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创伤的止血与包扎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8.71 MB
- 文档页数:11
急诊抢救技术—创伤患者止血、包扎、固定及搬运一、止血(一)适应证凡是出血的伤口都需止血。
根据损伤血管不同,外伤出血大致可分为:①动脉出血:出血压力高,可随心脏搏动从伤口向外喷射,呈鲜红色,如在短时间内出血量大,可危及生命。
②静脉出血:血液缓慢持续从伤口流出,暗红色,一般可找到出血点。
③毛细血管出血:多看不清明显伤口,量较少。
(二)操作前准备根据出血性质不同,就地取材,采用不同止血措施。
止血可用的器材很多,现场抢救中可用消毒敷料、绷带,甚至干净布料、毛巾等进行加压止血;充气止血带、止血钳等专用止血器械是较可靠的止血方法。
(三)操作步骤1.加压包扎法适用于创口小、毛细血管或较小静脉的出血。
局部可用生理盐水冲洗,然后消毒盖上无菌纱布,再用绷带、三角巾或布带加压扎紧,包扎范围应该比伤口稍大。
2.指压止血法适用于动脉位置表浅且靠近骨骼处的出血。
止血方法为用拇指压住出血的血管上端(近心端),血流被阻断。
①面部出血:在下颌角前约15cm处压迫颌下动脉,大出血时往往同时压住两侧颌下与颞动脉。
②颞部出血:对着下颌关节压住颞动脉。
③用拇指和示指分别压迫手指两侧的指动脉,阻断血流;一侧肘关节以下部位的外伤大出血,用一只手的拇指压迫上臂中段内侧,阻断肱动脉血流,另一只手固定伤员手臂;手部大出血,用两手的拇指和示指分别压迫伤侧手腕两侧的桡动脉和尺动脉。
④下肢出血:一侧下肢的大出血,用两手的拇指用力压迫伤肢腹股沟中点稍下方的股动脉,阻断股动脉血流,伤员应该处于坐位或卧位;一侧足部的大出血,用两手的拇指和示指分别压迫伤侧足背中部搏动的胫前动脉及足跟与内踝之间的胫后动脉。
3.填塞止血法适用于伤口较深的出血,可用消毒的棉垫、纱布填塞伤口,再用绷带、三角巾等包扎。
4.抬高肢体法适用于临时应急措施,不适用于动脉出血。
5.屈肢法适用于肘或膝关节以下,在肘窝、窝处放上纱布卷、棉垫卷,然后用绷带把肢体弯曲,使用环形或8字形包扎,但方法复杂,一般不采用。
常⽤⽌⾎、包扎的基本⽅法
⽌⾎包扎是创伤四⼤技术(⽌⾎、包扎、固定、搬运)的重要内容,⽅法多样,但总的⽬的就是做快、最安全得为伤者⽌⾎并保护伤⼝。
⽌⾎和包扎往往不是分开的,可以说就是⼀个相同的过程。
常见的技术⽅法有:1、指压⽌⾎法 2、填塞⽌⾎法 3、加压包扎⽌⾎法 4、⽌⾎带⽌⾎法。
⼀、指压⽌⾎法
①直接压迫⽌⾎。
⽤清洁的敷料盖在出⾎部位,直接压迫⽌⾎。
②间接压迫⽌⾎(是⼀种辅助⽌⾎⽅法)。
⽤⼿指压迫伤⼝近⼼端的动脉,阻断动脉⾎运,能有效地达到快速⽌⾎的⽬的。
腕部以远出⾎时通过同时按压尺桡动脉可以起到临时⽌⾎作⽤
肘关节以远出⾎时可压迫肱动脉⽌⾎
头部出⾎可压迫相应区域滋养动脉进⾏⽌⾎
⼿指出⾎可压迫指动脉,下肢出⾎可压迫股动脉。
直接压迫配合间接压迫,同时抬⾼患肢可以达到更好的临时⽌⾎效果
⼆、填塞⽌⾎法
在临时⽌⾎的基础上,⽤消毒纱布、敷料(如⽆,⽤⼲净的布料替代)填塞在伤⼝内,再⽤加压包扎法包扎。
三、加压包扎⽌⾎法
⽤敷料或其他洁净的⽑⼱、⼿绢、三⾓⼱等覆盖伤⼝,加压包扎达到⽌⾎⽬的
四、⽌⾎带⽌⾎法
常⽤于以上⽅法不能有效⽌⾎时及⼿术⽌⾎
(1)位置:上⽌⾎带的部位在上臂上1/3处或⼤腿中上段。
(2)安置:⽌⾎带下放衬垫,确保⽓囊完全覆盖⼀周
(3)压⼒:上肢30kpa,下肢50kpa,压⼒不⾜时适当增加,但最⾼增加不宜超过5~10kpa。
(4)注意事项:如⽆⽌⾎带,可⽤布带等代替。
使⽤⽌⾎带时应注意记录时间,定时放松(每40~50
分钟放松⼀次,每次3~5分钟),放松⽌⾎带要缓慢,
防⽌⾎压波动或再出⾎。
创伤护理止血与包扎技巧创伤是指外界对人体组织造成的损伤,常见于事故、意外伤害等情况。
