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和运用成语
- 格式:ppt
- 大小:352.50 KB
- 文档页数:19
中考成语专项复习(一)易混淆成语辨析及例句1. 别具匠心别出心裁别具匠心——指文学或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
别出心裁——侧重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1)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古寺,那别具匠心的建筑,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
(2)这间利用宝特瓶盖成的休闲屋,以它别出心裁的设计夺得金牌。
2. 五光十色五彩缤纷五光十色——强调色彩鲜艳,样式繁多。
五彩缤纷——强调色彩的繁多艳丽。
(1)这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展览,会场上的展品五光十色,琳琅满目。
(2)五彩缤纷的灯挂满树梢,充满了节日的气息。
3. 随心所欲随机应变随心所欲——强调自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随机应变——突出根据外界情况的变化灵活应对。
(1)我们不能时时都随心所欲,要学会在不同的场合控制自己的情绪。
(2)由于发言人临时缺席会议,会长就随机应变换了个话题。
4. 侃侃而谈夸夸其谈侃侃而谈——形容说话时神态从容不迫。
夸夸其谈——指说话的内容不切合实际。
(1)他平日一向沉默寡言,想不到在辩论会上竟侃侃而谈,令人大吃一惊。
(2)夸夸其谈之人总是行动最少之人。
5. 变化多端变化无常变幻莫测变化多端——突出变化的多而大。
变化无常——强调变化的无规律性。
变幻莫测——突出不可预料性。
(1)天上的云,变化多端,有的像羽毛,有的像绵羊,有的像鱼鳞,还有的像高耸的宝塔。
(2)他这人总是变化无常,一会生气,一会开心。
(3)国际风云变幻莫测,我们只有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6. 融会贯通融为一体融会贯通——侧重指把知识、道理融合了之后还能够从中有所领悟。
融为一体——指事物融合为一个整体,彼此不分。
(1)案例教学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内容融会贯通,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很有帮助。
(2)湖面平静,水清见底,山光水色融为一体,洁白一片,仿佛置身于仙境之间,流连忘返。
7. 风餐露宿风尘仆仆风雪载途风餐露宿——形容野外工作生活的艰辛。
风尘仆仆——指人经长途跋涉后劳累的样子。
1.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
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 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
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安,安闲。
3. 安土重迁: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重,看得很重。
4. 嗷嗷(áo)待哺(bǔ):后多比喻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也比喻处境极为困难,亟待救济、援助。
还可以形容婴儿刚刚出生,期待母亲哺育的样子。
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5. 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筚路,柴车。
蓝缕,破衣服。
形容创业的艰苦。
6.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7.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
白驹,骏马。
9.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
比喻无济于事。
10. 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穷困或俭朴。
11. 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
谦虚说法。
12. 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
训,准则。
13. 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
形容蛮横或固执。
比喻,使明白。
14. 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
胫,小腿。
16. 不为(wéi)已ji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已甚,过分。
17. 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
即,接近。
18. 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
卑,低下;亢,高。
19. 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
稂、莠,田里的野草。
20.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21.不容置喙(huì):不容别人插嘴。
喙,嘴。
22.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23.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
然,对,正确。
24. 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25.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刊,削除,修改。
