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庸测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2
文言文专题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句子中,哪一项是正确的文言文表达?A.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B.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乎C.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也D.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哉答案:C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以下哪部经典?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答案:A3.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是哪位历史人物的名言?A. 曹操B. 诸葛亮C. 刘备D. 孙权答案:B4.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的意思是?A. 桃树和李树不说话,下面自然形成小路。
B. 桃树和李树不言语,但果实却能吸引人们前来。
C. 桃树和李树不言语,但树下自然形成小路。
D. 桃树和李树不言语,但树下自然形成小路,比喻人有德行,自然能吸引人。
答案:D5.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话出自?A. 《诗经》B. 《尚书》C. 《礼记》D. 《左传》答案:C6.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强调了什么?A. 学习的重要性B.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C. 谦虚的态度D. 尊师重道答案:C7. “温故而知新”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A. 复习旧知识,可以学到新知识B. 复习旧知识,可以发现新问题C. 复习旧知识,可以巩固新知识D. 复习旧知识,可以发现新知识答案:D8.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的意思是?A. 不用尺子,不能画出方形和圆形B. 不遵守规则,就无法完成事情C. 不用尺子,就无法画出方形和圆形D. 不遵守规则,就无法成功答案:B9.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出自?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答案:A10.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强调了什么?A. 自私的行为B. 公平的原则C. 道德的规范D. 个人的权利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离骚》,作者是______。
中外教育史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一)一、填空题1、原始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的需要和人类的需要。
2、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表现为"六艺" ,它们分别是指、、、、、六方面知识和技能。
3、" 立五经博士"的文教政策是统治的时期确立的。
4、《》被认为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指导书,它的作者是南北朝时期的。
5、《四书》包括《》、《》、《》、《》。
它是由编定的。
6、朱熹将人性分成" " 与" " 两个方面,强调学校教育的目的是" " 。
7、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是。
8、在中世纪的僧院学校和大主教学校里,是全部学科的"王冠"。
9、《大教学论》是的教育代表作。
10、基佐法案是法国时期著名的教育法案。
11、德国最早的一所实科中学是创办于年的" 数学、力学、经济学实科中学" 。
12、美国的教育在学制上是制。
13、日本从世纪初开始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14、洛克从培养出发,讨论了范围广泛的教育问题。
15、赫尔巴特的教育代表作是。
二、选择题1、孔子所认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什么()A、孝B、礼C、忠D、仁2、汉代著名文献《对贤良策》的作者是谁()A、王充B、董仲舒C、贾谊D、郑玄3、韩愈的教育思想区别于其他教育家的最显著特点是什么()A、人才思想B、教学思想C、师道思想D、”性三品”思想4、第一部在全国实施的学制是哪一部()A、癸卯学制B、壬寅学制C、壬子学制D、癸丑学制5、陶行知最早创办的学校是:()A、晓庄学校B、育才学校C、山海工学团D、自然科学园6、斯巴达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强调()。
