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奇妙的二氧化碳1
- 格式:pdf
- 大小:1.14 MB
- 文档页数:9
奇妙的二氧化碳——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实验室制法。
难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及实验操作。
三、教学准备1.实验室用具:集气瓶、烧杯、玻璃片、酒精灯等。
2.实验试剂:石灰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等。
3.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气体知识,如氧气的性质、制法等。
2.引导学生思考:空气中除了氧气,还有哪些气体?它们有什么性质?二、新课讲解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1)介绍二氧化碳的发现历史。
(2)讲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等。
(3)通过实验验证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讲解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碳酸。
(2)讲解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白色沉淀。
(3)通过实验验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1)讲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2)介绍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及操作步骤。
(3)演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过程。
4.二氧化碳的应用(1)讲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举例说明二氧化碳的用途,如灭火、制造碳酸饮料等。
三、实验操作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
2.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四、课堂小结2.布置课后作业:查阅资料,了解二氧化碳在环保方面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1.复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制法及应用。
2.查阅资料,了解二氧化碳在环保方面的应用。
3.准备下一节课的内容:二氧化碳的检测方法。
1.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较高,实验操作顺利。
2.部分学生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后加强复习。
3.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二氧化碳在环保方面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七、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奇妙的二氧化碳——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二氧化碳的基本性质和组成。
2. 理解二氧化碳对环境和生物的影响。
3. 掌握二氧化碳的制备和检验方法。
教学重点:1. 二氧化碳的制备和检验方法。
2. 二氧化碳对环境和生物的影响。
教学难点:1. 学生对二氧化碳的环境和生物影响的理解。
2. 学生对二氧化碳的制备和检验方法的掌握。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实验设备和化学试剂。
2. 学生准备实验报告和实验器材。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产生二氧化碳的现象,如呼吸、燃烧等,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猜测这些现象和二氧化碳有关。
第二步:学习二氧化碳的基本性质和组成(1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二氧化碳的分子式和结构式,讲解二氧化碳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组成的化合物。
教师重点介绍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无色、无味、不可燃等。
第三步:了解二氧化碳对环境和生物的影响(15分钟)教师与学生讨论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作用以及对环境和生物的影响。
教师介绍二氧化碳是地球的温室气体之一,它可以吸收地球的热量,导致地球的温度升高,从而引发全球气候变化。
第四步:掌握二氧化碳的制备和检验方法(3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通过不同的实验方法制备二氧化碳,并用酸碱指示剂进行检验。
教师提供实验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第五步:小结和延伸学习(10分钟)教师小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二氧化碳的重要性和对环境的影响。
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二氧化碳和温室效应的信息,并带回家完成相关作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发学生兴趣,实验展示和讨论,培养了学生对二氧化碳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同时,通过实验操作,学生不仅巩固了对二氧化碳的基本性质和组成的理解,还掌握了二氧化碳的制备和检验方法。
但是,由于时间的限制,本节课未能涵盖二氧化碳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和对人体的影响。
教师以后可以在相关课程中介绍和拓展。
新沂市第六中学备课纸课时总编号:新沂市第六中学备课纸课时总编号:备课组别化学上课日期第 2 课时课型新授主备教师课题: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教学目标(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CO2的反应原理。
(2)探究实验室中制备CO2的装置。
(3)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与方法。
(4)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资料、推理判断的能力。
重点探究实验室制取CO2的方法,并制取CO2.难点探究实验室制取CO2的方法,并制取CO2.教法实验探究法教具多媒体、石灰水、酚酞、石灰石、稀盐酸、稀硫酸、浓盐酸.教学基本环节教学活动内容及组织过程活动目标和要求指导自学回忆实验室制取、收集氢气、氧气的装置,讨论实验室制取其气体选择装置的依据。
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1.先要了解在实验室的条件下,可以用什么药品,通过什么化学反应来制取这种气体。
〔实验药品、实验原理〕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所需的条件和生成气体的性质来设计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3.通过什么实验来验证制得的气体时所要的气体。
