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国际贸易价格的确定
- 格式:ppt
- 大小:894.00 KB
- 文档页数:35
国际经济学习题国际经济学课程习题第⼀章绪论⼀、单项选择题1、从⼗五世纪初到⼗⼋世纪中叶,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理论⽅⾯占主导地位的是()A.重商主义B.重农主义C.重⾦主义D.货币主义2、重商主义认为财富的唯⼀形式是( )A.⼟地B.商品C.货币D.⼈⼒资源3、最早提出贸易的利益是“⾮零和”的观点的经济学家是( )A.伊莱·赫克歇尔B.⼤卫·李嘉图C.亚当·斯密D.⽡西⾥·⾥昂惕夫4、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认为整个世界可以分为两类国家,其中处于“中⼼”地位的是( ) A.发达国家 B.发展中国家C.出⼝国家 D.进⼝国家5、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种( )A.国际⾦融的“乘数理论”B.国际贸易的“零和理论”C.国际⾦融的“杠杆原理”D.国际贸易的“绝对优势理论”6、第⼆次世界⼤战后没有出现的国际经济新现象是( )A.国际贸易增长速度超过世界⽣产增长速度B.跨国公司产值占世界总产量的⼀半以上C.发达国家采⽤各种⾮关税壁垒保护本国市场D.发展中国家的⾦融市场全⾯开放7、国际经济学理论体系发展阶段不包括()A.重商主义 B.古典的⾃由贸易论及其⾃由贸易的政策C.现代国际经济理论 D.重农主义8、国际经济学在研究资源配置时,作为划分界限的基本经济单位是( )A.企业B.个⼈C.政府D.国家⼆、名词解释1、国际经济学2、封闭经济3、开放经济⼆、问答题1、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简述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的异同。
3、试述国际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脉络。
第⼆章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名词解释1、绝对利益学说2、机会成本3、⽣产可能性曲线⼆、选择题1、绝对利益学说的提出者是()A、斯密B、李嘉图C、奥林D、魁奈2、如果⼀个阿根廷⼯⼈能⽣产3蒲式⽿⼩麦或1辆汽车,⽽⼀个巴西⼯⼈能⽣产4蒲式⽿⼩麦或2辆汽车,则()。
A、巴西在⼩麦和汽车⽣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阿根廷没有⽐较优势B、阿根廷在⼩麦和汽车⽣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巴西没有⽐较优势C、巴西在⼩麦和汽车⽣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阿根廷在汽车⽣产上具有⽐较优势D、巴西在⼩麦和汽车⽣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阿根廷在⼩麦⽣产上具有⽐较优势3、根据⽐较优势原理的政策经验,⼀国从国际贸易中获益的条件是()。
国际贸易的报价步骤国际贸易报价的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产品及其规格:首先需要明确所要出口的产品及其详细规格,包括品名、材质、尺寸、数量、包装等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报价的准确性和具体性至关重要。
2.确定价格基准:在确定产品规格后,需要明确价格的基准,即以哪个国家的货币为报价单位,以哪个港口或目的地为基准价格点,还要确认报价是否包含运费、保险费等费用。
3.向供应商询价:报价的第一步是向供应商发送询价函,明确自己的需求和要求,并请求供应商提供详细的报价单。
报价单中应包含产品的单价、数量、交货期限、付款方式、包装要求等信息。
4.分析供应商的报价:收到供应商的报价后,需要仔细分析其内容,对比不同供应商的报价,并进行综合评估。
除了价格外,还应综合考虑质量、交货期、付款方式、包装要求等因素,以确保选择到合适的供应商。
5.确定最终报价:根据供应商的报价和自身需求,确定最终的报价,并向国际买家提供报价单。
报价单中应明确产品的细节、价格、交货期、支付方式等信息,并注明报价的有效期限。
6.确定支付方式:在报价过程中,还需要明确支付方式。
常见的支付方式包括电汇、信用证、托收等,根据双方的协商确定最适合的支付方式。
7.签订合同:如果国际买家接受了报价并决定购买,双方应签订正式的合同。
合同中应明确产品的规格、价格、交货期、支付方式、包装要求等细节,并注明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保证双方的利益。
8.履行合同:在签订合同后,供应商需要按照合同的要求履行合同,包括按时交货、提供合格的产品、完成支付等。
买卖双方需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和配合,以确保合同的顺利履行。
9.跟踪和评估:在交货完成后,买卖双方可以进行跟踪和评估,以了解交易的执行情况和质量满意度。
这有助于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对今后的报价和交易有所参考。
总之,国际贸易报价的步骤需要明确产品及其规格、确定价格基准、询价、分析报价、确定最终报价、确定支付方式、签订合同、履行合同以及跟踪和评估。
国际贸易价格的确定国际贸易价格的确定在国际贸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价格的确定涉及多种因素,包括供求关系、成本、竞争力和市场预期等。
国际贸易价格的确定是一个复杂而动态的过程。
首先,供求关系是决定国际贸易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某种商品或服务的需求量大于其供应量时,其价格通常会上升。
相反,如果供应量大于需求量,价格通常会下降。
供求关系不仅受到国内市场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国际市场需求的影响。
因此,供求关系的变化可以导致国际贸易价格的波动。
其次,成本是决定国际贸易价格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成本包括生产成本、劳动力成本、运输成本和关税等。
生产成本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商品的定价。
劳动力成本和运输成本的增加可能导致商品价格上涨。
此外,关税的调整也可以影响国际贸易价格。
第三,竞争力对国际贸易价格的确定起着重要作用。
如果一个国家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其价格就有可能较低。
