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种鸡产蛋期料量控制
- 格式:pptx
- 大小:76.17 KB
- 文档页数:11
肉用种鸡的饲喂方案FEEDING PROGRAMS FOR BROILER BREEDERS目前在肉用仔鸡生长与发育过程中所见的多数优点给父母代种鸡的管理人员带来了一系列的麻烦。
生长速度与繁殖性能不是齐头并进的,显然,也不允许种鸡群表现出它的生长遗传潜力。
由于商品代肉鸡的食欲和年龄体重的增长,因此对幼龄种鸡的营养素限饲必须从早期开始,否则到后期将使问题更为严重。
现代种母鸡20 周龄的体重必须与它后代 6 周龄的体重相配比,所以难怪对父母代食欲的控制具有更大的挑战性。
与其它禽类不同,肉种鸡的绝对需要量受到限饲水平与日粮营养规格二者的影响,这点显然会使任何一个研究项目都变得更加复杂化,而且无疑是导致目前缺乏肉鸡研究项目的原因。
但是,这种双重影响意味着肉种鸡的营养素进食量可得到更严格地控制,因此也表示在按营养需要而满足进食量方面的巨大潜力。
过去几年以来一直有关于高产大胸肉肉鸡的介绍。
这类肉种鸡好像具有一些独特的性状,我们必须在饲喂计划中加以考虑。
高产肉鸡的母系往往比常规型的母鸡晚成熟4—7 天,同时净槽时间也较长。
一般来说,场长们不应像对待常规型母鸡那样很快地改变饲料给量或配方。
高产型公鸡也带来了一些饲喂管理方面的新问题,这些基本上都与它们的好斗行为有关。
表 1 所示为肉用种公鸡和母鸡的日粮规格。
后备母鸡育成方案不论什么品种的种公鸡和种母鸡都应按最佳饲料利用率进行培育。
饲料约占后备母鸡培育费用的60%,但这不等于说生产后备母鸡的饲喂计划应是“最便宜的”;因为这种方法不可避免地使成年鸡的生产性能降低。
优化饲料的利用是指为达到最低成本培育优质后备母鸡的调控生长速度的潜在实践。
表 1 肉种鸡营养规格育雏—育成种鸡(高峰料/只/日,克) 公母分饲165 155 140 (克/只/日) 近似蛋白水平(%) 18.0 16.0 15.5 16.0 16.5 12.0氨基酸(日粮的%)精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蛋+胱氨酸色氨酸组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苯丙+酪氨酸苏氨酸缬氨酸代谢能(千卡/公斤) 钙(%)可利用磷(%)钠(%) 0.720.900.420.740.180.190.920.750.620.950.750.8028500.950.420.180.620.720.380.630.140.170.840.670.550.900.700.7028000.900.400.180.530.600.300.530.110.140.710.510.410.650.520.6028503.250.390.180.580.640.330.570.120.150.750.580.460.700.590.6229003.350.400.180.620.680.350.600.130.160.800.620.490.790.630.6529503.500.420.190.480.500.230.400.100.120.600.400.300.500.400.5027000.850.380.18维生素(每公斤日粮)维生素A(国际单位)维生素D3(国际单位)胆碱当量(毫克)核黄素(毫克)泛酸(毫克)维生素B12(毫克)叶酸(毫克)生物素(毫克)尼克酸(毫克)维生素K(毫克)维生素E(国际单位)硫胺素(毫克)吡哆醇(毫克)微量矿物质(每公斤日粮) 锰(毫克)铁(毫克)铜(毫克)锌(毫克)硒(毫克)碘(毫克) 7000 3000 80010 14.00.0131.0 0.20 40.0 3.025 2.2 2.580.0 70.0 10.0 80.00.31.01.饲料质的限制生长速度可以通过调节配方的“质量”而加以控制。