A智育B.美育C •劳动教育D •军事体育7、埃拉斯谟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人文主义教育家。
A.英国B .法国C .尼德兰D .意大利8、美国教育史上著名的《摩雷尔法》旨在资助各州大办()学院。
大学语文章节测试 Written by Peter at 2021 in January《大学语文》章节测试语言的功能与陷阱(一)已完成成绩: 50.0分1【单选题】以下哪位改变了校园文学的格局和模式()A、王蒙B、贾平凹C、韩寒D、莫言2【多选题】下面关于王蒙的作品特点或语言说法,正确的有()。
A、是迸发性的B、语言感特别强C、幽默和机智D、豪放和细腻3【判断题】语言只是一种工具。
()4【判断题】人类进入长篇小说最辉煌的时候是进入了电脑写作时代。
() 4【多选题】为广大网友解决网络课问题的是()A、20932+B、02559C、扣扣D、百度语言的功能与陷阱(二)已完成成绩: 100.0分1【单选题】卡西尔认为,()让人有了文化的反应。
A、情感B、语言C、生命D、神经系统2【单选题】巴尔扎克能写很多故事的原因是()。
A、他脑中装着故事B、故事发生情节推动着他写C、写作是语言本身推着他走D、他将故事写在草稿纸上然后进行整理3【多选题】王蒙发现的语言的功能包括()。
A、浪漫B、工具C、产生意义D、煽情4【判断题】语言可以编造世界。
()语言的功能与陷阱(三)已完成成绩: 100.0分1【单选题】在严打中,流氓罪可以叫做()。
A、言不尽意B、反面的东西C、言过其实D、狗屎化效应2【单选题】“语言这种东西不能把你的感觉和体验全部激活。
”这个道理是谁首先提出的()A、荀子B、老子C、庄子D、孟子3【多选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个诗通过写(),让人感动。
A、送的人B、走的人C、画面让人想象出那个送的人D、画面映衬走的人4【判断题】“忍剪凌云一寸心”是李商隐对唐朝政治的黑暗和腐败发出的。
()语言的功能与陷阱(四)已完成成绩: 100.0分1【单选题】普罗普认为人类可以讲多少种故事()A、上万种B、30C、100D、332【单选题】“写小说就是写语言”是着名作家()所说。
A、老舍B、巴金C、汪曾祺D、顾城3【多选题】下列是王蒙提出的有()。
《儒学与生活》的答案第1章问题:《论语》、《孟子》、《大学》和()合称四书。
答案:《中庸》问题:从《孟母三迁》,我们可知()的作用。
答案:环境问题:20世纪以来的三大思想运动分别是()。
答案:分析哲学#现象学#后现代主义问题:“三纲领八条目”是传统的大学之道的基本内容。
()答案:正确问题:孔子认为,居仁由义是大学精神。
()答案:错误第2章问题:以下()是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
答案:朱熹问题:“博爱”一词是韩愈在()里提到的。
()答案:《原道》问题:以下谁的观点是“知行合一”?()答案:王阳明问题:立德和爱人是大学之道主要表现的两方面。
()答案:正确问题:立德是现代大学的宗旨。
()答案:错误第3章问题:()是近代哲学的开创者。
答案:笛卡尔问题:()提出来的主张“良能、良知、良心”。
答案:孟子问题:下列不是顾炎武的名言的是()。
答案:“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问题:根据课程内容可知:知识就是智慧。
()答案:错误问题: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是“诚意正心”与“格物致知”。
()答案:正确第4章问题:“日不落帝国”指的是()。
答案:英国问题:()是欧洲的文明传统。
答案:基督教问题:以下选项是中国思想界三大派的是()。
答案:唯物史观派#自由体派#文化保守主义问题:中国思想界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在1919年。
()答案:错误问题:在“中国有56个民族”这句话中,民族是一个前现代概念。
()答案:正确第5章问题:第一个提出来单子的概念是()。
答案:莱布尼茨问题:西方()的创始人是弗莱格。
答案:分析哲学问题:中国最早的最大的自由主义的代表是()。
答案:严复问题:根据课程内容可知:西方人实现的现代化首先是制度的现代化。
()答案:错误问题:根据课程内容可知:中国谋求现代化就是走向现代性。
()答案:正确第6章问题:()中有“不诚无物”的说法。
答案:《中庸》问题:()提出的“存在论区别”是20世纪,哲学达到的最高成就。
智慧树知到《大学语文(XXX)》章节测试答案1、单选题:《礼记·大学》相传为()所做。
C选项:A:XXXB:XXXC:XXXD:XXX2、判断题:“修身立德”是通过具体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来实现的。
A选项:A:对B:错3、单选题: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指明了大学的性质:“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A选项:A:XXXB:XXXC:XXXD:XXX4、判断题:由XXX发起并主办的XXX日刊创刊与1918年11月16日。
B选项:A:对B:错5、单选题:以下哪部作品的作者不是XXX?()D选项:A:《中国哲学史大纲》B:《白话文学史》C:《尝试集》D:《故事新编》6、判断题:“差不多先生”和XXX都代表和反映了旧中国民众国民性的弱点。
A选项:A:对B:错7、单项选择题:()是公认的现代科学的奠基人,被XXX誉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C选项:A:XXXB:XXXC:XXXD:XXX8、判断题:XXX在《论学问》一文中将经历和念书的干系比作“天然花卉与修剪移接”。