〔气体检验〕固体+固体→加热→应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的实验装置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形成系统,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方法和态度。
了解在实验室条件下,可以用什么药品,通过什么反应原理来制取这种气体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所需条件和生成气体的性质来设计实验装置。
指导自学固体+液体→不加热→应用双氧水分解制氧气的装置用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做铺垫,逐步打开学生的思维之门,为进一步的探究做准备。
应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思路进行分析。
交流展示提问: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分别由哪些因素确定?【PPT】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确定【PPT】制取氧气的两套装置图提问:二氧化碳的制取是否可以用制取氧气的这两套装置来进行?发生装置选定了,那么生成的气体怎样收集呢?板书:二氧化碳的收集装置讲述:懂得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否可以进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呢?实验室用什么药品制取二氧化碳?药品:大理石(石灰石)和稀盐酸一、原理:CaCO3+2HCl=CaCl2 +H2O+CO2↑【演示实验】实验的操作步骤有哪些?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向长颈漏斗中加水,使长颈漏斗的下端浸入液面以下,用水止夹夹住橡皮管,继续向长颈漏斗加水,发现长颈漏斗中的液面不下降,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奇妙的二氧化碳(1)【学习目标】1知道自然界中二氧化碳产生和消耗的途径,知道二氧化碳的用途。
2 学会观察和描述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现象,从中归纳出二氧化碳的性质;3 认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4 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意义。
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课前预习】:一、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1.在自然界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主要途径是,消耗途径有等;从而维持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基本保持不变。
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导致。
为了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衡,可采取的措施有【引导学习】:二、二氧化碳的性质(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结论1:二氧化碳是_____色_____味的_____体。
[演示实验1]将二氧化碳倒入平衡杆上的右边袋子中,观察两边袋子是否还保持平衡。
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碳的状态变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______态,二氧化碳灭火器中的二氧化碳是______态,用于人工降雨和舞台人造云雾的二氧化碳是______态。
固态的二氧化碳俗称__________。
[拓展视野]人工降雨是怎样形成的[演示实验2]在一瓶充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内倒入少量水,振荡,观察现象。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小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作用活动?②、二氧化碳______使澄清石灰水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问]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会不会与水发生反应呢?2、二氧化碳与水的作用[观察与思考]课本P42,现象:结论:3、二氧化碳与灭火[探究活动3]P44 现象:结论:。
九年级化学教案奇妙的二氧化碳9篇奇妙的二氧化碳 1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和化学性质;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意义。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初步学会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扬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精神。
学习重点: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和化学性质学习难点: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学习方法:实验探究、交流讨论。
教学方法:指导探究、主持讨论。
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测与对策[创设情景](故事导入)一人带着一条狗走进一个山洞,走着走着,狗突然倒在地上,原来狗已经死了。
……导致狗死亡的原因是什么?[教师讲解](小结并提出学习任务)几位同学猜得很对,是由于山洞的下层充满二氧化碳气体所致。
你们还知道其他有关二氧化碳气体产生和消耗的途径吗?把你知道的归纳一下,填写在学案上。
[问题导入]你知道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吗?引入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液态二氧化碳,固态二氧化碳—干冰)[播放录像] 光合作用,温室效应、二氧化碳灭火器、“干冰”的用途。
[创设问题]你知道打开汽水瓶或啤酒瓶时冒出的气体是什么吗?如何验证?通过此实验,你还能得出二氧化碳具有哪些性质?[演示实验]在一个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注入少量水,迅速塞上单孔橡皮塞(连有导管、橡皮管和弹簧夹)并把导管另一端放入盛水的烧杯,打开弹簧夹。
[问题情景]我们同学每天都喝饮料,你对瓶子上的说明有哪些发现或有哪些疑问吗?[提供信息]紫色石蕊试液遇到酸性物质会变红,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和水是否会生成碳酸。
[布置任务]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探究二氧化碳和水是否会生成碳酸。
[布置任务]按照课本p43图2-21设计一个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推测二氧化碳还有哪些性质。
[演示实验]把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