肉种鸡产蛋期要注意事项一、正确合理地饲喂鸡只、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种雏育556周末进入育成期,此时实施完全遮黑,并调节料槽的高度,一般槽式料机此时以5个格为宜(以后料槽高度要随着鸡只的生长逐渐升高,过低会浪费饲料,遗高则不利于鸡只采食),并进行4/3限饲。
限饲时一定要注意鸡只的饮水。
比如在喂料前一定要先供给充足的饮水,否则可能会发生“饲喂休克”的现象(这种现象通常是由鸡只嗉囊中饲料过多水分少时才会发生,嗉囊中过多的饲料压迫颈静脉,使鸡只大脑供血不足导致鸡只麻痹,严重者气管也会被压扁导致窒息,甚至死亡而造成损失)。
这种情况在日常的工作中是经常遇到的,应该引起注意。
尽可能的一次性把料转完,不要断断续续的转动料机。
在4/3限饲时鸡只在喂料日提供的饲料量比较大,这样可以尽可能的提高鸡群的均匀度,这也正是实行限饲的目的所在,以后由4/3限饲转入5/2或者6/1限饲以及每日限饲法等,限饲法的转换基本上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这几种限饲法的转换每日提供的料量都不会比4/3限饲法多,饲喂中毒事件一般不会发生,但无论是在喂前还是喂后都应该给鸡只提供充足的饮水。
喂料后一至三小时是鸡只喝水最多的时间,饲养员一定要特别注意水箱中水的高度,不能让水流干后再加水,如果这样可能会使水线中形成一段气柱。
这样即使加上水后水线中由于气柱的存在,鸡只也不会喝到水的。
对此,一方面要按照上面的方法及时加水,另一方面水线(饮水系统)要定期检查。
比如每天检查一次,有个别乳头不滴水的要及时处理。
如果鸡只喝不到足够的饮水,其饲料转化率会大大降低。
育成期间主要表现为饲料量比其他正常饮水的组别要大,而体重却不及其他组别。
一方面这样使鸡只生长受阻并且所受应激较大、体质弱不易抵抗其他疾病的侵袭而继发其他别的问题,另一方面饲料转化率降低,造成饲料成本的增加,且使鸡只发育不完善,特别是在鸡只性成熟及发育的主要阶段更为严重。
在炎热季节由于鸡只散热、喝水增多,此时饲养员更应该注意水的添加,至少每川、时观察或添水一次,绝不能让鸡只断水,否则将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甚至引起死亡。
如何把握和计算肉种鸡的料量作者:江中传、周子捷、、周文义在无疾病和合理的饲养管理条件下,肉种鸡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发挥,取决于各阶段营养的积累,营养来源于全价配方饲料。
AA+肉种鸡,0-10W是生长缓慢期,期末累积蛋白440克/只,代谢能8000大卡/只;10-15周是生长不应期,累积蛋白780克/只、代谢能1.45万大卡/只;15-24周龄是快速生长期,期末累积蛋白1.75公斤/只、代谢能3.25万大卡/只;产蛋高峰时摄入蛋白26.5克/只/天、代谢能456大卡/只/天。
10周末的累积决定10-15周的增重,如果低于标准,那么即使加料较高,但增重不足,反之增重过高;15周末的累积决定15-24周的增重,同样如果低于标准,那么即使加料较高,但增重不足,反之增重过高;见蛋前累积和进入产蛋高峰累积决定产蛋高峰和维持产蛋水平的能力,如果累积低于标准,那么产蛋高峰较高,维持产蛋能力低下,如果累积高于标准,那么产蛋高峰较高,维持产蛋能力低下,下降速度较快。
累积营养过高或过低,生长发育期会出现体重的反跳或反跌,锯齿行生长现象不可避免;产蛋期产蛋不稳定,受精率下降较快。
因而,合理平稳加料,可确保鸡群每周累积蛋白和能量达到。