在创伤处理过程中,止血与包扎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创伤护理中常用的止血与包扎技巧,以帮助专业人员更好地处理创伤情况。
止血技巧直接压迫止血法直接压迫止血法是最常见、最简单有效的止血方法之一。
具体步骤如下: 1. 首先,用干净的纱布或无菌敷料覆盖伤口。
2. 然后,用手掌或手指直接施加均匀而有力的压力在伤口上,持续压迫5-10分钟。
3. 如果出血没有停止,可以增加压力,并保持持续压迫。
提升肢体止血法提升肢体止血法适用于四肢出血较为严重的情况。
具体步骤如下:1. 首先,让患者平躺,并抬高出血部位的肢体,使其高于心脏位置。
2. 然后,用干净的纱布或无菌敷料覆盖伤口。
3. 最后,用绷带或其他可固定的材料将肢体固定在抬高的位置上,保持至少30分钟。
使用止血剂止血剂是一种常见的辅助止血工具,可以加速止血过程。
常见的止血剂包括止血粉、止血喷雾等。
使用止血剂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首先,清洁伤口,并用干净的纱布或无菌敷料覆盖。
2. 然后,根据止血剂的使用说明,适量喷洒或撒布在伤口上。
3. 最后,用绷带或其他可固定的材料固定伤口,并观察出血情况。
包扎技巧无菌包扎无菌包扎是保证创伤伤口不受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具体步骤如下: 1. 首先,洗手并戴上无菌手套。
2. 然后,用无菌纱布或敷料覆盖伤口,并用无菌绷带固定。
3. 最后,确保包扎紧密而不过紧,同时注意伤口周围的血液循环情况。
压迫包扎压迫包扎适用于需要控制出血的创伤伤口。
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用干净的纱布或无菌敷料覆盖伤口。
2. 然后,用绷带或其他可固定的材料将纱布或敷料固定在伤口上。
3. 最后,适当加压,但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固定包扎固定包扎适用于需要固定创伤部位的情况,以减少进一步损伤。
具体步骤如下: 1. 首先,用干净的纱布或无菌敷料覆盖伤口。
2.然后,用绷带或其他可固定的材料将纱布或敷料固定在伤口上。
创伤救护四大技术创伤救护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在突发事故或意外事件中,对伤者进行科学合理的抢救和处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小伤亡,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
创伤救护包括许多技术和方法,其中最为核心的技术,就是创伤救护四大技术。
什么是创伤救护四大技术创伤救护四大技术,也叫做生命救护四步法,它是指止血、固定、包扎、转运四种救护技术。
这四项技术的运用可以清晰准确地描述、分析和判断创伤的情况,并及时有序地处理,防止局势进一步恶化。
多年来,医学界对这四项技术不断加强和改进,其中含有许多实用的技巧和经验。
创伤救护四大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法止血止血是创伤救护的第一步。
大量失血会导致休克和生命危险。
因此,制止失血是非常重要的。
有许多止血的方法,常用的有以下两种:1. 直接按压止血法该方法适合小型创口或者血管的裂口处止血。
首先应该用洁净的毛巾或手帕一类的物品,将伤口覆盖,然后用手指施力在血管的上方压迫,直到止血。
2. 扭转绷带止血法该方法适用于四肢的止血。
将绷带捆扎在血管的上方,然后用绷带逆时针扭转,直到止血。
需要注意的是,在绑扎时要倍加小心,避免绑得太紧导致血液循环受到影响。
固定固定是用来固定伤患的骨头或者肢体的,避免因进一步移动而引起更多的损伤。
