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布局规划示意图
- 格式:pdf
- 大小:255.70 KB
- 文档页数:1
万方数据上海南站综合交通枢纽总体设计胡立成等外皮清洗线l条、存车线8条、普速客车整备线8条,远期预留检修库线6条、存车线27条。
3合理规划上海南站站区上海南站站区北靠沪闵路,南抵石龙路,东自柳州路,西至桂林南路,总规划面积约60.3hm2。
其中,北广场12.9hm2、南广场12hm2、南站客运车场13.8hm2、居住小区用地13.6hm2、周边道路8hm2,如图l所示。
3.1站区规划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以流为主”的宗旨,努力将上海南站建设成为与城市布局相适应,整体完美,满足功能需求和安全、舒适、快捷有序,体现当今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一流客运站;充分展示上海南站作为上海市重要的对外交通枢纽和市内换乘枢纽的特点,解决好地铁、轻轨、城市公交等与上海南站之间的联系,使其相互有机联系、融为一体;充分考虑地下空间的有效利用和其他功能分区的协调统一。
3.2站区规划的特点(1)针对上海南站站区用地较为方整,而铁路斜穿基地,难以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矛盾,采取了圆形站房和放射形布置的处理方式。
(2)为合理疏导密集的人流、车流,结合上海南站第3燃目n-qK●,■矗第3l卷第7期■■站区设有沪闵高架快速路、地铁和轻轨等设施,采用高架层、地面层、地下层3层立体交通组织体系。
(3)采用有利于铁路客流组织管理的简捷、有序,南北开口、高架候车的布局形式。
3.3站区功能布局为满足设计年度站区交通流量集疏的要求,并适应铁路、地铁及轻轨的布置要求,上海南站广场设计以北广场为主、南广场为辅。
根据总体构思,在北广场东侧布置公交汽车站和自行车停车场,中部设置下沉式广场、绿化广场和人行广场,西侧设置出租车停车场和大型社会车辆停车场、行包中心和行包广场。
南广场中部设置下沉式广场和绿化广场,并在广场的东侧结合主要道路进出口,设置出租车及大型社会车辆停车场、公交汽车站、近郊汽车站、长途汽车站、邮政转运站。
按照城市规划要求,结合人防工程在上海南站南、北广场地区分设两处地下停车场(社会车辆停车场)。
上海虹桥交通枢纽——世界上最复杂的综合交通枢纽上海虹桥交通枢纽——世界上最复杂的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投资额:474亿元以上工程期限:2008年——2010年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俯瞰,集机场、高速铁路、磁悬浮、地铁站、长途汽车站、公交站于一体,总面积相当于200个足球场。
2008年7月20日正式开工建设的上海虹桥铁路枢纽总投资将超过474亿元人民币,总占地面积超过130万平方米,相当于3个天安门广场的面积,站房总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设高速和城际普速两个车场,共16站台30股道,是京沪高铁,沪宁高铁,沪杭磁悬浮,沪杭甬客运高铁专线和京沪铁路,沪昆铁路的始发站和终点站,建成后的虹桥枢纽也是集铁路,浦东磁悬浮,航空,地铁,轻轨,公交,客运站和出租车为一体的综合性交通中心,火车站远期年发送旅客超过8000万人次,用钢量在8万吨左右,虹桥铁路枢纽站将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召开前投入使用。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具有高速铁路、磁悬浮、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客运、城市轨道交通、公共交通、民用航空等各种运输方式的集中换乘功能,整个交通枢纽集散客流量为48万人次/日。
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机场。
在既有的虹桥国际机场跑道的西侧将新建一条长3300米的跑道和一座面积达25万平方米的新航站楼以及一系列公用设施,项目总投资达153亿元,整个机场用地约占7.47平方公里,规划旅客吞吐量为3000万人次/年(日均为8万人次)。
2020年机场的旅客吞吐量规模约为4000万人次/年(日均为12万人次)。
(2)铁路客站。
虹桥站北端引接京沪高速铁路、京沪铁路、沪宁城际铁路;南端与沪昆铁路、沪杭甬客运专线、沪杭城际铁路接轨。
站场规模按照30股道设计,站场占地约43公顷,保留现状铁路外环线作为货运通道的功能,实行客货分流。