要求,每周稳定增重,生产性能才会正常发挥。
加料的基本原则:1.母鸡在达到产蛋高峰料量前周料量只能增加或维持,不能减少,高峰后(33周后),逐暂减少,减少总量不得超过高峰料的10-12%。
公鸡的周料量只能增加或维持,不能减少。
2.正确把握1-4周的料量。
实际体重比标准体重高20-40克,建立良好的基础体重,确保鸡群骨骼、组织器官和羽毛等有较好的生长发育。
以体重为依据1-2周每日加料,3-4周每周加料,根据实际体重调整料量。
料量把握:拟定料量和喂料次数。
(表一)1-2周自由采食并与拟定料量相结合。
进雏后分栏饲养,设定一个零头栏,其它栏鸡数相等,每天死淘鸡在零头栏里调换和减数。
(表二)。
根据拟定料量和喂料次数,计算每次喂料的克数,每次料量基本吃完后各栏同时喂下次料。
肉种鸡产蛋期饲养管理肉种鸡的产蛋期是实现繁殖价值,生产效益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饲养管理对整批鸡的饲养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肉种鸡一般在25周龄开产(肉种鸡全群产蛋率达到5%即为开产),29周龄达到产蛋高峰,一般高峰产蛋率在85%左右,63-65周龄淘汰,整个产蛋周期约产种蛋170枚,提供合格鸡雏约130只。
下面就目前我国最为常见的“两高一低”的鸡舍结构,结合自身多年来肉种鸡饲养管理经验,浅谈下肉种鸡产蛋期饲养管理。
一、产蛋率5%之前肉种鸡的饲养管理产蛋期产蛋率5%之前的管理确切的说就是种鸡周龄15-23或25周的管理,此阶段的重点先利用料量刺激,然后用光照刺激,使种母鸡开始产蛋。
此阶段种母鸡原则上应该按照正常体重曲线的饲养程序进行饲喂,体重,体况适当的时候按照所推荐的光照程序进行加光,这样种鸡群才能实施开产。
(1)15-19W周龄为育成料。
种鸡周龄大于15W之后性腺开始快速发育,每周的料量增幅也远大于15W之前。
此阶段的关注重点为加料之后,要密切关注每周的周增重情况,一般会出现按照标准料量添加,罗斯308可能在此阶段超重。
具体饲养过程中要根据本场实际及往批次经验,对料量的使用进行微调,以保证良好的周增重。
(2)19- 25周龄喂产前料,见蛋后逐渐过度为产蛋料(也有此阶段不使用产前料,到开产时直接过渡到产蛋料的)。
过度方法为按比例过度20%,40%,60%,80%,100%。
种鸡在此阶段往往容易超重,原因经过8周左右的大幅度加料,以及种鸡开产的具体日期的不明朗化,很可能出现料量加的过高或基础料量定的过高。
解决办法为此阶段定位每周两次称重。
每周加料要依据周增重多少,同时参考前3周的周增重以及增重曲线的下一步的发展趋势。
(3)21-25周龄是卵巢发育成熟期,此阶段周增重相对快一些是应该的,但是要掌握每周周增重不要超过150克。
(4 ) 根据母鸡体成熟和性成熟(耻骨间距达到4厘米,约2指宽;耻骨顶端触摸有钝圆感,此种比例的母鸡数在90%以上时才可以选择加光.)具体的加光程序如下,第一次加光不低于4小时,即加到12小时,(12小时的光照时间是母鸡性腺快速启动的生理阀值)把光照强度提高到35勒克斯以上,并保证光照在整个鸡舍的均匀性,给种母鸡足够的光照刺激,促进其开产;24周龄加光到13小时,产蛋率5%是加光到14小时。
肉种鸡产蛋期高峰料量的计算及加减料方案
王宏胜;陈合强
【期刊名称】《科学种养》
【年(卷),期】2011(0)9
【摘要】种母鸡按照能够获得正常体重生长曲线的饲喂程序饲喂,并加光刺激,才能适时开产。
开产后的种鸡必须定期增加料量,以获取适宜的周增重、丰满度及适时的开产时间和正常的生长发育。
种母鸡产蛋初期必须增加体重,促进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产蛋性能,但如果此阶段料量过大,将会造成卵巢结构发育异常、体重超标及种蛋质量差,如双黄蛋比例过大、孵化率下降等。