竞争激烈的市场往往会推动价格的竞相下降。
而竞争力的提高可能来自技术创新、成本控制、品质提升和品牌形象等多个方面。
最后,市场预期也会对国际贸易价格的变动产生影响。
如果市场预期某种商品或服务的需求将上升,供应商可能会提高价格,以争取更高的利润。
相反,如果市场预期需求将下降,供应商可能会降低价格以刺激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国际贸易价格的确定通常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
供求关系、成本、竞争力和市场预期等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着价格的波动和变动。
因此,国际贸易参与者需要时刻关注这些因素,并灵活应对市场变化,以确定适当的价格策略。
国际贸易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国际贸易价格的确定对于经济增长、贸易平衡、消费者福利以及企业竞争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国际贸易中,价格的确定不仅关系到供需关系,成本和竞争力,还受到货币汇率、政策和贸易壁垒等因素的影响。
首先,货币汇率的波动是影响国际贸易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货币汇率的变动会直接影响出口和进口商品的价格。
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贬值,那么其出口商品的价格会相应降低,从而提高其竞争力。
国际贸易实务之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引言在国际贸易中,了解商品的价格是非常重要的。
价格的确定直接影响到贸易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本文将介绍进出口商品价格的相关概念、因素和计算方法。
进口商品的价格进口商品的价格是指购买商品的成本,包括商品的生产成本、运输费用、关税、税费和利润。
以下是进口商品价格计算的几个关键因素:1. 生产成本生产成本是指制造、加工进口商品所需的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能源成本等。
生产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商品的定价。
2. 运输费用进口商品需要从出口国运输到进口国,运输费用是指其中的成本,包括陆路、海洋或空运费用。
运输费用的高低会影响进口商品的最终价格。
3. 关税和税费关税是指进口商品在进口国的税收,是由进口国政府根据不同商品设定的税率。
除了关税之外,进口商品还可能需要缴纳增值税、消费税等其他税费。
4. 汇率汇率是指两个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进口商品的价格受到进口国货币和出口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影响。
如果进口国货币贬值,进口商品价格将上涨;如果进口国货币升值,进口商品价格将下降。
出口商品的价格出口商品的价格是指销售商品的收入,包括商品的生产成本、利润和国际市场竞争力。
以下是出口商品价格计算的关键因素:1. 生产成本出口商品的生产成本同样是一个重要因素。
生产成本低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因此出口商品的生产成本要尽可能降低。
2. 利润出口商品的利润是指销售商品后剩余的金额。
利润是企业获得收益的关键部分,它既包括企业的运营成本,又包括利润率。
3. 国际市场竞争力出口商品的价格也受到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影响。
如果出口商品的竞争对手价格更低或质量更好,出口商品的价格将受到压力。
进出口商品价格的计算方法进口商品和出口商品的价格计算方法相似,都需要考虑成本和利润等因素。
通常,以下是常见的计算方法:1. 成本加成法成本加成法是一种常见的进出口商品价格计算方法。
该方法根据商品的生产成本,添加一定的利润和费用来确定最终的价格。
国际贸易货物价格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日益增长,货物价格成为了国际贸易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国际贸易货物价格指的是各种商品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交易时的价格。
首先,货物价格的形成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中,供求关系是决定商品价格的主要因素之一。
当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大于供应量时,价格往往会上涨;反之,当供应量大于需求量时,价格则会下跌。
其次,货物价格还受到生产成本的影响。
生产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运输成本等等。
不同国家的生产成本差异较大,这也导致了同一种商品在不同国家的价格差异。
第三,货物价格还与国家经济政策和法规有关。
各国家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会采取关税、配额等贸易壁垒,这些措施也会影响商品的价格。
此外,汇率的变动也会对国际贸易货物价格产生影响。
国际贸易货物价格的波动会对各方面产生重大影响。
首先,对于出口国来说,货物价格的上涨意味着出口收入的增加,有利于促进国内经济发展;而价格的下跌则会减少出口收入,给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其次,进口国受到价格波动的影响更为直接。
当进口商品价格上涨时,消费者可能会减少购买量,导致消费能力下降;反之,价格下跌则会刺激消费需求,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
此外,货物价格的波动也会引发贸易争端和不平等。
一些国家可能会通过操纵汇率或者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来影响商品价格,从而对其他国家形成不公平的竞争优势。
这种不平等的贸易会给全球经济带来不稳定因素。
在国际贸易中,了解货物价格的动态和变化趋势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生产企业来说,了解市场上商品的价格水平,可以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销售策略和定价策略。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了解商品的市场价格可以帮助他们做出合理的购买决策。