26. 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一急促。
高考成语辨析及造句第一类:望文生义1.明日黄花:黄花开得最好的时候是九月初九,而明日是指九月初十,所以明日黄花表示过时的新闻报道或事物。
例:想先请您尽快批阅拙作,恐怕稽留时间过久,将成明日黄花,因此急急付邮。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的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例:我们目前自顾不暇,郑成功不来就是天主保佑了,我们还好去惹他么。
我们不能为别人火中取栗。
3.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例:喜讯传来,首都北京万人空巷,人们兴高采烈走上街头,在广场举行庆祝。
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例:鲁迅的杂文语言犀利,思想深刻,都属于不刊之论。
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例:我也不为已甚,宽恕他过去的无礼。
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例:作为大运会指定的移动通信惟一营运商,移动公司终于如愿以偿--"独吞"大运会短信之利,而无缘介入的联通恐怕只能望洋兴叹了。
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例:他的做法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其实投机取巧,不足为训。
8.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例:我们要自力更生,决不低三下四,~。
9.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例:小人得志,一旦升迁,他的狐朋狗友们就弹冠相庆。
10.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例:我的《汉语大词典》被同桌借回家了,久假不归,我该怎么办?11.独步天下:天下没有第二个。
例:意大利石材从独步天下到正在失去的市场份额。
12.盲人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例:只凭空想像,不评估实际情况的做法,无异是盲人瞎马,自讨苦吃。
13.水清无鱼: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例:水清无鱼,要做一个能包容别人的人,你才能有更多的朋友。
14.开门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
成语运用辨析技巧《正确使用成语歌诀》成语怎么用,关键看语境;望文莫生义,对象要搞清;辨明褒贬色,分清轻和重;谦敬别错位,重复义非明;形近易混淆,逻辑也常考;成语太生僻,一般错不了。
一、望文莫生义:有些成语的字面意义与实际意义并不对等甚至截然相反,如果用其字面意义去解释成语,就会犯望文生义的错误。
例:(06全国卷2)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题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
(“训”是典范、法则的意思,而非教训或训斥等意思。
)易望文生义类成语:不刊之论(删除、修改)首当其冲(要冲)文不加点(涂改)不足为训(法则)久假不归(借)危言危行(正直)不赞一词(添加)善价而沽(等好价钱出卖。
也指怀才不遇)明日黄花(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二、对象要搞清:成语约定俗成的特点,决定了它们往往有特定的搭配对象,其针对性很强。
使用时一定要明辨对象和范围,不可张冠李戴。
例: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汗牛充栋仅指藏书)分类整理适用不同对象和范围的成语:1.百姓生活:哀鸿遍野(哀鸿:灾民)并日而食、食不果腹(生活贫穷)凄风苦雨(处境悲惨)进退维谷(谷:比喻困难的境地)含哺鼓腹(生活欢乐的景象)2.男女之间、夫妻感情: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耳鬓厮磨、比翼双飞、相敬如宾、相濡以沫、举案齐眉(夫妻和睦)秦晋之好(结成夫妻)天作之合(美满姻缘)别鹤孤鸾(夫妻离散)劳燕分飞(离别)破镜重圆(离别后重聚)3.为人品德:高山景行(品德高尚)不丰不杀(不增不减,不奢侈不节约)不甘后人(不甘心落在别人后面)不愧屋漏(即使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也不做坏事)不为已甚(不做过分的事)不忘沟壑(念念不忘为正义事业而献身)乘车戴笠(比喻友情深,不因贫贱富贵而改变)解衣推食(对人关怀)黄花晚节(保持晚节)见危授命(授命:献出生命夙兴夜寐(形容勤奋)4.文学艺术:金相玉质(文章的内容和形式都很完美)不能赞一词(赞扬文章写得好,提不出意见)穷形尽相(描写生动细腻,也指丑态毕露)石破天惊(让人吃惊的见解)入木三分、高屋建瓴(见解深刻)妙笔生花(称赞人有杰出的写作才能)黄钟大吕(音乐或文辞正大、庄严、高妙)惊蛇入草(书法笔势矫健迅捷)龙飞凤舞倚马可待江郎才尽脍炙人口洛阳纸贵天马行空行云流水不落窠臼含英咀华鸿篇巨制力透纸背呼之欲出阳春白雪下里巴人淋漓尽致出神入化5.才华出众:经天纬地(才能巨大)见微知著(看见苗头就知道事物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加人一等(超出别人,表现突出)不栉进士(有才华的女子)6.其他:妙手回春如坐春风祸起萧墙鼎足之势包罗万象进退维谷不卑不亢三人成虎济济一堂忍痛割爱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升堂入室鬼斧神工天造地设巧夺天工三、辨明褒贬色:成语的表现力常常来自其丰富的感情色彩,如若不注意这一点,就容易犯色彩反向的错误.例:(06安徽卷)假以时日,我们可以巧立名目,开发大批新颖别致的旅游项目,为景区再添光彩。
