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质量管理 TQC 介绍
- 格式:docx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37
TQC(全面质量管理)什么是TQC(全面质量管理)TQC是英文Total Quality Control(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是以组织全员参与为基础的质量管理形式。
全面质量管理代表了质量管理发展的最新阶段,起源于美国,后来在其他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开始推行,并且在实践运用中各有所长。
特别是日本,在60年代以后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引起世界各国的瞩目。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全面质量管理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和深化,逐渐由早期的TQC(Total Quality Control)演化成为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其含义远远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质量管理的领域,而成为一种综合的、全面的经营管理方式和理念。
TQC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1. 全面质量的管理过去我们一说到质量,往往是指产品质量,它包括性能、寿命、可靠性和安全性,即所谓狭义质量概念。
当然,产品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产品质量再好,如果制造成本高,销售价格贵,用户是不欢迎的。
即使产品质量很好,成本也低,还必须交货及时和服务周到,才能真正受到用户欢迎。
因此一个企业必须在抓好产品质量的同时,要抓成本质量、交货期质量和服务质量。
这些质量的全部内容就是所谓广义的质量概念,即全面质量。
可见,质量管理必须对这种广义质量的全部内容进行管理。
产品质量+成本+交货期+服务=全面质量2. 全部过程的管理产品是怎样形成的呢?它是包括企业一系列活动的整个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市场调查、研究、设计、试制、工艺与工装的设计制造、原材料供应、生产制造、检验出厂和销售服务。
用户的意见又反馈到企业加以改进,这整个过程可看作是一个循环过程。
可见,产品质量的提高依赖于整个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质量的提高,因此,质量管理必须对这种全部过程的每个环节都进行管理。
3. 由全体人员参加的管理产品质量的好坏,是企业许多环节和工作的综合反映。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Control)定义: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顾客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制造和售后服务,把企业内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的体系。
意义:* 提高产品质量* 改善产品设计* 加速生产流程* 鼓舞员工的士气和增强质量意识* 改进产品售后服务* 提高市场的接受程度* 降低经营质量成本* 减少经营亏损* 降低现场维修成本* 减少责任事故范围: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与其他概念的基本差别在于,它强调为了取得真正的经济效益,管理必须始于识别顾客的质量要求,终于顾客对他手中的产品感到满意。
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指导人、机器、信息的协调活动。
其主要活动范围可以使用如下示意图描述:TQM的基础:* 系统工程与管理(系统工程)* 完善的技术方法(控制工程)* 有效的人际关系(行为工程)TQM的演变:TQM的演变过程TQM的工作内容:* 新设计的控制* 进厂材料的控制* 产品的控制* 专题研究全面质量管理原理概述:1. 在“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这一短语中,“质量”一词并不具有绝对意义上的“最好”的一般含义。
质量是指“最适合于一定顾客的要求”。
这些要求是:a.产品的实际用途;b.产品的售价。
2. 在“质量控制”这一短语中,“控制”一词表示一种管理手段,包括四个步骤:a.制订质量标准;b.评价标准的执行情况;c.偏离标准时采取的纠正措施;d.安排改善标准的计划。
3. 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可以划分为两大类:a.技术方面的,即机器、材料和工艺;b.人方面的,即操作者、班组长和公司的其他人员。
在这两类因素中,人的因素重要得多。
4. 全面质量管理是提供优质产品所永远需要的优良的产品设计,加工方法以及认真的产品维修服务等活动的一种重要手段。
5. 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适用于任何制造过程,由于企业行业、规模的不同,方法的使用上略有不同,但基本原理仍然是相同的。
TQCTQC是英文Total Quality Control(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全面质理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是以组织全员参与为基础的质量管理形式。
全面质量管理代表了质量管理发展的最新阶段,起源于美国,后来在其他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开始推行,并且在实践运用中各有所长。
特别是日本,在60年代以后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引起世界各国的瞩目。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全面质量管理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和深化,逐渐由早期的TQC(TotalQualityContr01)演化成为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其含义远远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质量管理的领域,而成为一种综合的、全面的经营管理方式和理念。