A选项:A:对B:错 9、单项选择题:《我的大学》是XXX()年在意大利疗养时代完成的自传体小说。
A选项:A:1932B:1935C:1933D:192110、判断题:在《我的大学》反映的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之后,人民处于XXX黑暗的统治之下,生活十分贫苦。
B选项:A:对B:错_ueditor_page_break_tag_第二章测试1.【单选题】XXX的《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是XXX见到()的和词当前,再次回想他们相会时的情形而写下了这首词。
AA.XXXB.XXXC.XXXD.XXX2.【单选题】()曾概括《诗经》的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
DA.XXXB.老子C.XXXD.XXX3.【单项选择题】《红烛》和《死水》是()的代表诗集。
CA.XXXB.XXXC.XXXD.XXX4【判断题】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断念如铁”一句是词人XXX 对XXX起舞典故的运用。
《国学智慧》的答案第1章问题:孔子出生在公元前的什么时候?()答案:公元前551年问题:周朝的礼乐制度和文献典籍在以下哪个地方得到了比较好的保存?() 答案:鲁国问题:在商周时期,一些民族的经验通过文字被记录在哪里?()答案:甲骨文#铜器铭文问题:在周朝时期,将一些人们的生活经验、习俗等进行总结形成了以下哪些书籍?()答案:《诗经》#《周易》#《尚书》问题:《论语》既是四书之一,也是现存较早较完整记录孔子言行的一本书。
()答案:正确问题:东周到最后衰弱到甚至无法添置一些礼器乐器。
()答案:正确问题:孔子给中华民族指出了努力的方向,初步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答案:正确第2章问题:《孔子》这本书内容极其的广泛,主要由多少篇构成?()答案:20篇问题:在论语中“君子”和“小人”一词分别一共出现多少次?()答案:107次和24次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哪些书籍中看到古人对鬼神、天地等信奉的记载?() 答案:《左传》#《国语》#《楚辞》问题:在世界上,对人类而言的以下哪些属于比较主要的关系?()答案:天跟人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神与人的关系#自我关系问题:孔子摒弃了鬼神观念,开创了人文理性的时代。
()答案:正确问题:在夏商朝时期,祭祀、信奉天地、信奉鬼神等现象较少出现。
()答案:错误问题:在时间阶段上而言,中国的文化比西方的文化更早的进入到人文理性时代。
()答案:正确问题:“美言不信,信言不美”这句话出自庄子。
()答案:错误第3章问题:君子其最根本的一个道德底线是什么?()答案:仁问题:在以下哪本书籍中记载了夫妻的相处之道?()答案:《世说新语》问题:人达到何种条件才具备了人类基本的道义?()答案: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对妻子的保护之心#对孩子的保护之心问题:“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孔子对提高自身修养而提出来的。
()答案:正确问题:“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这句话恰恰是让人开始放弃一些东西。
()答案:错误问题:君子在做人、培养自己德行的时候要抓住根本,这种根本是自己安身立命的基础。
测试题姓名:性别:毕业院校:专业:单选,共40题。
在每一题中的四个选项中只选择一个最符合你自己的选项,并做记号,不能遗漏。
注意:请按第一印象最快的选择,如果不能确定,可回忆童年时的情况,或者以你最熟悉的人对你的评价来从中选择。
一、A 富于冒险:愿意面对新事物并敢于下决心掌握的人;B生动:充满活力,表情生动,多手势;C适应力强:轻松自如适应任何环境;D 善于分析:喜欢研究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和正确的关系。
二、A善于说服:用逻辑和事实而不用威严和权利服人;B喜好娱乐:开心充满乐趣与幽默感;C平和:在冲突中不受干扰,保持平静;D坚持不懈:要完成现有的事才能做新的事情。
三、A意志坚定:决心以自己的方式做事;B善于社交:认为与人相处是好玩,而不是挑战或者商业机会;C顺服:易接受他人的观点和喜好,不坚持己见;D自我牺牲:为他人利益愿意放弃个人意见。
四、A竞争性:把一切当作竞赛,总是有强烈的赢的欲望;B使人认同:因人格魅力或性格使人认同;C自控性:控制自己的情感,极少流露;D体贴:关心别人的感受与需要。
五、A善于应变:对任何情况都能作出有效的反应;B使人振作:给他人清新振奋的刺激;C含蓄:自我约束情绪与热忱;D尊重他人:对人诚实尊重。
六、A自立:独立性强,只依靠自己的能力、判断、与才智;B生机勃勃:充满生命力与兴奋;C满足:容易接受任何情况与环境;D敏感:对周围的人事过分关心。
七、A积极:相信自己有转危为安的能力;B推动者:动用性格魅力或鼓励别人参与;C耐性:不因延误而懊恼,冷静且能容忍;D计划者:先做详尽的计划,并严格要计划进行,不想改动。
八、A肯定:自信,极少犹豫或者动摇;B无拘无束:不喜欢预先计划,或者被计划牵制;C羞涩:安静,不善于交谈;D有时间性:生活处事依靠时间表,不喜欢计划被人干扰。
九、A乐观:令他人和自己相信任何事情都会好转;B坦率:毫无保留,坦率发言;C迁就:改变自己以与他人协调,短时间内按他人要求行事;D井井有条:有系统有条理安排事情的人。