固定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1. 半硬固定这种固定方式适合肢体的骨折。
用沙袋、棉被或书等物品来固定肢体,然后用绷带固定住。
这样可以避免肢体进一步移动,防止骨折处增加更多的伤害。
2. 硬固定这种固定方式适合严重的骨折,创伤性松动的关节,以及椎骨骨折。
处理时首先需要固定住颈部或背部,然后将患者捆绑到平板上,使患者的身体不动。
这一方式能够有效地避免骨折及其周围组织的进一步损伤。
包扎包扎是创伤救护的第三步。
当进行了初步的止血和固定后,需要对创口进行包扎以防止感染。
常用的包扎方式有以下两种:1. 简易包扎这种包扎方式适合的是少量出血的小伤口,可以用干净的徒手或者纱布、绷带等物品包扎止血。
2. 复杂包扎这种包扎方式适用于大面积的创伤。
创伤急救的四大根本步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创伤急救的四大根本步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创伤止血编者的话:创伤出血是我们最常遇到的意外伤害,不管是刀割碰伤,还是车祸碰撞,都需要尽快处理。
然而,创伤急救的四大根本步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却未被大多数人熟知。
本版邀请急救专家温新华介绍最根本的急救技术,一旦遭遇意外,在急救人员到来前,你能为自己、为他人,科学施救;在急救人员到来后,你能协助他们搭建一条绿色的生命通道。
止血出血部位要抬高“外伤出血〞是我们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外伤,小到割伤、划伤,大到创伤后的大面积出血。
一般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7%—8%,当失血超过血量的15%时,血压降低,会出现口渴、冒冷汗等病症;当超过40%时,生命就会受到威胁,出现意识不清、休克等病症。
因此,在创伤急救中,快速止血最为重要。
止血前应先识别出血的类型。
动脉出血时,出血速度很快,呈喷射状,并且颜色鲜红;静脉出血时,出血速度较慢,呈暗红色;毛细血管出血时,血液慢慢渗出,呈鲜红色。
针对创伤后外出血,常用止血方法是加压包扎法和指压动脉法。
此外,创伤后还存在“内出血〞的情况,皮肤完整而血管破裂或内脏出血。
如疑心内出血,应减少患者活动,尽快送医院诊治。
加压包扎法是外伤出血时最先考虑的方法,方法简单易行,身体各处伤口均可使用。
操作方法分为三步:1."让伤者坐下或躺下、抬高受伤部位;2."用消毒纱布或干净透气、无黏性、吸水性好的临时敷料覆盖伤口,急救者用手直接在纱布上施压 5—10 分钟;3."止住血后,用绷带卷、三角巾或布条、手帕等紧紧缠绕、包扎伤口。
有条件的话,覆盖伤口前应用洁净的水清洁污染的伤口,出血速度快时,就应先止血;如果血液浸湿覆盖伤口的纱布,最好不要取掉,应往上再加敷料,然后用绷带包扎。
紧急情况下,可直接用手按压住伤口止血。
指压动脉法就是用手指压住伤口近心端的动脉血管,使血管被压在骨头上,从而阻断血流。
创伤护理止血与包扎技巧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创伤,如淤青、擦伤、切割伤或扭伤等。
当这些情况发生时,正确的创伤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止血、减轻疼痛并促进伤口的愈合。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创伤护理止血与包扎技巧,帮助您在应对伤口时更加游刃有余。
止血技巧直接压迫法直接压迫法是最常见的止血方法之一,适用于较小的切割伤或擦伤。
