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三级医师查房制度.ppt
- 格式:ppt
- 大小:842.50 KB
- 文档页数:16
2023三级医师查房制度contents •制度简介•查房规范•各级医师职责•查房制度实施•常见问题与对策•制度与其他医疗制度的关系•结论与展望目录01制度简介定义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是指不同级别的医师在一定时间内对住院患者进行分级查房的医疗管理制度。
目的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定义与目的起源三级医师查房制度起源于前苏联,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我国推广。
发展历程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开始建立和实施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经历了多次修订和完善,现已成为全国医疗机构普遍实施的医疗管理制度之一。
历史与发展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包括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中医院等。
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住院患者,包括急诊患者、手术患者、危重患者等。
适用对象适用范围与对象02查房规范正常情况住院医师每天查房1次,主治医师每周查房2次,副主任医师及以上每周查房1次。
节假日节假日期间,值班医师负责查房,每天至少1次。
查房时间与频次查房内容与要求了解病史、体格检查、初步诊断、治疗方案及病情变化。
新入院患者已有患者重危患者手术患者了解病情变化、治疗效果、康复程度及护理情况。
重点观察生命体征、病情变化、抢救措施及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了解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有无并发症,制定下一步诊疗计划。
准备好病历及相关资料,了解患者情况。
查房流程与记录查房前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与患者沟通,听取护理人员意见,对诊疗计划进行调整。
查房中及时记录查房情况,重点突出,条理清晰,规范书写病历。
查房后03各级医师职责1一级医师职责23每日查房一次,及时查看入院病历及重点疑难病例,提出具体诊疗意见。
认真听取下级医师的病情汇报,检查医疗记录和病历质量,了解诊疗进度和医嘱执行情况。
指导下级医师进行医疗操作和合理用药,及时纠正下级医师的错误。
二级医师职责每日查房一次,及时查看入院病历及重点疑难病例,提出具体诊疗意见。
指导下级医师进行医疗操作和合理用药,及时纠正下级医师的错误。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一)医院实行主任(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三级技术职称医师查房制度.严格执行卫生部《三级医师查房规范》。
(二)主任(副主任)医师查房,应有住院医师、护士长和有关人员参加,主任(副主任)医师查房每周1一2次。
主治医师查房每日一次,查房一般在上午进行。
住院医师对所管病员每日至少查房二次。
(三)对危重患者,住院医师应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必要时报告上级医师指导诊治工作。
(四)查房前医护人员要做好准备工作,如病历、X光片,各项有关检查报告及所需用的检查器材等。
查房时要自上而下逐级严格要求,认真负责。
经治的住院医师要报告简要病历、当前病情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主任或主治医师可根据情况做必要的检查和病情分析,并做出肯定性的指示.(五)查房的内容:1.主任(副主任)医师查房,要解决疑难病例;审查对新入院、重危病员的诊断、治疗计划;决定重大手术及特殊检查治疗;抽查医嘱、病历、护理质量;听取医师、护士对诊疗护理的意见;进行必要的教学工作。
2.主治医生查房,要求对所分管病人进行系统查房。
尤其对新入院、重危、诊断未明、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进行重点检查与讨论;听取医师和护士的反映;倾听患者的陈述;检查病历并纠正其中的错误记录;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并征求对饮食、生活的意见;检查医嘱执行情况及治疗效果;决定出、转院问题。
3.住院医师查房,要求先重点巡视重危、疑难、待诊断、新入院、手术后的患者,再巡视一般患者;检查化验报告单,分析检查结果,提出进一步检查或治疗意见;检查当日医嘱执行情况;给予必要的临时医嘱;检查患者饮食情况;征求患者对医疗、护理、生活等方面的意见。
(六)院领导以及行政职能部门负责人,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定期参加各科的查房,督查临床科室三级医师查房的落实情况,检查、了解患者治疗情况及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做好查房及改进反馈记录。
