料:1)聚酯类:聚乳酸2)聚酰胺(尼龙)3)聚酸酐(三)微囊的制备1、物理化学方法:1)单凝聚法:系指高分子囊材溶液中加入凝聚剂以降低囊材的溶解度而凝聚成囊的方法明胶微囊的工艺:A)将固体粉末或液体药物分散在已配好的3%~5%明胶溶液中(50摄氏度)搅拌均匀B)将混悬液或乳状液用10%醋酸调节pH至3.5~3.8,加入60%硫酸钠溶液使明胶成囊C)另加入硫酸钠稀释液,在15摄氏度条件下将上述体系稀释至其体积的3倍D)加入37%甲醛水溶液作为交联剂固化微囊,交联剂pH为8~9E)水洗、过滤、干燥后得到明胶微囊影响微囊形成的因素A)囊材温度和胶凝温度的影响,低温度利于胶凝B)电解质的影响,起凝胶作用的时阴离子,SCN-阻止胶凝C)药物与囊材亲和力的影响,0度<接触角<90度时易成囊,药物过于亲水或疏水均不易成囊D)酸碱度的影响,A型明胶在pH3.2~3.8易于成囊,在pH10~11不能成囊;B型明胶制备时不用调试phE)交联剂的影响,加入交联剂可阻止已成囊重新溶解或粘连2)复凝聚法:系指利用两种具有相反电荷的高分子材料作为复合囊材,将囊心物分散、混悬或乳化在囊材的水溶液中,在一定条件下交联且与囊心物凝聚成囊的方法3)其他方法A)溶剂-非溶剂法:系将囊材溶液加入一种对该聚合物不溶的液体中,引起相分离而将囊材包裹的方法B)改变温度法:通过控制温度制备微囊C)液中干燥法:系指先把囊材溶液作为分散相分散于不溶性的溶剂中形成乳滴,然后除去乳滴中的溶剂而固化成囊的方法2、化学法1)界面缩聚法:界面聚合法,系指当亲水性或亲脂性的单体在囊心物界面处于引发剂和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发生聚合反应而生成聚合物,包裹在囊心表层周围形成微囊的制备方法2)化学辐射法:系用聚乙烯醇或明胶作为囊材,在乳状液状态下以γ射线照射,使囊材在乳状液表面发生交联成囊的办法3)物理机械法:借助流化技术使囊心物与囊材的混合液同时分散成雾滴并迅速蒸发或冻结成微囊,或将囊心物单独分散、悬浮,用囊材包被而成(四)微球的制备1、乳化分散法:系指药物与载体材料溶液混合后,将其分散在不相溶的介质中形成类似油包水或水包油型乳剂,然后使乳剂內相固化、分离制备微球的方法1)加热固化法:系指利用蛋白质受热凝固的性质,在100~180摄氏度的条件下加热使乳剂內相固化、分离制备微球的方法2)交联剂固化法:系指对于一些遇热易变质的药物可采用化学交联剂使乳剂內相固化、分离制备微球的方法3)溶剂蒸发法:系指将水不溶性载体材料和药物溶解在油相中,再分散于水中形成O/W型乳液,蒸发內相中的有机溶剂,从而制得微球的方法2、凝聚法3、聚合法1)乳化/增溶聚合法:系将聚合物的答题用乳化或增溶的方法高度分散,然后在引发剂的作用下使单体聚合,同时将药物包裹成微球的方法2)盐析固化法:交联聚合法(五)影响微囊和微球粒径的因素1、影响微囊粒径的因素1)囊心物的大小2)囊材的用量3)制备方法4)制备温度与搅拌速度5)附加剂的浓度2、影响微球粒径的因素1)药物浓度2)附加剂的影响3)制备方法4)搅拌速度与乳化时间(六)质量评价1、形态、粒径及其分布的检查2、载药百分量与包封率的检查3、释药速度的检查4、有机溶剂限度的检查5、突释效应或渗漏率的检查6、其他检查二、纳米粒(一)概述1、分类:1)药物纳米晶:药物直接制成纳米尺度的晶体,并制成适宜制剂供临床使用2)载药纳米粒:药物以溶解、分散、吸附或包裹于适宜的载体或高分子材料中形成的纳米粒,包括聚合物纳米囊、聚合物纳米球、药质体、固体脂质纳米粒、纳米乳、聚合物胶束2、特点:1)改善难溶性药物的口服吸收2)延长药物的体内循环时间3)增强药物跨越血脑屏障的能力4)增强药物的靶向性5)可用做生物大分子的特殊载体(二)载体材料1、天然高分子:脂类、糖类、蛋白质2、合成高分子:PLA、PLGA(美国FDA批准可用于注射给药的载体)(三)药物纳米晶的制备制备方法分类:自下向上法(从药物溶液中制备纳米尺度的结晶)、自上向下法(大颗粒药物分散成纳米尺度的结晶)1、沉淀法:先将药物溶解到适宜的良溶剂中形成溶液,然后将药物溶液加入另一不良溶剂中析出结晶的方法2、研磨法:先将药物粉末