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古典文学__中世纪文学(论文_考试必备)
- 格式:ppt
- 大小:786.50 KB
- 文档页数:13
一串明珠于世——谈谈对中世纪文学的认识中世纪文学曾经是一串被世人遗落的明珠。
19世纪以前,中世纪文学一直被西方的学术界所忽视,人们普遍认为那个经济停滞、政治反动的十个世纪的文学仅仅是辉煌的古希腊罗马文学和文艺复兴文学之间的一个低谷,是一个缺乏光彩,没有灵魂,附庸于神学的傀儡。
直到19世纪早期,浪漫派作家们在哥特文化中看到了理性主义、英雄主义、对精神的崇尚和对女性的赞颂,中世纪文学才得以重新挖掘,重新被世人认识,它的文学精神与文学价值才得以大放异彩,成为西方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流派之一!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串曾经遗落的明珠——中世纪文学。
一、中世纪文学的时间划分“中世纪”一词是15世纪后期的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首创,随后才得到欧洲各国学者的广泛采用的。
这个词起初含贬义,指的是西欧历史上从公元5世纪的罗马文明瓦解,到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之间的那段缺乏光彩的十个世纪。
现在,在一般的史学著作中,中世纪的意义大致相当于文明社会的封建制时代,它的时间上讫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下至17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进一步区分又可将欧洲封建社会的历史大体分为三个时期:早期(5至11世纪)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中期(12至14世纪)是封建社会的兴盛时期;晚期(15至17世纪中叶)是封建社会衰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时期。
在西方的文学史中,中世纪文学一般只涉及上述前两个阶段的文学创作,不包括最后一个阶段,因为最后一个阶段已经成为欧洲近代资产阶级文学的发端。
二、中世纪文学的历史背景欧洲中世纪文学的产生是有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的。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蛮族登上历史舞台,欧洲的封建社会也由此开始。
伴随着封建社会产生的是各对立阶级的出现,封建地主阶级文化形态与农民阶级文化形态的对立,是中世纪欧洲新质文化和文学性质的决定性因素。
另外,欧洲中世纪文学也是欧洲多种文明,多种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
这种融合首先体现在众多蛮族部落各自文化的融合上,其次有东西文化的相互影响和交融,还有最后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基督教文化与世俗文化的相互融合。
外国文学史研究范文引言一、古典文学时期英国文学的古典文学时期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在古典时期,英国文学受到古希腊戏剧和史诗的影响,尤其是荷马的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对英国史诗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此外,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也对英国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如柏拉图的理想主义和亚里士多德的组织艺术理论。
二、中世纪文学时期中世纪文学时期是英国文学的一个重要阶段,主要包括安格鲁-撒克逊文学和中世纪教会文学。
安格鲁-撒克逊文学是英国最早的文学形式,主要以口头传统形式存在,如贝奥武夫和杰弗里·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
中世纪教会文学主要以宗教题材为主,如《梅瑟传》和《诗篇》。
三、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是英国文学史上的黄金时代,也是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创作时期。
在这个时期,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成为英国文学的巅峰之作,如《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李尔王》等。
同时,文艺复兴时期还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诗人,如斯宾塞和伊丽莎白时代的小说作家。
四、启蒙时期启蒙时期是英国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主要由启蒙运动影响。
启蒙运动强调人的理性和思辨能力,在文学上提倡以理性主义为基础的作品。
著名的启蒙时期作家包括约翰·洛克和弗朗西斯·培根。
此外,启蒙时期还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诗人和散文作家,如亚历山大·蒲柏、塞缪尔·约翰逊和詹姆斯·波德温等。