铁路设施用地(包括站场与线路)约90公顷。
高速铁路客运规模为年发送量达6000万人次旅客,日均16万人次。
(3)长途巴士客站。
布局于铁路客站与机场之间,发车能力为800班次/日,远期年旅客发送量达500万人次,日均2.5万人次,高峰日达3.6万人次/日,占地约9公顷。
上海2030市区规划图(张江将建城市副中心)上海市域2030年远期的整体布局。
一个主城区:北侧以富锦路(绕城高速北段)、翔浏公路、蕰藻浜为界,西侧以嘉金高速、吴淞江、绕城高速西段、规划沪湖客运专线、嘉金高速为界,南侧以黄浦江、大治河为界,东侧以申江南路、迎宾大道、三甲港至狮子林段长江口岸线为界,面积约1620平方公里左右;主城区在外环线以内的660平方公里,可以分为浦西苏州河北、浦西苏州河南、浦东三片;浦东外环线以外,主要是川沙老城区和曹路、合庆、唐镇新城区及外高桥港区,以及康桥园区及航新、浦江、周浦新城区;浦西外环线以外,分为虹桥商务区、宝山-江翔地区,闵行及九新车地区。
主城区范围的划定,主要是覆盖了东西向和南北向两条发展轴线的主体部分,加上江湾五角场、大场、张江科学城、召稼楼、莘庄七宝、真如桃浦地区等六个城市副中心所涵盖的直接影响区。
同时,根据不与省市边界过度接触和与北京对齐的惯例,不把白鹤地区与川沙以南地区、浦东机场周边划入主城区。
三个辅助城区(即内部不能实现自体循环,主要是与主城区采取生态屏障隔离开的、采取组团化城市向乡村形态过渡区域):青浦辅城区,北起吴淞江,东至绕城高速西段,南起沪湖客运专线及练塘、金泽地区上海湖区规划线南侧,西至省市边界,面积约250平方公里;空港辅城区,西起申江南路、东至大海、北至迎宾大道、南至大治河,面积大于300平方公里(涨滩因素);宝山北部辅城区,即翔浏公路以东、长江口以西、省市边界以南、绕城高速北段以北的三个镇和宝钢地区,面积约150平方公里。
三个支撑性的重点新城:南汇、松江、嘉定。
南汇新城除了东海湖工程区域向东不断拓展以外,向西拓展到海港综合开发区西侧的洪庙附近,向北包括大团地区,拓展到大治河一线,远期约450平方公里以上;嘉定新城向西、向北与昆山太仓两地连为一体,面积在280平方公里;松江新城向南拓展到黄浦江,西南的新浜和石湖荡地区与上海湖区联动发展,面积在300平方公里左右。
上海东站综合交通枢纽及配套工程设计摘要:一、上海东站综合交通枢纽及配套工程概述二、工程设计目标和原则三、交通枢纽设计方案四、配套设施设计方案五、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六、工程效益分析七、总结正文:上海东站综合交通枢纽及配套工程设计一、上海东站综合交通枢纽及配套工程概述上海东站综合交通枢纽及配套工程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是一项重大的交通枢纽建设工程。
该工程旨在提升上海东站的运输能力,缓解上海市区的交通压力,提高城市交通的效率。
二、工程设计目标和原则1.提升运输能力:通过扩大上海东站的规模,提高运输效率,满足日益增长的旅客出行需求。
2.优化交通布局:合理规划交通枢纽与配套设施,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方便旅客出行。
3.绿色环保: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4.安全舒适:以人为本,确保旅客安全舒适地出行。
三、交通枢纽设计方案上海东站综合交通枢纽采用立体化的设计,将不同交通方式的高效整合。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铁路线:设置多个站台,满足不同列车的停靠需求。
2.地铁站:接入地铁线路,方便旅客换乘地铁出行。
3.公交站:设置多个公交站点,提供多种公交线路,满足旅客不同的出行需求。
4.长途汽车站:提供长途汽车服务,满足长途出行需求。
5.停车场:设置充足的停车位,方便旅客自驾出行。
四、配套设施设计方案1.商业设施:设置购物、餐饮等商业区域,满足旅客购物和餐饮需求。
2.休闲设施:设置休息、娱乐等区域,让旅客在候车时可以放松身心。
3.旅客服务:提供咨询、导乘等一站式服务,方便旅客出行。
4.安全设施:设置安全检测设备,确保旅客出行安全。
五、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上海东站综合交通枢纽及配套工程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采用节能材料和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同时,合理规划排水、绿化等系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六、工程效益分析上海东站综合交通枢纽及配套工程的实施,将极大地提升上海市区的交通能力,缓解交通压力,提高市民的出行效率。
