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手卫生监督检查记录表
- 格式:docx
- 大小:20.98 KB
- 文档页数:6
科室:改进项目:对手卫生的认识和对手卫生的依从性。
存在问题:1、洗手时,不能正确使用非手触式开关2、未能严格按照“六步洗手法”要求洗手原因分析:1、手卫生意识不强2、工作繁忙,未能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计划(P )预期目标:增强手卫生意识,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实施(D )1、对全科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相关知识培训2、在所有洗手水龙头处张贴彩色标准洗手流程图3、定期或不定期督促检查洗手执行情况检查(C )效果评估: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不断提高,手卫生依从性达到76.7%处理(A )总结,下一步工作计划:手卫生依从性逐步提高,但仍存在意识不强等问题。
今后要进一步增强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手卫生依从性超过85%科室:改进项目:对手卫生的认识和对手卫生的依从性。
存在问题:1、部分人员对手卫生知识的理解不够,对手卫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2、洗手设施不全,对科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原因分析:1、部分人员对手卫生的认识存在严重偏差2、手卫生设施不完善3、监督力度不够,管理上重视不够计划(P )预期目标:继续增强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手卫生依从性超过95%实施(D )1、 进一步加强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培训2、改进洗手设施,均为长柄龙头,每龙头备齐洗手液、擦手纸3、建立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监督机制检查(C )效果评估:手卫生意识明显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大于87.5%处理(A )总结,下一步工作计划: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切实提高,但仍需进一步强化,确保手卫生合格率达95%科室:改进项目:对手卫生的认识和对手卫生的依从性。
存在问题:1、个别人员对手卫生重要性认识依然存在不足2、手卫生督查不够到位原因分析:1、少数人员对手卫生的认识存在一定偏差2、监督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强计划(P )预期目标:继续增强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手卫生依从性达到100%实施(D )1、 进一步强化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2、健全完善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监督机制检查(C )效果评估:手卫生意识显著提高,手卫生依从性达到95%处理(A )总结,下一步工作计划: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一步提高,但仍需进一步规范,确保手卫生合格率达100%;手卫生培训规范化,作为每年新护士培训课程手卫生考核合格率统计图第一季度第三季度手卫生考核合格率曲线图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00.00%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心血管科手卫生用品领用量统计表第一季度第三季度心血管科手卫生用品领用量曲线图010203040506070第一季度第三季度。
医务科督导检查记录表(临床检验)按说明书保存试剂管理规范,试剂领用记录完整,并按归类顺序摆放易燃易爆危险品有应急预案,化学危险品清单和取用记录管理规范化学危险品管理制定地点专人管理,归类顺序摆放质控重点检验科实验室安全符合要求检查结果是□否□备注检查结果1、实验室人员未按要求佩戴防护工具操作有毒有害物质。
2、未严格依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离心、搅拌、加热等操作。
3、污染标本与未污染标本混放。
整改措施1、加强实验室人员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实验室人员能动性,佩戴相关防护工具。
2、加强监督实验人员操作过程,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3、污染标本与微污染标本分开放置。
整改时效:立即整改□限期整改□择期整改□科室负责人:检查者:整改反馈:科室负责人医务科制度落实情况追踪及分析评价:注:此表单一式二份,一份由医务科存档,一份由科室存档。
实验室应按照规定地点专人管理化学危险品,归类顺序摆放,确保易燃易爆危险品溢出及暴露时能够及时应急。
同时,应制定化学危险品清单和取用记录,管理试剂的使用和领用记录应完整,试剂在有效期内,按照说明书保存。