分散在含表面活性剂的溶液中,与研磨介质一起放入专用的研磨机内,撞击研磨从而粉碎获得纳米结晶的方法3、乳化溶剂蒸发法:系指先乳化后蒸发有机溶剂制备纳米混悬剂的一种方法4、高压匀质法:先将药物微粉化制备成混悬液,然后在高压匀质机的高压泵作用下,强行通过匀化阀的狭缝制得纳米混悬剂的方法5、乳化溶剂扩散法:系指先乳化后通过有机溶剂扩散析出药物结晶的方法(四)载药纳米粒的制备1、乳化聚合法:将单体分散于含乳化剂的水相中形成胶束或乳滴,后遇引发剂等发生聚合,聚合反应终止形成固体纳米粒2、凝聚法:是指采用加热变性、化学交联以及盐析脱水而使高分子材料凝聚的方法3、分散法1)乳化溶剂蒸发法:将药物溶解或分散于韩载体材料的有机溶液中,然后加入水相中乳化形成O/W型乳状液,减压挥发除去有机溶剂而得到的纳米球2)乳化溶剂扩散法3)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法:将聚合物溶于一种超临界流体中,该溶液经导管引入并由一喷嘴快速喷出,由于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汽化,使聚合物以纳米粒的形式迅速沉降4)超临界反溶剂法4、纳米粒的修饰1)穿透生物屏障纳米粒2)长循环纳米粒3)靶向性纳米粒:抗体修饰纳米粒、配体修饰纳米粒(五)质量评价1、形态和粒度分布:应为球形或类球形,平均粒径和粒度分布应符合要求2、再分散性3、包封率和泄漏率4、突释效应:0.5小时内的释放量应低于包封药物总量的40%5、有机溶剂残留6、其他检查三、脂质体(一)概述(二)脂质体的膜材料1、中性磷脂:磷脂酰胆碱2、负电荷磷脂:酸性磷脂,磷脂酰甘油3、正电荷脂质:硬质酰胺、胆固醇衍生物、油酰基脂肪胺衍生物4、胆固醇(三)脂质体的理化性质1、相变温度:温度升高时,脂膜由胶晶变为液晶时的温度2、膜的通透性3、膜的流动性4、脂质体的荷电性(四)脂质体的分类1、按脂质体的结构分1)单层脂质体:由一层双分子脂质膜形成的囊泡2)多层脂质体:是双分子脂质膜与水交替形成的多层结构的囊泡2、按脂质体的性能分类1)普通脂质体:由一般脂质组成的脂质体,包括上述单层脂质体、大单层脂质体和多层脂质体2)长循环脂质体:隐形脂质体,空间稳定脂质体,脂质体被神经节苷脂、磷脂酰肌醇、聚乙二醇等在脂质体表面高度修饰,交错重叠覆盖在脂质体表面,形成致密的构象云3)特殊功能脂质体:热敏脂质体、pH敏感脂质体、配体修饰脂质体、免疫脂质体(五)脂质体的功能特点和作用机制1、脂质体功能特点1)淋巴系统趋向性2)被动靶向性3)主动靶向性4)物理化学靶向性2、脂质体作用机制1)吸附2)脂质交换3)内吞4)融合5)渗漏6)酶消化(六)脂质体制备方法1)脂质与所需包裹的脂溶性物质溶于有机溶剂形成脂质溶液,过滤除去少量不溶性成分或超滤除去致热源,后除去有机溶剂使脂质干燥成脂质薄膜2)使脂质分散在含有需要包裹的水溶性物质的水溶液中形成脂质体3)纯化脂质体4)对脂质体进行质量分析1、薄膜分散法:将膜材溶于适量有机溶剂中,脂溶性药物可加在有机溶剂中,减压除去溶剂,使脂质在器壁上形成薄膜,加入含水性药物的缓冲液,进行振摇即得2、过膜挤压法:将膜材溶于适量有机溶剂中,脂溶性药物可加在有机溶剂中,减压除去溶剂,使脂质在器壁上形成薄膜,加入含水性药物的缓冲液振摇,然后将粗分散脂质体通过不同孔径聚碳脂膜挤压粉碎3、French挤压法:将薄膜分散法制得的大脂质体放入French压力室,在很高的压力下挤压4、逆向蒸发法:将膜材料溶于有机溶剂,加入待包封药物的水溶液进行短时超声,直至形成稳定的W/O型乳剂,减压蒸发有机溶剂形成脂质体1)脂质加入50ml茄形瓶中,加入3ml三氯甲烷溶解,旋转蒸发器上减压蒸发三氯甲烷,在内壁形成脂质薄膜2)加入3ml乙醚或三氯甲烷,溶解脂质膜后,加入1ml含水溶性物质的缓冲液形成两质薄膜3)超声至混合物形成均匀W/O型乳剂,可放置30分钟不分层4)将制成的乳剂在旋转蒸发仪上减压蒸发有机溶剂至凝胶形成5)继续减压蒸发5~10分钟形成脂质体混悬液6)混悬液形成后继续减压蒸发干燥5~10分钟除去有机溶剂,最后充氮气至醚味消失7)可通过透析除去残余有机溶剂注意问