附:三级医师查房规范第一条为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切实落实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制定本规范。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一、住院医师对所管病员每日至少查房两次,主治医师首次查房记录应当在患者48小时内完成,主治医师查房每日一次。
查房一般在上午进行。
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查房,每周2次以上,新病人入院两日内必须有一次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查房,查房时应有住院医师、护士长和有关人员参加。
上级医师应在查房后24小时内对查房记录进行修改,审阅后签名。
二、对危重病员,住院医生应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必要时可请主治医师、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诊查病员。
三、查房前医护人员要做好准备工作,如病历、X光片、各项有关检查报告及所需要的检查器材,查房时要自上而下逐级严格要求,认真负责。
经治的住院医师要报告简要病历,当前病情,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副主任医师、科主任可根据情况作必要的检查和病情分析,并作出肯定性的指示。
四、查房内容1、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查房,要解决疑难病例,审查对新入院的重危病人的诊断、治疗计划,决定重大手术以及特殊检查治疗,抽查医嘱、病历、护理质量;听取本科医护人员对诊疗、护理的意见;进行必要的教学工作。
2、主治医师查房,要求对所管病人分级进行系统查房,尤其对新入院、重危、诊断未明、治疗效果不好的病员进行重点检查与讨论;倾听病员的陈述,听取其他医师和护士的反映,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并征求其对治疗、生活方面的意见;检查病历并纠正其中的错误记录,检查医嘱执行情况,分析各种辅助检查结果、治疗效果,决定出、转院,进行临床教学工作。
3、住院医师查房,要求巡视一般病员,重点巡视重危、疑难、待诊断、新入院、手术后的病员;检查化验报告单及其他检查报告单,分析检查结果,检查当天医嘱执行情况,对上级医师的指示要认真执行,如实记录,有疑难问题及病人病情突然恶化者,随时向上级医师报告,并及时处理及记录。
同时进行具体的临床带教。
五、院分管领导、医务科负责人,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定期参加各科的查房,每月一次,检查查房制度落实情况,了解对病员的治疗情况,以及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解决措施。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及流程
一、住院医师对所管患者实行24小时负责制,工作日每天至少查房2次,非工作日每天至少查房1次;主治医师每日查房1次,应有住院医师、实习医师参加;科主任每周查房2次,应有主治医师、住院医师、护士长和有关人员参加; 术者必须亲自在术前和术后24小时查房。
二、查房一般流程:查房前,下级医师要做好准备工作;查房时,住院医师要报告简要病历、当前病情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主任或主治医师可根据情况做必要的检查和病情分析,并做出肯定性的指示。
上级医师的分析和处理意见,住院医师应及时记录在病程记录中,并请上级医师签名。
三、急危重患者查房流程:住院医师应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必要时可请主治医师、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随时检查患者。
四、新入院或新转入患者查房流程:住院医师应在入院后即时查看患者,主治医师应在48小时查看患者并提出处理意见,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应在72小时查看患者并对患者的诊断、治疗、处理提出指导意见。
危重患者住院期间24小时应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查房。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指患者住院期间,由不同级别的医师以查房的形式实施患者评估、制定与调整诊疗方案、观察诊疗效果等医疗活动的制度。
一、实行三级医师查房制。
三个不同级别的医师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
应遵循下级医师服从上级医师,所有医师服从科主任的工作原则。
二、住院医师工作日每天至少对分管的患者查房2次,非工作日每天至少查房1次,特殊情况随时查房。
L重点巡视危重、新入院、疑难、待诊断的患者,同时巡视一般患者。
2.应在24小时内完成入院记录,做好知情告知。
3.查看辅助检查报告单,分析结果,提出进一步检查或治疗意见;检查当天医嘱执行情况;书写病程记录。
4.对上级医师的查房内容应准确记录,及时执行。
5.对诊断、治疗或合并躯体疾病的患者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
6.观察患者饮食情况。
三、主治医师每周至少查房3次,危重及紧急情况随时查。
1.新入院患者48小时内进行入院诊断及确定治疗方案。
2.及时诊断、处理疑难、危重及有合并症的患者,并向主任(副主任)医师汇报。
对需MECT治疗及其他特殊治疗与检查的患者,应及时做出决定。
