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质量管理和7个QC工具
- 格式:ppt
- 大小:523.50 KB
- 文档页数:35
QC新七大手法质量管理新七种工具是日本质量管理专家于70年代末提出的,主要运用于全面全面质量管理PDCA循环的P(计划)阶段,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技术方法,整理和分析数据资料,进行质量管理。
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主要运用于生产过程质量的控制和预防,新的七种质量控制工具与其相互补充。
1.亲和图法从浑沌的状态中(未知、未经验的领域、将来的问题)将所收集到的语言资料, 根据其相互间的类似性(亲和性)来分类,将问题明确化。
2.关联图法对于各种复杂性原因缠绕的问题,针对问题将原因群展开成 1 次、 2 次原因,将其因果关系明朗化,以找出主要原因(必须采取对策的重点项目)。
3.系统图法为了达成所决定的目的与目标,依“目的——手段”系列做有系统的展开,以寻求最适当手段及策略的方法,又称树形图或家系图。
4.箭形图法以达成的目的必要实施事项 (作业、手段等) 为主体,依时间序列的顺序,连结成网状的箭形图,而订定最适当的日程计画,有效率地管理进度。
※PERT(计划审评法)表现日程计画之图,即是箭形图法。
5.过程决定计划图法针对计划的实施, 随着事态的进展而设想各种结果和问题,制定出能获得理想结果的过程。
6.矩阵图法利用一元性的排列,找出其相对因素,探索出问题之所在、问题形态;也可从二元性关系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构想。
7.矩阵数据解析法又称为主成分分析法,是多变量解析法中的一个解析方法。
可将矩阵图中排列之从多数据作整理及预测,为新QC七大手法中唯一的数值资料解析法,多用于市场调查及工程问题之解析。
老7大手法:查货流程与细节一、了解清楚工艺单与样衣,并以此为依据。
二、先进行尺寸检查,对关键尺寸点如:衣长、裤长、胸围、袖长、肩宽......关键尺寸点的误差不可超过1CM。
三、绣印花或其它装饰性花样对其进行质量检查如:位置、配色、针数、效果......四、面料与主色配色铺料《参照工艺制做单》五、针距、线色,六、逢制工艺。
(不同的服装类型、款式。
全面质量管理的常用七种工具所谓全面质量管理常用七种工具,就是在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中,用于收集和分析质量数据,分析和确定质量问题,控制和改进质量水平的常用七种方法。
这些方法不仅科学,而且实用,作为班组长应该首先学习和掌握它们,并带领工人应用到生产实际中。
一、检查表检查表又称调查表,统计分析表等。
检查表是QC七大手法中最简单也是使用得最多的手法。
但或许正因为其简单而不受重视,所以检查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少。
使用检查表的目的:系统地收集资料、积累信息、确认事实并可对数据进行粗略的整理和分析。
也就是确认有与没有或者该做的是否完成(检查是否有遗漏)。
二、排列图法排列图法是找出影响产品质量主要因素的一种有效方法制作排列图的步骤:1、收集数据,即在一定时期里收集有关产品质量问题的数据。
如,可收集1个月或3个月或半年等时期里的废品或不合格品的数据。
2、进行分层,列成数据表,即将收集到的数据资料,按不同的问题进行分层处理,每一层也可称为一个项目;然后统计一下各类问题(或每一项目)反复出现的次数(即频数);按频数的大小次序,从大到小依次列成数据表,作为计算和作图时的基本依据。
3、进行计算,即根据第(3)栏的数据,相应地计算出每类问题在总问题中的百分比,计入第⑷栏,然后计算出累计百分数,计入第⑸栏。
4、作排列图。
即根据上表数据进行作图。
需要注意的是累计百分率应标在每一项目的右侧,然后从原点开始,点与点之间以直线连接,从而作出帕累托曲线。
三、因果图法因果图又叫特性要因图或鱼骨图。
按其形状,有人又叫它为树枝图或鱼刺图。
它是寻找质量问题产生原因的一种有效工具。
画因果分析图的注意事项:1、影响产品质量的大原因,通常从五个大方面去分析,即人、机器、原材料、加工方法和工作环境。
每个大原因再具体化成若干个中原因,中原因再具体化为小原因,越细越好,直到可以采取措施为止。
2、讨论时要充分发挥技术民主,集思广益。
别人发言时,不准打断,不开展争论。
QC七大手法又称品管七大工具,是常用的统计管理方法。
QC七大手法,体现了质量管理的“以事实和数据为基础进行判断和管理”的特点,是建立在全面质量管理思想之土的组织性的质量管理,是以数据统计方法为基础的质量控制。