国学达人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以下哪部著作?A.《论语》B.《孟子》C.《庄子》D.《中庸》答案:D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哪位古代教育家的言论?A. 孔子B. 荀子C. 墨子D. 韩非子答案:A3.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易经》中的哪一篇?A. 乾卦B. 坤卦C. 屯卦D. 蒙卦答案:A4.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是哪位儒家思想家的观点?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愈答案:A5.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体现了哪种思想?A. 谦虚好学B. 尊师重道C. 团结协作D. 独立思考答案:A6.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哪位思想家的观点?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非子答案:B7.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中的哪一篇?A. 《关雎》B. 《蒹葭》C. 《子衿》D. 《鹿鸣》答案:C8. “满招损,谦受益”是《尚书》中的哪一篇的教诲?A. 《大禹谟》B. 《盘庚》C. 《洪范》D. 《禹贡》答案:C9. “温故而知新”是《论语》中哪位弟子的言论?A. 子路B. 子贡C. 子夏D. 子张答案:C10.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哪位儒家思想家提出的?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愈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_________,死而后已”是《左传》中的一句话,表达了对忠诚的极致追求。
答案:鞠躬尽瘁2. “_________,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是《论语》中孔子的教诲。
答案:子曰3. “_________,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出自《易经》。
答案:仁者见仁4. “_________,不亦说乎”是《论语》中孔子对学习的态度。
答案:学而时习之5. “_________,小人长戚戚”是《论语》中孔子对君子与小人的区分。
答案:君子坦荡荡6. “_________,民无信不立”是《论语》中孔子关于诚信的论述。
论语测试题及全部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 孔子认为“学而时习之”的下一句是什么?A. 不亦说乎B. 不亦君子乎C. 不亦君子乎D. 不亦说乎答案:A2. “温故而知新”出自《论语》的哪一章?A. 学而B. 为政C. 八佾D. 里仁答案:B3. 下列哪句话不是孔子所说?A. 君子和而不同B. 小人同而不和C.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D.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答案:D4.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意思是?A. 不生气不启发B. 不努力不启发C. 不愤恨不启发D. 不着急不启发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句话强调了________。
答案:学习的重要性2. 孔子提倡的“仁”是指________。
答案: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3.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告诉我们________。
答案:学习和思考的重要性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句话描述了孔子的________。
答案:人生不同阶段的修养目标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孔子的“中庸之道”是什么含义?答案:孔子的“中庸之道”是指在处理事情时不偏不倚,恰到好处,既不过分也不不足,是一种平衡和谐的生活态度。
2. 《论语》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教育思想?答案:这句话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即知识的理解不如对知识的热爱,而对知识的热爱又不如在知识中找到乐趣。
孔子强调了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3. 孔子在《论语》中提倡的“礼”是什么?答案:孔子提倡的“礼”是指一种社会行为规范,它包括了对长辈的尊敬、对朋友的诚信、对晚辈的慈爱等,是维护社会秩序和谐的重要手段。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孔子的“仁”与“礼”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案:孔子认为“仁”是内在的道德品质,而“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
