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气设计指标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6
一、氮设备技术指标:氮气产量:氮气纯度:>99.5%氮气压力: 0~0.7Mpa(可调)露点:≤-40℃总装机功率: 0.5 kw工作方式: 24小时连续工作重量:约 5.3 t二、PSA变压吸附制氮装置变压吸附制氮装置由吸附塔、气动阀、电磁阀、控制部分、流量计、氮分仪、消声器、纯化系统等组成,由PC机对工作全过程实现自动控制,并有测氧仪对氮气中的氧进行连续测量,可实现无人操作。
A.吸附塔(装填日本武田分子筛,填冲量≥ 2.3 吨)a.设计压力: 1MPab.工作压力: 0.8Mpac.容器类别:Ⅰ类d. 数量: 2台注:采用可靠的填充技术和独特的压紧方式,有效减少分子筛的粉化,延长分子筛使用寿命,严格保证氮气纯度,确保碳分子筛的使用寿命。
B.气动阀a. 最大工作压力: 1.6 MPab. 控制气源压力: 0.3~0.6Mpac.执行指令速度:<0.3 sd. 数量: 11 只e. 产地:德国宝德C.电磁阀a.最大工作压力: 1.6 MPab.执行指令速度:<0.2 sc.型号及结构形式:型号:3V1 结构形式:角座式d. 数量: 6 只e. 产地:佳尔灵D.氮气分析仪a.型号: DFYb.测量范围: 0.1~100%c.精度: ±0.5d.工作电压: 180~250Ve. 数量: 1只f. 产地:昶艾E. 含氧量检测仪本设备采用英国原装进口氧探头和意大利进口检测仪表,要求使用寿命长、测量精度高、测量范围宽、使用和校验方便,并具有超限报警等功能。
F.金属转子流量计配有智能流量显示仪,可分别显示氮气的瞬时及累积流量。
a.型号:b.测量范围: 50-500 Nm3/hc.测量精度: 1.6级d. 数量: 1只G.程序控制器(PLC)a.型号: FXOSb. 数量: 1只c. 适用类型:低温防震d. 产地:日本三菱e. 响应速度: 0.72~16.2μsH.电控柜a. 数量: 1台b. 安装结构:与主机一体I.管道、支架、底座a. 数量:管道、高压联接软管、支架等各一套,底座二个(保证强度和刚性,焊接牢固吊耳,保证起吊平衡。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10立方米氮气罐设计系部:专业: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时间:目录摘要 (3)1 罐体壁厚的设计 (5)(1)计算厚度 (5)(2)校核气压试验强度 (5)2 封头厚度设计 (6)(1)计算封头厚度 (6)(2)校核罐体与封头气压试验强度 (6)3 鞍座的设计 (7)m...............................................................................................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罐体质量1m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封头质量2m...............................................................................................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液氮质量3m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附体质量44 人孔 (8)5 人孔补强 (9)6 接管 (10)致谢 (13)符号说明 (14)参考资料 (16)摘要氮气,常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嗅的气体,且通常无毒。
氮气占大气总量的78.12%(体积分数),是空气的主要成份。
常温下为气体,在标准大气压下,冷却至-195.8℃时,变成没有颜色的液体,冷却至-209.86℃时,液态氮变成雪状的固体。
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常温下很难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但在高温、高能量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用来制取对人类有用的新物质。
氮气质量标准
氮气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实验室实验的气体。
在工业生产中,氮气被用于保护食品、制造化肥、石油精炼和其他化学加工过程。
在实验室中,氮气被用于实验室分析、实验室设备冷却和其他实验室应用。
然而,氮气的质量标准对于保障生产和实验室操作的安全至关重要。
首先,氮气的纯度是氮气质量标准的重要指标之一。
氮气的纯度通常以氮气中其他杂质的含量来衡量,如氧气、水分、氮氧化物等。
高纯度氮气通常要求氮气中其他杂质的含量低于一定的标准,以满足特定的生产和实验要求。
因此,氮气供应商需要严格控制氮气的生产和储存过程,确保氮气的纯度符合质量标准。
其次,氮气的压力和流量也是氮气质量标准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工业生产中,氮气通常以压缩气体的形式储存和输送,因此氮气的压力需要符合相应的标准,以确保安全稳定地供应给生产设备。
同时,氮气的流量也需要符合相应的标准,以满足生产设备对氮气的需求。
在实验室中,氮气的压力和流量也需要根据实验要求进行调节,以确保实验操作的顺利进行。
此外,氮气的安全性也是氮气质量标准的重要考量因素。
氮气
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但在高浓度下会对人体造成窒息
危险。
因此,氮气的使用和储存需要符合相应的安全标准,以确保
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总的来说,氮气质量标准涉及氮气的纯度、压力、流量和安全
性等多个方面。
在生产和实验室操作中,严格遵守氮气质量标准,
选择合格的氮气供应商,对氮气进行正确的使用和储存,是确保生