总而言之,国际贸易货物价格是由供求关系、生产成本、经济政策和法规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
了解和掌握货物价格的动态对于参与国际贸易的各方来说都非常重要。
只有通过科学、公正和透明的方式确定货物价格,才能保障国际贸易的稳定和公平,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
国际贸易价格条款1. 价格确认1.1 协商在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应当协商并确认最终的交易价格。
价格的确定应当充分考虑市场行情、品质要求、交付方式以及其他相关因素。
1.2 合同价格合同价格应当以货币单位表示,并明确货币种类。
双方应当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价格的计算方式、调整规则以及任何相关的费用和税款。
2. 价格条款2.1 FOB价格FOB价格(Free On Board Price)是以货物装上船舶并完成出口手续为基础的价格。
买方需要承担货物的运输费用和风险,以及出口所需的费用和税款。
2.2 CIF价格CIF价格(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 Price)是包括运输费用和保险费用在内的价格。
卖方需要负责将货物运输至指定的港口,并承担相应的费用和风险直到货物抵达指定港口。
2.3 CFR价格CFR价格(Cost and Freight Price)是包括运输费用但不包括保险费用的价格。
卖方需要负责将货物运输至指定的港口,并承担相应的费用和风险直到货物抵达指定港口。
2.4 EXW价格EXW价格(Ex Works Price)是指卖方将货物交付给买方指定的地点,并完成各项手续,但不包括任何运输费用和保险费用。
买方需要承担货物的运输费用和风险,以及相关的费用和税款。
3. 价格调整3.1 原因和依据价格调整是指在合同执行期间,由于市场行情、外部环境或合同约定的其他原因,导致价格发生变动。
价格调整的依据应当由双方在合同中明确约定。
3.2 调整方式价格调整可以按照市场价格指数、外部成本变动、汇率波动等方式进行。
双方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调整方式,并在合同中明确约定。
4. 结算方式4.1 付款方式付款方式可以采用现金支付、银行转账、信用证等方式。
双方应当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付款方式、结算期限和付款条件。
4.2 逾期付款如果一方未按合同约定的结算期限及条件进行付款,对方有权要求该方支付逾期滞纳金或承担其他违约责任。
《国际经济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ZJ030105课程名称:国际经济学总学时:51周课时:3学分:3开设专业:开课教研室:开课系: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2.课程任务:本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的专业基础课,作用与任务是:使学生理解国家或地区之间经济联系的内在机制,掌握对这种机制分析的理论与方法,主要是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理论。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起因与影响,贸易保护的影响与依据,国际要素流动的动机与效果的理论。
熟悉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的政策体系和制度安排以其对经济的影响。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国际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1.经济发展过程2.国际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3.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异同第二节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结构1.国际经济学的基本概念2.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3.国际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与特征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第一节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1.绝对利益学说的基本内容2.绝对利益学说的图形解释3.绝对利益学说的其他有关叙述4.对于斯密绝对利益学说的评价※第二节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1.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基本内容2.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图形解释3.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其他有关叙述4.对于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评价※第三节比较利益的分解1.得自交换(贸易)的利益2.得自分工的利益3.利益的合成分析与评价讨论:古典贸易理论的验证与评价第三章国际贸易价格的确定第一节相互需求方程式1.相互需求方程式的提出及基本内容2.相互需求方程的解释3.相互需求方程式均衡的条件及对其评价第二节提供曲线及其分析1.贸易无差异曲线2.提供曲线的作图及说明3.国际贸易的均衡价格※第三节出口的贫困增长1.出口的贫困增长的图形分析2.出口贫困增长的条件与案例3.出口贫困增长的政策含义及对其的评价第四章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Ⅰ)※第一节H-O模型及其分析1.H-O模型的基本命题2.H-O模型的基本内容3.雷布津斯基定理4.斯托尔泼-萨缪尔森定理5.对H-O模型的评价※第二节列昂惕夫反论及新要素理论1.列昂惕夫反论2.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3.