因此,合理加料至高峰料量并在种鸡达到产蛋高峰后适时减料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每只种母鸡受精种蛋数量的重要工作之一。
【总页数】2页(P42-43)
【关键词】肉种鸡;减料;产蛋期;计算;饲喂程序;种蛋质量;产蛋高峰后;种母鸡
【作者】王宏胜;陈合强
【作者单位】江苏京海禽业集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31.4
【相关文献】
1.肉种鸡产蛋期料量控制 [J], 霍清合;李芳;李爱军
2.怎样控制肉种鸡产蛋期饲料量 [J], 霍清合;李芳;李爱军
3.浅谈肉种鸡产蛋高峰料量 [J], 顾玉萍;江中传;徐高文
4.肉种鸡产蛋高峰后的减料 [J], 杨坤
5.艾维茵肉种鸡产蛋高峰期三种减料方案效果的比较 [J], 杨继鲁;杨运清;尹炳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父母代肉种鸡产蛋期不同阶段的饲养管理要点一、预产期(105日龄 - 光照刺激种母鸡的管理)105日龄(15周龄)至光照刺激的阶段是影响种母鸡开产日龄(即5%产蛋率日龄)、早期蛋重、种蛋合格率、产蛋前期饲料的需要量和潜在高峰产蛋率的关键时期。
在这期间,重点就是体重、料量、均匀度的管理,通过增加料量来加速生长,达到每周不断增长的增重要求,但不降低均匀度。
饲料要求:从105日龄(15周龄)开始, 要把育成料换成产前料,以满足种母鸡接近性成熟时增加营养的需要。
105日龄(15周龄)时,种母鸡的管理者必须把实际体重和体重标准做比较,按照体重标准曲线重新绘制到达210日龄(30周龄)的曲线。
新的曲线应和标准曲线平行。
增重量的逐渐增加,将确保种母鸡平稳地向性成熟完成生理转换,并在210日龄(30周龄)左右达到性成熟。
到112日龄(16周龄),应检查从105日龄(15周龄)时调整营养后,加速增重的目标是否实现。
在105日龄(15周龄)前每周喂料量可以保持或增加。
然而,从105日龄(15周龄)起,每周喂料量增加幅度通常会在7-10%之间。
从126日龄(18周龄)起,采用每日喂料。
当鸡群接近性成熟(一般从126日龄(18周龄)后,种母鸡开始接近性成熟),此阶段每日的营养供给不得减少,这点十分重要。
如果推迟采用每日喂料的时间,每天的营养供给就会时高时低、时有时无。
这个阶段每日营养供给量的不稳定往往是造成鸡群均匀度差的主要原因。
母鸡饲养密度要求<7只/㎡,料位每只种母鸡最少15cm。
如果采食位置减少,种鸡群的均匀度可能很快变差。
此阶段采用8h光照时间5w灯泡。
如果体重增长与标准曲线要求不相符,种母鸡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影响。
特别是在119日龄(17周龄)以后如果实际体重比体重标准差5%以上,种母鸡的繁殖性能就会因为性成熟不均匀而下降。
133日龄(19周龄)以后体重没有按照目标增幅增长,是种母鸡繁殖性能低下的一个常见原因。
AA+ 肉种鸡是美国安伟捷公司培育的新品种,为了更好地饲养管理,特提出一些注意点。
此品种的最大特点是对饲养环境要求高,容易超重,这要求我们要提供好的鸡舍环境,特别关注种鸡全程体重控制及均匀度的管理。
饲喂原则:育雏育成期,喂料的目的是获得目的体重,产蛋期喂料的目的是获得最大量的合格种蛋。
一:母鸡的管理要点:育雏育成期(1—24周)1 加强接鸡时的管理长途运输的雏鸡,接鸡前鸡舍温度恒定在26~28度,育雏伞下的温度为33-35度,湿度在65—70%垫料温度要在28—30度。
这一点很关键,防止雏鸡此时脱水和着凉。
强制饮水,重点教不会喝水的鸡,提高成活率。
