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奇妙的二氧化碳2
- 格式:pdf
- 大小:1.20 MB
- 文档页数:8
第三节奇妙的二氧化碳1.(原创)在地球大气层中,因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引起温室效应。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含碳燃料的燃烧B.碳酸的分解C.植物的光合作用D.人呼出二氧化碳2.(改编)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进行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的发生装置可能相同B.反应条件相同C.气体的收集方法可能相同D.反应的基本反应条件相同3.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固体又叫“干冰”,它可以用作制冷剂,又可以用于人工降雨B.二氧化碳能灭火,是由于它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像倾倒液体那样,将它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D.二氧化碳气体不溶于水4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需不断消耗二氧化碳,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却基本保持不变,这是由于()又产生了二氧化碳。
①动植物的呼吸作用②矿物燃料的燃烧③死亡动植物的腐烂④工业上使某些矿物如碳酸钙等受热分解时产生了二氧化碳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5.气体氢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性质密度(g·L-1) 0.08987 1.975 2.716溶解程度极难溶于水能溶于水易溶于水实验室要收集二氧化硫气体,可采取的方法是: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排水集气法 D.无法判断6.(改编)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有如下5步: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按要求装配好仪器;③向漏斗中注入稀盐酸;④向锥形瓶中加几小块石灰石;⑤收集气体。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①④②③⑤ D.②③④①⑤7.能够区别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有()①带火星的木条②燃着的木条③食盐水④澄清的石灰水⑤紫色的石蕊试液⑥稀盐酸⑦水A.①②④⑤B.①④⑤⑥C.①②④⑤⑦D.①②③④⑤8.(原创)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将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中,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B.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观察颜色C.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证明二氧化碳溶于水显酸性D.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氯化钙溶液中,证明二氧化碳的存在9.如图所示,A瓶盛有澄清的石灰水,B瓶盛有紫色石蕊试液,C杯有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