产和实验安全顺利进行的关键。
希望本文对氮气质量标准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制氮机主要技术指标制氮机是一种将空气中的氧气分离出来,生成纯净氮气的设备。
它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电子、食品、金属加工等领域,以满足不同行业对氮气的需求。
制氮机的主要技术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纯度:制氮机的主要目的是获取高纯度的氮气。
氮气的纯度通常用氧气含量表示,一般要求在99.5%以上,甚至达到99.999%。
制氮机需要具备较高的分离效率和处理能力,确保氮气的纯度达到所需水平。
2.产气流量:制氮机的产气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制取的氮气量,一般单位为标准立方米/小时(Nm³/h)。
制氮机的产气流量需从实际需求出发,根据客户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整和设计。
3.压力:制氮机产生的氮气压力需根据用户的需求而定,并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调整。
一般氮气的压力范围在0.5-1.0MPa,需要确保其稳定性和准确性。
4.能耗:制氮机的能耗是制取氮气过程中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到用户的经济性和环保性。
制氮机需具备高效节能的特点,尽量减少能耗,提高整体效益。
5.运行稳定性:制氮机需要具备良好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可以长时间持续运行,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
同时,还需要具备自动监测和报警功能,及时发现和解决故障,确保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6.自动控制:制氮机要求具备自动控制功能,能够根据氮气的需求自动调节产气流量和纯度,实现生产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7.设备结构:制氮机通常由压缩机、分离装置、冷却装置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其设备结构需合理,每个组件的工作稳定,互相之间功能配合默契,确保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高效工作。
制氮机作为一种重要的气体分离设备,其性能和技术指标对其使用效果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影响。
制氮机制造商在设计和生产制氮机时,需要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应用场景,综合考虑以上指标,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设计,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一、氮设备技术指标:氮气产量:氮气纯度:>99.5%氮气压力: 0~0.7(可调)露点:≤-40℃总装机功率: 0.5工作方式: 24小时连续工作重量:约 5.3 t二、变压吸附制氮装置变压吸附制氮装置由吸附塔、气动阀、电磁阀、控制部分、流量计、氮分仪、消声器、纯化系统等组成,由机对工作全过程实现自动控制,并有测氧仪对氮气中的氧进行连续测量,可实现无人操作。
A.吸附塔(装填日本武田分子筛,填冲量≥ 2.3 吨)a.设计压力: 1b.工作压力: 0.8c.容器类别:Ⅰ类d. 数量: 2台注:采用可靠的填充技术和独特的压紧方式,有效减少分子筛的粉化,延长分子筛使用寿命,严格保证氮气纯度,确保碳分子筛的使用寿命。
B.气动阀a. 最大工作压力: 1.6b. 控制气源压力: 0.3~0.6c.执行指令速度:<0.3 sd. 数量: 11 只e. 产地:德国宝德C.电磁阀a.最大工作压力: 1.6b.执行指令速度:<0.2 sc.型号及结构形式:型号:3V1 结构形式:角座式d. 数量: 6 只e. 产地:佳尔灵D.氮气分析仪a.型号:b.测量范围: 0.1~100%c.精度: ±0.5d.工作电压: 180~250Ve. 数量: 1只f. 产地:昶艾E. 含氧量检测仪本设备采用英国原装进口氧探头和意大利进口检测仪表,要求使用寿命长、测量精度高、测量范围宽、使用和校验方便,并具有超限报警等功能。
F.金属转子流量计配有智能流量显示仪,可分别显示氮气的瞬时及累积流量。
a.型号:b.测量范围: 50-500 3c.测量精度: 1.6级d. 数量: 1只G.程序控制器()a.型号:b. 数量: 1只c. 适用类型:低温防震d. 产地:日本三菱e. 响应速度: 0.72~16.2μsH.电控柜a. 数量: 1台b. 安装结构:与主机一体I.管道、支架、底座a. 数量:管道、高压联接软管、支架等各一套,底座二个(保证强度和刚性,焊接牢固吊耳,保证起吊平衡。
氮气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氮气的化学性质、用途及其在自然界和工业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实验和观察的方法探究氮气的性质,并能进行简单的氮气实验操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是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教学目标应具体、可衡量,以便学生和教师能够清晰地了解课程的预期成果。