3.审改住院医师(含进修医生)的病历,检查医嘱执行情况,评估治疗方案、治疗效果。
4.决定转、出院问题。
四、主任(副主任)医师每周至少查房2次,紧急情况随时查。
1.解决疑难问题;审查新入院、危重患者的诊断、治疗计划;决定特殊治疗及检查。
2.检查医嘱、病历质量;听取医师对诊疗的意见。
3.组织本病区的教学查房工作。
五、上级医师查房时下级医师必须到场,并备齐查房的病历及检查报告等,做好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六、医师查房时应行为规范,尊重患者、注意仪表、保护隐私、加强沟通、规范流程。
七、护理、药师查房可参照上述规定执行。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1、科主任、主任医师查房每周一至两次,主治医师查房每日一次,住院医师查房每日至少两次,主任查房时尽可能有护士长参加。
2、对危重病人,住院医师应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必要时可请主治医师、科主任、主任医师临时检查病人。
3、查房前医护人员要做好准备工作,如病历、X光片、各项有关检查报告及所需用的检查器材等。
查房时要自上而下逐级严格要求,认真负责。
经治的住院医师要简要报告病历,当前病情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主治医主任医师可根据情况做必要的检查和病情分析,并做出肯定性的指不。
4、护士长组织护理人员每周进行一次护理查房,主要查护理质量研究解决疑难问题。
5、查房的内容(1)科主任、主任医师查房,要解决疑难病例,审查对新入院危重病员的诊断,治疗计划、决定重大手术及特殊检查治疗;病历、各种记录,护理质量、听取医师、护士对诊疗护理的意见,进行必要的教学。
(2)主治医师查房:要求对所管病人分组进行系统查房,尤其对新入院、重危、诊断未明、治疗效果不好的病员进行重点检查与讨论;听取医师和护士的反映;倾听病员的陈述;检查病历,各种记录,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了解病员病情变化,检查医嘱执行情况及治疗效果;决定出、转院问题;结合病例进行教学。
(3)住院医师查房:要求重点检查危重、疑难、待诊断、新入院手术后的病人,同时检查一般病人;检查化验单,分析检查结果,提出进一步检查或治疗意见;检查当天医嘱执行情况;给予必要的临床医嘱;检查病人饮食情况:征求病人对医疗、护理、生活等方面的意见。
(4)院领导及机关各科领导,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参加各科查房,检查了解对病人诊疗情况医疗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和各方面存在问题,及时研究解决。
查房时要特别注意发挥住院医师的主动负责精神,防止上级医师包办代替,下级医师依赖上级医师的现象发生。
三级查房制度一、定义三级查房制度指患者住院期间,由不同级别的医师以查房的形式实施患者评估、制定与调整诊疗方案、观察诊疗效果等医疗活动的制度。
查房是指医护人员在病房里对住院患者实施患者评估、制定与调整诊疗方案、观察诊疗效果等医疗活动,其核心是检查患者,了解、分析与预测患者疾病相关的信息,包括患者生理、心理、家庭和社会信息,旨在制定与调整诊疗方案,观察诊疗效果,开展医患沟通等医疗活动。
二、基本要求(一)科主任是科室医疗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所有本科室的诊疗活动应在科主任领导下完成,实行分级分层管理。
(二)实行科主任领导下的三个不同级别的医师查房制度。
三个不同级别的医师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科主任/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
(三)科主任可根据科室/病区床位、工作量、医师的专业资质层次和能力等要素组建若干医疗组,指定医疗组的负责人作为高级别医师,中间级别和最低级别的医师参照职称认定。
(四)遵循下级医师服从上级医师,所有医师服从科主任的工作原则。
(五)所有住院患者必须有三个不同级别的医师实施查房等诊疗管理。
工作日每天至少查房2次,非工作日每天至少查房1次,三级医师中最高级别的医师每周至少查房2次,中间级别的医师每周至少查房3次。
术者必须亲自在术前和术后24小时内查房。
(六)由执业医师和注册护士,或经医院授权的其他岗位卫生技术人员实施对患者的评估工作。
患者评估的重点范围至少包括住院患者评估、手术前评估、麻醉风险评估、危重患者评估、危重患者营养评估、住院患者再评估、手术后评估、出院前评估等。
查房是最常见的患者评估方式。
(七)查房过程或结果原则上应当在当天的病历记录中有所体现,病情稳定每2-3天合并记录一次,除了上级医师履行管理职责、审核病历中补录或修改的内容外,不允许倒记和随意补录(抢救记录除外),病情不稳定时应随时记录。
重要的医嘱如抢救患者、主要诊疗措施、与诊疗规范不一致的医嘱应当在病程记录中说明其合理性和必要性。
三级查房制度
1、科主任、每周不少于2次,新入院患者入院后48小时内完成首次查房,并有下级医师参加。
内容包括:审查和决定急、重、疑难患者及新入院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计划,抽查医嘱、病案质量并听取各级医师对诊疗工作的意见,进行必要的示教工作。
对所查病人,应亲自询问诊疗情况和病情变化,了解生活和一般状况,并全面查体。
2、主治医师查房每周不少于3次,在患者入院24小时内完成,有住院医师参加,内容包括:系统了解主管住院患者的病情变化,系统进行全面物理检查,检查医嘱执行情况及治疗效果,对新入院、重症、未明确诊断、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进行重点检查讨论,确定新方案,检查所管住院医师的病历,对不符合病历书写要求的,都要予以纠正,听取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意见。