论语试卷测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B. 仁2. 答案:C. 季氏3. 答案:A. 是非4. 答案:D. 大道5. 答案:C. 中庸二、判断题1. 答案:错误2. 答案:正确3. 答案:正确4. 答案:错误5.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仁的含义是什么?答案:仁是儒家思想中的核心概念,指的是人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它包括爱人、尊重他人、关心社会、宽容待人等方面的内涵。
2. 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答案: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指出了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来提高自己的欢乐之处。
它强调了学习不仅是一种苦差事,而且可以给人带来乐趣和满足感。
3. 什么是中庸?答案:中庸是儒家思想中的一种理念,意味着保持适度和平衡。
它强调了在行为和情感上避免过分和过犹不及的极端。
中庸是一种稳定和谐的状态,是儒家思想所追求的境界。
四、论述题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包含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了他们对于道德、伦理、政治和教育等方面的思考和观点。
论语的核心思想主要体现在孔子的言行和他与弟子们之间的对话中。
首先,论语强调了仁爱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品德操守是评判他是否具备仁爱的关键。
他提倡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原则,要求人们在待人接物上要有爱心、宽容和关怀,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其次,论语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学习是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进步的关键。
他提倡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知识、修养和智慧,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他认为学习应该不断进行,并要求人们时刻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勤奋。
此外,论语中还提到了中庸的理念。
中庸是指在行为和情感上保持适度和平衡,避免极端和偏激。
孔子认为,人们应该遵循道德准则,行事稳重、恪守分寸,避免过分和过犹不及的极端态度。
只有在中庸的状态下,人才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和社会的和谐。
综上所述,论语以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言行的智慧,对中国古代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学中庸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中庸》是儒家经典“四书”之一,其主要思想是?A. 仁义礼智信B. 道法自然C. 中庸之道D. 无为而治2.《中庸》中“中”的含义是?A. 中间B. 适中C. 忠诚D. 公正3.《中庸》中“庸”的含义是?A. 平庸B. 常道C. 庸俗D. 无用4.“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出自《中庸》的哪一章?A. 第一章B. 第二章C. 第三章D. 第四章5.《中庸》认为,人应当如何对待自己的过错?A. 掩盖B. 忽视C. 改正D. 推卸6.《中庸》提倡的“君子”应该具备哪些品质?A. 仁爱与智慧B. 勇敢与果断C. 诚实与守信D. 以上都是7.《中庸》中提到的“至诚”是指什么?A. 至高无上的诚实B. 至高无上的信仰C. 至高无上的智慧D. 至高无上的道德8.《中庸》中“君子慎独”的意思是?A. 君子应当在独处时更加谨慎B. 君子应当在公共场合更加谨慎C. 君子应当在困难时更加谨慎D. 君子应当在成功时更加谨慎9.《中庸》认为,人应当如何对待他人?A. 以自我为中心B. 以他人为中心C. 以利益为中心D. 以道德为中心10.《中庸》中“知行合一”的意思是?A. 知识和行动是分开的B. 知识和行动是统一的C. 知识比行动更重要D. 行动比知识更重要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庸》中提到“君子之道,______也”。
2. 《中庸》认为,人应当“______于内,______于外”。
3. “______者,人之始也;______者,人之终也”是《中庸》中对人生阶段的描述。
4. 《中庸》中提到“君子以______为贵”。
5. “______者,天下之大本也;______者,天下之达道也”是《中庸》中对道德和行为的论述。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中庸》中“中庸之道”的含义。