同时,要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明确课程目标,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氮气的化学性质、用途及其在自然界和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大纲将按照教材的章节进行安排,具体内容包括:1.氮气的分子结构和性质2.氮气的制备方法3.氮气的用途,如氮气保护、氮气肥料等4.氮气在自然界和工业中的应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将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目标进行调整,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用于讲解氮气的分子结构、化学性质和用途等理论知识。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氮气在工业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如氮气在食品保鲜和医疗领域的应用,让学生了解氮气的实际用途。
4.实验法:进行氮气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观察氮气的性质,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氮气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适合学生水平的氮气相关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依据。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直观展示氮气的性质和应用。
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器材和设备,让学生进行氮气实验,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
焦化干熄焦用氮气保供方案
一、焦化干熄焦氮气用量设计:
根据干熄焦初步设计,氮气主要为熄焦炉、仪表气源、布袋除尘三部分,日常总用量:1500 m3/h ,最大用量:2100m3/h。
二、制氧系统液氮储槽气化后氮气总量:
目前制氧拥有一座70t液氮储槽,除20吨安全保底外,实际可用液氮50吨,气化后输出40000 m3氮气。
三、制氧两座氮气球罐保供氮气总量:
两座400 m3氮气球罐,可储存压力为1.5 Mpa的氮气12000m3,
输出至氮气主管网12000m3氮气,
四、按焦化干熄焦氮气正常用量1500 m3/h氮气保供时间:
液氮储槽40000m3+氮气球罐12000m3=52000 m3根据开泵频繁次数计算,减去液体损耗,可保干熄焦生产正常使用时间为:30.6h(此时是液氮储槽为充满状态,两座氮球罐压力为1.5 Mpa)。
按焦化干熄焦氮气最大用量2100 m3氮气保供时间:液氮储槽40000 m3+氮气球罐12000 m3=52000 m3
根据开泵频繁次数计算,减去液体损耗,可保干熄焦生产
正常使用时间为:20.7h(此时是液氮储槽为充满状态,两座氮球罐压力为1.5 Mpa)。
五、每天平均消耗量:24小时55 m3液氮,约45t。
每天需低温液体槽车(25t)约2车。
六、设备说明
目前制氧系统现有液氮泵20000 m3/h一台,单泵运行,设计初衷是在事故状态和检修状态下短期运行,不能作为生产设备长期运行。
如作为干熄焦生产氮气用泵,开启频繁约2小时一次,没有备用设备。
不能保证设备长期稳定运行。
建议公司再新建一台低温液氮泵,以满足干熄焦正常生产。
动力分厂
2014年8月6日。
采空区O 2V 12% 抑制采空区瓦斯爆炸采空区O2V 7%抑制采空区浮煤氧化自燃采空区O2V 3%扑灭采空区煤层自燃板石煤矿注氮防灭火专项设计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分院、东北煤炭工业环保研究有限公司分别于JX JX 2010 年、2013 年、2014 年对我矿19、19b、20、22、22a、23、23a 煤层煤炭自然倾向鉴定,属于I类容易自然煤层。
板石煤矿采取的防灭火措施为注氮防灭火,特编制《板石煤矿注氮防灭火设计》,设计如下:一、氮气防灭火原理及特点空气中的氮气体积含量为78.1%,氮气比空气略轻,在标准状态下,1立方米氮气的质量为1.25 kg。
氮气在常温下常压下是无色、无味、无毒的不可燃气体,对振动,热、电火花等都是稳定的,无腐蚀作用,也不轻易与金属化合。
氮气防灭火的原理见以下框图:迅速充满采空区氮气防灭火的特点为:氮气比空气略轻,可以充满封闭围的所有空间,特别有利于工作面采空区上部和巷道冒顶区的防灭火。
通过管道输送,不需用水,输送方便。
降低采空区氧含量灭火过程中不损坏井巷设备,使灾后恢复工作简单。
氮气本身无毒,使用安全。
使用方便,投入防灭火速度快,采空区有发火征兆时,只需开启阀门,便可迅速向采空区注入氮气。
灭火速度快,能迅速降低封闭区的氧含量使火区窒熄。
目标注氮时,能迅速降低巷道冒顶区的一氧化碳含量,保证灭火人员的安全。
能提高火区气体压力,减小火区漏风。
火区漏风过多时效果下降,故氮气灭火时需一定程度的严密性。
封闭注氮时对火源的降温效果较差,因此氮气灭火后或者将火源点甩入采空区窒熄带,或者进入封闭区(巷道火灾)直接降温。
二、注氮防灭火措施和有效性分析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嗅、无毒的气体。
由于氮气分子结构稳定,其化学性质相对稳定,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氮气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它是一种良好的惰性气体,随着空气中氮气含量的增加,氧气含量必然降低。
当氧气含量低到5〜10%时,可抑制煤炭的氧化自然;氧气含量降至3%以下时,可以完全抑制煤炭等可燃物的引燃与复燃。
氮气质量标准氮气质量标准是指对氮气的纯度、杂质含量、湿度等指标进行规定和监控,以确保氮气在工业生产、实验室研究等领域的应用质量和安全性。
氮气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气体,在许多行业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对其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氮气的纯度是其质量标准中最为关键的指标之一。