辨析成语运用正误的方法1.看成语的意思是否与句意相符。
例①【解析】“坐地分赃”,如果望文生义,就会以为是“坐在地上分取赃物”,而实际上,它的意思是“不亲自偷窃抢劫而坐在家里分取赃物”,用在这个句子中是不合句意的。
例②【解析】“叹为观止”指“赞叹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此处误解为“因为不能继续观看风景(观看停止)而叹息”。
例③对美国来说,黑海石油储量多寡并不重要,【解析】“当务之急”是名词性的偏正短语,“急”应当是个名词,“急”通常是“紧急”的意思,作名词的时候,那就应当是“紧急的事情”。
抽出句子的主干一一“战略地位是紧急的事情”,显然不通。
【小结】怎样准确地记住成语的意思呢?诀窍是记住成语中的关键词语的意思。
比如,“喻之以理”,记住“喻”是“告知”,“不言而喻”,记住“喻”是“了解”,这样也就记住它们的意思了。
同样,揣摩成语的意思,也可从成语中的关键词语入手。
2.看成语与其它词语搭配是否得当。
例④【解析:“天花乱坠”用来比喻“说话”有声有色,非常动听(多指夸大的或不切实示的),它不能与“想”搭配。
例⑤【解析】“人迹罕至”意谓“很少有人去的地方”,爬满青苔的崖壁,是没有人去的,所以不能用“人迹罕至”来修饰。
3.看成语的适用对象、范围是否恰当。
例⑥留下。
【解析】“固若金汤”用来形容城池或阵地坚固、不易攻破,这里用来形容“河堤”适用对象不对。
例⑦呢。
【解析】“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又团圆,用于兄弟之间不当。
4.看成语的感情色彩是否与语境相符。
例⑧【解析】“无所不至”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多用于坏事。
如:威胁利诱,无所不至。
这句话是想说校长对待同学非常细心周到,应用“无微不至”才对。
例⑨【解析】“趋之若鹜”意谓像野鸭成群而往。
比喻很多人争相趋附、前往。
用在此句中,感情色彩不合语境。
一般来说:像“黔驴技穷”“狼奔东突”“狗急跳墙”“鼠目寸光”“沐猴而冠”“乌合之众”这类成语,把人比喻成“驴”“狼”“猪”“乌鸦”等动物,都是贬义的。
鱼目混珠:把鱼眼珠杂混在珍珠中,比喻以假乱真,以次充好。
鱼龙混杂:用来形容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
泥沙俱下:泥沙俱下和鱼龙混杂都可用于好人和坏人混杂在一起;成分复杂。
不同在于泥沙俱下可用于人也可用于事物,鱼龙混杂一般只用于人,范围较小。
杂乱无章:形容乱七八糟,没有条理。
2截然相反:形容事物或事件毫无共同之处。
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3不谋而合:指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如出一辙:好像出自同一个车辙。
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4不可名状:意为无法用言辞形容。
名:用语言说出。
状:描绘,形容。
指声音、色彩、感觉等不能用语言描述。
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
表示对人或事抱轻视态度。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不认为是这样的,多用来表示不同意或轻视。
然:正确,对,这样。
不置可否:不说行,也不说不行。
指不表明态度。
5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无所适从:指不知听从哪一个好或不知怎么办才好。
6闻名遐迩:形容名声很大,主要指远近闻名。
门庭冷落:形容十分冷落,宾客稀少。
门可罗雀:原指门外可张网捕雀。
后形容为官者休官失势后,门庭冷落车马稀少;或形容事业由盛而衰,宾客稀少之况。
鲜为人知:很少被人知道,知道的人很少。
人迹罕至:很少有人到的地方。
7知难而上:指明知道困难重重却便要向前走,敢于迎难而上。
激流勇进:虽然有很急很急的激流,但也一样前进。
比喻不畏险阻,奋勇向前。
游刃有余:比喻技术熟练,经验丰富,解决问题毫不费力。
举重若轻: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
8两面三刀:用来比喻居心不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
刀头舔蜜:比喻利少害多。
也指贪财好色,不顾性命。
代人捉刀:指代别人做事,多指写文章。
笑里藏刀: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内心却阴险毒辣。
比喻外表和气而内心阴险。
出人意料:(事物的好坏、情况的变化、数量的大小等)出于人们的意料;在人们的意料之外。
出奇制胜:用奇兵或奇计战胜敌人。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成语辨析常见成语(1)望文生义:呼之欲出:呼:叫,喊。
形容人像画得逼真,似乎叫一声就会从画中走出来。
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
长袖善舞:袖子长,有利于起舞。
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
后形容有财势会耍手腕的人,善于钻营,会走门路。
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进风。
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也比喻流言乘机会传开来。
万人空巷:空巷:街道里弄里的人全部走空。
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
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三人成虎: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
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首当其冲:冲:交通要道。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河东狮吼:比喻悍妒的妻子对丈夫大吵大闹。