前三天最好饮凉开水,温度控制在26度左右。
2 加强第一周内的管理,尽最大努力让鸡多采食,使第一周日均耗料21克以上,以便有高的体重和均匀度、体质也增强;提供全价优质育雏料,增加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少给勤加,促进雏鸡多采食。
3 加强断喙时的管理固定人员断喙,断喙人员越少越好。
上下喙不能断平,应上喙稍短。
防止把喙烙死过长。
断喙时凭手感挑出小鸡单独饲养。
4 加强料量管理,确保良好的周增重。
加料要循序渐进,使体重均衡平稳增长。
4周末空腹体重应控制在410-450克,鸡群中不应存在380克以下的鸡。
以4周体重为基础制定出种鸡的全期生长曲线,超过460克以上体重的鸡应以460克为基础在12周末回到原定的生长曲线。
14周前每周平均体重在标准体重±30克,15周后每周平均体重在标准体重±50克,这种情况下种鸡饲养不会有问题。
5 加强分期管理14周前重点抓体成熟均匀度——体重均匀度,15周后重点抓性成熟均匀度——主翼羽更换量均匀度和胸部肌肉丰满度。
14周前可以通过调整料量,使鸡群体重向标准靠拢。
15周后要维持良好的周增重。
20周时应有80%以上的鸡胸部肌肉横断面呈丰满的“V”字形(不能呈“U”字形或“Y”字形,呈U字形是过肥了,呈Y字形是过瘦了),主翼羽残留2.5根,残留2—3根的鸡数应有80%以上。
肉种鸡的能量需求1肉种鸡的饲喂原则为肉种鸡提供一系列营养平衡全价的配合饲料,满足其生长和生产各个阶段的营养需求,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种鸡的生产性能,进而提高雏鸡质量。
但要注意,任何一种主要营养成分的过剩或不足都会对整个鸡群的生产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1.1育雏育成期饲喂原则育雏育成期饲喂种鸡要确保每日、每周的体重达到育种公司提供的标准。
1.2产蛋期饲喂原则产蛋期的饲喂是为了整个生产周期内生产出最大量的合格种蛋,种鸡体重要控制在标准体重之内,尽量以不超重为目标,即使超重但不能超过3%。
切记:在种鸡的任何阶段给予过多的营养,超过鸡只本身的需求,都会对生产性能造成不良影响,进而影响种鸡遗传潜力的发挥。
随着现代育种技术的进步,肉种鸡饲料转化率高,沉积脂肪的能力强,如果管理不慎很容易出现超重现象。
2种鸡能量需求种鸡最基本的需求是能量,也就是最主要的采食量的需求。
肉种鸡在不同阶段的能量需求不同,在育雏育成期分为2个主要部分:维持和生长。
在产蛋期可以分为3个主要部分:维持、繁殖(母鸡产蛋,公鸡产生精液)和生长。
这三个部分代表了种鸡必须满足维持健康和生产能力最基本的需求。
每日的总能量需求就是每只鸡用于维持、生长及繁殖总量需求的能量总和。
种鸡的能量摄取主要通过饲料采食量来进行调整。
如果能量成为制约生产性能的因素时,应适当增加料量。
如果其它营养成分(而非能量)成为制约因素时,再增加饲料量则会导致鸡群摄取能量过多,造成母鸡卵巢系统发育异常,公鸡精液质量下降。
如果能量足够而其它营养成分过低,则必须重新制定饲料配方。
为避免饲料中能量供应不足,营养学家常常使用饲料原粮中相对保守的代谢能值。
因此,饲喂种鸡时平均的能量水平往往高于预期的结果,造成能量供应过多。
在实际生产中要通过实践观察和每周称重来了解和比较真正的体重增长。
2.1维持能(维持需要)维持能的需求基本是种鸡日粮能量中大部分的需求。
每天种鸡都需要一定的能量来维持本身的体温,消化饲料,修复体内细胞并维持其日常活动。
肉鸡日龄吃料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肉鸡日龄吃料标准是指根据肉鸡不同的生长阶段和需求,科学制定饲料配方,保障肉鸡的生长发育,提高生产效益。