五、浪漫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是英国文学史上的又一重要时期,它强调个人情感和想象力,反对启蒙运动对理性和规范的推崇。
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作家包括威廉·华兹华斯、塞缪尔·柯勒律治和约翰·济慈等。
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品充满了对自然、爱情、宗教和个体自由的热情描写,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结论英国文学历经古典、中世纪、文艺复兴、启蒙和浪漫主义等时期的发展,形成了多样化且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学作品。
西方古典文学(原创实用版)目录一、西方古典文学的概述二、西方古典文学的主要时期三、西方古典文学的代表作品四、西方古典文学的影响正文一、西方古典文学的概述西方古典文学,是指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公元前 800 年 - 公元 476 年)以及中世纪(公元 476 年 - 公元 1453 年)产生的文学作品。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具有深厚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方古典文学主要包括古希腊文学、古罗马文学以及中世纪文学。
二、西方古典文学的主要时期1.古希腊文学:公元前 800 年至公元前 146 年,古希腊文学是西方古典文学的开端。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具有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
古希腊文学的代表作品包括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以及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里斯和欧里庇得斯的作品。
2.古罗马文学:公元前 200 年至公元 476 年,古罗马文学在希腊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古罗马文学的主要成就包括诗歌、散文和戏剧。
代表作品有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贺拉斯的《诗艺》以及奥古斯都的戏剧作品。
3.中世纪文学:公元 476 年至公元 1453 年,中世纪文学主要受到基督教文化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主题以宗教为主,同时也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特点。
代表作品有但丁的《神曲》,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以及各种骑士文学作品。
三、西方古典文学的代表作品1.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古希腊文学的瑰宝,讲述了特洛伊战争以及英雄奥德修斯的冒险故事。
2.埃斯库罗斯的悲剧:埃斯库罗斯的代表作品有《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和《阿伽门农》等,他的作品强调命运的力量和人的不可抗力。
3.索福克里斯的悲剧:索福克里斯的代表作品有《俄狄浦斯王》和《安提戈涅》等,他的作品关注人的内心冲突和悲剧命运。
4.欧里庇得斯的悲剧:欧里庇得斯的代表作品有《美狄亚》和《赫拉克勒斯》等,他的作品以心理描绘见长,展示了人的复杂性格。
西方古典文学(实用版)目录一、西方古典文学的概述二、西方古典文学的主要时期和特点三、西方古典文学的代表作品和作家四、西方古典文学的影响和价值正文一、西方古典文学的概述西方古典文学是指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公元前 800 年 - 公元 400 年)以及中世纪时期(公元 500 年 - 公元 1500 年)的西方文学,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方古典文学的主题涵盖了神话、史诗、戏剧、诗歌等形式,表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历史事件以及思想观念。
二、西方古典文学的主要时期和特点1.古希腊罗马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关注人性、社会、政治等方面的问题。
古希腊文学的代表作品有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以及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里斯和欧里庇得斯的作品。
古罗马文学则以维吉尔、贺拉斯和奥古斯都的作品为代表。
2.中世纪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以基督教文化为背景,主要包括宗教文学、骑士文学和城市文学等。