QC七大手法:1、检查表2、层别法3、柏拉图法4、特性要因图法5、散布图6、直方图7、管制图QC九大步骤:1、发掘问题2、选定题目3、追查原因4、分析资料5、提出办法6、选择对象7、草拟行动 8、成果比较 9、标准化一、发掘问题:1、问题小易发挥2、不花钱即可由小组自行解决3、有预期之成果4、可达到演练和实用之目的二、选定题目:选题原则:意见一致,不花钱,短期内可以做到不要别人支持选题方向:团队合作,提高生产力,提高品质,降低成本工具:选题评估三、追查原因:针对问题、经由脑力激荡可能发生的原因工具:鱼骨图(特性要因图)四、分析资料:用QC七大工具找出生产问题的重点加以分类,排列以及编辑以使小组成员修作明确的抉择工具:价差表管制图直方图特性要因图柏拉图散布图层别法五、提出办法:针对问题重点提出解决办法,同时订出解决方案的标准,以确定小组是否有能力解决工具:鱼骨图(特性要因图)六、选择对象:1、采用全员认为最能发挥的方式2、朝放置再发生的方向选择3、对策无副作用,选择对策要根据现状分析,检讨如何改善,并将预期的成果显现出来七、草拟行动:3W :WHAT WHO WHEN1、把每一样工作细节列下来2、每位组员参与讨论取得协议3、开始分配任务(平均分配、组员性向、职位相关)4、制定完成时间和期限八、成果比较:1、期间比较(改善前中后)2、特性值比较(品质提高、成本降低、效率提升)3、无形成果比较(意识、能力、信心、责任感、方法应用)4、比较基准一致,且勿以单一角度比较工具:柏拉图比较,推移图比较九、标准化:依据现场实际状况合理制定材料、设备、制品等作业方法,手训,规定,规格等标准,有组织有系统灵活运用,以达到经营管理之目的。
质量管理(品质管理)工具QC七大手法-亲和图在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中通常将层别法、柏拉图、特性要因图、查检表、直方图、控制图和散布图称为“老七种工具”,而将关联图、亲和图、系统图、矩阵图、矩阵数据分析法、PDPC法以及箭条图统称为“新七种工具”亲和图法也叫KJ法、A型图解法。
什么是亲和图法?就是针对某一问题,充分收集各种经验、知识、想法和意见等语言资料,通过系统分析的方法,进行汇总,按其相互接近的程度(亲和性或相近性)加以综合整理,使问题明确起来,求得一致认识和实现协调工作,以利于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如下图。
亲和图主要用途■用于工厂经营方针的制定与贯彻:工厂在确定经营方针和目标时,要广泛发动职工群众,多方听取意见,绘出系统分析图解,并以口头方式向下级传达、贯彻工厂的方针、目标和措施,达到制定和贯彻的目的。
■用于讨论未来问题或未曾经历的问题,借此吸收全员看法,获知全貌、掌握问题,形成自己的构思,想出对策。
■用于预测用户对某一产品的反映,制订开辟新市场方案等。
亲和图法图解的绘制程序■确定主题:小组观念沟通,破除已被采用的不正确的固有概念,提倡新思维、新观念。
■收集语言资料:直接观察法:利用眼、手、耳等直接观察;面谈调查法;阅览调查法;个人思考法(回忆法、自省法);团体讨论法(脑力激荡法、小组讨论法)。
■语言资料卡片化:将收集的语言资料用简明、精练的文字做成卡片。
■卡片汇总、整理、分组:收集所有人写出的资料卡片,将资料卡片加以搅混后摊开在大白纸上或桌面上。
■制作、摆放亲和卡:按各因素之间的相似性分类、汇总,卡片分组,将最初的相同信息的卡片资料汇总到一张卡片上。
■制作亲和图:卡片进行配置排列,把一叠叠亲和卡依次排列在大白纸上,粘贴、固定。
■口头发表:亲和图完成后,所有相关人员共同讨论,进一步理清其关系,统一大家的认知,边看亲和图法的图解,边按其内容进行讲解、说明。
■写出分析报告:根据KJ法图解,写出分析报告,说明方案的内容、措施、计划、结论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等亲和图法的应用实例,如何开设一家受欢迎的快餐店?■如何提高食堂饭菜质量。
新QC七大手法质量管理新七种工具是日本质量管理专家于70年代末提出的,主要运用于全面全面质量管理PDCA循环的P(计划)阶段,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技术方法,整理和分析数据资料,进行质量管理。
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主要运用于生产过程质量的控制和预防,新的七种质量控制工具与其相互补充。
一、箭线图法箭线图法,又称矢线图法,是网络图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箭线图法是制定某项质量工作的最佳日程计划和有效地进行进度管理的一种方法,效率高,特别是运用于工序繁多、复杂、衔接紧密的一次性生产项目上。