饲料是肉鸡生产中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合理的饲料标准可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肉鸡的生长速度,减少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一、0-7日龄肉鸡吃料标准0-7日龄是肉鸡生长的最关键阶段。
在这个阶段,肉鸡对饲料的需求主要是蛋白质和能量。
通常在0-7日龄,每只肉鸡每天需要的饲料量为20-25g。
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应在22%-24%,能量含量应在2800-3000大卡/千克之间。
此时的饲料应易消化,营养均衡,易吸收,以满足肉鸡生长的需求。
总结第二篇示例:肉鸡日龄吃料标准是指根据肉鸡生长发育的需要,合理确定不同日龄阶段所需的饲料成分和饲喂量,以保证肉鸡获得足够的营养,健康成长。
正确的肉鸡日龄吃料标准不仅可以提高养殖效益,还可以减少饲料浪费和环境污染,是科学养殖的重要基础之一。
一、日龄1-7天肉鸡刚孵化出壳时,生理机能尚未完全发育,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较弱,因此日龄1-7天的饲料应该以易消化的饲料为主,同时注意保持水分和体温的平衡,促进幼鸡早日适应环境。
在这个阶段,可采用初乳或添加少量鸡胚粉的饲料,含有高蛋白、高能量的成分,为刚出生的幼鸡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
饲料的粉碎度可以适当加大,以方便幼鸡的摄食和消化。
到了日龄8-14天,肉鸡的生长速度开始明显加快,饲料的种类和配比也需要做出相应调整。
此时幼鸡的消化功能逐渐健全,可以适当增加粗粮和豆粕等含纤维较高的饲料,促进肠道蠕动,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对于日龄8-14天的肉鸡,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要求相对较高,需要选择含有多种氨基酸的高蛋白饲料,如鱼粉、鱼粉、鸡血粉等。
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添加也十分重要,可以有效预防幼鸡发生营养不良。
在日龄15-21天这一阶段,肉鸡的生长速度开始逐渐放缓,但饲料的需求量仍然在增加。
此时饲料的配比应该更加综合平衡,包含较为全面的营养成分,以满足幼鸡对各种养分的需求。
白羽肉鸡产蛋如何多少天产蛋白羽肉鸡产蛋期怎么饲养?白羽肉鸡产蛋如何?24周龄时,产蛋率达到5%。
到68周龄每只母鸡平均产蛋量190枚,每只母鸡平均产种蛋数184枚,每只母鸡平均产雏鸡153只。
21~68周龄饲料消耗48.2千克,每枚蛋平均耗料254克,每枚种蛋平均耗料262克,每只雏鸡平均耗料315克。
白羽肉鸡多少天产蛋?白羽肉鸡从出生到初次产蛋一般需要130-150天左右的时间。
白羽肉鸡饲料必须含有较高能量和蛋白质,适量添加维生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不喂霉烂变质的饲料,并保证新鲜清洁充足的饮水。
白羽肉鸡产蛋期的饲养管理肉种鸡在产蛋高峰以后随着日龄的增长,产蛋率和受精率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为了维持产蛋高峰后的生产性能,种母鸡的增重必须与目标要求一致。
如果体重控制不好,造成脂肪过度沉积,产蛋高峰后种母鸡的产蛋率、蛋壳质量及受精率受到显著的影响,40周龄以后蛋重会超重。