上海地铁规划图2020、2030年高清及12-21号线线路图目前中在建的还有12、13、14、21号线,将在2013年建成;世博会结束后,年内还将开工15、17、20号线。
远期,中将达到33条线,1700公里规模,并与贯通全市各要点的高速城际铁路统一票务、有效换乘。
2020年规划图(高清)2030年规划图(高清)目前上海地铁在建的还有12、13、14、21号线,将在2013年建成;世博会结束后,年内还将开工15、17、20号线。
远期,上海地铁规划将达到33条线,1700公里规模,并与贯通全市各要点的高速城际铁路统一票务、有效换乘。
上海地铁14号线:即原来的M6线,起讫点为嘉定( )至陆行。
走向:嘉定江桥由A20东侧起经铜川路、曹杨路、( )南路、华山路、常熟路、长乐路、金陵东路过江到世纪大道、浦东大道、( )路、川桥路到陆行(申江路和金穗路之间)结束设站:陆行、金港路、金沪路、( )路(和9号线换乘)、云山路(和6号线换乘)、居家桥路、罗山路、源深路(和18号线换乘)、浦东大道(和4号线换乘)、浦东南路、( )(和2号线换乘)、豫园(和10号线换乘)、大世界(和8号线换乘)、淮海中路(和13号线换乘)、长乐路(和12号线换乘)、( )寺(和2、7号线换乘)、武定路、武宁路(和13号线换乘)、曹杨路(和3、4,11号线换乘)、( )路、真光新村,丰庄,嘉定江桥上海地铁15号线:即原来的轻轨L1线,起讫点为锦秋路-闵行紫竹圆区。
走向:锦秋路,南大路,西站,沿中环(真北路、北虹路、虹许路、虹梅路)、钦州南路、桂林东街、上海南站、老沪闵路,银都路,到闵行紫竹圆区结束。
设站:闵行紫竹圆区、银都路,莘朱东路、上中路、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南站(和1、3号线换乘)、上海师大、钦州南路虹梅路、虹梅路漕宝路(和12号线换乘)、宜山路虹梅路(和9号线换乘)、虹许路(和10号线换乘)、虹古路、北新泾(和2号线换乘)、金沙江路(和13号线换乘)、武宁路、铜川路(和14号线换乘)、上海西站(和11、16号线换乘),南大路,锦秋路上海地铁16号线:即原来的轻轨L2线,起讫点为吴泾-虹口公园。
上海地铁规划图2020、2030年高清及12-21号线线路图2012-09-13 16:05 | 分享扫描到手机目前上海地铁规划图中在建的还有12、13、14、21号线,将在2013年建成;世博会结束后,年内还将开工15、17、20号线。
远期,上海地铁规划图中将达到33条线,1700公里规模,并与贯通全市各要点的高速城际铁路统一票务、有效换乘。
2020年规划图(高清)2030年规划图(高清)目前上海地铁在建的还有12、13、14、21号线,将在2013年建成;世博会结束后,年内还将开工15、17、20号线。
远期,上海地铁规划将达到33条线,1700公里规模,并与贯通全市各要点的高速城际铁路统一票务、有效换乘。
上海地铁14号线:即原来的M6线,起讫点为嘉定江桥(社区网论坛商铺)至陆行。
走向:嘉定江桥由A20东侧起经铜川路、曹杨路、武宁(社区网论坛商铺)南路、华山路、常熟路、长乐路、金陵东路过江到世纪大道、浦东大道、金桥(社区网论坛商铺)路、川桥路到陆行(申江路和金穗路之间)结束设站:陆行、金港路、金沪路、碧云(社区网论坛商铺)路(和9号线换乘)、云山路(和6号线换乘)、居家桥路、罗山路、源深路(和18号线换乘)、浦东大道(和4号线换乘)、浦东南路、陆家嘴(社区网论坛商铺)(和2号线换乘)、豫园(和10号线换乘)、大世界(和8号线换乘)、淮海中路(和13号线换乘)、长乐路(和12号线换乘)、静安(社区网论坛商铺)寺(和2、7号线换乘)、武定路、武宁路(和13号线换乘)、曹杨路(和3、4,11号线换乘)、真如西村(小区网论坛)路、真光新村,丰庄,嘉定江桥上海地铁15号线:即原来的轻轨L1线,起讫点为锦秋路-闵行紫竹圆区。
走向:锦秋路,南大路,西站,沿中环(真北路、北虹路、虹许路、虹梅路)、钦州南路、桂林东街、上海南站、老沪闵路,银都路,到闵行紫竹圆区结束。
设站:闵行紫竹圆区、银都路,莘朱东路、上中路、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南站(和1、3号线换乘)、上海师大、钦州南路虹梅路、虹梅路漕宝路(和12号线换乘)、宜山路虹梅路(和9号线换乘)、虹许路(和10号线换乘)、虹古路、北新泾(和2号线换乘)、金沙江路(和13号线换乘)、武宁路、铜川路(和14号线换乘)、上海西站(和11、16号线换乘),南大路,锦秋路上海地铁16号线:即原来的轻轨L2线,起讫点为吴泾-虹口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