二、关联图法关联图法,是指用一系列的箭线来表示影响某一质量问题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的连线图。
质量管理中运用关联图要达到以下几个目的。
1、制定TQC活动计划;2、制定QC小组活动计划;3、制定质量管理方针;4、制定生产过程的质量保证措施;5、制定全过程质量保证措施。
通常,在绘制关联图时,将问题与原因用“○”框起,其中,要达到的目标和重点项目用“”圈起,箭头表示因果关系,箭头指向结果,其基本图形如下图1所示。
三、系统图系统图,是指系统寻找达到目的的手段的一种方法,它的具体做法是将把要达到的目的所需要的手段逐级深入,如下图2所示。
系统法可以系统地掌握问题,寻找到实现目的的最佳手段,广泛应用于质量管理中,如质量管理因果图的分析、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各种质量管理措施的开展等。
四、KJ法KJ法是日本专家川喜田二郎创造的,KJ是他的名字打头的英文字母缩写。
KJ法针对某一问题广泛收集资料,按照资料近似程度,内在联系进行分类整理,抓住事物的本质,找出结论性的解决办法。
这种方法是开拓思路、集中集体智慧的好办法,尤其针对未来和未知的问题可以进行不受限制的预见、构思、对质量管理方针计划的制定、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决策和质量保证都有积极的意义。
五、矩阵图法矩阵图法运用二维、三维……多维矩阵表格,通过多元因素分析找出问题和造成问题的原因。
矩阵图的基本形式如下图3所示。
所谓全面质量管理常用七种工具,就是在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中,用于收集和分析质量数据,分析和确定质量问题,控制和改进质量水平的常用七种方法。
这些方法不仅科学,而且实用,作为班组长应该首先学习和掌握它们,并带领工人应用到生产实际中。
新七大手法主要应用在中高层管理上,而旧七手法主要应用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
因此,新七大手法应用于一些管理体系比较严谨和管理水准比较高的公司QC旧七大手法:特性要因分析图、柏拉图、查检表、层别法、散布图、直方图、管制图。
QC新七大手法:关系图、系统图法、KJ法、箭头图法、矩阵图法、PAPC法、矩阵数据解析法。
一、检查表检查表又称调查表,统计分析表等。
检查表是QC七大手法中最简单也是使用得最多的手法。
但或许正因为其简单而不受重视,所以检查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少。
使用检查表的目的:系统地收集资料、积累信息、确认事实并可对数据进行粗略的整理和分析。
也就是确认有与没有或者该做的是否完成(检查是否有遗漏)。
二、排列图法排列图法是找出影响产品质量主要因素的一种有效方法。
制作排列图的步骤:1、收集数据,即在一定时期里收集有关产品质量问题的数据。
如,可收集1个月或3个月或半年等时期里的废品或不合格品的数据。
2、进行分层,列成数据表,即将收集到的数据资料,按不同的问题进行分层处理,每一层也可称为一个项目;然后统计一下各类问题(或每一项目)反复出现的次数(即频数);按频数的大小次序,从大到小依次列成数据表,作为计算和作图时的基本依据。
3、进行计算,即根据第(3)栏的数据,相应地计算出每类问题在总问题中的百分比,计入第(4)栏,然后计算出累计百分数,计入第(5)栏。
4、作排列图。
即根据上表数据进行作图。
需要注意的是累计百分率应标在每一项目的右侧,然后从原点开始,点与点之间以直线连接,从而作出帕累托曲线。
三、因果图法因果图又叫特性要因图或鱼骨图。
按其形状,有人又叫它为树枝图或鱼刺图。
它是寻找质量问题产生原因的一种有效工具。
综述有用的质量统计管理工具当然不止七种。
除了新旧七种工具以外,常用的工具还有实验设计、分布图、推移图等。
品管七大手法是常用的统计管理方法,又称为初级统计管理方法。
它主要包括控制图、因果图、直方图、排列图、检查表、层别法、散布图等所谓的QC七工具。
其实,质量管理的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建立在全面质量管理思想之上的组织性的质量管理;二是以数理统计方法为基础的质量控制。