其中,但丁的《神曲》、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以及各种骑士文学作品如《罗兰之歌》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三、西方古典文学的代表作品和作家1.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这两部史诗是古希腊文学的开篇之作,描绘了特洛伊战争以及英雄奥德修斯的归乡历程,成为了西方史诗的典范。
2.埃斯库罗斯、索福克里斯和欧里庇得斯的悲剧:这三位悲剧家的作品代表了古希腊悲剧的黄金时期,深刻探讨了人性、道德、命运等主题。
3.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这部史诗是古罗马文学的杰出代表,描绘了特洛伊英雄埃涅阿斯寻找新家园的历程。
4.但丁的《神曲》:这部作品是中世纪文学的巅峰之作,以梦幻般的形式描绘了人类的生死轮回以及对上帝的寻求。
5.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这部作品是中世纪英国文学的代表,通过一系列故事展示了当时社会的众生相。
四、西方古典文学的影响和价值西方古典文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论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复兴,还是现代文学的发展,都可以看到古典文学的影子。
外国文学讲稿-第二章中世纪文学第二章中世纪文学西罗马帝国于公元476年被条顿民族所灭亡,该民族是北方的蛮族。
“条顿”一语是罗马人对北方蛮族的称呼。
从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7世纪中叶,是欧洲的封建社会。
整个封建社会可分早(5世纪-11世纪)、中(12世纪-14世纪)、晚(世纪15-17世纪)三个时期。
按文学史的划分,最后一个时期已不在中世纪文学范围,已是资产阶级文学的发端。
西罗马灭亡后,作为征服者的北方蛮族在被征服的土地上建立起自己的国家,现在的英国、法国、德国,都是那个时候出现在欧洲的版图上的。
古希腊罗马的优秀文化在这些新兴的国家一开始被掩没了,到后来才逐渐被发现,被认同。
这时候,对这些新兴的国家产生巨大影响的是来自犹太民族的基督教思想。
基督教在蛮族部落中的传播很快把原先的野蛮人改造成了文明人,这是好的一面。
但对于文学的发展,宗教的一统天下却不是好事:文学没有按自身的规律发展,而是寄人篱下,成了宣传基督教的一种工具。
当时掌握知识的人大多是修道院中的僧侣,他们甚至将原先流传于民间的一些文学资料也加以修改,加进宗教的内容。
《贝奥武甫》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如果说中世纪不完全是文学的黑暗时期,也产生了有异于希腊文化的新质文化的话,这新质文化就是以基督教为主色调的文化。
这种局面延续很长时间,几乎贯穿整个中世纪,直到中古晚期大诗人但丁的出现才有所改观。
中世纪文学是教会文学一家独大,俗文学在宗教文学的夹缝中顽强地生存着,这里面就有史诗、罗曼史、谣曲、法布罗等品种。
下面就逐一作简单的介绍。
1 教会文学教会文学,又称僧侣文学,主要是一些宣扬基督教的文字,大多取材于《圣经》或一些关于圣徒的传说。
我们说宗教文学“一家独大”,这个“大”只是表现在数量上,质量是不能保证的。
举保存至今的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文献为例,十分之九是布道文、赞美诗、祷告文一类的东西,十分之一才是俗文学,其中一部分还经过僧侣的篡改。
那些数量可观的宗教文学,由于主题受到了限制,大多没有什么艺术价值。
外国文学第二章中世纪文学外国文学· 目录第一章古代文学第二章中世纪文学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第四章 17世纪文学 (古典主义文学)第五章 18世纪文学 (启蒙主义文学)第六章 19世纪文学 (一) (浪漫主义文学)第七章 19世纪文学 (二)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第八章 19世纪文学(三)第九章 20世纪文学 (一)第十章 20世纪文学(二)第十一章 20世纪文学(三)第二章中世纪文学欧洲历史上的“中世纪”起点: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67年) 终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17世纪中叶。
初期:公元5—11世纪封建社会形成期中期:公元12—15世纪封建社会兴盛期(中世纪文学)末期:公元15—17世纪衰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文艺复兴时期)中世纪文学的状况:突出特征:宗教色彩,神秘色彩,民间文学色彩。
思想特征:①基督教——宣扬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②文化交融——爱国主义、英雄主义;③等级森严——出现特定阶层的文学:骑士文学、市民文学主要包括:1、教会文学(正统文学取材《圣经》)体裁:圣经故事,圣徒传,祷告文,赞美诗,圣徒言行录,梦幻故事,宗教剧等。
作者:教会僧吕主要内容:赞美上帝的权威和歌颂圣徒的德行,宣扬禁欲主义和来世主义思想等宗教教义。
主要手法:梦幻,寓言,象征。
2、骑士文学(世俗封建主义文学) 兴盛地:法国宣传骑士道“忠君,护教,行侠”的骑士精神,反映大量骑士与贵妇间的“典雅的爱情”肯定对现世生活和幸福的追求,这是对基督教禁欲主义,来世主义极大的冲击。
主要内容:描写骑士爱情和冒险故事,宣扬和美化骑士精。