当您遭受这种类型的伤害时,要立即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直接施加压力在出血部位上,然后用力握紧,持续压迫5-10分钟,直到止血。
提升肢体位法当您出现断骨、脱臼或创伤性挤压伤等情况时,可以使用提升肢体位法辅助止血。
轻轻地将受伤的肢体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
这样做可以减少血液流入伤口,并减轻出血情况。
然后,您可以通过直接压迫法止血,或者在伤口附近使用绷带进行固定。
包扎技巧包扎是创伤护理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它可以保护伤口免受细菌和其他外界污染的侵袭,并促进伤口的愈合。
使用敷料包扎敷料是一种常见的包扎材料,它可以覆盖伤口并吸收伤口渗出的血液和其他分泌物。
在使用敷料包扎时,请确保以下几点:清洁伤口:在包扎之前应用适量的温水和温和的皂液清洁伤口。
然后用干净的纱布轻轻擦干。
选择适当的敷料:根据伤口的大小和位置选择合适的敷料。
例如,对于较大的伤口,您可能需要使用吸收性的压力敷料。
固定敷料:将敷料轻轻覆盖在伤口上,并使用绷带或透气的胶布进行固定。
请确保包扎不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使用压力包扎压力包扎适用于需要额外压力降低出血的伤口,如动脉断裂或较大的切割伤。
以下是使用压力包扎的步骤:清洁伤口:使用温和的皂液和清水清洁伤口,并用干净的纱布轻轻擦干。
放置垫料:在伤口上覆盖厚度适中的敷料,以吸收血液。
施加压力:在敷料上面使用绷带围绕伤口施加适当的压力。
请确保绷带紧密而又不过紧,以免影响血液流动。
当面对创伤时,正确的护理和处理可以帮助减轻疼痛、防止感染并促进伤口的愈合。
直接压迫法和提升肢体位法是常见的止血技巧,而使用敷料和压力包扎则是常用的包扎技巧。
创伤急救的六大技术
创伤急救的六大技术主要包括:
1.止血术:止血是创伤急救的首要任务,可以采用指压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和加压包扎止血法等。
止血的原则是动脉出血要在近心端结扎,静脉出血要在远心端结扎。
2.包扎术:包扎主要是减轻患者疼痛,避免组织器官进一步损伤和感染,同时减轻患者的损伤。
临床上可以采用三角巾或其他无菌纱布进行包扎。
3.固定术:固定目的是防止受伤部位移动,减轻疼痛,避免加重损伤。
固定方法包括局部固定和全身固定,可以使用布料、绷带、夹板等器材。
4.搬运术:在创伤急救中,正确的搬运方法能够迅速转移伤者,降低疼痛和痛苦,并为医生救治奠定基础。
常用的搬运方法包括拖行、抱持、抬举等。
5.处理:创伤急救现场要对伤口进行清洗、消毒、覆盖等处理,防止感染。
根据伤口情况,可以选择使用抗生素、止痛药等药物。
6.生命支持治疗:在创伤急救过程中,要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跳等。
对于呼吸心跳停止的患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创伤护理止血与包扎技巧创伤是指由于外界因素导致的组织损伤,可以引起出血、感染等严重后果。
因此,正确的创伤护理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重点讨论两方面的内容:止血和包扎技巧。
掌握这些基本技能,可以有效提高创伤护理的效果,保障患者的安全。
一、止血技巧止血是创伤护理的首要步骤,目的是控制出血,防止失血过多引发休克。
在创伤现场,首先要判断出血的性质与严重程度,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方法。
以下是常用的止血方法:1. 压迫止血法压迫止血法是最常见的止血方法。
