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汉英翻译选词问题2英汉词语对比与翻译选词解析
- 格式:pptx
- 大小:348.42 KB
- 文档页数:41
英汉词语对比与翻译--- 系统、语义及其他词类在英汉语中使用的频率有差异1.我成功了。
I was in success.2. The old man cast impatient glances at the clock. 这位老师不耐烦地看了看钟。
3.他初出茅庐,没有什么经验。
He is a green hand4. On entering the door I remembered the doll I had broken. I felt my way to the hearth and picked up the pieces. I tried vainly to put them together.一进门,我就想起来了被我摔碎的娃娃。
我摸索着走到壁炉跟前,捡起了碎片。
A Contrastive Study ofEnglish and Chinese --- 英汉语对比研究人到齐就开会。
The meeting will begin when all are here. 不要人云亦云。
Don’t say what others have said.帐单撕碎了。
The bill was torn to pieces. 问题解决了。
The problem was solved.你再说一个字,我马上走。
If you should say one more word, I would go at once. 你死了,我去当和尚。
If you should die, I would go and be a monk.1.人在阵地在。
The position will not be given up so long as we are still living.(Condition 条件)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If one has no long-term considerations, he will find trouble at his doorstep.(Condition 条件)3.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第二讲英汉词义对比与翻译中根据语境选词一、语境与意义的关系概述词是语言中能自由运用的音义结合体,是构成句子的最基本的单位,所以词的意义直接影响读者对句子甚至对整个篇章的理解。
虽然在翻译的过程中一般以句子为翻译单位,但如果不能把词的意思准确地翻译出来,势必会影响到对整个句子甚至对整个篇章的翻译。
由此可见词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在选词时,我们除了要注意词的基本含义(概念意义)外,也要明白翻译中的选词更多地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语境可分为¡°微观语境(Microcontext)¡±和¡°宏观语境(Macrocontext)¡±,前者主要指词的搭配,包括词组、分句、句、句段、文本或篇章、体裁;后者指非语言因素,即社会、文化、历史因素。
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其涵义、词义广狭、感情色彩、文体色彩、文化色彩等不尽相同。
语境决定词的涵义、词义的广狭、词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以及文化涵义等。
翻译时必须将语境纳入考虑之中,仔细斟酌,才能真正取得好的翻译效果。
⏹长期以来,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尤其在学习英语单词的过程中总喜欢通过其汉语意思记忆单词,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怪圈”,即一个英语单词对应一个中文意思(一个汉语词),翻译的时候,往往就会将英语单词与汉语词一一对应起来,结果造成翻译中用词不当的现象。
或者,有时在翻译中遇到不知该如何在目的语中进行表达,只靠单纯地查阅英汉词典或汉英词典,结果发现,英语的汉译文不够通顺,搭配不当,汉语的英译文就让人感觉词不达意。
实际上,英语单词与汉语词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而应根据词所在的语境决定词在上下文中的涵义、词义的广狭、词的感情色彩词、词的语体色彩、词的联想意义等,然后根据这些意义在目的与中选择恰当的对应词(eqiuvalent).⏹Leech(利奇)在《语义学》中列举了七种意义类型:概念意义(conceptual meaning)内涵意义(connotative meaning)风格意义(stylistic meaning)情感意义(affective meaning)联想意义(reflected meaning)搭配意义(collocative meaning)主题意义(thematic meaning)⏹概念意义是意义的中心部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与概括,也就是说,概念意义就是词典里收录的释义,具有约定俗成的特点;内涵意义是词汇的喻义和引申意义,是附加在概念意义之上的意义,不同的语境中,词的内涵意义不尽相同;风格意义指在不同的场合中词汇的运用会呈现不同的层次,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说话人、不同的交际手段和方式等都会影响到词汇的风格意义;情感意义用来表达说话者的感情和态度,取决于词所描述的对象;联想意义是能引起听者或读者联想的意义,有些词可以引起愉快的联想,而有的词可以引起不愉快的联想,尤其是在不同的文化中,词的联想意义有很大的区别。
英汉语言对比分析[英汉形态学对比分析及其对翻译的美化作用]Abstract:Morphology i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general linguistics.From a comparison of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word formati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role of morphology in beautifying translation.In four aspects,it emphasizes the role of morphology in beautifying translation.Keywords:morphology;comparison;translation;beautify形态问题是普通语言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我国,不同学者对形态学有着不同的理解。
英语和汉语分属世界上两大不同的语系——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
就其文字而言,前者是拼音文字,而后者则是非拼音文字。
汉语是一种缺少像印欧语那样的狭义形态变化的语言,因此对于汉语有没有形态也引起了许多争论。
人类研究事物和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之一就是比较与对比,这也是语言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只有比较才能看出各种语言表现手法的共同特点和特殊之点。
”形态学对比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语言形式对比,而语言形式具有较大的特殊性,不同的语言在形式上有较大的差别。
对比分析研究两种语言的形态学对我们翻译很有帮助。
文字翻译也应该属于语言学研究的范畴,西方学者强调情感内容与符号形式的统一,意大利美学家贝克罗齐(B.Crose)就是这种二重论的代表人物。
他认为美学与语言学并不是分离的,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英语形态的丰富变化作为语言得以能产的有效机制,在语言的美化中还很少被研究者提及。
浅谈英汉对比与翻译众所周知,要想学好外语,对其特点的了解是必须的,而要了解其特点,最好的方法就是与母语加以比较。
语言对比分析对学好翻译尤其重要,本文主要从词义对比、语境、定语位置等方面谈谈个人学习过程中的体会。
标签:词义对比;语境;定语如果对英语基础知识的储备很少,基本的语法结构也说不清楚,仅凭着对英语的热爱是绝对走不远的。
我平时遇到的很大的问题就是英汉词语一一对应的“怪圈”,翻译时定语的位置很模糊,害怕长句。
1.英汉词义对比与翻译中的选词要完全跳出一个英文单词对应一个中文意思的怪圈,不同的语境下词汇的意思会差很多。
语境决定词的涵义。
英语单词play的搭配很广,但是在翻译成汉语时,要考虑搭配习惯。
比如play basketball要译成“打篮球”,而play football要译成“踢足球”,play a joke要译成“开玩笑”等。
因母语为汉语,所以在英译汉时大脑的惯性思维会使我较轻松地搭配好动宾关系,而汉译英时总会遇到选词不当的情况。
比如“送货上门”应译成deliver the good to the door,“送你去机场”要译成drive you to the airport。
例子:(1)新来的老师还嫩了点。
(2)这黄瓜很嫩。
第一个句子,本身的意思来看,“嫩”除了表示“年轻”外,还隐含“经验不足”。
故书中给出的参考译文是:The new teacher is young and inexperience.第二个句子,应该是“新鲜、幼嫩”,译文:The cucumber is quite fresh and tender.语境决定词义的广狭。
如“农业”,广义和狭义的分别为agriculture和farming;“语言”,分别为language和dialect;“人”,分别为man和men。
语境还决定词的感情色彩。
如nazi leadership译为:纳粹头子。
文化语境的差异对词的选择也有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