国际贸易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讨论:(1)H-O理论的现实分析(2)生命周期理论在现实的应用研究※第五章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Ⅱ)※第一节产业内贸易理论1.产业内贸易理论的提出与假设前提2.产品的同质性与异质性3.新H-O模型4.需求偏好相似(重叠)论5.规模经济产生的贸易6.新张伯伦模型7.产业内贸易指标8.对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评价※第二节政策贸易理论1.战略性政策贸易理论2.战略性政策贸易理论的提出3.战略性政策贸易理论的假设前提4.战略性政策贸易理论的基本内容5.战略性贸易理论的政策结果分析6.对战略性政策贸易理论的简要评价第三节贸易扭曲理论1.扭曲的发生2.国际贸易条件下扭曲的形式3.产生扭曲的原因及影响4.消除贸易扭曲的措施讨论:(1)中美产业内贸易的比较分析(2)战略性贸易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分析第六章国际贸易政策分析※第一节国际贸易的关税分析1.关税的基本概念2.小国进口关税的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分析3.大国小税的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分析4.关税谈判中的博弈第二节进口关税与配额的比较分析1.进口配额分析2.进口配额与等额关税的比较分析第三节幼稚产业的保护1.贸易保护主义的理论基础2.幼稚产业的保护3.关税的有效保护率第四节倾销与反倾销的经济分析1.倾销的界定2.倾销的危害性3.倾销的经济效应分析4.反倾销的经济效应分析实验内容:就某些商品的关税政策效应分析说明关税与补贴给国内经济带来的影响第七章国际收支分析第一节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表1.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表2.国际收支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3.国际收支状况的含义与经济分析第二节国际收支的调节1.国际收支的失衡2.国际收支失衡调节的若干理论3.现实中国际收支失衡的其他调节措施讨论:就某连续3年的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说明国内经济状况※第八章汇率决定理论第一节外汇与汇率1.外汇定义及其作用2.汇率定义与汇率的标价法第二节汇率决定的一般理论1.汇率决定的传统理论2.战后汇率决定的理论※第三节汇率的决定1.一价定律与远期汇率的决定2.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扩大3.购买力平价法的实际应用讨论: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以及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方向探讨※第九章国际货币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第一节货币危机理论1.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2.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3.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4.三代货币危机理论的比较第二节国际货币体系的类型1.健全理想的国际货币体系2.国际货币体系的类型3.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第三节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1.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货币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2.牙买加协定形成的过程3.东亚金融危机4.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和问题实验内容:东南亚金融危机与次贷危机的比较分析第十章要素的国际流动※第一节资本国际流动及其经济效应1.资本国际流动2.资本国际流动的经济分析3.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第二节劳动力国际流动及其经济效应1.劳动力的国际流动2.劳动力国际流动的经济分析3.国际劳动力流动的政策含义及案例分析第三节技术转移及其经济效应1.技术的国际移动2.国际技术转移的经济分析※第十一章国际经济非均衡传导※第一节国际商品交换领域中的传导机制1.加入国际商品交换因素的经济均衡与失衡2.通过国际商品交换产生的传导3.影响国际商品交换领域中传导机制的因素※第二节国际资金流动领域中的传导机制1.加入国际资金流动后的经济均衡与失衡2.通过资本国际流动产生的非均衡传导3.影响国际资本流动领域传导机制的因素第三节国际劳动力流动领域中的传导机制1.加入劳动力国际流动后的经济均衡与失衡2.通过国际劳动力流动产生的非均衡传导3.影响劳动力国际流动领域传导机制的因素第四节其他国际经济领域中的非均衡传导机制1.经济非均衡的无形传导方式2.经济非均衡的无形传导过程3.影响经济非均衡无形传导的因素讨论:经济非均衡传导的作用机制探讨※第十二章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第一节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第二节宏观经济的对内与对外均衡1.经济的宏观目标2.宏观经济内外均衡的经济分析※第三节克鲁格曼的“三元悖论”1.蒙代尔不可能三角形2.三元悖论讨论:不可能三角在现实经济中的理论解释第十三章经济一体化与国际经济秩序第一节经济一体化分析1.关税同盟与经济一体化分析2.关税同盟的经济分析3.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分析※第二节最优货币区理论与实践1.单一货币区理论研究2.单一货币区的成本分析及评价3.单一货币的收益分析及其评价4.经济一体化的案例分析第三节国际经济组织及其作用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其作用2.世界银行及其作用3.世界贸易组织及其作用4.地区经济组织及其作用第四节国际经济秩序的建立与南北关系1.国际经济秩序2.国际经济新秩序讨论:就某一区域一体化组织的运行,分析区域一体化对全球经济及相关国家经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