题1)形成凝胶后会产生大量气泡,此时真空不宜过大,否则损失脂质2)当1ml的水溶液脂质浓度低于7.5mol时,凝胶过程不明显3)一般脂质旋蒸温度在20~25摄氏度,超声温度为4摄氏度,Tc高的脂质旋蒸温度为45摄氏度4)有机溶剂的选择有机溶液的密度与缓冲液相当时易完成乳化,因此常用乙醚5)水相与有机相的比:乙醚:水=1:3,异丙醚:水=1:66)脂质体的大小与脂质的组成和所用溶剂有关5、化学梯度法1)pH梯度法:多比柔星举例A)空白脂质体的制备:以pH为4的300mmol/L枸橼酸水溶液为介质,采用逆向蒸发法或薄膜法制备空白脂质体B )用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或碳酸钠溶液调节上述空白脂质体混悬液的pH为7.8,得到脂质体内膜为酸性,外部为碱性的脂质体C)将多比柔星用pH7.8的Hepes缓冲液溶解,60摄氏度孵育D)在60摄氏度孵育下,将脂质体混悬液与多比柔星溶液混合并轻摇,孵育10~15分钟即可2)硫酸铵梯度法A)空白脂质体的制备:以120mmol/L硫酸铵水溶液为介质,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空白脂质体B)用5%葡萄糖溶液中透析除去脂质体外部硫酸铵,使脂质体内部为高浓度硫酸根,脂质体膜外为低浓度的硫酸根C)将盐酸多比柔星用少量水溶解D)在60摄氏度孵育条件下,将脂质体混悬液与多比柔星溶液混合并轻摇,孵育10~15分钟即得6、其他制备方法钙融合法:将磷脂酰丝氨酸等待负电荷的磷脂加入钙离子,使之相互融合,加入EDTA后除去钙离子,即产生单层脂质体(七)质量评价1、包封率与载药量2、形态与粒径观察方法:1)光学显微镜:将脂质体混悬液稀释,取一滴放入载玻片上或滴入细胞计数板内放上盖玻片,观察脂质体大小和数目,然后按其大小分档计数,然后算出各档所占总数的百分数,观察形态并拍照2)电子显微镜法:A)负染:常用金属为磷钨酸和钼酸铵,方法为点滴法和喷雾法(喷雾法会改变脂质体分布)B)冷冻蚀刻3)激光散射法3、泄漏率4、磷脂的氧化程度:氧化阶段:单个双键的偶合、氧化产物的形成、乙醛的形成与键断裂1)氧化指数的测定:检测双键偶合指标,将磷脂溶于无水乙醇后测定在233nm和215nm处的波长2)氧化产物的测定:丙二醛(MDA)在酸性条件下与硫巴比妥酸反应,反应产物在535nm处有特异性吸收四、植入剂(一)概述植入剂(implants):系将药物与附小制成小块状或条状的供植入体内的无菌固体制剂1、植入剂的分类1)固体载体型药物植入剂:系指将药物分散或包裹于载体材料中,以柱、棒、膜、片剂等形式经手术植入给药的植入剂2)泵型药物植入剂:系指将携载药物药物的微型泵植入体内发挥疗效的制剂理想的植入泵:A)能长期缓慢输注药物且能调节释放效率B)动力源可长期使用和埋植C)可通过简单的皮下注射等方式向泵中补充药液D)药液贮库室大小适宜E)可长期与组织相溶3)原位凝胶型药物植入剂:系将药物与聚合物溶于适宜溶剂中以原位凝胶形式植入的一类制剂2、植入剂的作用1)延长药物作用时间2)增强药物生物活性(二)植入剂的材料1、固体载体型植入剂材料1)生物不降解型材料:硅橡胶时生物相容性、无毒、释放速率理想的材料2)生物可降解型材料:聚乳酸、乳酸、聚乙内酯2、原位凝胶植入剂材料(三)植入剂的制备1、溶剂浇铸法:利用有机溶剂及水作媒溶,使药物及辅料溶解,待有机溶剂及水部分挥发后得到半固体混合物,再置于浇铸装置中浇铸成适宜形状,干燥后制得一定规格的植入剂,经灭菌即得2、熔融挤出法:将药物与辅料按比例混合,于加热环境下熔融混合,将熔融物固化后得到的固体粉碎成小颗粒,填充于挤出装置,在一定温度下将熔融的固体分散体挤入模具中,室温冷却固化脱模,灭菌即得3、压膜成型法:将药物与辅料共同溶于有机溶剂后形成溶液,经喷雾干燥,形成粒度极小的固体粉末,用液压机压成片状,灭菌即得(四)质量评价1、植入剂所用辅料必须是生物相容的,可用生物不降解型,也可用生物降解型,前者在一定时间内要取出2、植入剂需进行释放度测定。
第十五章 控制方法一、单项选择题1、 任何预算都需要( ) 形式来表达。