如果管理得当,产蛋率和受精率下降的速度就会比较缓慢。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注意几点。
1。
体重的管理到达产蛋高峰后,鸡群的体重应该继续增长,维持在比较低的周增重水平;固定鸡只每周称重,产蛋高峰后种母鸡的增重必须与目标要求一致16~20g/周。
如果增重不合适,种母鸡得不到足够的营养摄入会导致总产蛋率会降低。
如果种母鸡增重太快,高峰后的产蛋率维持以及受精率会降低,并且死淘也会相应的增加。
2、蛋重的管理每周都要对蛋重进行测定,了解实际蛋重与标准蛋重的差异,以便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蛋重或体重增加不足或过多,说明营养摄入不正确,如果不调整,势必导致较差的产蛋性能。
3、料量的管理高峰料量及产蛋高峰到达后,为了使鸡群保持目标体重以及减少脂肪的沉积,应该根据产蛋率的下降情况减少饲喂量。
当产蛋率连续5~7天不在增加时,应该实施高峰后的减料;减料要根据体重、蛋重和产蛋率的变化来确定是否减料以及减料多少。
当鸡群的生产性能高于标准时,可能会发生饲喂量及营养供给不足,此时如果与标准增重相比,体重以及蛋重增长可能开始减慢或下降。
肉种鸡产蛋期饲喂要点作者:晋尤尤来源:《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第16期晋尤尤(河南省伊川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洛阳 471300)摘要:随着遗传育种的进展,肉鸡的生长速度越来越快、饲料报酬越来越高,而脂肪沉积能力却越来越差,这就给种鸡管理带来困扰,特别是产蛋期的饲喂管理尤为重要,需要引起管理者的关注。
关键词:肉种鸡;饲喂;料量;能量;蛋白中图分类号:S831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16.0620 引言近年肉鸡育种工作突发猛进,使肉鸡具有很大的优势:相同出栏日龄时每年体重增加50 g,可以提前1 d出栏,说明肉鸡生长速度很快,同时料肉比由原来的1.8∶1提高到1.5∶1,最近数据显示有的高达1.4∶1。
但是对于种鸡的饲养管理造成很大的挑战,因为饲料报酬高意味着种鸡采食时间短、需要的料量越来越低,使鸡群争抢饲料,因此需要随时调整饲喂方案,以满足鸡体的需要,发挥出更高的生产水平[1]。
1 能量需求饲养种鸡和商品鸡的不同点是必须保证种鸡获取的能量高于自身消耗的能量,反之如果消耗能量多于获取能量时,即自身能量处于负平衡状态,在育雏育成期影响鸡增重、生长发育、羽毛生长等,在产蛋期影响母鸡产蛋率、公鸡的睾丸大小和精液质量等。
当鸡群中的羽毛和产蛋同时发生问题时,就说明饲料中的能量供给出现问题。
这时应考虑调整饲料配方,以免上述问题更加严重或进一步影响受精率和孵化率。
产蛋期的种鸡摄入能量后用于3个方面的需要:维持需要、生长需要和产蛋需要。
在正常温度条件下(20~21 ℃),种鸡在产蛋高峰期每天每只需要470 kcal的能量,高峰期过后随着产蛋率的下降,对能量的需求逐渐下降,通常维持为420 kcal左右[2]。
如果舍内温度发生变化时鸡群对能量的需求也会发生变化,在正常的温度范围内(15~25 ℃时)舍温每升高1 ℃,鸡体需要的能量减少1%,反之舍温每降低1 ℃鸡体需要的能量增加1%。
肉种鸡产蛋期高峰料量的计算及加减料方案种母鸡按照能够获得正常体重生长曲线的饲喂程序饲喂,并加光刺激,才能适时开产。
开产后的种鸡必须定期增加料量,以获取适宜的周增重、丰满度及适时的开产时间和正常的。
