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源性膀胱护理指南》解读
- 格式:ppt
- 大小:2.84 MB
- 文档页数:52
神经源性膀胱疾病护理指南1. 概述神经源性膀胱是指由于神经系统病变导致的膀胱功能障碍,常见的病因包括糖尿病、脊髓损伤、神经系统疾病等。
神经源性膀胱疾病患者常常出现尿频、尿急、尿失禁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提高神经源性膀胱疾病患者的护理质量,制定本护理指南。
2. 护理评估2.1 患者一般情况评估- 姓名、年龄、性别、病史等。
- 神经源性膀胱病因、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等。
- 尿失禁类型(压力性、假性、真性、混合型)。
- 排尿困难程度、尿流率、残余尿量等。
- 并发症如尿路感染、膀胱结石等。
2.2 患者心理社会状况评估- 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 患者心理状态,如焦虑、抑郁等。
- 患者家庭支持程度。
- 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3. 护理目标- 控制尿失禁,减少残余尿量。
- 防止尿路感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
- 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满意度。
4. 护理措施4.1 生活护理- 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预防尿路感染。
-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 合理安排饮食,保持营养均衡,预防肥胖。
4.2 病情观察- 观察患者尿失禁类型、程度、频率等。
- 观察患者残余尿量、尿流率等。
- 观察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如尿路感染、膀胱结石等。
4.3 药物治疗- 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如抗生素、抗抑郁药等。
- 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4.4 康复护理- 指导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如定时排尿、膀胱反射触发训练等。
- 指导患者进行盆底肌功能训练。
4.5 心理护理- 倾听患者主诉,给予心理支持。
- 开展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5. 护理评价- 评价尿失禁控制情况,残余尿量减少程度。
- 评价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 评价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程度,心理状态变化。
- 评价患者满意度。
6. 注意事项-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 保持与患者的良好沟通,尊重患者隐私。
[续本刊2011年第1期《神经源性膀胱护理指南(2011年版)》(一)]第4章神经源性膀胱常用护理技术1间歇导尿术(Intermittent Catheterization )1.1定义间歇导尿术指不将导尿管留置于膀胱内,仅在需要时插入膀胱,排空后即拔除。
间歇导尿可使膀胱间歇性扩张,有利于保持膀胱容量和恢复膀胱的收缩功能。
间歇导尿被国际尿控协会推荐为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首选方法。
1.2分类1.2.1无菌性间歇导尿(Sterile Intermittent Catheterization ,SIC )用无菌技术实施的间歇导尿称为无菌性间歇导尿。
脊髓损伤后待患者全身情况稳定后即可施行,建议在医院内实施。
1.2.2清洁间歇导尿(Clean Intermittent Catheterization ,CIC )在清洁条件下,定时将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规律排空尿液的方法称为清洁间歇导尿。
清洁的定义是所用的导尿物品清洁干净,会阴部及尿道口用清水清洗干净,无需消毒,插管前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洗净双手即可,不需要无菌操作。
1.3目的(1)间歇导尿可使膀胱规律性充盈与排空接近生理状态,防止膀胱过度充盈。
(2)规律排出残余尿量,减少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感染。
(3)使膀胱间歇性扩张,有利于保持膀胱容量和恢复膀胱的收缩功能。
1.4适应证(1)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脊柱肿瘤等导致的排尿问题。
(2)非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如前列腺增生、产后尿潴留等导致的排尿问题。
(3)膀胱内梗阻致排尿不完全。
(4)常用于下列检查:获取尿液检测的样本;精确测量尿量;用于经阴道或腹部的盆腔超声检查前充盈膀胱;用于尿流动力学检测。
1.5禁忌证(1)不能自行导尿且照顾者不能协助导尿的患者。
(2)缺乏认知导致不能配合插管者或不能按计划导尿者。
(3)尿道解剖异常,如尿道狭窄、尿路梗阻和膀胱颈梗阻。
(4)可疑的完全或部分尿道损伤和尿道肿瘤。
神经源性膀胱护理专业指南
简介
神经源性膀胱是指由神经系统损伤或疾病引起的膀胱功能障碍。
本专业指南旨在为患有神经源性膀胱问题的患者提供护理建议和指导,以改善其生活质量和膀胱功能。
护理建议
以下是针对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护理建议:
1. 协助排尿:患有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可能无法自主排尿,因
此需要护理人员的协助。
定期安排排尿时间,使用适当的器具(如
导尿管)协助排尿,并确保膀胱完全排空。
2. 监测膀胱状况:定期检查患者的膀胱状况,包括膀胱容量、
尿液量和排尿频率。
记录这些数据,以便及时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并
调整治疗计划。
3. 饮食控制:适当的饮食控制对维持膀胱健康至关重要。
建议
患者遵循均衡饮食,避免过度饮水和摄入过多刺激性食物和饮料,
如咖啡、辣椒和酒精。
4. 膀胱训练:通过膀胱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膀胱功能。
建议
定期进行膀胱训练,逐渐延长排尿时间间隔,以增加膀胱容纳尿液
的能力。
5. 应对并发症:神经源性膀胱可能伴随其他并发症,如尿路感
染和尿失禁。
及时识别并处理这些并发症,以避免进一步的健康问题。
6. 心理支持:患有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可能面临心理压力和困扰。
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加生活质量。
总结
本专业指南提供了神经源性膀胱护理的基本建议和指导。
患有
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可以通过协助排尿、监测膀胱状况、饮食控制、膀胱训练、处理并发症和心理支持等措施来改善自身状况和生活质量。
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膀胱情况,并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神经源性膀胱护理业务讲座
简介
神经源性膀胱是一种由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膀胱功能障碍。
本次讲座旨在介绍神经源性膀胱护理业务的相关知识,帮助护士和医务人员提高对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护理水平。
神经源性膀胱的定义
神经源性膀胱是指由于神经系统病变或损伤导致的膀胱控制功能异常,如排尿困难、尿失禁等症状。
常见的神经源性膀胱疾病包括脊髓损伤、脑血管疾病等。
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目标
1. 缓解膀胱压力:通过定期排尿、导尿等方法,减少膀胱内压力,预防膀胱过度扩张和尿液反流。
2. 预防尿路感染: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惯,定期清洁导尿管,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
3. 提高生活质量:提供必要的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膀胱控制能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措施
1. 定期排尿: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定时排尿计划,帮助患者及时排尿,避免膀胱过度充盈。
2. 导尿管理:对于无法自主排尿的患者,进行导尿管理,定期更换导尿管,保持导尿通畅。
3. 尿液监测:定期检测患者的尿液,观察尿液性状和颜色,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4. 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包括盆底肌肉训练、膀胱训练等,帮助患者恢复膀胱控制能力。
5. 教育指导: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关于神经源性膀胱的知识,教导正确的护理方法和生活惯。
结语
神经源性膀胱是一种常见的膀胱功能障碍,正确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通过本次讲座,希望能够提高护士和医务人员对神经源性膀胱护理业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