组织性的质量管理方法是指从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人员工作方式的角度进行质量管理的方法,它建立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之上,主要内容有制定质量方针,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开展QC小组活动,各部门质量责任的分担,进行质量诊断等。
QC七工具(旧)检查表(Tally Sheet)检查表是利用统计表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初步原因分析的一种工具,其格式可多种多样,这种方法虽然较单,但实用有效,主要作为记录或者点检所用。
数据分层法(DataStratification)数据分层法就是将性质相同的,在同一条件下收集的数据归纳在一起,以便进行比较分析。
因为在实际生产中,影响质量变动的因素很多,如果不把这些困素区别开来,则难以得出变化的规律。
数据分层可根据实际情况按多种方式进行。
例如,按不同时间,不同班次进行分层,按使用设备的种类进行分层,按原材料的进料时间,按原材料成分进行分层,按检查手段,按使用条件进行分层,按不同缺陷项目进行分层,等等。
数据分层法经常与上述的统计分析表结合使用。
数据分层法的应用,主要是一种系统概念,即在于要处理相当复杂的资料,就得懂得如何把这些资料加以有系统、有目的地加以分门别类的归纳及统计。
科学管理强调的是以管理的技法,来弥补以往靠经验、靠视觉判断的管理的不足。
而此管理技法,除了建立正确的理念外,更需要有数据的运用,才有办法进行工作解析及采取正确的措施。
如何建立原始的数据及将这些数据依据所需要的目的进行集计,也是诸多品管手法的最基础工作。
举个例子:我国航空市场近几年随着开放而竞争日趋激烈,航空公司为了争取市场除了加强各种措施外,也在服务品质方面下功夫。
QC七大手法QC七大手法,也叫品管新七大工具,其作用主要是用较便捷的手法来解决一些管理上的问题,与原来的“旧”QC七大手法法相比,它主要应用在中高层管理上,而旧七手法主要应用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
因此,新QC七大手法法应用于一些管理体系比较严谨和管理水准比较高的公司。
一、起源新旧QC七大手法法都是由日本人总结出来的。
日本人在提出旧QC七大手法推行并获得成功之后,1979年又提出QC七大手法。
之所以称之为“QC七大手法”,是因为日本古代武士在出阵作战时,经常携带有七种武器,所谓七种工具就是沿用了七种武器。
有用的质量统计管理工具当然不止七种。
除了新旧七种工具以外,常用的工具还有实验设计、分布图、推移图等。
二、QC七大手法QC旧七大手法指的是:检查表、层别法、柏拉图、因果图、散布图、直方图、管制图。
从某种意义上讲,推行QC七大手法的情况,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公司管理的先进程度。
这些手法的应用之成败,将成为公司升级市场的一个重要方面:几乎所有的OEM客户,都会把统计技术应用情况作为审核的重要方面,例如TDI、MOTOROLA等。
三、QC七大手法QC新七大手法指的是:关系图法、KJ法、系统图法、矩阵图法、矩阵数据分析法、PDPC法、网络图法。
相对而言,新七大手法在世界上的推广应用远不如旧七大手法,也从未成为顾客审核的重要方面。
四、日本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曾说:企业内95%的质量管理问题,可通过企业上上下下全体人员活用QC七大手法而得到解决。
全面质量管理的推行,离不开企业各级、各部门人员对这些工具的掌握与灵活应用.五、 QC七大手法一1、层别法1)、何谓层别法2)、为何要用层别法3)、层别角度和注意事项2、查检表1)何谓查检表 2)为何要用查检表 3)查检表分类4)如何设计查检表 5)如何设计查检表 6)练习3、柏拉图1)、何谓柏拉图 2)、为何要用柏拉图3)、柏拉图之作法及应用二、QC七大手法二1、直方图1)、何谓直方图 2)、直方图的作法及应用 3)、练习2、特性要因图1)、何谓特性要因图 2)、为何要用特性要因图3)、如何作特性要因图 4)、练习3 、推移图1)、何谓推移图 2)、为何要用推移图3)、推移图的作法三、QC七大手法三1、散布图1)、何谓散布图 2)、为何要用散布图3)、散布图的作法2、管制图1)、何谓管制图 2)、制程变动的原因3)、管制图的种类 4)、x一P管制图的作法 5)、练习四、QC七大手法的应用改善案例∙结果解析(现状掌握)因果分析(因果关系掌握)要因解析(重要要素明确及再深入)∙改善对策的提出与评价效果维持(标准化)成果检讨关联图法,是指用连线图来表示事物相互关系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