3、住院医师查房每日上、下午至少各1次,系统巡视,检查所管患者的全面情况,对危重患者要随时视察处理,及时报告上级医师。
对新入院、手术后、疑难、待诊断的患者都要重点巡视,根据各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出进一步检查、治疗意见。
检查当天医嘱执行情况,必要时给予临时医嘱。
妥善安排患者的膳食,主动征求患者对医疗、护理、生活安排等方面的意见。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1、科主任、主任医师(含副主任医师)每周查房1—2 次。
重点解决疑难病例;审查新入院、重危患者的诊断、治疗计划;决定重大手术及特殊检查及治疗;决定邀请院外会诊;抽查病历和其他医疗文件书写质量;结合临床病例考核住院医师、实习医师对“三基”掌握情况;分析病例,讲解有关重点疾病的新进展;听取医师、护士对医疗、护理的意见。
2、责任主治医师每日查房 1 次。
对所管患者进行系统查房,特别对新入院、手术前后、危重、诊断未明确、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进行重点检查;听取指导住院医师及其他主治医师对诊断、治疗的分析及计划;检查医嘱执行情况;决定一般手术和必要的检查及治疗;决定院内会诊;有计划地检查住院医师病历书写质量及医嘱,纠正其中的错误和不准确的记录;决定病人出院和转科。
3、非责任主治医师及住院医师每日查房到少 2 次。
巡视危重、疑难、待诊断、新入院、手术后患者;主动向上级医师汇报经治患者的病情、诊断、治疗等;检查化验报告单,分析检查结果,提出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意见;检查当日医嘱执行情况;开写次晨特别检查医嘱和给予的临时医嘱;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处理,随时记录,必要是请上级医师检查患者;了解患者饮食情况,征求病人对医疗、护理、生活等方面的意见。
4、科主任(主任医师)、责任主治医师查房一般在上午进行。
科主任(主任医师)查房时,主治医师、住院医师、实习医师、进修医师和护士长参加;责任主治医师查房时,住院医师、实习医师、进修医师参加。
5、对于危害患者,住院医师应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必要时可请主治医师、科主任、主任医师临时检查患者。
6、上级医师查房时,下级医师要做好准备工作,如病历、影像学检查片,各项检查报告及所需用的检查器材。
经治的住院医师要报告简要病历、当前病情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主任或主治医师可根据情况做必要的检查和病情分析,并做出明确的指示。
上级医师的分析和处理意见,应及时记录在病程记录中,并请上级医师签名。
医院三级医师查房制(一)医疗机构应建立三级医师治疗体系,实行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二)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查房,应有住院医师和相关人员参加。
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查房每周至少2次;主治医师查房每日至少1次。
住院医师对所管患者实行24小时负责制,实行早晚查房。
(三)病危、病重患者入院当日必须有上级医师(主治医师或副主任以上医师)查房记录。
节假日及双休日可由值班主治医师代查房。
(四)对新入院患者,住院医师应在入院8小时内查看患者,主治医师应在48小时内查看患者并提出处理意见,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应在72小时内查看患者并对患者的诊断、治疗、处理提出指导意见。
(五)查房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病历、X光片、各项有关检查报告及所需要的检查器材等。
查房时,住院医师要报告病历摘要、目前病情、检查化验结果及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上级医师可根据情况做必要的检查,提出诊治意见,并做出明确的指示。
(六)查房内容:1、住院医师查房,要求重点巡视急危重、疑难、待诊断、新入院、手术后的患者,同时巡视一般患者;检查化验报告单,分析检查结果,提出进一步检查或治疗意见;核查当天医藏执行情况;给予必要的临时医藏、次晨特殊检查的医嘱;询问、检查患者饮食情况;主动征求患者对医疗、饮食等方面的意见。
2、主治医师查房,要求对所管患者进行系统查房。
尤其对新入院、急危重、诊断未明及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进行重点检查与讨论;听取住院医师和护士的意见;倾听患者的陈述;检查离历;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并征求对医疗、护理、饮食等的意见;核查医嘱执行情况及治疗效果,3、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查房,要解决疑难病例及问题;审查对新入院、重危患者的诊断、诊疗计划;决定重大手术及特殊检查治疗;抽查医嘱、病历、医疗、护理质量;听取医师、护士对诊疗护理的意见:进行必要的教学工作;决定患者出院、转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