为了保证实验室的质量管理,需要重点关注检验报告书写的规范性和统一性。
检验报告单应采用国际单位或权威学术机构推荐的单位,并且实行双签字制度。
此外,实验室应将清洁区与污染区分区合理,确保实验室的清洁度。
在检查结果中,需要注意检验报告单格式规范、统一,检测项目名称有中文或英文对照,报告单实行双签字等内容。
同时,应建立定期自查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做好问题反馈,并进行整改,以持续提高检验报告质量。
在废弃物、废水处理方面,应确保处理登记完整,符合相关要求。
实验室工作流程应合理,符合准入标准,并且已开展的检验项目应符合质控合格要求。
实验人员应知晓职责要求,并且新项目开展应符合流程,与临床沟通,检验报告单信息包括标本类型、采集时间、结果报告时间。
最后,需要注意人员培训和大型生化仪培训合格证的情况,有定期培训考核记录。
手卫生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
摘要:
1.手卫生的重要性
2.手卫生质量持续改进措施
3.手卫生效果评价
4.总结
正文:
一、手卫生的重要性
手卫生是预防院内感染最有效、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法,它不仅关系到患者的安全,也是保障医务人员自身安全的重要措施。
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良好的手卫生习惯可以降低30% 的院内感染率。
在我国,手卫生工作同样受到高度重视,各级医疗机构都在努力落实相关规范。
二、手卫生质量持续改进措施
为了提高手卫生质量,本年度我们采取了以下持续改进措施:
1.加强培训:对手卫生规范和六步洗手法进行全员培训,确保每位医务人员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2.定期检查:对手卫生设施和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配置有效、齐全,使用便捷。
3.依从性调查:对手卫生正确率及依从性进行调查,了解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
4.抽考:对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抽考,以考促学,提高手卫生意识。
5.培养:进行医务人员手采样细菌培养,了解手卫生效果,为进一步改进提供依据。
三、手卫生效果评价
通过上述持续改进措施,我们的手卫生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
手卫生正确率从80% 提高到了95%,依从性也从70% 提升到了90%。
在抽考和培养结果中,我们也看到了明显的改善。
这些数据表明,我们的措施是有效的。
四、总结
综上所述,做好手卫生工作是预防院内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的重要手段。
通过持续改进措施,我们可以不断提高手卫生质量,为患者和医务人员创造一个更安全、更健康的环境。
科室手卫生自查表正式版《手卫生依从性观察表》使用说明举例一7月7日下午15时对医生甲进行手卫生依从性观察,观察时间20分钟,观察结果如下:接诊患者A前,医生甲进行了洗手,七步洗手法正确(第一个洗手时机);为患者A做侵入性无菌操作前进行了洗手,然后戴手套进行侵入性无菌操作(第二个洗手时机),操作完了脱手套、洗手,洗手方法正确(第三个洗手时机);对患者A进行诊疗结束后,马上接诊患者B(第四个洗手时机);为患者B进行体格检查,检查结束后使用快速手消毒液进行消毒(第五个洗手时机)。
《手卫生依从性观察表》填写情况(标黄色部分):注意事项:1、如果接诊患者A前,医生甲进行了洗手,七步洗手法不正确(第一个洗手时机),那么医生甲这一次的手卫生是不正确的,“是否正确”处勾“否”;2、如果医生甲为患者A做侵入性无菌操作前没有进行了洗手,直接戴手套进行侵入性无菌操作(第二个洗手时机),那么医生甲这一次的手卫生也是不正确的,“是否正确”处勾“否”。
因为医务人员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应当戴无菌手套,戴手套前、脱手套后应当洗手。
一次性无菌手套不得重复使用。
3、如果对患者A进行诊疗结束后,不是马上接诊患者B,而是经过较长时间后,再接诊患者B时,没有进行洗手或者手消毒(第四个洗手时机)直接进行体格检查,那么医生甲这一次的手卫生是不正确的,“手卫生措施”处勾选“未采取”,“是否正确”处勾“否”。
4、接触一个患者至少产生两个洗手时机。
举例二7月7日下午15时对护士乙进行手卫生依从性观察,观察时间20分钟,观察结果如下:为患者C翻身、拍背前使用快速手消毒液进行手消毒(第一个洗手时机);为患者C翻身、拍背结束后,没有进行手卫生(第二个洗手时机);过来10分钟后,戴一次性手套,为患者D进行口腔护理(第三个洗手时机),为患者D护理结束后,脱手套,进行洗手,洗手方法不正确(第四个洗手时机)《手卫生依从性观察表》填写情况(标绿色部分):举例三7月7日下午15时对护工丙进行手卫生依从性观察,观察时间20分钟,观察结果如下:没有进行手卫生直接为患者E翻身、拍背(第一个洗手时机);为患者E翻身、拍背后(第二个洗手时机)没有手卫生直接为患者F进行翻身拍背(第三个洗手时机),患者F进行翻身拍背后进行洗手,但洗手方法不正确(第四个洗手时机)。
