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防火设计的现状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4
混凝土结构的火灾安全性评估混凝土结构在建筑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强度和耐久性使其成为一种可靠的建筑材料。
然而,就像所有建筑材料一样,混凝土结构在面临火灾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因此,对混凝土结构的火灾安全性进行评估变得至关重要。
一、火灾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火灾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高温作用:火灾会使混凝土结构受到高温的热辐射、传导和对流,导致混凝土表面温度升高。
高温会引起混凝土的体积膨胀和孔隙扩大,进而导致混凝土的强度降低。
2. 蠕变效应:高温下,混凝土会产生蠕变效应,即在受力作用下逐渐变形。
这种变形可能引起结构的不稳定,影响其承载能力和安全性。
3. 冷却阶段:当火灾逐渐被扑灭后,混凝土结构会经历冷却阶段。
在冷却过程中,混凝土会因温度变化而发生收缩,进一步影响结构的稳定性。
二、混凝土结构火灾安全性评估方法为确保混凝土结构在火灾中的安全性,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评估:1. 火灾模拟和温度场分析:通过数学模型模拟真实火灾情况和温度变化,对混凝土结构在火灾中的响应进行预测和分析。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评估结构在不同火灾条件下的可靠性。
2. 孔隙率测试:孔隙率是评估混凝土结构抵抗火灾的一个重要指标。
通过对混凝土样品进行孔隙率测试,可以了解混凝土的抗火性能。
较低的孔隙率通常意味着更高的抗火能力。
3. 抗拉和抗压强度测试:火灾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主要是强度的降低。
通过对混凝土样品进行抗拉和抗压强度测试,可以评估结构在火灾中的承载能力。
4. 火灾风险评估:通过对建筑物的火灾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包括建筑结构的火灾抗性、疏散通道的设置等方面,来评估混凝土结构的火灾安全性。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确定改进结构设计和建筑物防火措施的必要性。
三、提高混凝土结构的火灾安全性的措施为提高混凝土结构的火灾安全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选用优质混凝土材料:优质的混凝土材料具有更高的抗火性能。
在选择混凝土材料时,应注重其抗高温和抗火蔓延的特性。
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结构防火标准一、前言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结构形式,具有承重力强、耐久性好等特点。
然而,在建筑工程发生火灾时,由于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导热系数较高,易受高温影响,因此在防火方面需要进行特殊的考虑。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防火标准。
二、混凝土结构防火标准1. 混凝土结构防火等级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的要求,混凝土结构的防火等级应不低于一般要求。
一般要求指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为二级,混凝土结构的防火等级应不低于二级。
2. 混凝土结构的防火保护措施混凝土结构的防火保护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混凝土表面防火涂料混凝土表面防火涂料是一种针对混凝土表面进行防火保护的涂料,能够提高混凝土表面的耐火性能。
该涂料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并应满足耐火极限要求。
(2)混凝土防火隔离带混凝土防火隔离带是一种用于隔离混凝土结构与火源之间的材料,能够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火性能。
该隔离带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并应满足耐火极限要求。
(3)混凝土防火涂料混凝土防火涂料是一种用于增强混凝土结构的耐火性能的涂料,能够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火性能。
该涂料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并应满足耐火极限要求。
3. 混凝土结构的耐火极限要求混凝土结构的耐火极限要求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即在规定的火灾时间内,混凝土结构不得发生破坏,不得出现结构性能损失。
三、钢筋混凝土结构防火标准1. 钢筋混凝土结构防火等级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的要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防火等级应不低于一般要求。
一般要求指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为二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防火等级应不低于二级。
2.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防火保护措施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防火保护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钢筋混凝土表面防火涂料钢筋混凝土表面防火涂料是一种针对钢筋混凝土表面进行防火保护的涂料,能够提高钢筋混凝土表面的耐火性能。