主要体裁:骑士抒情诗、骑士传奇⑴骑士抒情诗: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作者:封建主,骑士骑士抒情诗内容:描写骑士们的所谓“典雅的爱情”。
中心主题:骑士对贵妇人的爱和崇拜。
“破晓歌”最为有名。
贡献:大量的骑士抒情诗成为近代欧洲人文主义文学爱情作品的发端。
⑵骑士传奇分为三个系统:①古代系统:根据古希腊罗马文学作品改写。
英国文学史资料British Writers and Works一、中世纪文学(约5世纪—1485)•《贝奥武甫》(Beowulf)•《高文爵士和绿衣骑士》(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 )杰弗利·乔叟(Geoffrey Chaucer)“英国诗歌之父”。
(Father of English Poetry)《坎特伯雷故事》(The Canterbury Tales)二、文艺复兴时期文学(15世纪后期—17世纪初)•托马斯·莫尔(Thomas More )《乌托邦》(Utopia)•埃德蒙·斯宾塞(Edmund Spenser)《仙后》(The Faerie Queene)•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论说文集》(Essays)克里斯托弗·马洛Christopher Marlowe•《帖木儿大帝》(Tamburlaine)•《浮士德博士的悲剧》(The Tragical History of the Life and Death of Dr. Faustus)•《马耳他岛的犹太人》(The Jew of Malta)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喜剧《仲夏夜之梦》(A Midsummer Night’s Dream)、《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哈姆莱特》(Hamlet)、《奥赛罗》(Othello)、《李尔王》(King Lear)、《麦克白》(Macbeth)历史剧《亨利四世》(Henry IV)传奇剧《暴风雨》(The Tempest)本·琼生Ben Johnson•《人人高兴》(Every Man in His Humor)•《狐狸》(V olpone)•《练金术士》(The Alchemist)三、17世纪文学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失乐园》(Paradise Lost)《复乐园》(Paradise Regained)诗剧《力士参孙》(Samson Agonistes)•约翰·班扬(John Bunyan)《天路历程》(The Pilgrim’s Progress)•威廉·康格里夫(William Congreve)《以爱还爱》(Love for Love)《如此世道》(The Way of the World)四、启蒙时期文学(17世纪后期—18世纪中期)18世纪初,新古典主义成为时尚。
西方文学的总结西方文学源远流长,凝聚着无数个体的智慧和创造力。
从古希腊和罗马的古典文学,到现代人们熟悉的杰出作品,西方文学在表达人类情感、思想和文化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对西方文学的特点、发展历程以及对世界文学的影响进行总结。
一、古典时期的西方文学古希腊和罗马文学是西方文学的开端。
希腊古典时期的史诗《荷马史诗》展现了古希腊英雄的事迹和精神气质,如《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罗马时期的作品以历史记载和政治议论为主,如维吉尔的史诗《埃涅阿斯纪》和塞尼加的历史《古迹》。
古典文学以其叙述方式、人物塑造和思想深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二、中世纪的西方文学中世纪的西方文学主要以宗教为题材,以传教和道德启发为目的。
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文学流派“行吟诗歌”,如《诗篇》和《朝圣者》。
这些作品宣扬了基督教信仰和中世纪欧洲社会的价值观,并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文学的重要转折点。
人们对古典文化的热衷和对人类本性的探索促使出现了可称为“现代意识”的作品。
例如,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揭示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和社会问题的多样性,如《哈姆雷特》和《罗密欧与朱丽叶》。
此外,文艺复兴时期的散文作品,如培根的《新工具》和蒙田的《随笔》,主张质疑传统观念,倡导思辨与人文主义。
四、启蒙时代的西方文学启蒙时代是对传统观念和权威的挑战时期。
思想家们提出了人类理性和自由的观念,这些观念弥漫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
伏尔泰的《哲学词典》和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同时,启蒙时代还催生了小说的兴起,如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和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
五、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西方文学20世纪是西方文学的重要发展时期,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成为主导。