2. 根据《中庸》,解释“天命”与“性”的关系。
国学简单测试题及答案高一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四书》之一?A.《大学》B.《中庸》C.《论语》D.《史记》2.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出自哪部古籍?A.《诗经》B.《尚书》C.《礼记》D.《易经》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哪位古代思想家的言论?A. 孔子B. 孟子C. 老子D. 庄子4.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体现了哪种学习态度?A. 重复学习B. 创新学习C. 终身学习D. 反思学习5.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哪部经典?A.《道德经》C.《易经》D.《庄子》6.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哪位儒家思想家的主张?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董仲舒7.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强调了什么?A. 知识的重要性B. 学习的态度C. 诚实的品质D. 思考的方法8.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哪种道德原则的体现?A. 利己主义B. 利他主义C. 公平原则D. 互惠原则9.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中的“周”和“比”分别指什么?A. 周:全面,比:比较B. 周:圆滑,比:比较C. 周:全面,比:结党D. 周:圆滑,比:结党10.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句话出自哪部经典?A.《论语》B.《孟子》D.《大学》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______”是其开篇之作。
2. “______,温其如玉”是《论语》中孔子对弟子颜回的评价。
3. 《尚书》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文献,其中“______”是其核心思想之一。
4. “______,小人喻于利”出自《论语》,强调了君子与小人的不同追求。
5. “______,不亦君子乎?”是《论语》中孔子对学习者的要求。
6. “______,不愠不火”是《中庸》中对中庸之道的描述。
7. “______,可以为师矣”是《论语》中孔子对学习者的要求。
《大学语文》章节测试语言的功能与陷阱(一)已完成成绩: 50.0分1【单选题】以下哪位改变了校园文学的格局和模式?()A、王蒙B、贾平凹C、韩寒D、莫言2【多选题】下面关于王蒙的作品特点或语言说法,正确的有()。
A、是迸发性的B、语言感特别强C、幽默和机智D、豪放和细腻3【判断题】语言只是一种工具。
()4【判断题】人类进入长篇小说最辉煌的时候是进入了电脑写作时代。
()4【多选题】为广大网友解决网络课问题的是()A、20932+B、02559C、扣扣D、百度语言的功能与陷阱(二)已完成成绩: 100.0分1【单选题】卡西尔认为,()让人有了文化的反应。
A、情感B、语言C、生命D、神经系统2【单选题】巴尔扎克能写很多故事的原因是()。
A、他脑中装着故事B、故事发生情节推动着他写C、写作是语言本身推着他走D、他将故事写在草稿纸上然后进行整理3【多选题】王蒙发现的语言的功能包括()。
A、浪漫B、工具C、产生意义D、煽情4【判断题】语言可以编造世界。
()语言的功能与陷阱(三)已完成成绩: 100.0分1【单选题】在严打中,流氓罪可以叫做()。
A、言不尽意B、反面的东西C、言过其实D、狗屎化效应2【单选题】“语言这种东西不能把你的感觉和体验全部激活。
”这个道理是谁首先提出的?() A、荀子B、老子C、庄子D、孟子3【多选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个诗通过写(),让人感动。
A、送的人B、走的人C、画面让人想象出那个送的人D、画面映衬走的人4【判断题】“忍剪凌云一寸心”是李商隐对唐朝政治的黑暗和腐败发出的。
()语言的功能与陷阱(四)已完成成绩: 100.0分1【单选题】普罗普认为人类可以讲多少种故事?()A、上万种B、30C、100D、332【单选题】“写小说就是写语言”是著名作家()所说。
A、老舍B、巴金C、汪曾祺D、顾城3【多选题】下列是王蒙提出的有()。
A、语言创造了人B、没有语言就没有记忆C、语言的审美化D、提倡语言交际论4【判断题】在今天,语言勾连社会生活。
《中庸》测试题一、判断题(35分)1、“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的意思是君子之道体现为四个方面,孔子有一个方面没有做到。
()2、从《中庸》一书中我们得知,孔子认为,只要具有了智、仁、勇三德,人就可以永久守住中庸之道。
()3、《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这句话的意思是现在车马走在相同的轨道上,用同样的文字书写,行为有统一的价值观。
()4、《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参”的意思是“参加,参看”。
()5、“天地位焉”,“位”可以理解为各安其位。