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火研究现状与展望1. 本文概述随着现代社会对建筑安全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火性能已成为土木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当前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火研究的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文章首先对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在火灾环境下的性能变化进行概述,包括材料的热工性能、力学性能的退化以及火灾后结构的损伤评估等方面。
接着,文章将重点介绍国内外在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火研究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进展,包括抗火设计方法、抗火性能试验、数值模拟与理论分析等方面。
文章将指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建议,以期为提升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火性能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现代建筑和工程领域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高层建筑的不断涌现,这些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成为了工程界关注的焦点。
特别是在火灾等极端情况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火性能直接关系到人员安全和财产保护,对其抗火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除了考虑日常使用环境下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外,还必须充分考虑在火灾等非常规环境下的结构行为。
火灾作为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对建筑结构的破坏力极大,尤其在高层建筑、地下工程、大型公共设施等领域,火灾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研究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火灾作用下的抗火性能,对于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火灾带来的损失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材料科学的发展,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设计理论和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完善。
现有的研究和实践表明,这些结构在火灾中的性能仍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例如材料性能的退化、结构构件的破坏模式、整体结构的稳定性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增加了结构设计的难度,也对现行的设计规范和标准提出了挑战。
混凝土的防火性能与防火措施混凝土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具有较好的防火性能。
本文将重点讨论混凝土的防火性能以及可采取的防火措施。
一、混凝土的防火性能混凝土是由水泥、骨料、粉煤灰等物质经过配合、搅拌、浇筑而成,具有以下防火特性:1. 耐高温性混凝土的主要成分为水泥,其在高温下可以逐渐发生水化反应,吸热作用可以有效地降低温度。
此外,骨料和粉煤灰在高温下也可以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阻止火焰传播。
2. 具有一定的隔热性混凝土是一种较为致密的材料,其微观结构中存在着很多纳米孔隙,这些孔隙可以阻碍热量的传导,从而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
3. 抗冷却裂纹混凝土在火灾后会受到剧烈的冷却作用,容易出现裂纹。
然而,混凝土的配合设计和施工工艺可以控制其收缩性和抗冷却裂纹性能,减少裂纹的产生。
二、混凝土的防火措施为了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防火性能,可采取以下措施:1. 添加防火剂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可以添加一定比例的防火剂,如阻燃剂或阻燃纤维。
这些添加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阻燃性能,降低火灾蔓延的风险。
2. 使用防火涂料或涂层在混凝土表面涂刷或喷涂防火涂料或涂层,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防火等级。
这些涂料或涂层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可以延缓火焰的传播。
3. 加强结构设计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防火的要求。
例如,在设计建筑物时可以设置防火隔墙、防火门等,以隔离火势的蔓延,保护其他部位的安全。
4. 定期进行维护检查混凝土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防火维护检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完好性和防火性能。