现代主义文学探索形式和语言的边界,如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和弗朗茨·卡夫卡的《变形记》。
后现代主义文学进一步挑战传统叙事结构和语言规范,如托马斯·品钦的《重返家园》和伊恩·麦克尤恩的《中场故事》。
外国文学知识点整理外国文学是指非汉语国家的文学作品,包括了欧洲文学、美洲文学、非洲文学、亚洲文学等各个地区的文学作品。
外国文学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文学科的研究以及跨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外国文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整理。
1.古希腊文学:古希腊文学是西方文学的开端,其中包括了史诗、戏剧、诗歌等多种文体。
《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文学的巅峰之作,包括了《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讲述了特洛伊战争和奥德修斯的冒险故事。
此外,古希腊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也是古希腊文学的重要代表。
2.罗马文学:罗马文学受到古希腊文学的影响,主要包括了诗歌、散文和戏剧三大类别。
最重要的作家是维吉尔,《伊涅阿斯记》是他的代表作,描写了罗马建国传说中的英雄伊涅阿斯的冒险历程。
其他还有奥维德、荷马等。
3.中世纪文学:中世纪文学是指公元5世纪到15世纪之间的文学作品。
其中包括了鲁滨逊漂流记、罗兰之歌、《尼比龙寻母记》等重要作品。
中世纪文学主要以叙事诗和骑士小说为主,代表了对冒险和英雄主义的追求。
4.文艺复兴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文学的黄金时期,重新发掘了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学,并以人文主义为中心。
主要代表作为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等。
莎士比亚被誉为西方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他的作品涉及爱情、政治、权力等各个方面,对于戏剧创作和文学语言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5.18世纪小说:18世纪是小说的黄金时期,以英国文学为代表。
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如莫里斯·斯威夫特、丹尼尔·笛福、简·奥斯汀等,他们的作品包括《格列佛游记》、《鲁滨逊漂流记》、《傲慢与偏见》等。
这些作品对英国和整个西方小说产生了深远影响。
6.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主要出现在19世纪,强调个人情感和想象力。
代表作家如拜伦、雪莱、济慈等,他们的作品涉及自然界、爱情、宗教等主题,表达了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第二章中世纪文学第一节概述奴隶制的西罗马帝国,在奴隶起义和北方外族入侵的打击下,终于在公元476年灭亡了。
从这一年起,至17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欧洲史上的“中世纪”。
“中世纪”是欧洲封建制度形成、发展和衰落崩溃的历史。
一般认为,公元5至11世纪是封建社会的初期,12至15世纪是它的中期,15至17世纪中叶是它的末期。
在欧洲文学史上,中世纪文学是指前两个时期的文学,而后期的文学一般称为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侵入西罗马帝国的外族,包括凯尔特人、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但摧毁西罗马帝国的主要是日耳曼人。
日耳曼人原来是些氏族部落,正处于氏族社会解体阶段。
他们在征服罗马各地以后,军事贵族和亲兵们分得大量土地,成为大地主阶级。
原来的奴隶从新主人手中领得份地耕种,向主人缴纳赋税并服劳役。
从这些先前的奴隶和隶农以及贫困破产的自由民中,形成了封建社会的基本的受压迫阶级——农奴。
因此,罗马帝国灭亡以后,日耳曼人在帝国废墟上建立起来的那些王国,通过土地的大量集中和农民的农奴化,逐渐过渡到封建社会。
这一过程经过了几百年的时间。
在中世纪初期,各外族王国为了争夺土地不断发生战争,它们的疆域也不断发生变化。
中世纪的最初几个世纪就是处在这种混战的状况中。
在日耳曼人建立的各王国中,以6世纪初建立的法兰克王国最为强大。
公元8世纪末和9世纪初,法兰克王查理(通称查理大帝,768—814)通过多次征战和侵略,大大地扩充了疆域,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帝国。
查理死后,帝国迅速分裂。
查理的三个孙子之间发生内战,公元843年帝国一分为三:西法兰克王国(法兰西)、东法兰克王国(日耳曼)和意大利。
欧洲大陆三个主要国家的疆域,随着外族的定居和封建化而初步定型。
在欧洲中世纪,封建主阶级和农奴阶级的矛盾,是最基本的社会矛盾。
当时最基本的经济组织是封建庄园,农奴依附在封建领主的土地上,被迫无偿地为领主耕种土地。
他们也从领主那里领取份地耕种,向领主缴纳地租,同时要服各种劳役。