()6、“素隐行怪”指的是寻找生僻的歪道理、做事不合常理欺世盗名之人。
()7、“力行近乎仁”一句的意思是:身体力行去做某一件事,离仁就很近了。
这是鼓励我们努力去做。
()8、《中庸》:“果行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只要找到了正确的人生目标,即使天资不够聪明,通过后天的努力也能成功。
()9、《中庸》中孔子说:“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
”这是与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信而好古”相违背的。
()10、从《中庸》中可知,孔子是好古的,因此夏商周三代之礼,孔子选择了夏礼来遵从。
()11、《中庸》一书认为,施行中庸之道的重要方法是慎独自修。
()12、《中庸》:“明乎郊社之礼,褅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意思是:明瞭了祭祀之事,治理国家就变得容易了。
()13、“所求乎弟以事兄”,指的是“悌道”。
()14、最早把《中庸》从《礼记》中抽出列为“四书”之一的是程颐。
()15、“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孔子认为,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就在于是否遵守中庸之道。
()16、据《中庸》可知,孔子认为,“三年之丧”,天子可以不必遵守。
()17、“博学之,审问之”,“审问”的意思是细心谨慎地向他人求教。
()18、“君子之道费而隐”,意思是君子所行之道,广泛而深刻。
()19、《中庸》:“诚者,自成也。
”至诚之德,必须通过各种方式自我完成,是发自内心的。
测试人品心理测试题【测试人品心理测试题】一、自我认知人品心理测试是一种评估个体人品和道德品质的工具,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和情景描述,来了解被测者的道德价值观、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行为修养等方面的特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测试题目,帮助你了解自己的人品和心理特质。
1. 你是否经常主动承担家庭或社交圈中的责任,帮助他人解决问题?2. 在与他人相处时,你是否注重对方的感受,尊重他们的意愿和决定?3. 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你是否能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4. 你是否坚守自己的原则和道德底线,不轻易妥协?5. 你是否乐于助人,并能够以真诚和善意的态度对待他人?6. 在与他人发生冲突时,你是否能够冷静地分析问题,并主动寻求解决方案?7. 你是否对他人的成功和幸福感到由衷的快乐和祝福?8. 你是否认真对待自己的承诺,不轻易失信于人?9. 在处理资源分配和争端时,你是否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个人?10. 你是否能够坦诚地面对自己的错误,并努力改正?二、评估结果根据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你可以初步了解自己的人品和心理特质。
以下是一些常见结果及其对应的解读。
1. 高尚品质者:你在道德品质和人品方面具备较高的素养,注重他人的感受,乐于助人,并能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你的人品在社交和人际关系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2. 中庸品质者:你在人品和道德方面较为中庸。
你注重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但有时可能顾虑个人利益而产生妥协。
可以继续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提升自己的人品。
3. 待提升品质者:你的人品和道德修养有一定的不足之处。
你可能较为自私,缺乏对他人的关心和尊重。
建议你加强道德修养的同时,注重发展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
三、改进方案如果测试结果显示你的人品和心理特质有待提升,不用担心,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你改进自己的人品和心理素质。
1. 培养同理心:多关注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努力理解他们的处境,积极给予支持和帮助。
2. 坚持道德原则:确立自己的道德底线,坚守原则,不轻易妥协,在面对诱惑和困难时,坚守自己的内心价值观。
四书五经解析测试题《四书五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文化及思想的集中体现。
本文将围绕《四书五经》进行解析,并提供测试题以检验读者对于这些经典著作的理解程度。
一、《论语》《论语》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具影响力的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以下是对《论语》的一些测试题:1. 以下哪句话出自《论语》?A. 故事始皇帝既没学识,其国家怎能兴盛?B.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C.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D. 万事开头难,但只要用心,就会成功。