通常情况下,工业级氮气的纯度要求在99.9%以上,而特殊行业如半导体制造、医药制药等对氮气纯度的要求更为严格,可能需要达到99.999%甚至更高。
因此,对氮气纯度的监控和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常见的检测手段包括质谱仪、红外吸收法、化学分析法等,通过这些手段可以准确地检测氮气中的杂质成分,确保其纯度符合标准要求。
其次,氮气中的湿度也是一个重要的质量指标。
过高的湿度会影响氮气在一些特定的应用场合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对氮气中的湿度含量也有严格的要求。
一般来说,工业级氮气的湿度要求在质量分数的几千分之一以下,而一些对湿度要求更为严格的行业则可能要求在几百分之一以下。
为了确保氮气中的湿度符合标准,通常会采用干燥剂吸附、膜分离等方法进行脱水处理,以达到所需的湿度要求。
除了纯度和湿度外,氮气中的杂质含量也是质量标准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氮气中常见的杂质包括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这些杂质的含量对氮气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都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对氮气中杂质含量的监测和控制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般来说,工业级氮气中氧气的含量要求在几百分之一以下,而对氧气含量要求更为严格的行业则可能要求在几千分之一以下。
对于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其他杂质的要求也有类似的标准。
综上所述,氮气质量标准涉及到氮气的纯度、湿度、杂质含量等多个方面,这些指标的严格执行和监控对保障氮气在工业生产和实验研究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只有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要求进行生产、储存和使用,才能确保氮气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为各行业的生产和研究提供可靠的保障。
工业氮气的纯度标准
一、氮气纯度
1.工业氮气纯度要求:氮气纯度应达到99.99%以上。
2.氮气纯度的影响:氮气纯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工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
高纯
度的氮气可以提供稳定的反应条件,促进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二、氧气含量
1.氧气含量的限制:工业氮气中的氧气含量应低于0.5%。
2.氧气含量的影响:氧气含量过高会导致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氧化反应,降低
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同时,高含量的氧气还会加速设备腐蚀,增加维修成本。
三、水分含量
1.水分含量的限制:工业氮气中的水分含量应低于0.1%。
2.水分含量的影响:水分含量过高会导致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水解反应,降低
产品质量。
同时,高含量的水分还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增加维修成本。
四、其他杂质
1.其他杂质的限制:工业氮气中应不含其他有害杂质,如二氧化碳、一氧化
碳等。
2.其他杂质的影响:其他杂质的存在会影响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降
低产品质量。
同时,某些杂质还会对设备造成腐蚀和损坏。
综上所述,工业氮气的纯度标准包括氮气纯度、氧气含量、水分含量和其他杂质等方面。
为了确保工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应严格控制这些指标的数值范围。
前言本设计是针对《过程设备设计》这门课程所安排的一次课程设计,是对这门课程的一次总结,要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并查阅相关书籍完成设计。
本设计的物料为氮气,它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
氮气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广泛于氨氮的生产制造。
分子式N,密度1.25g/L,熔点63K,沸点75K,临界温度126K。
氮气通常不易燃烧且不支持燃烧。
化学性质很稳定,常温下很难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但在高温、高能量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用来制取对人类有用的新物质。
设计基本思路:本设计综合考虑环境条件、介质的理化性质等因素,结合给定的工艺参数,按容器的选材、壁厚计算、强度核算、附件选择、焊缝标准的设计顺序,分别对储罐的筒体、封头、接管、管法兰、人孔接管、人孔接管补强、液位计、鞍座、焊接形式进行了设计和选择。
设备的选择大都有相应的执行标准,设计时可以直接选用符合设计条件的标准设备零部件,也有一些设备没有相应标准,则选择合适的非标设备。
各项设计参数都正确参考了行业使用标准或国家标准,这样让设计有章可循,并考虑到结构方面的要求,合理地进行设计。