如有损坏或老化的情况,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
总结:混凝土作为一种建筑材料,具有较好的防火性能。
通过理解混凝土的防火特性以及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安全性。
因此,在设计建筑、选择建材时,应充分考虑混凝土的防火性能,以确保建筑物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起到有效的防火保护作用。
混凝土结构的防火设计混凝土结构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其防火性能的设计和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合理的防火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结构的耐火性能,保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混凝土结构的防火设计。
一、材料选择混凝土结构的防火设计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
混凝土本身是一种良好的隔热材料,但在防火性能方面,还需要采用适当的加强材料和混凝土配比。
例如,可以在混凝土中添加耐高温纤维材料来提高其耐火性能。
此外,还可以选择防火性能好的耐火材料作为覆盖层,以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整体耐火性能。
二、结构设计混凝土结构的防火设计还需要考虑结构形式和布局。
合理的结构形式和布局可以减少火灾发生和火势蔓延的可能性。
例如,在设计建筑时应尽量避免过大的空间跨度和长梁跨距,以减小结构变形和开裂的风险。
此外,还应考虑设置防火隔离区域和安全通道,以确保人员疏散的通畅性。
三、防火涂料和涂层混凝土结构的防火设计中,防火涂料和涂层的使用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方法。
通过在混凝土表面涂覆防火涂料或涂层,可以提高结构的耐火性能。
防火涂料和涂层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和耐高温性能,可以在火灾发生时形成一层保护层,阻止火焰和高温对混凝土结构的侵蚀,延缓结构失稳的时间。
四、防火隔离和消防设施混凝土结构的防火设计还需要考虑防火隔离和消防设施的设置。
在建筑设计中,应合理设置防火墙、防火门等防火隔离措施,以减少火势蔓延的可能性。
此外,还应考虑安装灭火器、自动喷水系统等主动式和被动式消防设施,以及确保消防通道的通畅。
五、监控和维护混凝土结构的防火设计完成后,还需要进行监控和维护工作。
定期检查防火涂料和涂层的状况,修复和重新涂覆受损的部分。
此外,还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消防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通过监控和维护工作,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火灾隐患,保证混凝土结构的防火性能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总结混凝土结构的防火设计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选择材料、优化结构设计、使用防火涂料和涂层、设置防火隔离和消防设施,并进行监控和维护工作,可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整体耐火性能,保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防火方法一、前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建筑结构类型。
由于其结构特性及使用要求,防火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旨在介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防火方法,帮助读者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防火要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防火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防止火势蔓延:防火设计应采取措施限制火灾的蔓延,减少火灾对建筑结构的损害。
2. 增强结构的耐火性: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耐火性能是指在火灾时,结构能够保持完整性和稳定性,以保证人员的安全撤离。
3. 保护结构构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构件在火灾中易受到损坏,防火设计应采取措施保护结构构件,以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
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防火方法1. 防火涂料防火涂料是一种常见的防火材料,可以涂刷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表面。
防火涂料的作用是增强结构的耐火性能,减少火灾对结构的影响。
防火涂料的选择应根据结构的使用要求和材料的性能进行。
一般情况下,防火涂料的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2. 防火板材防火板材是一种常见的防火材料,可以覆盖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表面。
防火板材的作用是防止火灾蔓延,保护结构构件。
防火板材的选择应根据结构的使用要求和材料的性能进行。