振聋发聩:聩:天生耳聋,引伸为不明事理。
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
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马革裹尸:马革:马皮。
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
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倚马可待: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
比喻文章写得快。
文不加点: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
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目光如炬:目光发亮象火炬。
形容愤怒地注视着。
也形容见识远大。
感同身受:感:感激;身:亲身。
心里很感激,就象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
细大不捐:细:微,小;捐:舍弃。
小的大的都不抛弃。
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
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不错。
(二)张冠李戴:汗牛充栋:栋:栋宇,屋子。
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
形容藏书非常多。
巧夺天工:夺:胜过。
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
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离婚后重新团聚。
比翼双飞:比翼:翅膀挨着翅膀。
双飞:成双的并飞。
比喻夫妻情投意合,在事业上并肩前进。
美轮美奂:轮:高大;奂:众多。
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炙手可热: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
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豆蔻年华:豆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处女。
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高考语文成语辨析(一)1.欢声雷动:欢笑的声音象雷一样响着。
形容热烈欢呼的动人场面。
2.欣喜若狂:欣喜:快乐;若:好象;狂:失去控制。
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示例:全班同学~,向取得第一名的同学庆祝。
3.载歌载舞:边唱歌,边跳舞。
形容尽情欢乐。
示例:春节晚会上,穿着节日盛装的各族代表,在舞台上载歌载舞,欢庆节日。
4.灯火辉煌:形容夜晚灯光明亮的繁华景象。
5.春暖花开: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景色优美。
比喻游览、观赏的大好时机。
示例:~,我带着孩子们在田园里做活。
6.春色满园:园内到处都是春天美丽的景色。
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出处:宋·叶绍翁《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7.春光明媚:明媚:美好,可爱。
形容春天的景物鲜明可爱。
8.春意盎然:意:意味;盎然:洋溢,深厚。
春天的意味正浓。
示例:北国依然春寒料峭,南国却已~了。
9.精卫填海:古代神话中的鸟名。
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
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
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10.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示例: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要发扬~的精神。
11.百折不回:折:挫折。
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12.勇往直前: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14.痛痒相关: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15.情深似海:形容情爱深厚,像大海一样不可量。
16.恩重如山:恩情深厚,像山一样深重。
示例:神僧~,寡人酬谢不尽。
17.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示例:她通常是从一个角度写,而不是从几个角度写;还只是~地写,而不是错综交叉地写。
18.由浅入深:从浅到深。
19.日积月累:一天一天地、一月一月地不断积累。
指长时间不断地积累。
20.温故知新:温:温习;故:旧的。
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示例:~是学习上的重要方法。
21.漫山遍野:漫:满;遍:到处。
【导语】使⽤成语经常会错⽤同⾳字或近义词。
还有就是容易望⽂⽣义,看着相似,其实意思完全不同,这类错误出现频率⾮常⾼,下⾯⽆忧考为⼤家列举⼀些。
希望对⼤家有帮助。
1.按部就班vs循序渐进 【释义】按部就班:指按照⼀定的条理,遵循⼀定的程序,通常表达中性或者消极的感情⾊彩。
循序渐进:指学习、⼯作等按照⼀定的步骤逐渐地深⼈或提⾼,通常表达中性或者积极的感情⾊彩。
【误⽤】学习并不是⼀个⼀蹴⽽就的过程,⽽是⼀个按部就班,逐渐提⾼的过程。
【纠错】句中既然表明了是“逐渐提⾼”的过程,并不强调按照⼀定的步骤,⽽是逐渐深⼊提⾼,因此⽤“循序渐进”要⽐“按部就班”更为恰当。
2.⼋⾯玲珑vs⾯⾯俱到 【释义】⼋⾯玲珑:侧重指为⼈处事圆滑事故,通常表达消极的感情⾊彩。