目录1.工艺设计............................................................................................................ - 1 -1.1.存储量...............................................................................................................................- 1 -1.2.设备的选型及轮廓尺寸...................................................................................................- 1 -2.筒体及封头设计................................................................................................ - 2 -2.1.筒体材料设计...................................................................................................................- 2 - 2.2.圆筒设计...........................................................................................................................- 2 -2.3.封头厚度...........................................................................................................................- 2 -3.接管、法兰、垫片和螺栓的选择.................................................................... - 3 -3.1.接管和法兰.......................................................................................................................- 3 - 3.2.垫片的选择.......................................................................................................................- 5 -3.3.螺栓(螺柱)的选择.......................................................................................................- 6 -4.人孔的设计........................................................................................................ - 7 -4.1.人孔的选取.......................................................................................................................- 7 -4.2.人孔补强圈设计:...........................................................................................................- 8 -5.容器支座.......................................................................................................... - 11 -5.1.制作所承受最大载荷.................................................................................................... - 11 - 5.2.鞍座选择........................................................................................................................ - 11 - 5.3.支座的位置.................................................................................................................... - 12 -5.4.焊接机构设计................................................................................................................ - 12 -6.附件选择.......................................................................................................... - 14 -7.整体布局.......................................................................................................... - 15 -8.强度校核.......................................................................................................... - 16 -结束语..................................................................................................................... - 30 -参考文献................................................................................................................. - 31 -1. 