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财务会计说课稿共46页
- 格式:ppt
- 大小:5.05 MB
- 文档页数:46
高级财务会计讲义高级财务会计的产生限于20世纪40年代往常社会经济的规模和水平,国际经济交流进展的程度以及市场物价长期处于较为稳固的水平等条件,使得20世纪40年代后期所成型的财务会计的主体,一样为操纵一定经济资源进行经济活动并独立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一经济实体,资产的计价也是建立在币值不变的历史成本原那么基础之上;又由于国际交流的局限性使会计核算的内容要紧是国内生产经营活动,商品进出口业务的比重不大,因此,我们对当时成型的这种财务会计称为〝一样财务会计〞或〝传统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
二战后,专门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由于西方世界科技技术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以及由此而带动的全球经济迅速进展,使世界经济环境发生了庞大的变化。
股份公司的兴起和进展,使集团公司大量涌现,使财务会计的目标更要紧地转向外部报告;国际贸易、国际投资、跨国经营迅速进展,西方国家不仅推行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的国际化,而且大规模实行生产资本的国际化,从而促使国际间贸易和投资的不断扩大,突破了企业经济活动以国内为主的特点,产生了大量的跨国公司,从而使国际金融市场也得以形成和进展;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和拉美各国经历了严峻的通货膨胀,使得货币连续大幅贬值。
当以传统财务会计理论和方法不足以核算和监督这些专门会计业务充分提供必需的会计信息时,就要通过不断的会计实践和总结,建立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因而使会计这一经济治理活动在传统财务会计的基础上进一步进展,产生了高级财务会计。
高级财务会计是运用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对在新的经济条件下显现的一样财务会计中不予包括或不经常发生的企业专门经济业务进行核算和监督,向与企业有经济利害关系着提供有用的决策会计信息的经济治理活动。
从高级财务会计的产生能够看出,它要紧是核算和监督那些在新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显现的,传统财务会计中不予涉及或未广泛深入涉及的各种〝专门经济业务〞。
第一章权益会计第一节要紧权益理论一要紧的几种观点权益理论——说明权益的性质,说明对权益的不同认识,以及与之相联系的资本和利润不同概念的差异等等,一样视为权益理论。
中高级会计以实用为出发点,从教材中选出实际工作常碰到的,最近几年又有新变化的,及实际工作感到比较难的几个方面,结合考题组合成十个专题进行讲解。
力争理论上从浅到深,实务上进行综合处理,能听得懂,又能有些收获。
专题一交易性金融资产一、金融资产属于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各种应收款项、债权投资、股权投资、由衍生金融工具所形成的金融资产等。
P35金融资产的分类及计量中应注意的问题要点一:金融资产的分为四类:第一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第二类:持有至到期投资;第三类:贷款和应收款项;第四类: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以上四类的划分应该结合企业自身的情况,管理的要求以及投资的策略等,但概括来讲,这四类的划分应该体现管理者的意图,根据管理者的意图对金融资产做出不同的分类。
比如,企业购买一项债券投资(3年期),若管理者的意图是很快将其出售,那么应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若管理者的意图为持有到3年后再出售,那么应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若管理者的意图不是很明确,那么可以将其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这就意味着同一项债券投资可能因管理者的意图不同划分为不同类别的金融资产进行核算。
要点二:对金融资产进行不同的分类,其目的是为了进行不同的会计处理。
(1)初始计量:第一类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和后三类有区别:第一类金融资产用其买价(即公允价值)入账,作为金融资产的取得成本,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不计入投资成本,应是计入投资收益。
后三类都应是用其公允价值加上交易费用来确认金融资产的初始成本。
(2)后续计量:第一类金融资产应以其公允价值来计量,直接调整相关资产账户,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第二类和第三类应按照摊余成本来进行后续计量;第四类金融资产应是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不计入当期损益,而是计入“资本公积”。
要点三:金融资产的上述分类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一、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壮大,财务会计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高级财务会计作为财务会计的进阶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财务会计的核心概念,掌握财务会计的实战技能,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理解并掌握高级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熟悉并运用高级财务会计的各项准则和规范;(3)分析并解决实际工作中的财务会计问题;(4)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决策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高级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1)财务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2)财务会计的信息质量要求;(3)财务会计的计量模型和确认标准。
2.2 高级财务会计的主要方法(1)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2)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的会计处理;(3)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和财务报告;(4)租赁会计和金融工具会计。
三、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高级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3.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熟悉并运用高级财务会计的各项准则和规范。
3.3 实践操作法通过模拟企业的财务会计操作,使学生掌握财务会计的实战技能。
四、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通过学生的课堂发言和提问,评价学生对高级财务会计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2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高级财务会计知识和方法的运用能力。
4.3 课程论文五、教学计划5.1 第一周:高级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1)财务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2)财务会计的信息质量要求;(3)财务会计的计量模型和确认标准。
5.2 第二周: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1)成本法;(2)权益法;(3)公允价值法。
5.3 第三周: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的会计处理(1)合营企业的会计处理;(2)联营企业的会计处理。
5.4 第四周: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和财务报告(1)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2)企业合并的财务报告。
5.5 第五周:租赁会计和金融工具会计(1)租赁会计;(2)金融工具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