⾯⾯俱到:侧重指每个⽅⾯都想得很周到,每个细节都予以充分考虑,通常表达中性或积极的感情⾊彩。
【误⽤】他做起事情来⼋⾯玲珑,你就放⼼地把这个任务交给他吧! 【纠错】句中“⼋⾯玲珑”的感情⾊彩过于消极,与全句的感情⾊彩不搭配,因此应该改⽤“⾯⾯俱到”⼀词。
3.⽩驹过隙vs时光荏苒 【释义】⽩驹过隙:⽐喻时间过得飞快,就像骏马越过像缝隙⼀样短的距离⼀样,提醒⼈们要珍惜每⼀⼨光阴。
时光荏苒:“荏苒”即渐渐的意思。
指时光⼀点点流逝,渐渐过去。
【误⽤】数学考试的考场上⼀道题⽬难住了我,时光荏苒,⼏分钟后这道题⽬还是解不出来,没办法我只好放弃这道题⽬。
【纠错】句中提到⼏分钟后意味着时间很短,过得飞快,因此不能⽤“时光荏苒”。
4.百依百顺vs唯命是从 【释义】百依百顺:别⼈怎么说就怎么做,侧重指由于感情上的爱⽽表现出来的顺从。
唯命是从:不管什么样的命令都听从,侧重指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常表达消极的感情⾊彩。
【误⽤】我最看不起的就是那种整天围着领导转,百依百顺只知道拍马*的⼈。
【纠错】句中要表达的是拍马*的意思,所以选⽤“唯命是从”更好,更符合句中消极的感情⾊彩。
1、目无全牛:《庄子•养生主》中说,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全牛,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
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本词易误用为贬义。
2、天花乱坠:指说得极为动听,多指夸大或不切实际。
本词只能用来形容说。
3、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
多指男女间幼时的亲密感情。
4、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
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
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
易误用为贬义。
5、差强人意:差,稍微地。
愿意是很能振奋人,现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
易误解为“不如人意”。
6、弹冠相庆:《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取舍同也。
”弹冠,掸去帽子上灰尘准备做官。
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作贬义。
使用时易弄错感情色彩。
7、汗牛充栋:汗牛,用牛运输,使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
形容书籍极多。
形容的对象仅指书。
8、明日黄花:苏轼诗《九日次韵王巩》中有“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句。
原指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也没什么好玩赏的了。
后来用“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此成语易被想当然地误写成“昨日黄花”。
9、深孚众望:孚,使人信服。
意思是深得众人的信赖和尊重。
易误用成“不负众望”。
10、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集后力量再干。
也可写作“重振旗鼓”。
此词不能用作贬义。
11、信口雌黄:指不顾事实地随意乱说。
注意与“信口开河”区别开来,“信口开河”也有随口乱说的意思,但“信口雌黄”词义更重。
12、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
多用贬义。
13、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
不能误解为“人们都集中在家里,故万巷皆为空之意。
14、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
本词应与“不约而同”也只能做状语不能做谓语。
2021年高考语文成语辨析及造句(全国通用)第一类:望文生义1.明日黄花:黄花开得最好的时候是九月初九,而明日是指九月初十,所以明日黄花表示过时的新闻报道或事物。
例:想先请您尽快批阅拙作,恐怕稽留时间过久,将成明日黄花,因此急急付邮。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的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例:我们目前自顾不暇,郑成功不来就是天主保佑了,我们还好去惹他么。
我们不能为别人火中取栗。
3.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例:喜讯传来,首都北京万人空巷,人们兴高采烈走上街头,在广场举行庆祝。
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例:鲁迅的杂文语言犀利,思想深刻,都属于不刊之论。
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例:我也不为已甚,宽恕他过去的无礼。
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例:作为大运会指定的移动通信惟一营运商,移动公司终于如愿以偿--"独吞"大运会短信之利,而无缘介入的联通恐怕只能望洋兴叹了。
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例:他的做法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其实投机取巧,不足为训。
8.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例:我们要自力更生,决不低三下四,~。
9.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例:小人得志,一旦升迁,他的狐朋狗友们就弹冠相庆。