A 、图表B 、文字C 、数字D 、 A 、B 和C2、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始终是与( )过程联系在一起的。
A、组织 B、计划 C、领导 D、 控制3.全面预算必须用统一的( )单位来衡量。
A、货币 B、时间 C、长度 D、重量4、一般来说,企业除了最优订购批量外,为了预防万一会保留一个额外的储存量,这个储存量被称为( )。
A、额外库存 B、安全库存 C、最优库存 D、风险库存5、对每一个项目方案的费用支出情况都以零为基础进行编制预算的方法属于( )。
A、弹性预算 B、滚动预算 C 、零基预算 D 、赚门预算6、收入预算的主要内容是( )。
A 、销售预算B 、成本预算C 、生产预算D 、现金预算7、下面关于全面质量管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全面质量管理认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B 、全面质量管理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衡量实绩,比较标准,纠正偏差C 、全面质量管理授权于生产线上的工人和技术管理人员,鼓励会员参与D 、全面质量管理仅指最终产品8、下面哪一项属于长期预算( )。
A 、附加费用预算B 、销售预算C 、直接人工预算D 、资金支出预算9.对公式EQQ=)/()2(C P O D ⨯⨯⨯解释正确的是( )A 、最优订购批量是EQQB 、每次订购的费用为DC .、一定期间内总需求量为PD 、保管成本与全部库存物品价值之比是010、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越大,偿债能力就( )。
A 、越强B 、越弱C 、不变D 、无法判断11、由外部或内部的审计人员对管理政策及其绩效进行评估的审计类型是( )。
A 、外部审计B 、内部审计C 、专项审计D 、管理审计12、日本企业发明的准时库存系统,其目标是( )A 、减少库存成本B 、对库存的定量控制C 、转嫁库存成本风险D 、实现零库存13.当企业在一定期间内总需求一定时,如果每次订购的数量越大,则所需订购的次数( )A 、越多B 、越少C 、不变D 、无法确定14.根据你对13题选择的答案,判断对该这种情况而言,订购成本和保管成本的情况是( )A 、订购成本较低,保管成本较高B 、订购成本较高,保管成本较高C 、订购成本较低,保管成本较低D 、订购成本较高,保管成本较低15.资产若以( )形式出现,其流动性最强。
第十五章控制方法
一、填充题
1 .企业在未来的几乎所有活动都可以利用____进行控制。
2 .为了有效地从预期______和______两个方面对企业经营全面控制,不仅需要对各个部门、各项活动制_______,而且要对企业整体编制_____。
3 .预算内容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4 .由于企业收人主要来源于产品销售,因此收人预算的主要内容是______。
5 .______和_____是从财务角度计划预测了未来活动的成果以及为取得这些成果所需付出的费用。
6 .现金预算是对企业未来生产与销售活动中现金的_____与_____进行预测。
7 ,_______则可能涉及好几个阶段,是长期预算。
8 ,_______是对企业会计年度末期的财务状况进行预测。
9 .预算的实质是用_____为企业各部门的各项活动编制计划。
10 .对库存的控制主要是为了在保证______正常进行的前提下,降低各种与库存有关的,提高经济效益。
11 .经济订购批量模型考虑两种成本,一是_____,二是_____。
12 .目标是实现零库存的做法的是______。
13 .狭义的质量指______,而广义质量除了涵盖_____外,还包括_____。
14 .产品质量主要指产品的_______,即满足消费者需要的功能和性质。