其核心是通过直接施加压力来压迫损伤的血管,从而减少出血。
局部压迫:用干净的手或纱布直接按压在出血部位,持续保持压力,直到出血得到控制。
通常适用于小范围的外伤和轻度出血。
指压止血:针对四肢大动脉出血,如肱动脉、股动脉等,可以用手指沿动脉位置进行指压,以阻断血流。
2. 弹性绷带加压法对于较大范围出血或需要长期保持压力的情况,可以使用弹性绷带进行包扎。
使用清洁、干燥的绷带或纱布,覆盖在伤口上,然后进行适度的紧缚,要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末端肢体的循环。
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宽度和厚度的绷带,以达到更好的压迫效果。
3. 止血钳法在一些紧急情况下,如果能进行简单的外科处置,可以使用止血钳夹闭受损的血管。
请确保使用消毒后的止血钳,在确保视野良好的状态下,定位损伤部位,将止血钳夹住。
持续保持直到专业医疗人员到达,将钳子交给他们处理。
4. 升高肢体法对于四肢创伤出血,将受伤肢体抬高可以借助重力作用减轻出血。
调整患者姿势,使受损部位高于心脏水平。
同时进行上述压迫措施共同配合,以达到良好的止血效果。
5. 止血药物应用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应用外用止血药物,如止血粉、明胶海绵等。
这类药物能够迅速促进局部凝血,有效减少出血。
在使用前请确认患者没有对药物成分过敏,并遵循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
二、包扎技巧正确的包扎技巧不仅有助于维持止血效果,还能预防感染,保护创面,加速恢复。
优秀的包扎技巧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1. 清洁处理在包扎前,要确保手部和使用材料的清洁,以降低感染风险。
止血和包扎方法介绍一、止血方法介绍1.压迫止血法:这是最常见、最简单有效的止血方法。
当发生出血时,用干净的纱布或手帕等物品直接覆盖住伤口,用手用力压迫伤口部位,持续压迫5-10分钟,直至出血停止。
若伤口较深或出血较多,可以加大压力。
压迫止血的原理是通过机械挤压和堵塞伤口,减少或阻断出血点的血液流动。
2.提高伤肢位置:对于四肢出血,可以通过抬高相应的伤肢位置来减少出血。
将受伤的手或脚提高至心脏水平或以上,以减少血液流入伤口的数量,帮助止血。
3.冷敷止血法:在出血部位使用冰块、湿毛巾等冷敷物敷在伤口上,冷敷有助于收缩血管,减少血液流动,有助于止血。
但冷敷时间不能过长,一般应在10-15分钟左右。
过久的冷敷会导致伤肢温度过低,造成组织冻伤,反而会加重伤口的损伤。
4.扭带止血法:扭带法适用于四肢出血的紧急止血。
在出血位置上方15-20厘米处,用宽约2.5厘米的弹性绷带或干净的布条绕上一圈,然后将一根棍子等物品放在扭带的结上,旋转物品,使扭带越扭越紧,直至出血停止或减轻。
注意不能太紧,以免压迫血管血液无法通畅。
5.催吐止血法:这是一种急救特殊情况下使用的止血方法。
当出血严重且无法控制时,可以让伤者催吐。
因为呕吐会导致食物或胃液喷射出口,同时也会刺激呕吐中枢,导致全身血管张力增加,减少出血。
1.洗净伤口:在包扎伤口之前,首先要用流动的温开水或生理盐水仔细清洗伤口,尽量去除伤口内的血块及异物,但要避免用破伤风抗毒素等药物清洗。
2.消毒伤口:用酒精消毒伤口,可以有效地杀灭部分细菌,减少伤口感染的风险。
但需要注意的是,酒精不可滥用,不宜在大面积开放性伤口上使用。
3.创可贴:对于小面积的轻微伤口,可以使用透明创可贴进行包扎。
先确保伤口干燥,再将创可贴贴合在伤口上,确保贴合紧密,避免空气和细菌进入伤口。
4.敷料包扎:敷料包扎适用于中小面积的伤口。
将伤口周围的医用纱布固定在伤口上,然后再用绷带缠绕固定,注意不要过紧,以确保伤口通气和循环。