10.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例:我的《汉语大词典》被同桌借回家了,久假不归,我该怎么办?11.独步天下:天下没有第二个。
例:意大利石材从独步天下到正在失去的市场份额。
12.盲人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例:只凭空想像,不评估实际情况的做法,无异是盲人瞎马,自讨苦吃。
13.水清无鱼: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例:水清无鱼,要做一个能包容别人的人,你才能有更多的朋友。
14.开门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
易混成语辨析【A】1.暗箭伤人:指暗地里用某种手段伤害别人,程度较重。
含沙射影:暗中诽谤、攻击的手段多是语言,并还有影射某人或某事之意。
【B】2.当仁不让: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
义不容辞:指顾全道义而不推辞。
3.牢不可破:牢固得不可摧毁,不可动摇。
形容异常坚固。
颠扑不破:无论怎样倾跌敲打都不会破损。
比喻理论正确,无法驳倒推翻。
4.刻不容缓:一刻也不能耽搁。
形容形势紧迫。
从事情的角度讲。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容等待。
从人的心理讲。
5.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6.不胫而走:没有腿却能跑。
形容传布迅速。
胫:小腿。
不翼而飞:没有翅膀却能飞。
①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
②形容消息、言论等传布迅速。
7.不容置喙:指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
不容置疑:不容许有什么怀疑,指真实可信。
8.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侧重于“情”。
不由自主: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了自己。
9.不约而同: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侧重于“行动一致”。
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侧重于“见解一致”。
10.标新立异:指提出新奇主张或创造出新奇的式样。
独树一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
比喻自成一家。
11.不忍卒读:形容文章悲惨动人,不忍心读完。
不堪卒读:形容文章水平低劣。
12.不刊之论:刊:改变,修改。
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用来形容至理名言不可磨灭。
不易之论:形容不可变更的言论,用来指论点或意见正确。
13.不胜其烦:形容忍受不了的烦恼。
不厌其烦:形容不嫌麻烦。
不厌其详:形容不嫌详细,越详细越好。
14.不足为训:形容不值得当作典范或法则。
不足为奇:形容不值得认为奇怪。
微不足道: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
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一提。
15.不三不四: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品行不正派。
不伦不类: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着装不得体。
- 1 -16.参差不齐:高低长短不齐,常指水平能力不一致。
成语辨析100组常见的成语辨析:1.杯水车薪:比喻力量微小,难以解决问题。
2.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情,反而起到负面作用。
3.画龙点睛:比喻在事物关键的地方加上精彩的点子或语句,使事物更加完美。
4.指鹿为马:比喻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5.拔苗助长:比喻急于求成,不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6.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闭着眼睛做事,不看实际情况。
7.守株待兔:比喻固守旧有经验或方法,不思进取。
8.画饼充饥: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9.画虎类犬:比喻模仿得不到精髓,似是而非。
10.狐假虎威:比喻倚仗别人的威势欺压他人。
11.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无法解决实际问题。
12.望洋兴叹:比喻面对大问题或困境时,感到无能为力或无奈。
13.纸上谈兵:比喻只是在纸上空谈,没有实际行动。
14.针锋相对:比喻针对对方的观点或行为,采取相反或对立的态度。
15.饮水思源:比喻对恩惠的感激不忘,铭记在心。
16.投鼠忌器:比喻因小失大,因怕打草惊蛇而不敢采取行动。
17.画地为牢:比喻限制自己的行动范围,不得逾越。
18.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19.咎由自取:比喻自己的错误或困境是自己造成的,怨不得别人。
20.引火烧身:比喻自找麻烦,自讨苦吃。
21.守口如瓶:形容说话谨慎,保守秘密,不轻易透露。
22.守株待兔:比喻墨守成规,追求侥幸,不求进取。
23.纸上谈兵:比喻只是空谈理论,缺乏实践经验。
24.指鹿为马:比喻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25.捉襟见肘: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26.坐井观天:比喻视野狭窄,知识有限。
27.左邻右舍:指左右相邻的邻居,也可用来泛指周围的人。
28.左膀右臂:比喻得力的助手或亲信。
29.赤手空拳:比喻没有任何依靠或资源,处于劣势地位。