全面质量管理内容和特点,概括起来是“三全”、“四一切”。
“三全”——是指对全面质量、全部过程和由全体人员参加者的管理。
1. 全面质量的管理过去我们一说到质量,往往是指产品质量,它包括性能、寿命、可靠性和安全性,即所谓狭义质量概念。
当然,产品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产品质量再好,如果制造成本高,销售价格贵,用户是不欢迎的。
即使产品质量很好,成本也低,还必须交货及时和服务周到,才能真正受到用户欢迎。
因此一个企业必须在抓好产品质量的同时,要抓成本质量、交货期质量和服务质量。
这些质量的全部内容就是所谓广义的质量概念,即全面质量。
可见,质量管理必须对这种广义质量的全部内容进行管理。
产品质量+成本+交货期+服务=全面质量2. 全部过程的管理产品是怎样形成的呢?它是包括企业一系列活动的整个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市场调查、研究、设计、试制、工艺与工装的设计制造、原材料供应、生产制造、检验出厂和销售服务。
用户的意见又反馈到企业加以改进,这整个过程可看作是一个循环过程。
可见,产品质量的提高依赖于整个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质量的提高,因此,质量管理必须对这种全部过程的每个环节都进行管理。
全面质量控制(TQC)全面质量控制的两个方面含义:一是全面控制,即以优质为中心,实行全员工、全过程、全方位控制;二是全面质量,包括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
对于质量的定义,国家标准中的定义是“产品、过程或服务满足规定或潜在要求(或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即“质量”由两个层次构成:一是产品必须满足规定或潜在的需要,二是产品特征和特性的总和。
第一层次反映了产品的客观标准。
第二层次反映了产品的内在要素。
只有内在要素达到要求,又为用户所需要的产品才算得上质量好的产品。
全面质量控制的发展史1951年,费根堡提出了“全面品质管制”(TQC)的概念,将品保范围由制造扩大至从设计到销售的各机能中。
1955年,JUSE邀请朱兰教授到日本指导TQC,管理者这时开始参与品质改进工作,到了1960年,领班开始参与品质改进工作,到了1962年,基层工人参与品质改进,这就是品质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
到了1965年,公司员工都开始投入到品质改善中,这实际是对TQC的一种延续,但日本人为将其对外称全公司品质管制(Company Wide Quality Control,CWQC)。
CWQC在推动中有个特点,就是垂直组织的指导与横向机能组织的协力相结合,一般以垂直组织运作,同时横向以机能委员会组织来推动,来打破本位思想和协调工作。
CWQC是一个完整的品管体系,它在原先TQC基础上又糅合了自己的“工人参加管理”、“三检制”、“三结合”、“合理化建议活动”等思想和经验使之完善。
最终CWQC包括经营者的方针管理在内,品管圈也是其中一环,CWQC有效地提升了日本式的品质管理模式。
到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制造业受到日本的冲击,为了改变颓势,提升企业竞争力,美国向日本学习CWQC做法。
1980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推出了一个专辑《日本能,我们为什么不能》掀起了学习与反思的高潮。
1985年美国海空系统指挥部(Navy Air Systems Command)首创了TQM(Total Qualitv Management)一词并得到了各界的广泛响应,政府、企业界、教育界全面推行TQM,在这过程中,渐渐地TQM与量化质量成本、TQC、可靠性工程和零缺陷等方法融合,形成了较为系统的TQM体系。
全面质量管理(TQC)介绍全面质量管理(TQC)是一种管理理念,旨在通过全员参与、全面管理、全过程控制等手段,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满足客户需求并实现组织的长期发展目标。
TQC强调所有员工都是质量管理的参与者,强调团队合作、持续改进和客户满意度。
TQC的基本原则TQC的基本原则包括:1.顾客导向:将顾客需求置于首位,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以满足顾客需求。
2.全员参与:所有员工都应参与质量管理活动,努力达到共同的质量目标。
3.过程优化:关注整个生产或服务过程,寻求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双重提高。
4.持续改进:通过持续的学习和改进,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5.数据驱动:依靠数据和事实进行决策,提高管理有效性和决策准确性。
TQC的实施步骤实施TQC需要以下步骤:1.确定质量方针:明确组织的质量目标和方向,确立顾客满意度为核心目标。
2.培训员工:培训所有员工的TQC理念和方法,建立全员参与的文化。
3.建立质量控制系统:确保生产过程和产品符合标准,保证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4.持续改进:通过PDCA循环(计划、实施、检查、行动)不断改进生产过程和质量水平。
5.推广TQC文化:将TQC理念贯穿于整个组织中,建立质量文化,实现全员参与的目标。
TQC的优势TQC的优势包括:1.提高产品质量:通过全员参与和持续改进,产品质量得到提升,减少缺陷率。
2.降低成本:优化生产流程和减少不合格品,降低了生产成本。
3.提高员工士气:员工参与决策和质量管理,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和士气。
4.增强竞争力: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增强了组织的市场竞争力。
总结全面质量管理(TQC)是一种重要的管理理念,通过全员参与、全面管理、持续改进等方式,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实现组织的长期发展目标。
实施TQC需要组织全员的积极参与,建立质量控制系统和持续改进机制。