西方古典文学摘要:一、西方古典文学概述1.古希腊文学2.古罗马文学3.中世纪文学4.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二、古希腊文学的特点与代表作品1.特点:史诗、悲剧、喜剧2.代表作品:《伊利亚特》、《奥德赛》、《俄狄浦斯王》三、古罗马文学的特点与代表作品1.特点:诗歌、散文、讽刺文学2.代表作品:《埃涅阿斯纪》、《论共和国》四、中世纪文学的特点与代表作品1.特点:宗教文学、骑士文学、寓言文学2.代表作品:《圣经》、《亚瑟王传奇》、《动物寓言》五、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特点与代表作品1.特点:人文主义、戏剧、诗歌2.代表作品:《神曲》、《哈姆雷特》、《蒙娜丽莎》六、总结:西方古典文学的价值与影响正文:一、西方古典文学概述西方古典文学是指源于古希腊、古罗马以及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具有丰富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西方古典文学主要包括古希腊文学、古罗马文学、中世纪文学和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二、古希腊文学的特点与代表作品古希腊文学是西方古典文学的源头,其特点是史诗、悲剧和喜剧。
史诗如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描绘了古希腊英雄的伟大事迹。
悲剧如索福克里斯的《俄狄浦斯王》,展现了人类命运的无常和悲剧英雄的挣扎。
喜剧如阿里斯托芬的《鸟》和《青蛙》,以幽默讽刺的手法揭示了人性的弱点。
三、古罗马文学的特点与代表作品古罗马文学在希腊文学的基础上发展,具有诗歌、散文和讽刺文学的特点。
诗歌如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讲述了特洛伊战争后英雄埃涅阿斯的冒险历程。
散文如西尼加的《论共和国》,探讨了政治哲学和理想国家的构建。
讽刺文学如尤维纳尔的《讽刺诗集》,以讽刺手法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弊端。
四、中世纪文学的特点与代表作品中世纪文学以宗教文学、骑士文学和寓言文学为特点。
宗教文学如《圣经》,对后世基督教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骑士文学如《亚瑟王传奇》,展现了骑士精神的崇高和浪漫。
寓言文学如《动物寓言》,通过动物的形象传达了道德教诲和人生哲理。
外国文学讲义-中世纪文学一、历史背景—最黑暗的世纪日尔曼民族在476年灭亡了西罗马帝国,欧洲从此进入了封建社会。
476年到17世纪中叶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是欧洲历史上的中世纪。
中世纪的意识形态是宗教和神学,基督教是封建社会的支柱。
教会掌握了土地,控制了文化,乃至控制了世俗政权。
一切文化和学术都染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古代文明和日尔曼先前的文化遭到排斥和摧残。
二、思想特征:(1)基督教思想制约着中世纪文化。
(2)在各种文化的交融中,中世纪文学突出了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
(3)中世纪作为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形态,出现了特定阶层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
三、中世纪欧洲文学概述(一)主要文学类型1、教会文学:文学为宗教服务,主要内容是以《圣经》为指导,讲述宗教故事,歌颂上帝、赞美基督、崇尚苦行,宣扬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
2、骑士文学:骑士制度的产物,反映骑士的生活理想,主要包括“忠君、护教、行侠”三个方面的内容和宗教、爱情、冒险三种主题以及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两种体裁。
例如《破晓歌》、“亚瑟王传奇”。
3、英雄史诗和民谣:包括蛮族史诗和封建史诗。
后者主要有法国的《罗兰之歌》(4002行)、西班牙的《熙德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和古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
4、城市文学:代表作是法国的讽刺叙事诗《列那狐的故事》、长篇故事诗《玫瑰传奇》四、但丁及其《神曲》1、新旧交替时期的诗人(1265年—1321年)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伟大先驱,“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但丁标志着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始。
1307年开始创作《神曲》,1321年完成。
1321年9月病逝。
2、新旧交替时期的巨著—《神曲》原名《喜剧》,后来薄伽丘为它加上“神圣”一词,汉语译为《神曲》。
包括三篇,每篇33章,加上序诗共100篇、14233行。
(1)写作动因:爱情的升华;人生与社会因素(2)结构与内容全诗由《地狱》、《净界》和《天堂》三篇组成,共一万四千二百三十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