工艺设计1.1. 存储量盛装氮气的压力容器设计存储量 W=φVρt 式中:W --------存储量,t ; Φ---------装量系数; V---------压力容器容积;ρt ------------设计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密度,t/m 3已知压力容器的工作温度是-20~48℃,取设计温度为50℃,设计压力P c =2.5MPa由气体状态方程:PV=nRT 得PM=ρRT 查得,标准状况下氮气的密度ρ0=1.251 kg/m 3 设计温度下的密度ρ=ρ0P c /P 0 ⨯T 0/T=26.094 kg/m 3 根据设计条件W=φV ρt =0.9×25×26.874=604.665kg1.2. 设备的选型及轮廓尺寸粗略计算内径:2D 4i πL=25m 3 取L/D=4,得D i =1996mm 圆整为2000mm根据氮气的性质及设计条件,选用卧式椭圆形封头容器。
《氮气》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氮气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等。
(2)掌握氮气的化学性质,如稳定性、与氧气的反应等。
(3)理解氮气在自然界和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用途。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对氮气性质和用途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感受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氮气的化学性质,特别是氮气与氧气的反应。
(2)氮气的用途。
2、教学难点(1)理解氮气的稳定性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
(2)氮气在化工生产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原理。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氮气的性质、用途等基础知识,使学生对氮气有初步的了解。
2、实验法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氮气的化学性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氮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和思维能力。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氮气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与氮气有关的图片,如氮气充装的轮胎、食品包装中的氮气等,引导学生思考氮气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氮气。
2、讲解氮气的物理性质(1)展示一瓶氮气,让学生观察氮气的颜色、状态。
(2)介绍氮气的气味、密度、溶解性等物理性质。
3、讲解氮气的化学性质(1)稳定性强调氮气分子结构的稳定性,使其在常温下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2)与氧气的反应通过实验演示氮气在放电条件下与氧气的反应,生成一氧化氮。
(3)与氢气的反应简单介绍氮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与氢气反应生成氨气。
4、讲解氮气的用途(1)保护气由于氮气的稳定性,常用于食品包装、灯泡填充等方面,防止物质被氧化。
(2)化工原料用于合成氨、硝酸等化工产品。
氮气(IG-100)灭火系统设计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氮气(IG-100)灭火系统设计的术语和符号、设计要求、系统组件、操作与控制、安全要求的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工程中设置的以下形式的氮气IG-100灭火系统设计:即高压无缝钢瓶储存压力为15MPa(20℃)、20MPa(20℃)的氮气IG-100全淹没灭火系统(钢瓶供气系统形式)和以工业管网常年保证气压为(0.8~3.0)MPa的氮气主管道为气源的氮气IG-100全淹没灭火系统(工业管网供气系统形式)。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527拉制铜管GB/T 8163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 14976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GB 16912-1997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GB 20128-2006惰性气体灭火剂GB 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116-19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263-2007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316-2000工业金属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 50370-2005气体灭火设计规范GA 400-2002气体灭火系统通用部件及技术要求ISO 6183消防设备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和安装标准ISO 14520-2000气体灭火系统—物理性能和系统设计BS 5306房屋灭火装置及设备NFPA 2001:2004洁净气体灭火系统标准3术语和符号下列术语和符号适用于本标准。