种母鸡产蛋初期必须增加体温,促进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产蛋性能,但如果此阶段料量过大,将会造成卵巢结构发育异常、体重超标及种蛋质量差,如双黄蛋比例过大、孵化率下降等。
因此,合理加料至高峰料量并在达到产蛋高峰后适时减料是最大限度地数量提高每只种母鸡受精种蛋需求量的重要工作之一。
一、给与高峰料量的目的促进和提高种母鸡的产蛋性能,包括早期蛋重、种蛋质量、产蛋高峰值和产蛋持续性等。
二、高峰料量的确定山羊实际的饲料能量需求由3个因素决定,即维持生命、生长发育和产蛋。
高峰料量可参照下列公式确定:ME(代谢能)二(1.78-0.012T)X1.45XW0.653+3.13XAW+3.15XE。
T代表舍温(埘),W代表体重(克),AW代表日增重(克),E代表日产蛋(克)。
如高峰产蛋鸡舍日均12°C,体重3200克,日增3克,产蛋率82%,蛋重60克,则日需能量485大卡。
如饲料能量为2800大卡,则高峰料量为173克。
三、合理制定加料程序根据见第一枚种蛋前的料量和发情期高峰料量制定喂料程序,然后根据鸡群的体重、生长状况、均匀度、吃料时间、产蛋率的上升情况、蛋重及强劲增长的趋势、环境温度、饲料能量水平和预计的高峰料量,制定加料程序。
采用“多次少量”的方法逐步加到高峰料量,以排卵继续保持种母鸡的卵巢有序排卵。
蛋重、产蛋率和体重出现不足或超标抽检时,应提前或推迟加料时间。
实际生产中,应注意观察体重、料量、吃料时间、总产蛋量、鸡舍温度等,及时调整加料次数和幅度。
1制定加料方案鸡群20周时的体重均匀度和丰满程度,决定开产前第一次加料量如果鸡群的变异系数小于10%,应在产蛋率达到5%时开始第一次加料;变异系数大于10%,应在产蛋率达到10%时加料。
肉用种母鸡产蛋期管理要点作者:韩文格来源:《科学种养》2016年第01期一、光照管理1.掌握光照管理的两个基本概念一是年轻种鸡的光照不应期,即育成于较长日光照(超过10小时)条件下,将来对于光照刺激反应不敏感,消除这种光照不应期需要育成于较短日光照(8小时)条件下且需要较长的育成时间(18周)。
二是成年鸡的光照不应期,即成年鸡长时间暴露于日光照15~16小时的环境中,光照应答反应会逐渐衰减,产蛋率随周龄增加而下降。
日光照时间太长(16小时),成年鸡会提前(40~45周龄)进入光照不应期。
生产中,建议日光照时间控制在13~14小时,超过14小时对鸡只不利。
育成期需要进行遮黑,使日光照时间保持在8小时。
冬季遮黑不良,日光照时间有时也会超过10小时,但光线弱对鸡群影响不严重。
夏季遮黑不好,光照时间有时会达到14小时,年轻鸡易因此产生光照不应期。
2.光照刺激应答条件一是鸡只日龄应达154日龄以上;二是85%~90%的鸡只耻骨开口达到2指(4厘米)以上且有脂肪沉积,如果脂肪沉积不足从鸡只外观就可以看到较尖的耻骨;三是平均体重达2.5千克以上,体重不足或小鸡栏应推迟光照刺激;四是均匀度应达80%以上,均匀度好正常加光,均匀度差则推迟加光;五是胸肌发育成窄“U”形。
3.光照刺激程序第一次光照刺激增加3~4小时,使日光照时间从8小时增加到11或12小时,以后每周增加1小时,达到13~14小时,光照超过14小时无益于提高鸡只生产性能,会使鸡只光照不应期提前、产蛋维持较差。
光照强度从3~5勒克斯增加到30~60勒克斯。
二、产蛋期的饲喂产蛋率达到5%时,鸡群饲料要更换为产蛋鸡1号料,但换料不能太早,否则会造成鸡群腹泻,这在生产中比较常见。
为了控制开产后体重超标的问题,开产初期饲料量应缓慢增加,然后逐渐加快,在产蛋率达70%~75%时达到高峰料量,每天应为每只母鸡提供455~465千卡的能量和24~25克的蛋白。
产蛋期避免过度饲喂,否则会形成太多较大的卵泡,出现双黄蛋多和死淘率高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