一般情况下,防火板材的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3. 防火涂层防火涂层是一种常见的防火材料,可以涂刷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表面。
防火涂层的作用是增强结构的耐火性能,减少火灾对结构的影响。
防火涂层的选择应根据结构的使用要求和材料的性能进行。
一般情况下,防火涂层的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4. 防火隔板防火隔板是一种常见的防火材料,可以安装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各个部位。
防火隔板的作用是防止火灾蔓延,保护结构构件。
防火隔板的选择应根据结构的使用要求和材料的性能进行。
一般情况下,防火隔板的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5. 防火涂料+防火板材防火涂料和防火板材可以组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防火效果。
具体方法是先涂刷一层防火涂料,然后覆盖一层防火板材。
混凝土的耐火性能及防火措施混凝土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具有较好的耐火性能,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保持结构的稳定。
本文将探讨混凝土的耐火性能以及一些常见的防火措施。
一、混凝土的耐火性能1. 密度高:混凝土的密度较高,一般在2.3至2.5 g/cm³之间,使其在受火时能够有效地阻挡火焰和热传导。
相比之下,其他材料如木材的密度较低,容易被火焰烧毁。
2. 低导热系数:混凝土的导热系数较低,这意味着在火灾发生时,混凝土能够延缓火焰的传播速度,减少火灾对建筑结构的破坏。
同时,混凝土的导热系数低也有助于减少热桥的形成,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
3. 高融点:混凝土的主要成分为水泥、沙子和石子等,这些成分在高温下也不易熔化,能够保持结构的完整性。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融点在1300℃以上,远高于一般火灾的温度。
4. 稳定性强: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能够在火灾时承受高温下的化学反应,不易产生有害气体。
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有害气体经常是火灾中的主要威胁之一。
二、混凝土的防火措施为了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防火性能,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火措施。
1. 添加耐火材料:在混凝土的配制过程中,可以添加耐火材料如耐火砖碎料、膨胀珍珠岩等,以提高混凝土的抗火能力。
这些耐火材料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能够增加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减少火势对结构的影响。
2. 表面涂层防火:对于一些最易燃的部位,如柱子、梁等,可以在混凝土表面涂刷防火涂料或者使用防火涂层进行保护。
这些涂料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能够形成一层防护膜,减缓火势的蔓延。
3. 结构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可以合理布置耐火墙、隔墙等结构,以增加火灾发生时的逃生通道、分隔火源传播路径,减小火势对整个建筑的影响。
4. 定期维护: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维护,检查是否有破损、开裂等情况,及时修复。
破损的混凝土结构容易受到火势的侵袭,因此维护工作非常重要。
总结:混凝土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具有较好的耐火性能。
混凝土板的防火设计一、前言混凝土板是建筑结构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抗震性能。
但是,由于混凝土材料的特性,混凝土板在遭受火灾时容易失去强度和稳定性,因此防火设计非常重要。
二、混凝土板的防火等级混凝土板的防火等级是指其在经过一定时间的火灾作用后仍能保持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
根据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混凝土板的防火等级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F0、F1、F2和F3。
其中,F0表示混凝土板不需要进行防火设计,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火灾;F1、F2、F3表示混凝土板需要进行防火设计,以保证其在一定时间内不失去强度和稳定性。
三、混凝土板的防火设计原则1.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和火灾危险性确定混凝土板的防火等级;2.选择合适的防火材料进行防火设计,如防火涂料、防火板等;3.在混凝土板表面设置防火层,以提高其防火等级;4.采用合理的构造设计,如设置隔离带、防火封闭带等,以防止火势蔓延;5.合理选择混凝土材料,以提高混凝土板的防火等级。
四、混凝土板的防火设计方法1.防火涂料防火涂料是一种常用的防火材料,其涂布在混凝土板表面,可以提高混凝土板的防火等级。
防火涂料可分为水性和油性两种,其中水性防火涂料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中。
在选择防火涂料时,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和火灾危险性选择合适的防火等级。
2.防火板防火板是一种以硅酸钙、硅酸镁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板材,具有优良的防火性能,可以提高混凝土板的防火等级。