手卫生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摘要:一、手卫生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的概述1.手卫生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的目的2.手卫生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的内容二、手卫生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的具体内容1.基本信息栏2.手卫生评估项目及标准3.评估结果记录4.改进措施及实施情况5.检查人及日期三、手卫生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的作用与意义1.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意识2.降低医院感染风险3.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四、如何填写手卫生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1.准确填写基本信息2.定期进行手卫生评估3.如实记录评估结果4.及时采取改进措施5.检查人与被检查人共同签字确认正文:手卫生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是用于记录医护人员手卫生质量评估及改进过程的一种表格。
通过该表格,可以对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状况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提高手卫生质量,降低医院感染风险。
一、手卫生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的概述手卫生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的主要目的是监测和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质量。
通过评估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以降低医院感染风险,提高医疗质量。
二、手卫生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的具体内容1.基本信息栏:包括医疗机构名称、部门、被评估人姓名、评估时间等信息。
2.手卫生评估项目及标准:根据我国相关规定,包括手部皮肤、指甲、戒指等方面的评估,以及评估标准。
3.评估结果记录:评估人根据标准对被评估人的手卫生状况进行打分,并记录在表格中。
4.改进措施及实施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并记录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
5.检查人及日期:检查人负责检查评估结果的准确性,以及改进措施的落实情况,并在表格上签字确认。
三、手卫生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的作用与意义手卫生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意识,让他们认识到手卫生对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对医护人员手卫生状况的定期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降低医院感染风险,提高医疗质量。
观察监督表机构: 调查时段*: 监督过程编号*:卫生服务: 日期: (日/月/年) / / 监督人员: (姓名缩写)病房: 开始/结束时间:(小时:分钟) : / :页数:科室:持续时间: (分钟) 城市**:* 由数据管理人员填写。
**选填,适当时根据当地要求和规定填写。
一般建议(参照手卫生技术参考手册)实行公开直接观察时,监督人员应该向医务工作者(适当时应包括患者在内)介绍自己,解释自己的工作任务,并建议获得直接的非正式反馈信息。
在以下四种主要专业分类的卫生保健工作人员(见下)为患者提供服务时给予监督。
为了能在必要时立即修改,应该使用铅笔记录监督数据。
在开始收集数据之前,填写表格上方部分(表头)的内容(结束时间和监督持续时间除外)。
持续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根据监督的内容可有10分钟差异);监督过程结束后,填写结束时间和监督持续时间。
如果手卫生监督机会数量允许,监督人员可以最多同时监督三名医务工作者。
表格中的每一列专门用来记录特定专业分类人员的手卫生操作情况。
因此,在专门分类的一列中可以顺序记录同一次监督过程中多个医务工作者的情况。
或者,也可以在每一列中专门记录指定专业分类的同一名医务工作者。
当您发现手卫生的指征时,在“机会”一栏中记录一次机会,然后在您所发现的相应指征前面的方框中填写“X”。
随后,填写所有适当的指征,以及是否执行相关手卫生措施。
每次机会只与每列中的一行相对应,每列之间的各行无相关性。
将“X”填入方框中(某次机会中可以有多种选择)或将“X”填入圆圈中(一次仅有一个选择),选择适当的项目。
如果一次机会中存在多种指征,则应使用“X”在方框中记录每种指征。
必须在机会中记录所有采取或未采取措施的情况。
只有在医务工作者佩戴手套且未采用手卫生措施时,才能记录为佩戴手套。
使用说明1. 2. 3. 在同一行中报告监督过程编号和相关的监督数据。
监督过程编号这一属性明确了在依从性计算中已经考虑了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