15 .全面质量管理是以保证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为中心,企业全体员工参与的质量管理体系。
它具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的特征·
16 ._______的项目一般是对企业竞争力影响最重要的因素,同时也是企业的薄弱环节。
17 .在标杆管理中的控制指标中,不仅要求采用______,还要求采用一些______。
18 .平衡积分卡是由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四个方面构成的衡企业、部门和人员的卡片。
19 .________在平衡积分卡中不仅一个单独的衡量方面,而且是其他几个量方面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 .比率分析就是将企业____和_____上的相关项目进行对比,形成个比率,从中分析和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
21 .利用财务报表提供的数据,可以列出两种类型的比率:______和______
22 .______是对反映企业资金运动过程及其结果的会计记录及财务报行审核、鉴定,以判断其真实性和可靠性,从而为控制和决策提供依据。
23 .预算控制是根据预算规定的_____与______标准来检查和监督各门的生产经营活动。
24 .常用的控制方法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
25 .我们可以把企业看成这样一个动态过程:企业首先获得____、____和等投人,经过企业系统的转换和经营,生产出_____或_____。
26 .产品的功能和性质可以具体化为下列五个方面:_____、_____、_____和____
27 .迄今为止,质量管理和控制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即______、_____
28 .在平衡积分卡控制中,在客户方面核心的衡量指标主要包括市场份额_____,_______ ,_____和_____
29 .在平衡积分卡控制中,在内部经营过程方面,应本着_____来制定指标。
30 .现在的内部经营过程往往是_____的,常常要创造全新的流程,它循着
_____~寻找市场~_______~生产制造~_____的轨迹进行。
31 ,______反映了企业偿还需要付现的流动债务的能力。
32 .负债比率是企业总负债与总资产之比,反映了_____与_____的关系。
33 .______是企业成功地举债经营的关键。
二、简答题
1 .什么是预算控制?
2 .简述分预算和总体预算的关系。
3 .支出预算有哪些内容?
4 .何谓销售预算,何谓分项销售预算?
5 .什么是现金预算,其预算内容是什么?
6 .什么是资产负债预算?
7 .请简单介绍经济订购批量模型?
8 .解释准时制库存系统。
9 .假设某企业一年对某种材料的总需求量是10 、000 件,每件价格为40 元,
每次订购所需的费用是250 元,保管成本与库存物品价值之比为12 . 5 % ,则最优订购批量为多少?
10 .什么是质量?
11 .请简述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
12 .什么是标杆管理?其基础是什么?
13 .什么是平衡积分卡控制?
14 .什么是经营比率?
15 .什么是外部审计、内部审计、管理审计?
三、问答题
1 .预算的种类有哪些?
2 .请分析预算的作用和局限性?
3 .标杆管理的作用和局限是什么?
4 .如何实施标杆控制?
5 .请具体分析平衡积分卡的四个控制指标内涵?
6 .为什么当代管理者都愿意用平衡积分卡来对组织绩效进行考评和控制?
7 .请分析外部审计、内部审计、管理审计的缺陷都在哪里?
8 .反映企业管理绩效及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