3.1术语3.1.1氮气IG-100 灭火剂nitrogen fire extinguishing agent IG-100氮气IG-100是由氮气组成的灭火剂。
高纯氮气气体含量如下:
高纯氮气的气体含量通常指的是氮气纯度,对于高纯度氮气,其氮含量必须至少为99.998%。
以下是一些详细的解释和额外信息:
1. 纯度要求:按照国际标准,高纯氮气的纯度一般需达到至少99.998%,这意味着在气体中氮气所占的体积比例至少要有这么高,杂质如氧气、氢气、碳氢化合物等的含量相对较低。
2. 分类标准:纯氮的分类采用数字分类系统,每个级别的第一个数字是指“九”的数量,第二个数字代表最后一个9后面的数字。
常见的纯度等级有99.5%、99.99%、99.999%等。
3. 技术指标:除了纯度之外,高纯氮气的技术指标还包括氧含量、氢含量、CO、CO2、CH4总含量以及水含量等参数,这些都需要在特定的允许范围内。
4. 应用领域: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常温下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需要惰性气氛的场合,例如食品包装、化工生产、科学实验等领域。
5. 纯化方法:制备高纯氮气通常需要通过一系列的纯化过程,比如加氢除氧法等,以确保最终产品满足所需的高纯度要求。
综上所述,高纯氮气具有极高的氮气含量,是工业和科研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
氮气9%标准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氮气9%标准。
氮气9%标准是指氮气的纯度达到99.9999%以上的要求。
这意味着在每百万个气体分子中,有且仅有不到10个分子
不是氮气。
这样的高纯度要求使得氮气可以在许多对纯净气体要求严格的场合得到应用,比如半导体制造、光伏产业、医药行业等。
其次,氮气9%标准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在半导体制造中,高纯度的氮气可
以用于清洗和干燥工艺,确保半导体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在光伏产业中,氮气可以用于晶体硅的生长和制备过程,保证光伏电池的高效率和长寿命。
在医药行业中,氮气可以用于制备药品和保护药品的质量。
此外,氮气9%标准还可以应用于实验
室研究、气相色谱分析、食品包装和保鲜等领域。
除了应用范围广泛之外,氮气9%标准的生产和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目前,高纯度氮气的生产技术主要包括分子筛吸附法、膜分离法、压力摩擦法等。
而对于氮气纯度的检测,则可以通过质谱仪、气相色谱仪、红外吸收光谱仪等高精度仪器进行检测和分析。
总的来说,氮气9%标准是氮气纯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其高纯度要求使得其在
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氮气9%标准的生产和检测技
术也在不断提升,为氮气的高纯度应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氮气9%标准,进一步推动氮气高纯度应用技术的发展。
一、氮设备技术指标:氮气产量:氮气纯度:>%氮气压力: 0~(可调)露点:≤-40℃总装机功率: kw工作方式: 24小时连续工作重量:约 t二、PSA变压吸附制氮装置变压吸附制氮装置由吸附塔、气动阀、电磁阀、控制部分、流量计、氮分仪、消声器、纯化系统等组成,由PC机对工作全过程实现自动控制,并有测氧仪对氮气中的氧进行连续测量,可实现无人操作。
A.吸附塔(装填日本武田分子筛,填冲量≥吨)a.设计压力: 1MPab.工作压力:c.容器类别:Ⅰ类d. 数量: 2台注:采用可靠的填充技术和独特的压紧方式,有效减少分子筛的粉化,延长分子筛使用寿命,严格保证氮气纯度,确保碳分子筛的使用寿命。
B.气动阀a. 最大工作压力: MPab. 控制气源压力:~c.执行指令速度:< sd. 数量: 11 只e. 产地:德国宝德C.电磁阀a.最大工作压力: MPab.执行指令速度:< sc.型号及结构形式:型号:3V1 结构形式:角座式d. 数量: 6 只e. 产地:佳尔灵D.氮气分析仪a.型号: DFYb.测量范围:~100%c.精度: ±d.工作电压: 180~250Ve. 数量: 1只f. 产地:昶艾E. 含氧量检测仪本设备采用英国原装进口氧探头和意大利进口检测仪表,要求使用寿命长、测量精度高、测量范围宽、使用和校验方便,并具有超限报警等功能。
F.金属转子流量计配有智能流量显示仪,可分别显示氮气的瞬时及累积流量。
a.型号:b.测量范围: 50-500 Nm3/hc.测量精度:级d. 数量: 1只G.程序控制器(PLC)a.型号: FXOSb. 数量: 1只c. 适用类型:低温防震d. 产地:日本三菱e. 响应速度:~μsH.电控柜a. 数量: 1台b. 安装结构:与主机一体I.管道、支架、底座a. 数量:管道、高压联接软管、支架等各一套,底座二个(保证强度和刚性,焊接牢固吊耳,保证起吊平衡。
)J、消声器可移至室外安装。
数量2只。
注:各储罐含压力表、安全阀、排污阀等配套附件。
各压力容器按GB150-98标准制作验收。
三、设备结构形式要求及外观要求1、全套设备要求安装在一个底座上。
便于业主吊装和移动。
底座宽度要求不超出汽车车厢宽度。
各罐体高度要满足运输和安装要求。
2、各管路、支架、底座等焊接部位应满足国家相关要求,无焊接缺陷。
3、全套设备外观喷涂垂纹漆二道,喷漆按照JB2536—80进行,色调协调统一,外观美观。
储罐、管路、支架等应做两遍防锈底漆,保证防腐性能可靠。
四、技术文件图纸资料进度序号交付内容数量交付时间1 气站工艺流程图 1份合同生效后一周2 现场布置图(基础图、房间布置图) 1份合同生效后一周3 机械总装图 1套随机提供4 电器原理图 1套随机提供5 电器接线图 1套随机提供6 使用说明书(包括各选用件使用说明书) 1套随机提供7 压力容器技术文件 1套随机提供8 装箱清单 1份随机提供9 合格证(包括所以选用件合格证) 1套随机提供五、技术服务1.售前工程服务(1).出卖人负责提供技术先进、性能优良的设备。
(2).出卖人负责提供相关技术资料及技术咨询。