通过TQC,组织可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品质的历史演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二、品质管理的未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品质大师理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四、全面品质经营(TQ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五、以ISO(QS)9000为基迈向TQM 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六、全面品质经营(TQM)的理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七、全面品质经营(TQM)的中心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 8八、全面品质经营(TQM)的文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九、全面品质经营(TQM)的团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十、全面品质经营(TQM)的管理策略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十一、全面品质经营(TQM)的管理模式 ___________________ 18 十二、全面品质经营(TQM)的运作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 23 十三、全面品质经营(TQM)的架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十四、为何要推动TQ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 十五、推动全面品质经营TQM的时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 十六、全面品质经营(TQM)推动组织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十七、全面品质经营(TQM)成功要素33一、品质的历史演进供货商企业(本身)客户二、品质管理的未来(一)以品质为中心的经营管理1.检讨组织任务。
2.「品质」长期经营。
3.鉴定品质经营特性。
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和内容
质量管理是现代企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全面质量管理(TQC)是一种以全员管理为基础,综合运用一套质量管理体系,为实现顾客满意而进行的长期不懈努力。
全面质量管理包括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工作质量三个方面,其中产品质量是狭义的质量概念,是指产品内在质量和外在质量,涉及产品性能、寿命、可靠性、适用性、安全性、经济性、服务、外观几个方面。
而广义的质量概念则包括了工程质量和工作质量,是指在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对生产过程和操作标准进行管理和改进,以达到更高的质量标准。
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方法包括制定质量方针与目标、质量管理组织建设、质量监督控制、质量改进等。
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是通过对市场的分析和顾客的需求来确定的。
质量管理组织建设是确保质量管理的有效实施,通常设立质检科和质检组来负责质量管理。
质量监督控制是根据质量标准对生产全程进行的质量检查、评定,包括对产品的质量检验、质量鉴定、质量技术指导、质量统计、签发质量合格证等。
质量改进则是对生产过程影响产品质量的各因素进行完善和整改,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
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降低生产成本和风险,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
一、品质的历史演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二、品质管理的未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品质大师理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四、全面品质经营(TQ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五、以ISO(QS)9000为基迈向TQ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六、全面品质经营(TQM)的理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七、全面品质经营(TQM)的中心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 8八、全面品质经营(TQM)的文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九、全面品质经营(TQM)的团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十、全面品质经营(TQM)的管理策略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十一、全面品质经营(TQM)的管理模式 ___________________ 18十二、全面品质经营(TQM)的运作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 23十三、全面品质经营(TQM)的架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十四、为何要推动TQ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十五、推动全面品质经营TQM的时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十六、全面品质经营(TQM)推动组织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十七、全面品质经营(TQM)成功要素33一、品质的历史演进供货商企业(本身)客户二、品质管理的未来(一)以品质为中心的经营管理1.检讨组织任务。
2.「品质」长期经营。
3.鉴定品质经营特性。
4.关键领域的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