防火板可以直接粘贴在混凝土板表面,也可以用钢架固定在混凝土板上。
在选择防火板时,应根据其防火等级、尺寸和厚度等因素进行合理选择。
3.防火涂层防火涂层是一种以水泥、石膏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涂层,具有优良的防火性能,可以提高混凝土板的防火等级。
防火涂层可以直接喷涂在混凝土板表面,也可以粘贴在防火板表面。
在选择防火涂层时,应根据其防火等级、厚度和施工方法等因素进行合理选择。
4.防火隔离带防火隔离带是一种设置在混凝土板表面的隔离带,可以防止火势蔓延,提高混凝土板的防火等级。
混凝土防火性能标准混凝土防火性能标准一、概述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由于其具有较好的耐火性能,常被用于建筑物的防火隔离。
为了保证建筑物在发生火灾时能够有效地防止火势蔓延,需要对混凝土的防火性能进行标准化。
本文将从混凝土的材料性质、结构设计、制作工艺等方面,对混凝土防火性能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二、材料性质1.混凝土配合比为了保证混凝土具有较好的防火性能,应尽量选用高强度、低温收缩的水泥,并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合理。
一般来说,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控制在水胶比0.4-0.5之间,同时应适当增加粉煤灰、矿渣粉等掺合料的使用量,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耐火性能。
2.骨料性质为了保证混凝土的防火性能,应选用耐高温的骨料,如玄武岩、花岗岩、石英等。
同时,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骨料的粒径应适中,一般控制在5-20mm之间。
3.防火掺合料为了提高混凝土的防火性能,可添加防火掺合料,如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硅酸铝等。
这些掺合料能在高温下膨胀,形成孔隙结构,提高混凝土的隔热性能,同时还能吸收部分热量,减缓混凝土表面的温升速度。
三、结构设计1.混凝土厚度混凝土建筑物的防火性能与混凝土厚度密切相关,一般来说,混凝土厚度越大,隔热性能越好,防火能力也越强。
因此,在混凝土建筑物的结构设计中,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和火灾危险性等因素,合理设置混凝土厚度。
2.防火隔离带为了防止火势蔓延,混凝土建筑物应设置防火隔离带。
在结构设计中,防火隔离带应设置在建筑物的重要部位,如走廊、楼梯、电梯间等,以有效地隔离火源,保证建筑物内部的安全。
四、制作工艺1.施工温度混凝土的制作过程中,施工温度应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一般为5℃以上。
如果施工温度过低,混凝土的凝固时间将会延长,可能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性,从而降低混凝土的防火性能。
2.加水量混凝土的加水量应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施工环境等因素进行合理调节。
过多的水分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性下降,影响混凝土的防火性能。
混凝土结构防火设计的现状
摘要:随着建筑物高层化、大规模化及用途的复合化发展,在火灾防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火灾的防治难度也在不断加大。
而目前,火灾的防御和研究主要就集中在混凝土结构防火上,因此本文就以混凝土结构防火为切入点,对其火灾对混凝土建筑的破坏进行了分析探讨,并主要阐述了混凝土结构的防火设计方法。
关键词:混凝土建筑;结构防火设计;分析
引言
火灾是自然界的主要灾害之一,总要不可避免地发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火灾防治水平不断提高,致使火灾的防治难度也在不断加大,因此火灾风险也随之逐渐增大。
目前,对火灾的防御和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筑防火和结构防火两个方面。
在建筑防火方面,《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已为我们提出了合理、实用的设计准则、设计方法。
但在结构防火设计方面,现行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仅初步解决了环境温度作用时混凝土结构的计算问题,因此为保证混凝土结构在火灾中和火灾后的安全性,进行结构防火设计势在必行。
一、火灾对混凝土建筑的破坏
随着国内城市化建设进步的加快,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变成主流,从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来看,混凝土属于不燃烧体,建筑物的燃烧性能是由其中的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决定,即使在遇到明火也不易起火燃烧,与老式的木结构和新型的钢结构相比,在防火方面相应的安全等级更高。
钢筋混凝土结构受到高温加热后,其抗压强度会大幅度降低,失去原有的承载力。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对高温更加敏感,受到高温后会失去预应力,耐火性能比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更差。
混凝土结构中含有粗骨料、细骨料、水、水泥等多种组成成分,由于每种组成成分热膨胀系数不同,当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受到高温和火灾的时候,尤其是温度超过500℃以后,混凝土中的水泥石脱水收缩,热胀冷缩作用使骨料受热膨胀,这样就使钢筋混凝土中不同成分发生膨胀收缩变化不同,而且膨胀收缩的程度也不同,这种情况使得钢筋混凝土中不同成分之间产生很大的应力,不仅破坏各骨料之间的粘结应力,还会导致钢筋和混凝土之间剥离,失去共同作用,从而彻底使结构构件丧失承载能力。