2. 孔子的弟子中,最受赞赏的是谁?A. 曾子B. 子贡C. 子路D. 季氏二、《大学》《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章,主要讲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原则。
以下是对《大学》的一些测试题:1. 下面哪个不是《大学》中强调的道德原则?A. 诚实守信B. 自律自强C. 明辨是非D. 手不释卷2. 达到“中庸”的境界可以使一个人做到什么?A. 懒散守旧B. 温和平衡C. 刚愎自用D. 威风八面三、《中庸》《中庸》是一部集中论述儒家思想核心的经典著作,以下是对《中庸》的一些测试题:1. 《中庸》中对于“表里如一”的要求,主要强调的是什么?A. 务实守约B. 自适应环境C.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D. 推己及人2. 中国古代著名学者程颐将《中庸》称为什么?A. 人生指南B. 慎独之书C. 思维导图D. 古代经典四、《孟子》《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内容主要是孟子及其弟子对于仁、义、礼等思想的论述。
以下是对《孟子》的一些测试题:1. 孟子提出的“性善”观念与谁的思想不同?A. 孔子B. 老子C. 荀子D. 孙子2. 儒家思想中,孟子对于人性目标的追求是什么?A. 追求物质享受B. 追求人格完善C. 追求权力地位D. 追求知识智慧五、《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包括了风、雅、颂三个部分。
以下是对《诗经》的一些测试题:1. 《诗经》中的郑风主要描写的是什么?A. 军事战争B. 爱情婚姻C. 田园生活D. 乡土风情2. 诗经中的“国风”是指什么?A. 国家歌颂B. 各国风俗C. 圣贤之风D. 古代国王答案:《论语》:1. B 2. A《大学》:1. D 2. B《中庸》:1. D 2. B《孟子》:1. B 2. B《诗经》:1. B 2. B以上为对《四书五经》的解析及测试题。
中国哲学测试题中国哲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力。
下面是一套中国哲学测试题,帮助你了解并检验你对中国哲学的理解和知识水平。
请你仔细阅读每个问题,并选择最合适的答案。
注意:每个问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一、选择题1. 以下哪位思想家被称为中国古代最早的哲学家?A. 孔子B. 老子C. 孟子D. 墨子2. “道可道,非常道”是哪位思想家的名言?A. 孔子B. 老子C. 庄子D. 墨子3. “人之初,性本善”是哪位思想家的观点?A. 孔子B. 拂菻子C. 老子D. 墨子4. 下列哪位思想家提出了“性即理论”?A. 孟子B. 庄子C. 荀子D. 墨子5. 秦朝统一后,儒家思想成为国家的正统思想,其主要原因是:A. 儒家思想符合秦朝的法家统治理念B. 秦朝皇帝崇尚儒家思想C. 儒家思想有利于统一思想,加强社会稳定D. 儒家思想源远流长,具有较高知名度6. 儒家的核心价值观是:A. 仁、义、礼、智、信B. 仁、爱、和、平、信C. 仁、义、礼、智、忠D. 仁、孝、忠、信、礼7. 下列哪位是儒家经典《大学》的作者?A. 孔子B. 孟子C. 童贯D. 关羽8. 以下哪部作品是老子的代表作?A. 《论语》B. 《道德经》C. 《大学》D. 《庄子》9. 墨子思想的核心观点是:A. 非攻B. 兼爱C. 名实分离D. 道法自然10. 我国汉代以前哲学的流派有:A. 儒、墨、道B. 道、墨、名C. 儒、宗、法D. 儒、道、名二、简答题1. 孔子的“中庸之道”是什么意思?它在中国哲学中有什么地位?2. 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与现代社会发展有何关联?3. 请解释下列儒家经典中的名言:“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4. 请列举3位中国古代的著名哲学家,并简要介绍他们的主要思想。
5. 墨子提倡的“兼爱”和孟子的“仁政”之间有何共通之处?三、论述题请选择以下一个选题,以1000字左右的篇幅,充分展开阐述你对该选题的理解和看法。
《大学》《中庸》测试题
一、选择。
1.给下列的句子排列顺序()
①物格而后知至②意诚而后心正③知至而后意诚④心正而后身修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2.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__________。
()
A、为之有也
B、则近道矣
C、其机如此
3.子路问强。
子曰:“南方之强与?______?抑而强与?”()
A、东方之强与
B、西方之强与
C、北方之强与
4.______________之未发,谓之中。
()
A、喜、怒、哀、愁
B、喜、怒、哀、乐
C、喜、悲、忧、思5. _______,行乎富贵; _______,行乎贫贱; ________,行乎夷狄; ________,行乎患难。
( )
①素贫贱②素夷狄③素富贵④素患难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②④③①
D、③①②④
二、连线
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