(3).出卖人负责进行设备的系统现场布置设计(4).出卖人负责对设备现场人员进行培训,基本使操作人员达到:a.买受人能独立进行系统设备的操作使用。
b.买受人能独立进行系统设备电气的日常维护和常见故障的排除。
c.买受人能独立进行设备机械的日常维护和常见故障的排除。
2.售后的质保承诺全套系统设备的质保期自设备从生产厂启运十八个月,或从验收合格计十二个月,以两者先到期为准,在此期限内,出卖人所提供的设备及部件因质量问题所出现的破损维修或更换所发生的费用由出卖人承担,由于错误操作及使用不当而造成的设备破损或更换,所发生的费用由买受人承担。
3.售后的服务承诺设备用户档案的建立(1).出卖人建立用户档案,便于协助买受人进行设备管理。
(2).便于定期提醒买受人更换易损件,检查设备及注意事项(如以传真、电子邮件)等形式提醒合理使用和保养设备。
定期回访服务(1). 定期专人专项以电话形式进行产品使用跟踪服务调查及售后服务意见征询。
(2). 出卖人定期专人专项进行登门走访,并免费帮助买受人解决现场疑难问题。
故障排除(1).当设备发生故障时,无论节假日期出卖人可在接到电话或传真后第一时间解决问题;(2).当设备发生故障之时起,出卖人服务热线24小时在线。
系统终身服务(1). 出卖人提供设备的终身免费技术咨询与服务(2). 出卖人提供系统设备的终身备品备件的供给;用瓶装氮气(容量40L,压力12mpa)将容积为1M3的容器从充压至10mpa,请问如何计算需要氮气多少瓶解答:这个问题并不简单。
为计算方便,采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并假设,冲氮过程中,氮气钢瓶与1m³容器的温度均保持在25℃。
冲第1瓶氮气。
氮气钢瓶内含有的氮气mol数,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 RT,则n=pV/RT=(12×106×)÷(×298)=mol,容器内原有气体mol数为:n=pV/RT=(×106×1)÷(×298)=。
我们想象一下,1个³的容器有+=的氮气,其压力为:p=nRT/V=(××298)/=1038436pa≈,那么这个压力就是冲第1瓶氮气的平衡压力。
同理,冲第2瓶,第3瓶等等,都有一个平衡压力,下面予以逐瓶计算:瓶序号平衡压力1234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由计算可见,竟然需要44瓶氮气!所以用氮气瓶将1m³容器冲压至10Mpa根本不可取,还是用压缩机的好。
补充理解知识: 压力: (1)压力的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Pressure)。
(2)压力产生的原因:由于挤压形变;注意: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注:压力为接触力); (3)压力产生的条件:物体间有接触并且发生形变; (4)压力的大小:应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才能确定压力的大小。
注意:只有当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在竖直方向不受其它外力(只存在重力和支持力)且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才可以说在数值上与重力相等,即F=G; (5)压力的方向:垂直于受力物体表面,并指向受力物体内部; (6)压力的作用点:在受力物体的接触表面上; (7)压力的物理量符号: F或F压;压力的国际制单位(SI制):牛顿(N)。
压强: (1)压强的定义:在物理学中,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Pressure)。
即:压强=压力/受力面积。
(2)压强公式:P=F/S ;其中,P - 压强 - 帕斯卡(Pa); F - 压力 - 牛顿(N);S - 面积 - 平方米(m^2);(3)公式的适用范围:对于固体、液体、气体都适用;但液体产生的压力不一定等于自身重力。
(4)压强的常用单位还有:百帕、千帕(KPa)[1 KPa =103Pa]、兆帕(MPa)[1 MPa =106Pa]; (5)压强的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所以压强的大小,不仅与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6)增大压强的方法: ① 当压力F一定时,需减少受力面积S; ② 当受力面积S一定时,需增大压力F; ③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同时增大压力F、减小受力面积S。
(7)减小压强的方法: ① 当压力F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S; ② 当受力面积S一定时,减小压力F; ③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同时减小压力F、增大受力面积S。
氮气瓶1瓶,共13MPA的氮气,以的压力放出,这些氮气一共可以用多久,最好附上详细算法。
问题补充:要求的流量是min到min 同时,我用的是气体氮气,氮气瓶体积为40L 还要知道流量,即每分钟的排出氮气的流量,这样可以算出每分钟氮气排出的重量G1,另外还要知道氮气瓶的体积,根据体积和液氮的密度计算出重总G,G/G1就是时间了。
当然还要考虑到氮气瓶内的剩余量。
按照P1V1/T1=P2V2/T2公式计算,如果温度变化不计,则瓶内的气体相当于的40*13/=945l,流量按min计算,则时间为:945/8=118分钟《化学化工物性数据手册无机卷》p58上有液氮的密度;氮的标准沸点是℃,液体密度(℃),液氮可汽化成氮气808/28*= 标立氮气在5MPa时的密度是多少P,T,V,n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准确的就是符合公式:PV=nRT其中n是气体摩尔数,R是常数密度d=m/V=28n/V上面两个式子联合得:d=28P/RT可以看出氮气的密度同时与压强和温度有关,如果温度为t摄氏度,即t+,并把压强P的单位换算成Pa,那么:d=28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