30.赤子之心:比喻纯洁无邪的心态或思想。
31.打草惊蛇:比喻行动失误,无意中惊动了对方,引起对方的警觉。
32.打蛇打七寸:比喻做事要抓住要害,抓住关键。
高考成语积累:常见成语辨析181例1、管窥蠡测: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量海水。
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
(贬义词)2管中窥豹:通过竹管子的小孔来看豹,只看到豹身上一块斑纹。
比喻只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
有时同“可见一斑”连用,比喻从观察到的部分,可以推测全貌。
3、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点:涂上一点,表删去。
)4、道路以目:形容百姓慑于暴政,在路上相见,不敢交谈,敢怒不敢言,只能以目示意。
5、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一时不会终止。
6、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文学艺术,常跟“阳春白雪”对举。
7、亦步亦趋: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顺从别人,跟着人家走。
多用作贬义词。
8、不瘟不火:指戏曲表演非常沉稳,既不沉闷乏味,也不火爆。
(注意使用的对象)9、色厉内荏: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多用作贬义。
10、釜底抽薪:抽去锅底下的柴火。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
11、东施效颦:比喻胡乱模仿,效果很坏。
多用作贬义。
12、胸无城府:指为人坦率真诚,不用心机。
(褒义词)13、大快朵颐:形容食物鲜美,吃得很满意。
(注意形容的对象)14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
15评头论足:指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的容貌,也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
多用作贬义。
16醍醐灌顶:比喻灌输智慧,使之从迷惑中醒悟或彻底觉悟。
17目不识丁:形容人不识字,没有文化。
18一文不名:一个钱也没有。
(名:占有)19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人勤劳。
(褒义词)20耳提面命:形容恳切地教导。
多用于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
(褒义词)21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了以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22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
23忍俊不禁:忍不住笑了出来。
在句子中使用时,不能与“笑”字重复。
24悬壶济世:指行医救助生灵。
(壶,药壶也,注意该词的使用对象)25、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
多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贬义词)26、越俎代庖:厨子不做饭,掌管祭祀神主的人不能越过自己的职守,放下祭器去代替厨子做饭。
2023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正确辨析使用成语一、追根溯源——成语误用的11个原因原因一:望文生义成语具有结构的稳定性和意义的整体性,其含义是约定俗成的。
如果仅从字面理解,就可能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应用体验】下面句中成语的使用,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分析错因。
1、赵老师学的是冷门专业,当年毕业时,不少同学离开了该领域,而他守正不阿,坚持致力于该专业的教研工作,最后硕果累累。
(×)【解析】“守正不阿”形容处理事情公平正直,不讲情面。
正,公正。
阿,偏袒。
2、近年来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对商场里琳琅满目的高档电器也不再望尘莫及了。
(×)【解析】“望尘莫及”,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形容远远落后。
多用于表示对人钦佩的自谦语。
3、有专家指出,石油是不可忽视的战略资源,我们必须厝火积薪,未雨绸缪,进一步健全中国的石油安全体系。
(×)【解析】“厝火积薪”指把火放在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的危险。
4、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春天在大家的盼望中姗姗而来,到处都涣然冰释,生机勃勃。
(×)【解析】“涣然冰释”,像冰块遇热,一下子就融解了。
比喻嫌隙、疑虑、误会等完全消除。
5、某些管理机构缺乏“大数据思维”,以邻为壑,不与相关机构共享信息资源,公共数据中心的建设将有助于改变这种状况。
(×)【解析】“以邻为壑”指拿邻国当作大水坑,把本国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把灾祸推给别人。
6、古人写文章都是文不加点,今天的人读起来很吃力。
(×)【解析】文不加点:指文章一气写成,无须修改。
形容思维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作者显然是望文生义,以为“点”就是指标点符号,“点”在这里表示涂改。
7、曾经富庶的大西洋某岛国如今经济状况已如履薄冰,濒临“国家破产”的边缘。
(×)【解析】如履薄冰:像走在薄冰上一样。
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