我国的建筑物耐火设计起步较晚,且研究不够全面,有些建筑物甚至根本没有相应的防火设计,即使进行了防火设计,也大多是根据经验,而没有详细的标准,我国规范中防火设计的方法主要是:
(1)首先是确定建筑结构的耐火等级,它是结构整个防火设计的基础,防火
设计中的所有重要参数都是由它确定的。
(2)在确定了建筑物的耐火极限,根据规范中的要求,参照对应的等级和不同的标准,设计结构中各个构件以及分部结构的具体的防火设计和措施。
(3)通过试验,与标准耐火试验构件进行对比,得出相对准确的试验数据,根据这一数据进行详细准确的耐火设计。
这样的方法相对简单,但仍然有许多不足之处,对全部建筑结构进行防火设计来说不够全面,尤其是对于加固工程中而言,不同的加固方法因为加固材料的不同有很大的差异,所以针对每一种加固方法需要特定的防火设计。
二、混凝土结构的防火设计方法
1、混凝土建筑结构中一般的防火设计
混凝土建筑工程中的防火方法可参照钢结构中的防火设计,其原理是在结构构件外部设置一层耐火性绝热性好、导热系数低且热容较大的材料组成的保护层,阻断和隔绝火灾中的热能量向结构构件传导,减缓结构构件受热升温,避免其在火灾中遭到严重破坏。
其主要方法有喷涂法和包封法。
1)喷涂法:将防火涂料通过工具喷涂于构件外部,以提高结构的耐火性能。
喷涂法的成本低,适合于各种复杂的结构构件,施工简单,对构件外观没有太大的改变,便于装饰装修。
这些使其成为目前被应用最多的防火方法。
但它不利于养护维修,厚度不好掌握,容易出现滑落和剥落等质量问题,这些都是它需要改进的方面。
2)包封法:用耐火材料做成保护层把结构构件维护起来。
包封材料有轻质预制板材、现浇混凝土或砖、砂浆或灰胶泥和矿物纤维。
以上材料既具有不可燃的特性,形成的保护层还有很大的热容量,以减缓构件升温。
由于混凝土的外层在火灾中容易剥落,所以经常配合金属网一起使用。
但是由于受到结构外形等因素的影响,且占用较大的建筑空间,因此其应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
2、具体的防火设计
1)现浇混凝土层防火
在过去的设计中,经常使用现浇混凝土层将内部的结构构件包裹起来,形成保护层,起到防火作用,不同的混凝土层厚度有不同的耐火极限,当混凝土层厚度为50mm时,耐火极限能够达到3小时。
2)使用防火保护板
防火板保护法一般用于耐火等级较高的建筑物的承重结构,它的主要优点在
于施工简单、成本低、无湿作业和易于管理等。
近年来研制的防火板的耐火温度已经达到1000℃以上,耐火极限达到4小时。
3)非反应性防火保护材料的应用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将无机纤维材料布置在结构构件的外部,利用其不燃性、低导热率和低吸热性等特点,以延缓构件升温速度,起到保护作用。
4)确定防火涂层的厚度
建筑物防火设计中经常使用的方法有防火涂料保护法、防火板保护法、防火喷漆保护法等,其中使用频率最大的方法为防火涂料法,防火涂料法施工工艺简单、强度高、阻燃性好、装饰性好以及成本较低,这些优势使其应用范围更广,尤其是在建筑领域。
在建筑工程实践过程中,各种结构构件的尺寸多样,外形非常复杂,为了验证试验中关于防火涂料厚度的结果,就得引入钢结构中确定防火涂料厚度的公式,并用已经得出的结论对公式进行修正,以研究混凝土防火设计中防火涂料厚度的选择。
影响防火涂层厚度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还是耐火极限时间决定,而由于混凝土结构的组成材料较多,且各个材料的热传导性能也不同,所以不能像钢结构一样利用其热传导性推算出防火涂层厚度,只能根据钢结构防火规范中的试验对比公式的规定,利用试验中得到的结论,以涂刷30mm厚防火涂料的加固试块为标准试块,得出混凝土加固工程中梁柱防火涂层厚度的经验公式为下式:
式中H1—需要确定的防火涂层厚度(mm);
H2—通过试验测出的标准试块外表面的保护涂层厚度(mm);
M1—需要涂抹防火涂料的混凝土构件单位长度的重量(kg/m);
M2—标准试块单位长度的重量(kg/m);
A1—需要确定防火涂层厚度试块的受火接触面的周长(mm);
A2—标准试块的受火面周长(mm);
K—修正系数。
对于大体积且防火要求较高的结构构件K的取值在1~1.5之间,其它的结构构件取1。
对于混凝土中的墙板构件的防火涂料厚度主要应由其面积和火灾所产生的
能量决定,利用燃烧炉的温度与火灾产生的温度对比,给出经验公式:
式中H1—需要确定的防火涂层厚度(mm);
H2—通过试验测出的标准试块外表面的保护涂层厚度(mm);
S1—需要确定防火涂层厚度的墙板的面积(mm);
S2—试验中标准试块受火面的面积(mm);
T1—火灾中的温度,由规范中的标准升温曲线确定(℃);
T2—试验中燃烧炉炉温(℃);
K—修正系数。
对于大体积且防火要求较高的结构构件K的取值在1~1.5之间,其它的结构构件取1。
此公式针对的是钢结构厚型防火涂料,其厚度应在8~50mm之间,而根据规范中的规定其耐火极限应大于2.5小时。
以上两个公式都相对简单,不够准确,但在工程实践中可以作为参照标准。
结束语
总而言之,目前国内外混凝土结构防火研究已取得了很大进展,并且己经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技术领域,但其防火设计方面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
虽然混凝土为热惰性材料,但火灾对其结构的破坏不容忽视。
而从火灾下结构的反应分析可知,火灾的高温作用会导致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耐火及隔热能力下降,严重时甚至引起结构的局部或整体倒塌,因此,在混凝土结构防火设计方面还需进一步研究,加强其混凝土结构的抗火设计,以此来推动我国混凝土防火设计发展。
参考文献
[1]石孟星.浅析建筑工程性能化防火设计[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2年
[2]唐毓.火灾高温下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温度场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3]肖建庄.高性能混凝土材料与结构抗火性能研究报告集[R].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